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曠古爍今,一門雙王
北宋:隻手挽天傾,我助弱宋開疆 作者:髙樂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武植篤定朝廷會答應他的所有要求。
卻沒有想到,趙佶竟會這麽大方,不僅給武鬆封了王,竟把他也連帶著封了王。
雖說隻是一個名義上的王爺,沒有實際的封地吧,可食邑五千石可是實打實的,此外還有一個禮部侍郎的兼職,正三品,食邑兩千石。
加起來就七千石了,比宰相的俸祿還要高。
折合成銀子,大概七千兩,這還不算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估算下來,年俸直達萬兩。
那就是1億積分!
現下,武植對積分的渴望比他剛穿越過來時還要甚。
因為他倒欠了係統100億積分,好在沒有利息。
其實,早在踏過長城之後,武家軍便陷入了絕境。
孤軍深入的難度,比他預料的要艱難太多,幾乎每時每刻都可能有危險降臨。
為求速度,武植更是堅持穿越荒漠,那七日間,險些全軍覆沒。
人受不了,馬更受不了,而若沒了馬,兩萬武家軍就算僥幸走出荒漠,迎麵而來的也必是全軍覆沒。
察覺到迷路之後,武植便陷入了絕望。
萬幸,沉寂了三年的係統聲音再次響了起來,為武植提供了解代方案。
額度100億,透支額度分10年償還,沒有利息,但卻不可用於抽獎,隻能在識海空間內的鐵匠鋪和牧場中使用。
沒有利息,這一點很好,但不可抽獎,就有些操蛋了,武植還想著抽出一些大範圍殺傷性武器呢,願望無疑落了空。
不過,這100億額度依然實實在在的救了武植一命。
打仗打的是什麽,打的是錢。
有了這100億額度托底,武植再無後顧之憂。
荒漠中,直接丟棄所有輜重乃至盔甲兵器,渴了餓了,直接殺馬,然後就在牧場裏麵進行補充。
出了荒漠,立刻用識海空間內的鐵匠鋪內耗資30億打造出了2萬套質量頂尖的全新盔甲兵器。
又耗資60億從牧場內兌換出了4萬匹戰馬,每個士兵2匹,輪換著騎。
剩下的10億,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用以補充,也已經消耗一空。
沒人知道武植是從哪裏弄來的這些戰甲兵器戰馬,反正武植說前麵有,前麵就必定有,堪稱神跡。
而當這神跡接二連三的降臨,2萬士卒在司空見慣之餘,亦發自內心的認為,己方有天眷,此戰必勝。
於是,個頂個的跟打了雞血似的,眼裏心裏隻有一杆大旗。
武植指哪,大家夥打哪,哪怕數次被包圍,武植不讓動,便沒人顫動。
名義上,武植隻是個軍中參謀,然所有人都知道,軍中隻有武植一人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他的命令,別說下麵的士卒了,便是連武鬆和魯智深都不敢反駁哪怕一個字。
士卒們毫不懷疑,如果武植想讓武鬆和魯智深死的話,隻需要一句話,武鬆和魯智深立刻就會拔刀抹了自己的脖子。
於是,隨著不斷深入,隨著神跡的不斷湧現,武植在軍中早已堪比神明。
與此同時,萬人必死之心,直衝雲霄,天下莫能與之敵。
曠古爍今的軍事奇跡,就此湧現。
2萬人出征,竟迴來了1萬8千餘人,僅有千餘人被埋在了狼居胥山下,貝加爾湖畔。
武植甚至給千餘犧牲的將士在貝加爾湖畔修了一座大墓,其上明晃晃的寫著他們的功績,並於墓旁立於巨大石碑,上書:“犯我華夏英靈者,雖遠必誅!”
見狀,沒死的士卒再無半點悲愴,眼紅的呦,恨不得當場埋進去。
乖乖,這可是能名垂史冊的機會啊。
好在大家夥還沒有失去理智,知道還有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們呢。
於是,更加堅定的緊隨著武植的腳步,拚殺八千裏,收複燕雲十六州。
在燕雲十六州正式駐紮下來後,眾皆恍然如夢,興奮的整宿整宿睡不著覺,恨不得重來一遭。
太他娘的刺激了。
此生有此一戰,足以告慰平生。
一舉促成這軍事奇跡的武植自然也極度興奮,然在興奮過去,卻也不由得唉聲歎氣。
100億積分,每年要還10億,還不上將被係統抹殺。
偏此時,武鬆和魯智深這兩個小外掛的三年之期即將屆滿,不再能給武植提供積分。
屆時,隻能靠他自己,如果在明年年底之前還不上第一期的10億欠款,小命就玩完了。
10億積分,其實折合成銀子的話也不是很多,不過10萬兩白銀而已,現下的武府隨隨便便都能拿的出來。
可問題是必須得是俸祿啊。
而這,也是武植堅持不造反的根本原因,不然他早就想辦法將潘金蓮他們從汴京接出來了。
於是在接到朝廷的詔令後,武植亦不免鬆了口氣。
年俸1萬兩,雖說距離10萬兩還有很大的差距,可總歸是個收獲不是。
而且,還有一年的時間呢,有鎮北王這個身份,外加有武鬆和魯智深把控燕雲十六州,兄弟仨裏應外合,想來再從宋徽宗趙佶手裏敲詐個九萬兩不成問題。
哦,對了,還有大婚呢。
皇家嫁公主,想來嫁妝必然很豐厚吧,如今武鬆這個小外掛還有三個月的期限。
嗯,必須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狠狠的敲詐皇室一把。
嘿嘿,還讓他身兼禮部侍郎,總管大婚事宜,這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嘛。
趙佶啊趙佶,你人還怪好的嘞。
生怕趕不及三月之期,更是著實想念老婆孩子,於是,接到詔令的第二天,武植便單人匹馬,徑直離開了燕雲十六州,往汴京奔去。
當然,走之前,必要的安排是必須要有的。
其實也很簡單,本部兵馬全部駐守幽州城,武鬆和魯智深也不分別駐守,全部窩在幽州城內。
繼而以幽州城為中心,持續招兵買馬,練兵招攬人才,分派各地駐守管理。
此舉,短時間來看,燕雲十六州等同於不設防。
然武植卻篤定,隻要武家軍這雙拳頭在,短時間內便無人敢染指燕雲十六州。
饒是篤定,武植在走之前還是慎重的留下了一句話。
“記住,這1萬8千兵馬是我們的老底,若局勢危急,幽州可以丟,燕雲十六州也可以丟,這1萬8千兵馬不能丟,找到地方窩起來,等我迴來統軍反撲。”
卻沒有想到,趙佶竟會這麽大方,不僅給武鬆封了王,竟把他也連帶著封了王。
雖說隻是一個名義上的王爺,沒有實際的封地吧,可食邑五千石可是實打實的,此外還有一個禮部侍郎的兼職,正三品,食邑兩千石。
加起來就七千石了,比宰相的俸祿還要高。
折合成銀子,大概七千兩,這還不算其他雜七雜八的收入,估算下來,年俸直達萬兩。
那就是1億積分!
現下,武植對積分的渴望比他剛穿越過來時還要甚。
因為他倒欠了係統100億積分,好在沒有利息。
其實,早在踏過長城之後,武家軍便陷入了絕境。
孤軍深入的難度,比他預料的要艱難太多,幾乎每時每刻都可能有危險降臨。
為求速度,武植更是堅持穿越荒漠,那七日間,險些全軍覆沒。
人受不了,馬更受不了,而若沒了馬,兩萬武家軍就算僥幸走出荒漠,迎麵而來的也必是全軍覆沒。
察覺到迷路之後,武植便陷入了絕望。
萬幸,沉寂了三年的係統聲音再次響了起來,為武植提供了解代方案。
額度100億,透支額度分10年償還,沒有利息,但卻不可用於抽獎,隻能在識海空間內的鐵匠鋪和牧場中使用。
沒有利息,這一點很好,但不可抽獎,就有些操蛋了,武植還想著抽出一些大範圍殺傷性武器呢,願望無疑落了空。
不過,這100億額度依然實實在在的救了武植一命。
打仗打的是什麽,打的是錢。
有了這100億額度托底,武植再無後顧之憂。
荒漠中,直接丟棄所有輜重乃至盔甲兵器,渴了餓了,直接殺馬,然後就在牧場裏麵進行補充。
出了荒漠,立刻用識海空間內的鐵匠鋪內耗資30億打造出了2萬套質量頂尖的全新盔甲兵器。
又耗資60億從牧場內兌換出了4萬匹戰馬,每個士兵2匹,輪換著騎。
剩下的10億,在接下來的過程中用以補充,也已經消耗一空。
沒人知道武植是從哪裏弄來的這些戰甲兵器戰馬,反正武植說前麵有,前麵就必定有,堪稱神跡。
而當這神跡接二連三的降臨,2萬士卒在司空見慣之餘,亦發自內心的認為,己方有天眷,此戰必勝。
於是,個頂個的跟打了雞血似的,眼裏心裏隻有一杆大旗。
武植指哪,大家夥打哪,哪怕數次被包圍,武植不讓動,便沒人顫動。
名義上,武植隻是個軍中參謀,然所有人都知道,軍中隻有武植一人掌握著絕對的話語權,他的命令,別說下麵的士卒了,便是連武鬆和魯智深都不敢反駁哪怕一個字。
士卒們毫不懷疑,如果武植想讓武鬆和魯智深死的話,隻需要一句話,武鬆和魯智深立刻就會拔刀抹了自己的脖子。
於是,隨著不斷深入,隨著神跡的不斷湧現,武植在軍中早已堪比神明。
與此同時,萬人必死之心,直衝雲霄,天下莫能與之敵。
曠古爍今的軍事奇跡,就此湧現。
2萬人出征,竟迴來了1萬8千餘人,僅有千餘人被埋在了狼居胥山下,貝加爾湖畔。
武植甚至給千餘犧牲的將士在貝加爾湖畔修了一座大墓,其上明晃晃的寫著他們的功績,並於墓旁立於巨大石碑,上書:“犯我華夏英靈者,雖遠必誅!”
見狀,沒死的士卒再無半點悲愴,眼紅的呦,恨不得當場埋進去。
乖乖,這可是能名垂史冊的機會啊。
好在大家夥還沒有失去理智,知道還有大好的前程等著他們呢。
於是,更加堅定的緊隨著武植的腳步,拚殺八千裏,收複燕雲十六州。
在燕雲十六州正式駐紮下來後,眾皆恍然如夢,興奮的整宿整宿睡不著覺,恨不得重來一遭。
太他娘的刺激了。
此生有此一戰,足以告慰平生。
一舉促成這軍事奇跡的武植自然也極度興奮,然在興奮過去,卻也不由得唉聲歎氣。
100億積分,每年要還10億,還不上將被係統抹殺。
偏此時,武鬆和魯智深這兩個小外掛的三年之期即將屆滿,不再能給武植提供積分。
屆時,隻能靠他自己,如果在明年年底之前還不上第一期的10億欠款,小命就玩完了。
10億積分,其實折合成銀子的話也不是很多,不過10萬兩白銀而已,現下的武府隨隨便便都能拿的出來。
可問題是必須得是俸祿啊。
而這,也是武植堅持不造反的根本原因,不然他早就想辦法將潘金蓮他們從汴京接出來了。
於是在接到朝廷的詔令後,武植亦不免鬆了口氣。
年俸1萬兩,雖說距離10萬兩還有很大的差距,可總歸是個收獲不是。
而且,還有一年的時間呢,有鎮北王這個身份,外加有武鬆和魯智深把控燕雲十六州,兄弟仨裏應外合,想來再從宋徽宗趙佶手裏敲詐個九萬兩不成問題。
哦,對了,還有大婚呢。
皇家嫁公主,想來嫁妝必然很豐厚吧,如今武鬆這個小外掛還有三個月的期限。
嗯,必須把握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狠狠的敲詐皇室一把。
嘿嘿,還讓他身兼禮部侍郎,總管大婚事宜,這不是瞌睡來了送枕頭嘛。
趙佶啊趙佶,你人還怪好的嘞。
生怕趕不及三月之期,更是著實想念老婆孩子,於是,接到詔令的第二天,武植便單人匹馬,徑直離開了燕雲十六州,往汴京奔去。
當然,走之前,必要的安排是必須要有的。
其實也很簡單,本部兵馬全部駐守幽州城,武鬆和魯智深也不分別駐守,全部窩在幽州城內。
繼而以幽州城為中心,持續招兵買馬,練兵招攬人才,分派各地駐守管理。
此舉,短時間來看,燕雲十六州等同於不設防。
然武植卻篤定,隻要武家軍這雙拳頭在,短時間內便無人敢染指燕雲十六州。
饒是篤定,武植在走之前還是慎重的留下了一句話。
“記住,這1萬8千兵馬是我們的老底,若局勢危急,幽州可以丟,燕雲十六州也可以丟,這1萬8千兵馬不能丟,找到地方窩起來,等我迴來統軍反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