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及其親近大臣聽了王褘的闡述後,麵露驚恐之色,萌生了歸降之意。
但是,北元君主愛猷識理答臘的使臣脫脫來雲南征糧後,發現了王褘招降之事,於是脅迫梁王害死王褘。
後來,上位又派元威順王之子伯伯攜帶詔書前往雲南招降,再次遭到梁王的拒絕。
至此,上位仍未放棄招降。
徐達擒獲梁王派往漠北的使臣鐵知院等二十餘人後,上位派湖廣行省參政吳雲跟著鐵知院等人去雲南招降,孰料中途慘遭鐵知院殺害。
梁王屢次拒絕招降,收容明朝追捕的逃犯,擾亂邊防,上位不得已,決定武力平定。
洪武十四年,上位令已經退休的湖廣布政司何真前往雲南開辟道路,設置驛站,籌集糧草,為明軍出征作準備。
九月,上位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統兵出征。
出發前,上尉找來了熟悉雲南的人了解地理形勢,又反複研究地圖,製定行動方略。
上位的計劃是這樣的:
選派驍勇善戰的偏將從永寧向烏撒進發,主力從辰、沅兩地進入普定,占據險要之地,然後發兵曲靖。
曲靖是雲南的咽喉之地,敵方必將屯集重兵,阻擋我軍進攻。
根據山川地形,出奇製勝,攻其不備,可將其擊潰。
攻下曲靖後,派一名將領率精銳直趨烏撒,與先前派去的明軍,裏應外合,主力直搗昆明,相互唿應,牽製敵方力量,使其疲於奔命,必能一舉將其擊破。
攻克昆明後,分兵直趨大理。我軍先聲奪人,必能將其瓦解,其餘部落,可派人招降,能不用兵則不用。
雲南多山,對戰馬需求量大,上位派人帶著詔書去播州傳令,讓宣慰使楊鏗派三千戰馬,兩萬將士為先鋒;又讓金竺長官密定獻出五百匹戰馬。
粗略估算,各地開赴雲南的兵馬加在一起達到三十萬左右。
按照上位的部署,明軍行動順利,十二月,傅友德占領普定。
梁王聞訊而動,派部將達裏麻率十多萬精兵駐紮於曲靖,試圖阻擋明軍前進的步伐。
沐英建議道:“敵方沒料到我軍深入,如果加速行軍,出其不意,必能出奇製勝,將其擊破。”
傅友德采納建議,下令揮師急進,行至中途,突然起了大霧,明軍在霧中前行,抵達白石江。白石江位於曲靖東北。
濃霧消散後,達裏麻發現對麵黑壓壓一片,全是明軍,頓時驚駭不已。
傅友德下令隊伍開至江邊,佯裝馬上渡江,達裏麻被迫列陣防守。
沐英派數千精銳從從下遊偷偷渡江,繞到達裏麻的後方,搖旗呐喊,聲勢浩大。
達裏麻不知是計,急令江邊守軍掉頭對付背後的明軍,陣形陷入混亂。
明軍趁機渡江,擊敗敵軍前鋒。
傅友德下令出擊,一時間箭石齊發,喊聲震天。
沐英率鐵騎直搗敵陣中堅,勢不可擋,所向披靡,敵兵大潰。
曲靖得以平定,達裏麻被生擒。
曲靖水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為雲南的門戶之地。
稍作休整,傅友德親率數萬兵馬,北上接應郭英,進攻烏撒。
藍玉、沐英向昆明進發。
洪武十五年正月,藍玉、沐英抵達昆明東郊金馬山,梁王在昆明湖投水自盡,餘眾歸降。
烏撒土官在明軍兩麵夾擊下,落敗而逃,附近部落相繼歸降。
上位接到捷報後,樂得合不上嘴,連連誇讚三人英勇。
子薰終於得以喘口氣,這些天整日整夜跟在上位身邊,體力嚴重透支,終於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阿橚去開封就藩了,走的時候,仍是太子親自送出城。
上位這次陪著子薰一起站在城牆上看著阿橚的背影遠去。
迴宮的路上,他的眼淚唰唰地流個不停,子薰都已經不哭了,他的淚珠仍簌簌掉個不停。
一般而言,這樣離別的場景都是以當娘的為主表達傷感,他今天的表現過於喧賓奪主了。
不會是在演戲吧?他的演技一向不錯。
她子薰端詳著他,想看出個究竟,到底是不是裝的呢?
不是你自己說的嗎?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孩子長大了都是要離開父母的,勸別人的時候一套一套,怎麽現在哭個沒完?
這個人嚴重的雙標。
他突然摟住子薰,哭聲更大了,“咱不應該聽你的,讓橚兒離開那麽遠,要是在杭州,想了就能立馬讓他迴來”。
還有完沒完?!
子薰真想一把將他推開。
你這心偏得可以啊,阿棣走的時候,你連送都不送。
子薰鄙視他,打心眼裏鄙視他。
他哭了這麽久,水分流失過多,到了昭仁殿,子薰趕緊倒茶。
剛把茶杯遞給他,就見小德子慌慌張張地從外麵跑進來,“皇上,不好了,皇長孫生病了”。
上位蹭的站起來,“怎麽迴事?”
小德子:“發熱,吃不下飯”。
上位:“禦醫呢?”
小德子:“陳禦醫已經過去了,皇後娘娘也去了”。
“咱也得去一趟,你先迴長樂宮吧”,上位對子薰說道。
子薰:“我跟你一起去吧”。
上位:“不用,有禦醫呢”。
看著他臉上的斑駁淚痕,子薰輕聲道:“洗把臉再去吧”。
東宮現在肯定擠滿了人。
胡亂洗了兩把臉,他便匆忙走了。
皇長孫朱熊英已經退燒,而且也吃了飯。
但是皇後不放心,留在了東宮,聽說要等朱熊英完全康複再迴坤寧宮。
看皇後流露出的意思,似乎對太子繼妃呂洛希不太放心。
呂洛希此人不一定出手害朱熊英,但肯定不能指望她對朱熊英多用心。
此人的演技超出真心太多。
皇後那樣聰明的人怎會沒有察覺?
要不要提醒皇上一句?
子薰偷偷瞟了眼上位,看起來心情還算不錯,於是壯著膽子說道:“皇後娘娘帶雄英迴坤寧宮嗎?”
“什麽?”上位愣在原地,看起來他沒想過這個問題。
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朱熊英的親祖母李淑妃不知道憋著什麽壞招呢?
“皇後年紀大了,不妥吧,再說太子妃看起來還算盡心”,上位口中的太子妃指的是呂洛希。
此女一向善於表現,私下無人的時候她又會對孩子怎麽樣呢?
可是這又關我什麽事兒?管那麽多幹嘛?
子薰在糾結著。
到目前為止,呂洛希沒有大的過錯,皇後的確無法硬生生把孩子搶過來。
也許,吉人自有天相吧。
還能怎麽辦呢?
但終歸意難平。
那麽小的孩子,沒了親娘照顧,繼母又是個心機深沉的,如果袖手旁觀,子薰心裏過意不去,還是要盡力幫一下的,“皇後娘娘一向最喜歡雄英,如果雄英能陪在身邊,皇後娘娘肯定會特別開心”。
上位的手不由得輕顫一下。
這些年他一心隻要子薰相陪,忽略皇後太多。想起皇後生活的孤寂,想起自己對皇後的冷落、忽視,上位的心不由得疼起來。他對不起她,辜負了她的一往情深,“咱讓小德子去傳旨,雄英以後跟著皇後住在坤寧宮”。
但是,北元君主愛猷識理答臘的使臣脫脫來雲南征糧後,發現了王褘招降之事,於是脅迫梁王害死王褘。
後來,上位又派元威順王之子伯伯攜帶詔書前往雲南招降,再次遭到梁王的拒絕。
至此,上位仍未放棄招降。
徐達擒獲梁王派往漠北的使臣鐵知院等二十餘人後,上位派湖廣行省參政吳雲跟著鐵知院等人去雲南招降,孰料中途慘遭鐵知院殺害。
梁王屢次拒絕招降,收容明朝追捕的逃犯,擾亂邊防,上位不得已,決定武力平定。
洪武十四年,上位令已經退休的湖廣布政司何真前往雲南開辟道路,設置驛站,籌集糧草,為明軍出征作準備。
九月,上位令傅友德、藍玉、沐英統兵出征。
出發前,上尉找來了熟悉雲南的人了解地理形勢,又反複研究地圖,製定行動方略。
上位的計劃是這樣的:
選派驍勇善戰的偏將從永寧向烏撒進發,主力從辰、沅兩地進入普定,占據險要之地,然後發兵曲靖。
曲靖是雲南的咽喉之地,敵方必將屯集重兵,阻擋我軍進攻。
根據山川地形,出奇製勝,攻其不備,可將其擊潰。
攻下曲靖後,派一名將領率精銳直趨烏撒,與先前派去的明軍,裏應外合,主力直搗昆明,相互唿應,牽製敵方力量,使其疲於奔命,必能一舉將其擊破。
攻克昆明後,分兵直趨大理。我軍先聲奪人,必能將其瓦解,其餘部落,可派人招降,能不用兵則不用。
雲南多山,對戰馬需求量大,上位派人帶著詔書去播州傳令,讓宣慰使楊鏗派三千戰馬,兩萬將士為先鋒;又讓金竺長官密定獻出五百匹戰馬。
粗略估算,各地開赴雲南的兵馬加在一起達到三十萬左右。
按照上位的部署,明軍行動順利,十二月,傅友德占領普定。
梁王聞訊而動,派部將達裏麻率十多萬精兵駐紮於曲靖,試圖阻擋明軍前進的步伐。
沐英建議道:“敵方沒料到我軍深入,如果加速行軍,出其不意,必能出奇製勝,將其擊破。”
傅友德采納建議,下令揮師急進,行至中途,突然起了大霧,明軍在霧中前行,抵達白石江。白石江位於曲靖東北。
濃霧消散後,達裏麻發現對麵黑壓壓一片,全是明軍,頓時驚駭不已。
傅友德下令隊伍開至江邊,佯裝馬上渡江,達裏麻被迫列陣防守。
沐英派數千精銳從從下遊偷偷渡江,繞到達裏麻的後方,搖旗呐喊,聲勢浩大。
達裏麻不知是計,急令江邊守軍掉頭對付背後的明軍,陣形陷入混亂。
明軍趁機渡江,擊敗敵軍前鋒。
傅友德下令出擊,一時間箭石齊發,喊聲震天。
沐英率鐵騎直搗敵陣中堅,勢不可擋,所向披靡,敵兵大潰。
曲靖得以平定,達裏麻被生擒。
曲靖水路四通八達,交通便利,為雲南的門戶之地。
稍作休整,傅友德親率數萬兵馬,北上接應郭英,進攻烏撒。
藍玉、沐英向昆明進發。
洪武十五年正月,藍玉、沐英抵達昆明東郊金馬山,梁王在昆明湖投水自盡,餘眾歸降。
烏撒土官在明軍兩麵夾擊下,落敗而逃,附近部落相繼歸降。
上位接到捷報後,樂得合不上嘴,連連誇讚三人英勇。
子薰終於得以喘口氣,這些天整日整夜跟在上位身邊,體力嚴重透支,終於可以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阿橚去開封就藩了,走的時候,仍是太子親自送出城。
上位這次陪著子薰一起站在城牆上看著阿橚的背影遠去。
迴宮的路上,他的眼淚唰唰地流個不停,子薰都已經不哭了,他的淚珠仍簌簌掉個不停。
一般而言,這樣離別的場景都是以當娘的為主表達傷感,他今天的表現過於喧賓奪主了。
不會是在演戲吧?他的演技一向不錯。
她子薰端詳著他,想看出個究竟,到底是不是裝的呢?
不是你自己說的嗎?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孩子長大了都是要離開父母的,勸別人的時候一套一套,怎麽現在哭個沒完?
這個人嚴重的雙標。
他突然摟住子薰,哭聲更大了,“咱不應該聽你的,讓橚兒離開那麽遠,要是在杭州,想了就能立馬讓他迴來”。
還有完沒完?!
子薰真想一把將他推開。
你這心偏得可以啊,阿棣走的時候,你連送都不送。
子薰鄙視他,打心眼裏鄙視他。
他哭了這麽久,水分流失過多,到了昭仁殿,子薰趕緊倒茶。
剛把茶杯遞給他,就見小德子慌慌張張地從外麵跑進來,“皇上,不好了,皇長孫生病了”。
上位蹭的站起來,“怎麽迴事?”
小德子:“發熱,吃不下飯”。
上位:“禦醫呢?”
小德子:“陳禦醫已經過去了,皇後娘娘也去了”。
“咱也得去一趟,你先迴長樂宮吧”,上位對子薰說道。
子薰:“我跟你一起去吧”。
上位:“不用,有禦醫呢”。
看著他臉上的斑駁淚痕,子薰輕聲道:“洗把臉再去吧”。
東宮現在肯定擠滿了人。
胡亂洗了兩把臉,他便匆忙走了。
皇長孫朱熊英已經退燒,而且也吃了飯。
但是皇後不放心,留在了東宮,聽說要等朱熊英完全康複再迴坤寧宮。
看皇後流露出的意思,似乎對太子繼妃呂洛希不太放心。
呂洛希此人不一定出手害朱熊英,但肯定不能指望她對朱熊英多用心。
此人的演技超出真心太多。
皇後那樣聰明的人怎會沒有察覺?
要不要提醒皇上一句?
子薰偷偷瞟了眼上位,看起來心情還算不錯,於是壯著膽子說道:“皇後娘娘帶雄英迴坤寧宮嗎?”
“什麽?”上位愣在原地,看起來他沒想過這個問題。
自己又何必多此一舉呢,朱熊英的親祖母李淑妃不知道憋著什麽壞招呢?
“皇後年紀大了,不妥吧,再說太子妃看起來還算盡心”,上位口中的太子妃指的是呂洛希。
此女一向善於表現,私下無人的時候她又會對孩子怎麽樣呢?
可是這又關我什麽事兒?管那麽多幹嘛?
子薰在糾結著。
到目前為止,呂洛希沒有大的過錯,皇後的確無法硬生生把孩子搶過來。
也許,吉人自有天相吧。
還能怎麽辦呢?
但終歸意難平。
那麽小的孩子,沒了親娘照顧,繼母又是個心機深沉的,如果袖手旁觀,子薰心裏過意不去,還是要盡力幫一下的,“皇後娘娘一向最喜歡雄英,如果雄英能陪在身邊,皇後娘娘肯定會特別開心”。
上位的手不由得輕顫一下。
這些年他一心隻要子薰相陪,忽略皇後太多。想起皇後生活的孤寂,想起自己對皇後的冷落、忽視,上位的心不由得疼起來。他對不起她,辜負了她的一往情深,“咱讓小德子去傳旨,雄英以後跟著皇後住在坤寧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