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薰緊緊貼在他身上,想汲取些溫暖。
他用力地把她箍進懷裏,就像溫暖的土壤包裹著種子。
他的身子很暖,很暖,子薰心頭的恐懼漸漸消失,不知不覺睡著。
張煥被擒的消息,上位沒有隱瞞。
張良臣聲稱願意投降,徐達令薛顯帶兵前往受降,張煥主動請纓一同去,遭張良臣趁夜偷襲,薛顯力戰突圍,負傷逃走,張煥被俘。
既然敢詐降,張良臣必然有頑抗到底之心,張煥兇多吉少。
子薰憂心不已,張煥本是納哈出的部將,從驢牌寨開始跟著子薰,向來忠心耿耿,親如手足。
沒有張煥拚死相護,或許子薰早已死在陳寨主的刀下。
軍法嚴明,子薰不敢求情,沒識別出張良臣的計策,張煥本就有過。
上位令徐達相機行事。
徐達派兵切斷進出慶陽的所有通道。
張良臣數次出擊,均被擊退,慌忙向王保保求助。
徐達派輕騎將送信之人擒獲。
眼見慶陽被明軍團團圍住,王保保派部將韓劄兒前去增援,徐達急調兵馬截擊。
韓劄兒戰敗撤走。
慶陽成為一座孤城。
兩月後,城內糧草斷絕,人心惶惶。
張良臣的手下姚輝偷偷派人出城與徐達聯絡,表示願意投降,他說張煥仍然活著。
徐達讓來人迴去告訴姚輝,保住張煥不死可將功抵過。
上位把這則消息拿給子薰看。
子薰破涕為笑。
生活真是來不得半點兒馬虎、懈怠。
自從隻能跟上位同心協力,並肩作戰,不得偷懶耍滑,不能心生怨念。
六月,元朝皇帝再次派也速帶兵攻打通州,元上都開平兵力空虛。
上位令常遇春、文忠避實就虛,趁機進攻開平。
“騎兵一萬,步兵八萬,咱定讓他再搬一次家。”上位信心十足。
也速收到情報後,慌忙北返救駕,被擊敗。
不久常遇春、文忠攻下大寧,進克開平,元朝皇帝倉惶北逃。
子薰不知如何形容上位的高興勁兒,反正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經過幾個循環的醞釀,他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無不訴說著喜悅,滲入骨髓,腳步輕快,嘴角不由自主上揚,脾氣好的驚人,連小德子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熱茶杯,都沒生氣,反倒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地問小德子有沒有燙著,嚇得小德子跪倒地上連連磕頭。
與上位相比,子薰的世界就顯得昏暗多了。
胡青青可能發現了子薰經常不在長樂宮的秘密,最近找茬的頻率激增,幾乎每天一次,由於沒抓著真憑實據,她的態度也不是特別強硬,通常在寧誌這兒就打了退堂鼓,不敢再逼。
可憐的寧誌,作為長樂宮的第一重防衛,從臉到腳,經常掛著傷。
晚上吃飯的時候,小德子神色慌張地從外麵跑進來,遞給上位一張紙條。
小德子原先是元江浙行省左丞達識鐵睦邇家的奴婢,後來被張士誠擄進宮去,拜一個肚子裏有不少墨水的老宦官為師,雖說經常挨打受氣,卻也認識了不少字。
看完紙條,上位快速地扒拉兩口飯,起身往外走,“咱得去趟坤寧宮,皇後查了起居注”。
皇後肯定發現了,子薰慌了手腳。
他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別擔心,沒咱的同意,皇後不會跟任何人說,好好待在昭仁殿,哪兒都別去,咱讓石頭守在外麵,沒咱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進入”。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會記錄在起居注,隻有皇帝、皇後有權查閱。
這些天,子薰每晚都和上位在一起,起居注都有記錄。
一看起居注,就會了解得一清二楚。
皇後很少親自查閱起居注,隻是在妃嬪懷孕時,會讓有司官員調閱核實。
定然是有人在皇後麵前暗示,或者挑唆,或者明著告狀。
自從上次被關地牢,子薰與皇後再不複以前的親切客氣,疏遠得很。
因為那件事,皇後的奶娘周嫂被杖斃,而且是皇後親自監刑。
這是上位對皇後的懲罰,讓皇後顏麵盡失,讓文武百官、親朋好友,都清楚地知道:上位對皇後的情深意重並非沒有下限。
這種冷酷的做法定然影響夫妻感情。
對於丈夫的變化,皇後是感觸最深的。
從那件事起,即便夫妻同房,丈夫眼裏的那份熾熱,都再也沒有了,或敷衍了事,或勉為其難,總之,不是以前那種迫切地想。
從那件事起,皇後這個名分,不再是正妻,而隻是一個職位。
一個看似和皇上關係親密,實則僅有表麵聯係的職位。
她當時沒想把子薰怎樣,隻是想給她一個教訓,讓他不得插手政事,不得吹枕邊風影響上位對兄弟們的感情。
即使早已把子薰定位為紅顏禍水,皇後也從沒起過將其除掉的心思。
子薰隻是一個女人,上位很喜歡很喜歡的女人,如果這點兒要求都得不到滿足,上位對工作的激情如何維持?上位的聰明才智如何激發?
皇後最喜歡,最在意的是重八哥桀驁不馴、意氣風發的樣子。
從前義父各種猜疑,郭天敘兄弟各種陷害,重八哥的精神頭始終沒被磋磨掉分毫。
她最愛這個男人躊躇滿誌、揮斥方遒的樣子,如何子薰能讓他永遠保持這種狀態,她容得下。
可是她受不了他的那種冷漠,他對自己提不起半點兒興趣的樣子。
他從不想聽她解釋,他從沒給她解釋的機會,他從不想知道她背後的苦衷,他隻想讓她知道並永遠記住:傷到子薰就是不行,不管什麽原因。
他如此霸道、強橫、不講道理,他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
皇後的心很痛很痛,痛得已經麻木了。
養母一心一意把惠兒培養成子薰的樣子,以為皇上喜歡的隻是那張魅惑眾生、傾國傾城的臉。
可是皇上根本不吃那一套,皇上更喜歡的是子薰骨子裏的性情。
這些,養母是不懂的,自然也無法教給惠兒。
養母幾乎是上位恐嚇走的,隻因為子薰不喜歡。
養母走後,皇上才去寵幸惠兒。
他用力地把她箍進懷裏,就像溫暖的土壤包裹著種子。
他的身子很暖,很暖,子薰心頭的恐懼漸漸消失,不知不覺睡著。
張煥被擒的消息,上位沒有隱瞞。
張良臣聲稱願意投降,徐達令薛顯帶兵前往受降,張煥主動請纓一同去,遭張良臣趁夜偷襲,薛顯力戰突圍,負傷逃走,張煥被俘。
既然敢詐降,張良臣必然有頑抗到底之心,張煥兇多吉少。
子薰憂心不已,張煥本是納哈出的部將,從驢牌寨開始跟著子薰,向來忠心耿耿,親如手足。
沒有張煥拚死相護,或許子薰早已死在陳寨主的刀下。
軍法嚴明,子薰不敢求情,沒識別出張良臣的計策,張煥本就有過。
上位令徐達相機行事。
徐達派兵切斷進出慶陽的所有通道。
張良臣數次出擊,均被擊退,慌忙向王保保求助。
徐達派輕騎將送信之人擒獲。
眼見慶陽被明軍團團圍住,王保保派部將韓劄兒前去增援,徐達急調兵馬截擊。
韓劄兒戰敗撤走。
慶陽成為一座孤城。
兩月後,城內糧草斷絕,人心惶惶。
張良臣的手下姚輝偷偷派人出城與徐達聯絡,表示願意投降,他說張煥仍然活著。
徐達讓來人迴去告訴姚輝,保住張煥不死可將功抵過。
上位把這則消息拿給子薰看。
子薰破涕為笑。
生活真是來不得半點兒馬虎、懈怠。
自從隻能跟上位同心協力,並肩作戰,不得偷懶耍滑,不能心生怨念。
六月,元朝皇帝再次派也速帶兵攻打通州,元上都開平兵力空虛。
上位令常遇春、文忠避實就虛,趁機進攻開平。
“騎兵一萬,步兵八萬,咱定讓他再搬一次家。”上位信心十足。
也速收到情報後,慌忙北返救駕,被擊敗。
不久常遇春、文忠攻下大寧,進克開平,元朝皇帝倉惶北逃。
子薰不知如何形容上位的高興勁兒,反正從內到外,再從外到內,經過幾個循環的醞釀,他渾身上下每一個毛孔無不訴說著喜悅,滲入骨髓,腳步輕快,嘴角不由自主上揚,脾氣好的驚人,連小德子不小心失手打碎了熱茶杯,都沒生氣,反倒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地問小德子有沒有燙著,嚇得小德子跪倒地上連連磕頭。
與上位相比,子薰的世界就顯得昏暗多了。
胡青青可能發現了子薰經常不在長樂宮的秘密,最近找茬的頻率激增,幾乎每天一次,由於沒抓著真憑實據,她的態度也不是特別強硬,通常在寧誌這兒就打了退堂鼓,不敢再逼。
可憐的寧誌,作為長樂宮的第一重防衛,從臉到腳,經常掛著傷。
晚上吃飯的時候,小德子神色慌張地從外麵跑進來,遞給上位一張紙條。
小德子原先是元江浙行省左丞達識鐵睦邇家的奴婢,後來被張士誠擄進宮去,拜一個肚子裏有不少墨水的老宦官為師,雖說經常挨打受氣,卻也認識了不少字。
看完紙條,上位快速地扒拉兩口飯,起身往外走,“咱得去趟坤寧宮,皇後查了起居注”。
皇後肯定發現了,子薰慌了手腳。
他用力握了握她的手,“別擔心,沒咱的同意,皇後不會跟任何人說,好好待在昭仁殿,哪兒都別去,咱讓石頭守在外麵,沒咱的旨意任何人不得進入”。
皇帝的一言一行都會記錄在起居注,隻有皇帝、皇後有權查閱。
這些天,子薰每晚都和上位在一起,起居注都有記錄。
一看起居注,就會了解得一清二楚。
皇後很少親自查閱起居注,隻是在妃嬪懷孕時,會讓有司官員調閱核實。
定然是有人在皇後麵前暗示,或者挑唆,或者明著告狀。
自從上次被關地牢,子薰與皇後再不複以前的親切客氣,疏遠得很。
因為那件事,皇後的奶娘周嫂被杖斃,而且是皇後親自監刑。
這是上位對皇後的懲罰,讓皇後顏麵盡失,讓文武百官、親朋好友,都清楚地知道:上位對皇後的情深意重並非沒有下限。
這種冷酷的做法定然影響夫妻感情。
對於丈夫的變化,皇後是感觸最深的。
從那件事起,即便夫妻同房,丈夫眼裏的那份熾熱,都再也沒有了,或敷衍了事,或勉為其難,總之,不是以前那種迫切地想。
從那件事起,皇後這個名分,不再是正妻,而隻是一個職位。
一個看似和皇上關係親密,實則僅有表麵聯係的職位。
她當時沒想把子薰怎樣,隻是想給她一個教訓,讓他不得插手政事,不得吹枕邊風影響上位對兄弟們的感情。
即使早已把子薰定位為紅顏禍水,皇後也從沒起過將其除掉的心思。
子薰隻是一個女人,上位很喜歡很喜歡的女人,如果這點兒要求都得不到滿足,上位對工作的激情如何維持?上位的聰明才智如何激發?
皇後最喜歡,最在意的是重八哥桀驁不馴、意氣風發的樣子。
從前義父各種猜疑,郭天敘兄弟各種陷害,重八哥的精神頭始終沒被磋磨掉分毫。
她最愛這個男人躊躇滿誌、揮斥方遒的樣子,如何子薰能讓他永遠保持這種狀態,她容得下。
可是她受不了他的那種冷漠,他對自己提不起半點兒興趣的樣子。
他從不想聽她解釋,他從沒給她解釋的機會,他從不想知道她背後的苦衷,他隻想讓她知道並永遠記住:傷到子薰就是不行,不管什麽原因。
他如此霸道、強橫、不講道理,他絲毫不顧及她的感受。
皇後的心很痛很痛,痛得已經麻木了。
養母一心一意把惠兒培養成子薰的樣子,以為皇上喜歡的隻是那張魅惑眾生、傾國傾城的臉。
可是皇上根本不吃那一套,皇上更喜歡的是子薰骨子裏的性情。
這些,養母是不懂的,自然也無法教給惠兒。
養母幾乎是上位恐嚇走的,隻因為子薰不喜歡。
養母走後,皇上才去寵幸惠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