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位醒後問的第一句話就是,“戴思恭迴來了?”


    子薰:“迴來了”


    上位:“好,迴來就好,咱不該罰他”。


    子薰:“阿棣肯定不會讓他吃苦”。


    上位:“也是,阿棣向來明白事理”。


    子薰:“以後我哪兒不去了,就在昭仁殿陪著你”。


    上位兀地轉頭,眼中隱有淚花閃現。


    子薰緊握著他的手,“不許你再生病”。


    上位:“戴思恭待人赤誠,咱知道的”。


    子薰:“他可沒開藥方”。


    上位:“咱知道”。


    子薰:“我嚇壞了”。


    上位:“咱也知道”。


    子薰:“我以後每天給你做好吃的”。


    上位:“咱餓了”。


    讓內侍將他扶起坐好,子薰端來溫好的小米粥,一勺一勺喂他喝下。


    上位:“子薰,想不想去梅園”。


    子薰:“你去哪兒,我去哪兒”。


    上位:“你自己的想法呢?”


    子薰:“我盼著你快點兒好起來,以後再也不生病”。


    上位:“深宮無趣”。


    子薰:“我隻想陪在你身邊”。


    上位:“……咱……咱不想……不想勉強”。


    子薰:“我哪兒不去”。


    上位:“咱可以讓楊妃照顧,她天資聰慧,讀書多,沒有私心雜念”。


    子薰:“你若想見她,我現在就走”。


    上位:“生氣了?”


    子薰:“沒有”。


    上位:“以前會生氣的,會往肉裏多放鹽,會要翡翠玉白菜“。


    子薰:“……你剛醒”。


    上位:“戴思恭待你我與旁人不同“。


    子薰:“你再拿戴思恭說事兒,我搬去梅園好了,反正你也不想見我,你是知道我的,我心裏隻有淩川,你這個樣子疑神疑鬼,哪兒有半點兒淩川的樣子?”


    子薰哭了,他是皇上,惹不得,躲不得,還動不動就生病,要死要活的,還不如搬出去清淨。


    “終於生氣了”,上位長舒一口氣。


    子薰:“我讓小德子把楊妃宣來”。


    上位:“咱誰也不要,隻要你”。


    子薰:“楊妃年輕漂亮,善解人意,脾氣好,我去梅園抄《女誡》去,多少遍都可以”。


    上位:“你哪兒都不許去,在這兒陪著咱“。


    子薰:“你讓戴思恭走吧,反正他也不會治病”。


    上位:“讓他去哪兒?他剛從北平迴來”。


    子薰:“那就再迴去,反正他走得越遠越好”。


    上位:“他可沒得罪你”。


    子薰:“他得罪了上位,上位讓他走,他就得走”。


    上位:“……也好……讓他迴北平吧,無旨不得迴京”。


    子薰:“……”


    壓著的那塊大石頭終於挪開了,上位的心鬆快了不少。


    戴思恭,朕的女人,也是你能覬覦的?!再有一次,朕決不輕饒。


    簡直是吃了熊心豹子膽!竟然想碰她的心。


    無論何時何地,你膽敢讓她動心,咱定讓你萬劫不複!


    戴思恭走了,與上次不同,這次是帶著全家老小走的,走後,他家的房子充了公。


    上位再也不想見他,不想見他家中的任何人。


    他遵醫囑,聽子薰的話,病好得很快。


    病愈後帶著子薰迴了趟梅園,在小王子的b612星球坐了很久。


    上位:“以後如果覺得憋悶,隨時迴梅園看看,這兒是咱們的世外桃源,是小王子的家”。


    子薰:“想住多久住多久?”


    上位:“是,隻要你想,住多久都可以,咱可以把這裏擴建成一個園子,這是咱們的家”。


    子薰:“好”。


    上位:“咱隻想做你的淩川,咱一直都是淩川”。


    子薰緊緊抱住他狠狠親吻。


    他是她的淩川,她是如此想他。


    他的心暖得好像要化開一般。


    宋濂的孫子宋慎因牽涉胡惟庸案被處死,宋濂被發配至茂州安置,洪武十四年五月,宋濂在流放途中病逝於夔州。


    太子聽聞恩師去世悲傷不已,病倒在床,上位把所有的政務都攬過來親自處理,在工作上迸發的熱情令子薰歎為觀止。


    原來真有打了雞血這麽迴事兒。


    成堆的奏劄文書被送進來,再送出去。


    他如同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飛速閱讀著各類案牘,看上去像偷吃了蜂蜜那樣甜。


    平均每天處理二百多份奏劄,四百多件政事。


    星存而出,日入而休。


    子薰沒去多想戴思恭的事兒,她自認是個自私的小女子,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全都用來經營自己的小日子。


    她想要的不多,能和淩川相依相守就已足夠。


    戴思恭被歸類為丈夫的朋友,一個值得信任和敬重的好朋友,僅此而已。


    上位找出很多雲南的資料給子薰看,準備發兵平定。


    子薰陡然想起武俠小說中段正淳和段譽這父子倆,原來曆史上確有其人,這父子二人分別是大理國第15代和第16代國王,段譽在位時間長達三十九年。


    大理段氏是當地白族首領。


    元世祖忽必烈派兵攻入雲南,消滅大理國,建立雲南行中書省,並冊立第五子忽哥赤為雲南汪。


    忽哥赤寺後,他的鬆山被封為梁王,仍在雲南鎮守。


    大理段氏子弟在都元帥府任職,世代鎮守其土。


    大理國王的兒子段實被任命為總管,管轄大理、善闡、會川、建昌、永昌、騰越諸郡。


    因此,當前統治雲南的有兩股勢力,分別是元梁王和大理段氏,他們之間既有矛盾,也相互合作。


    明玉珍在四川稱帝後,曾派兵攻入昆明,不久,梁王在大理第九代總管段功的幫助下,擊退了明玉珍的軍隊。


    明玉珍之子明昇投降後,順元宣慰和普定路總管先後歸附,占據了雲南東、北兩麵的屏障。


    考慮到雲南地形複雜,險阻難行,上位起初沒打算用兵。


    擒獲梁王派往漠北的使者蘇成後,上位讓翰林待製王褘帶上詔書,在蘇成的帶領下去雲南招降。


    到達雲南後,王褘開門見山向梁王表達了招降誠意。


    元梁王無動於衷。


    王褘以陳友諒、張士誠、陳友定、明玉珍、擴廓帖木兒等人的敗亡為例,闡述上位是天命所歸,之所以沒有直接發兵,是顧念百萬生靈,倘若梁王執意不降,企圖據險自保,明軍重兵壓境之時,梁王將悔之晚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