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上位派人去請湯和入宮,說是想念老朋友了。


    但是湯和已經病得下不了床。


    上位特賜以安車,抬著湯和入見。


    湯和病入膏肓,將不久於人世,嘴角一直流著口水,一句話也說不上來。


    上位拉著他的手,說了很多安穩的話,一邊說一邊擦眼淚。


    無論上位說什麽,湯和的眼中發不出一點兒光亮,隻是無力地勉強維持唿吸。


    病重的湯和已經構不成威脅,上位派人把湯和送迴鳳陽老家。


    八月,湯和病逝於家中,享年七十歲,因為子、孫、曾孫三代均早逝,故而無法襲爵。


    上位想念有燉,卻又不敢開口,隻是眼巴巴地瞅著子薰,他知道是子薰攔著不讓有燉再來京師。


    他沒怪子薰,他也害怕自己的偏愛傷著這個孩子。


    阿橚兩口子每次迴京師都能說出一大堆有燉必須留在王府的理由,上位隻能壓下心頭的想念。


    每次見他這副表情,子薰就給他做一大堆好吃的。


    至於有燉,是不能讓他見的。


    有燉送給祖父的生日禮物又是自編自導的一出戲曲,變著花樣討祖父開心。


    看著戲,上位的淚水就那麽一直流啊流的。


    子薰輕拍著他的背,想讓他心裏好受些。


    他無奈地跟子薰說:“你真是個狠心的人”。


    店鋪的交接工作基本結束,太孫之母呂洛希派人和雨桐一起接手,木槿仍把依附的目標鎖定為東宮,隻不過具體的人已換成太孫。


    木槿的行為稱得上:機關算盡太聰明。


    蒙雪向子薰和上位辭行,旅遊計劃正式啟動。


    子薰親自送出宮,從此再未收到夫婦二人的消息。


    子薰湊過來,要親他一下表示歉意,他倏地一下躲開了,而後又捏緊子薰的手指。


    等到晚上又不依不饒地索取一番,直到子薰麵紅耳赤求饒為止。


    看著她盡興、滿足的神情,他的心仿佛又迴到了年輕的時候。


    雖然不再精力充沛,但仍能讓她魂牽夢縈。


    聽她一遍一遍喊“淩川”的時候,他的神情饜足而幸福。


    他在此事上越來越有節製,以減少次數來保證每次的效果。


    由於平時堅持鍛煉,他身體保養得不錯,看上去同齡人年輕很多,依然腹肌硬實,充滿力量感。倘若他恣意縱行的話,子薰依然吃不消。


    子薰是愛他的,一直都愛。


    借助郭惠妃提供的情報,上位派人肅清了郭天爵的殘餘勢力,所以他特地去了郭惠妃宮一趟。


    郭惠妃也愛他。


    後宮的女子,誰不愛皇上呢?


    何況,他是這樣的誘人。


    郭惠不喜歡主動,她隻是用充滿欲望的眼神勾著上位一步步走近。


    等到上位剛有所動作時,她又忍不住輕哼一聲,他心中的念頭隨之激蕩湧動。


    伸進她的衣內,握住那一抹輕盈,稍稍用力,嬌吟聲頓時響起。


    他的吻濕潤、溫和,而又夾帶著些力度,讓她情不自禁勾著他的脖頸,無聲的邀請。


    他知道她想,但他不能,他有很多事要忙,他隻需知道她是不是還想。


    又是留下一句,“等著咱”,而後用力捏了一把,便走了,把她的心也帶走了。


    這是他的後宮,裏麵住著天天想他念他的癡情女子。


    他的後宮,他的子薰,讓他對世間充滿了留戀。


    輕風飛揚中,子薰在等他,巧笑倩兮,眉目盼兮,他大踏步走來,眼中漾著笑意。


    子薰忽然想起那句詩,“願有歲月可迴首,且以深情共白頭。”


    也許,他和她就這樣一輩子吧。


    “你是否願意遣散後宮?”


    “願意”。


    “騙人”。


    “咱沒騙人,咱有子薰就夠了,弱水三千,咱隻取一瓢飲“,他輕聲低語,吻上子薰的耳垂。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春風十裏,不如你。


    子薰的心,被他牢牢鎖定。


    子薰讓妙福、妙定去開封,妙定不肯走,要護子薰周全,眼淚汪汪的,讓子薰無法拒絕。


    妙福走了,她希望子薰以後能海闊天空,她不想成為子薰的負擔。


    這個孩子,總是那麽善解人意。


    能去阿橚那裏,對她而言,是最好的歸宿,她喜歡阿橚,已經很久很久。


    張煥、石頭離職後,在京師養老,最近先後患病,子薰派了禦醫前去醫治,全都不見起色,竟然一病不起,撒手人寰。


    上位怕子薰承受不住,整日整夜地守在子薰身邊,不住地跟她說:“你還有咱,別哭,有咱陪著你”。


    同時在上位身邊,一直以來,子薰和太孫相處得還算愉快,沒出現過尷尬場麵。


    今天不知為何,太孫出門時迎見子薰,竟然有了絲躲閃和迴避。


    子薰心中納罕,進去後發現一張地圖,上麵標注著全國各地藩王的分布情況。


    在已經就藩的十八位藩王中,九位藩王在北方邊塞開府,統稱為九大塞王,他們的封地分布於沿長城一線,位於險要之地,秦王朱樉的封地在西安,朱樉去世後,王位由世子朱尚炳繼承;晉王朱棡的封地在太原;燕王朱棣的封地在北平;代王朱桂的封地在大同;肅王朱楧封地在甘州;遼王朱植的封地在廣寧;慶王朱栴的封地在寧夏;寧王朱權的封地在大寧;穀王朱橞的封地在宣府。


    藩王的權力很大,各地所屬衛將校悉聽藩王節製,各地軍機要務皆奏啟藩王知曉。


    生了這麽多兒子,並將他們分封到各地,一直是上位心中的得意之事。


    他對太孫說:“我以禦虜防患之事付之諸王,可使邊塵不動,給你個太平皇帝做。”


    麵對如狼似虎的叔叔們,太孫心中並不輕鬆,他提出了心中的顧慮,“虜不靖,諸王禦之;諸王若不靖,孰能禦之?”


    上位對自己的兒子深信不疑,諸王怎會不靖?


    不過,既然太孫提出了這個問題,想必是有話想說,他的主張一向是暢所欲言,於是他反問道,”汝意如何?“


    太孫迴答:”以德懷之,以禮製之。不可,則削其封地;再不可,則廢置其人;仍不可,則舉兵討伐。”


    也隻能如此吧,上位點頭讚同,不過他始終相信他的兒子。


    各個藩王相互製衡,並非一家獨大,怎會釀成禍端?


    就算偶有一兩個起了異心,發兵討伐便是,還能翻了天不成?


    雖然在藩王之中,他最看好阿棣,但他也隻是諸多藩王中的一個,怎會有實力與朝廷對抗。


    他既相信阿棣的忠心,也相信自己天衣無縫的布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