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豐皇帝剛剛咽下最後一口氣,那象征著至高無上權力的接力棒便在空中劃過一道弧線,最終穩穩地落在了八大臣與兩宮娘娘的手中。
這八位大臣麵麵相覷,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光芒,心中暗自思忖道:“哈哈,咱們可都是皇上親自欽點的輔政大臣啊!從今往後,這偌大的朝廷可不就得由咱們說了算了嘛!”他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站在朝堂之上唿風喚雨、掌控全局的威風模樣。
然而,另一邊的兩宮娘娘卻絲毫不甘示弱。她們想的卻是:“哼,別以為隻有你們才有能耐。別忘了,我們手中可是掌握著玉璽大印呢!沒有我們加蓋的印章,你們所頒布的聖旨不過就是一張毫無用處的廢紙罷了!”想到這話時,兩位娘娘挺直了腰板,目光銳利如刀,直直地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結果,這兩股勢力就這麽杠上了,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心裏都憋著勁兒呢。八大臣想:“這倆娘們,別想在我們手裏奪權!”兩宮娘娘也想:“哼,你們八個,別想把我們晾在一邊!”
鹹豐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這天,陽光明媚,但皇宮內卻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隻見肅順率領著一群人氣勢洶洶、浩浩蕩蕩地朝著宮門走來。他們身著華麗的官服,手持笏板,臉上帶著嚴肅而又傲慢的神情。
原來,這些人此番進宮是有要事相商——商討如何處理堆積如山的公文。此時的後宮之中,兩位娘娘已然地位尊崇,榮升為太後。其中,鹹豐皇帝的正宮皇後鈕祜祿氏被尊稱為母後皇太後,她的徽號乃是“慈安”。這位太後端莊嫻靜,氣質高雅,舉手投足間盡顯母儀天下之風範。
而另一位太後則是懿貴妃,也就是當今小皇上的親生母親。她憑借著自己的聰慧和手段,成功登上了聖母皇太後的寶座,其徽號為“慈禧”。如今的慈禧太後,更是意氣風發,權勢滔天,出行之時排場極大,令人側目。宮女太監們前唿後擁,沿途侍衛林立,旌旗飄揚,好不威風!
肅順一見兩位皇太後,趕忙趨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然後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兩位太後娘娘啊!先皇駕崩之前,特意將咱們八位大臣召集到一塊兒,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隻可惜當時您二位並不在場,所以今日微臣鬥膽在此,給您二位補上這一課。日後處理朝廷公文之時,具體的操作流程便是如此這般:但凡有各地呈遞上來的奏折,首先都得由咱們八位大臣一同過目審閱。待大家仔細研討之後,再共同擬定出一道旨意。接下來嘛,這份已經擬好的旨意就會被送到您二位這裏來了。屆時,還煩請兩位太後娘娘各施其能。其中一位手持玉璽,在奏折的開頭位置鄭重地蓋上一枚印章;而另一位則需手握鳳印,於奏折的末尾處穩穩當當地加蓋一下印記。如此一來,整個處理公文的手續也就算是圓滿完成啦!”
言罷,肅順不禁麵露得意之色,還用眼角餘光偷偷瞥了兩位太後一眼,心中暗自思忖道:“嘿嘿,這套流程清晰明了、簡便易行,想來兩位太後娘娘對此應當不會存有任何異議吧?”
結果,當兩位太後聽完這番話後,她們臉上的表情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隻見慈安太後微微皺起了她那細長的眉毛,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疑惑;而一旁的慈禧太後則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她猛地張開嘴巴,聲音尖銳地說道:“合著我們倆就隻負責蓋戳啊?那我們算什麽?難道是蓋章機器不成?我們必須一同查看這些奏折!”
站在對麵的肅順聽到這話,心中不禁咯噔一聲,暗自思忖道:“哎呀,這情況怎麽跟我原先設想的完全不同呢?先皇可不是這樣吩咐我的呀!”然而,盡管內心有些慌亂,但他表麵上依舊努力維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並連忙開口試圖向兩位太後解釋:“太後娘娘們息怒,請聽微臣一言。先皇確實是如此交代的,他特意頒發給您們這兩方印章,目的就是讓您們在需要的時候蓋上戳記而已。至於查看奏折之事,先皇並未提及啊。”
事實上,肅順所說的確並無差錯。他原本的想法是希望這兩位年輕的太後在小皇帝的皇位麵臨重大威脅時才挺身而出予以幹涉,平日裏隻需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即可。畢竟朝政大事複雜多變,若是讓太後過多參與其中,恐怕會引發不必要的混亂和紛爭。隻是如今看來,他顯然低估了這兩位太後對於權力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地位的重視程度。
慈禧太後端坐在鳳椅之上,心中暗自盤算著。隻見她微微眯起雙眸,手中緊握著那方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印璽,嘴角不自覺地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此刻,她的心思如同算盤珠子一般,劈裏啪啦地快速轉動起來。
她凝視著手中的印璽,仿佛能夠透過它看到那無盡的權力和榮耀。心中暗想道:“這權力如今已然握於我的手中,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如此難得的機會嗎?遙想當年,順治爺和康熙爺皆是少年繼位,而孝莊皇太後則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果敢的決斷力,盡心盡力地輔佐新君,最終成就了一番彪炳史冊的偉業。既然前人可以做到,那麽我慈禧又為何不能成為第二個孝莊呢?”想到此處,慈禧太後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然之色,她決心要憑借自己的手段和智慧,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於是乎,慈禧太後那顆一直深藏於心底、想要獨攬大權的心再次蠢蠢欲動起來。那攬權的小火苗猶如被狂風席卷一般,瞬間熊熊燃燒,且火勢愈發兇猛,大有燎原之勢。然而,這位久居深宮、曆經風雨的老佛爺可不是那種頭腦簡單之人,她深知此時若過於張揚,鋒芒畢露,定然會引來諸多麻煩和禍端。因此,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她決定尋找一個可靠的同盟者來協助自己實現心中的野心。
就在這時,慈禧太後那精明而銳利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身旁的慈安太後,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隻見她輕移蓮步,緩緩地湊近慈安太後,微微彎下身子,將頭靠近對方的耳畔,然後用一種極為輕柔卻又飽含深意的聲音低語道:“姐姐呀,您瞧瞧咱們這可憐的小皇帝,年紀尚幼,羽翼未豐。如今這朝廷上下局勢複雜多變,那八位大臣手握重權,勢力龐大。倘若他們哪一天心生邪念,妄圖篡奪皇位,那我們的小皇帝該如何自處呢?依妹妹之見,唯有咱們姐妹二人齊心協力,將這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方可確保小皇帝的安全無虞,保我大清江山永固啊!”
慈安太後聽了慈禧所言之後,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她那端莊秀麗的麵容上流露出一絲思索之色,似乎在權衡利弊。片刻之後,她輕啟朱唇說道:“妹妹所言甚是有理。”於是乎,這兩位太後便湊到一起商議起來。隻見她們時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時而眉飛色舞,侃侃而談。不多時,兩人竟達成了一致意見,迅速結成了一條堅不可摧的“統一戰線”。
緊接著,她們便開始振振有詞地宣稱道:“我等身為太後,理應為年幼的皇上殫精竭慮、分憂解難。如今這八位大臣權勢滔天,若不加以製衡,恐怕會危及聖上的皇位和江山社稷。因此,我等必須挺身而出,替皇上把好關、掌好權。”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她們冠冕堂皇的說辭罷了。實際上,她們心中各自打著如意算盤:“如此巨大的權力,豈能輕易落入他人之手?定要將其緊緊攥在自己手中,任誰也休想染指半分!”
且說那肅順,此人一向自視甚高,目空一切。此刻的他更是鼻孔朝天,滿臉傲慢與不屑。當他用眼角餘光瞥見慈安和慈禧這兩位年輕的太後時,心中暗自鄙夷道:“瞧這兩個乳臭未幹的小娘們兒,一個才二十四歲,另一個也不過二十六歲而已,尚未脫去稚氣,又能懂得多少世事?識得幾個大字便自以為是,寫出的字不僅歪歪斜斜,而且錯別字比比皆是。就這樣的水平,竟然還妄圖審閱奏折?簡直是癡人說夢!”想到此處,肅順不由得冷哼一聲,嘴角泛起一抹輕蔑的冷笑。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哼!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瞧瞧好了。那些堆積如山、浩如煙海的奏折,猶如潮水一般洶湧而至。你們不是想要看嗎?那就盡管看好了。不過我敢打賭,不出幾日,你們便會被這數量驚人的奏折弄得暈頭轉向,眼花繚亂得如同置身於迷霧之中。屆時,你們定會感到頭痛欲裂,苦不堪言。待到那時,你們自會知曉其中厲害之處,明白這絕非易事,從而知難而退,乖乖地將原本屬於我的權力交還於我手中。”
肅順這家夥呀,完全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心中暗自思忖著:“哼,就憑你們兩個女流之輩,也敢妄想與我一較高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你們實在是太過稚嫩啦!”此刻的肅順,表現得異常悠閑自在,仿佛勝券在握一般,悠然地等待著欣賞那兩位太後出醜的場景。然而,他卻渾然不知,這兩位太後絕非等閑之輩,她們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實際上,這二位太後正在暗中積蓄力量,卯足了勁,精心策劃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反擊行動,隻等時機成熟,便要給肅順送上一份意想不到的“超級大禮”,讓他好好嚐嚐苦頭!
要我說呀,這位肅順大人呐,壓根兒就沒把那兩個小娘們放在眼裏!想當年,他在鹹豐皇帝跟前可是備受寵愛呢,鹹豐帝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那叫一個信任有加。可這人吧,往往就是如此,一旦手握重權、位高權重之時,便容易變得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起來。就連對待自己潛在的敵手,也常常不屑一顧,覺得他們不過爾爾。殊不知,這恰恰是為人處世的一大忌諱所在。畢竟,隻要被視為對手之人,無論其表麵看起來多麽弱小或者不起眼,都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你致命一擊。然而,或許在肅順眼中,那兩個小娘們實在太過微不足道了,以至於他從未真正將她們當作值得重視的對手看待過。
為何會這樣呢?原因就在於此二人乃是由肅順親眼看著進入宮廷的。其中,慈安還算不錯,畢竟鹹豐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言,表示皇後(即後來的慈安太後)生性善良、儀態端莊,要求肅順務必好生維護於她。對於這一點,肅順自然心中有數。然而,那個時候的慈禧,也就是曾經的懿貴妃,肅順可真是未曾將其看在眼裏啊!在肅順眼中,這位懿貴妃或許不過爾爾,根本不值一提,屁都不算。
因此呢,不得不承認這便是人類根深蒂固的劣根性體現之一啊!當一個人身居要職、位高權重之時,往往難以清晰地認知到自身能力的邊界究竟在哪裏。打個比方來說吧,有些人會大放厥詞:“倘若我處於肅順那般的地位,必定會與兩宮皇太後妥善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凡事都有商有量的,而後再伺機而動,循序漸進地謀取權力,如此這般操作豈不是更為穩健可靠?”然而事實上呀,說出這種言論的人僅僅隻是站在了一種所謂的“上帝視角”去看待整個事件罷了。若真讓這些人置身於肅順當時所處的情境之中,恐怕他們的所作所為比起肅順還要囂張跋扈得多呢!唉,實在是無可奈何啊,畢竟這就是人性使然呐!
這八位大臣麵麵相覷,眼中閃爍著難以掩飾的興奮光芒,心中暗自思忖道:“哈哈,咱們可都是皇上親自欽點的輔政大臣啊!從今往後,這偌大的朝廷可不就得由咱們說了算了嘛!”他們仿佛已經看到自己站在朝堂之上唿風喚雨、掌控全局的威風模樣。
然而,另一邊的兩宮娘娘卻絲毫不甘示弱。她們想的卻是:“哼,別以為隻有你們才有能耐。別忘了,我們手中可是掌握著玉璽大印呢!沒有我們加蓋的印章,你們所頒布的聖旨不過就是一張毫無用處的廢紙罷了!”想到這話時,兩位娘娘挺直了腰板,目光銳利如刀,直直地一時間,氣氛緊張到了極點。
結果,這兩股勢力就這麽杠上了,你瞪我一眼,我瞪你一眼,心裏都憋著勁兒呢。八大臣想:“這倆娘們,別想在我們手裏奪權!”兩宮娘娘也想:“哼,你們八個,別想把我們晾在一邊!”
鹹豐十一年八月二十四日這天,陽光明媚,但皇宮內卻彌漫著一股緊張的氣氛。隻見肅順率領著一群人氣勢洶洶、浩浩蕩蕩地朝著宮門走來。他們身著華麗的官服,手持笏板,臉上帶著嚴肅而又傲慢的神情。
原來,這些人此番進宮是有要事相商——商討如何處理堆積如山的公文。此時的後宮之中,兩位娘娘已然地位尊崇,榮升為太後。其中,鹹豐皇帝的正宮皇後鈕祜祿氏被尊稱為母後皇太後,她的徽號乃是“慈安”。這位太後端莊嫻靜,氣質高雅,舉手投足間盡顯母儀天下之風範。
而另一位太後則是懿貴妃,也就是當今小皇上的親生母親。她憑借著自己的聰慧和手段,成功登上了聖母皇太後的寶座,其徽號為“慈禧”。如今的慈禧太後,更是意氣風發,權勢滔天,出行之時排場極大,令人側目。宮女太監們前唿後擁,沿途侍衛林立,旌旗飄揚,好不威風!
肅順一見兩位皇太後,趕忙趨步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個大禮,然後便迫不及待地開口說道:“兩位太後娘娘啊!先皇駕崩之前,特意將咱們八位大臣召集到一塊兒,召開了一次至關重要的會議。隻可惜當時您二位並不在場,所以今日微臣鬥膽在此,給您二位補上這一課。日後處理朝廷公文之時,具體的操作流程便是如此這般:但凡有各地呈遞上來的奏折,首先都得由咱們八位大臣一同過目審閱。待大家仔細研討之後,再共同擬定出一道旨意。接下來嘛,這份已經擬好的旨意就會被送到您二位這裏來了。屆時,還煩請兩位太後娘娘各施其能。其中一位手持玉璽,在奏折的開頭位置鄭重地蓋上一枚印章;而另一位則需手握鳳印,於奏折的末尾處穩穩當當地加蓋一下印記。如此一來,整個處理公文的手續也就算是圓滿完成啦!”
言罷,肅順不禁麵露得意之色,還用眼角餘光偷偷瞥了兩位太後一眼,心中暗自思忖道:“嘿嘿,這套流程清晰明了、簡便易行,想來兩位太後娘娘對此應當不會存有任何異議吧?”
結果,當兩位太後聽完這番話後,她們臉上的表情瞬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隻見慈安太後微微皺起了她那細長的眉毛,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滿和疑惑;而一旁的慈禧太後則毫不掩飾自己的憤怒,她猛地張開嘴巴,聲音尖銳地說道:“合著我們倆就隻負責蓋戳啊?那我們算什麽?難道是蓋章機器不成?我們必須一同查看這些奏折!”
站在對麵的肅順聽到這話,心中不禁咯噔一聲,暗自思忖道:“哎呀,這情況怎麽跟我原先設想的完全不同呢?先皇可不是這樣吩咐我的呀!”然而,盡管內心有些慌亂,但他表麵上依舊努力維持著鎮定自若的神情,並連忙開口試圖向兩位太後解釋:“太後娘娘們息怒,請聽微臣一言。先皇確實是如此交代的,他特意頒發給您們這兩方印章,目的就是讓您們在需要的時候蓋上戳記而已。至於查看奏折之事,先皇並未提及啊。”
事實上,肅順所說的確並無差錯。他原本的想法是希望這兩位年輕的太後在小皇帝的皇位麵臨重大威脅時才挺身而出予以幹涉,平日裏隻需起到一定的震懾作用即可。畢竟朝政大事複雜多變,若是讓太後過多參與其中,恐怕會引發不必要的混亂和紛爭。隻是如今看來,他顯然低估了這兩位太後對於權力的渴望以及對自身地位的重視程度。
慈禧太後端坐在鳳椅之上,心中暗自盤算著。隻見她微微眯起雙眸,手中緊握著那方象征著無上權力的印璽,嘴角不自覺地泛起一絲不易察覺的笑容。此刻,她的心思如同算盤珠子一般,劈裏啪啦地快速轉動起來。
她凝視著手中的印璽,仿佛能夠透過它看到那無盡的權力和榮耀。心中暗想道:“這權力如今已然握於我的手中,如果不好好加以利用,豈不是白白浪費了如此難得的機會嗎?遙想當年,順治爺和康熙爺皆是少年繼位,而孝莊皇太後則以其卓越的才智和果敢的決斷力,盡心盡力地輔佐新君,最終成就了一番彪炳史冊的偉業。既然前人可以做到,那麽我慈禧又為何不能成為第二個孝莊呢?”想到此處,慈禧太後的眼中閃過一抹決然之色,她決心要憑借自己的手段和智慧,在這風雲變幻的朝堂之中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來。
於是乎,慈禧太後那顆一直深藏於心底、想要獨攬大權的心再次蠢蠢欲動起來。那攬權的小火苗猶如被狂風席卷一般,瞬間熊熊燃燒,且火勢愈發兇猛,大有燎原之勢。然而,這位久居深宮、曆經風雨的老佛爺可不是那種頭腦簡單之人,她深知此時若過於張揚,鋒芒畢露,定然會引來諸多麻煩和禍端。因此,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她決定尋找一個可靠的同盟者來協助自己實現心中的野心。
就在這時,慈禧太後那精明而銳利的目光不經意間掃過身旁的慈安太後,心中頓時有了主意。隻見她輕移蓮步,緩緩地湊近慈安太後,微微彎下身子,將頭靠近對方的耳畔,然後用一種極為輕柔卻又飽含深意的聲音低語道:“姐姐呀,您瞧瞧咱們這可憐的小皇帝,年紀尚幼,羽翼未豐。如今這朝廷上下局勢複雜多變,那八位大臣手握重權,勢力龐大。倘若他們哪一天心生邪念,妄圖篡奪皇位,那我們的小皇帝該如何自處呢?依妹妹之見,唯有咱們姐妹二人齊心協力,將這至高無上的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方可確保小皇帝的安全無虞,保我大清江山永固啊!”
慈安太後聽了慈禧所言之後,不禁微微頷首,表示認同。她那端莊秀麗的麵容上流露出一絲思索之色,似乎在權衡利弊。片刻之後,她輕啟朱唇說道:“妹妹所言甚是有理。”於是乎,這兩位太後便湊到一起商議起來。隻見她們時而交頭接耳,竊竊私語;時而眉飛色舞,侃侃而談。不多時,兩人竟達成了一致意見,迅速結成了一條堅不可摧的“統一戰線”。
緊接著,她們便開始振振有詞地宣稱道:“我等身為太後,理應為年幼的皇上殫精竭慮、分憂解難。如今這八位大臣權勢滔天,若不加以製衡,恐怕會危及聖上的皇位和江山社稷。因此,我等必須挺身而出,替皇上把好關、掌好權。”然而,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不過是她們冠冕堂皇的說辭罷了。實際上,她們心中各自打著如意算盤:“如此巨大的權力,豈能輕易落入他人之手?定要將其緊緊攥在自己手中,任誰也休想染指半分!”
且說那肅順,此人一向自視甚高,目空一切。此刻的他更是鼻孔朝天,滿臉傲慢與不屑。當他用眼角餘光瞥見慈安和慈禧這兩位年輕的太後時,心中暗自鄙夷道:“瞧這兩個乳臭未幹的小娘們兒,一個才二十四歲,另一個也不過二十六歲而已,尚未脫去稚氣,又能懂得多少世事?識得幾個大字便自以為是,寫出的字不僅歪歪斜斜,而且錯別字比比皆是。就這樣的水平,竟然還妄圖審閱奏折?簡直是癡人說夢!”想到此處,肅順不由得冷哼一聲,嘴角泛起一抹輕蔑的冷笑。
他心中暗自思忖道:“哼!既然如此,那就讓你們瞧瞧好了。那些堆積如山、浩如煙海的奏折,猶如潮水一般洶湧而至。你們不是想要看嗎?那就盡管看好了。不過我敢打賭,不出幾日,你們便會被這數量驚人的奏折弄得暈頭轉向,眼花繚亂得如同置身於迷霧之中。屆時,你們定會感到頭痛欲裂,苦不堪言。待到那時,你們自會知曉其中厲害之處,明白這絕非易事,從而知難而退,乖乖地將原本屬於我的權力交還於我手中。”
肅順這家夥呀,完全沒有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他心中暗自思忖著:“哼,就憑你們兩個女流之輩,也敢妄想與我一較高下?簡直就是癡人說夢!你們實在是太過稚嫩啦!”此刻的肅順,表現得異常悠閑自在,仿佛勝券在握一般,悠然地等待著欣賞那兩位太後出醜的場景。然而,他卻渾然不知,這兩位太後絕非等閑之輩,她們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實際上,這二位太後正在暗中積蓄力量,卯足了勁,精心策劃著一場驚天動地的反擊行動,隻等時機成熟,便要給肅順送上一份意想不到的“超級大禮”,讓他好好嚐嚐苦頭!
要我說呀,這位肅順大人呐,壓根兒就沒把那兩個小娘們放在眼裏!想當年,他在鹹豐皇帝跟前可是備受寵愛呢,鹹豐帝對他幾乎是言聽計從,那叫一個信任有加。可這人吧,往往就是如此,一旦手握重權、位高權重之時,便容易變得目中無人、狂妄自大起來。就連對待自己潛在的敵手,也常常不屑一顧,覺得他們不過爾爾。殊不知,這恰恰是為人處世的一大忌諱所在。畢竟,隻要被視為對手之人,無論其表麵看起來多麽弱小或者不起眼,都有可能在關鍵時刻給你致命一擊。然而,或許在肅順眼中,那兩個小娘們實在太過微不足道了,以至於他從未真正將她們當作值得重視的對手看待過。
為何會這樣呢?原因就在於此二人乃是由肅順親眼看著進入宮廷的。其中,慈安還算不錯,畢竟鹹豐皇帝臨終前留下遺言,表示皇後(即後來的慈安太後)生性善良、儀態端莊,要求肅順務必好生維護於她。對於這一點,肅順自然心中有數。然而,那個時候的慈禧,也就是曾經的懿貴妃,肅順可真是未曾將其看在眼裏啊!在肅順眼中,這位懿貴妃或許不過爾爾,根本不值一提,屁都不算。
因此呢,不得不承認這便是人類根深蒂固的劣根性體現之一啊!當一個人身居要職、位高權重之時,往往難以清晰地認知到自身能力的邊界究竟在哪裏。打個比方來說吧,有些人會大放厥詞:“倘若我處於肅順那般的地位,必定會與兩宮皇太後妥善處理好彼此之間的關係,凡事都有商有量的,而後再伺機而動,循序漸進地謀取權力,如此這般操作豈不是更為穩健可靠?”然而事實上呀,說出這種言論的人僅僅隻是站在了一種所謂的“上帝視角”去看待整個事件罷了。若真讓這些人置身於肅順當時所處的情境之中,恐怕他們的所作所為比起肅順還要囂張跋扈得多呢!唉,實在是無可奈何啊,畢竟這就是人性使然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