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雪年齡大了,精力大不如從前,除了生意上的事,統領女衛和護衛長樂宮安全之事都交給了妙定負責,子薰去梅園的話,也是妙定隨行前往。
等店鋪交割完畢,蒙雪想跟著丈夫陸少山到處走走,遊山玩水,她已經辭去禦前宮女的職位,隻等著徹底閑下來跟陸少山遠走他鄉。
對於蒙雪的這些打算,上位十分讚同,蒙雪在宮中服侍多年,知道太多宮闈密事,她願意主動離開,倒省去了很多麻煩。
為了便於蒙雪夫婦提前規劃旅遊路線,上位特地恩準陸少山提前離職,並且一次性發放了五年的俸祿作為補償和獎勵。
蒙雪不缺錢,子薰平時給她的銀錢足夠她幾輩子用的,何況還暗中塞了幾十家店鋪給她。
大明皇宮要換新主人了,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隻有阿楹跟前的宦侍三寶絲毫不受影響。
每天按部就班打點好阿楹的日常生活。
阿楹對這個大伴十分依賴,妙錦則嗤之以鼻,她覺得這個小內侍過於油滑,太善於討好。
沒有缺點的人不可用。
這是娘娘親自教給妙錦的人生哲理,她非常讚同。
看皇上和娘娘的意思,是有意把妙錦許給小王爺。
女主人不喜歡,這往後的日子怎麽混?
話雖如此,三寶的臉上卻不見一絲愁容,依舊盡心服侍。
他越是這樣,子薰越是喜歡,這副心神安定的樣子,一看就是可以造就的人才。
因此,三寶一定是要長期留用的。
上位對秦王朱樉失望透頂,那麽在晉王朱棡和阿棣之間,上位更看重誰?子薰想知道答案。
上位不想讓晉王父子對皇位有非分之想,也沒對阿棣有過任何承諾。
上位把第九女壽春公主許配給了傅友德的兒子傅忠,又讓傅友德的女兒嫁給了晉王世子朱濟熺,成為世子妃,可謂親上加親。
傅友德被賜死,是否意味著上位在削弱晉王的勢力,讓他永遠為太孫所用?
定遠侯王弼的女兒是楚王朱楨的正妃,上位賜死王弼是否出於同樣的用意。
那麽,接下來上位要處置的公、侯是誰?
最早跟誰上位打天如今仍在世的公侯中,宋國公馮勝和信國公湯和的地位最高。
馮勝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常遇春長子鄭國公常茂,常茂已於洪武二十四年死於謫所,次女是阿橚的正妃馮姍。
湯和也有兩個女兒,先後都嫁給了魯王。魯王的兩位正妃都是湯和之女,但是魯王已於洪武二十二年去世。
難道上位接下來要對付的是馮勝?
想到這兒,子薰不由得一怔,得想辦法示警。
但是,子薰發出的信,阻擋不了任何事情的發生。
一直以來,上位都對馮勝信任有加,委以心腹重任,馮勝雖偶有小的過失,但瑕不掩瑜,他對上位的忠心無可置疑。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年邁的馮勝是周王世子有燉的外公,這層身份的存在使他無法被太孫深信不疑,他隻能離開。
上位給了馮勝一個選擇,是隱姓埋名地離開還是自盡。
無論如何,宋國公爵位必須削除。
遠走高飛也罷,揮劍自盡也行,總之不能再以宋國公的身份存活於世。
馮勝選擇了自盡,以換取全家的平安,換得女兒和外孫的平安。
不能因為他苟活於世,讓聰明絕倫的外孫禍患上身。
”咱也想有燉了“,這是馮勝在人世間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是上位最後一次跟他說心裏話。
愛之深,責之切,朱樉雖然不爭氣,有過各種荒唐之舉,但是上位並未完全放棄對他的期望。
洪武二十八年,上位下旨令,朱樉帶兵去洮州平叛,勝利歸來時,上位高興得合不攏嘴,蹉跎這麽多年,這個兒子走正道了。
立了戰功,朱樉的膽子也肥了起來,竟然向父皇請求扶側妃鄧欣悅為正妃。
上位雷霆震怒,將其駁迴,他想了又想,這個兒子之所以這麽不爭氣,不是因為資質欠缺,而是由於他的心思根本就沒用對地方,心心念念的隻有鄧欣悅那個婦人,正妃觀音奴尚在,若是將鄧欣悅扶正,你把觀音奴置於何地?
你把皇家的信譽和顏麵置於何地?真是豈有此理。
在上位看來,鄧欣悅就是一個利欲熏心,隻顧私利的無知婦人。
他一怒之下,下旨賜死鄧欣悅。
朱樉跑迴京師,跪在父皇麵前求情,哭得死去活來,“父皇,求你放過欣悅吧,賜死她,兒子也活不成了”。
一聽這話,上位的怒火更盛了,對朱樉的要死要活置之不理,直接派人去秦王府行刑。
欣悅死了,朱樉的七魂八魄全散了。
沒有了欣悅,他留在這世上還有什麽意思?
他以為隻要安分守己,表現好,就能博得父皇的歡心,
但是,他錯了,他終於看清事實,無論他怎麽表現,都沒用。
父皇從來不關心他想要什麽樣的生活,從來不在意他喜歡的人是誰。
父皇從來不顧及他的感受,以前是這樣,以後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
他怒了,父皇,你給了我生命,現在,還給你!!
朱樉迴到王府,在欣悅身邊,揮劍自刎,緊隨欣悅香魂而去。
朱樉死後,上位餘恨未消,認為他德行不良、死有餘辜,定諡號為“湣”,並下旨削減葬禮規模,。
“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諡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諸子,以爾年長,首封於秦,期永綏祿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於德,竟殞厥身,其諡曰湣。”
“屢嚐教責,終不省悟,致殞厥身。爾雖死矣,餘辜顯然。”
雖然恨鐵不成鋼,但是上位的傷痛卻刻骨銘心,深入骨髓每一處,攪得他徹夜難安,連連從噩夢中驚醒。
悲痛難忍中,上位下旨讓秦王正妃觀音奴殉葬。
這個可憐的女子,平生沒得到過丈夫的半點兒關愛,卻要在他死後為之殉葬。
從觀音奴身上,子薰想到了自己今後的結局,以上位深重的執念,他怎會放手讓自己離開?怕是要生生世世和他綁定在一起的。
子薰不想麵對這樣的命運,她想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她能逃去哪裏呢?
等店鋪交割完畢,蒙雪想跟著丈夫陸少山到處走走,遊山玩水,她已經辭去禦前宮女的職位,隻等著徹底閑下來跟陸少山遠走他鄉。
對於蒙雪的這些打算,上位十分讚同,蒙雪在宮中服侍多年,知道太多宮闈密事,她願意主動離開,倒省去了很多麻煩。
為了便於蒙雪夫婦提前規劃旅遊路線,上位特地恩準陸少山提前離職,並且一次性發放了五年的俸祿作為補償和獎勵。
蒙雪不缺錢,子薰平時給她的銀錢足夠她幾輩子用的,何況還暗中塞了幾十家店鋪給她。
大明皇宮要換新主人了,很多人都意識到了這一點,隻有阿楹跟前的宦侍三寶絲毫不受影響。
每天按部就班打點好阿楹的日常生活。
阿楹對這個大伴十分依賴,妙錦則嗤之以鼻,她覺得這個小內侍過於油滑,太善於討好。
沒有缺點的人不可用。
這是娘娘親自教給妙錦的人生哲理,她非常讚同。
看皇上和娘娘的意思,是有意把妙錦許給小王爺。
女主人不喜歡,這往後的日子怎麽混?
話雖如此,三寶的臉上卻不見一絲愁容,依舊盡心服侍。
他越是這樣,子薰越是喜歡,這副心神安定的樣子,一看就是可以造就的人才。
因此,三寶一定是要長期留用的。
上位對秦王朱樉失望透頂,那麽在晉王朱棡和阿棣之間,上位更看重誰?子薰想知道答案。
上位不想讓晉王父子對皇位有非分之想,也沒對阿棣有過任何承諾。
上位把第九女壽春公主許配給了傅友德的兒子傅忠,又讓傅友德的女兒嫁給了晉王世子朱濟熺,成為世子妃,可謂親上加親。
傅友德被賜死,是否意味著上位在削弱晉王的勢力,讓他永遠為太孫所用?
定遠侯王弼的女兒是楚王朱楨的正妃,上位賜死王弼是否出於同樣的用意。
那麽,接下來上位要處置的公、侯是誰?
最早跟誰上位打天如今仍在世的公侯中,宋國公馮勝和信國公湯和的地位最高。
馮勝有兩個女兒,長女嫁給了常遇春長子鄭國公常茂,常茂已於洪武二十四年死於謫所,次女是阿橚的正妃馮姍。
湯和也有兩個女兒,先後都嫁給了魯王。魯王的兩位正妃都是湯和之女,但是魯王已於洪武二十二年去世。
難道上位接下來要對付的是馮勝?
想到這兒,子薰不由得一怔,得想辦法示警。
但是,子薰發出的信,阻擋不了任何事情的發生。
一直以來,上位都對馮勝信任有加,委以心腹重任,馮勝雖偶有小的過失,但瑕不掩瑜,他對上位的忠心無可置疑。
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年邁的馮勝是周王世子有燉的外公,這層身份的存在使他無法被太孫深信不疑,他隻能離開。
上位給了馮勝一個選擇,是隱姓埋名地離開還是自盡。
無論如何,宋國公爵位必須削除。
遠走高飛也罷,揮劍自盡也行,總之不能再以宋國公的身份存活於世。
馮勝選擇了自盡,以換取全家的平安,換得女兒和外孫的平安。
不能因為他苟活於世,讓聰明絕倫的外孫禍患上身。
”咱也想有燉了“,這是馮勝在人世間聽到的最後一句話,是上位最後一次跟他說心裏話。
愛之深,責之切,朱樉雖然不爭氣,有過各種荒唐之舉,但是上位並未完全放棄對他的期望。
洪武二十八年,上位下旨令,朱樉帶兵去洮州平叛,勝利歸來時,上位高興得合不攏嘴,蹉跎這麽多年,這個兒子走正道了。
立了戰功,朱樉的膽子也肥了起來,竟然向父皇請求扶側妃鄧欣悅為正妃。
上位雷霆震怒,將其駁迴,他想了又想,這個兒子之所以這麽不爭氣,不是因為資質欠缺,而是由於他的心思根本就沒用對地方,心心念念的隻有鄧欣悅那個婦人,正妃觀音奴尚在,若是將鄧欣悅扶正,你把觀音奴置於何地?
你把皇家的信譽和顏麵置於何地?真是豈有此理。
在上位看來,鄧欣悅就是一個利欲熏心,隻顧私利的無知婦人。
他一怒之下,下旨賜死鄧欣悅。
朱樉跑迴京師,跪在父皇麵前求情,哭得死去活來,“父皇,求你放過欣悅吧,賜死她,兒子也活不成了”。
一聽這話,上位的怒火更盛了,對朱樉的要死要活置之不理,直接派人去秦王府行刑。
欣悅死了,朱樉的七魂八魄全散了。
沒有了欣悅,他留在這世上還有什麽意思?
他以為隻要安分守己,表現好,就能博得父皇的歡心,
但是,他錯了,他終於看清事實,無論他怎麽表現,都沒用。
父皇從來不關心他想要什麽樣的生活,從來不在意他喜歡的人是誰。
父皇從來不顧及他的感受,以前是這樣,以後是這樣,永遠都是這樣。
他怒了,父皇,你給了我生命,現在,還給你!!
朱樉迴到王府,在欣悅身邊,揮劍自刎,緊隨欣悅香魂而去。
朱樉死後,上位餘恨未消,認為他德行不良、死有餘辜,定諡號為“湣”,並下旨削減葬禮規模,。
“哀痛者,父子之情;追諡者,天下之公。朕封建諸子,以爾年長,首封於秦,期永綏祿位,以籓屏帝室。夫何不良於德,竟殞厥身,其諡曰湣。”
“屢嚐教責,終不省悟,致殞厥身。爾雖死矣,餘辜顯然。”
雖然恨鐵不成鋼,但是上位的傷痛卻刻骨銘心,深入骨髓每一處,攪得他徹夜難安,連連從噩夢中驚醒。
悲痛難忍中,上位下旨讓秦王正妃觀音奴殉葬。
這個可憐的女子,平生沒得到過丈夫的半點兒關愛,卻要在他死後為之殉葬。
從觀音奴身上,子薰想到了自己今後的結局,以上位深重的執念,他怎會放手讓自己離開?怕是要生生世世和他綁定在一起的。
子薰不想麵對這樣的命運,她想逃。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她能逃去哪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