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友諒一鼓作氣,直撲應天,消息傳來,應天城內人心惶惶。


    無論是占據的地盤,還是舟師數量,亦或巨艦和戰船對比,都足以讓應天城內的不少官員驚慌失措。


    朱元璋召集諸將商議對策。


    白虎廳內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有人建議先出兵收複太平府;有人認為應放棄應天,退守鍾山,以保存實力,從長計議;還有人建議與陳友諒議和,其實就是投降;還有一些膽小如鼠者在憂慮城破之後的去處。


    全都沒說中朱元璋的心思。


    朱元璋環顧四周,隻有劉伯溫一人沉默不語,於是把劉先生請進密室。


    劉先生情緒激動:“主張頭投降的人應斬立決以鼓舞士氣。”


    朱元璋眼睛一亮,“劉先生可有妙計?”


    “天道後舉者勝,吾以逸待勞,何患不克?莫若傾府庫,開至誠,以固士心,伏兵伺隙擊之。”


    “好,好,好,先生所言甚是。”朱元璋豁然開朗。


    總的思路確定下來,接下來要商議具體細節。


    聽說陳友諒已給張士誠去信,邀他一起夾擊應天。


    一旦張士誠出動,與陳友諒合兵,應天兩麵受敵,危險係數將大大增加。


    因此宜速不宜遲。


    朱元璋再次把劉先生請進密室相商。


    內宅也感受到了大戰將至的緊張氣氛。


    夫人在動員募捐,自己起帶頭作用,把所有值錢的東西都拿出來了,看架勢,是誓與應天共存亡。


    二夫人積極響應,也拿出了私房錢。


    孫氏更是拿出了祖傳的玉佩。


    子薰也獻出了大部分積蓄。


    沒有時間悲傷,甚至沒有時間害怕,夫人組織起女眷做幹糧,做戰袍。


    大難降臨,夫人做內宅之中猶如定海神針,子薰真切的感受到了這種力量。


    在很多方麵,的確不如夫人,子薰心想。


    夫人太忙了,孩子被暫時送迴聽雨軒,旁氏經受不住打擊,神智呆呆傻傻,子薰讓人去把妙福街迴來,她再也經受不住任何意外。


    國公府總比外麵要安全些,至少子薰是這樣認為的。


    子薰和鈺瑤除了照顧孩子,所有時間都用來做炊餅。


    晚上淩川迴來了,一個人在書房裏待了足足有半個時辰。


    這間書房在正房的後麵,一個十分僻靜的角落,鮮有人至,隻有子薰一人偶爾進來打掃。


    麵對十倍於我的強敵,他需要靜一靜,把所有環節再想一想。


    張煥仗劍守在門口。


    子薰沒敢過去打擾。


    靜思結束,他急匆匆地走了,甚至沒去看一眼孩子。


    無論輸贏,他必須全力以赴。


    人生很多時候都沒得選。


    就像十七歲那年,他為了能有口飯吃,在烏覺寺出家一樣。


    背水一戰。


    隻能如此。


    戰爭開始了,子薰不停地做炊餅,一刻也不敢停下來。


    一旦停下來,會發現心慌得不行。


    不知道接下來將會發生什麽。


    不管發生什麽,隻能被動承受。


    子薰性情比較孤冷,不喜熱鬧,可是此刻她真的很想和很多人在一起,雖然那未必意味著安全。


    麵對危機降臨,子薰的內心毫無準備。


    子薰甚至想去問問夫人,問問她為什麽不慌,不怕。


    劉先生說,怕是沒用的。


    得想對策,得未雨綢繆,得多做炊餅。


    子薰十二個時辰沒合眼,最終累倒在地。


    稍作休息,然後繼續做炊餅。


    盡人事聽天命。


    子薰相信,隻要自己盡力做了,就無悔了,至於結局如何,實在是無暇顧及,沒力氣去想。


    捷報傳來時,子薰瞬間昏倒。


    張士誠“欲守境觀變”,選擇按兵不動,坐山觀虎鬥。


    陳友諒急於求勝,迫不及待發起攻擊,一頭闖進朱元璋的埋伏圈。


    起初數戰不利,朱元璋調邵榮沿江而西截擊,使陳友諒首尾不能相顧。


    在內外夾擊之下,陳友諒漸落下風。撤退時,趕上退潮,戰船擱淺,陳友諒損失慘重。


    應天城重新恢複安全狀態。


    子薰睡了整整一天,醒來時,淩川不在,鈺瑤不在,孩子也被夫人接走了。


    隻有妙福,剛剛學會走路的妙福還在。


    “夫人”,妙福伸出肉乎乎的小手。


    子薰把她抱在懷裏。


    “夫人,我要迴家。”夫人掙紮著不肯讓抱。


    “迴家?這兒才是你的家呀”。


    “不是,我要我娘。”


    “你娘是誰?”子薰沉下臉,這都是誰教的?


    妙福大聲哭起來,“我要我娘。”


    奶媽小跑著過來,“如夫人,妙福小姐說的是胡夫人。”


    恰在這時,鈺瑤迴來了,解釋說是收養妙福的那戶人家。


    既然危險已經解除,妙福又哭著要迴去,那就走吧。


    “我去找了戴醫生,再過兩三天,就能上課了。”鈺瑤說。


    經此一役,子薰學習醫術的心情更加強烈。


    天有不測風雲,要讓自己變得更有用些。


    戴醫生對種植草藥的做法頗為讚賞,受到鼓勵後,子薰和鈺瑤更加幹勁十足,在梅園忙忙碌碌,墾荒種藥。


    淩川忙於調兵遣將追擊陳友諒,沒時間迴來。


    子薰集中精力研習醫書。


    幾天後,木槿過來說,孫氏要生了,就 在這幾天。


    “什麽?”子薰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她什麽時候懷孕的?怎麽都要生了?


    木槿嗯啊了半天,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了。


    他和孫氏同房了?什麽時候?自己怎麽毫無察覺,子薰心裏有無數疑問。


    迄今為止,子薰還沒見過孫氏,根本不知道孫氏長什麽樣子,有多美?是不是勾魂攝魄?


    即便在前些天忙著做炊餅的時候,夫人都是讓孫氏有意避開子薰,夫人不想讓內宅之事打擾國公爺。


    “孫氏好嗎?”子薰問。


    “什麽?”他一臉茫然。


    “聽說她要生了。”子薰逼視著他的眼睛,想從中獲得真實的信息。


    他站起身,望向窗外,“你大概忘了,是你讓咱去的。”


    “你真去了?”


    他沒有迴答,拿起本書來讀。


    這還用說嗎,明擺著的事兒。


    心裏憋悶得不行,“你喜歡她?”


    “誰?”他問。


    “孫氏”,子薰盯著他的眼睛,他躲開喝茶。


    這個問題很難迴答,憑心而論,他喜歡孫氏,喜歡的不得了,可是不能露出蛛絲馬跡,不能讓子薰察覺。


    “我知道了”,子薰傷心欲絕,他不否認,便是喜歡了。


    “知道什麽?”他問。


    “沒什麽”,子薰不想再說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子薰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弋塵讀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弋塵讀書並收藏子薰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