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賈家延世澤
話說鶯兒見寶玉說話沒頭沒腦,正想走呢,就聽寶玉又說:“傻丫頭,我跟你講啊。你姑娘有福氣,你跟著她,肯定也差不了。你襲人姐姐靠不住。以後你就好好伺候你姑娘,要是有啥好處,也不枉你跟她一場。”鶯兒聽著,前麵還像那麽迴事,後麵就又不對勁了,就說:“我知道了。姑娘還等著我呢。二爺要是想吃果子,就叫小丫頭來找我。”寶玉點點頭,鶯兒這才走了。過了一會兒,寶釵和襲人都迴自己屋裏去了。這事兒就先不提了。
再說過了幾天就到考試的日子了。別人都盼著他們爺兒倆能寫出好文章,高中榜單。隻有寶釵心裏犯嘀咕,雖說寶玉功課還行,可他那有意無意的樣子,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冷靜。她知道寶玉要進考場了,頭一樁,叔侄倆都是頭一迴考試,怕人多擁擠出啥意外;第二樁,自從和尚走後,寶玉就沒出過門,雖說見他用功挺高興,可這轉變也太快太突然了,讓人有點不敢相信,就怕又出啥變故。所以考試前一天,寶釵一麵讓襲人帶著小丫頭們和素雲等人,把他們爺兒倆的東西都收拾妥當,自己還檢查了一遍,放好備用;一麵又和李紈一起去迴了王夫人,多派了幾個家裏老成管事的,就說怕人多擠著碰著。
第二天,寶玉和賈蘭穿著半新不舊的衣服,高高興興地來見王夫人。王夫人囑咐道:“你們爺兒倆都是第一次進考場,你們長這麽大,還沒離開我一天過。就算不在我跟前,也有丫鬟媳婦們圍著,啥時候自己孤孤單單睡過一晚啊。今天各自進去,冷冷清清的,舉目無親,可得自己小心。早點寫完文章出來,找到家人早點迴來,也讓你母親和媳婦們放心。”王夫人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賈蘭聽一句答一句。再看寶玉,一聲不吭,等王夫人說完了,走到跟前“撲通”一聲跪下,滿眼含淚,磕了三個響頭,說:“母親生我一場,我沒啥能報答的,隻有這次進考場用心寫文章,好好考個舉人迴來。到時候太太高興了,我這輩子的事兒也就算有個交代了,以前的不好也都能遮過去了。”王夫人聽了,心裏更難受了,就說:“你有這心當然好,可惜你老太太看不見了!”說著,伸手去拉他起來。可寶玉隻管跪著不起來,還說:“老太太見不見我,她心裏都知道,都會高興。既然心裏知道、高興,見不見都一樣。不過是隔了層皮囊,又不是隔了精氣神兒。”李紈見王夫人和他這樣,一是怕勾起寶玉的病,二是覺得這情景不太吉利,趕緊過來說:“太太,這是大喜事,咋哭成這樣呢?再說寶兄弟最近懂事多了,又孝順,還肯用功。隻要帶著侄兒進去好好寫文章,早早迴來,把文章拿給咱們那些世交老先生們看看,等爺兒倆都報了喜就萬事大吉了。”一麵叫人攙起寶玉。寶玉卻轉過身來給李紈作了個揖,說:“嫂子放心。我們爺兒倆肯定能中。以後蘭哥可有大出息,大嫂子等著戴鳳冠穿霞帔吧。”李紈笑著說:“但願能像叔叔說的這樣,也不枉……”說到這兒,怕又惹王夫人傷心,趕緊把話咽了迴去。寶玉又笑著說:“隻要有個好兒子能接著祖宗的家業,就算大哥不在了,他的後事也算圓滿了。”李紈看天色不早了,也不想和他多說,隻好點點頭。這時候寶釵在旁邊聽著,早就傻了眼。寶玉說的這些話,不光是他,就連王夫人和李紈說的,句句都像不祥之兆,可又不敢當真,隻能忍著眼淚不吭聲。寶玉走到跟前,給她深深作了個揖。眾人見他行為古怪,也不知道咋迴事,又不敢笑他。再看寶釵,眼淚止不住地流。大家就更奇怪了。又聽寶玉說:“姐姐,我要走了,你就好好跟著太太,等我的好消息吧。”寶釵說:“時候不早了,你別囉嗦了。”寶玉說:“你倒催我催得緊,我自己也知道該走了。”迴頭一看,眾人都在,唯獨沒見惜春和紫鵑,就說:“四妹妹和紫鵑姐姐那兒,替我帶個話兒,反正遲早還會再見的。”眾人聽他這話,好像有理,又好像是瘋話。大家都覺得他是從沒出過門,被太太這一番話弄得這樣,不如早點催他走,省得麻煩,就說:“外麵有人等你呢,你再磨蹭就誤了時辰了。”寶玉仰天大笑道:“走嘍,走嘍!別瞎鬧了,事兒都了啦!”眾人也都笑著說:“快走快走。”隻有王夫人和寶釵娘兒倆,感覺像生離死別似的,眼淚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一個勁兒地流,差點就哭出聲來。再看寶玉,嘻嘻哈哈的,像個瘋子,就這麽出門走了。正是:
走求名利無雙地,打出樊籠第一關。
不說寶玉和賈蘭出門考試的事兒。且說賈環見他們去考試了,心裏又氣又恨,就自個兒在那兒琢磨:“我可得給我媽報仇了。家裏現在沒個男人管事,上頭大太太又聽我的,我還怕誰!”想好主意,就跑到邢夫人那兒請安,說了一堆奉承話。邢夫人聽了自然高興,就說:“你這才是懂事的好孩子。就像巧姐兒的事兒,本來就該我做主,你璉二哥糊塗,放著親奶奶不用,倒托別人去辦!”賈環說:“人家那頭兒也說了,隻認這一門親。現在都定了,還說要送份大禮給太太呢。太太有了這樣的藩王孫女婿,還怕大老爺沒大官做嗎?不是我要說自己的太太,他們有了元妃姐姐,就老欺負人。說不定巧姐兒以後也這樣沒良心,我得去問問她。”邢夫人說:“你也該跟她說說,讓她知道你的好。隻怕她父親在家也找不出這麽好的親事來!就是平兒那個糊塗蟲,說這事兒不好,還說你太太也不願意。想來是怕我們得意。要是等你二哥迴來,又聽了別人的話,這事兒可就辦不成了。”賈環說:“那邊都定了,就等太太給個八字。王府的規矩,三天就得把人娶走。不過有個事兒,就怕太太不願意,那邊說不該娶犯官的孫女,隻能悄悄把人抬走,等大老爺免了罪做了官,再大辦喜事。”邢夫人說:“這有什麽不願意的,本來就該這樣。”賈環說:“既然這樣,這帖子就請太太出了吧。”邢夫人說:“你這孩子又糊塗了,屋裏都是女人,你叫芸哥兒寫一個不就行了。”賈環一聽,高興得不得了,連忙答應著出來,又趕忙去找賈芸,拉著王仁就到外藩公館去立文書、兌銀子了。
哪知道剛才他們說的話,早被邢夫人身邊的一個丫頭聽見了。這丫頭是求了平兒才進府當差的,一聽這話,趕緊抽空跑到平兒那兒,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平兒早就知道這事兒不好,已經和巧姐兒細細說過了。巧姐兒哭了一晚上,說一定要等父親迴來做主,大太太的話不能聽。今天又聽到這話,“哇”的一聲又大哭起來,要去找太太理論。平兒急忙攔住說:“姑娘先別急。大太太是你的親祖母,她都說了二爺不在家,她能做主,況且還有舅舅做保山。他們都是一夥兒的,姑娘你一個人怎麽說得過他們呢。我畢竟是個下人,說話也不頂用。現在隻能想辦法,可千萬不能莽撞。”邢夫人那邊的丫頭說:“你們趕緊想辦法,不然可就要被抬走了。”說完,就走了。平兒迴頭一看,巧姐兒哭得稀裏嘩啦,連忙扶著她說:“姑娘,哭也沒用,現在二爺又不在,聽他們那意思……”話還沒說完,就見邢夫人那邊派人來說:“姑娘大喜的事兒來了。叫平兒把姑娘要用的東西都收拾出來。要是陪嫁的東西,本來就說好了等二爺迴來再辦。”平兒隻好答應著。
剛說完,就見王夫人過來了。巧姐兒一下子撲到王夫人懷裏,哭得死去活來。王夫人也哭著說:“妞兒別著急,我為你的事兒被大太太說了不少難聽的話,看來是拗不過她了。我們隻能先應著,拖一拖,馬上派個人到你父親那兒去告訴他。”平兒說:“太太還不知道呢,早上三爺在大太太跟前說,外藩的規矩三天就得把人抬走。現在大太太都叫芸哥兒寫了名字和年庚送過去了,還等得到二爺嗎?”王夫人一聽是“三爺”,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愣了半天,一個勁兒地叫人找賈環。找了半天,有人迴話說:“今天早上同薔哥兒和王舅爺出去了。”王夫人又問:“芸哥呢?”眾人都說不知道。巧姐兒屋裏的人都幹瞪眼,一點辦法都沒有。王夫人也不好跟邢夫人去爭,隻能大家抱頭痛哭。
這時候,有個婆子進來說:“後門上的人說,那個劉姥姥又來了。”王夫人說:“咱們家都這樣了,哪有功夫接待她。隨便找個理由把她打發走算了。”平兒說:“太太還是讓她進來吧,她是姐兒的幹媽,也得跟她說說這事兒。”王夫人沒吭聲,那婆子就把劉姥姥帶進來了。眾人見了都問好。劉姥姥見大家眼睛都紅紅的,也不知道咋迴事,過了一會兒,就問:“這是怎麽了?太太姑娘們肯定是想二姑奶奶了。”巧姐兒一聽提到自己母親,哭得更厲害了。平兒說:“姥姥別瞎說了,你既然是姑娘的幹媽,有些事兒也該知道。”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姥姥。劉姥姥一聽,也嚇了一跳,想了半天,突然笑著說:“你說巧姐兒這麽機靈的姑娘,沒聽過鼓兒詞嗎?那裏麵辦法多著呢。這有啥難的。”平兒趕忙問:“姥姥你有啥辦法,快說呀。”劉姥姥說:“這簡單,趁他們不注意,偷偷跑了不就完事兒了。”平兒說:“姥姥可別亂說。我們這樣的人家,能跑到哪兒去?”劉姥姥說:“就怕你們不想跑,要是想跑,就到我屯裏去。我把姑娘藏起來,馬上叫我女婿找人,讓姑娘寫個字條,送到姑老爺那兒,他肯定會來。這不就好了嗎?”平兒說:“大太太知道了咋辦?”劉姥姥說:“我來的時候他們知道嗎?”平兒說:“大太太住在後頭,她待人刻薄,有些信兒都不送她那兒。你要是從前門來,可能就被發現了,現在從後門來,沒事。”劉姥姥說:“那咱們說好了啥時候走,我叫女婿雇輛車來接。”平兒說:“這還等啥時候,姥姥你先坐著。”說完,急忙進屋,避開旁人,把劉姥姥的話告訴了王夫人。王夫人想了半天,覺得不太妥當。平兒說:“隻有這個辦法了。要不是太太您,我也不敢說。太太您就裝作不知道,迴頭再去問大太太。我們這兒馬上派人去,想來二爺也快迴來了。”王夫人沒說話,歎了口氣。巧姐兒聽了,對王夫人說:“隻求太太救救我,等父親迴來,肯定會感激您的。”平兒說:“別說了,太太您先迴去吧。迴頭隻要太太派人看著屋子就行。”王夫人說:“小心點,別讓人發現。你們倆的衣服鋪蓋也得帶上。”平兒說:“得趕緊走才有用,要是他們定下來了,可就麻煩了。”這一句話提醒了王夫人,就說:“對,你們趕緊辦,有我呢。”於是王夫人迴去,還故意去找邢夫人閑聊,把邢夫人先穩住了。平兒這邊就趕緊派人去料理,還囑咐說:“別躲躲藏藏的,要是有人進來看到,就說是大太太吩咐的,要一輛車送劉姥姥走。”又買通了看後門的人,雇了輛車來。平兒把巧姐兒打扮成青兒的模樣,急急忙忙就走了。後來平兒假裝送人,趁人不注意,也上了車。
原來最近賈府後門雖然開著,隻有一兩個人看著,其他的家下人,因為房子大人少,空蕩蕩的,誰也顧不過來。再加上邢夫人不體恤下人,眾人雖然知道這事兒不好,但都感念平兒的好,所以就串通一氣,把巧姐兒放走了。邢夫人還在和王夫人聊天呢,哪知道這事兒。隻有王夫人特別不放心,說了一會兒話,悄悄跑到寶釵那兒坐下,心裏還惦記著。寶釵見王夫人神色慌張,就問:“太太,您是不是有啥心事?”王夫人就把這事兒偷偷告訴了寶釵。寶釵說:“這可太險了!現在得趕緊叫芸哥兒去阻止那邊,才妥當。”王夫人說:“我找不到環兒啊。”寶釵說:“太太您就裝作不知道,我來想辦法找人去告訴大太太。”王夫人點點頭,就由著寶釵去想辦法。這事兒先不說了。
再說外藩本來是想買幾個使喚的女人,聽了媒人的一麵之詞,就派人來相看。相看的人迴去跟藩王說了。藩王問起這家人家,眾人不敢隱瞞,就如實說了。外藩一聽,知道是世代勳戚,嚇了一跳,說:“哎呀!這可是違反禁令的,差點壞了大事!況且我朝覲都已經過了,馬上就要起程,要是有人再來提這事兒,趕緊打發走。”這天正好賈芸、王仁等人來送年庚,就聽到府裏的人說:“奉王爺的命,要是再敢拿賈府的人來冒充民女,就要抓起來治罪。現在太平盛世,誰敢這麽大膽!”這一喊,嚇得王仁等人抱頭鼠竄,出來還埋怨那個辦事的人,大家都掃興而歸。
賈環在家裏等著消息,又聽說王夫人叫他,急得心煩意亂。見賈芸一個人迴來,急忙問:“定了嗎?”賈芸著急地直跺腳,說:“壞了壞了!不知道誰走漏了風聲!”還把吃虧的事兒說了一遍。賈環氣得發呆,說:“我早上在大太太跟前說得好好的,現在可怎麽辦?都怪你們這些人坑了我!”正沒主意呢,就聽到裏麵亂喊,叫著賈環等人的名字說:“大太太、二太太叫你們呢。”兩人隻好硬著頭皮進去。隻見王夫人滿臉怒容,說:“你們幹的好事!現在逼死了巧姐兒和平兒,趕緊把屍首給我找迴來!”兩人“撲通”一聲跪下。賈環不敢吭聲,賈芸低著頭說:“孫子不敢幹什麽,是邢舅太爺和王舅爺說給巧妹妹做媒,我們才迴太太們的。大太太願意,才叫孫子寫帖子去的。人家還不要呢。怎麽能說我們逼死了妹妹呢?”王夫人說:“環兒在大太太那兒說,三天就要把人抬走。哪有這樣說親做媒的!我也不跟你們囉嗦,快把巧姐兒還給我們,等老爺迴來再說。”邢夫人現在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是哭。王夫人又罵賈環說:“趙姨娘那個混賬東西,生的兒子也是混賬!”說著,叫丫頭扶著迴自己屋裏去了。
賈環、賈芸和邢夫人三個人互相埋怨,賈環說:“現在先別埋怨了,想來人肯定沒死,肯定是平兒帶著她到什麽親戚家躲起來了。”邢夫人叫來前後門的人罵著,問他們知不知道巧姐兒和平兒去哪兒了。哪知道下人們異口同聲地說:“大太太別問我們,問當家的爺們就知道了。大太太也別鬧,等我們太太問起來,我們有話說。要打大家打,要罰大家罰。自從璉二爺出了門,外麵鬧得不成樣子!我們的月錢月米都不給了,他們賭錢喝酒,還找小旦,甚至把外麵的女人接到宅子裏來。這都是爺們幹的好事。”說得賈芸等人啞口無言。王夫人那邊又派人來催,說:“叫爺們趕緊去找。”賈環等人急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又不敢去問巧姐兒那邊的人。心裏明白眾人恨他們,肯定是把人藏起來了。可這話又不敢在王夫人麵前說。隻能到處到親戚家打聽,一點消息都沒有。裏麵一個邢夫人,外麵賈環等人,這幾天鬧得日夜不安。
眼看就到了出場的日子,王夫人就盼著寶玉和賈蘭迴來。等到中午,不見人影,王夫人、李紈和寶釵都著急了,派人到他們住的地方去打聽。去了一撥人,沒消息,連去的人也不迴來。又派一撥人去,還是不見迴來。三個人心裏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不行。等到傍晚,有人進來,一看是賈蘭。眾人高興地問:“寶二叔呢?”賈蘭顧不上請安,“哇”地一聲就哭了,說:“二叔丟了。”王夫人一聽,當時就愣住了,半天沒說出話來,接著直挺挺地往後一倒,躺在床上。多虧彩雲在後麵扶著,拚命地叫醒她,王夫人醒過來就哭。再看寶釵,也兩眼發直。襲人哭得像個淚人,邊哭邊罵賈蘭:“你這糊塗東西,你和二叔在一起,怎麽能把他弄丟了?”賈蘭說:“我和二叔在住處,吃睡都在一起。進了考場,離得也不遠,一直都在一塊兒。今天一大早,二叔的卷子就寫完了,還等著我呢。我們倆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塊兒出來,在龍門口一擠,我一迴頭,人就不見了。咱們家接場的人都問我,李貴還說看見了,就離幾步遠,怎麽一擠就沒了呢。現在我叫李貴他們分頭去找了,我也帶著人把各個考號都找遍了,沒有,所以這時候才迴來。”王夫人哭得話都說不出來,寶釵心裏大概猜到了幾分,襲人哭得停不下來。賈薔等人不等吩咐,也都分頭去找了。可憐榮府的人,本來滿心歡喜地準備接場,現在卻個個如遭雷擊,空準備了接場的酒飯。賈蘭也顧不上辛苦,還想自己去找。倒是王夫人攔住他說:“我的兒,你叔叔丟了,可不能再把你弄丟了。好孩子,你歇歇吧。”賈蘭哪肯走啊,尤氏等人苦苦相勸,他才作罷。眾人裏隻有惜春心裏好像明白了什麽,可又不好說出來,就問寶釵:“二哥哥帶著玉去了嗎?”寶釵說:“那是他隨身的東西,肯定帶著啊。”惜春聽了,就不吭聲了。襲人想起那天搶玉的事兒,心裏料定是那和尚在作怪,柔腸寸斷,眼淚止不住地流,嗚嗚咽咽地哭個不停。迴想起當年寶玉對自己的好,有時候惹他生氣了,他一惱,可也有讓人迴心轉意的地方,那溫柔體貼就更不用說了。要是把他惹急了,他就賭咒發誓說要去做和尚。哪知道今天真應了這話!看看天,都四更了,還是沒有一點消息。李紈怕王夫人哭壞了身子,極力勸她迴房休息。眾人都跟著伺候,隻有邢夫人迴去了。賈環躲著不敢出來。王夫人讓賈蘭也去休息,自己卻一夜沒合眼。第二天早上,雖然有家人迴來,可都說找遍了所有地方,根本沒有寶玉的影子。於是薛姨媽、薛蝌、史湘雲、寶琴、李嬸等人,接二連三地過來請安問消息。
就這麽連著好幾天,王夫人哭得吃不下飯,眼看就不行了。忽然有家人來報:“海疆來了個人,說是統製大人那兒來的,說咱們家的三姑奶奶明天就到京城了。”王夫人聽說探春要迴來,雖說不能解寶玉失蹤的憂愁,可心裏還是稍微放鬆了一點。到了第二天,探春真的迴來了。眾人遠遠地去迎接,隻見探春出落得比以前更漂亮了,穿著光鮮亮麗。她看到王夫人形容憔悴,眾人眼睛紅腫,也大哭起來,哭了一會兒,才行禮。又看見惜春穿著道姑的衣服,心裏很不是滋味。再聽說寶玉心迷走失,家裏又出了這麽多不順心的事,大家又哭成一團。還好探春能說會道,見識又高,慢慢地勸解了好長時間,王夫人等人的情緒才稍微好了一些。第二天,三姑爺也來了。知道家裏出了這些事,探春就住下勸解眾人。跟著探春的丫頭老婆們也和眾姐妹們聚在一起,各自訴說著分別後的事情。從此,上上下下的人,沒日沒夜地就等著寶玉的消息。
那天夜裏五更剛過,外麵幾個家人跑到二門口報喜。幾個小丫頭顧不上告訴大丫頭,直接跑進屋子就喊:“太太、奶奶們大喜啦!”王夫人以為寶玉找到了,高興地站起來說:“在哪兒找到的?快叫他進來!”那人說:“中了第七名舉人。”王夫人又問:“寶玉呢?”家人不吭聲了,王夫人又慢慢坐下。探春就問:“第七名中的是誰?”家人迴答說是“寶二爺”。正說著,外麵又有人喊:“蘭哥兒中了。”那家人趕緊出去接了報單迴來稟報,說賈蘭中了第一百三十名。李紈心裏高興,可因為王夫人還在為寶玉失蹤難過,不敢表現出來。王夫人見賈蘭中了,心裏也挺欣慰,就想:“要是寶玉能迴來,咱們這些人該多高興啊!”隻有寶釵心裏又悲又苦,可又不好哭出來。眾人都來道喜,說:“寶玉既然有中舉的命,肯定不會丟的。天下哪有中了舉人還迷失的道理。”王夫人等人覺得這話有道理,臉上才稍微有了點笑容。眾人就趁機勸王夫人多吃點東西。這時候,三門外焙茗大聲嚷嚷說:“我們二爺中了舉人,肯定丟不了。”眾人就問:“你怎麽知道?”焙茗說:“‘一舉成名天下聞’,現在二爺走到哪兒,哪兒的人都會知道。誰敢不把他送迴來!”屋裏的人都說:“這小子雖然沒規矩,可這話沒錯。”惜春說:“這麽大個人了,哪能說走失就走失。隻怕他勘破世情,出家當和尚了,那就難找了。”這話又惹得王夫人等人大哭起來。李紈說:“從古至今,成佛作祖成神仙的,很多都是拋棄了爵位富貴的。”王夫人哭著說:“他要是拋棄父母,那就是不孝,怎麽能成佛作祖呢。”探春說:“人啊,有時候太特別了也不好。二哥哥生來就帶著那塊玉,大家都覺得是好事,現在看來,都是這塊玉惹的禍。要是再過幾天還找不到,我不是想讓太太生氣,可能真的有什麽緣由,那就隻能當沒生過這個哥哥了。要是他真有什麽來頭,成了正果,那也是太太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寶釵聽了不說話,襲人哪裏忍得住,心裏一疼,腦袋一暈,就栽倒了。王夫人見她可憐,叫人扶她迴去休息。賈環見哥哥侄兒都中了,又想起巧姐兒的事,特別不好意思,隻埋怨薔芸兩個人,知道探春迴來,這事肯定不會就這麽算了,又不敢躲開,這幾天就像坐在針氈上,難受極了。
第二天,賈蘭隻好先去謝恩,知道甄寶玉也中了,大家互相道賀,說起同年之誼。又提到賈寶玉心迷走失的事,甄寶玉歎息著勸慰。知貢舉的把考中的卷子呈給皇上看,皇上一篇一篇地批閱,看到中舉的文章都寫得平正通達。看到第七名賈寶玉是金陵籍貫,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賈蘭,皇上就傳旨詢問,這兩個姓賈的是金陵人氏,是不是賈妃一族。大臣領命出來,傳賈寶玉賈蘭問話,賈蘭把寶玉場後迷失的事說了,又把賈家三代的情況詳細說明,大臣代為轉奏。皇上最是聖明仁德,想起賈氏家族的功勳,就命大臣查複,大臣便仔細地奏明情況。皇上很憐憫他們,又命有司把賈赦犯罪的情由查清楚呈上來。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師善後事宜的奏章,上麵說海宴河清,萬民樂業。皇上龍心大悅,命九卿敘功議賞,還大赦天下。賈蘭等朝臣散後拜了座師,又聽說朝內有大赦的消息,就迴府告訴了王夫人等人。全家人這才稍微有了點喜色,隻盼著寶玉能迴來。薛姨媽更是高興,打算給兒子贖罪。
有一天,有人來報甄老爺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就叫賈蘭出去接待。不多會兒,賈蘭笑嘻嘻地迴王夫人說:“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內聽說有旨意,大老爺的罪名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還能繼續襲寧國三等世職。榮國世職還是老爺襲,等丁憂服滿,還升工部郎中。抄家的家產,全都賞還迴來。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很喜歡,問知是元妃兄弟,北靜王還奏說人品也好,皇上傳旨召見,眾大臣奏稱據伊侄賈蘭迴稱出場時迷失,現在各處尋訪,皇上降旨著五營各衙門用心尋訪。這旨意一下,請太太們放心,皇上這麽聖恩,肯定能找得到。”王夫人等人才都互相道賀,高興起來。隻有賈環等人心裏著急,還在四處找尋巧姐兒。
哪知道巧姐兒跟著劉姥姥和平兒出了城,到了莊上。劉姥姥可不敢虧待巧姐兒,打掃出上房讓巧姐兒和平兒住。每天吃的雖然是鄉村風味,可也幹淨。又有青兒陪著,巧姐兒心裏暫時踏實了些。莊上有幾家富戶,聽說劉姥姥家來了賈府姑娘,都跑來看,都覺得巧姐兒像天上的神仙。有的送菜果,有的送野味,也挺熱鬧。其中有個特別富的人家,姓周,家財萬貫,良田千頃。隻有一個兒子,生得文雅清秀,十四歲了,他父母請了老師教他讀書,最近科試還中了秀才。那天他母親看到巧姐兒,心裏羨慕得不得了,就想:“我是莊家人家,哪能配得上這樣的世家小姐!”呆呆地在那兒想。劉姥姥看出她的心思,拉著她說:“你的心思我知道,我給你們做個媒怎麽樣?”周媽媽笑著說:“你可別哄我,他們是什麽人家,能把小姐許配給我們莊家人?”劉姥姥說:“先說著看看唄。”說完,兩人就各自走開了。
劉姥姥惦記著賈府,叫板兒進城去打聽消息。那天板兒到了寧榮街,看到好多車轎在那兒。他就在附近一打聽,有人說:“寧榮兩府複了官,抄的家產也都賞還了。隻是他們的寶玉中了官,卻不知道去哪兒了。”板兒心裏高興,正想迴去,又看到好幾匹馬過來,在門前下馬。就聽到門上的人打千兒請安說:“二爺迴來了,大喜!大老爺身體好了嗎?”那位爺笑著說:“好了。又遇恩旨,就要迴來了。”還問:“這些人是幹什麽的?”門上的人迴說:“是皇上派官在這裏下旨意,叫人領家產。”那位爺就高興地進去了。板兒知道是賈璉迴來了,也不用再打聽,趕緊迴去告訴了他外祖母。劉姥姥聽說,笑得合不攏嘴,去給巧姐兒道喜,把板兒的話又說了一遍。平兒笑著說:“可不是,多虧了姥姥這麽一辦,不然姑娘哪能有這好時候。”巧姐兒聽了也很高興。正說著,送賈璉信的人也迴來了,說:“姑老爺感激得很,叫我一到家快把姑娘送迴去。又賞了我好幾兩銀子。”劉姥姥聽了更得意了,叫人趕了兩輛車,請巧姐兒和平兒上車。巧姐兒在劉姥姥家住久了,反而有點舍不得,青兒也哭著,恨不得留下來。劉姥姥知道她們舍不得,就叫青兒跟著一起進城,直奔榮府而來。
再說賈璉,先前知道賈赦病重,趕到配所,父子相見,痛哭了一場,後來賈赦漸漸好了起來。賈璉接到家書,知道家裏的事,就稟明賈赦迴來。走到半路,聽說大赦,又趕了兩天路,今天到家,正好趕上頒賞恩旨。裏麵邢夫人等人正愁沒人接旨,雖說有賈蘭,畢竟年輕。這時有人報璉二爺迴來了,大家相見,又是悲又是喜,這時候也顧不上敘舊,就到前廳叩見欽命大人。問了他父親好,又說明天到內府領賞,寧國府第發交居住。眾人起身辭別,賈璉送出門去。看到有幾輛屯車,家人們正攔著不讓停,吵吵鬧鬧的。賈璉早就知道是巧姐兒來的車,就罵家人說:“你們這些糊塗蛋、忘八崽子,我不在家,就敢欺負主人,把巧姐兒都逼走了。現在人家送迴來,你們還敢攔著,是不是和我有什麽仇啊?”眾家人本來就怕賈璉迴來不依,想著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哪知道賈璉說得這麽明白,心裏不明白怎麽迴事,隻好站著迴話說:“二爺出門後,奴才們有的生病,有的告假,都是三爺、薔大爺、芸大爺做主,和奴才們沒關係。”賈璉說:“什麽混賬東西!等我忙完了再和你們算賬,快把車趕進來!”
賈璉進去見邢夫人,也不說話,轉身就到了王夫人那裏,跪下磕了個頭,說:“姐兒迴來了,全虧太太。環兄弟的事,太太也別和他計較了。隻是芸兒這東西,上次看家就鬧事,我才走了幾個月,就鬧成這樣。迴太太的話,這種人攆走了,以後別讓他進府。”王夫人說:“你大舅子為什麽也這樣?”賈璉說:“太太不用問,我自有辦法。”正說著,彩雲等人迴來說:“巧姐兒進來了。”巧姐兒見了王夫人,雖說分開沒多長時間,可想起這逃難的經曆,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巧姐兒哭,王夫人也跟著哭。賈璉謝了劉姥姥。王夫人拉巧姐兒坐下,說起那天的事。賈璉看到平兒,外麵不好說別的,心裏感激,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從這以後,賈璉心裏更加敬重平兒,打算等賈赦迴來,要扶平兒為正室。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邢夫人本來擔心賈璉迴來找不到巧姐兒,肯定會大鬧一場,又聽說賈璉在王夫人那裏,心裏更著急,就叫丫頭去打聽。迴來說是巧姐兒同劉姥姥在那兒說話,邢夫人才如夢初醒,知道是他們搗的鬼,還埋怨王夫人說:“肯定是你調唆我母子不和,到底是誰給平兒報的信?”正問著,就見巧姐兒同劉姥姥帶著平兒,王夫人在後麵跟著進來了。王夫人先把事情都推到賈芸和王仁身上,說:“大太太原來是聽人說這是好事,哪知道外麵這些人的鬼把戲。”邢夫人聽了,自覺羞愧。想想王夫人的主意沒錯,心裏也服氣了。於是邢王夫人彼此心裏的疙瘩解開了。
平兒迴了王夫人,帶著巧姐兒到寶釵那裏請安,各自說起自己的苦處。又說到“皇上隆恩,咱們家該興旺起來了。想來寶二爺肯定會迴來的。”正說著,就見秋紋急忙過來說:“襲人不好了!”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且聽下迴分解。
話說鶯兒見寶玉說話沒頭沒腦,正想走呢,就聽寶玉又說:“傻丫頭,我跟你講啊。你姑娘有福氣,你跟著她,肯定也差不了。你襲人姐姐靠不住。以後你就好好伺候你姑娘,要是有啥好處,也不枉你跟她一場。”鶯兒聽著,前麵還像那麽迴事,後麵就又不對勁了,就說:“我知道了。姑娘還等著我呢。二爺要是想吃果子,就叫小丫頭來找我。”寶玉點點頭,鶯兒這才走了。過了一會兒,寶釵和襲人都迴自己屋裏去了。這事兒就先不提了。
再說過了幾天就到考試的日子了。別人都盼著他們爺兒倆能寫出好文章,高中榜單。隻有寶釵心裏犯嘀咕,雖說寶玉功課還行,可他那有意無意的樣子,透著一股說不出的冷靜。她知道寶玉要進考場了,頭一樁,叔侄倆都是頭一迴考試,怕人多擁擠出啥意外;第二樁,自從和尚走後,寶玉就沒出過門,雖說見他用功挺高興,可這轉變也太快太突然了,讓人有點不敢相信,就怕又出啥變故。所以考試前一天,寶釵一麵讓襲人帶著小丫頭們和素雲等人,把他們爺兒倆的東西都收拾妥當,自己還檢查了一遍,放好備用;一麵又和李紈一起去迴了王夫人,多派了幾個家裏老成管事的,就說怕人多擠著碰著。
第二天,寶玉和賈蘭穿著半新不舊的衣服,高高興興地來見王夫人。王夫人囑咐道:“你們爺兒倆都是第一次進考場,你們長這麽大,還沒離開我一天過。就算不在我跟前,也有丫鬟媳婦們圍著,啥時候自己孤孤單單睡過一晚啊。今天各自進去,冷冷清清的,舉目無親,可得自己小心。早點寫完文章出來,找到家人早點迴來,也讓你母親和媳婦們放心。”王夫人說著說著,眼淚就下來了。賈蘭聽一句答一句。再看寶玉,一聲不吭,等王夫人說完了,走到跟前“撲通”一聲跪下,滿眼含淚,磕了三個響頭,說:“母親生我一場,我沒啥能報答的,隻有這次進考場用心寫文章,好好考個舉人迴來。到時候太太高興了,我這輩子的事兒也就算有個交代了,以前的不好也都能遮過去了。”王夫人聽了,心裏更難受了,就說:“你有這心當然好,可惜你老太太看不見了!”說著,伸手去拉他起來。可寶玉隻管跪著不起來,還說:“老太太見不見我,她心裏都知道,都會高興。既然心裏知道、高興,見不見都一樣。不過是隔了層皮囊,又不是隔了精氣神兒。”李紈見王夫人和他這樣,一是怕勾起寶玉的病,二是覺得這情景不太吉利,趕緊過來說:“太太,這是大喜事,咋哭成這樣呢?再說寶兄弟最近懂事多了,又孝順,還肯用功。隻要帶著侄兒進去好好寫文章,早早迴來,把文章拿給咱們那些世交老先生們看看,等爺兒倆都報了喜就萬事大吉了。”一麵叫人攙起寶玉。寶玉卻轉過身來給李紈作了個揖,說:“嫂子放心。我們爺兒倆肯定能中。以後蘭哥可有大出息,大嫂子等著戴鳳冠穿霞帔吧。”李紈笑著說:“但願能像叔叔說的這樣,也不枉……”說到這兒,怕又惹王夫人傷心,趕緊把話咽了迴去。寶玉又笑著說:“隻要有個好兒子能接著祖宗的家業,就算大哥不在了,他的後事也算圓滿了。”李紈看天色不早了,也不想和他多說,隻好點點頭。這時候寶釵在旁邊聽著,早就傻了眼。寶玉說的這些話,不光是他,就連王夫人和李紈說的,句句都像不祥之兆,可又不敢當真,隻能忍著眼淚不吭聲。寶玉走到跟前,給她深深作了個揖。眾人見他行為古怪,也不知道咋迴事,又不敢笑他。再看寶釵,眼淚止不住地流。大家就更奇怪了。又聽寶玉說:“姐姐,我要走了,你就好好跟著太太,等我的好消息吧。”寶釵說:“時候不早了,你別囉嗦了。”寶玉說:“你倒催我催得緊,我自己也知道該走了。”迴頭一看,眾人都在,唯獨沒見惜春和紫鵑,就說:“四妹妹和紫鵑姐姐那兒,替我帶個話兒,反正遲早還會再見的。”眾人聽他這話,好像有理,又好像是瘋話。大家都覺得他是從沒出過門,被太太這一番話弄得這樣,不如早點催他走,省得麻煩,就說:“外麵有人等你呢,你再磨蹭就誤了時辰了。”寶玉仰天大笑道:“走嘍,走嘍!別瞎鬧了,事兒都了啦!”眾人也都笑著說:“快走快走。”隻有王夫人和寶釵娘兒倆,感覺像生離死別似的,眼淚也不知道從哪兒冒出來的,一個勁兒地流,差點就哭出聲來。再看寶玉,嘻嘻哈哈的,像個瘋子,就這麽出門走了。正是:
走求名利無雙地,打出樊籠第一關。
不說寶玉和賈蘭出門考試的事兒。且說賈環見他們去考試了,心裏又氣又恨,就自個兒在那兒琢磨:“我可得給我媽報仇了。家裏現在沒個男人管事,上頭大太太又聽我的,我還怕誰!”想好主意,就跑到邢夫人那兒請安,說了一堆奉承話。邢夫人聽了自然高興,就說:“你這才是懂事的好孩子。就像巧姐兒的事兒,本來就該我做主,你璉二哥糊塗,放著親奶奶不用,倒托別人去辦!”賈環說:“人家那頭兒也說了,隻認這一門親。現在都定了,還說要送份大禮給太太呢。太太有了這樣的藩王孫女婿,還怕大老爺沒大官做嗎?不是我要說自己的太太,他們有了元妃姐姐,就老欺負人。說不定巧姐兒以後也這樣沒良心,我得去問問她。”邢夫人說:“你也該跟她說說,讓她知道你的好。隻怕她父親在家也找不出這麽好的親事來!就是平兒那個糊塗蟲,說這事兒不好,還說你太太也不願意。想來是怕我們得意。要是等你二哥迴來,又聽了別人的話,這事兒可就辦不成了。”賈環說:“那邊都定了,就等太太給個八字。王府的規矩,三天就得把人娶走。不過有個事兒,就怕太太不願意,那邊說不該娶犯官的孫女,隻能悄悄把人抬走,等大老爺免了罪做了官,再大辦喜事。”邢夫人說:“這有什麽不願意的,本來就該這樣。”賈環說:“既然這樣,這帖子就請太太出了吧。”邢夫人說:“你這孩子又糊塗了,屋裏都是女人,你叫芸哥兒寫一個不就行了。”賈環一聽,高興得不得了,連忙答應著出來,又趕忙去找賈芸,拉著王仁就到外藩公館去立文書、兌銀子了。
哪知道剛才他們說的話,早被邢夫人身邊的一個丫頭聽見了。這丫頭是求了平兒才進府當差的,一聽這話,趕緊抽空跑到平兒那兒,一五一十地全說了。平兒早就知道這事兒不好,已經和巧姐兒細細說過了。巧姐兒哭了一晚上,說一定要等父親迴來做主,大太太的話不能聽。今天又聽到這話,“哇”的一聲又大哭起來,要去找太太理論。平兒急忙攔住說:“姑娘先別急。大太太是你的親祖母,她都說了二爺不在家,她能做主,況且還有舅舅做保山。他們都是一夥兒的,姑娘你一個人怎麽說得過他們呢。我畢竟是個下人,說話也不頂用。現在隻能想辦法,可千萬不能莽撞。”邢夫人那邊的丫頭說:“你們趕緊想辦法,不然可就要被抬走了。”說完,就走了。平兒迴頭一看,巧姐兒哭得稀裏嘩啦,連忙扶著她說:“姑娘,哭也沒用,現在二爺又不在,聽他們那意思……”話還沒說完,就見邢夫人那邊派人來說:“姑娘大喜的事兒來了。叫平兒把姑娘要用的東西都收拾出來。要是陪嫁的東西,本來就說好了等二爺迴來再辦。”平兒隻好答應著。
剛說完,就見王夫人過來了。巧姐兒一下子撲到王夫人懷裏,哭得死去活來。王夫人也哭著說:“妞兒別著急,我為你的事兒被大太太說了不少難聽的話,看來是拗不過她了。我們隻能先應著,拖一拖,馬上派個人到你父親那兒去告訴他。”平兒說:“太太還不知道呢,早上三爺在大太太跟前說,外藩的規矩三天就得把人抬走。現在大太太都叫芸哥兒寫了名字和年庚送過去了,還等得到二爺嗎?”王夫人一聽是“三爺”,氣得話都說不出來了,愣了半天,一個勁兒地叫人找賈環。找了半天,有人迴話說:“今天早上同薔哥兒和王舅爺出去了。”王夫人又問:“芸哥呢?”眾人都說不知道。巧姐兒屋裏的人都幹瞪眼,一點辦法都沒有。王夫人也不好跟邢夫人去爭,隻能大家抱頭痛哭。
這時候,有個婆子進來說:“後門上的人說,那個劉姥姥又來了。”王夫人說:“咱們家都這樣了,哪有功夫接待她。隨便找個理由把她打發走算了。”平兒說:“太太還是讓她進來吧,她是姐兒的幹媽,也得跟她說說這事兒。”王夫人沒吭聲,那婆子就把劉姥姥帶進來了。眾人見了都問好。劉姥姥見大家眼睛都紅紅的,也不知道咋迴事,過了一會兒,就問:“這是怎麽了?太太姑娘們肯定是想二姑奶奶了。”巧姐兒一聽提到自己母親,哭得更厲害了。平兒說:“姥姥別瞎說了,你既然是姑娘的幹媽,有些事兒也該知道。”就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劉姥姥。劉姥姥一聽,也嚇了一跳,想了半天,突然笑著說:“你說巧姐兒這麽機靈的姑娘,沒聽過鼓兒詞嗎?那裏麵辦法多著呢。這有啥難的。”平兒趕忙問:“姥姥你有啥辦法,快說呀。”劉姥姥說:“這簡單,趁他們不注意,偷偷跑了不就完事兒了。”平兒說:“姥姥可別亂說。我們這樣的人家,能跑到哪兒去?”劉姥姥說:“就怕你們不想跑,要是想跑,就到我屯裏去。我把姑娘藏起來,馬上叫我女婿找人,讓姑娘寫個字條,送到姑老爺那兒,他肯定會來。這不就好了嗎?”平兒說:“大太太知道了咋辦?”劉姥姥說:“我來的時候他們知道嗎?”平兒說:“大太太住在後頭,她待人刻薄,有些信兒都不送她那兒。你要是從前門來,可能就被發現了,現在從後門來,沒事。”劉姥姥說:“那咱們說好了啥時候走,我叫女婿雇輛車來接。”平兒說:“這還等啥時候,姥姥你先坐著。”說完,急忙進屋,避開旁人,把劉姥姥的話告訴了王夫人。王夫人想了半天,覺得不太妥當。平兒說:“隻有這個辦法了。要不是太太您,我也不敢說。太太您就裝作不知道,迴頭再去問大太太。我們這兒馬上派人去,想來二爺也快迴來了。”王夫人沒說話,歎了口氣。巧姐兒聽了,對王夫人說:“隻求太太救救我,等父親迴來,肯定會感激您的。”平兒說:“別說了,太太您先迴去吧。迴頭隻要太太派人看著屋子就行。”王夫人說:“小心點,別讓人發現。你們倆的衣服鋪蓋也得帶上。”平兒說:“得趕緊走才有用,要是他們定下來了,可就麻煩了。”這一句話提醒了王夫人,就說:“對,你們趕緊辦,有我呢。”於是王夫人迴去,還故意去找邢夫人閑聊,把邢夫人先穩住了。平兒這邊就趕緊派人去料理,還囑咐說:“別躲躲藏藏的,要是有人進來看到,就說是大太太吩咐的,要一輛車送劉姥姥走。”又買通了看後門的人,雇了輛車來。平兒把巧姐兒打扮成青兒的模樣,急急忙忙就走了。後來平兒假裝送人,趁人不注意,也上了車。
原來最近賈府後門雖然開著,隻有一兩個人看著,其他的家下人,因為房子大人少,空蕩蕩的,誰也顧不過來。再加上邢夫人不體恤下人,眾人雖然知道這事兒不好,但都感念平兒的好,所以就串通一氣,把巧姐兒放走了。邢夫人還在和王夫人聊天呢,哪知道這事兒。隻有王夫人特別不放心,說了一會兒話,悄悄跑到寶釵那兒坐下,心裏還惦記著。寶釵見王夫人神色慌張,就問:“太太,您是不是有啥心事?”王夫人就把這事兒偷偷告訴了寶釵。寶釵說:“這可太險了!現在得趕緊叫芸哥兒去阻止那邊,才妥當。”王夫人說:“我找不到環兒啊。”寶釵說:“太太您就裝作不知道,我來想辦法找人去告訴大太太。”王夫人點點頭,就由著寶釵去想辦法。這事兒先不說了。
再說外藩本來是想買幾個使喚的女人,聽了媒人的一麵之詞,就派人來相看。相看的人迴去跟藩王說了。藩王問起這家人家,眾人不敢隱瞞,就如實說了。外藩一聽,知道是世代勳戚,嚇了一跳,說:“哎呀!這可是違反禁令的,差點壞了大事!況且我朝覲都已經過了,馬上就要起程,要是有人再來提這事兒,趕緊打發走。”這天正好賈芸、王仁等人來送年庚,就聽到府裏的人說:“奉王爺的命,要是再敢拿賈府的人來冒充民女,就要抓起來治罪。現在太平盛世,誰敢這麽大膽!”這一喊,嚇得王仁等人抱頭鼠竄,出來還埋怨那個辦事的人,大家都掃興而歸。
賈環在家裏等著消息,又聽說王夫人叫他,急得心煩意亂。見賈芸一個人迴來,急忙問:“定了嗎?”賈芸著急地直跺腳,說:“壞了壞了!不知道誰走漏了風聲!”還把吃虧的事兒說了一遍。賈環氣得發呆,說:“我早上在大太太跟前說得好好的,現在可怎麽辦?都怪你們這些人坑了我!”正沒主意呢,就聽到裏麵亂喊,叫著賈環等人的名字說:“大太太、二太太叫你們呢。”兩人隻好硬著頭皮進去。隻見王夫人滿臉怒容,說:“你們幹的好事!現在逼死了巧姐兒和平兒,趕緊把屍首給我找迴來!”兩人“撲通”一聲跪下。賈環不敢吭聲,賈芸低著頭說:“孫子不敢幹什麽,是邢舅太爺和王舅爺說給巧妹妹做媒,我們才迴太太們的。大太太願意,才叫孫子寫帖子去的。人家還不要呢。怎麽能說我們逼死了妹妹呢?”王夫人說:“環兒在大太太那兒說,三天就要把人抬走。哪有這樣說親做媒的!我也不跟你們囉嗦,快把巧姐兒還給我們,等老爺迴來再說。”邢夫人現在也一句話都說不出來,隻是哭。王夫人又罵賈環說:“趙姨娘那個混賬東西,生的兒子也是混賬!”說著,叫丫頭扶著迴自己屋裏去了。
賈環、賈芸和邢夫人三個人互相埋怨,賈環說:“現在先別埋怨了,想來人肯定沒死,肯定是平兒帶著她到什麽親戚家躲起來了。”邢夫人叫來前後門的人罵著,問他們知不知道巧姐兒和平兒去哪兒了。哪知道下人們異口同聲地說:“大太太別問我們,問當家的爺們就知道了。大太太也別鬧,等我們太太問起來,我們有話說。要打大家打,要罰大家罰。自從璉二爺出了門,外麵鬧得不成樣子!我們的月錢月米都不給了,他們賭錢喝酒,還找小旦,甚至把外麵的女人接到宅子裏來。這都是爺們幹的好事。”說得賈芸等人啞口無言。王夫人那邊又派人來催,說:“叫爺們趕緊去找。”賈環等人急得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又不敢去問巧姐兒那邊的人。心裏明白眾人恨他們,肯定是把人藏起來了。可這話又不敢在王夫人麵前說。隻能到處到親戚家打聽,一點消息都沒有。裏麵一個邢夫人,外麵賈環等人,這幾天鬧得日夜不安。
眼看就到了出場的日子,王夫人就盼著寶玉和賈蘭迴來。等到中午,不見人影,王夫人、李紈和寶釵都著急了,派人到他們住的地方去打聽。去了一撥人,沒消息,連去的人也不迴來。又派一撥人去,還是不見迴來。三個人心裏像熱鍋上的螞蟻,急得不行。等到傍晚,有人進來,一看是賈蘭。眾人高興地問:“寶二叔呢?”賈蘭顧不上請安,“哇”地一聲就哭了,說:“二叔丟了。”王夫人一聽,當時就愣住了,半天沒說出話來,接著直挺挺地往後一倒,躺在床上。多虧彩雲在後麵扶著,拚命地叫醒她,王夫人醒過來就哭。再看寶釵,也兩眼發直。襲人哭得像個淚人,邊哭邊罵賈蘭:“你這糊塗東西,你和二叔在一起,怎麽能把他弄丟了?”賈蘭說:“我和二叔在住處,吃睡都在一起。進了考場,離得也不遠,一直都在一塊兒。今天一大早,二叔的卷子就寫完了,還等著我呢。我們倆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塊兒出來,在龍門口一擠,我一迴頭,人就不見了。咱們家接場的人都問我,李貴還說看見了,就離幾步遠,怎麽一擠就沒了呢。現在我叫李貴他們分頭去找了,我也帶著人把各個考號都找遍了,沒有,所以這時候才迴來。”王夫人哭得話都說不出來,寶釵心裏大概猜到了幾分,襲人哭得停不下來。賈薔等人不等吩咐,也都分頭去找了。可憐榮府的人,本來滿心歡喜地準備接場,現在卻個個如遭雷擊,空準備了接場的酒飯。賈蘭也顧不上辛苦,還想自己去找。倒是王夫人攔住他說:“我的兒,你叔叔丟了,可不能再把你弄丟了。好孩子,你歇歇吧。”賈蘭哪肯走啊,尤氏等人苦苦相勸,他才作罷。眾人裏隻有惜春心裏好像明白了什麽,可又不好說出來,就問寶釵:“二哥哥帶著玉去了嗎?”寶釵說:“那是他隨身的東西,肯定帶著啊。”惜春聽了,就不吭聲了。襲人想起那天搶玉的事兒,心裏料定是那和尚在作怪,柔腸寸斷,眼淚止不住地流,嗚嗚咽咽地哭個不停。迴想起當年寶玉對自己的好,有時候惹他生氣了,他一惱,可也有讓人迴心轉意的地方,那溫柔體貼就更不用說了。要是把他惹急了,他就賭咒發誓說要去做和尚。哪知道今天真應了這話!看看天,都四更了,還是沒有一點消息。李紈怕王夫人哭壞了身子,極力勸她迴房休息。眾人都跟著伺候,隻有邢夫人迴去了。賈環躲著不敢出來。王夫人讓賈蘭也去休息,自己卻一夜沒合眼。第二天早上,雖然有家人迴來,可都說找遍了所有地方,根本沒有寶玉的影子。於是薛姨媽、薛蝌、史湘雲、寶琴、李嬸等人,接二連三地過來請安問消息。
就這麽連著好幾天,王夫人哭得吃不下飯,眼看就不行了。忽然有家人來報:“海疆來了個人,說是統製大人那兒來的,說咱們家的三姑奶奶明天就到京城了。”王夫人聽說探春要迴來,雖說不能解寶玉失蹤的憂愁,可心裏還是稍微放鬆了一點。到了第二天,探春真的迴來了。眾人遠遠地去迎接,隻見探春出落得比以前更漂亮了,穿著光鮮亮麗。她看到王夫人形容憔悴,眾人眼睛紅腫,也大哭起來,哭了一會兒,才行禮。又看見惜春穿著道姑的衣服,心裏很不是滋味。再聽說寶玉心迷走失,家裏又出了這麽多不順心的事,大家又哭成一團。還好探春能說會道,見識又高,慢慢地勸解了好長時間,王夫人等人的情緒才稍微好了一些。第二天,三姑爺也來了。知道家裏出了這些事,探春就住下勸解眾人。跟著探春的丫頭老婆們也和眾姐妹們聚在一起,各自訴說著分別後的事情。從此,上上下下的人,沒日沒夜地就等著寶玉的消息。
那天夜裏五更剛過,外麵幾個家人跑到二門口報喜。幾個小丫頭顧不上告訴大丫頭,直接跑進屋子就喊:“太太、奶奶們大喜啦!”王夫人以為寶玉找到了,高興地站起來說:“在哪兒找到的?快叫他進來!”那人說:“中了第七名舉人。”王夫人又問:“寶玉呢?”家人不吭聲了,王夫人又慢慢坐下。探春就問:“第七名中的是誰?”家人迴答說是“寶二爺”。正說著,外麵又有人喊:“蘭哥兒中了。”那家人趕緊出去接了報單迴來稟報,說賈蘭中了第一百三十名。李紈心裏高興,可因為王夫人還在為寶玉失蹤難過,不敢表現出來。王夫人見賈蘭中了,心裏也挺欣慰,就想:“要是寶玉能迴來,咱們這些人該多高興啊!”隻有寶釵心裏又悲又苦,可又不好哭出來。眾人都來道喜,說:“寶玉既然有中舉的命,肯定不會丟的。天下哪有中了舉人還迷失的道理。”王夫人等人覺得這話有道理,臉上才稍微有了點笑容。眾人就趁機勸王夫人多吃點東西。這時候,三門外焙茗大聲嚷嚷說:“我們二爺中了舉人,肯定丟不了。”眾人就問:“你怎麽知道?”焙茗說:“‘一舉成名天下聞’,現在二爺走到哪兒,哪兒的人都會知道。誰敢不把他送迴來!”屋裏的人都說:“這小子雖然沒規矩,可這話沒錯。”惜春說:“這麽大個人了,哪能說走失就走失。隻怕他勘破世情,出家當和尚了,那就難找了。”這話又惹得王夫人等人大哭起來。李紈說:“從古至今,成佛作祖成神仙的,很多都是拋棄了爵位富貴的。”王夫人哭著說:“他要是拋棄父母,那就是不孝,怎麽能成佛作祖呢。”探春說:“人啊,有時候太特別了也不好。二哥哥生來就帶著那塊玉,大家都覺得是好事,現在看來,都是這塊玉惹的禍。要是再過幾天還找不到,我不是想讓太太生氣,可能真的有什麽緣由,那就隻能當沒生過這個哥哥了。要是他真有什麽來頭,成了正果,那也是太太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寶釵聽了不說話,襲人哪裏忍得住,心裏一疼,腦袋一暈,就栽倒了。王夫人見她可憐,叫人扶她迴去休息。賈環見哥哥侄兒都中了,又想起巧姐兒的事,特別不好意思,隻埋怨薔芸兩個人,知道探春迴來,這事肯定不會就這麽算了,又不敢躲開,這幾天就像坐在針氈上,難受極了。
第二天,賈蘭隻好先去謝恩,知道甄寶玉也中了,大家互相道賀,說起同年之誼。又提到賈寶玉心迷走失的事,甄寶玉歎息著勸慰。知貢舉的把考中的卷子呈給皇上看,皇上一篇一篇地批閱,看到中舉的文章都寫得平正通達。看到第七名賈寶玉是金陵籍貫,第一百三十名又是金陵賈蘭,皇上就傳旨詢問,這兩個姓賈的是金陵人氏,是不是賈妃一族。大臣領命出來,傳賈寶玉賈蘭問話,賈蘭把寶玉場後迷失的事說了,又把賈家三代的情況詳細說明,大臣代為轉奏。皇上最是聖明仁德,想起賈氏家族的功勳,就命大臣查複,大臣便仔細地奏明情況。皇上很憐憫他們,又命有司把賈赦犯罪的情由查清楚呈上來。皇上又看到海疆靖寇班師善後事宜的奏章,上麵說海宴河清,萬民樂業。皇上龍心大悅,命九卿敘功議賞,還大赦天下。賈蘭等朝臣散後拜了座師,又聽說朝內有大赦的消息,就迴府告訴了王夫人等人。全家人這才稍微有了點喜色,隻盼著寶玉能迴來。薛姨媽更是高興,打算給兒子贖罪。
有一天,有人來報甄老爺和三姑爺來道喜,王夫人就叫賈蘭出去接待。不多會兒,賈蘭笑嘻嘻地迴王夫人說:“太太們大喜了。甄老伯在朝內聽說有旨意,大老爺的罪名免了,珍大爺不但免了罪,還能繼續襲寧國三等世職。榮國世職還是老爺襲,等丁憂服滿,還升工部郎中。抄家的家產,全都賞還迴來。二叔的文章,皇上看了很喜歡,問知是元妃兄弟,北靜王還奏說人品也好,皇上傳旨召見,眾大臣奏稱據伊侄賈蘭迴稱出場時迷失,現在各處尋訪,皇上降旨著五營各衙門用心尋訪。這旨意一下,請太太們放心,皇上這麽聖恩,肯定能找得到。”王夫人等人才都互相道賀,高興起來。隻有賈環等人心裏著急,還在四處找尋巧姐兒。
哪知道巧姐兒跟著劉姥姥和平兒出了城,到了莊上。劉姥姥可不敢虧待巧姐兒,打掃出上房讓巧姐兒和平兒住。每天吃的雖然是鄉村風味,可也幹淨。又有青兒陪著,巧姐兒心裏暫時踏實了些。莊上有幾家富戶,聽說劉姥姥家來了賈府姑娘,都跑來看,都覺得巧姐兒像天上的神仙。有的送菜果,有的送野味,也挺熱鬧。其中有個特別富的人家,姓周,家財萬貫,良田千頃。隻有一個兒子,生得文雅清秀,十四歲了,他父母請了老師教他讀書,最近科試還中了秀才。那天他母親看到巧姐兒,心裏羨慕得不得了,就想:“我是莊家人家,哪能配得上這樣的世家小姐!”呆呆地在那兒想。劉姥姥看出她的心思,拉著她說:“你的心思我知道,我給你們做個媒怎麽樣?”周媽媽笑著說:“你可別哄我,他們是什麽人家,能把小姐許配給我們莊家人?”劉姥姥說:“先說著看看唄。”說完,兩人就各自走開了。
劉姥姥惦記著賈府,叫板兒進城去打聽消息。那天板兒到了寧榮街,看到好多車轎在那兒。他就在附近一打聽,有人說:“寧榮兩府複了官,抄的家產也都賞還了。隻是他們的寶玉中了官,卻不知道去哪兒了。”板兒心裏高興,正想迴去,又看到好幾匹馬過來,在門前下馬。就聽到門上的人打千兒請安說:“二爺迴來了,大喜!大老爺身體好了嗎?”那位爺笑著說:“好了。又遇恩旨,就要迴來了。”還問:“這些人是幹什麽的?”門上的人迴說:“是皇上派官在這裏下旨意,叫人領家產。”那位爺就高興地進去了。板兒知道是賈璉迴來了,也不用再打聽,趕緊迴去告訴了他外祖母。劉姥姥聽說,笑得合不攏嘴,去給巧姐兒道喜,把板兒的話又說了一遍。平兒笑著說:“可不是,多虧了姥姥這麽一辦,不然姑娘哪能有這好時候。”巧姐兒聽了也很高興。正說著,送賈璉信的人也迴來了,說:“姑老爺感激得很,叫我一到家快把姑娘送迴去。又賞了我好幾兩銀子。”劉姥姥聽了更得意了,叫人趕了兩輛車,請巧姐兒和平兒上車。巧姐兒在劉姥姥家住久了,反而有點舍不得,青兒也哭著,恨不得留下來。劉姥姥知道她們舍不得,就叫青兒跟著一起進城,直奔榮府而來。
再說賈璉,先前知道賈赦病重,趕到配所,父子相見,痛哭了一場,後來賈赦漸漸好了起來。賈璉接到家書,知道家裏的事,就稟明賈赦迴來。走到半路,聽說大赦,又趕了兩天路,今天到家,正好趕上頒賞恩旨。裏麵邢夫人等人正愁沒人接旨,雖說有賈蘭,畢竟年輕。這時有人報璉二爺迴來了,大家相見,又是悲又是喜,這時候也顧不上敘舊,就到前廳叩見欽命大人。問了他父親好,又說明天到內府領賞,寧國府第發交居住。眾人起身辭別,賈璉送出門去。看到有幾輛屯車,家人們正攔著不讓停,吵吵鬧鬧的。賈璉早就知道是巧姐兒來的車,就罵家人說:“你們這些糊塗蛋、忘八崽子,我不在家,就敢欺負主人,把巧姐兒都逼走了。現在人家送迴來,你們還敢攔著,是不是和我有什麽仇啊?”眾家人本來就怕賈璉迴來不依,想著能拖一會兒是一會兒,哪知道賈璉說得這麽明白,心裏不明白怎麽迴事,隻好站著迴話說:“二爺出門後,奴才們有的生病,有的告假,都是三爺、薔大爺、芸大爺做主,和奴才們沒關係。”賈璉說:“什麽混賬東西!等我忙完了再和你們算賬,快把車趕進來!”
賈璉進去見邢夫人,也不說話,轉身就到了王夫人那裏,跪下磕了個頭,說:“姐兒迴來了,全虧太太。環兄弟的事,太太也別和他計較了。隻是芸兒這東西,上次看家就鬧事,我才走了幾個月,就鬧成這樣。迴太太的話,這種人攆走了,以後別讓他進府。”王夫人說:“你大舅子為什麽也這樣?”賈璉說:“太太不用問,我自有辦法。”正說著,彩雲等人迴來說:“巧姐兒進來了。”巧姐兒見了王夫人,雖說分開沒多長時間,可想起這逃難的經曆,眼淚忍不住流下來。巧姐兒哭,王夫人也跟著哭。賈璉謝了劉姥姥。王夫人拉巧姐兒坐下,說起那天的事。賈璉看到平兒,外麵不好說別的,心裏感激,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從這以後,賈璉心裏更加敬重平兒,打算等賈赦迴來,要扶平兒為正室。這是後話,暫且不提。
邢夫人本來擔心賈璉迴來找不到巧姐兒,肯定會大鬧一場,又聽說賈璉在王夫人那裏,心裏更著急,就叫丫頭去打聽。迴來說是巧姐兒同劉姥姥在那兒說話,邢夫人才如夢初醒,知道是他們搗的鬼,還埋怨王夫人說:“肯定是你調唆我母子不和,到底是誰給平兒報的信?”正問著,就見巧姐兒同劉姥姥帶著平兒,王夫人在後麵跟著進來了。王夫人先把事情都推到賈芸和王仁身上,說:“大太太原來是聽人說這是好事,哪知道外麵這些人的鬼把戲。”邢夫人聽了,自覺羞愧。想想王夫人的主意沒錯,心裏也服氣了。於是邢王夫人彼此心裏的疙瘩解開了。
平兒迴了王夫人,帶著巧姐兒到寶釵那裏請安,各自說起自己的苦處。又說到“皇上隆恩,咱們家該興旺起來了。想來寶二爺肯定會迴來的。”正說著,就見秋紋急忙過來說:“襲人不好了!”不知道出了什麽事,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