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說,要追溯起來,我們這一脈應該是吳王允熥的後裔。”


    這話讓書店裏的所有人都是目瞪口呆。


    吳王這個稱號可不簡單。


    大明一共有三任有名的吳王,第一任吳王便是朱元璋自己,至正二十四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從此正式開始了稱王之路,而在同一年,張士誠也自稱吳王,然而這片大地隻能有一個吳王,這個吳王便是朱元璋。


    在建立大明之後,朱元璋又將吳王的稱號封給了他和馬皇後寵愛的小兒子朱橚,


    後來,朱元璋再把吳王的稱號封給了朱允熥,朱允熥,朱元璋之孫,常遇春之外孫,太子朱標第三子。


    可以說,朱允熥的家世絕對是最頂級的,可下場卻是十分的淒慘。


    朱允熥出生當月,其母常氏便薨逝,後來十二三歲的時候,其父朱標薨逝,本是最根正苗紅的他,卻是沒有被立為皇太孫,最後是其異母兄朱允炆繼位,後來又逢靖難之役,燕王朱棣入主京師後,降封廣澤王,同年,又與懷恩王朱允熞一起被朱棣以不能匡輔其兄的罪名廢為庶人,禁錮在安徽鳳陽。


    後來在穀王朱橞兵變失敗後,朱允熥也稀裏糊塗的死在了鳳陽,享年三十九歲。


    至於朱允熥的後人,史書上也都隻有零星的記載,他有兩個兒子,其中長子史書無記載,次子朱文坤的記載便是朱辰他爺爺他們尋得的那點記載。


    “記載朱允熥後人藏於民間並繁衍百餘戶,但將朱允熥之子記作朱載坤,與明宗室家譜記載的朱文坤不符,我們猜測這很有可能是當時為了避禍,而將中間這個字改了。”


    “所以說,我們也不能百分之一百確定,我們這一脈就一定是吳王允熥的後裔,隻能說是應該。”


    “當然了,這都過去幾百年了,是與不是,其實都不重要了,我們隻是想搞清楚我們是從哪來的罷了。”


    朱辰表示同意他爺爺說的話。


    同時他也有些恍然大悟,他之前就沒有聽說他們的祖上和朱元璋有什麽關係,畢竟朱元璋在華夏曆史上稱得上是數一數二的皇帝,如果真有關係的話,沒理由不在族譜上體現出來,沒想到這其中還隱藏著這樣的一層關係。


    所以,從朱元璋來到書店開始,朱辰也沒有往他和朱元璋有什麽牽連上麵去想。


    現在看來,他能夠跨越幾百年的時空與朱元璋相見,似乎並不是毫無關聯的偶然,而是有著相當深的羈絆。


    如果說,他是吳王允熥的後裔。


    而吳王允熥再往上,那不就是朱標?再再往上不就是朱元璋了?


    也就是說,他眼前這個比自己還年輕幾歲的少年朱標,就是他的太太太……太爺爺。


    而第一個來到書店的洪武皇帝朱元璋,則是他的太太太太……太爺爺。


    剛剛問自己祖上的女人則是自己的太太太太……太奶奶?


    朱辰都有些無語了。


    這是跨越了幾百年的大型認親現場嗎?


    不過也像他爺爺說的那樣,是與不是,還不能百分之一百確定,而且是與不是,其實都不那麽重要了。


    是又怎麽樣?


    不是又怎麽樣?


    跨越了幾百年的時空,雙方可以說是兩個世界的人,隻不過書店這個紐帶將他們連接在了一起。


    況且,是與不是,朱辰都會一如既往的幫助大明,沒有說是就多幫一些,不是就少幫一些的說法。


    所以,朱辰在短暫的驚訝過後,很快就淡定下來了。


    然而,朱元璋和馬皇後可不是這麽想。


    他們二人都看過《明史》,知曉朱標一脈的淒慘遭遇,對於自己還未曾蒙麵的幾個孫兒都是心痛得很。


    沒想到,書店的主人朱辰竟是朱標一脈的後人,也就是他們的後人。


    即便朱辰爺爺說不能百分之一百確定,但是朱元璋和馬皇後已經認定了,朱辰就是自己在原來曆史時間線上的後裔。


    特別是馬皇後。


    馬皇後有種女人的直覺,她感覺自己在第一次見到朱辰的時候他就感覺到了。


    此刻,她看著朱辰的眼光都變了,眼中甚至出現了淚花。


    緊緊看著朱辰的眼中盡是慈愛。


    她很想伸手想要摸一下朱辰的臉龐,但是她還是忍住了,她有分寸,知道對方可能不見得會像她這樣激動,畢竟隔了那麽多代,她也理解。


    而且她也不在意朱辰怎麽想他們怎麽看他們,是把他們當成祖宗還是當成顧客,她都無所謂,她知道標兒的後人活得很好,那就足夠了。


    朱標同樣是懵逼的狀態。


    他現在還沒有為人父母,還沒有朱元璋和馬皇後那樣感受,那是一種刻在華夏人基因裏麵的,對子孫後代不求迴報的父輩祖輩的付出。


    他隻是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他尊敬的敬佩的朱先生,竟然是他的子孫後代?


    劉基則是震驚過後感到一絲尷尬。


    俗話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合著你們都是一家子,就他一個外人。


    反正他鬆江特區的問題已經解決了,他也不參與這離譜的認親現場,就作壁上觀,不過他心裏其實是沒有這份閑心的。


    因為他心中一直掛記著鬆江特區那邊。


    好在經過了這件事情之後,大家一時之間也不知道該說什麽,朱元璋很快就起身告退了。


    “朱……先生,那個沒什麽的話,咱們就先告退了。”


    “好。”


    和往常一樣,朱元璋還是帶來了不少的金銀珠寶作為謝禮,而這一次更多,因為他們這一次是帶著鬆江特區的問題來求教的。


    而這一次不僅解決了問題,他得到了一個更加重要的信息。


    那就是書店的主人朱辰竟然是他的子孫後代?


    想到這裏,朱元璋就是忍不住的一陣激動和驕傲。


    不過他還是把這份激動和驕傲盡可能壓住,和往常一樣與朱辰點頭道別。


    從書店出來,上了馬車,朱元璋臉上的笑意終於壓不住了,嘿嘿笑出聲來。


    “笑什麽啊笑!”


    馬皇後瞥了一眼越笑越控製不住的朱元璋。


    朱元璋笑道:“咱開心啊,瞧瞧,瞧瞧,咱的子孫後代多厲害啊!”


    馬皇後也有幾分得意的道:“那還不是我說的?不然你來了那麽多次了,都沒有想到問這個!”


    “是是是,咱家妹子最厲害了!”


    朱元璋點頭笑道:“要不是咱家妹子,咱都想要稀裏糊塗的把長公主許配給他了,那真是後果不堪設想。”


    “哪壺不開提哪壺!”馬皇後笑著嗔道。


    “哎呀!”


    朱元璋感慨一聲:“朱辰也許真的是上天派來幫助咱們大明的!”


    馬皇後深以為然的點頭。


    兩人在馬車裏說著朱辰,氣氛輕鬆,不一會便迴到了京師。


    而來到京師城門的時候,劉基便下車了,因為他的馬車已經在這裏等著他了,從鬆江特區星夜趕迴來,一直到現在,他甚至都沒得歇上一歇,便又要馬不停蹄的趕迴鬆江特區。


    “劉基,不歇一歇?”朱元璋看著眼中布有血絲的劉基,明顯能感覺到他的疲憊。


    “謝皇上關心。”


    劉基搖頭:“但是臣不能歇啊,鬆江特區那麽多工人還等著臣迴去呢。”


    “也好,去吧。”


    朱元璋點了點頭,道:“還是那句話,放心大膽的去做,咱會支持你的。”


    “謝皇上!”


    劉基這一次深深拜謝。


    “咳咳咳!”


    目送朱元璋的馬車走的時候,劉基突然一陣劇烈的咳嗽。


    “沒事吧,老爺?”一旁的管家擔憂的問道。


    “沒事,走吧。”


    劉基堅持著,登上了迴鬆江特區的馬車。


    離開鬆江特區的時候,他答應了工人們,三天之內一定會給他們一個說法,他算是把寶押在了朱辰的身上。


    好在朱辰沒有讓他失望。


    來的時候他已經心亂如麻,如果朱辰不能給出解決方案,他將不知道該如何斬斷這些亂麻。


    現在朱辰給了方案,他又怎麽肯讓鬆江特區的工人們失望?


    星夜趕路,迴到鬆江特區,劉基還是不能停下來。


    吃點東西,稍稍歇了一會,劉基便讓人將鬆江特區的主要官員,工廠廠主代表,工人代表都聚集到了一起,開會。


    會上,劉基將他的方案說了出來。


    首先,麵對現如今大麵積失業的狀況,朝廷牽頭設立失業救濟金。由朝廷、地方官府和商人共同出資,按月發放給失業工人,助其渡過難關。待其找到新工作後,再逐步減少救濟。


    其二,允許工人結社。允許工人成立行會,代表工人與工廠主談判,維護自身權益。


    其三,辦技能培訓學堂,提供免費或低成本的技能培訓,幫助失業者掌握蒸汽紡織機的操作,維修,保養等新技能。


    其四,鼓勵產業多元化。鬆江府可發展紡織業上下遊產業,如印染、成衣等,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同時朝廷也引導失業工人再就業。


    其五,政府出台律法,保障工人們的權益。


    其六,設立監督機構。在各地設立‘工廠監察司’,專門負責監督工廠經營,處理勞資糾紛……


    ……


    一整套方案拿出來,眾人心服口服,同時也感歎劉基的能力,短短三天時間,便拿出了一套如此完善的方案。


    隻有劉基自己知道,他的方案其實是來自於一位後人,確切的說,應該是皇室的一位後代。


    不過對於目前而言,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既然有了方案,那麽接下來就是執行了。


    鬆江特區現在已經在悄然的發生了改變,政策執行的速度和力度遠都超其他地區。


    事實上,不僅僅鬆江特區,整個大明也都正在經曆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楚山孤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楚山孤並收藏大明:書店賣明史,朱元璋懵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