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芮,50歲,是個獨身的心理醫生。在2015年的廣州,我的診所坐落在珠江邊,挨著一座天主教堂,旁邊還有個滿是生活氣息的公園。工作之餘,我喜歡去公園裏滑輪滑,感受風在耳邊的輕撫,或者去珠江邊遊泳,讓自己沉浸在水流的擁抱中。跆拳道也是我保持活力與自律的方式,而旅遊攝影則是我探索世界、記錄美好的窗口。在麵對患者時,我擅長運用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幫助他們驅散內心的陰霾。


    今天,我的新患者白露走進了診所。她29歲,是南極科考隊的隨隊醫生,可她一出現,就像帶著南極的凜冽寒風,讓整個診所的溫度都似乎降了下來。她的頭發裏結滿了冰晶,在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發間還插著一支用鯨魚須編織成的發簪,透著別樣的神秘。


    我請她坐下,她的動作遲緩又僵硬,眼神遊離,像是還沒從那片極寒之地迴過神來。我輕聲說道:“白露,我叫方芮,是你的心理醫生,你可以和我講講你的感受。”她微微點頭,卻許久沒有開口。


    通過交談,我了解到她患上了極地綜合征。在南極那片廣袤而孤獨的大陸上,漫長的極夜、寂靜的冰原,孤獨如影隨形,而她將這份孤獨投射成了暴食與催吐的惡性循環。看著她日漸憔悴的麵容,深陷的眼窩,我心疼不已,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她擺脫這個困境。


    我開始運用行為主義理論為她製定治療方案。首先,我嚐試通過建立規律的飲食時間表來調整她紊亂的進食習慣。每天,我都會在固定的時間給她準備一份營養均衡的餐食,從簡單的水果、蔬菜沙拉,到富含蛋白質的雞胸肉、魚肉。起初,她麵對食物時,眼神中充滿了掙紮,既有著渴望,又帶著深深的恐懼。


    “白露,這些食物是來幫助你恢複健康的,每一口都是對自己的關愛。”我溫柔地鼓勵她。她顫抖著拿起勺子,艱難地吃下第一口,可沒過多久,她就衝向衛生間,開始催吐。我跟在她身後,輕輕拍著她的背,沒有責備,隻有安慰:“沒關係,我們慢慢來,這隻是一個過程。”


    為了更深入地了解她的心理狀態,我決定使用一些特殊的治療手段。我知道她對攝影有著濃厚的興趣,畢竟在南極科考時,她肯定用鏡頭記錄下了許多壯麗的景色。於是,我拿出自己的延時攝影設備,對她說:“白露,我們來做個有趣的實驗。我想記錄下你進食時的狀態,也許會發現一些不一樣的東西。”


    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在她進食時,我啟動了延時攝影,鏡頭對準她的眼睛。當她開始暴食,大口吞咽食物的時候,我通過監控畫麵驚訝地發現,她的瞳孔竟然出現了極光色的變異,那絢爛卻又詭異的色彩在她的眼中閃爍,仿佛是南極的極光在她的靈魂深處爆發。


    “白露,你看。”我把拍攝的畫麵展示給她,“你的身體和內心都在經曆一些奇妙又複雜的變化,我們一起去解開這些謎團,好嗎?”她看著畫麵,眼中滿是震驚,似乎第一次真正認識到自己的異樣。


    隨著治療的深入,我發現白露總是對她從南極帶迴來的冰芯樣本格外關注。她時常緊緊抱著那些樣本,眼神中透露出一種難以言喻的緊張。有一次,在她情緒較為穩定的時候,我小心翼翼地問起:“白露,這些冰芯樣本對你來說一定很重要吧?”她沉默了許久,緩緩點頭:“這裏麵藏著南極的秘密,也藏著我的……秘密。”


    我的好奇心被徹底勾了起來,同時也隱隱感覺到這些冰芯樣本可能是解開她心結的關鍵。在一次治療中,趁著她情緒放鬆,我提出想要仔細看看那些冰芯樣本。她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同意了。


    當我打開存放冰芯樣本的盒子時,一股寒意撲麵而來。我仔細觀察著每一個樣本,突然,我發現其中一個樣本裏似乎有異樣。在冰芯的深處,隱隱約約有一些不明物體。我借助專業的儀器,小心翼翼地將冰芯融化了一部分,眼前的景象讓我大為震驚——裏麵竟然是企鵝屍體的殘肢。


    “白露,這是怎麽迴事?”我嚴肅地看著她。她的眼神瞬間充滿了恐懼和愧疚,身體開始顫抖。“我……我不是故意的。”她的聲音帶著哭腔,“在南極的時候,有一次我們遇到了企鵝的死亡事件,我不知道為什麽,就把它們的殘肢藏在了冰芯樣本裏。我覺得它們不該就那樣被遺棄,我想把它們帶迴來,好像這樣就能留住南極的一部分……”


    我握住她的手,輕聲說:“白露,我理解你的心情,在南極的孤獨和壓力下,你可能做出了一些連自己都無法理解的行為。但現在,我們要麵對這些,把它們從你的心裏釋放出來。”


    從那之後,我引導白露通過繪畫和寫作來表達她內心對南極的複雜情感,對企鵝死亡的愧疚,以及對孤獨的恐懼。她畫了許多南極的場景,冰原、極光、企鵝,每一幅畫裏都充滿了她的思念與痛苦。她在寫作中傾訴著自己在南極的日日夜夜,那些無人訴說的孤獨,那些麵對生死的迷茫。


    在一次公園的散步治療中,我們走到了湖邊。陽光灑在湖麵上,波光粼粼,周圍是人們的歡聲笑語。“方醫生,我已經很久沒有感受過這樣的溫暖和熱鬧了。”白露的聲音裏帶著一絲感慨。我微笑著說:“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就像這陽光、這湖水,還有這些充滿生機的人們。你已經從南極迴來了,這裏也有屬於你的生活。”


    為了幫助白露徹底擺脫暴食與催吐的循環,我和她一起製定了詳細的康複計劃。我們增加了戶外活動的時間,一起去公園滑輪滑,我教她一些簡單的輪滑技巧,看著她從一開始的小心翼翼到後來能自如地滑行,她的臉上漸漸有了笑容。我們還一起去珠江邊遊泳,讓她在水中釋放壓力,感受生命的活力。


    在飲食方麵,我為她製定了更加個性化的方案,根據她的身體狀況和口味喜好,逐漸調整食物的種類和分量。同時,我鼓勵她參與烹飪,讓她重新建立對食物的積極態度。當她第一次自己動手做出一頓美味的飯菜時,她的眼中閃爍著自豪的光芒。


    隨著時間的推移,白露的狀態越來越好。她的眼神不再空洞,而是充滿了對生活的期待。她開始主動和我分享她對未來的規劃,她想重新迴到南極科考隊,但這一次,她要以一個更加健康、堅強的自己迴去。


    “方醫生,如果沒有你,我可能永遠都走不出那個黑暗的深淵。”一天,白露真誠地對我說。我笑著搖搖頭:“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你有著無比強大的內心,我隻是陪你一起找到了它。”


    看著白露逐漸康複,我也感慨萬千。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僅幫助了她,也讓自己對人性、對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每一個患者都是一個獨特的故事,而我有幸成為他們故事中的一部分,幫助他們書寫新的篇章。


    在珠江邊的這個診所裏,我將繼續迎接每一個需要幫助的人,用我的專業知識和真心,為他們點亮希望的燈塔。就像幫助白露一樣,幫助更多的人找到屬於自己的溫暖與光明,讓他們不再被內心的黑暗吞噬。而我,也會在這個充滿挑戰與溫暖的旅程中,不斷前行,探索心理學的無限可能,為每一個受傷的心靈帶去慰藉與力量。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心理醫生日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何曉彤5788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何曉彤5788並收藏心理醫生日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