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得聖帝出兵的那一刻,我便深知這場戰事的複雜性與不確定性。為了能及時掌握前線動態,以便做出精準的決策,我果斷派遣千夜率領一支精銳的斥候分隊,命他們時刻探查戰況,不得有絲毫懈怠。
千夜,作為斥候分隊的隊長,已經曆練的出了名的機警與幹練。她深知此次任務的重大,在領命之後,迅速挑選了一隊身手敏捷、觀察力敏銳的斥候。這些斥候們皆是從軍中百裏挑一,擅長隱匿行蹤、追蹤探查,對各種複雜地形也了如指掌。
分隊出發後,千夜帶領著眾人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與小道之間。他們行動極為隱秘,盡量避開大路,專挑那些常人難以察覺的小徑前行,力求不被敵方發現蹤跡。每到一處高地或是視野開闊之地,斥候們便會分散開來,利用各種隱蔽的位置,借助望遠鏡等工具,仔細觀察周邊動靜。
當得聖帝大軍行至百裏處時,千夜的斥候分隊也提前抵達了附近區域潛伏起來。他們小心翼翼地隱藏在茂密的草叢與樹林之中,密切關注著得聖帝軍隊的一舉一動,同時也警惕著四周是否有敵軍埋伏的跡象。
南越權相設伏之時,千夜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異常。她看到漫山遍野湧出的南越士兵,心中暗叫不好,立刻示意身邊的斥候準備將消息迅速傳遞迴去。隻見一名斥候迅速從懷中掏出信鴿,在信筒中塞入寫有戰況的紙條,然後放飛信鴿。信鴿撲騰著翅膀,向著我所在的方向疾飛而去。
與此同時,千夜並未慌亂,繼續帶領其他斥候在戰場邊緣隱蔽觀察,力求獲取最詳盡的戰鬥信息。當目睹了得聖帝部眾在先鋒營的帶領下,奮勇殺敵,斬敵先鋒五萬餘的英勇場景,心中也不禁暗暗讚歎。然而,當南越權相引十餘萬援軍趕到,戰場局勢瞬間逆轉,得聖帝部眾漸漸被擊潰時,千夜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她深知這場戰事的結果對後續局勢影響巨大,必須將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地匯報迴去。於是,一邊觀察著戰場上得聖帝軍隊的潰敗方向,一邊讓斥候們記錄下雙方的兵力損耗、戰鬥中的關鍵戰術運用等重要信息。
待戰場局勢逐漸明朗,得聖帝在寶徵等人的護衛下狼狽逃竄後,千夜帶著斥候分隊迅速轉移位置,緊緊跟在得聖帝殘部的後麵,繼續追蹤他們的動向。同時,不斷派出斥候,將最新的戰況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我。
在返迴途中,千夜一刻也不敢停歇。他深知,自己所掌握的這些情報對於整個戰局的走向至關重要。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誤,都可能導致決策的失誤,進而影響到整個軍隊的命運。終於,千夜率領著斥候分隊順利返迴,將所探查的詳細戰況如實向我匯報。這些珍貴的情報,為我接下來的戰略部署提供了關鍵依據,也讓我對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得聖帝出兵南進河內後,戰事的發展如同一團迷霧,卻又暗藏洶湧。我派遣千夜率領斥候分隊探查戰況,隨著情報如雪花般傳來,局勢逐漸清晰。當得知得聖帝在途中遭遇南越權相伏擊並被擊潰時,我腦海中迅速勾勒出下一步的戰局走向。
我深知,南越權相是個極為狠辣且極具野心之人。此次他精心策劃伏擊得聖帝,大獲全勝後,必定不會放過乘勝追擊、徹底摧毀得聖帝勢力的絕佳機會。而得聖帝的諒山大營,作為他在這一區域的重要據點,囤積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更是他敗退之後的唯一依托,必然會成為南越權相傾力攻擊的目標。
得聖帝剛剛經曆大敗,軍隊士氣低落,人心惶惶。那些僥幸從戰場上逃脫的士兵,還沉浸在戰敗的恐懼之中,短時間內很難恢複鬥誌。大營中的防禦力量,在原本的部署下或許還算穩固,但經此一役,兵力折損嚴重,將領們也大多疲憊不堪,麵對南越權相即將發起的兇猛進攻,實在是兇多吉少。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能在得聖帝即將守不住諒山之時,第一時間出兵奪取諒山,不僅可以占據這一戰略要地,還能趁南越軍隊在攻擊諒山大營時後方空虛,順勢反攻,打亂他們的部署,進而扭轉整個戰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立刻召集麾下將領,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作戰計劃。
而此時,得聖帝率領著殘兵敗將,正朝著諒山大營狼狽逃竄。一路上,士兵們丟盔棄甲,神情沮喪。得聖帝騎在馬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他心中滿是懊悔與憤怒,懊悔自己的輕敵大意,憤怒南越權相的狡詐陰險。但此刻,他無暇顧及這些情緒,當務之急是迴到諒山大營,組織防禦,抵禦南越軍的追擊。
終於,得聖帝一行迴到了諒山大營。營中的將士們看到他們的君主如此狼狽歸來,士氣愈發低落。得聖帝強打精神,召集諸將,大聲說道:“諸位將士,我軍雖遭此大敗,但諒山乃是我們的根基,絕不能丟!南越軍想必很快就會追來,大家務必振作起來,齊心協力,死守諒山!”然而,將領們的迴應顯得有氣無力,顯然,戰敗的陰影仍籠罩在他們心頭。
正如我所料,南越權相在擊潰得聖帝後,並未給對方喘息的機會。他迅速整合兵力,親率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朝著諒山大營殺來。一路上,軍旗招展,塵土飛揚,南越軍的士氣高漲到了極點。權相騎在高頭大馬上,眼中閃爍著貪婪與狠厲的光芒,他心中想著,隻要攻下諒山,得聖帝的勢力將徹底覆滅,自己在南越的地位將更加穩固,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擴張領土,成就不世之功。
很快,南越軍便兵臨諒山腳下。權相一聲令下,大軍迅速展開,將諒山大營團團圍住。得聖帝站在大營的了望塔上,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南越軍,心中湧起一股絕望之感,但他還是咬了咬牙,下令道:“放箭!”頓時,一陣箭雨如飛蝗般射向敵陣,一些南越士兵中箭倒地,但這絲毫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南越軍推著攻城器械,如衝車、雲梯等,向著大營逼近。衝車猛烈地撞擊著營門,發出沉悶的巨響;雲梯上,南越士兵如螻蟻般向上攀爬。得聖帝的士兵們拚死抵抗,用石塊、檑木砸向敵人,與爬上雲梯的敵軍展開近身肉搏。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響徹雲霄。
在激烈的攻防戰中,得聖帝的軍隊漸漸陷入了困境。由於兵力不足,他們難以兼顧各個方向的防禦,大營的防線開始出現漏洞。南越軍抓住機會,不斷擴大突破口,湧入大營的敵軍越來越多。得聖帝親自提劍上陣,試圖鼓舞士氣,帶領士兵們反擊,但無奈敗局已定,士兵們的抵抗愈發無力。
就在得聖帝的諒山大營搖搖欲墜之時,我這邊的軍隊也已準備就緒。我一聲令下,大軍如猛虎下山般向著諒山疾馳而去。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個個摩拳擦掌,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當我們的軍隊接近諒山時,遠遠便看到了戰場上的慘烈景象。得聖帝的大營火光衝天,喊殺聲不絕於耳。我心中明白,時機已到,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士兵們呐喊著,衝向正在圍攻諒山大營的南越軍後方。
南越軍正全力攻打諒山大營,沒想到後方突然殺出一支生力軍,頓時陣腳大亂。我軍趁勢猛攻,如一把利刃般插入敵陣。南越軍腹背受敵,頓時陷入了混亂。他們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來抵禦我們的進攻,而對諒山大營的攻擊也隨之減弱。
得聖帝在大營中看到有援軍到來,心中大喜,立刻組織剩餘的兵力,打開營門,率軍殺出。一時間,戰場上局勢逆轉,原本占據優勢的南越軍,此刻陷入了兩麵夾擊的困境。
權相看到局勢突變,心中又驚又怒。他沒想到在即將大功告成之際,會突然殺出一股程咬金。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迅速鎮定下來,指揮軍隊調整陣型,試圖穩住陣腳。他將精銳部隊集中起來,朝著我軍的方向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雙方在諒山腳下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士兵們喊著口號,拚死廝殺,每一寸土地都浸滿了鮮血。我軍與得聖帝的軍隊相互配合,逐漸占據了上風。但南越軍也不甘示弱,他們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頑強抵抗,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
在激烈的戰鬥中,我注意到南越軍的中軍位置防守相對薄弱,權相正坐鎮其中指揮。我心中一動,立刻挑選了一隊精銳騎兵,親自率領他們,如閃電般朝著南越軍的中軍衝去。我們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勢不可擋,很快便接近了權相所在的位置。
權相看到我們殺來,臉色大變。他急忙召集身邊的衛士,試圖抵擋我們的進攻。但在我們的猛烈衝擊下,他的衛士們紛紛倒下。權相見勢不妙,撥轉馬頭,想要逃跑。我怎會輕易放過他,策馬緊追不舍。就在權相即將逃出重圍之時,我張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他的後背。權相慘叫一聲,從馬上跌落。
諒山腳下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局勢如風雲變幻,各方勢力拚得你死我活。南越權相雖精心策劃了對得聖帝的伏擊,卻未料到半路殺出我軍,致使大好局勢瞬間逆轉。
在混亂的戰場上,南越權相被我一箭射中後背,翻身落馬。那一瞬間,他眼中滿是驚恐與不甘。就在生死攸關之際,他身邊幾位忠心耿耿的親衛拚死殺出一條血路,迅速將權相扶起,架在馬上,向著後方狼狽逃竄。
這幾名親衛皆是跟隨權相多年的精銳之士,他們深知權相若死,南越必將陷入更大的混亂,自己也絕無深知。他們不顧四周如潮水般湧來的喊殺聲,一心隻想著護送權相脫離險境。一人在前奮力開路,手中長刀舞得虎虎生風,將膽敢阻攔的敵軍紛紛砍倒;其餘幾人則緊密護在權相左右,用身體為他抵擋四處飛來的箭矢。
在親衛們的死戰之下,他們終於突出重圍。權相趴在馬背上,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浸濕了他的衣衫,意識也逐漸模糊,但求生的欲望讓他強撐著一口氣。親衛們不敢有絲毫停歇,快馬加鞭,向著南越軍隊的後方奔去,那裏有他們預先準備的接應部隊。終於,在一番艱難的奔逃後,權相被接應部隊救下,迅速送往安全之地救治。
而另一邊,得聖帝目睹了南越軍因權相落馬而軍心大亂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這場戰鬥,他先是慘敗於南越權相之手,又在即將失去諒山之際因我軍的出現而獲得轉機,但局勢依舊對他極為不利。他深知,自己的軍隊已元氣大傷,即便暫時擊退了南越軍,也無力與我軍抗衡。
得聖帝看著身邊殘部,這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此刻大多帶傷,神情疲憊不堪。他心中明白,若繼續留在諒山附近,無論是麵對我軍,還是可能卷土重來的南越軍,都隻有死路一條。在與寶徵等人經過一番的討論,寶徵建議率殘部避開我軍,向東南方向逃往下龍港,出海。這寶徵禍亂朝政有一手,跑路功夫更有一手。
得聖帝於是將將領們召集到一起,麵色凝重地說道:“諸位,此次戰事,我軍損失慘重。如今諒山已非久留之地,我們向東南下龍港方向撤離。那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重新整頓兵馬,再圖後計。”能跟著得聖帝的,都是必然被新皇清算的人,眾人雖心中滿是無奈,但也深知目前別無他法,隻得紛紛領命。
於是,得聖帝率領著這支殘部,趁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避開我軍的耳目,悄然向東南方向進發。一路上,士兵們腳步沉重,氣氛壓抑到了極點。他們深知,這一場敗仗讓他們失去了太多,如今隻能踏上這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
行至中途,一名士兵體力不支,摔倒在地。身邊的戰友想要攙扶他起來,卻發現他已氣息微弱,口中喃喃道:“想家……想迴家……”話未說完,便閉上了雙眼。得聖帝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陣刺痛,他勒了勒韁繩,打馬又走。其他士兵見狀,紛紛停下腳步,向著死去的戰友致敬,不少人眼中閃爍著淚花。
隨著離諒山越來越遠,得聖帝的心卻愈發沉重。他不知道下龍港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東山再起。但此刻,他隻能帶著惶惶不可終日和心情,一步一步地朝著未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們躲過了幾波南越軍的巡邏小隊,也避開了一些可能暴露行蹤的村莊。
終於,經過幾日幾夜的艱難跋涉,得聖帝率領殘部遠遠地看到了下龍港。港口上船隻往來,一片繁忙景象。得聖帝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裏將是他們新的起點,也是他們能否重振旗鼓的關鍵所在。但他也明白,接下來的路將會無比艱難,各方勢力的壓力如同沉重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然而,他已沒有退路,隻能鼓起勇氣,帶領著殘部走進下龍港,迎接未知的挑戰。
千夜,作為斥候分隊的隊長,已經曆練的出了名的機警與幹練。她深知此次任務的重大,在領命之後,迅速挑選了一隊身手敏捷、觀察力敏銳的斥候。這些斥候們皆是從軍中百裏挑一,擅長隱匿行蹤、追蹤探查,對各種複雜地形也了如指掌。
分隊出發後,千夜帶領著眾人如鬼魅般穿梭在山林與小道之間。他們行動極為隱秘,盡量避開大路,專挑那些常人難以察覺的小徑前行,力求不被敵方發現蹤跡。每到一處高地或是視野開闊之地,斥候們便會分散開來,利用各種隱蔽的位置,借助望遠鏡等工具,仔細觀察周邊動靜。
當得聖帝大軍行至百裏處時,千夜的斥候分隊也提前抵達了附近區域潛伏起來。他們小心翼翼地隱藏在茂密的草叢與樹林之中,密切關注著得聖帝軍隊的一舉一動,同時也警惕著四周是否有敵軍埋伏的跡象。
南越權相設伏之時,千夜第一時間便察覺到了異常。她看到漫山遍野湧出的南越士兵,心中暗叫不好,立刻示意身邊的斥候準備將消息迅速傳遞迴去。隻見一名斥候迅速從懷中掏出信鴿,在信筒中塞入寫有戰況的紙條,然後放飛信鴿。信鴿撲騰著翅膀,向著我所在的方向疾飛而去。
與此同時,千夜並未慌亂,繼續帶領其他斥候在戰場邊緣隱蔽觀察,力求獲取最詳盡的戰鬥信息。當目睹了得聖帝部眾在先鋒營的帶領下,奮勇殺敵,斬敵先鋒五萬餘的英勇場景,心中也不禁暗暗讚歎。然而,當南越權相引十餘萬援軍趕到,戰場局勢瞬間逆轉,得聖帝部眾漸漸被擊潰時,千夜的神情變得凝重起來。
她深知這場戰事的結果對後續局勢影響巨大,必須將每一個細節都準確無誤地匯報迴去。於是,一邊觀察著戰場上得聖帝軍隊的潰敗方向,一邊讓斥候們記錄下雙方的兵力損耗、戰鬥中的關鍵戰術運用等重要信息。
待戰場局勢逐漸明朗,得聖帝在寶徵等人的護衛下狼狽逃竄後,千夜帶著斥候分隊迅速轉移位置,緊緊跟在得聖帝殘部的後麵,繼續追蹤他們的動向。同時,不斷派出斥候,將最新的戰況以最快的速度傳遞給我。
在返迴途中,千夜一刻也不敢停歇。他深知,自己所掌握的這些情報對於整個戰局的走向至關重要。每一分每一秒的延誤,都可能導致決策的失誤,進而影響到整個軍隊的命運。終於,千夜率領著斥候分隊順利返迴,將所探查的詳細戰況如實向我匯報。這些珍貴的情報,為我接下來的戰略部署提供了關鍵依據,也讓我對局勢有了更清晰的認識。
得聖帝出兵南進河內後,戰事的發展如同一團迷霧,卻又暗藏洶湧。我派遣千夜率領斥候分隊探查戰況,隨著情報如雪花般傳來,局勢逐漸清晰。當得知得聖帝在途中遭遇南越權相伏擊並被擊潰時,我腦海中迅速勾勒出下一步的戰局走向。
我深知,南越權相是個極為狠辣且極具野心之人。此次他精心策劃伏擊得聖帝,大獲全勝後,必定不會放過乘勝追擊、徹底摧毀得聖帝勢力的絕佳機會。而得聖帝的諒山大營,作為他在這一區域的重要據點,囤積著大量的糧草輜重,更是他敗退之後的唯一依托,必然會成為南越權相傾力攻擊的目標。
得聖帝剛剛經曆大敗,軍隊士氣低落,人心惶惶。那些僥幸從戰場上逃脫的士兵,還沉浸在戰敗的恐懼之中,短時間內很難恢複鬥誌。大營中的防禦力量,在原本的部署下或許還算穩固,但經此一役,兵力折損嚴重,將領們也大多疲憊不堪,麵對南越權相即將發起的兇猛進攻,實在是兇多吉少。
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若能在得聖帝即將守不住諒山之時,第一時間出兵奪取諒山,不僅可以占據這一戰略要地,還能趁南越軍隊在攻擊諒山大營時後方空虛,順勢反攻,打亂他們的部署,進而扭轉整個戰局。機不可失,時不再來,我立刻召集麾下將領,開始緊鑼密鼓地籌備作戰計劃。
而此時,得聖帝率領著殘兵敗將,正朝著諒山大營狼狽逃竄。一路上,士兵們丟盔棄甲,神情沮喪。得聖帝騎在馬上,臉色陰沉得如同暴風雨來臨前的烏雲。他心中滿是懊悔與憤怒,懊悔自己的輕敵大意,憤怒南越權相的狡詐陰險。但此刻,他無暇顧及這些情緒,當務之急是迴到諒山大營,組織防禦,抵禦南越軍的追擊。
終於,得聖帝一行迴到了諒山大營。營中的將士們看到他們的君主如此狼狽歸來,士氣愈發低落。得聖帝強打精神,召集諸將,大聲說道:“諸位將士,我軍雖遭此大敗,但諒山乃是我們的根基,絕不能丟!南越軍想必很快就會追來,大家務必振作起來,齊心協力,死守諒山!”然而,將領們的迴應顯得有氣無力,顯然,戰敗的陰影仍籠罩在他們心頭。
正如我所料,南越權相在擊潰得聖帝後,並未給對方喘息的機會。他迅速整合兵力,親率二十萬大軍,氣勢洶洶地朝著諒山大營殺來。一路上,軍旗招展,塵土飛揚,南越軍的士氣高漲到了極點。權相騎在高頭大馬上,眼中閃爍著貪婪與狠厲的光芒,他心中想著,隻要攻下諒山,得聖帝的勢力將徹底覆滅,自己在南越的地位將更加穩固,甚至有可能進一步擴張領土,成就不世之功。
很快,南越軍便兵臨諒山腳下。權相一聲令下,大軍迅速展開,將諒山大營團團圍住。得聖帝站在大營的了望塔上,望著如潮水般湧來的南越軍,心中湧起一股絕望之感,但他還是咬了咬牙,下令道:“放箭!”頓時,一陣箭雨如飛蝗般射向敵陣,一些南越士兵中箭倒地,但這絲毫未能阻擋他們前進的步伐。
南越軍推著攻城器械,如衝車、雲梯等,向著大營逼近。衝車猛烈地撞擊著營門,發出沉悶的巨響;雲梯上,南越士兵如螻蟻般向上攀爬。得聖帝的士兵們拚死抵抗,用石塊、檑木砸向敵人,與爬上雲梯的敵軍展開近身肉搏。一時間,喊殺聲、慘叫聲、兵器碰撞聲響徹雲霄。
在激烈的攻防戰中,得聖帝的軍隊漸漸陷入了困境。由於兵力不足,他們難以兼顧各個方向的防禦,大營的防線開始出現漏洞。南越軍抓住機會,不斷擴大突破口,湧入大營的敵軍越來越多。得聖帝親自提劍上陣,試圖鼓舞士氣,帶領士兵們反擊,但無奈敗局已定,士兵們的抵抗愈發無力。
就在得聖帝的諒山大營搖搖欲墜之時,我這邊的軍隊也已準備就緒。我一聲令下,大軍如猛虎下山般向著諒山疾馳而去。一路上,士兵們士氣高昂,他們深知此次行動的重要性,個個摩拳擦掌,渴望在戰場上建功立業。
當我們的軍隊接近諒山時,遠遠便看到了戰場上的慘烈景象。得聖帝的大營火光衝天,喊殺聲不絕於耳。我心中明白,時機已到,立刻下達了進攻的命令。士兵們呐喊著,衝向正在圍攻諒山大營的南越軍後方。
南越軍正全力攻打諒山大營,沒想到後方突然殺出一支生力軍,頓時陣腳大亂。我軍趁勢猛攻,如一把利刃般插入敵陣。南越軍腹背受敵,頓時陷入了混亂。他們不得不分出一部分兵力來抵禦我們的進攻,而對諒山大營的攻擊也隨之減弱。
得聖帝在大營中看到有援軍到來,心中大喜,立刻組織剩餘的兵力,打開營門,率軍殺出。一時間,戰場上局勢逆轉,原本占據優勢的南越軍,此刻陷入了兩麵夾擊的困境。
權相看到局勢突變,心中又驚又怒。他沒想到在即將大功告成之際,會突然殺出一股程咬金。但他畢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迅速鎮定下來,指揮軍隊調整陣型,試圖穩住陣腳。他將精銳部隊集中起來,朝著我軍的方向發起了猛烈的反擊。
雙方在諒山腳下展開了一場殊死搏鬥。戰場上,刀光劍影,血肉橫飛。士兵們喊著口號,拚死廝殺,每一寸土地都浸滿了鮮血。我軍與得聖帝的軍隊相互配合,逐漸占據了上風。但南越軍也不甘示弱,他們憑借著人數上的優勢,頑強抵抗,戰鬥陷入了膠著狀態。
在激烈的戰鬥中,我注意到南越軍的中軍位置防守相對薄弱,權相正坐鎮其中指揮。我心中一動,立刻挑選了一隊精銳騎兵,親自率領他們,如閃電般朝著南越軍的中軍衝去。我們在敵陣中左衝右突,勢不可擋,很快便接近了權相所在的位置。
權相看到我們殺來,臉色大變。他急忙召集身邊的衛士,試圖抵擋我們的進攻。但在我們的猛烈衝擊下,他的衛士們紛紛倒下。權相見勢不妙,撥轉馬頭,想要逃跑。我怎會輕易放過他,策馬緊追不舍。就在權相即將逃出重圍之時,我張弓搭箭,一箭射去,正中他的後背。權相慘叫一聲,從馬上跌落。
諒山腳下這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局勢如風雲變幻,各方勢力拚得你死我活。南越權相雖精心策劃了對得聖帝的伏擊,卻未料到半路殺出我軍,致使大好局勢瞬間逆轉。
在混亂的戰場上,南越權相被我一箭射中後背,翻身落馬。那一瞬間,他眼中滿是驚恐與不甘。就在生死攸關之際,他身邊幾位忠心耿耿的親衛拚死殺出一條血路,迅速將權相扶起,架在馬上,向著後方狼狽逃竄。
這幾名親衛皆是跟隨權相多年的精銳之士,他們深知權相若死,南越必將陷入更大的混亂,自己也絕無深知。他們不顧四周如潮水般湧來的喊殺聲,一心隻想著護送權相脫離險境。一人在前奮力開路,手中長刀舞得虎虎生風,將膽敢阻攔的敵軍紛紛砍倒;其餘幾人則緊密護在權相左右,用身體為他抵擋四處飛來的箭矢。
在親衛們的死戰之下,他們終於突出重圍。權相趴在馬背上,鮮血不斷從傷口湧出,浸濕了他的衣衫,意識也逐漸模糊,但求生的欲望讓他強撐著一口氣。親衛們不敢有絲毫停歇,快馬加鞭,向著南越軍隊的後方奔去,那裏有他們預先準備的接應部隊。終於,在一番艱難的奔逃後,權相被接應部隊救下,迅速送往安全之地救治。
而另一邊,得聖帝目睹了南越軍因權相落馬而軍心大亂的場景,心中五味雜陳。這場戰鬥,他先是慘敗於南越權相之手,又在即將失去諒山之際因我軍的出現而獲得轉機,但局勢依舊對他極為不利。他深知,自己的軍隊已元氣大傷,即便暫時擊退了南越軍,也無力與我軍抗衡。
得聖帝看著身邊殘部,這些跟隨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們,此刻大多帶傷,神情疲憊不堪。他心中明白,若繼續留在諒山附近,無論是麵對我軍,還是可能卷土重來的南越軍,都隻有死路一條。在與寶徵等人經過一番的討論,寶徵建議率殘部避開我軍,向東南方向逃往下龍港,出海。這寶徵禍亂朝政有一手,跑路功夫更有一手。
得聖帝於是將將領們召集到一起,麵色凝重地說道:“諸位,此次戰事,我軍損失慘重。如今諒山已非久留之地,我們向東南下龍港方向撤離。那裏或許還有一線生機,可重新整頓兵馬,再圖後計。”能跟著得聖帝的,都是必然被新皇清算的人,眾人雖心中滿是無奈,但也深知目前別無他法,隻得紛紛領命。
於是,得聖帝率領著這支殘部,趁著夜色的掩護,小心翼翼地避開我軍的耳目,悄然向東南方向進發。一路上,士兵們腳步沉重,氣氛壓抑到了極點。他們深知,這一場敗仗讓他們失去了太多,如今隻能踏上這前途未卜的逃亡之路。
行至中途,一名士兵體力不支,摔倒在地。身邊的戰友想要攙扶他起來,卻發現他已氣息微弱,口中喃喃道:“想家……想迴家……”話未說完,便閉上了雙眼。得聖帝看到這一幕,心中一陣刺痛,他勒了勒韁繩,打馬又走。其他士兵見狀,紛紛停下腳步,向著死去的戰友致敬,不少人眼中閃爍著淚花。
隨著離諒山越來越遠,得聖帝的心卻愈發沉重。他不知道下龍港等待他們的將是什麽,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有機會東山再起。但此刻,他隻能帶著惶惶不可終日和心情,一步一步地朝著未知的方向走去。一路上,他們躲過了幾波南越軍的巡邏小隊,也避開了一些可能暴露行蹤的村莊。
終於,經過幾日幾夜的艱難跋涉,得聖帝率領殘部遠遠地看到了下龍港。港口上船隻往來,一片繁忙景象。得聖帝望著眼前的景象,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這裏將是他們新的起點,也是他們能否重振旗鼓的關鍵所在。但他也明白,接下來的路將會無比艱難,各方勢力的壓力如同沉重的大山,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然而,他已沒有退路,隻能鼓起勇氣,帶領著殘部走進下龍港,迎接未知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