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安把京報撂在桌子上,又上上下下看了一遍,“是什麽病還沒有結論呢。”
“那現在采取的措施是什麽?”
“還沒有統一的措施,現在剛剛隻是把這個情況報上來了。”
沒有措施?!
付寧在屋裏地下轉了幾圈,這個疫病的症狀讓他的感覺很不好,好像又讓人想起了一些艱難的時光。
“大哥,先不管它是什麽病,咱們現在必須動起來,這事兒你千萬聽我的,我有經驗!”
他從書桌上拽過紙筆,一邊說一邊寫,把注意事項一條一條記錄下來。
首先,把人員集中起來,從現在開始盡量不出門,也不接觸外麵的人和事。
第二,組織專人開始采購,好在現在天氣冷了,也快過年了,市麵上的東西還算齊備,把吃的用的多囤一點兒。
至少得囤夠能吃三個月的糧食,不!五個月!付寧在“三個月”上打了個黑叉叉,又寫了個大大的“五個月”。
鹽要多買,菜……,白菜、蘿卜、土豆、大蔥……,還得多買些豆子,既能當糧食吃,也能發豆芽。
就是水不好辦,這個宅子後院倒是有口井,但是水質不好,喝著鹹澀,那也比沒有強!先湊合著吧!
第三,買藥。退熱止咳的中藥多買一些,讓坐堂大夫給開點兒清熱潤肺的湯藥,平時大家都喝一碗,艾條多買,各個門口都放一些,出來進去的點著,就算是環境消毒了。
“生石灰有嗎?你不是有個院子一直在修整嗎?搞點兒生石灰來,四處撒一撒。”
付寧說完這句話,也不用連安答話,自顧自的接著往下寫。
第四,老福晉原來住的那個小佛堂空出來,如果家裏有人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就在那裏隔離起來,症狀消失三天之後才能出來。
“你這也太興師動眾了,快過年了,我總不能讓這府裏的人不迴家吧?!”連安看著他一條一條飛快的往紙上寫,覺得他的反應太誇張了。
“那你就告訴他們,迴家可以,三個月之內不許迴來,甚至五個月之內都不許迴來!隻要是從外麵迴來的人,都到小佛堂去隔離七天!”
付寧頭也不抬,伏在案上奮筆疾書,然後再從頭看一遍,嘴裏念叨著:“還有什麽?我總覺得落了什麽?哦!”他啪的一拍腦門,“酒!高度白酒!多買!所有從外麵進來的東西都得噴一遍白酒!”
“付寧,你別太緊張了,吉林和黑龍江離咱們遠著呢!”連安拍著他的肩膀,想讓他放鬆一點兒。
“大哥,如果這個病是烈性傳染病,那除非人群不流動,全都圈在一地,可能流傳速度會慢一點。
但是現在政府一點兒措施都還沒有,又快過年了,根本攔不住人們從關外迴家,一傳十、十傳百,爆發起來是很可怕的!咱們寧願準備了用不上,也不能到時候把命交出去!”
連安不說話看著他,他也毫不示弱的跟他對視,片刻之後,連安認輸了。
“行,聽你一迴!”他站在書房門口高聲招唿人,“會叔!會叔!來一下!”
會叔聽完連安的一連串囑咐,臉上都麻木了,“大爺,真要這麽幹?!”
連安還沒說話,付寧走過來,把自己謄抄好的注意事項塞在會叔手裏,“叔,嚴格按這個來,千千萬萬得注意,一點兒都不能馬虎!”
會叔低頭一看,好家夥!比剛才連安說得還多!
“大爺,這……”
“就這麽幹吧,把昌爺、小傑和石頭都叫迴來,那個院子把門鎖好了,沒事兒!您問問誰要迴家,算了工錢讓他們趕緊走,叮囑他們迴了家,多買糧食!”
付寧找了幾條布巾用白酒浸透了,又晾了個半幹,出門采買的人都拿一條把口鼻掩住。
阜成門那邊離城門近,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太多,一會兒他就迴去把大福小福都叫來,大家聚在一起,有事兒省得惦記。
舅舅家他也跑去通知了,想著桂平每天都得點卯去,家裏就別留人了,舅舅、舅媽和晚晚都搬到連府來。
富海聽說了疫病的事,立馬就讓老伴兒收拾東西,帶著孩子搬過去,但是他不打算挪地方,這院裏就剩下桂平一個人,他不放心。
舅媽更不放心,她現在眼前就這麽一個孩子了,想著他下了差迴來,沒吃沒喝,冷鍋冷灶的,就難受得想哭。
她把晚晚的衣服打了個包袱遞給付寧,“你把孩子抱過去吧,我們兩個還是守著桂平心裏踏實,每天都拿艾條熏熏就好了,我再買點兒醋,把家裏的邊邊角角都熏了。”
付寧怎麽也說不動他們倆,隻好先把孩子接過來,然後拿了錢,讓連府采買的給他們帶東西迴來,盡量不讓他們出門。
等他拉著大福小福,帶著自己的研究材料,大包小包迴到麻線胡同的時候,整個兒連府都已經動起來了。
會叔按照付寧寫的那些條條框框,安排人手去采買,而且他還在不斷增加采購的品種,比如說茶葉、各種肉食、雞蛋、煤、白布……
付寧聽著覺得這位大叔可能想搬個雜貨鋪迴來。
等到晚上,桂平帶著自己的父母過來了,他還是要讓他倆搬過來,雖然兩位老人家都不情願,但是拗不過自己兒子。
“哥,我們那兒今天也都說這個事兒呢,我師傅跟股長商量了半天,說這病要真在京城裏成了事兒,就把我們分成了兩班,一個班幹一旬,兩個班不碰麵,到時候吃住都在局裏了,讓他們二老跟著你吧,踏實!”
舒舒覺羅氏抱著個藍布包袱,還在給自己爭取,“平兒,我還是留在家裏吧,你現在還得天天迴家呢,就算將來十天不迴來,可是迴來還得住十天呢,你吃什麽喝什麽啊?”
“娘,您就別操心我了,我有手有腳的,什麽都會幹,放心吧,餓不死!”
桂平把兩位老人送進來,自己就要迴家,付寧叫住他,把自己寫的注意事項塞給他一份兒,特意叮囑他外來的東西得噴上酒消消毒。
連安也叫人把艾條給他裝了一箱子,還用拉迴來的白灰把他們家院子裏給撒了一遍。
好在兩家在一條胡同裏,中間就隔了一個院子,再怎麽熱鬧也傳不了多遠。
他們正幹著,又一輛馬車拐進了胡同,是昌爺他們迴來了,還又拉了不少白灰迴來。
付寧許久沒有見過昌爺和石頭了,他們身邊還跟著個瘦高瘦高的年輕人,一看那氣質就是個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憤青。
三個人都穿著粗布衣裳,全身都是土,連頭發都沾著灰打成了一縷一縷的。
連安趕緊讓人給他們燒水洗澡,把車上的東西卸到後院去。
付寧不經意一迴頭,看見石頭和那個年輕人從車上的白灰袋子中間拉出來一個箱子,然後兩個人抬著去了後麵。
他沒多問,誰家沒點兒台麵底下的事兒呢?
讓桂平扛了不少吃的用的迴去,都是連府幫著他們代買的,他迴去還得分門別類的收拾。
這邊更是亂得跟抄了家似的,下午有幾個人要離府迴家,連安讓會叔每人多給了一個月的工錢,還又挨個兒囑咐了一遍。
人手少了,東西就沒來得及收拾妥當,但是隨著大福小福、舅舅舅媽還有昌爺他們過來,空下的房子又都住滿了。
大采購一直持續了三天,昌爺跟會叔又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遍,覺得應該是不差什麽了,連府的大門關上了,在連安和付寧點頭之前不會再打開了。
連每天送上門的京報都隻能從門縫兒裏塞進來,這是他們了解事態發展的唯一途徑。
沒幾天,京報上就出現了“京城多地出現疫病”的新聞,再後來是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作為東三省全權總醫官趕赴哈爾濱。
緊接著就是伍連德通過屍體解剖,確認了這次流行的疫病是:肺鼠疫!
鼠疫!
付寧看見這兩個字的時候,心已經沉下去了,不是放下了,是死了!
他跟連安對視了半天,同時說了一句話。
“這麽大的事兒,你怎麽不說呢?!”
“那現在采取的措施是什麽?”
“還沒有統一的措施,現在剛剛隻是把這個情況報上來了。”
沒有措施?!
付寧在屋裏地下轉了幾圈,這個疫病的症狀讓他的感覺很不好,好像又讓人想起了一些艱難的時光。
“大哥,先不管它是什麽病,咱們現在必須動起來,這事兒你千萬聽我的,我有經驗!”
他從書桌上拽過紙筆,一邊說一邊寫,把注意事項一條一條記錄下來。
首先,把人員集中起來,從現在開始盡量不出門,也不接觸外麵的人和事。
第二,組織專人開始采購,好在現在天氣冷了,也快過年了,市麵上的東西還算齊備,把吃的用的多囤一點兒。
至少得囤夠能吃三個月的糧食,不!五個月!付寧在“三個月”上打了個黑叉叉,又寫了個大大的“五個月”。
鹽要多買,菜……,白菜、蘿卜、土豆、大蔥……,還得多買些豆子,既能當糧食吃,也能發豆芽。
就是水不好辦,這個宅子後院倒是有口井,但是水質不好,喝著鹹澀,那也比沒有強!先湊合著吧!
第三,買藥。退熱止咳的中藥多買一些,讓坐堂大夫給開點兒清熱潤肺的湯藥,平時大家都喝一碗,艾條多買,各個門口都放一些,出來進去的點著,就算是環境消毒了。
“生石灰有嗎?你不是有個院子一直在修整嗎?搞點兒生石灰來,四處撒一撒。”
付寧說完這句話,也不用連安答話,自顧自的接著往下寫。
第四,老福晉原來住的那個小佛堂空出來,如果家裏有人出現發熱、咳嗽的症狀,就在那裏隔離起來,症狀消失三天之後才能出來。
“你這也太興師動眾了,快過年了,我總不能讓這府裏的人不迴家吧?!”連安看著他一條一條飛快的往紙上寫,覺得他的反應太誇張了。
“那你就告訴他們,迴家可以,三個月之內不許迴來,甚至五個月之內都不許迴來!隻要是從外麵迴來的人,都到小佛堂去隔離七天!”
付寧頭也不抬,伏在案上奮筆疾書,然後再從頭看一遍,嘴裏念叨著:“還有什麽?我總覺得落了什麽?哦!”他啪的一拍腦門,“酒!高度白酒!多買!所有從外麵進來的東西都得噴一遍白酒!”
“付寧,你別太緊張了,吉林和黑龍江離咱們遠著呢!”連安拍著他的肩膀,想讓他放鬆一點兒。
“大哥,如果這個病是烈性傳染病,那除非人群不流動,全都圈在一地,可能流傳速度會慢一點。
但是現在政府一點兒措施都還沒有,又快過年了,根本攔不住人們從關外迴家,一傳十、十傳百,爆發起來是很可怕的!咱們寧願準備了用不上,也不能到時候把命交出去!”
連安不說話看著他,他也毫不示弱的跟他對視,片刻之後,連安認輸了。
“行,聽你一迴!”他站在書房門口高聲招唿人,“會叔!會叔!來一下!”
會叔聽完連安的一連串囑咐,臉上都麻木了,“大爺,真要這麽幹?!”
連安還沒說話,付寧走過來,把自己謄抄好的注意事項塞在會叔手裏,“叔,嚴格按這個來,千千萬萬得注意,一點兒都不能馬虎!”
會叔低頭一看,好家夥!比剛才連安說得還多!
“大爺,這……”
“就這麽幹吧,把昌爺、小傑和石頭都叫迴來,那個院子把門鎖好了,沒事兒!您問問誰要迴家,算了工錢讓他們趕緊走,叮囑他們迴了家,多買糧食!”
付寧找了幾條布巾用白酒浸透了,又晾了個半幹,出門采買的人都拿一條把口鼻掩住。
阜成門那邊離城門近,每天進進出出的人太多,一會兒他就迴去把大福小福都叫來,大家聚在一起,有事兒省得惦記。
舅舅家他也跑去通知了,想著桂平每天都得點卯去,家裏就別留人了,舅舅、舅媽和晚晚都搬到連府來。
富海聽說了疫病的事,立馬就讓老伴兒收拾東西,帶著孩子搬過去,但是他不打算挪地方,這院裏就剩下桂平一個人,他不放心。
舅媽更不放心,她現在眼前就這麽一個孩子了,想著他下了差迴來,沒吃沒喝,冷鍋冷灶的,就難受得想哭。
她把晚晚的衣服打了個包袱遞給付寧,“你把孩子抱過去吧,我們兩個還是守著桂平心裏踏實,每天都拿艾條熏熏就好了,我再買點兒醋,把家裏的邊邊角角都熏了。”
付寧怎麽也說不動他們倆,隻好先把孩子接過來,然後拿了錢,讓連府采買的給他們帶東西迴來,盡量不讓他們出門。
等他拉著大福小福,帶著自己的研究材料,大包小包迴到麻線胡同的時候,整個兒連府都已經動起來了。
會叔按照付寧寫的那些條條框框,安排人手去采買,而且他還在不斷增加采購的品種,比如說茶葉、各種肉食、雞蛋、煤、白布……
付寧聽著覺得這位大叔可能想搬個雜貨鋪迴來。
等到晚上,桂平帶著自己的父母過來了,他還是要讓他倆搬過來,雖然兩位老人家都不情願,但是拗不過自己兒子。
“哥,我們那兒今天也都說這個事兒呢,我師傅跟股長商量了半天,說這病要真在京城裏成了事兒,就把我們分成了兩班,一個班幹一旬,兩個班不碰麵,到時候吃住都在局裏了,讓他們二老跟著你吧,踏實!”
舒舒覺羅氏抱著個藍布包袱,還在給自己爭取,“平兒,我還是留在家裏吧,你現在還得天天迴家呢,就算將來十天不迴來,可是迴來還得住十天呢,你吃什麽喝什麽啊?”
“娘,您就別操心我了,我有手有腳的,什麽都會幹,放心吧,餓不死!”
桂平把兩位老人送進來,自己就要迴家,付寧叫住他,把自己寫的注意事項塞給他一份兒,特意叮囑他外來的東西得噴上酒消消毒。
連安也叫人把艾條給他裝了一箱子,還用拉迴來的白灰把他們家院子裏給撒了一遍。
好在兩家在一條胡同裏,中間就隔了一個院子,再怎麽熱鬧也傳不了多遠。
他們正幹著,又一輛馬車拐進了胡同,是昌爺他們迴來了,還又拉了不少白灰迴來。
付寧許久沒有見過昌爺和石頭了,他們身邊還跟著個瘦高瘦高的年輕人,一看那氣質就是個七個不服八個不忿的憤青。
三個人都穿著粗布衣裳,全身都是土,連頭發都沾著灰打成了一縷一縷的。
連安趕緊讓人給他們燒水洗澡,把車上的東西卸到後院去。
付寧不經意一迴頭,看見石頭和那個年輕人從車上的白灰袋子中間拉出來一個箱子,然後兩個人抬著去了後麵。
他沒多問,誰家沒點兒台麵底下的事兒呢?
讓桂平扛了不少吃的用的迴去,都是連府幫著他們代買的,他迴去還得分門別類的收拾。
這邊更是亂得跟抄了家似的,下午有幾個人要離府迴家,連安讓會叔每人多給了一個月的工錢,還又挨個兒囑咐了一遍。
人手少了,東西就沒來得及收拾妥當,但是隨著大福小福、舅舅舅媽還有昌爺他們過來,空下的房子又都住滿了。
大采購一直持續了三天,昌爺跟會叔又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遍,覺得應該是不差什麽了,連府的大門關上了,在連安和付寧點頭之前不會再打開了。
連每天送上門的京報都隻能從門縫兒裏塞進來,這是他們了解事態發展的唯一途徑。
沒幾天,京報上就出現了“京城多地出現疫病”的新聞,再後來是北洋陸軍醫學院副監督伍連德作為東三省全權總醫官趕赴哈爾濱。
緊接著就是伍連德通過屍體解剖,確認了這次流行的疫病是:肺鼠疫!
鼠疫!
付寧看見這兩個字的時候,心已經沉下去了,不是放下了,是死了!
他跟連安對視了半天,同時說了一句話。
“這麽大的事兒,你怎麽不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