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大儒介入


    在主考官張淩峰的書房外,此事的動靜不小,不僅吸引了眾多考官和衙役的關注,還引起了一位在場外等候的大儒的注意。這位大儒名叫蘇文淵,是當今學界泰鬥,學識淵博,德高望重,雖已年逾古稀,但精神矍鑠,平日裏最關注的便是國家人才的選拔與培養。


    蘇文淵原本是應主考官之邀,前來參與科舉後期一些學術性評判工作的。此時,他正在偏廳等候,聽到周圍人紛紛議論林塵與主考官之間的爭論,不禁心生好奇。待了解事情的大致經過後,蘇文淵對林塵的應對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哦?竟有這等事?一個寒門學子,麵對主考官的質疑,能如此據理力爭,且條理清晰,倒是難得。”蘇文淵撫著胡須,眼中閃過一絲讚許。


    蘇文淵決定親自查看林塵的試卷,他認為,從文章中更能直觀地了解一個學子的才學與思想深度。於是,他起身向書房走去。


    此時,書房內林塵剛剛與主考官張淩峰交談完畢,正準備告辭離開。蘇文淵恰好走進來,與林塵打了個照麵。林塵見眼前老者氣質不凡,雖不認識,但仍恭敬地行了一禮。


    張淩峰看到蘇文淵,連忙起身相迎,說道:“蘇老,您怎麽來了?”


    蘇文淵笑著擺擺手,說道:“聽聞這裏有個有趣的事情,便過來瞧瞧。這位想必就是那位備受爭議的林塵公子吧?”


    張淩峰點頭道:“正是。蘇老,林塵方才對自己試卷中的觀點進行了詳細闡述,其見解獨到,倒也讓本官有些刮目相看。”


    蘇文淵微微點頭,目光落在林塵身上,說道:“林公子,方才你的應對之詞,老夫略有耳聞,確實不錯。不知可否讓老夫看看你的試卷?”


    林塵受寵若驚,連忙說道:“能得大儒垂青,是學生的榮幸。隻是學生文章粗陋,還望蘇老不吝賜教。”


    蘇文淵接過試卷,走到一旁的書桌前,緩緩坐下,開始仔細研讀。書房內一時安靜下來,眾人都不敢打擾蘇文淵。隻見他時而微微皺眉,時而輕輕點頭,時而又陷入沉思。


    蘇文淵首先看到的是林塵對儒家經典在當今社會治理中的應用論述。林塵開篇便點明儒家經典於社會治理的重要性,如同燈塔引航,但需因時因地製宜。蘇文淵對此觀點頗為認同,不住點頭。他繼續往下看,林塵從“仁”字展開,闡述了以民為本的理念,並結合當下社會實際,提出興修水利、開設義學、輕徭薄賦等具體措施,還列舉了唐太宗李世民踐行仁政的曆史典故作為例證。蘇文淵心中暗自讚歎,這學子不僅對儒家經典理解深刻,還能將其與現實緊密結合,提出切實可行的施政方向,實非易事。


    接著,蘇文淵看到林塵對邊疆防禦策略的分析。林塵對邊疆地理形勢的精準描述,以及針對不同區域提出的極具針對性的防禦策略,如在北方大漠設烽火台、訓練精銳騎兵,在西部山區修繕古道、修築堡壘等,讓蘇文淵眼前一亮。他深知,這些策略不僅需要對軍事戰略有深入理解,還需對邊疆實際情況有詳細了解,一個年輕學子能有如此見識,實在難得。


    當看到林塵對商業與農業平衡問題的論述時,蘇文淵不禁停下手中的動作,陷入了更深的思考。林塵提出農業是國家根基,商業是國家血脈,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並詳細闡述了實現兩者平衡的具體措施,如製定優惠政策鼓勵農民發展多種經營,建立公平的市場競爭環境促進商業繁榮等。蘇文淵心中感慨,這一觀點打破了傳統的重農抑商觀念,雖大膽卻不失合理,展現出林塵敏銳的經濟眼光和敢於創新的精神。


    看完試卷,蘇文淵抬起頭,眼中滿是讚賞地看著林塵,說道:“林公子,你的文章讓老夫眼前一亮啊。觀點新穎獨到,論證嚴謹有力,既有深厚的學術底蘊,又能緊密結合當下實際,實乃不可多得的佳作。”


    林塵連忙謙虛道:“蘇老過獎了,學生隻是將自己的一些思考寫了出來,還存在許多不足之處。”


    蘇文淵笑著搖搖頭,說道:“你不必過於謙虛。科舉考試能出現你這樣的文章,是國家之幸。不過,老夫還有幾個問題,想與你探討一番。”


    林塵恭敬地說道:“蘇老請講,學生洗耳恭聽。”


    蘇文淵說道:“你在文章中提到,要在保障農業的基礎上扶持商業發展,這其中涉及到諸多政策的調整與實施。然而,在實際操作中,如何確保這些政策能真正落地,不出現偏差呢?”


    林塵思索片刻,說道:“蘇老,學生認為,首先要明確政策的執行主體,加強對官員的培訓與監督,確保他們理解政策意圖,並能公正、有效地執行。其次,建立反饋機製,及時收集政策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以便做出調整。再者,鼓勵民間參與監督,讓百姓成為政策實施的監督者,這樣能更好地保證政策的落實效果。”


    蘇文淵聽後,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嗯,你考慮得很周全。那關於人才選拔,你主張廣開渠道,吸納民間有一技之長之人進入官場。但如何保證這些人才的品德與操守,避免他們以權謀私呢?”


    林塵答道:“蘇老,學生以為,在選拔人才時,除了考察其才能,還應注重品德的考核。可以通過鄉舉裏選、鄰裏評價等方式,了解其日常品行。同時,在人才進入官場後,加強廉政教育,建立嚴格的監督與懲處機製,一旦發現以權謀私的行為,絕不姑息。”


    蘇文淵聽了林塵的迴答,不禁撫掌大笑,說道:“好,好啊!林公子,你不僅才學出眾,對實際問題的思考也如此深入,實乃國家棟梁之才。”


    張淩峰在一旁看著,心中對林塵的認可又多了幾分。他說道:“蘇老,經您這麽一考,更能看出林塵的才學與見識了。看來本官之前確實對他有所偏見。”


    蘇文淵看著張淩峰,說道:“張大人,科舉選拔人才,不應拘泥於出身與傳統觀念,而應以才學與品德為首要考量。像林塵這樣的人才,若因偏見而被埋沒,實在可惜。”


    張淩峰點頭稱是,說道:“蘇老教誨得是,本官定當銘記於心。”


    蘇文淵又看向林塵,說道:“林公子,日後若有學術上的困惑,可隨時來找老夫。希望你能繼續保持這份才學與熱情,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林塵感激地說道:“多謝蘇老厚愛,學生定不辜負您的期望。”


    此事過後,林塵的才名在科舉圈子裏越發響亮。他憑借自己的真才實學和據理力爭的勇氣,不僅贏得了主考官的認可,還得到了大儒蘇文淵的賞識。這對他未來的仕途發展無疑是一個良好的開端,而林塵也深知,這隻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個新起點,未來還有更多的挑戰與機遇等待著他,他將帶著這份期望與責任,繼續前行,為國家和百姓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根的逆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月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月影並收藏草根的逆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