我一直盯著得聖帝那夥人的動靜呢,嘿,他拿下諒山敵營之後,居然就這麽停下不往前走了。我尋思著,他要麽憋著壞呢,要麽就是打了勝仗飄了。為了摸摸他的底,攪攪他的局,我馬上叫羅炎陵帶一千個厲害的兵,去攻打他的偏寨。
羅炎陵接到命令,麻溜兒地就把隊伍集合起來了。這一千人可都是從軍隊裏挑出來的尖子,身子骨結實,打仗也不含糊。趁著晚上黑燈瞎火的,他們悄悄地摸了過去,就跟鬼影子似的,直奔得聖帝的偏寨。
偏寨裏那些守兵,連著打了好些天仗,累得夠嗆,又覺得主寨挺安全,就沒太當迴事兒。哪知道羅炎陵他們跟天兵下凡似的,一下子就到跟前兒了,守兵們當時就慌了神。羅炎陵大喊一聲,手下那些兵就舉著刀,喊著往前衝,一下子就跟守兵幹起來了。黑夜裏,就聽見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亂成一團。得聖帝偏寨這些守兵,準備不足,被打得節節敗退。
寶徵急匆匆地趕到得聖帝的營帳,這會兒得聖帝還在溫柔鄉裏迷糊著呢。寶徵也顧不上許多,趕緊把得聖帝給請了出來,著急忙慌地說:“陛下啊,大事不好啦,咱們的偏寨讓人給打了,得趕緊想辦法出兵救援呐!”
得聖帝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可又怕敵人這是聲東擊西,迴頭來攻打禦營,那可就麻煩大了。他琢磨了一會兒,咬咬牙說:“別從禦營派兵,就從另一處偏寨調兵去救援吧。”
再說羅炎陵這邊,正打得熱鬧呢,眼瞅著偏寨裏的敵人快招架不住了,突然聽到一陣喊殺聲,原來是敵人的援兵到了。羅炎陵心裏明白,自己就帶了一千人,要是硬拚下去,占不到啥便宜,搞不好還得吃虧。於是他大手一揮,喊了聲:“撤!”這一千軍士就有條不紊地往後退,很快就退了迴來。
得聖帝經此一役,深感自身處境仍未穩固。翌日清晨,他便傳令召集各營將官與文臣,齊聚營帳共商大計。待眾人到齊,營帳內氣氛凝重,得聖帝端坐在主位,神色嚴肅。
他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率先開口道:“昨日偏寨遇襲,想必諸位皆已知曉。這警示著吾等,如今局勢遠未安穩。南越雖在諒山受挫,但實力猶存,若不乘勝追擊,恐生變故。朕意已決,繼續進攻南越,務必將其徹底擊敗,方能保我軍有落腳之地。”
話音剛落,一位將官抱拳進言:“陛下所言極是,南越勢力不容小覷。然我軍連番征戰,將士們略有疲態,還需稍作休整,補充糧草輜重,再戰可保勝算。”
得聖帝微微點頭,又看向諸位文臣。一位文臣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進攻南越固然緊要,然後方穩固亦不容忽視。諒山新占,需選派得力之人鎮守,確保補給順暢,以防廖天瀾抄我等後路。大軍出征方可無後顧之憂。”
得聖帝沉思片刻,說道:“卿言甚是。諒山乃戰略要地,需選派忠誠可靠、有勇有謀之人駐守,抗住廖天瀾。”
眾將官與文臣紛紛議論起來,片刻後,有人舉薦了沉穩幹練的禁軍將領伊晟。得聖帝思索一番後,點頭認可:“伊晟,朕就命你率本部人馬鎮守諒山,務必堅守,不要去主動進攻廖天瀾,能堅持等朕前線大勝,你就是大功,不得有誤。”
被選中的將領伊晟趕忙跪地領命:“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重托,死守諒山。”
在下令寶徵整軍三日之後,得聖帝仿佛將所有的憂慮與責任都拋諸腦後,全身心地沉溺於聲色之中。夜幕降臨,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錦幔上舞動,營造出曖昧而奢靡的氛圍。
得聖帝慵懶地斜倚在榻上,身旁一側是他的寵妃,妝容精致,眉眼含情,正輕柔地為他斟酒。另一側,春嬌與秋豔如兩隻受驚的小鹿,雖滿臉羞怯,卻又不敢違抗,隻得強顏歡笑,侍奉在側。
酒過三巡,得聖帝的眼神愈發迷離,色欲在心中肆意蔓延。他一手攬過寵妃的纖腰,一手輕輕抬起春嬌的下巴,目光在她們身上肆意遊走,笑聲中滿是放縱與不羈。此刻的他,心中隻有眼前的溫柔鄉,“今朝隻願牡丹花下死,誰管明朝亡不亡”的念頭占據了他的整個腦海。
寵妃見狀,為了鞏固自己在得聖帝心中的地位,不僅不加以勸阻,反而迎合著他,嬌笑著與春嬌、秋豔一同施展渾身解數,逗得他開懷大笑。營帳內,絲竹之聲與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仿佛外麵的戰火紛飛、局勢危急都與他們無關。
而那些忠心耿耿的將士們,在寶徵的帶領下,日夜操練,為即將到來的戰事做著艱苦的準備。他們風餐露宿,不辭辛勞,滿心想著為得聖帝開疆拓土,卻不知他們的君主此刻正沉迷於聲色,毫無進取之心。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得聖帝愈發沉淪。每一個夜晚,他都在這溫柔鄉裏盡情放縱,身體在歡愉中漸漸變得虛弱,精神也在奢靡中逐漸萎靡。他不再關心整軍的進展,不再思考進攻南越的戰略,仿佛隻要沉醉在這美人堆裏,所有的危機都會自動消散。
然而,現實並不會因為他的逃避而有所改變。南越的勢力正在暗中積蓄力量,隨時準備發起反擊。而得聖帝的軍隊,雖表麵上在整軍備戰,可主帥如此昏聵,軍心也開始悄然浮動。這場由色欲引發的沉淪,正將得聖帝和他的軍隊一步步推向危險的邊緣,未來的命運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刃,搖搖欲墜,而沉醉在溫柔鄉裏的得聖帝,卻渾然不知大難即將臨頭。
南越權相的雷霆之策
諒山兵敗的消息如一陣狂風,迅速席卷了南越朝堂,掀起了滔天巨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局勢瞬間變得錯綜複雜。一些大臣敏銳地察覺到權相因諒山之敗威望受損,認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企圖趁機奪取他的兵權,以鞏固自身在朝堂中的地位。
權相坐在府中,麵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心中清楚,這些大臣的小動作如果不及時遏製,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權力大廈將搖搖欲墜。“哼,一群自以為是的蠢貨,以為我大勢已去,竟敢覬覦我的兵權!”權相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為了保住自己的威望,重塑在朝堂中的絕對權威,權相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暗中調來了自己的心腹死士,精心策劃了一場針對那些叛逆大臣的捕殺行動。
夜幕如墨,籠罩著整個南越都城。權相的心腹死士們如鬼魅般穿梭在都城的大街小巷,悄然接近目標大臣的府邸。其中一位大臣,正坐在書房中與幕僚商議著如何在明日朝堂上彈劾權相,一舉奪取兵權。突然,房門被猛地撞開,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如惡狼般衝了進來。大臣驚恐地瞪大雙眼,還未來得及唿喊,一把冰冷的匕首便抵在了他的咽喉。“你們……你們是什麽人?竟敢擅闖我府邸!”大臣顫抖著聲音問道。黑衣人冷笑一聲,“奉權相之命,取你狗命!”話音未落,寒光一閃,大臣的喉嚨被割破,鮮血噴湧而出,他瞪大的雙眼滿是不甘,緩緩倒在了血泊之中。
類似的場景在都城的不同角落上演著。權相毫不留情地將三五個意圖奪他兵權的大臣一一誅殺。每殺一人,他都在心中暗自說道:“這就是與我作對的下場,誰要是敢挑戰我的權威,都隻有死路一條!”
血腥的氣息彌漫在都城的空氣中,讓整個朝堂為之震顫。那些原本還心懷不軌的大臣們,聽聞此事後,無不膽戰心驚,紛紛收起了自己的野心。權相用這雷霆手段,暫時壓製住了朝堂上的反對聲浪。
然而,權相深知,僅僅鎮壓朝堂內部的反對勢力還遠遠不夠。為了徹底穩固自己的地位,他將目光投向了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南越皇帝。
權相帶著一隊精銳士兵,氣勢洶洶地闖入皇宮。皇帝正在禦花園中焦急地踱步,聽聞權相到來,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權相,你這是何意?帶這麽多士兵入宮,難道想謀反不成?”皇帝強裝鎮定,質問道。權相冷笑一聲,“陛下,如今局勢危急,諒山兵敗,朝堂不穩,為了南越的江山社稷,臣不得不出此下策。”說著,他一揮手,士兵們迅速圍了上來,將皇帝團團圍住。皇帝臉色大變,“你……你竟敢挾持朕!”權相走上前,微微躬身,卻毫無敬意,“陛下,得罪了。從今往後,還請陛下聽從臣的安排,共同抵禦外敵。”
皇帝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但在權相的威逼下,他也隻能乖乖就範。權相挾持了皇帝後,以皇帝的名義發布詔令,發動南越軍民二十萬,準備與得聖帝展開一場生死決戰。他企圖通過這場戰爭的勝利,重新樹立自己在南越的威望,鞏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
三日後,在寶徵及一眾將士心急如焚的一再懇請下,得聖帝總算從那紙醉金迷的溫柔鄉中抽身,決定禦駕親征。清晨的陽光灑在諒山的城樓上,得聖帝身披華麗戰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神色雖帶著幾分昨夜歡娛後的疲憊,卻仍強打起精神,展現出帝王的威嚴。他身後,三萬餘名將士整齊列陣,旌旗獵獵作響,刀槍劍戟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出發!”得聖帝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諒山南進,目標直指河內。一路上,馬蹄揚起滾滾塵土,將士們步伐堅定,士氣看似高昂。然而,得聖帝心中卻仍縈繞著那尚未消散的溫柔繾綣,時不時走神,思緒飄迴到營帳內與寵妃、春嬌、秋豔的旖旎時光。
當大軍行至百裏之處,四周的山林愈發茂密,寂靜得有些詭異。寶徵心中隱隱感到不安,他策馬靠近得聖帝,低聲說道:“陛下,此處地勢險要,恐有埋伏,需多加小心。”得聖帝卻不以為意,揮了揮手道:“怕什麽,南越軍諒山新敗,哪還有這等膽量與謀略設伏。”
話音未落,隻聽一陣尖銳的號角聲從四麵八方響起,刹那間,漫山遍野湧出無數南越士兵。原來,南越權相早已在此設下天羅地網,就等著得聖帝自投羅網。得聖帝臉色驟變,心中暗叫不好,但多年的征戰經驗讓他迅速鎮定下來,大聲下令:“將士們,不要慌亂,列陣迎敵!”
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瞬間響徹山穀。得聖帝的將士們雖人數處於劣勢,但個個奮勇爭先,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得聖帝部的先鋒營猶如一把利刃,直插南越軍陣。為首的將領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帶領著先鋒營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所到之處,鮮血飛濺,敵軍紛紛倒下。在先鋒營的猛烈衝擊下,南越軍的先鋒部隊頓時大亂,被殺得丟盔棄甲。得聖帝的將士們士氣大振,越戰越勇,不多時,竟斬敵先鋒五萬餘人。
然而,南越權相早有準備。就在得聖帝部眾為初戰告捷歡唿之時,遠處又傳來如雷般的馬蹄聲,十餘萬南越援軍如潮水般湧來。得聖帝麵色凝重,深知局勢已急轉直下。寶徵焦急地看向得聖帝,喊道:“陛下,敵軍勢大,我們恐怕難以抵擋,需盡快想辦法突圍!”得聖帝咬了咬牙,喊道:“眾將士聽令,隨朕死戰到底!”
但敵眾我寡,南越軍的包圍圈越縮越小。得聖帝的將士們雖拚死抵抗,卻漸漸力不從心。南越軍如餓狼般瘋狂地撲向得聖帝的部隊,雙方陷入了一場慘烈的混戰。戰場上,血肉橫飛,斷臂殘肢隨處可見,鮮血將大地染得通紅。
得聖帝在親兵的護衛下,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他手中寶劍揮舞,劍刃上早已沾滿了敵人的鮮血。然而,南越軍的攻勢如狂風暴雨般猛烈,得聖帝部眾漸漸被衝散,陣型大亂。最終,在南越權相引援的猛烈攻擊下,得聖帝部眾被擊潰。士兵們四處逃竄,原本整齊的隊伍瞬間土崩瓦解。
得聖帝看著眼前兵敗如山倒的慘狀,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懊悔。但此刻,保命要緊,他在寶徵及少數親兵的拚死護衛下,殺出重圍,向著諒山方向狼狽逃去。身後,是南越軍勝利的歡唿聲和己方將士絕望的唿喊聲。這場伏擊戰,讓得聖帝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也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和接下來的戰局。
羅炎陵接到命令,麻溜兒地就把隊伍集合起來了。這一千人可都是從軍隊裏挑出來的尖子,身子骨結實,打仗也不含糊。趁著晚上黑燈瞎火的,他們悄悄地摸了過去,就跟鬼影子似的,直奔得聖帝的偏寨。
偏寨裏那些守兵,連著打了好些天仗,累得夠嗆,又覺得主寨挺安全,就沒太當迴事兒。哪知道羅炎陵他們跟天兵下凡似的,一下子就到跟前兒了,守兵們當時就慌了神。羅炎陵大喊一聲,手下那些兵就舉著刀,喊著往前衝,一下子就跟守兵幹起來了。黑夜裏,就聽見喊殺聲、兵器碰撞聲,亂成一團。得聖帝偏寨這些守兵,準備不足,被打得節節敗退。
寶徵急匆匆地趕到得聖帝的營帳,這會兒得聖帝還在溫柔鄉裏迷糊著呢。寶徵也顧不上許多,趕緊把得聖帝給請了出來,著急忙慌地說:“陛下啊,大事不好啦,咱們的偏寨讓人給打了,得趕緊想辦法出兵救援呐!”
得聖帝一聽,心裏“咯噔”一下,可又怕敵人這是聲東擊西,迴頭來攻打禦營,那可就麻煩大了。他琢磨了一會兒,咬咬牙說:“別從禦營派兵,就從另一處偏寨調兵去救援吧。”
再說羅炎陵這邊,正打得熱鬧呢,眼瞅著偏寨裏的敵人快招架不住了,突然聽到一陣喊殺聲,原來是敵人的援兵到了。羅炎陵心裏明白,自己就帶了一千人,要是硬拚下去,占不到啥便宜,搞不好還得吃虧。於是他大手一揮,喊了聲:“撤!”這一千軍士就有條不紊地往後退,很快就退了迴來。
得聖帝經此一役,深感自身處境仍未穩固。翌日清晨,他便傳令召集各營將官與文臣,齊聚營帳共商大計。待眾人到齊,營帳內氣氛凝重,得聖帝端坐在主位,神色嚴肅。
他目光緩緩掃過眾人,率先開口道:“昨日偏寨遇襲,想必諸位皆已知曉。這警示著吾等,如今局勢遠未安穩。南越雖在諒山受挫,但實力猶存,若不乘勝追擊,恐生變故。朕意已決,繼續進攻南越,務必將其徹底擊敗,方能保我軍有落腳之地。”
話音剛落,一位將官抱拳進言:“陛下所言極是,南越勢力不容小覷。然我軍連番征戰,將士們略有疲態,還需稍作休整,補充糧草輜重,再戰可保勝算。”
得聖帝微微點頭,又看向諸位文臣。一位文臣上前一步,躬身說道:“陛下,進攻南越固然緊要,然後方穩固亦不容忽視。諒山新占,需選派得力之人鎮守,確保補給順暢,以防廖天瀾抄我等後路。大軍出征方可無後顧之憂。”
得聖帝沉思片刻,說道:“卿言甚是。諒山乃戰略要地,需選派忠誠可靠、有勇有謀之人駐守,抗住廖天瀾。”
眾將官與文臣紛紛議論起來,片刻後,有人舉薦了沉穩幹練的禁軍將領伊晟。得聖帝思索一番後,點頭認可:“伊晟,朕就命你率本部人馬鎮守諒山,務必堅守,不要去主動進攻廖天瀾,能堅持等朕前線大勝,你就是大功,不得有誤。”
被選中的將領伊晟趕忙跪地領命:“陛下放心,末將定不負重托,死守諒山。”
在下令寶徵整軍三日之後,得聖帝仿佛將所有的憂慮與責任都拋諸腦後,全身心地沉溺於聲色之中。夜幕降臨,營帳內燭火搖曳,光影在錦幔上舞動,營造出曖昧而奢靡的氛圍。
得聖帝慵懶地斜倚在榻上,身旁一側是他的寵妃,妝容精致,眉眼含情,正輕柔地為他斟酒。另一側,春嬌與秋豔如兩隻受驚的小鹿,雖滿臉羞怯,卻又不敢違抗,隻得強顏歡笑,侍奉在側。
酒過三巡,得聖帝的眼神愈發迷離,色欲在心中肆意蔓延。他一手攬過寵妃的纖腰,一手輕輕抬起春嬌的下巴,目光在她們身上肆意遊走,笑聲中滿是放縱與不羈。此刻的他,心中隻有眼前的溫柔鄉,“今朝隻願牡丹花下死,誰管明朝亡不亡”的念頭占據了他的整個腦海。
寵妃見狀,為了鞏固自己在得聖帝心中的地位,不僅不加以勸阻,反而迎合著他,嬌笑著與春嬌、秋豔一同施展渾身解數,逗得他開懷大笑。營帳內,絲竹之聲與歡聲笑語交織在一起,仿佛外麵的戰火紛飛、局勢危急都與他們無關。
而那些忠心耿耿的將士們,在寶徵的帶領下,日夜操練,為即將到來的戰事做著艱苦的準備。他們風餐露宿,不辭辛勞,滿心想著為得聖帝開疆拓土,卻不知他們的君主此刻正沉迷於聲色,毫無進取之心。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得聖帝愈發沉淪。每一個夜晚,他都在這溫柔鄉裏盡情放縱,身體在歡愉中漸漸變得虛弱,精神也在奢靡中逐漸萎靡。他不再關心整軍的進展,不再思考進攻南越的戰略,仿佛隻要沉醉在這美人堆裏,所有的危機都會自動消散。
然而,現實並不會因為他的逃避而有所改變。南越的勢力正在暗中積蓄力量,隨時準備發起反擊。而得聖帝的軍隊,雖表麵上在整軍備戰,可主帥如此昏聵,軍心也開始悄然浮動。這場由色欲引發的沉淪,正將得聖帝和他的軍隊一步步推向危險的邊緣,未來的命運如同懸在頭頂的利刃,搖搖欲墜,而沉醉在溫柔鄉裏的得聖帝,卻渾然不知大難即將臨頭。
南越權相的雷霆之策
諒山兵敗的消息如一陣狂風,迅速席卷了南越朝堂,掀起了滔天巨浪。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局勢瞬間變得錯綜複雜。一些大臣敏銳地察覺到權相因諒山之敗威望受損,認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企圖趁機奪取他的兵權,以鞏固自身在朝堂中的地位。
權相坐在府中,麵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心中清楚,這些大臣的小動作如果不及時遏製,自己辛苦建立起來的權力大廈將搖搖欲墜。“哼,一群自以為是的蠢貨,以為我大勢已去,竟敢覬覦我的兵權!”權相握緊拳頭,眼中閃過一絲狠厲。
為了保住自己的威望,重塑在朝堂中的絕對權威,權相決定先下手為強。他暗中調來了自己的心腹死士,精心策劃了一場針對那些叛逆大臣的捕殺行動。
夜幕如墨,籠罩著整個南越都城。權相的心腹死士們如鬼魅般穿梭在都城的大街小巷,悄然接近目標大臣的府邸。其中一位大臣,正坐在書房中與幕僚商議著如何在明日朝堂上彈劾權相,一舉奪取兵權。突然,房門被猛地撞開,一群黑衣人手持利刃,如惡狼般衝了進來。大臣驚恐地瞪大雙眼,還未來得及唿喊,一把冰冷的匕首便抵在了他的咽喉。“你們……你們是什麽人?竟敢擅闖我府邸!”大臣顫抖著聲音問道。黑衣人冷笑一聲,“奉權相之命,取你狗命!”話音未落,寒光一閃,大臣的喉嚨被割破,鮮血噴湧而出,他瞪大的雙眼滿是不甘,緩緩倒在了血泊之中。
類似的場景在都城的不同角落上演著。權相毫不留情地將三五個意圖奪他兵權的大臣一一誅殺。每殺一人,他都在心中暗自說道:“這就是與我作對的下場,誰要是敢挑戰我的權威,都隻有死路一條!”
血腥的氣息彌漫在都城的空氣中,讓整個朝堂為之震顫。那些原本還心懷不軌的大臣們,聽聞此事後,無不膽戰心驚,紛紛收起了自己的野心。權相用這雷霆手段,暫時壓製住了朝堂上的反對聲浪。
然而,權相深知,僅僅鎮壓朝堂內部的反對勢力還遠遠不夠。為了徹底穩固自己的地位,他將目光投向了手中的最後一張王牌——南越皇帝。
權相帶著一隊精銳士兵,氣勢洶洶地闖入皇宮。皇帝正在禦花園中焦急地踱步,聽聞權相到來,心中湧起一股不祥的預感。“權相,你這是何意?帶這麽多士兵入宮,難道想謀反不成?”皇帝強裝鎮定,質問道。權相冷笑一聲,“陛下,如今局勢危急,諒山兵敗,朝堂不穩,為了南越的江山社稷,臣不得不出此下策。”說著,他一揮手,士兵們迅速圍了上來,將皇帝團團圍住。皇帝臉色大變,“你……你竟敢挾持朕!”權相走上前,微微躬身,卻毫無敬意,“陛下,得罪了。從今往後,還請陛下聽從臣的安排,共同抵禦外敵。”
皇帝心中充滿了憤怒與無奈,但在權相的威逼下,他也隻能乖乖就範。權相挾持了皇帝後,以皇帝的名義發布詔令,發動南越軍民二十萬,準備與得聖帝展開一場生死決戰。他企圖通過這場戰爭的勝利,重新樹立自己在南越的威望,鞏固自己至高無上的權力。
三日後,在寶徵及一眾將士心急如焚的一再懇請下,得聖帝總算從那紙醉金迷的溫柔鄉中抽身,決定禦駕親征。清晨的陽光灑在諒山的城樓上,得聖帝身披華麗戰甲,騎在高頭大馬上,神色雖帶著幾分昨夜歡娛後的疲憊,卻仍強打起精神,展現出帝王的威嚴。他身後,三萬餘名將士整齊列陣,旌旗獵獵作響,刀槍劍戟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
“出發!”得聖帝一聲令下,大軍浩浩蕩蕩地出諒山南進,目標直指河內。一路上,馬蹄揚起滾滾塵土,將士們步伐堅定,士氣看似高昂。然而,得聖帝心中卻仍縈繞著那尚未消散的溫柔繾綣,時不時走神,思緒飄迴到營帳內與寵妃、春嬌、秋豔的旖旎時光。
當大軍行至百裏之處,四周的山林愈發茂密,寂靜得有些詭異。寶徵心中隱隱感到不安,他策馬靠近得聖帝,低聲說道:“陛下,此處地勢險要,恐有埋伏,需多加小心。”得聖帝卻不以為意,揮了揮手道:“怕什麽,南越軍諒山新敗,哪還有這等膽量與謀略設伏。”
話音未落,隻聽一陣尖銳的號角聲從四麵八方響起,刹那間,漫山遍野湧出無數南越士兵。原來,南越權相早已在此設下天羅地網,就等著得聖帝自投羅網。得聖帝臉色驟變,心中暗叫不好,但多年的征戰經驗讓他迅速鎮定下來,大聲下令:“將士們,不要慌亂,列陣迎敵!”
雙方短兵相接,喊殺聲瞬間響徹山穀。得聖帝的將士們雖人數處於劣勢,但個個奮勇爭先,爆發出驚人的戰鬥力。得聖帝部的先鋒營猶如一把利刃,直插南越軍陣。為首的將領手持長刀,身先士卒,帶領著先鋒營如猛虎下山般衝入敵陣,所到之處,鮮血飛濺,敵軍紛紛倒下。在先鋒營的猛烈衝擊下,南越軍的先鋒部隊頓時大亂,被殺得丟盔棄甲。得聖帝的將士們士氣大振,越戰越勇,不多時,竟斬敵先鋒五萬餘人。
然而,南越權相早有準備。就在得聖帝部眾為初戰告捷歡唿之時,遠處又傳來如雷般的馬蹄聲,十餘萬南越援軍如潮水般湧來。得聖帝麵色凝重,深知局勢已急轉直下。寶徵焦急地看向得聖帝,喊道:“陛下,敵軍勢大,我們恐怕難以抵擋,需盡快想辦法突圍!”得聖帝咬了咬牙,喊道:“眾將士聽令,隨朕死戰到底!”
但敵眾我寡,南越軍的包圍圈越縮越小。得聖帝的將士們雖拚死抵抗,卻漸漸力不從心。南越軍如餓狼般瘋狂地撲向得聖帝的部隊,雙方陷入了一場慘烈的混戰。戰場上,血肉橫飛,斷臂殘肢隨處可見,鮮血將大地染得通紅。
得聖帝在親兵的護衛下,左衝右突,試圖殺出一條血路。他手中寶劍揮舞,劍刃上早已沾滿了敵人的鮮血。然而,南越軍的攻勢如狂風暴雨般猛烈,得聖帝部眾漸漸被衝散,陣型大亂。最終,在南越權相引援的猛烈攻擊下,得聖帝部眾被擊潰。士兵們四處逃竄,原本整齊的隊伍瞬間土崩瓦解。
得聖帝看著眼前兵敗如山倒的慘狀,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懊悔。但此刻,保命要緊,他在寶徵及少數親兵的拚死護衛下,殺出重圍,向著諒山方向狼狽逃去。身後,是南越軍勝利的歡唿聲和己方將士絕望的唿喊聲。這場伏擊戰,讓得聖帝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也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處境和接下來的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