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三年九月九日。


    武家軍正式成立,主將武鬆、副將魯智深,參謀武植,士卒兩萬整。


    同時,武家軍領了個截斷遼軍糧草的任務,奉命出擊。


    然。除了嶽飛外,所有人都沒有料到,這支兩萬人的部隊,出去了就沒打算迴來。


    九月十日。


    順利截斷遼軍糧道後,就地圍點打援,硬生生的引來了十萬遼軍之後才開始突圍。


    戰力,終在此刻顯現。


    這支兩萬人的部隊,像是鋒利無比的神兵利器一般,輕而易舉的鑿穿了十萬遼軍的包圍圈。


    尚還不足,趁勢北上,直接殺穿了遼軍中軍。


    你當這就結束了,不,這才剛剛開始而已。


    眼見遼軍中軍已亂,在嶽飛的建議下,宋軍全力壓上。


    而武家軍卻已經衝出戰圈,繼續北上。


    宣和三年九月十二日。


    破聖州,修整一夜,十三日,跨過長城,自此與宋軍失去了聯係。


    十八日,突兀的穿過荒漠,兵臨臨潢府,連夜進攻,再下一城。


    休整三日,再次引來十萬遼軍圍困。


    二十一日,突圍,繼續北上。


    二十四日,破龍化。


    二十七日,兵臨上京城下。


    當夜,奇兵夜襲天降,洞開了上京城門,兩萬奇兵殺入上京,直取王庭。


    遼天祚帝耶律延禧心膽皆喪,撤出上京城,倉皇北逃。


    至此,遼境已大亂,兩方邊境線急速收縮,秦王北上,大片大片的領土被宋金兩國侵占。


    於是,詭異的一幕出現了。


    耶律延禧引軍數萬在往西北方向逃竄。


    後麵兩萬武家軍死死咬著。


    再之後,無數兵馬分別從南麵東麵合圍而來。


    武家軍擺明了就是奔著擒獲耶律延禧去的,瘋狗似的死咬著不放。


    耶律延禧無奈,隻能日逃夜逃,沒日沒夜的逃,沒日沒夜的躲。


    於是,來自南麵和東麵的勤王兵馬便也隻能沒日沒夜的追,


    遼境亂了,徹底亂了套。


    宣和三年十月二十日。


    狼居胥山赫然在目,貝加爾湖璀璨如明珠。


    耶律延禧再無路可退,隻能破釜沉舟,硬著頭皮接受武家軍的狂轟亂炸。


    然卻不料,武家軍卻就地駐紮在了貝加爾湖畔,不再繼續進攻,進入了長達七日的休整期。


    耶律延禧等想破腦袋也想不通強悍如斯的武家軍為何會停止進攻。


    直至七日後,大股大股的勤王部隊趕來,武家軍終於動了。


    直接突圍,直線般的南下,一路勢如破竹,徑直南下。


    宣和三年十一月五日,破西夏黑山威福軍司。


    十一月十三日,破白馬軍司。


    十一月十七日,兵臨西夏都城興慶府。


    全軍高唿!


    “李乾順,敢戰否?”


    “李乾順,敢戰否?”


    “李乾順,敢戰否?”


    整整嚎叫了一個日夜,嚎的全軍上下嗓子都冒煙了,可那城門卻一直緊閉,連根箭都不敢射下來。


    而這一日夜間,又是十數萬西夏兵馬合圍。


    然,依舊被武家軍殺了個丟盔卸甲,隻能眼睜睜的看著武家軍揚長而去,轉向東方。


    十一月二十五日,兵至燕雲十六州,麵對盟約之金國,打的更狠,更兇。


    此時,宋金兩國的大部分兵力還在遼國境內搶占地盤呢。


    留在燕雲十六州的數萬金兵,連像樣的抵抗都做不到,短短半個月內便被武家軍給打穿了。


    待得宋金兩方迴過神來,燕雲十六州已經成為一個全新的鐵桶。


    要打,固然也能打,卻要在燕雲十六州和大麵積的無主遼土之間做出選擇。


    是死磕武家軍,還是去遼境白撿,這選擇題顯然並不難做。


    宣和三年十二月二十日,武植作為兵部主事的戰報和請功奏表經由兵部上達朝堂。


    請陛下論功行賞。


    封武鬆為燕王,封地燕雲十六州。


    魯智深為上將軍,總領燕雲十六州之兵馬。


    並請皇帝下嫁安德公主趙金羅,為燕王妃。


    一時間,舉世皆驚。


    世人這才愕然醒悟,原來人家從一開始,就是奔著鏖戰四國去的。


    先是幹翻大遼,再而用實際行動證明了幹翻西夏的實力,轉頭就把矛頭對準了金國,強勢收迴燕雲十六州。


    你當這就結束了?


    哦不,人家坐地起價,不僅要封王,還要娶公主。


    武植那奏表說好聽點叫請功,實際上與戰書何異。


    幾乎等同於在說,你同意,燕雲十六州在名義上是大宋的領土。


    你若不同意,老子就直接引兵殺向汴京。


    遼兵擋不住老子,西夏兵擋不住老子,金兵都擋不住老子,你宋兵能擋住老子?


    你點頭,皆大歡喜,你他娘的要不拒絕,了不起玉石俱焚,老子屍山血海黃泉路橫趟一遍,還有什麽好怕的。


    趙佶怕了,怕的整宿整宿睡不著覺。


    朝臣們怕了,特別是如童貫之流,怕的冷汗流的都快虛脫。


    咋整,這可咋整?


    燕雲十六州距離汴京也不過區區六百多裏,以武家軍這三個月展現出來的速度和戰力推算,若是真的起兵,怕是用不了三五日就能兵臨汴京城下。


    屆時,拿什麽去抵擋。


    娘咧,像樣的部隊幾乎全部派去遼土搶占地盤了,手頭上這三瓜倆棗,怕是都不夠人家塞牙縫的。


    得,封王就封王吧,反正大宋也沒有異姓不得稱王的規矩。


    至於區區一個公主,你想要給你唄。


    可問題是,滿足了你的要求,你就能確保不造反嗎?


    哦,對了,武植的家眷還在汴京呢,幸虧當時留了個心眼,在武植兄弟仨離開汴京後,第一時間將武府嚴密監視起來,此時看來要派上大用場了。


    於是,童貫給睡不著覺的趙佶出了個主意,滿足武植的一切要求,並給武植封個大官,但必須是京官。


    如果武植迴來了,那麽一切都不是問題。


    如果武植不迴來,那就不用多想了,其肯定是要擁兵自立。


    屆時,便拿武植家眷做要挾,最起碼能拖延一些時間。


    無計可施的宋徽宗,很快便接納了童貫的建議。


    七日後,封王聖旨抵達幽州,正式冊封武鬆為燕王,封地燕雲十六州,魯智深為上將軍。


    與此同時,賜婚聖旨同步抵達。


    隻是卻要求鎮北王兼領禮部侍郎銜,督辦大婚。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北宋:隻手挽天傾,我助弱宋開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髙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髙樂並收藏北宋:隻手挽天傾,我助弱宋開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