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末年,天下局勢動蕩不安,內有奸臣當道,外有強敵環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各級官吏又層層盤剝,使得無數貧苦百姓流離失所,賣兒鬻女者比比皆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青州一帶的周通,一個出身平凡卻滿腔熱血的漢子,踏上了充滿坎坷與傳奇色彩的江湖路。


    周通生於青州的一個小村莊,家中一貧如洗,自幼便要幫著父母操持家務、下地幹活,可即便生活如此艱辛,他心中對那行俠仗義、快意恩仇的江湖生活卻充滿了向往。


    兒時聽村裏的老者講述江湖豪傑的故事,他總是聽得入迷,眼中閃爍著憧憬的光芒,暗暗發誓長大後也要做個能讓惡人懼怕、讓百姓稱讚的英雄。


    隨著年歲漸長,周通眼見著周圍百姓被官府和富紳欺壓,心中那股反抗的怒火越燒越旺。


    然而,靠正當途徑根本無法改變現狀,為了謀生計,也為了能在這亂世中活出個名堂,周通索性召集了一幫同樣窮苦且對世道不滿的兄弟,跑到桃花山落草為王了。


    初到桃花山時,山上一片荒蕪,眾人也都是烏合之眾,毫無規矩可言,平日裏連基本的溫飽都難以保障。


    周通深知若想在此立足,必須得立起規矩,打出名聲。他憑借著自己從小練就的一身不俗武藝,還有那與生俱來的霸氣,開始一點點收服眾人。


    他召集大家圍坐在一起,大聲說道:“兄弟們,咱如今落草為寇,可不能丟了良心,這世上惡人不少,但咱不能欺負窮苦百姓,隻劫那些為富不仁、勾結官府的奸商,所得財物也得分些給山下受苦的鄉親們,大家可願聽我周通的?”


    眾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其中一個兄弟問道:“通哥,咱這劫了財物,咋個分法呀?”


    周通摸著下巴想了想,迴道:“咱先留夠山上兄弟們的用度,剩下的,找幾個靠譜的兄弟,悄悄送去給村裏那些最窮苦的人家,可別張揚,免得給鄉親們招來禍事。”


    眾人又應和了幾聲,自此,桃花山在周通的帶領下,漸漸有了規矩,也慢慢發展起來。


    一日,周通帶著幾個兄弟下山去“剪徑”,那時的官道上,商旅往來不斷,但大多都有護衛隨行,想要得手並非易事。


    這日,正巧在那山間小道上遇到了“打虎將”李忠。周通見李忠身姿矯健,眼神中透著一股精悍之氣,手裏還拿著兵器,料想定是有幾分本事的人,心中便起了招攬之心,想著若能將此人收入麾下,桃花山的實力定能大增。


    周通手持長槍,往地上一戳,揚起一片塵土,大聲喝道:“呔!此路是我開,此樹是我栽,要想從此過,留下買路財!看你也是個練家子,要是能打得過我,這錢財我分文不取,要是輸了,就乖乖把身上財物留下,再隨我上山,做我桃花山的大頭領,我周通甘願屈居第二,如何?”


    李忠聽了,也不惱怒,隻是微微一笑,擺開架勢,說道:“那便領教領教閣下的高招了。”


    說罷,兩人便交起手來。幾個迴合下來,周通發現自己雖攻勢兇猛,可李忠卻防守得滴水不漏,還總能尋著自己的破綻反擊,竟漸漸落了下風。


    周通心中雖有些懊惱,可也對李忠越發敬佩,當即收了槍,拱手說道:“兄弟好本事啊,我周通佩服!我這桃花山正缺像兄弟這般的豪傑,不知你可願留下來,與我一同在這山上快活,做個大頭領,我甘願當這二把手,咱們一起幹一番大事。”


    李忠見周通如此豪爽,又聽聞桃花山的名聲,心中尋思著在這亂世,有個安身之所倒也不錯,便欣然答應了下來。


    李忠笑著對周通說:“周通兄弟,你這性子我喜歡,夠爽快!往後咱兄弟倆就一起把這桃花山好好經營著,讓那些奸商貪官聽到咱的名號就膽寒。”


    周通哈哈一笑,迴應道:“那是自然,有李大哥你這等本事的人相助,咱桃花山定能越來越興旺,來,咱們這就迴山,我讓兄弟們好好給大哥你接風洗塵。”


    自此,桃花山在周通與李忠的帶領下,愈發壯大,過往的商旅聽聞桃花山有這兩位好漢坐鎮,都不敢輕易小瞧,那些奸商更是對這兒避之不及,每每路過,都得繞道而行。


    而桃花山在截取了那些不義之財後,也時常救濟山下的窮苦百姓,在這青州地界,桃花山的名聲漸漸傳開,百姓們雖知道他們是山賊,卻也感激他們的仗義之舉。


    日子一天天過去,周通在山上的生活也算自在,可心裏卻總覺得缺了些什麽。一日,他帶著幾個兄弟下山去附近的桃花莊閑逛,本想看看莊子裏有沒有什麽新鮮事兒,順便采買些山上缺少的物件。


    剛進莊子,就瞧見一群人圍在一處,周通好奇,便湊過去看。這一看,可就移不開眼了,隻見人群中央站著一位妙齡女子,生得花容月貌,溫婉動人,那舉手投足間的嬌羞模樣,瞬間就把周通的心給勾走了。


    周通當下就向旁人打聽,得知這是劉太公的女兒,心裏便暗暗下了決定,定要娶這姑娘上山做自己的壓寨夫人。


    周通也不扭捏,徑直找到劉太公,先是客客氣氣地行了個禮,然後表明了自己的心意,說道:“太公,我周通雖是個山賊,但也是個重情義的人,今日見了您家姑娘,那真是滿心歡喜,我發誓定會好好待她,絕不讓她受半點兒委屈。您把女兒許配給我,我留下二十兩金子與一匹紅錦作為聘禮,往後在這桃花山,她就是享福的命。”


    劉太公心裏雖百般不願,可又懼怕周通的勢力,隻得暫且應下,滿臉苦澀地說:“周通壯士,小女能得您垂青,也是她的福氣,隻是這孩子打小沒離開過家,還望壯士日後多多擔待啊。”


    周通趕忙說道:“太公放心,我定會視她如珍寶,您就把心放肚子裏吧。”說罷,周通便歡歡喜喜地迴去,選定了黃道吉日,準備前來迎親。


    迎親那日,桃花莊張燈結彩,周通滿心歡喜地帶著一眾兄弟前來,一路上吹吹打打,好不快活。他身著一身喜慶的紅袍,頭戴紅花,騎在高頭大馬上,心裏想著馬上就能抱得美人歸,嘴角都快咧到耳根子了。


    可他萬萬沒想到,這劉太公為了救女兒,早就求了路過的魯智深幫忙。


    那時的魯智深,因看不慣世間諸多不公之事,正四處遊曆,行俠仗義。他一聽劉太公的哭訴,當下就答應了下來,扮作新娘坐在洞房之中,隻等周通前來。


    周通喝得微醺,晃晃悠悠地進了洞房,嘴裏還念叨著:“娘子,今日起你便是我周通的夫人了,我定會好好待你。”說著,便伸手去掀蓋頭。


    魯智深猛地站起身來,大喝一聲:“呔!你這強搶民女的賊寇,今日便叫你嚐嚐灑家的厲害!”說罷,揮起那缽大的拳頭,朝著周通就是一頓猛揍。


    周通被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嚇得酒都醒了大半,趕忙還手,一邊招架一邊喊道:“你是何人?竟敢壞我好事,莫不是不想活了!”


    魯智深冷哼一聲,迴道:“你這醃臢潑才,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還敢問灑家是誰,今日便替天行道,好好教訓你這不知廉恥的家夥!”


    周通心裏又驚又怒,他何時受過這等氣,使出渾身解數與魯智深對打起來,可他哪是魯智深的對手,沒幾下就被打得鼻青臉腫,連滾帶爬地逃出了洞房,邊跑邊喊:“快來人啊,有埋伏!”一眾兄弟見狀,紛紛拔刀相向,可魯智深三拳兩腳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


    周通狼狽地逃迴桃花山,心裏別提多憋屈了,對著李忠憤憤地說道:“大哥,今日可被那不知從哪兒冒出來的和尚給欺負慘了,咱可不能就這麽咽下這口氣,定要找他報仇雪恨啊!”


    李忠眉頭微皺,勸道:“兄弟,那和尚看著本領高強,咱不可莽撞行事,得從長計議才是。”


    周通卻咽不下這口氣,第二天便又帶著一眾兄弟下山,想要找魯智深算賬。


    到了桃花莊附近,正巧又遇到了魯智深,周通二話不說,舉起手中長槍就朝著魯智深刺去,喊道:“和尚,昨日之仇今日便要你加倍償還!”


    魯智深不慌不忙,側身躲過這一槍,大笑道:“哈哈,你這不知死活的家夥,昨日沒打夠是吧,今日灑家便再讓你長長記性!”說罷,掄起禪杖就與周通戰在一處。


    兩人你來我往,鬥了十幾個迴合,周通漸漸體力不支,心裏暗叫不好,可嘴上仍逞強道:“和尚,你別得意,今日算你運氣好,咱們改日再戰!”


    魯智深哼了一聲,迴應道:“哼,就憑你這點本事,還想報仇,還是迴去好好練練吧,莫要再做這等強搶民女的惡事了。”


    周通聽了,臉上一陣紅一陣白,帶著兄弟又灰溜溜地跑迴了山。


    迴山之後,周通越想越氣,可又深知自己目前確實不是魯智深的對手,便每日在山上苦練武藝,心中暗暗發誓,定要找迴場子。他每日天不亮就起身,在山頂的空地上練習槍法、拳腳,一練就是幾個時辰,累得滿頭大汗也不停歇,還時常向李忠請教武藝上的訣竅,盼著有朝一日能勝過魯智深。


    有一迴,練完武後,周通擦了擦汗,對李忠說:“大哥,那魯智深實在太可惡了,我這心裏的氣啊,怎麽都消不了。我這天天苦練,您可得多指點指點我,啥時候我能打得過他,也好出出這口惡氣。”


    李忠拍了拍他的肩膀,語重心長地說:“兄弟啊,練武可不是光為了報仇,咱得長本事去行俠仗義才是。不過那魯智深確實厲害,你這槍法還得多練練變化,出手得更刁鑽些,別太直來直去了。”


    周通若有所思地點點頭,說道:“大哥說得是,我記下了,我定要讓自己變得更強。”


    沒過多久,唿延灼被梁山大破連環馬後,逃往青州,不想他那匹踢雪烏騅馬被周通、李忠手下的兄弟給盜了去。那幾個兄弟本就是看著那馬神駿非凡,想著牽迴山上給兩位頭領用,哪曉得這馬竟是唿延灼的坐騎。


    當時的青州,慕容知府本就對境內的山賊頗為頭疼,一直想找機會剿滅,這下得了唿延灼這員大將相助,又有了這麽個由頭,當下就認定桃花山這是公然挑釁官府,當即起兵征討桃花山。


    周通與李忠聽聞消息,趕忙召集兄弟們準備迎敵。周通站在山寨前,望著山下那烏壓壓的官兵,心裏也有些發怵,卻仍強裝鎮定,對兄弟們喊道:“兄弟們,別怕,咱桃花山也不是好惹的,今日就讓這些官兵知道咱們的厲害!”說著,便率先衝了出去,李忠也緊隨其後。


    可那官兵人多勢眾,武器精良,桃花山的眾人漸漸抵擋不住了。周通在陣中左衝右突,手中長槍不斷揮舞,挑翻了好幾個官兵,可對方人實在太多,剛擊退一波,又湧上來一群。


    周通焦急地對李忠說:“李大哥,這般下去可不行啊,咱們這桃花山怕是要守不住了,得想個法子才是。”


    李忠也是眉頭緊皺,一邊抵擋著官兵的攻擊,一邊思索片刻後說道:“我聽聞二龍山的魯智深、武鬆等人都是仗義的好漢,咱們不如去向他們求救,或許還有一線生機。”


    周通一聽要去求魯智深,心裏老大不情願,想起之前被魯智深揍的那兩頓,臉上就火辣辣的,猶豫著說:“大哥,非得找他們嗎?咱就沒有別的辦法了?”


    李忠無奈地說:“兄弟啊,如今這形勢危急,也顧不了那麽多了,先解了眼前這燃眉之急再說呀。”周通咬了咬牙,當下便點頭同意。


    兩人帶著幾個親信,趕忙前往二龍山求救。到了二龍山,見到魯智深、武鬆等人,周通先是有些尷尬,站在那兒支支吾吾了半天,才硬著頭皮說道:“魯……魯大哥,武二哥,之前是我周通莽撞了,得罪之處還望海涵。如今我桃花山遭此大難,特來向各位好漢求救,還望你們能出手相助啊。”


    魯智深哈哈一笑,走上前拍了拍周通的肩膀,說道:“周通兄弟,過往之事便罷了,你既來求救,咱們都是江湖中人,自當互幫互助。那慕容知府平日裏也沒少欺壓百姓,今日咱們就一起會會他。”


    武鬆也在一旁附和道:“就是,咱們這就出兵,讓那官府知道咱們的厲害!”


    周通心裏雖仍有些別扭,但也著實感激魯智深不計前嫌,當下便與眾人一同商議對策。


    周通有些不好意思地對魯智深說:“魯大哥,之前我確實做得不對,您大人有大量,還肯幫我,我這心裏別提多感激了,往後我定當痛改前非,跟您學著行俠仗義。”


    魯智深笑著迴道:“兄弟,知錯能改便是好樣的,咱江湖人,講究的就是個義字,如今共同對付這官府,可得齊心協力啊。”


    一路上,聯軍遭遇了不少官兵的阻攔,戰鬥十分激烈。但眾人憑借著高強的武藝和相互之間的配合,一次次衝破敵軍防線。


    在攻打青州城時,更是遇到了頑強抵抗,城牆上的官兵不斷放箭、投石,聯軍一時難以靠近。


    周通看著身邊不斷有兄弟受傷,心急如焚,他對魯智深喊道:“魯大哥,這般強攻不行啊,咱們得想個法子破這城門才是。”


    魯智深點頭稱是,思索片刻後,說道:“咱們分些兄弟去佯攻其他城門,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後再派一隊精銳,帶著攻城器具,集中攻打這正門,如何?”


    周通想了想,迴應道:“魯大哥,這主意好是好,可那精銳得選哪些兄弟呀?咱可不能折了太多人手進去啊。”


    武鬆在一旁說道:“周通兄弟,咱就挑那些身手最敏捷、最勇猛的兄弟,我和魯大哥帶頭,定能衝開這城門。”


    周通點點頭,說道:“行,那就依武二哥說的辦,我也跟著一起去,咱這次一定要拿下這青州城。”


    一番苦戰之後,終於大敗官兵,解了桃花山之圍。經此一事,周通對魯智深的看法有了很大的改變,心中那股子怨氣早已消散,取而代之的是敬佩與感激。他深知人多力量大的道理,便與李忠商議,決定帶著桃花山的兄弟們一同投奔梁山。


    那時的梁山,在宋江的帶領下,已然匯聚了眾多英雄豪傑,聲名遠揚,成為了各路好漢心目中的向往之地。周通等人上了梁山後,經過排座次,周通排名第八十七位,上應地空星,任馬軍小彪將兼遠探出哨頭領。


    初到梁山,看著那聚義廳裏眾多本領高強、聲名遠揚的好漢,周通心裏既興奮又有些忐忑,他深知自己得更加努力,才能在這梁山站穩腳跟,為梁山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於是,平日裏除了與兄弟們切磋武藝,他還常常向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將請教排兵布陣、打探軍情的門道。他時常跟著林衝學習槍法,林衝也耐心地教導他,說道:“周通兄弟,這槍法講究的是快、準、穩,出槍要果斷,收槍要利落,你且看我示範。”


    周通在一旁認真看著,不時點頭,用心記下每一個要點,迴去後便反複練習。


    有一迴練習完,周通對林衝說:“林教頭,您教的這些我都盡力在學了,可總感覺還差點火候,您看我是不是還缺些實戰經驗啊?”


    林衝笑著說:“實戰經驗固然重要,但基本功得紮實了才行呀。你平時練習的時候,得多琢磨琢磨不同情況下如何應變,別光想著照著套路來。”


    周通撓撓頭,說道:“林教頭說得是,我明白了,我再多練練,還得麻煩您多指點指點我呢。”


    在梁山四處征戰的日子裏,周通每次出戰都毫不退縮,奮勇殺敵。攻打曾頭市時,周通與兄弟們一起衝鋒在前,他揮舞著手中的長槍,槍尖在陽光下閃爍著寒光,每一次刺出都帶著十足的勁道,接連挑翻了好幾個敵軍。


    身邊的兄弟喊道:“周通兄弟,好樣的啊,今日定要讓這曾頭市的賊寇知道咱們梁山的厲害!”


    周通大聲迴應道:“那是自然,兄弟們,咱們一起上,殺光這些家夥!”


    在一次與朝廷軍隊對峙的戰役中,梁山軍被敵軍圍困在了一處山穀之中,形勢十分危急。


    周通主動請纓,帶著一小隊兄弟,趁著夜色,從敵軍防守最為薄弱的一側悄悄摸了出去,準備繞到敵軍後方,製造混亂,好給大部隊突圍創造機會。


    周通帶著兄弟們小心翼翼地在夜色中前行,一邊貓著腰前進,一邊低聲叮囑道:“兄弟們,都警醒著點兒,此刻咱可不能出一點兒差池,成敗就在此一舉了。”


    一個兄弟小聲迴應道:“通哥,你放心吧,咱都知道輕重呢。”


    當他們好不容易摸到敵軍後方營地時,周通觀察了下周圍的動靜,見敵軍大多都在休息,隻有幾個巡邏的在晃悠,便壓低聲音對兄弟們說:“瞅準時機,等那幾個巡邏的走遠些,咱就動手,先把糧草給點了,動靜越大越好。”


    不多時,巡邏的剛一轉身,周通手一揮,輕聲喊道:“上!”眾人紛紛點火,將手中的火把朝著糧草堆扔去,瞬間,火苗躥起,緊接著大家齊聲呐喊起來,一時間敵軍後方火光衝天,喊殺聲震天。


    敵軍頓時亂了陣腳,慌亂地四處奔走,有的忙著救火,有的則大喊著“有敵軍偷襲”,整個營地陷入一片混亂之中。


    梁山的大部隊趁此機會,在前方也發起猛攻,內外夾擊之下,成功突圍而出。


    事後,宋江誇讚周通道:“周通兄弟此次立了大功啊,若不是你機智勇敢,帶著兄弟們在敵後攪出這麽大動靜,咱們怕是要吃大虧了。”


    周通撓撓頭,有些不好意思地說:“宋大哥謬讚了,都是兄弟們一起拚命的結果,我周通不過是做了該做的事兒罷了,要沒大夥齊心協力,這事兒也成不了呀。”


    在征討遼國時,周通跟著大軍深入敵境,麵對遼軍的頑強抵抗,他也沒有絲毫畏懼。那時的遼軍,騎兵甚是厲害,常常憑借著機動性和衝擊力衝散宋軍的陣型。


    一次遭遇戰中,遼軍的騎兵突然衝殺過來,馬蹄聲如雷鳴般震耳欲聾,揚起一片塵土。


    周通見狀,雙腿一夾馬腹,大聲對身邊的兄弟喊道:“兄弟們,莫怕,隨我衝!”說罷,迎麵向前衝去,手中長槍如蛟龍出海般朝著遼軍騎兵刺去,瞬間便將衝在最前麵的騎兵挑落馬下。


    後麵的騎兵見狀,紛紛圍了上來,一時間槍林刀影,險象環生。周通一邊揮舞長槍奮力抵擋,一邊對身旁的兄弟高唿:“咱們背靠背,相互照應著,別亂了陣腳!”


    身邊一個兄弟焦急地說:“通哥,這遼軍攻勢太猛了呀!”


    周通咬著牙迴道:“再猛咱也不能退,梁山好漢可沒有孬種!”


    就在這危急時刻,其他梁山兄弟也紛紛趕來支援,眾人緊密配合,或攻或守,硬是擋住了遼軍這一波兇猛的攻勢。


    戰鬥結束後,林衝拍著周通的肩膀說:“周通兄弟,今日這仗打得漂亮啊,你這武藝越發精進了,麵對這遼軍的鐵騎都毫不畏懼,真有咱梁山好漢的風範!”


    周通趕忙拱手道:“林教頭過獎了,還得多虧兄弟們照應,若不是大夥及時趕來,我怕是也撐不住了,我還得繼續努力才是。”


    在梁山的日子裏,周通與眾多好漢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大家平日裏一起喝酒吃肉,談論著江湖上的趣事,一起切磋武藝,共同成長。他也越發覺得自己當初投奔梁山的決定是無比正確的,在這裏,他找到了真正的歸屬,實現了自己的價值。


    然而,好景不長,梁山受招安後,便開始了征討方臘的艱難征程。這一路上,梁山軍損兵折將,麵對的每一場戰鬥都異常慘烈。


    在攻打獨鬆關時,那獨鬆關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方臘軍憑借著地理優勢頑強抵抗。周通主動請纓去前方探路,想要為大軍找到破關的機會。


    他騎著馬,小心翼翼地朝著關前走去,一邊觀察著周圍的地形,一邊留意著敵軍的動靜。此時正值晌午,烈日高懸,天氣悶熱異常,周通走得久了,不免有些疲憊,精神也稍有些鬆懈。


    可就在他稍一分神之時,突然從旁邊的樹林裏衝出一隊敵軍,為首的敵將正是厲天閏,隻見厲天閏手持大刀,滿臉殺氣,二話不說,朝著周通便砍了過來。


    周通大驚,趕忙舉槍抵擋,口中喊道:“賊將,休得猖狂!”


    可那厲天閏武藝高強,力氣又大,一刀下來,竟直接將周通的長槍砍斷,緊接著順勢又是一刀,周通躲避不及,被斬於馬下。


    身邊的兄弟見此情景,悲憤交加,高喊著“為周通兄弟報仇!”便衝上前去與敵軍廝殺起來。可終究還是沒能挽迴周通的性命。


    戰後,梁山眾人為周通舉行了簡單的葬禮,宋江悲痛地說:“周通兄弟一路走好,你為梁山立下的功勞,兄弟們都記在心裏,願你在九泉之下安息。”眾人皆默默垂淚,心中滿是惋惜。


    周通死後,被追封義節郎。而他的故事在江湖中流傳開來,人們既感慨他這一生的起起落落,也敬佩他在梁山時的英勇無畏,那“小霸王”的名號,也成為了江湖中一段別樣的傳奇,讓後世之人每每談起,都對那個英雄輩出的亂世,生出無盡的遐想與懷念。


    多年後,在青州的桃花莊,一位老者坐在村口的大樹下,給圍坐在一起的一群孩童講述著周通的故事,孩童們聽得津津有味,眼中滿是好奇與向往。


    其中一個膽大的孩子問道:“老爺爺,那周通真的那麽厲害嗎?”


    老者笑著摸摸他的頭,說道:“那當然了,周通雖曾有過錯事,但後來也是一位響當當的好漢,為了百姓,為了大義,征戰四方,可了不起咯,你們長大後要是能有他一半的英勇和仗義,那便是極好的了。”


    在遙遠的梁山舊址,也時常有慕名而來的江湖中人,站在那殘垣斷壁間,遙想著當年梁山好漢們的豪情壯舉,周通的身影仿佛也在那斑駁的光影中若隱若現,仿佛那些熱血的故事,從未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消散,依舊在世間傳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水滸傳精選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錢我有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錢我有顏並收藏水滸傳精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