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兒不花與朱棣相談甚歡,乃兒不花大醉而歸,見到這樣的情景,他的部眾和家屬都不再提心吊膽,一致同意歸降。


    在短短一個月內,阿棣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子薰收到捷報時,都忍不住驕傲了,“我就說吧,你看,阿多厲害”。


    上位也激動萬分:“肅清沙漠者,燕王也!”


    他讓戶部撥付一百萬貫大明寶鈔給阿棣作為獎勵,阿棣將這筆錢悉數分給部下。


    自己的兒子一戰成名,上位不禁心潮澎湃,“阿棣,咱沒有看錯你”。


    子薰發現,自從收到阿棣的捷報,上位走路都變得抬頭挺胸,神氣活現,那份掩飾不住的自豪,那份得意,盡情流露在微微勾起的嘴角。


    也許,他對每一個兒子的培養方式略有不同,但是望子成龍的心願決對是一樣的。


    剛剛步入而立之年的阿棣,以自己出色的才能,成為父親在北方的倚靠。


    皇子已經長大,成為一股強大力量,上位封藩戍邊的目的得以實現。


    子薰捕捉到上位眼中的一抹複雜神色,心中不安,總覺得有什麽事情要發生,說不清道不明。


    這兩天,為了放鬆身心,子薰和上位搬到了梅園。


    春光明媚,風和日麗,子薰取了梅子酒,想和上位小酌兩杯,走到半道,倏然止步,有一本書忘記拿。


    給上位雕刻的小像,他十分滿意,於是子薰又畫了幾張,夾在書裏,當書簽使用。


    他企圖表示抗議,但是子薰全當沒聽見。


    取了書,路過b612星球時,竟然發現一朵藍色的玫瑰花,半開的花苞,掛著露珠,含蓄而妖嬈,子薰毫不猶豫地剪下。


    迴到聽雨軒,上位正一個人在院子裏散步,看樣子好像在思考著什麽。


    不知為何,子薰品出了一種孤零零的感覺。


    子薰舉了舉手中的藍玫瑰,本以為會收到一波驚喜,沒想到他表情淡然。


    子薰斷定,他肯定有心事。


    四月,因為親戚丁斌牽涉胡惟庸案被判流放邊境,李善長向上位求情。


    上位雷霆震怒,下令將丁斌關押入獄。


    丁斌曾在胡惟庸加當差,在審訊中供出,李善長的弟弟李存義胡惟庸圖謀不軌。


    此時李存義已被流放至崇明島。


    上位下令將其捉拿至京師。


    經過審問,,李存義招認,他曾替胡惟庸勸說李善長謀反,李善長的迴複是“吾老矣。吾死,汝等自為之。”


    身為朝廷重臣,知道胡惟庸意圖謀反,雖未參與其中,卻也沒有檢舉揭發,上位心中怒火升騰,“李善長隔岸觀火,坐視興廢,是為不忠”。


    五月,聖旨一下,李善長被緝拿歸案。


    上位給李善長定下的罪名是“知逆謀不發舉,狐疑觀望懷兩端,大逆不道”。


    被家奴揭發曾參與胡惟庸的密謀,被人檢舉包庇封績,被湯和秘密告發借三百兵役營建宅邸,一件件,一樁樁,將李善長在上位心中的忠臣形象撕得粉碎。


    李善長、陸仲亨等人被賜死,並抄沒家產。


    李善長的兩個孫子——李祺的兒子李芳、李茂因為母親臨安公主之故,沒被牽連獲罪,仍任原職,但是不能世襲韓國公爵位。


    子薰想為李善長求情,他跟隨這麽多年,兢兢業業,忠心耿耿,縱有過失,罪不至死,可以削奪爵位,流放戍邊。


    但是上位臉色陰沉,看樣子是真的動怒了,子薰不知如何開口。


    後妃不可幹政,是他親自定下的規矩,雖然子薰偶有逾越,但絕大部分是在兵事上發表一下看法,為的隻是更懂他的心思,把秘書工作做到位。


    關於各方勢力的製衡與利益分配,子薰是一竅不通的。


    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對子薰而言都是弱項,更不用說維護皇權、製衡群臣這些事,她是真的不懂。


    上位這些天雖然一臉疲憊,但是案件處理的整個過程,並未猶豫,簡直稱得上是一氣嗬成,像謀劃已久,隻是遲遲沒有動手。


    彈壓自恃有功、驕狂跋扈之人,有利於維護百姓利益,促進經濟發展,客觀上也能減輕朝廷財政負擔。


    上位二十多個兒子,十幾個女兒,幾乎全是與功臣結為姻親。


    即使部分功臣涉案削爵,也能以這種方式留下血脈。


    上位不允許驕兵悍將亂了國家法度,更無法容忍他們勢力膨脹,危及皇權。


    上位在他製定的規則與兄弟情分之間艱難取舍。


    子薰想著想著,腦子裏成了一團亂麻。


    始終沒理出個頭緒。


    沒有理由貿然求情會被視為無理取鬧,起不到任何作用,還可能會被有心之人扣上一頂後妃幹政的帽子。


    子薰不敢強出頭。


    於是,抄家那天,子薰扮成錦衣衛去了李善長府邸。


    上位知道子薰出宮去哪兒,卻沒有阻攔。


    涉案之人賜死,家眷流放。


    來到李府的高門大院,沒有想象中的驚慌哭泣,看來家規甚嚴,加上奴仆百餘人,全都在院子裏低頭跪著,為首的是李善長。


    林峰派人把子薰團團護在裏麵,防止罪人發瘋襲擊。


    也許正是這種防範,讓李善長察覺出了異樣,朝這邊迅速掃了一眼。


    雖然已是風燭殘年,但是李善長的腦子依然轉得很快,他推了推身邊跪著的一個五六歲小姑娘,無聲地指了指子薰所在的方向,又把小姑娘往外推了推。


    小姑娘側著頭盯著他的雙眼看過去,他滿含鼓勵地點點頭,再次推了她一下。


    小姑娘站起身,快速往子薰身邊跑來。


    旁邊的錦衣衛想要攔下,被子薰以眼神製止。


    子薰抬眼望過去,正好與李善長目光相接,他拱了拱手,隨後仍端正姿勢,垂眸而跪。


    子薰拉起小姑娘的手,把林峰叫到門外,輕聲囑咐了幾句。


    流放之人,需要大把銀子打點,子薰特意讓林峰放水,銀票、金條之類便於攜帶的貴重物品不必查得過細。


    小姑娘是李善長的孫女李雨桐,上位認識她,她也認識上位。


    她跑過去,抱住上位的腿,聲聲喚著:“爺爺,爺爺”。


    上位蹲下身,看見她小臉上滿是淚水,抬起袖子輕輕擦著。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