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大儒讚賞


    大儒蘇文淵坐在書房的書桌前,手中捧著林塵的試卷,目光在字裏行間穿梭,神情專注而投入。書房內靜謐無聲,唯有偶爾傳來的紙張翻動聲。蘇文淵的眼神時而犀利,時而柔和,時而沉思,時而露出讚賞的光芒。


    他首先讀到的是林塵對治國理政理念的闡述,文章開篇便氣勢不凡:“治國之道,如舟行於海,需掌穩航向,因時順勢,方能致遠。當今之世,風雲變幻,傳統之法雖為基石,然創新變革亦刻不容緩。”蘇文淵微微點頭,暗自思忖,這開篇寥寥數語,便展現出林塵對治國的宏觀理解,既有對傳統的尊重,又有求新求變的意識,實屬難得。


    繼續往下讀,林塵在論述如何平衡商業與農業發展時,提出了一套獨特且深刻的見解。“農,國之根本,民之衣食所係;商,國之血脈,通有無,促繁榮。二者相輔相成,不可偏廢。今時不同往日,商業之勢漸興,若仍抱守重農抑商之舊規,恐阻國家發展之步伐。當以合理之策,扶商而不損農,興農以促商。”蘇文淵讀到此處,不禁眼前一亮。在這個時代,重農抑商觀念根深蒂固,而林塵能突破傳統思維的束縛,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商業與農業的關係,這需要非凡的勇氣和敏銳的洞察力。


    林塵進一步闡述道:“可設商部,專司商業之事,製定律法,規範商業行為,保障商賈權益。同時,引導商業資本反哺農業,如興修水利、改良農具,以科技之力提升農業之產出。且鼓勵農商合作,拓展農產品之銷路,使農者獲利,商者亦有所得。”蘇文淵對此論述大為讚賞,他深知,這些措施若能施行,不僅能促進商業的健康發展,更能為農業注入新的活力,實現兩者的良性互動。林塵能提出如此切實可行的策略,絕非紙上談兵之輩,而是對國家經濟現狀有著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隨後,蘇文淵讀到林塵關於人才選拔的觀點。林塵寫道:“人才者,國之瑰寶也。然選拔之途,不應局限於科舉一徑。天下之大,賢能之士散於民間,或精於技藝,或擅於謀略,若因出身、學曆之故而棄之不用,實乃國家之損失。當廣開賢路,不拘一格降人才。”蘇文淵撫須沉思,這一觀點與他一直以來倡導的理念不謀而合。在他看來,科舉雖為國家選拔了眾多優秀人才,但民間不乏遺珠,若能拓寬選拔渠道,必將為國家匯聚更多的智慧與力量。


    林塵還詳細闡述了具體的選拔方法:“可設技藝之試,選拔工匠、醫者、算師等專業人才;設謀略之考,招攬有濟世之才、能謀國之大事者。且於選拔之後,設專門之學館,授之以為官之道、律法之規,使其能更好地為國家效力。”蘇文淵對此十分認同,他認為林塵不僅提出了創新的選拔理念,還給出了具體的實施路徑,考慮周全,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


    在談到教育改革時,林塵的觀點更是讓蘇文淵眼前一亮。“教育者,國之根本,關乎民族之興衰。當今之教育,重經史而輕實務,學子所學與社會所需脫節。當改革教育之法,除經史子集之外,增設天文、地理、算術、格物等實用之學,培養全麵發展之人才。”蘇文淵不禁拍案叫絕,他深知,傳統教育注重經典研讀,雖能培養學子的文化素養,但在麵對日益複雜的社會發展需求時,顯得有些力不從心。林塵提出的教育改革思路,正是解決當下教育困境的一劑良藥。


    林塵繼續寫道:“且教育不應局限於學堂之內,當鼓勵民間辦學,讓更多的孩子有受教育的機會。同時,選派優秀學子出國留學,學習他國之長,歸來後報效國家。”蘇文淵讀到此處,心中感慨萬千。林塵的這些想法不僅具有前瞻性,更體現了他對國家未來的深切關懷。在這個閉關自守的時代,能有如此開放的教育理念,實在是難能可貴。


    讀完林塵的試卷,蘇文淵心中滿是讚賞之情。他抬起頭,目光落在林塵身上,眼中盡是欣賞與欣慰。“林公子,你的文章實在是讓老夫大開眼界啊!”蘇文淵由衷地讚歎道,“你對治國理政的見解深刻獨到,無論是經濟、人才還是教育方麵,都能突破傳統,提出創新且可行的策略。此等才華,此等見識,實乃國家之幸,民族之幸啊!”


    林塵謙遜地躬身行禮,說道:“蘇老謬讚了,學生不過是將心中所想、所思訴諸筆端,尚有許多不足之處,還望蘇老不吝賜教。”


    蘇文淵笑著擺擺手,說道:“你不必過謙。能在如此年紀,對國家大事有這般深刻的思考,已經非常了不起了。老夫在學界數十載,見過無數才子,但像你這樣兼具才華與遠見的,實屬罕見。”


    蘇文淵站起身來,走到林塵身邊,語重心長地說道:“林公子,科舉隻是你人生的一個起點,未來的路還很長。以你的才華和抱負,定能在朝堂上大有作為。但你要記住,為官者,當以天下為己任,為百姓謀福祉。無論何時,都要堅守自己的初心,不被世俗所染。”


    林塵堅定地說道:“蘇老教誨,學生銘記於心。學生定當不負蘇老期望,為國家、為百姓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蘇文淵滿意地點點頭,說道:“好,有你這番決心,老夫就放心了。日後若有任何困惑,無論是學術上還是為官之道,都可來找老夫。老夫雖不才,但也願為你答疑解惑,助你一臂之力。”


    林塵感激涕零,再次深深鞠躬,說道:“多謝蘇老厚愛,學生何德何能,能得蘇老如此關照。蘇老的教誨,如明燈照亮學生前行之路,學生定不敢忘。”


    此時,一旁的主考官張淩峰看著這一幕,心中既為林塵感到高興,又為自己之前的偏見感到慚愧。他走上前,說道:“蘇老,經您這麽一評點,本官才真正認識到林塵的才華。之前本官對他多有誤解,實在不該。”


    蘇文淵看著張淩峰,說道:“張大人,科舉選拔人才,切不可因出身、門第等偏見而錯失良才。像林塵這樣的寒門貴子,更應給予機會,讓他們能施展才華,為國家效力。”


    張淩峰連忙點頭,說道:“蘇老教訓得是,本官日後定會公正選拔人才,不再犯此類錯誤。”


    蘇文淵又轉頭對林塵說道:“林公子,你此次高中,已是板上釘釘之事。但這隻是你仕途的開始,往後還需不斷努力。老夫期待著你能在朝堂上大放異彩,為國家帶來新的氣象。”


    林塵自信地說道:“蘇老放心,學生定當全力以赴,不辜負蘇老和天下百姓的期望。”


    在大儒蘇文淵的讚賞與鼓勵下,林塵對未來充滿了信心。他深知,自己肩負著重大的責任與使命,但有了蘇文淵這樣的前輩的支持與指引,他更加堅定了前行的步伐。而蘇文淵的讚賞,也如同春風化雨,滋潤著林塵的心田,激勵著他在為國家、為百姓奮鬥的道路上,不斷前行,創造更加輝煌的成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草根的逆襲之路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雲海月影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雲海月影並收藏草根的逆襲之路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