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會是下午開的。


    等到黃昏的時候,第一版的加刊報紙,就已經鋪天蓋地地送出去了。


    為了這一次的報紙宣傳,能夠覆蓋更多的範圍,朱載坖特批了一萬兩銀子,至於官府那就更簡單了。


    一道命令下來。


    州府,縣府,乃至於每一個村鎮,都有識字的官吏,站在村口宣讀著報紙上的內容。


    一個人累了,就換另一個人。


    直到天色確實黑了下來,才收工。


    翌日。


    效果立竿見影,隻要走到大街小巷,都有人在談論遼東的事情。


    蒙古的有錢人,也已經習慣了京城的繁華,報紙上的事情,他們也有所耳聞。


    “看吧,這些女真人,不把自己的族人們全部變成奴隸,或者是奴才,絕對不會甘心。”


    “哈哈!說的也是,好好的日子不過了,居然想要去打劫太子他們。”


    “一場突然的戰鬥,恐怕還打不醒這些人,下一步就是不知道,朝廷要派遣哪一隻軍隊前往了。”


    “還是咱們的首領,見機得快,不然看看後麵負隅頑抗的那些部落,活的鬼一樣,哪有咱們在這裏吃肉喝酒,來得痛快。”


    “就是!就是!族人們給咱們賺錢,還要感謝咱們,世上的好事就隻有這麽多,可不能讓那些不懂事的女真人,突然懂事了。”


    “你想怎麽做?”


    “怎麽做?打仗肯定是不行的,但送一點物資,譬如說戰馬什麽的,還是可以的。”


    ······


    蒙古人正在漸漸的融入大明。


    正如他們說的那樣,以前打仗都還是為了吃不飽飯。


    現在吃飽飯了,誰還會打仗?


    說若是想要破壞他們好不容易得到的太平日子,那就是他們的敵人。


    但此時的大明百姓們想法可就不一樣了。


    土地才是他們的命根子。


    是可以一直傳承下去的命脈,現在朝廷給出了這一份去遼東的承諾,幹糧什麽的,也都有朝廷來負責。


    千古以來,都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美事。


    怎麽能不激動?


    即便是明知那個地方有危險,也一定要拖家帶口的去。


    更何況,朝廷也允許了他們攜帶弓箭,刀劍。


    手中有了武器,還怕什麽?


    就怕敵人不來,運氣若是好的話,俘虜一個敵人,可要比種一年的地,都要來的劃算。


    一時之間,群情洶湧,許多正在外麵修路的年輕壯勞力,都開始紛紛返迴了家中,等待著大明給出的遷移期限。


    好事情,從來都是很稀缺的。


    若是沒有名額,誰也不信。


    “殿下,不得了了,裕王府外麵聚集了不少的百姓,都想要知道,去往遼東的時間,什麽時候開始。”


    一大早,陸繹進裕王府的時候,都是悄悄的走後門進入。


    若像劉敬堂一樣,肯定會被堵在外麵。


    “這是好事啊!說明朝廷的信譽,已經起來了,百姓們相信朝廷的話,咱們大明才有希望不是?”


    天氣漸冷。


    已經十月底快要差兩天就到十一月了。


    紹興府那一帶還算氣候溫和,京城就難熬了。


    “可是,遼東苦寒,百姓們這個時節出去的話,絕對會被凍傷在半路上的。”


    “說得有道理,可要是明年開春去的話,又會趕不上春種,你說怎麽辦?”


    朱載坖反問的一句話,讓陸繹再也說不出話來。


    一年不用耕作,還得朝廷和裕王府同時負擔衣食住行,那可是一項很大的開支。


    “去還得去,不過得另外想辦法才行。”


    朱載坖隻是沒有想過,百姓們居然會這麽踴躍。


    連一點預熱都不給。


    “對了,那些大臣們是什麽反應?”


    “沒啥反應,應該是正在觀望,想看殿下怎麽處理這件事情。”


    朱載坖眼珠子一轉,立刻就有了主意。


    既然是想要看自己怎麽做,那麽自己就來一次提高遠行的質量。


    自己的馬車,最近銷量又有所下滑了。


    剛好可以處理一批。


    “你過來,本殿下想這樣······”


    陸繹聽得連連點頭。


    接下來的準備就需要一點時間了。


    很快。


    也就三天的時間。


    所有人都知道了裕王殿下的舉動。


    此次出關去往遼東的老百姓,隻有五十戶人家。


    這五十戶人家,是精挑細選的,家中人口眾多,還很貧窮的那一種。


    每一戶的人家,小孩子都會十幾個。


    加起來,大概有上千號人。可以說是一個族人都算上了。


    而在這個時代,也就族人們會安全可靠一點。


    隨同的還有各個工廠的技術人員。


    這些人看情況,想要留下來可以,不想留的把技術傳下去也會被調迴來。


    隨後就是物資。


    兩百輛四輪馬車,浩浩蕩蕩地就出發了。


    若是不明情況的,還以為是大明的軍隊出發了。


    嚴府。


    嚴世蕃很快就接到了這一消息。


    “爹,看來裕王是真的想要開發遼東了,咱們也要盡快跟上才行。”


    雖然遼東暫時快來,並沒有什麽值得開發的價值。


    可曾經的草原也是如此。


    現在誰不知道,他嚴世蕃去了一趟大同,隻憑借著養奶牛,就賺得盆滿缽滿。


    整體收益,可要比海鮮還要來得高。


    以他估算,就算明年繼續擴大畜牧產值,也依舊會是一個供不應求的現象。


    “哎!父親老了,比不上你們年輕人了,你若是我覺得可行,那就去吧!”


    嚴嵩眯著眼,認真地看了看嚴世蕃。


    自己的兒子長大了,也成材了,不再是曾經的紈絝子弟了。


    這一點,他還真得感謝裕王才行。


    “哈哈,孩兒還怕去得晚了,占不到好地方。”


    如今在他手中幹活吃飯的人數,早就達到了八千人。


    每一個月,發出去的工錢,都是上萬之數。


    更不要說,因為交易來往的銀子數額了。


    曾經覺得一直有多好,現在心裏的壓力就有多大。


    八千多人指著他吃飯呢。


    他不知道裕王是怎樣的心情,反正他一天不賺錢,晚上練覺都睡不著。


    生怕醒來之後。


    連給工人們發工錢的銀子都沒有。


    可要是放手的話,又不是很甘心。


    所以也就隻能,一步步的被推動者繼續走下去了。


    有時候,他都懷疑這些後果,是不是都是裕王殿下設計好了的。


    若是以前,他可以不在乎,隨便用點手段,一切本錢都是可以不需要出的。


    可現在不行了。


    大家都在遵守大明律,若他跳出來反對的話,誰也保不住他。


    此時,嚴世蕃給自己的父親說著好聽的話,心裏卻已經開始著急了。


    “既然父親同意了,那孩兒就下去準備了。”


    嚴世蕃說完,就急匆匆的往外走去。


    在派人去遼東之前,他得先和裕王殿下溝通一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父親是嘉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春秋各半並收藏我的父親是嘉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