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都有著嚴世蕃類似的感覺。


    隻是相對來說,產業還比較小,這方麵的壓力自然也就小得多。


    嚴世蕃去往裕王府,也被不少人看在眼中。


    猜測什麽的都有。


    “殿下,臣,嚴世蕃來看你了。”


    說著,遞上了一盒奶酪,是他的工坊之中,生產出來的,使用的製作方法,結合了蒙古人的技術,也有著自己的一點改進。


    在大明算是很暢銷的一種食物。


    “呦!這次有心了,還知道帶點小禮物!”


    朱載坖示意滕祥接下。


    隨手指了指麵前的椅子,自己則是在火鍋裏刷了一片羊肉片。


    沒有辣椒,火鍋確實少了一種靈魂。


    大明的懸賞已經發出去很長時間了,可惜的是,到現在都沒有出現新的食材。


    嚴世蕃尷尬一笑,也不辯解。


    盡管算上這一次,隻當麵見過兩次裕王殿下,可他相信,自己對裕王的了解,比那個滕祥都要多。


    “來點?”


    指了指麵前的鐵鍋,朱載坖問道。


    “若是可以的話,臣也就不客氣了!”


    嚴世蕃的迴答,讓朱載坖瞬間覺得,他招唿的這一句,是虧本了。


    一點奶酪,換他一盆羊肉片。


    嚴世蕃是個會做生意的。


    朱載坖凝重地看著嚴世蕃的眼睛,直到看得嚴世蕃渾身不自在,才收迴了目光。


    “說吧,找本殿下什麽事?”


    吃了一片沒啥滋味的羊肉,朱載坖放下筷子問道。


    “殿下,這個生意,臣做得已經很大了,可不知為何,心中沒底啊!”


    嚴世蕃沒有等到一雙筷子和一個碗,就明白他是吃不到裕王的羊肉片了。


    在大同,他沒少吃這些東西。


    可不知道為何,此時此刻,非常想要嚐一塊裕王府的羊肉。


    “這種情況,實際上是一種錯覺,那就是,你賺取的財富太多了,多到你已經開始駕馭不住這些財富了。”


    朱載坖一邊說著,一邊給一旁的滕祥點了點頭。


    很快,外麵就送進來了一套餐具。


    嚴世蕃熱淚盈眶。


    本以為自己隻能看著,沒想到還有一飽口福的機會。


    說出去,可能有些人不信。


    在內閣首輔的家中吃飯,都沒有在裕王府來得舒坦。


    “你該學點東西了,若想要繼續賺取更多財富的話。”


    朱載坖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產業不是越多越好,人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


    怎樣分配精力,使得人最不太累,還能夠照顧到方方麵麵,就看一個人自身的底蘊素養了。


    按理說,到了嚴世蕃這種層次,不應該有這個疑慮才對。


    嚴世蕃若有所思。


    這是他第一次,在裕王府聽到裕王來給自己講商道。


    似乎是這麽個理由。


    可也不夠啊!


    他自己忙東忙西的,還不如裕王坐在京城不挪位置賺得多,悠閑得多。


    難道真的是自己的錯覺不成?


    “實際上,當銀子多到一定程度之後,你說感受到的,就是不再是財富的增長,而是對那些給你賺錢的人的負責,權利和責任從來都是對等的,若是有任何一方出現了不平衡。”


    朱載坖抬起頭來,嘿嘿一笑。


    沒有說完的話,嚴世蕃已經帶入了自己學過的那些曆史當中去了。


    財富的破滅,工人的流逝。


    似乎和朝廷的改朝換代,也沒啥兩樣。


    “殿下一席話,嚴世蕃勝讀十年書,受教了!”


    自己讀的書肯定要比裕王多,可在某些方麵的見解,還沒有裕王看得透徹。


    當然。論詩詞歌賦,道德文章,以及引經據典的話自己絕對超出朱載坖太多。


    然而,這些東西,都對他所麵臨的困境,沒有半點幫助。


    “好!受教了就好,我大明又要出一位有責任,有擔當的商人了,別不待見商人,俗話說,無農不穩,無工不興,無商不富,我大明缺少了三者其中任何一項,都不會超出曆史上那些王朝太多。”


    朱載坖歎息一聲。


    文人把商業和工匠們壓製得太久了。


    導致許多朝代都是一條腿走路。


    即便是大秦人家也好歹給了工匠很高地位,可越是往後,就越是奇怪,隻要是秦想要倡導的東西,都是歪門邪道。


    法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工匠也成了一群玩弄奇技淫巧的人。


    商人更是人人喊打。


    也就奇了怪了,通常這麽做的文人們,對自己家中的家法卻看得比天還要大,有手藝的工匠也寶貝得不行。


    就連經商,也不過是套了一層馬甲。


    最後虧得最嚴重的,反而是朝廷。


    一旦皇上想要用法,想要提高工匠和商人的地位,就會跳出一群人,湊在耳邊說:皇上是要和士大夫共治天下,還是要和百姓們共治天下?


    “殿下,臣明白自己該怎麽做了。”


    仔細地思索了一下,嚴世蕃也就明白,自己為何有那麽大的壓力了。


    他是在逆著大明現在的環境而行。


    像他這樣的人還有很多。


    不同的則是,頂在最前麵的是裕王殿下,而他隻能算是和陸家相當而已。


    陸繹一家的產業也很大,比他嚴世蕃的都大。


    不過是離著裕王太近,所有的壓力,也就都給了裕王而已。


    要不然,現在該著急的應該是陸繹和許紳等人才對。


    “遼東雖然苦寒,可絕對是一塊寶地,若經營得好的話,我大明也就不再會缺少糧食了。”


    朱載坖看得出來,嚴世蕃也有著想要出去闖一闖的心思。


    人口稠密有人口稠密的好處。


    人煙稀少也有人煙稀少的優點。


    朱載坖的記憶當中,遼東可是全國最大的產糧基地。


    不但如此,還有著各種礦藏資源。


    若不是想要拉著更多的人,一起發財,一起夯實大明的底蘊,他絕對會一個人全部給占有了不可。


    “殿下······”


    “多餘的話就不用說了,既然來了,就多吃一點東西,免得出去之後,又傳出本殿下苛責臣子,連飯都不給吃飽。”


    朱載坖不容許嚴世蕃再問下去了。


    他肚子裏也就這麽一點東西。


    問得太多,他也解釋不了。


    還不如一切都讓他們去悟,這樣一來,最後把經驗記錄下來,編寫成書,放在學院當中供人閱讀。


    隻要能夠形成一種良性循環。


    許多商業上的問題,也就不需要他親自來解釋了。


    嚴世蕃從善如流的吃了一塊,刷羊肉。


    細細地品味了一下道:


    “裕王的羊肉片,果真是京城一絕,難怪陸繹他們經常來蹭飯。”


    “是嗎?本殿下還真都沒注意到,下一次陸繹他們來蹭飯,本殿下就得讓他們付賬了。”


    “這個···殿下可不要說是臣提起的。”


    “沒事,本殿下記得,就說嚴世蕃還叮囑了一下,不讓本殿下說是他說的。”


    嚴世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