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方芮,是一名50歲的心理醫生,在廣州珠江邊一座天主教堂旁開了家診所。珠江水悠悠流淌,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喧囂,也見證著我在這裏的日日夜夜。診所旁邊有個公園,那是我閑暇時喜歡去散步的地方,那裏的花草樹木、晨練的人群,都能讓我在忙碌的工作之餘尋得片刻寧靜。
今天,我的患者是一位63歲的老人,叫陸懷遠。他是一名古建築榫卯修複匠人,從他踏入診所的那一刻起,我就注意到了他的與眾不同。他的手背上紋著一幅複雜的結構圖,後來我才知道,那是《營造法式》的部分內容,對於古建築修複匠人來說,這無疑是他們的“聖經”。他還總是隨身攜帶一個魯班鎖,時不時地擺弄著,發出清脆的聲響,那聲音在我聽來,仿佛是古老建築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陸懷遠患有創傷性失語,這是因為他在修複故宮偏殿時出現了失誤,導致了一場火災。那場災難對他的打擊巨大,從那以後,他便陷入了沉默,再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看著他那滄桑的麵容和落寞的眼神,我心中滿是同情,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打開心結。
我運用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開始對他進行治療。我從最基礎的溝通訓練開始,通過簡單的手勢、圖片和文字,試圖與他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方式。一開始,進展十分緩慢,陸懷遠總是顯得很抵觸,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痛苦。但我沒有放棄,我知道,對於他這樣遭受巨大創傷的人來說,治愈需要時間。
在一次治療過程中,我發現他對攝影暗房的顯影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這讓我感到十分好奇。我嚐試著將顯影液和一些感光紙放在他麵前,他的手開始微微顫抖,似乎在猶豫著什麽。突然,他拿起了一支筆,蘸著顯影液,在紙上寫下了一些模糊的字跡。那一刻,我激動不已,這是他失語以來,第一次主動表達自己。
隨著字跡在感光紙上逐漸顯現,我發現他寫的內容十分晦澀難懂,像是一些關於古建築修複的專業術語,又像是一些隱晦的秘密。我仔細地研究著這些字跡,試圖從中找到破解他心結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注意到,他的口袋裏總是會掉出一些燙金碎屑。這些碎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總覺得它們和某個重要的事件有關。
一天,我在整理診所資料時,偶然看到了一篇關於二十年前敦煌壁畫失竊案的報道。報道中的一些細節讓我突然想起了陸懷遠口袋裏的燙金碎屑,我心中一驚,難道它們之間有著某種聯係?我開始深入調查這起案件,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還聯係了一些曾經參與調查的警方人員。
經過一番努力,我發現當年失竊的敦煌壁畫上確實有一些燙金裝飾,而那些裝飾的材質和陸懷遠口袋裏的碎屑十分相似。我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難道陸懷遠和這起失竊案有關?但我又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是一個對古建築充滿敬畏之心的人,怎麽會參與盜竊呢?
為了弄清楚真相,我決定和陸懷遠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再次將顯影液和感光紙擺在他麵前,用溫和的語氣對他說:“陸師傅,我知道你心裏藏著很多秘密,這些秘密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你放心,在這裏,你可以信任我,把一切都告訴我。”
陸懷遠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拿起了筆。他在紙上寫下了一段長長的文字,雖然字跡依然有些模糊,但我還是勉強辨認了出來。原來,二十年前,他曾參與過敦煌壁畫的修複工作。在修複過程中,他發現了壁畫背後隱藏著一個關於古建築榫卯結構的重要秘密,這個秘密涉及到一種失傳已久的技藝,對於古建築修複有著重大的意義。
然而,當時有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個秘密,他們企圖偷走壁畫,將這個秘密據為己有,從而謀取暴利。陸懷遠為了保護這個秘密,與這些不法分子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在一次衝突中,他不小心將一些燙金碎屑裝進了口袋,之後便一直帶在身邊。
雖然最終他成功地保護了壁畫,但他也因此受到了重傷,心靈上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後來,他在修複故宮偏殿時,因為那場火災,他的創傷被再次激發,最終導致了失語。
看完他寫下的內容,我心中五味雜陳。我為他的勇敢和堅守感到敬佩,也為他所遭受的痛苦感到痛心。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陸師傅,你做得很好,你是一個英雄。那些痛苦的過去都已經過去了,現在你要做的,是放下心中的負擔,重新開始。”
從那以後,我加大了對陸懷遠的治療力度。我不僅在心理上給予他支持和鼓勵,還幫助他重新找迴對生活的信心。我帶他去公園散步,讓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鼓勵他重新拿起修複工具,嚐試修複一些小型的古建築模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病情逐漸有了好轉,雖然他依然很少說話,但他的眼神中已經多了一些生機和希望。
在一次治療結束後,陸懷遠突然抬起頭,看著我,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說:“謝謝你,方醫生。”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這一刻都變得無比值得。
隨著陸懷遠的病情逐漸穩定,我也開始思考關於古建築保護和文化傳承的問題。像陸懷遠這樣的匠人,他們是文化的守護者,他們的技藝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傳承。而我,作為一名心理醫生,雖然不能直接參與到古建築的修複工作中,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那些受到創傷的匠人,讓他們重新找迴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在這個繁華的都市裏,我的診所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避風港,為那些心靈受傷的人提供溫暖和慰藉。而我,也將繼續在這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愛心,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
窗外,珠江水依舊流淌,陽光灑在江麵上,波光粼粼。我相信,陸懷遠的未來也會像這陽光一樣,充滿希望。而我和他的故事,也將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一段難忘的迴憶。
今天,我的患者是一位63歲的老人,叫陸懷遠。他是一名古建築榫卯修複匠人,從他踏入診所的那一刻起,我就注意到了他的與眾不同。他的手背上紋著一幅複雜的結構圖,後來我才知道,那是《營造法式》的部分內容,對於古建築修複匠人來說,這無疑是他們的“聖經”。他還總是隨身攜帶一個魯班鎖,時不時地擺弄著,發出清脆的聲響,那聲音在我聽來,仿佛是古老建築在訴說著自己的故事。
陸懷遠患有創傷性失語,這是因為他在修複故宮偏殿時出現了失誤,導致了一場火災。那場災難對他的打擊巨大,從那以後,他便陷入了沉默,再也無法用言語表達自己。看著他那滄桑的麵容和落寞的眼神,我心中滿是同情,也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幫他打開心結。
我運用心理學行為主義理論,開始對他進行治療。我從最基礎的溝通訓練開始,通過簡單的手勢、圖片和文字,試圖與他建立起有效的交流方式。一開始,進展十分緩慢,陸懷遠總是顯得很抵觸,他的眼神中透露出迷茫和痛苦。但我沒有放棄,我知道,對於他這樣遭受巨大創傷的人來說,治愈需要時間。
在一次治療過程中,我發現他對攝影暗房的顯影液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他的眼神中閃爍著異樣的光芒,這讓我感到十分好奇。我嚐試著將顯影液和一些感光紙放在他麵前,他的手開始微微顫抖,似乎在猶豫著什麽。突然,他拿起了一支筆,蘸著顯影液,在紙上寫下了一些模糊的字跡。那一刻,我激動不已,這是他失語以來,第一次主動表達自己。
隨著字跡在感光紙上逐漸顯現,我發現他寫的內容十分晦澀難懂,像是一些關於古建築修複的專業術語,又像是一些隱晦的秘密。我仔細地研究著這些字跡,試圖從中找到破解他心結的關鍵。在這個過程中,我還注意到,他的口袋裏總是會掉出一些燙金碎屑。這些碎屑引起了我的注意,我總覺得它們和某個重要的事件有關。
一天,我在整理診所資料時,偶然看到了一篇關於二十年前敦煌壁畫失竊案的報道。報道中的一些細節讓我突然想起了陸懷遠口袋裏的燙金碎屑,我心中一驚,難道它們之間有著某種聯係?我開始深入調查這起案件,通過各種渠道收集資料,還聯係了一些曾經參與調查的警方人員。
經過一番努力,我發現當年失竊的敦煌壁畫上確實有一些燙金裝飾,而那些裝飾的材質和陸懷遠口袋裏的碎屑十分相似。我心中有了一個大膽的猜測,難道陸懷遠和這起失竊案有關?但我又覺得事情沒有那麽簡單,以我對他的了解,他是一個對古建築充滿敬畏之心的人,怎麽會參與盜竊呢?
為了弄清楚真相,我決定和陸懷遠進行一次深入的交流。我再次將顯影液和感光紙擺在他麵前,用溫和的語氣對他說:“陸師傅,我知道你心裏藏著很多秘密,這些秘密壓得你喘不過氣來。你放心,在這裏,你可以信任我,把一切都告訴我。”
陸懷遠的眼神中閃過一絲猶豫,但最終還是拿起了筆。他在紙上寫下了一段長長的文字,雖然字跡依然有些模糊,但我還是勉強辨認了出來。原來,二十年前,他曾參與過敦煌壁畫的修複工作。在修複過程中,他發現了壁畫背後隱藏著一個關於古建築榫卯結構的重要秘密,這個秘密涉及到一種失傳已久的技藝,對於古建築修複有著重大的意義。
然而,當時有一些不法分子也盯上了這個秘密,他們企圖偷走壁畫,將這個秘密據為己有,從而謀取暴利。陸懷遠為了保護這個秘密,與這些不法分子展開了激烈的鬥爭。在一次衝突中,他不小心將一些燙金碎屑裝進了口袋,之後便一直帶在身邊。
雖然最終他成功地保護了壁畫,但他也因此受到了重傷,心靈上也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創傷。後來,他在修複故宮偏殿時,因為那場火災,他的創傷被再次激發,最終導致了失語。
看完他寫下的內容,我心中五味雜陳。我為他的勇敢和堅守感到敬佩,也為他所遭受的痛苦感到痛心。我輕輕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陸師傅,你做得很好,你是一個英雄。那些痛苦的過去都已經過去了,現在你要做的,是放下心中的負擔,重新開始。”
從那以後,我加大了對陸懷遠的治療力度。我不僅在心理上給予他支持和鼓勵,還幫助他重新找迴對生活的信心。我帶他去公園散步,讓他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我鼓勵他重新拿起修複工具,嚐試修複一些小型的古建築模型。在這個過程中,他的病情逐漸有了好轉,雖然他依然很少說話,但他的眼神中已經多了一些生機和希望。
在一次治療結束後,陸懷遠突然抬起頭,看著我,用極其微弱的聲音說:“謝謝你,方醫生。”那一刻,我的眼眶濕潤了,所有的努力和付出在這一刻都變得無比值得。
隨著陸懷遠的病情逐漸穩定,我也開始思考關於古建築保護和文化傳承的問題。像陸懷遠這樣的匠人,他們是文化的守護者,他們的技藝和精神都值得我們去尊重和傳承。而我,作為一名心理醫生,雖然不能直接參與到古建築的修複工作中,但我可以通過自己的方式,幫助那些受到創傷的匠人,讓他們重新找迴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在這個繁華的都市裏,我的診所就像是一個小小的避風港,為那些心靈受傷的人提供溫暖和慰藉。而我,也將繼續在這裏,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愛心,幫助更多的人走出困境,迎接新的生活。
窗外,珠江水依舊流淌,陽光灑在江麵上,波光粼粼。我相信,陸懷遠的未來也會像這陽光一樣,充滿希望。而我和他的故事,也將成為我職業生涯中一段難忘的迴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