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智深,時任渭州經略府提轄,他生得身材魁梧,相貌粗豪,一雙眼睛透著豪邁與正直,平日裏最看不慣那些恃強淩弱、為非作歹之事,在這渭州城中也算小有名氣,百姓們都知曉有這麽一位仗義豪爽的提轄大人,遇到難處時,心裏都盼著能得他相助。
那一日,陽光灑在渭州城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彼時,北宋經濟繁榮,城市商業發達,渭州城作為西北的重要商貿樞紐,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旅。
潘家酒樓就坐落在這繁華街市之中,每日賓客盈門,是城中百姓與往來客商們消遣聚會的好去處。
魯智深與新結識的史進、李忠相邀,一同來到潘家酒樓,準備好好暢飲一番,把酒言歡,聊聊江湖趣事,增進彼此的情誼。三人在二樓尋了個靠窗的雅座,點了好酒好菜,便開始推杯換盞,笑聲不斷。
當時,酒肆文化盛行,酒樓裏常常是熱鬧嘈雜,有行商之人談論著各地的奇珍異寶、風土人情,也有本地百姓嘮著家長裏短、城中趣事,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市井氛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正當眾人聊得興起之時,隔壁卻傳來了嚶嚶哭泣之聲,那哭聲起初還較為壓抑,似是怕被旁人聽見,可越到後麵,越抑製不住悲傷,在這嘈雜的酒樓環境裏,卻顯得格外突兀刺耳,擾得魯智深心頭火起。
他本就是個性如烈火的急性子,哪容得這般掃興,當下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摔,那聲響嚇得店小二趕忙跑了過來。
魯智深扯著嗓子喊道:“去,把隔壁那哭哭啼啼的人給我帶過來,問問到底是怎麽迴事,攪了爺爺喝酒的興致!”
店小二麵露難色,賠著笑說道:“提轄大人,那是在隔壁雅間裏哭呢,小的也不知是何緣由呀,貿然去打擾,怕是不好吧。”
魯智深瞪了店小二一眼,大聲道:“有啥不好的!我讓你去你就去,哪來這麽多廢話,若是不去,小心我拆了你這酒樓!”
店小二嚇得一哆嗦,趕忙應道:“是是是,小的這就去,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啊。”
不多時,隻見一老一少,哆哆嗦嗦地走進了屋子。老者頭發花白,麵容憔悴,滿是驚恐之色,身上的衣衫破舊,還打著不少補丁,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的,仿佛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女子則以袖掩麵,哭得梨花帶雨,身形瘦弱,看著便知是受盡了委屈。
魯智深壓了壓心頭的火氣,盡量放軟了聲音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在此處哭得這般傷心?莫不是受了什麽欺負,隻管說來,我魯提轄定替你們做主!”
老者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帶著哭腔說道:“大人啊,我們父女倆本是東京人士,來這渭州投奔親戚,不想親戚早已搬走,我們盤纏用盡,又舉目無親,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時,那鎮關西鄭屠卻假意好心收留我們,說讓小女去他府上做些活計,也好有個安身之處。哪成想,他竟是個畜生啊,見小女有幾分姿色,便強行霸占了去,還逼著我們簽下三千貫的巨額債務,說是抵債,實則就是想把我們父女永遠困在此處啊。如今我們父女想迴鄉卻又脫身不得,隻能在這酒樓做些雜役,勉強糊口,可這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這才忍不住在此處哭泣,驚擾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啊。”
魯智深皺著眉頭,怒目圓睜,拍著桌子吼道:“豈有此理!這鄭屠好大的膽子,在這渭州城竟敢如此無法無天,欺負到咱百姓頭上了!”
史進也在一旁附和道:“大哥,這等惡人,絕不能輕饒了他。”
李忠則微微皺眉,有些擔憂地說:“魯大哥,這鄭屠在咱渭州城勢力不小啊,與官府裏的人多有勾結,咱要是貿然行事,怕是會惹上大麻煩呀。”
魯智深一聽,瞪了李忠一眼,大聲道:“哼,怕他作甚!我魯智深行得正坐得端,他鄭屠作惡多端,今日我就要管這閑事,哪怕是那官府要來為難,我也絕不退縮!”
說罷,他當即從懷中掏出自己身上帶著的十五兩銀子,又看向史進和李忠,說道:“兩位兄弟,今日這事兒咱們不能不管,這父女倆實在可憐,咱們湊些銀子,幫他們一把。”
史進毫不猶豫地從懷裏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說道:“大哥說得對,咱不能眼睜睜看著這父女倆受苦,我這兒有十兩銀子,先給他們應應急。”
李忠猶豫了一下,也掏出幾兩碎銀子,說道:“我這銀子不多,就這些了,也算是盡一份心意吧。”
魯智深把銀子收攏起來,一並交到金氏父女手中,說道:“這些銀子你們拿著,趕緊迴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雇車迴東京去,那鄭屠的債務,我魯提轄自會去料理,定不會讓他再找你們麻煩。”
金氏父女千恩萬謝,感激涕零,老者拉著女兒又是磕頭,又是作揖,嘴裏不停地說著感恩的話語。魯智深趕忙將他們扶起,說道:“不必如此,快快迴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便啟程,莫要再耽擱了。”
第二日,魯智深早早起身,氣衝衝地直奔鄭屠的肉鋪而去。那鄭屠的肉鋪處在渭州城最熱鬧的街市之中,周圍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彼時,北宋的街市貿易十分繁榮,肉鋪作為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店鋪,每日顧客絡繹不絕。
鄭屠的肉鋪因經營時間久,又靠著不正當手段擠兌同行,漸漸成了這一帶最大的肉鋪,生意頗為紅火。
魯智深來到跟前,故意大聲吆喝著要鄭屠先切十斤精肉,還得細細地切成臊子,不許有半點兒肥的在裏頭。
鄭屠一聽,先是一愣,抬眼打量了一下魯智深,見是魯提轄,雖心中疑惑,可也不敢輕易得罪,趕忙陪著笑臉應承下來,衝著夥計們喊道:“都愣著幹啥,還不快去給提轄大人切肉!”說罷,自己也操起刀忙活起來。
等鄭屠好不容易切好十斤精肉臊子,魯智深又接著要十斤肥肉臊子,同樣得切得精細。
鄭屠這下心裏可有些不痛快了,暗自嘀咕著:“這魯提轄今日是故意來消遣我的吧,哪有這般買肉的道理。”可麵上還是不敢顯露,隻得又繼續忙活。
這時,鄭屠的一個夥計湊到他耳邊,小聲說:“老板,這魯提轄怕不是來鬧事的呀,哪有這麽買肉的,咱可不能就這麽由著他折騰啊。”
鄭屠瞪了夥計一眼,壓低聲音道:“你懂個屁!他可是經略府的提轄,咱可得罪不起,先順著他,看看他到底想幹啥。”
魯智深看著鄭屠切肉,一邊看一邊冷笑道:“鄭屠啊,你這切肉的手藝可得再練練啊,別到時候拿些次品糊弄我。”
鄭屠陪著笑迴道:“提轄大人說笑了,小人定是用心切的,哪敢糊弄您呐。”
接著,魯智深還要十斤軟骨臊子,鄭屠這下可實在忍不住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眉頭緊皺,卻也隻是小聲抱怨了幾句:“提轄大人,您這不是為難我鄭屠嘛,哪有這麽切肉的呀。”但終究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切肉。
待鄭屠把那軟骨臊子也切好後,魯智深卻把切好的臊子劈頭蓋臉朝鄭屠砸去,一邊砸還一邊罵道:“你這醃臢潑才,竟敢欺負良家父女,今日我便要好好教訓你!”
鄭屠被砸得滿臉臊子,又驚又怒,把手中的刀一扔,衝著魯智深吼道:“你這提轄莫不是來消遣我的,我鄭屠在這渭州城也不是好惹的!”說罷,便揮拳朝著魯智深打來。
魯智深哪會懼他,冷笑一聲,輕鬆躲過鄭屠的拳頭,緊接著運足力氣,三拳下去,打得鄭屠先是眼眶迸裂,鮮血直流,再是口鼻出血,整個人癱倒在地,最後竟一命嗚唿了。
這一下,肉鋪前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周圍的百姓嚇得四處逃竄,有人大喊著:“出人命啦,出人命啦!”
膽小的躲在街角瑟瑟發抖,膽大些的則遠遠地圍觀著,竊竊私語。
一個百姓小聲對身旁的人說:“哎呀,這魯提轄可真是膽子大啊,把鄭屠給打死了,這下可捅了大婁子了。”
另一個迴道:“那鄭屠本就是個惡霸,作惡多端,魯提轄這也是為民除害呀,就是不知道官府那邊會怎麽處置了。”
而與鄭屠平日裏有往來的幾個地痞無賴,見勢不妙,趕忙撒腿就往官府跑去報信。
其中一個邊跑邊喊:“不好了,不好了,魯提轄把鄭屠給打死了,快去報官啊!”
當時的官府,對於此類突發事件極為敏感,一則是要維護所謂的治安秩序,二則也是怕影響到自身的利益和聲譽,畢竟城中若頻繁出現此類命案,上頭追究下來,他們也難辭其咎。
魯智深見鬧出了人命,心中雖不懼,可也知道此事會惹來大麻煩。畢竟那鄭屠與官府中的不少人關係匪淺,靠著賄賂等手段,編織了一張不小的關係網,那些貪官汙吏平日裏收了他的好處,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但魯智深想著自己做的本就是為民除害的正義之事,就算麵對官府,又何懼之有,當下便趁亂混出人群,準備逃出渭州城。
可沒等魯智深走出多遠,就見一隊官兵氣勢洶洶地朝著這邊趕來,為首的正是平日裏與鄭屠稱兄道弟,收受了鄭屠不少賄賂的一個捕頭。
那捕頭長得滿臉橫肉,一雙三角眼透著兇狠,手持佩刀,帶著手下的官兵急匆匆地跑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都給我快點,別讓那魯智深跑了!”
那捕頭遠遠瞧見魯智深,便大聲喊道:“魯提轄,你打死了人,還想往哪兒跑,乖乖跟我們迴官府受審吧!”
魯智深停住腳步,迴過頭來,瞪著那捕頭說道:“那鄭屠作惡多端,強占民女,我今日打死他,是為民除害,你們若要抓我,先得問問我手中的拳頭答不答應!”
捕頭冷笑一聲,嘲諷道:“哼,魯智深,你莫要嘴硬了,你打死了人就是犯了王法,任你再有能耐,也逃不過官府的懲處,還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魯智深怒喝道:“什麽王法!那鄭屠與你們這些貪官汙吏勾結,欺壓百姓的時候,你們怎不說王法?今日我做了這等為民除害的事,你們卻要來抓我,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王法?”
那捕頭一聽,惱羞成怒,對手下的官兵一揮手,喊道:“給我拿下這狂徒!”眾官兵得令,紛紛拿著兵器朝著魯智深圍了過來。
魯智深毫無懼色,從路邊撿起一根木棍,當作武器,與官兵們廝打起來。隻見他身形矯健,木棍揮舞得虎虎生風,那些官兵雖人多,卻也近不了他的身,反倒是被他打得東倒西歪,叫苦不迭。
有個官兵被魯智深一棍子打在手臂上,疼得嗷嗷直叫,喊道:“哎喲,這魯智深太厲害了,咱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啊!”
另一個官兵也附和道:“是啊,咱還是小心點吧,別把命搭進去了。”
但官兵越來越多,魯智深知道再這樣糾纏下去不是辦法,必須盡快脫身。他瞅準一個空當,猛地發力,將圍在身前的幾個官兵撞開,然後撒腿就往城門口跑去。那捕頭見狀,一邊喊著追,一邊帶著人在後麵緊追不舍。
此時的渭州城城門處,也是一片混亂。守城的士兵聽聞城中出了人命,又見魯智深朝著這邊跑來,趕忙關上了城門,準備阻攔。
當時城門的守衛製度頗為嚴格,白日裏城門按時開啟關閉,有專人負責查驗進出人員和貨物,以防奸細混入以及不法之徒逃脫。
魯智深跑到城門口,見城門緊閉,衝著守城士兵喊道:“你們快快打開城門,莫要阻攔我,否則休怪我不客氣了!”
守城士兵嚇得往後退了幾步,但還是硬著頭皮迴道:“提轄大人,您打死了人,小的們不敢放您出去啊,您還是跟官府去說清楚吧。”
魯智深怒目圓睜,大喝一聲,朝著城門衝去。守城的士兵想要阻攔,卻被他三兩下就打翻在地,硬是撞開了城門,衝了出去。
出了城後,魯智深不敢停歇,朝著城外的荒野跑去,身後的官兵追了一陣,眼見追不上了,才罵罵咧咧地返迴。
而魯智深就此踏上了未知的逃亡之路,可他心中並無悔意,想著隻要能懲治惡人,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又算得了什麽。
其實,這渭州城的官府早已腐朽不堪,官員們隻想著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對於像鄭屠這樣的惡霸,不僅不加以管束,反而與其相互勾結,坐地分贓。平日裏百姓們稍有不滿,便會被官府以各種罪名打壓,敢怒不敢言。
而魯智深此次的舉動,雖在百姓們心中種下了反抗的種子,可也讓官府大為震怒,他們四處張貼告示,懸賞捉拿魯智深,整個渭州城乃至周邊地區,都陷入了一種緊張的氛圍之中。
在那個時代,民間對於正義的渴望極為強烈,百姓們長期受壓迫,魯智深這般挺身而出、為民除害的行為,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雖然微弱,卻足以點燃人們心中對公平正義的向往之火。
許多百姓在私下裏傳頌著魯智深的英勇事跡,甚至將他的故事編成了歌謠,悄悄傳唱於市井之間,激勵著更多人敢於對不公之事說“不”。
魯智深在逃亡的路上,也聽聞了不少百姓對他的稱讚,大家都在悄悄傳頌著他的英勇事跡,說他是為民除害的真英雄。這讓魯智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哪怕前路坎坷,要麵對諸多的艱難險阻,他也要繼續用自己的方式,去懲治那些惡人,守護世間的正義。
魯智深一路奔逃,半個月後到了代州雁門縣。說來也巧,在這裏竟遇到了已在此定居的金老。原來金翠蓮已嫁給了當地的財主趙員外,金老趕忙帶魯智深與趙員外相見。
趙員外知曉魯智深的仗義之舉後,心生敬佩,又見他如今無處可去,便幫忙安排他在五台山出家,法號智深。
魯智深初入五台山,對那寺廟裏的清規戒律就滿心的不適應。眾僧人每日裏誦經打坐,嚴守著諸多規矩,可魯智深哪是能靜得下心來的人呐。
有一迴,魯智深實在是饞酒饞得厲害,便偷偷溜下山去,尋了個偏僻的酒家,進去就要了一大壇酒,坐在角落裏自斟自飲起來。那酒一下肚,魯智深隻覺得渾身暢快,早把那些清規戒律拋到了九霄雲外。
等他喝得醉醺醺地迴到寺廟,已是深夜。他走路搖搖晃晃的,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曲子,全然沒了平日裏在眾人麵前的莊重模樣。
路過寺廟裏的金剛像時,他眯著醉眼瞅了瞅,嘟囔著:“哼,這玩意兒整日杵在這兒,看著就礙眼呐!”說著,竟揮起拳頭朝著金剛像砸了過去,隻聽“嘩啦”一聲,金剛像被砸得碎了一地,那聲響在寂靜的夜裏格外響亮,驚得寺中不少僧人從睡夢中醒來,紛紛跑出來查看。
方丈智真長老也被驚動了,他看著眼前這醉醺醺又闖了大禍的魯智深,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智深啊,你既入了佛門,怎可如此肆意妄為,這金剛像乃是我寺之聖物,你這般破壞,可是犯了大戒呀。”
魯智深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大著舌頭說道:“長老,我這心裏頭不痛快,喝點酒發泄發泄,哪管得了這許多啊。”
智真長老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解,明令禁止他再飲酒,還讓寺裏的僧人好生看著他。可魯智深哪裏聽得進去,沒過多久,酒癮又犯了。
這一次,他趁著寺裏僧人不注意,又偷偷弄了酒來,在寺廟的一處角落裏喝了起來。喝得興起,他開始在寺裏撒起了酒瘋,見著木魚,上去就是一腳,把木魚踢得老遠,又在那地板上蹦跳著,嘴裏嚷嚷著旁人聽不懂的話,直把那地板跺得“咚咚”響,好幾塊地板都被他跺壞了。
僧人們趕來勸阻,可魯智深正醉著呢,哪肯聽勸,揮舞著手臂把靠近的僧人都給推開了。
這下,智真長老著實對他失去了耐心,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還是修書一封,讓他前往東京大相國寺投奔師弟智清長老。
魯智深雖心中不舍這五台山的日子,也知道自己這迴確實鬧得太不像話了,隻好無奈地收拾行囊,拜別長老,下山而去。
魯智深離開五台山後,一路往東京大相國寺的方向走去,這日來到了桃花村。剛一進村,就感覺氣氛不太對勁,村子裏一片愁雲慘淡,百姓們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他拉住一個路過的老者問道:“老丈,這村子裏是發生何事了,怎這般景象?”
老者歎了口氣,說道:“壯士有所不知啊,咱這桃花村遭了大難了,那桃花山上的強盜周通看中了劉太公家的女兒,今晚就要強娶入門,我們這等小民,哪有辦法阻攔呐,隻能眼睜睜看著,唉。”
魯智深一聽,俠義心腸頓起,當下便拍著胸脯說道:“老丈莫怕,我去會會這等強搶民女的賊人,定幫你們把這事解決了。”說罷,便徑直朝著劉太公家走去。
見到劉太公後,魯智深表明了身份,說要幫他解決此事。
劉太公看著魯智深身材魁梧,一臉正氣,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可還是擔憂地說:“壯士啊,那周通可是山上的強盜,兇狠得很,您真能對付得了他嗎?”
魯智深哈哈一笑,說道:“太公放心,我魯智深別的不敢說,對付這等毛賊,還是不在話下的,您且按我說的做便是。”
到了夜裏,魯智深扮作新娘,坐在洞房之中。他那五大三粗的身子裹在喜服裏,看著頗為滑稽,可此時卻一臉嚴肅,就等著那周通前來。
不多時,外麵傳來一陣喧鬧聲,周通帶著一眾嘍囉,吹吹打打地來了。他滿心歡喜地走進洞房,嘴裏還說著些輕薄的話,等走到床邊,一掀蓋頭,瞧見魯智深那粗豪的麵容,先是一愣,還沒等反應過來,魯智深便大喝一聲,一拳朝著他的麵門打去,這一拳可不輕,直接打得周通眼冒金星,慘叫著逃出了屋子,連滾帶爬地跑迴了桃花山。
周通迴去後,捂著腫起來的臉,向山上的大頭領李忠哭訴,李忠一聽有人竟敢打自己兄弟,當下便火冒三丈,帶著人下山來找魯智深報仇。
可等李忠來到跟前,定睛一看,才認出眼前的魯智深正是當年在渭州結交的好友魯達,趕忙賠禮道歉,說道:“哎呀,魯大哥,原來是你呀,我竟沒認出來,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啊。”
魯智深也不怪罪,隻是笑著說道:“原來是李兄弟啊,許久不見,不想今日在此處碰上了。不過你這兄弟周通,可幹的不是人事兒啊,強搶民女,這種惡行我可不能不管。”
李忠聽了,臉上露出尷尬之色,說道:“大哥說得是,是我這兄弟糊塗了,我定會好好勸他,讓他罷了這門親事。”
魯智深這才點點頭,說道:“如此便好,我也知你們落草也是無奈之舉,但切不可再欺負這些普通百姓了。”
李忠趕忙應道:“大哥教訓的是,我們記下了。”
隨後,李忠邀請魯智深上山做客,魯智深在山上住了幾日,與眾人暢飲一番後,便又繼續趕路了。
魯智深繼續前行,不多時,看到了一座破敗不堪的瓦罐寺。此時天色漸晚,他便想著進去投宿一晚,順便化些齋飯吃。進入寺院後,隻見幾個老和尚餓得麵黃肌瘦,眼神中滿是驚恐。
魯智深上前問道:“幾位師父,為何這寺院如此破敗,你們又怎這般模樣?”
一個老和尚顫顫巍巍地說道:“施主啊,這寺院被兩個惡人霸占了,一個叫生鐵佛崔道成,一個叫飛天夜叉丘小乙,他們還養著一個婦人,在這寺裏為非作歹,把我們的吃食都搶了去,我們隻能餓成這樣啊。”
魯智深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當即就去找那二人理論。可他一路奔波,腹中早已饑餓,沒了多少力氣,與那二人交手不到四十合,便漸漸落了下風,隻得暫且敗退,落荒而逃。
慌不擇路間,來到了赤鬆林,正巧遇到了史進。史進見魯智深這般狼狽,趕忙拿出自己帶著的燒餅和牛肉給他充饑。
魯智深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一邊說道:“史兄弟,今日可真是狼狽,那瓦罐寺裏有兩個惡人,著實厲害,我餓著肚子,竟打不過他們。”
史進聽了,笑道:“大哥莫急,吃飽了咱再迴去找他們算賬便是。”
吃飽喝足後,兩人意氣相投,決定一起返迴瓦罐寺,找那兩個惡人算賬。這一迴,魯智深和史進配合默契,一番激戰之後,終於殺死了崔道成和丘小乙。
可就在這時,魯智深卻發現那幾個老和尚其實是崔道成的同夥,之前一直在撒謊誣陷崔道成,想借魯智深之手除掉他們,好繼續霸占寺院。
魯智深見此情形,心中既悲哀又憤怒,覺得這瓦罐寺已被玷汙,留著也是禍害,一怒之下,便放火把這瓦罐寺燒了個精光,隨後與史進告別,繼續踏上前往東京的路途。
魯智深一路風塵仆仆,終於來到了東京大相國寺。智清長老見了師兄的書信後,思索一番,便安排魯智深去管菜園子。
這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平日裏遊手好閑,常來菜園子偷菜,之前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拿他們沒辦法。這些潑皮聽聞換了新人來看園子,便想著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好繼續在這裏橫行霸道。
這天,他們聚在菜園子門口,等魯智深一來,便圍了上去,嘴裏還說著些挑釁的話。
一個潑皮頭目走上前,歪著腦袋說道:“喲,新來的,識相的話,以後這園子的菜,可得給我們留著點兒,不然,有你好看的。”
魯智深哪會怕他們,冷笑一聲,說道:“就憑你們?也敢在我麵前撒野。”說罷,三兩下就把那幾個帶頭的潑皮收拾了,直接把他們踢到了糞坑裏,其餘的潑皮見狀,嚇得紛紛跪地求饒,嘴裏喊著師父饒命。
第二天,這些潑皮們為了討好魯智深,買了些酒菜,來到菜園子賠禮道歉。大家正吃喝得高興,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覺得晦氣,嘟囔著說要搬梯子拆掉鳥巢。
魯智深聽了,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走到樹下,先是打量了一番那棵大樹,然後脫掉外衣,把左手向下摟住樹幹,右手把住樹的上半截,大喝一聲,腰往上一挺,竟將那棵垂楊柳連根拔起。
眾潑皮見狀,驚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迴不過神來,迴過神後,更是對魯智深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跪地拜師,魯智深也不推辭,自此與這些潑皮相處倒也融洽。
在這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的日子裏,魯智深結識了林衝,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當下便結拜為兄弟。
可誰料,林衝遭高俅那奸賊陷害,被誣陷要殺太尉,被判了重罪,發配滄州。高俅那廝還不死心,暗中收買了押送林衝的董超和薛霸,命令他們在半路上找機會殺掉林衝。
魯智深聽聞此事後,放心不下兄弟,便一路暗中跟隨。當董超和薛霸押著林衝來到野豬林時,兩人看此處四下無人,便準備對林衝下毒手。他們把林衝綁在樹上,舉起水火棍就要打下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魯智深突然從一旁的樹林中跳出,揮舞著禪杖,一下子就打飛了薛霸手中的水火棍,緊接著又三兩下將董超和薛霸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跪地求饒。
魯智深割斷林衝身上的繩子,將他扶起,看著林衝那憔悴又感激的麵容,魯智深安慰道:“兄弟莫怕,有我魯智深在,定不會讓那些賊人傷你分毫,我這便護送你到滄州地界。”
林衝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道:“大哥大恩大德,林衝沒齒難忘,若有來生,定當結草銜環相報。”
魯智深擺了擺手,說道:“兄弟說的這是哪裏話,你我兄弟一場,自當相互扶持,休要再提這些見外的話,咱們趕路要緊。”
說罷,魯智深便一路護送林衝到滄州地界,還千叮萬囑讓林衝小心行事,這才放心離去。
魯智深救了林衝後,可算是徹底觸怒了高俅那奸佞小人。高俅大發雷霆,責令大相國寺將魯智深驅逐出去,還派人四處追捕他。
魯智深無奈之下,隻得在一些江湖朋友以及之前結識的潑皮的幫助下,逃離了東京,開始流落江湖。
在這漂泊的日子裏,魯智深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同樣落魄的楊誌。兩人一合計,覺得與其這樣四處躲藏,不如占山為王,落個自在。於是,他們盯上了二龍山,可那二龍山當時已有寨主鄧龍盤踞。
魯智深和楊誌來到二龍山腳下,向山上喊話,要求鄧龍讓出山寨。鄧龍哪肯答應,帶著手下嘍囉衝下山來,要與魯智深和楊誌較量一番。
魯智深揮舞著禪杖,率先衝入敵陣,那禪杖所到之處,嘍囉們紛紛倒下,慘叫連連。
楊誌也不甘示弱,手持寶刀,與魯智深相互配合,殺得鄧龍的人馬節節敗退。
可鄧龍見勢不妙,想要退迴山上,緊閉寨門。魯智深哪會讓他得逞,大喝一聲,追了上去,一禪杖打在鄧龍身上,直接將他打得一命嗚唿。其餘的嘍囉見寨主已死,紛紛四散逃竄。
魯智深和楊誌就此奪了二龍山,魯智深便做了這二龍山的寨主,日子過得也算逍遙自在,還收留了不少江湖上的好漢。
後來,魯智深團隊登上了梁山,可是宋江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魯智深雖心中對這招安之事頗有微詞,覺得梁山眾兄弟自由自在慣了,不該受那朝廷的管束,但念在兄弟情義,還是跟著宋江四處征戰。
在征討方臘的戰役中,戰況異常激烈,方臘一方也是兵強馬壯,且占著地利優勢。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雙方將士你來我往,死傷無數。
魯智深手持禪杖,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他勇猛無畏,見著方臘的士兵便衝上去一陣猛打,那禪杖揮舞起來虎虎生風,敵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而方臘也是個厲害角色,身邊有眾多高手護衛,一直隱藏在大軍之中,很難尋到蹤跡。
但魯智深憑借著自己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在一番混戰之後,終於尋到機會,瞅準方臘的所在,猛地衝了過去,衝破重重護衛,與方臘大戰了幾十個迴合。
最終,魯智深使出渾身解數,一禪杖打落方臘手中的兵器,緊接著一個反手,將方臘生擒住。這一戰,讓梁山好漢們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平定方臘後,魯智深隨著大軍來到了杭州六合寺。這幾日,他看著身邊那些曾經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傷殘在身,心中滿是感慨,對這世間的功名利祿也越發看淡了。
一日,魯智深正在寺中歇息,忽然聽到那錢塘江傳來陣陣潮信之聲,那聲音如雷鳴般滾滾而來,起初他並未在意,可那潮信聲一陣接著一陣,越來越響,魯智深聽著聽著,心中一動,猛然想起師父智真長老曾經對他說過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語,當下便明白自己的大限已到。
他神色平靜,讓人打來熱水,沐浴更衣後,緩緩走到禪椅前,安然坐下,口中念著佛號。周圍的僧人見他這般模樣,雖心中疑惑,卻也不敢打擾。
有個小和尚忍不住問道:“大師,您這是為何呀,怎突然如此舉動?”
魯智深微微一笑,說道:“小師父,我魯智深一生隨性,今日聽這潮信,方知宿命已至,該是我去的時候了。”
說罷,他便閉上雙眼,不再言語,不多時,便在這禪椅上坐化圓寂了。後來,他被追贈為義烈昭暨禪師,而他那充滿俠義、豪爽不羈的一生,也成為了江湖上久久流傳的傳奇故事,被後人不斷傳頌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往那懲惡揚善、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
那一日,陽光灑在渭州城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彼時,北宋經濟繁榮,城市商業發達,渭州城作為西北的重要商貿樞紐,匯聚了來自各地的商旅。
潘家酒樓就坐落在這繁華街市之中,每日賓客盈門,是城中百姓與往來客商們消遣聚會的好去處。
魯智深與新結識的史進、李忠相邀,一同來到潘家酒樓,準備好好暢飲一番,把酒言歡,聊聊江湖趣事,增進彼此的情誼。三人在二樓尋了個靠窗的雅座,點了好酒好菜,便開始推杯換盞,笑聲不斷。
當時,酒肆文化盛行,酒樓裏常常是熱鬧嘈雜,有行商之人談論著各地的奇珍異寶、風土人情,也有本地百姓嘮著家長裏短、城中趣事,各種聲音交織在一起,構成了獨特的市井氛圍。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正當眾人聊得興起之時,隔壁卻傳來了嚶嚶哭泣之聲,那哭聲起初還較為壓抑,似是怕被旁人聽見,可越到後麵,越抑製不住悲傷,在這嘈雜的酒樓環境裏,卻顯得格外突兀刺耳,擾得魯智深心頭火起。
他本就是個性如烈火的急性子,哪容得這般掃興,當下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摔,那聲響嚇得店小二趕忙跑了過來。
魯智深扯著嗓子喊道:“去,把隔壁那哭哭啼啼的人給我帶過來,問問到底是怎麽迴事,攪了爺爺喝酒的興致!”
店小二麵露難色,賠著笑說道:“提轄大人,那是在隔壁雅間裏哭呢,小的也不知是何緣由呀,貿然去打擾,怕是不好吧。”
魯智深瞪了店小二一眼,大聲道:“有啥不好的!我讓你去你就去,哪來這麽多廢話,若是不去,小心我拆了你這酒樓!”
店小二嚇得一哆嗦,趕忙應道:“是是是,小的這就去,大人息怒,大人息怒啊。”
不多時,隻見一老一少,哆哆嗦嗦地走進了屋子。老者頭發花白,麵容憔悴,滿是驚恐之色,身上的衣衫破舊,還打著不少補丁,走起路來顫顫巍巍的,仿佛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
女子則以袖掩麵,哭得梨花帶雨,身形瘦弱,看著便知是受盡了委屈。
魯智深壓了壓心頭的火氣,盡量放軟了聲音問道:“你們是何人?為何在此處哭得這般傷心?莫不是受了什麽欺負,隻管說來,我魯提轄定替你們做主!”
老者撲通一聲便跪在了地上,帶著哭腔說道:“大人啊,我們父女倆本是東京人士,來這渭州投奔親戚,不想親戚早已搬走,我們盤纏用盡,又舉目無親,正不知如何是好之時,那鎮關西鄭屠卻假意好心收留我們,說讓小女去他府上做些活計,也好有個安身之處。哪成想,他竟是個畜生啊,見小女有幾分姿色,便強行霸占了去,還逼著我們簽下三千貫的巨額債務,說是抵債,實則就是想把我們父女永遠困在此處啊。如今我們父女想迴鄉卻又脫身不得,隻能在這酒樓做些雜役,勉強糊口,可這日子實在是過不下去了,這才忍不住在此處哭泣,驚擾了大人,還望大人恕罪啊。”
魯智深皺著眉頭,怒目圓睜,拍著桌子吼道:“豈有此理!這鄭屠好大的膽子,在這渭州城竟敢如此無法無天,欺負到咱百姓頭上了!”
史進也在一旁附和道:“大哥,這等惡人,絕不能輕饒了他。”
李忠則微微皺眉,有些擔憂地說:“魯大哥,這鄭屠在咱渭州城勢力不小啊,與官府裏的人多有勾結,咱要是貿然行事,怕是會惹上大麻煩呀。”
魯智深一聽,瞪了李忠一眼,大聲道:“哼,怕他作甚!我魯智深行得正坐得端,他鄭屠作惡多端,今日我就要管這閑事,哪怕是那官府要來為難,我也絕不退縮!”
說罷,他當即從懷中掏出自己身上帶著的十五兩銀子,又看向史進和李忠,說道:“兩位兄弟,今日這事兒咱們不能不管,這父女倆實在可憐,咱們湊些銀子,幫他們一把。”
史進毫不猶豫地從懷裏拿出一錠銀子,放在桌上,說道:“大哥說得對,咱不能眼睜睜看著這父女倆受苦,我這兒有十兩銀子,先給他們應應急。”
李忠猶豫了一下,也掏出幾兩碎銀子,說道:“我這銀子不多,就這些了,也算是盡一份心意吧。”
魯智深把銀子收攏起來,一並交到金氏父女手中,說道:“這些銀子你們拿著,趕緊迴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雇車迴東京去,那鄭屠的債務,我魯提轄自會去料理,定不會讓他再找你們麻煩。”
金氏父女千恩萬謝,感激涕零,老者拉著女兒又是磕頭,又是作揖,嘴裏不停地說著感恩的話語。魯智深趕忙將他們扶起,說道:“不必如此,快快迴去收拾收拾,明日一早便啟程,莫要再耽擱了。”
第二日,魯智深早早起身,氣衝衝地直奔鄭屠的肉鋪而去。那鄭屠的肉鋪處在渭州城最熱鬧的街市之中,周圍店鋪林立,人來人往,好不熱鬧。
彼時,北宋的街市貿易十分繁榮,肉鋪作為百姓日常生活所需的重要店鋪,每日顧客絡繹不絕。
鄭屠的肉鋪因經營時間久,又靠著不正當手段擠兌同行,漸漸成了這一帶最大的肉鋪,生意頗為紅火。
魯智深來到跟前,故意大聲吆喝著要鄭屠先切十斤精肉,還得細細地切成臊子,不許有半點兒肥的在裏頭。
鄭屠一聽,先是一愣,抬眼打量了一下魯智深,見是魯提轄,雖心中疑惑,可也不敢輕易得罪,趕忙陪著笑臉應承下來,衝著夥計們喊道:“都愣著幹啥,還不快去給提轄大人切肉!”說罷,自己也操起刀忙活起來。
等鄭屠好不容易切好十斤精肉臊子,魯智深又接著要十斤肥肉臊子,同樣得切得精細。
鄭屠這下心裏可有些不痛快了,暗自嘀咕著:“這魯提轄今日是故意來消遣我的吧,哪有這般買肉的道理。”可麵上還是不敢顯露,隻得又繼續忙活。
這時,鄭屠的一個夥計湊到他耳邊,小聲說:“老板,這魯提轄怕不是來鬧事的呀,哪有這麽買肉的,咱可不能就這麽由著他折騰啊。”
鄭屠瞪了夥計一眼,壓低聲音道:“你懂個屁!他可是經略府的提轄,咱可得罪不起,先順著他,看看他到底想幹啥。”
魯智深看著鄭屠切肉,一邊看一邊冷笑道:“鄭屠啊,你這切肉的手藝可得再練練啊,別到時候拿些次品糊弄我。”
鄭屠陪著笑迴道:“提轄大人說笑了,小人定是用心切的,哪敢糊弄您呐。”
接著,魯智深還要十斤軟骨臊子,鄭屠這下可實在忍不住了,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眉頭緊皺,卻也隻是小聲抱怨了幾句:“提轄大人,您這不是為難我鄭屠嘛,哪有這麽切肉的呀。”但終究還是硬著頭皮繼續切肉。
待鄭屠把那軟骨臊子也切好後,魯智深卻把切好的臊子劈頭蓋臉朝鄭屠砸去,一邊砸還一邊罵道:“你這醃臢潑才,竟敢欺負良家父女,今日我便要好好教訓你!”
鄭屠被砸得滿臉臊子,又驚又怒,把手中的刀一扔,衝著魯智深吼道:“你這提轄莫不是來消遣我的,我鄭屠在這渭州城也不是好惹的!”說罷,便揮拳朝著魯智深打來。
魯智深哪會懼他,冷笑一聲,輕鬆躲過鄭屠的拳頭,緊接著運足力氣,三拳下去,打得鄭屠先是眼眶迸裂,鮮血直流,再是口鼻出血,整個人癱倒在地,最後竟一命嗚唿了。
這一下,肉鋪前頓時亂成了一鍋粥,周圍的百姓嚇得四處逃竄,有人大喊著:“出人命啦,出人命啦!”
膽小的躲在街角瑟瑟發抖,膽大些的則遠遠地圍觀著,竊竊私語。
一個百姓小聲對身旁的人說:“哎呀,這魯提轄可真是膽子大啊,把鄭屠給打死了,這下可捅了大婁子了。”
另一個迴道:“那鄭屠本就是個惡霸,作惡多端,魯提轄這也是為民除害呀,就是不知道官府那邊會怎麽處置了。”
而與鄭屠平日裏有往來的幾個地痞無賴,見勢不妙,趕忙撒腿就往官府跑去報信。
其中一個邊跑邊喊:“不好了,不好了,魯提轄把鄭屠給打死了,快去報官啊!”
當時的官府,對於此類突發事件極為敏感,一則是要維護所謂的治安秩序,二則也是怕影響到自身的利益和聲譽,畢竟城中若頻繁出現此類命案,上頭追究下來,他們也難辭其咎。
魯智深見鬧出了人命,心中雖不懼,可也知道此事會惹來大麻煩。畢竟那鄭屠與官府中的不少人關係匪淺,靠著賄賂等手段,編織了一張不小的關係網,那些貪官汙吏平日裏收了他的好處,自然不會輕易放過自己。
但魯智深想著自己做的本就是為民除害的正義之事,就算麵對官府,又何懼之有,當下便趁亂混出人群,準備逃出渭州城。
可沒等魯智深走出多遠,就見一隊官兵氣勢洶洶地朝著這邊趕來,為首的正是平日裏與鄭屠稱兄道弟,收受了鄭屠不少賄賂的一個捕頭。
那捕頭長得滿臉橫肉,一雙三角眼透著兇狠,手持佩刀,帶著手下的官兵急匆匆地跑來,一邊跑還一邊喊著:“都給我快點,別讓那魯智深跑了!”
那捕頭遠遠瞧見魯智深,便大聲喊道:“魯提轄,你打死了人,還想往哪兒跑,乖乖跟我們迴官府受審吧!”
魯智深停住腳步,迴過頭來,瞪著那捕頭說道:“那鄭屠作惡多端,強占民女,我今日打死他,是為民除害,你們若要抓我,先得問問我手中的拳頭答不答應!”
捕頭冷笑一聲,嘲諷道:“哼,魯智深,你莫要嘴硬了,你打死了人就是犯了王法,任你再有能耐,也逃不過官府的懲處,還是乖乖束手就擒吧!”
魯智深怒喝道:“什麽王法!那鄭屠與你們這些貪官汙吏勾結,欺壓百姓的時候,你們怎不說王法?今日我做了這等為民除害的事,你們卻要來抓我,這就是你們所謂的王法?”
那捕頭一聽,惱羞成怒,對手下的官兵一揮手,喊道:“給我拿下這狂徒!”眾官兵得令,紛紛拿著兵器朝著魯智深圍了過來。
魯智深毫無懼色,從路邊撿起一根木棍,當作武器,與官兵們廝打起來。隻見他身形矯健,木棍揮舞得虎虎生風,那些官兵雖人多,卻也近不了他的身,反倒是被他打得東倒西歪,叫苦不迭。
有個官兵被魯智深一棍子打在手臂上,疼得嗷嗷直叫,喊道:“哎喲,這魯智深太厲害了,咱們根本不是他的對手啊!”
另一個官兵也附和道:“是啊,咱還是小心點吧,別把命搭進去了。”
但官兵越來越多,魯智深知道再這樣糾纏下去不是辦法,必須盡快脫身。他瞅準一個空當,猛地發力,將圍在身前的幾個官兵撞開,然後撒腿就往城門口跑去。那捕頭見狀,一邊喊著追,一邊帶著人在後麵緊追不舍。
此時的渭州城城門處,也是一片混亂。守城的士兵聽聞城中出了人命,又見魯智深朝著這邊跑來,趕忙關上了城門,準備阻攔。
當時城門的守衛製度頗為嚴格,白日裏城門按時開啟關閉,有專人負責查驗進出人員和貨物,以防奸細混入以及不法之徒逃脫。
魯智深跑到城門口,見城門緊閉,衝著守城士兵喊道:“你們快快打開城門,莫要阻攔我,否則休怪我不客氣了!”
守城士兵嚇得往後退了幾步,但還是硬著頭皮迴道:“提轄大人,您打死了人,小的們不敢放您出去啊,您還是跟官府去說清楚吧。”
魯智深怒目圓睜,大喝一聲,朝著城門衝去。守城的士兵想要阻攔,卻被他三兩下就打翻在地,硬是撞開了城門,衝了出去。
出了城後,魯智深不敢停歇,朝著城外的荒野跑去,身後的官兵追了一陣,眼見追不上了,才罵罵咧咧地返迴。
而魯智深就此踏上了未知的逃亡之路,可他心中並無悔意,想著隻要能懲治惡人,這一路的顛沛流離又算得了什麽。
其實,這渭州城的官府早已腐朽不堪,官員們隻想著搜刮民脂民膏,中飽私囊,對於像鄭屠這樣的惡霸,不僅不加以管束,反而與其相互勾結,坐地分贓。平日裏百姓們稍有不滿,便會被官府以各種罪名打壓,敢怒不敢言。
而魯智深此次的舉動,雖在百姓們心中種下了反抗的種子,可也讓官府大為震怒,他們四處張貼告示,懸賞捉拿魯智深,整個渭州城乃至周邊地區,都陷入了一種緊張的氛圍之中。
在那個時代,民間對於正義的渴望極為強烈,百姓們長期受壓迫,魯智深這般挺身而出、為民除害的行為,猶如黑暗中的一束光,雖然微弱,卻足以點燃人們心中對公平正義的向往之火。
許多百姓在私下裏傳頌著魯智深的英勇事跡,甚至將他的故事編成了歌謠,悄悄傳唱於市井之間,激勵著更多人敢於對不公之事說“不”。
魯智深在逃亡的路上,也聽聞了不少百姓對他的稱讚,大家都在悄悄傳頌著他的英勇事跡,說他是為民除害的真英雄。這讓魯智深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哪怕前路坎坷,要麵對諸多的艱難險阻,他也要繼續用自己的方式,去懲治那些惡人,守護世間的正義。
魯智深一路奔逃,半個月後到了代州雁門縣。說來也巧,在這裏竟遇到了已在此定居的金老。原來金翠蓮已嫁給了當地的財主趙員外,金老趕忙帶魯智深與趙員外相見。
趙員外知曉魯智深的仗義之舉後,心生敬佩,又見他如今無處可去,便幫忙安排他在五台山出家,法號智深。
魯智深初入五台山,對那寺廟裏的清規戒律就滿心的不適應。眾僧人每日裏誦經打坐,嚴守著諸多規矩,可魯智深哪是能靜得下心來的人呐。
有一迴,魯智深實在是饞酒饞得厲害,便偷偷溜下山去,尋了個偏僻的酒家,進去就要了一大壇酒,坐在角落裏自斟自飲起來。那酒一下肚,魯智深隻覺得渾身暢快,早把那些清規戒律拋到了九霄雲外。
等他喝得醉醺醺地迴到寺廟,已是深夜。他走路搖搖晃晃的,嘴裏還哼著不成調的曲子,全然沒了平日裏在眾人麵前的莊重模樣。
路過寺廟裏的金剛像時,他眯著醉眼瞅了瞅,嘟囔著:“哼,這玩意兒整日杵在這兒,看著就礙眼呐!”說著,竟揮起拳頭朝著金剛像砸了過去,隻聽“嘩啦”一聲,金剛像被砸得碎了一地,那聲響在寂靜的夜裏格外響亮,驚得寺中不少僧人從睡夢中醒來,紛紛跑出來查看。
方丈智真長老也被驚動了,他看著眼前這醉醺醺又闖了大禍的魯智深,無奈地歎了口氣,說道:“智深啊,你既入了佛門,怎可如此肆意妄為,這金剛像乃是我寺之聖物,你這般破壞,可是犯了大戒呀。”
魯智深卻滿不在乎地擺擺手,大著舌頭說道:“長老,我這心裏頭不痛快,喝點酒發泄發泄,哪管得了這許多啊。”
智真長老又是一番苦口婆心的勸解,明令禁止他再飲酒,還讓寺裏的僧人好生看著他。可魯智深哪裏聽得進去,沒過多久,酒癮又犯了。
這一次,他趁著寺裏僧人不注意,又偷偷弄了酒來,在寺廟的一處角落裏喝了起來。喝得興起,他開始在寺裏撒起了酒瘋,見著木魚,上去就是一腳,把木魚踢得老遠,又在那地板上蹦跳著,嘴裏嚷嚷著旁人聽不懂的話,直把那地板跺得“咚咚”響,好幾塊地板都被他跺壞了。
僧人們趕來勸阻,可魯智深正醉著呢,哪肯聽勸,揮舞著手臂把靠近的僧人都給推開了。
這下,智真長老著實對他失去了耐心,可念在往日的情分上,還是修書一封,讓他前往東京大相國寺投奔師弟智清長老。
魯智深雖心中不舍這五台山的日子,也知道自己這迴確實鬧得太不像話了,隻好無奈地收拾行囊,拜別長老,下山而去。
魯智深離開五台山後,一路往東京大相國寺的方向走去,這日來到了桃花村。剛一進村,就感覺氣氛不太對勁,村子裏一片愁雲慘淡,百姓們都是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他拉住一個路過的老者問道:“老丈,這村子裏是發生何事了,怎這般景象?”
老者歎了口氣,說道:“壯士有所不知啊,咱這桃花村遭了大難了,那桃花山上的強盜周通看中了劉太公家的女兒,今晚就要強娶入門,我們這等小民,哪有辦法阻攔呐,隻能眼睜睜看著,唉。”
魯智深一聽,俠義心腸頓起,當下便拍著胸脯說道:“老丈莫怕,我去會會這等強搶民女的賊人,定幫你們把這事解決了。”說罷,便徑直朝著劉太公家走去。
見到劉太公後,魯智深表明了身份,說要幫他解決此事。
劉太公看著魯智深身材魁梧,一臉正氣,心中燃起了一絲希望,可還是擔憂地說:“壯士啊,那周通可是山上的強盜,兇狠得很,您真能對付得了他嗎?”
魯智深哈哈一笑,說道:“太公放心,我魯智深別的不敢說,對付這等毛賊,還是不在話下的,您且按我說的做便是。”
到了夜裏,魯智深扮作新娘,坐在洞房之中。他那五大三粗的身子裹在喜服裏,看著頗為滑稽,可此時卻一臉嚴肅,就等著那周通前來。
不多時,外麵傳來一陣喧鬧聲,周通帶著一眾嘍囉,吹吹打打地來了。他滿心歡喜地走進洞房,嘴裏還說著些輕薄的話,等走到床邊,一掀蓋頭,瞧見魯智深那粗豪的麵容,先是一愣,還沒等反應過來,魯智深便大喝一聲,一拳朝著他的麵門打去,這一拳可不輕,直接打得周通眼冒金星,慘叫著逃出了屋子,連滾帶爬地跑迴了桃花山。
周通迴去後,捂著腫起來的臉,向山上的大頭領李忠哭訴,李忠一聽有人竟敢打自己兄弟,當下便火冒三丈,帶著人下山來找魯智深報仇。
可等李忠來到跟前,定睛一看,才認出眼前的魯智深正是當年在渭州結交的好友魯達,趕忙賠禮道歉,說道:“哎呀,魯大哥,原來是你呀,我竟沒認出來,多有得罪,多有得罪啊。”
魯智深也不怪罪,隻是笑著說道:“原來是李兄弟啊,許久不見,不想今日在此處碰上了。不過你這兄弟周通,可幹的不是人事兒啊,強搶民女,這種惡行我可不能不管。”
李忠聽了,臉上露出尷尬之色,說道:“大哥說得是,是我這兄弟糊塗了,我定會好好勸他,讓他罷了這門親事。”
魯智深這才點點頭,說道:“如此便好,我也知你們落草也是無奈之舉,但切不可再欺負這些普通百姓了。”
李忠趕忙應道:“大哥教訓的是,我們記下了。”
隨後,李忠邀請魯智深上山做客,魯智深在山上住了幾日,與眾人暢飲一番後,便又繼續趕路了。
魯智深繼續前行,不多時,看到了一座破敗不堪的瓦罐寺。此時天色漸晚,他便想著進去投宿一晚,順便化些齋飯吃。進入寺院後,隻見幾個老和尚餓得麵黃肌瘦,眼神中滿是驚恐。
魯智深上前問道:“幾位師父,為何這寺院如此破敗,你們又怎這般模樣?”
一個老和尚顫顫巍巍地說道:“施主啊,這寺院被兩個惡人霸占了,一個叫生鐵佛崔道成,一個叫飛天夜叉丘小乙,他們還養著一個婦人,在這寺裏為非作歹,把我們的吃食都搶了去,我們隻能餓成這樣啊。”
魯智深一聽,頓時火冒三丈,當即就去找那二人理論。可他一路奔波,腹中早已饑餓,沒了多少力氣,與那二人交手不到四十合,便漸漸落了下風,隻得暫且敗退,落荒而逃。
慌不擇路間,來到了赤鬆林,正巧遇到了史進。史進見魯智深這般狼狽,趕忙拿出自己帶著的燒餅和牛肉給他充饑。
魯智深一邊狼吞虎咽地吃著,一邊說道:“史兄弟,今日可真是狼狽,那瓦罐寺裏有兩個惡人,著實厲害,我餓著肚子,竟打不過他們。”
史進聽了,笑道:“大哥莫急,吃飽了咱再迴去找他們算賬便是。”
吃飽喝足後,兩人意氣相投,決定一起返迴瓦罐寺,找那兩個惡人算賬。這一迴,魯智深和史進配合默契,一番激戰之後,終於殺死了崔道成和丘小乙。
可就在這時,魯智深卻發現那幾個老和尚其實是崔道成的同夥,之前一直在撒謊誣陷崔道成,想借魯智深之手除掉他們,好繼續霸占寺院。
魯智深見此情形,心中既悲哀又憤怒,覺得這瓦罐寺已被玷汙,留著也是禍害,一怒之下,便放火把這瓦罐寺燒了個精光,隨後與史進告別,繼續踏上前往東京的路途。
魯智深一路風塵仆仆,終於來到了東京大相國寺。智清長老見了師兄的書信後,思索一番,便安排魯智深去管菜園子。
這菜園子附近住著二三十個潑皮,平日裏遊手好閑,常來菜園子偷菜,之前換了幾個看園子的人都拿他們沒辦法。這些潑皮聽聞換了新人來看園子,便想著給魯智深一個下馬威,好繼續在這裏橫行霸道。
這天,他們聚在菜園子門口,等魯智深一來,便圍了上去,嘴裏還說著些挑釁的話。
一個潑皮頭目走上前,歪著腦袋說道:“喲,新來的,識相的話,以後這園子的菜,可得給我們留著點兒,不然,有你好看的。”
魯智深哪會怕他們,冷笑一聲,說道:“就憑你們?也敢在我麵前撒野。”說罷,三兩下就把那幾個帶頭的潑皮收拾了,直接把他們踢到了糞坑裏,其餘的潑皮見狀,嚇得紛紛跪地求饒,嘴裏喊著師父饒命。
第二天,這些潑皮們為了討好魯智深,買了些酒菜,來到菜園子賠禮道歉。大家正吃喝得高興,門外大樹上的烏鴉叫個不停,潑皮們覺得晦氣,嘟囔著說要搬梯子拆掉鳥巢。
魯智深聽了,哈哈一笑,站起身來,走到樹下,先是打量了一番那棵大樹,然後脫掉外衣,把左手向下摟住樹幹,右手把住樹的上半截,大喝一聲,腰往上一挺,竟將那棵垂楊柳連根拔起。
眾潑皮見狀,驚得目瞪口呆,半晌都迴不過神來,迴過神後,更是對魯智深佩服得五體投地,紛紛跪地拜師,魯智深也不推辭,自此與這些潑皮相處倒也融洽。
在這東京大相國寺看守菜園子的日子裏,魯智深結識了林衝,兩人一見如故,意氣相投,當下便結拜為兄弟。
可誰料,林衝遭高俅那奸賊陷害,被誣陷要殺太尉,被判了重罪,發配滄州。高俅那廝還不死心,暗中收買了押送林衝的董超和薛霸,命令他們在半路上找機會殺掉林衝。
魯智深聽聞此事後,放心不下兄弟,便一路暗中跟隨。當董超和薛霸押著林衝來到野豬林時,兩人看此處四下無人,便準備對林衝下毒手。他們把林衝綁在樹上,舉起水火棍就要打下去。
就在這千鈞一發之際,魯智深突然從一旁的樹林中跳出,揮舞著禪杖,一下子就打飛了薛霸手中的水火棍,緊接著又三兩下將董超和薛霸打得毫無還手之力,跪地求饒。
魯智深割斷林衝身上的繩子,將他扶起,看著林衝那憔悴又感激的麵容,魯智深安慰道:“兄弟莫怕,有我魯智深在,定不會讓那些賊人傷你分毫,我這便護送你到滄州地界。”
林衝感動得熱淚盈眶,說道:“大哥大恩大德,林衝沒齒難忘,若有來生,定當結草銜環相報。”
魯智深擺了擺手,說道:“兄弟說的這是哪裏話,你我兄弟一場,自當相互扶持,休要再提這些見外的話,咱們趕路要緊。”
說罷,魯智深便一路護送林衝到滄州地界,還千叮萬囑讓林衝小心行事,這才放心離去。
魯智深救了林衝後,可算是徹底觸怒了高俅那奸佞小人。高俅大發雷霆,責令大相國寺將魯智深驅逐出去,還派人四處追捕他。
魯智深無奈之下,隻得在一些江湖朋友以及之前結識的潑皮的幫助下,逃離了東京,開始流落江湖。
在這漂泊的日子裏,魯智深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同樣落魄的楊誌。兩人一合計,覺得與其這樣四處躲藏,不如占山為王,落個自在。於是,他們盯上了二龍山,可那二龍山當時已有寨主鄧龍盤踞。
魯智深和楊誌來到二龍山腳下,向山上喊話,要求鄧龍讓出山寨。鄧龍哪肯答應,帶著手下嘍囉衝下山來,要與魯智深和楊誌較量一番。
魯智深揮舞著禪杖,率先衝入敵陣,那禪杖所到之處,嘍囉們紛紛倒下,慘叫連連。
楊誌也不甘示弱,手持寶刀,與魯智深相互配合,殺得鄧龍的人馬節節敗退。
可鄧龍見勢不妙,想要退迴山上,緊閉寨門。魯智深哪會讓他得逞,大喝一聲,追了上去,一禪杖打在鄧龍身上,直接將他打得一命嗚唿。其餘的嘍囉見寨主已死,紛紛四散逃竄。
魯智深和楊誌就此奪了二龍山,魯智深便做了這二龍山的寨主,日子過得也算逍遙自在,還收留了不少江湖上的好漢。
後來,魯智深團隊登上了梁山,可是宋江卻接受了朝廷的招安,魯智深雖心中對這招安之事頗有微詞,覺得梁山眾兄弟自由自在慣了,不該受那朝廷的管束,但念在兄弟情義,還是跟著宋江四處征戰。
在征討方臘的戰役中,戰況異常激烈,方臘一方也是兵強馬壯,且占著地利優勢。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天,雙方將士你來我往,死傷無數。
魯智深手持禪杖,在戰場上如入無人之境,他勇猛無畏,見著方臘的士兵便衝上去一陣猛打,那禪杖揮舞起來虎虎生風,敵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
而方臘也是個厲害角色,身邊有眾多高手護衛,一直隱藏在大軍之中,很難尋到蹤跡。
但魯智深憑借著自己高強的武藝和過人的膽識,在一番混戰之後,終於尋到機會,瞅準方臘的所在,猛地衝了過去,衝破重重護衛,與方臘大戰了幾十個迴合。
最終,魯智深使出渾身解數,一禪杖打落方臘手中的兵器,緊接著一個反手,將方臘生擒住。這一戰,讓梁山好漢們取得了重大的勝利,可也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平定方臘後,魯智深隨著大軍來到了杭州六合寺。這幾日,他看著身邊那些曾經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有的戰死沙場,有的傷殘在身,心中滿是感慨,對這世間的功名利祿也越發看淡了。
一日,魯智深正在寺中歇息,忽然聽到那錢塘江傳來陣陣潮信之聲,那聲音如雷鳴般滾滾而來,起初他並未在意,可那潮信聲一陣接著一陣,越來越響,魯智深聽著聽著,心中一動,猛然想起師父智真長老曾經對他說過的“聽潮而圓,見信而寂”的偈語,當下便明白自己的大限已到。
他神色平靜,讓人打來熱水,沐浴更衣後,緩緩走到禪椅前,安然坐下,口中念著佛號。周圍的僧人見他這般模樣,雖心中疑惑,卻也不敢打擾。
有個小和尚忍不住問道:“大師,您這是為何呀,怎突然如此舉動?”
魯智深微微一笑,說道:“小師父,我魯智深一生隨性,今日聽這潮信,方知宿命已至,該是我去的時候了。”
說罷,他便閉上雙眼,不再言語,不多時,便在這禪椅上坐化圓寂了。後來,他被追贈為義烈昭暨禪師,而他那充滿俠義、豪爽不羈的一生,也成為了江湖上久久流傳的傳奇故事,被後人不斷傳頌著,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向往那懲惡揚善、義薄雲天的俠義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