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焙茗在門口神秘兮兮地對小丫頭說寶玉的玉有消息了,小丫頭心急火燎地跑迴去告訴寶玉。眾人一聽,都迫不及待地推著寶玉出去問個究竟,自己則在廊下偷聽。寶玉心裏也鬆了口氣,走到門口就大聲問道:“你在哪兒找到的?快拿過來。”焙茗卻撓撓頭說:“拿是拿不來的,還得托人做保去呢。”寶玉著急地說:“你快說說怎麽迴事,我好趕緊叫人去取。”焙茗開始滔滔不絕:“我在外頭聽說林爺爺去測字,我就悄悄跟去了。我聽到說在當鋪裏找,話還沒聽完,我就跑去好幾家當鋪。我給他們比劃這玉的樣子,有一家說有。我就說給我吧,那當鋪的人卻問我要當票。我問當多少錢,他說三百錢的也有,五百錢的也有。前兒有個人拿這麽一塊玉當了三百錢,今兒又有人拿了一塊玉當了五百錢。”寶玉沒等他說完,就急著說:“你快拿三百五百錢去取迴來,我們挑挑看是不是我的。”這時屋裏的襲人忍不住啐道:“二爺別理他。我小時候聽我哥哥常說,有些人賣那些小玉兒,沒錢用時就拿去當。想來是家家當鋪裏都有類似的。”眾人正聽得一頭霧水,被襲人這麽一解釋,想了想,都忍不住笑起來,紛紛說:“快叫二爺進來吧,別理那個糊塗蛋了。他說的那些玉,肯定不是什麽正經玩意兒。”
寶玉正笑著,岫煙來了。原來岫煙跑到櫳翠庵見到妙玉,顧不上寒暄,就求妙玉扶乩。妙玉卻冷笑幾聲,說道:“我和姑娘交往,就因為姑娘不是勢利場中的人。今天怎麽聽了外麵的謠言,就來纏著我。況且我根本就不懂什麽叫扶乩。”說著,就打算不理岫煙。岫煙懊悔自己來這一趟,知道妙玉就這脾氣,“可我話已出口,不好空手迴去,又不好和她爭論她會不會扶乩。”隻好陪著笑臉,把襲人等說的性命攸關的事講了一遍,見妙玉態度稍有緩和,就起身拜了幾拜。妙玉歎口氣說:“我這真是何苦,給別人幫忙。不過我進京以來,沒什麽人知道我會這個,今天你讓我破例,就怕以後麻煩不斷。”岫煙趕忙說:“我也是一時不忍心,知道你心地善良。就算以後別人求你,願不願意還不是在你,誰敢強迫你。”妙玉笑了笑,叫來道婆焚香,在箱子裏找出沙盤乩架,寫了符,讓岫煙行禮,祈禱完畢,和妙玉一起扶著乩。不一會兒,隻見那仙乩快速寫道:“噫!來無跡,去無蹤,青埂峰下倚古鬆。欲追尋,山萬重,入我門來一笑逢。”寫完,停了乩。岫煙就問請的是哪位神仙,妙玉說:“請的是拐仙。”岫煙趕緊抄錄下來,請教妙玉怎麽解讀。妙玉卻搖搖頭:“這個我可不會,連我也不懂。你快拿去,你們那兒聰明人多著呢。”岫煙隻好迴來。走進院子,眾人都圍上來問怎麽樣了。岫煙來不及細說,就把抄錄的乩語遞給李紈。眾姐妹和寶玉都爭著看,大家都覺得這意思是:“一時半會兒要找是找不著的,但是丟也丟不了,不知道啥時候不找了它自己就出來了。就是不知道這青埂峰在哪兒?”李紈說:“這是仙機隱語。咱們家裏哪有什麽青埂峰,會不會是誰怕被查出來,把玉扔在有鬆樹的山子石下麵了,也說不定。就是這‘入我門來’到底是進誰的門呢?”黛玉在旁邊問:“不知道請的是哪位神仙?”岫煙迴答:“拐仙。”探春皺著眉頭說:“要是仙家的門,那可就難進了。”
襲人心裏著急,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找,每一塊石頭下麵都不放過,可就是找不到。迴到院子裏,寶玉也不管找沒找到,就在那兒傻笑。麝月急得直跺腳,說:“小祖宗!你到底是在哪兒丟的,說清楚呀,就算我們受罪也得知道為啥呀。”寶玉卻笑著說:“我說在外頭丟的,你們又不信。現在問我,我哪知道!”李紈和探春無奈地說:“今天從一大早鬧到現在,都三更天了。你看林妹妹都撐不住,迴去了。我們也該歇歇了,明天再說吧。”說著,大家就散了。寶玉躺下就睡了。可憐襲人她們哭一會兒,想一會兒,一整晚都沒合眼。
這邊黛玉先迴了瀟湘館,想起以前金玉良緣的說法,心裏反倒高興起來,自言自語道:“和尚道士的話真不能信。要是真有金玉良緣,寶玉怎麽會把玉丟了呢。說不定是因為我的事,把他們的金玉良緣給拆散了,也說不定。”想了半天,更覺得安心,把這一天的勞累都拋到腦後,又重新看起書來。紫鵑卻累得不行,不停地催黛玉睡覺。黛玉雖然躺下了,又想到海棠花上,說:“這塊玉是胎裏帶來的,不是普通東西,來去肯定有原因。要是這花預示著好事,就不該丟了這玉呀?看來這花開得不祥,難道寶玉有什麽不好的事?”想著想著,又傷心起來。可又轉念想到喜事上,覺得這花好像應該開,這玉好像也應該丟,就這樣一會兒悲一會兒喜,一直想到五更天才睡著。
第二天,王夫人早早派人到當鋪去查問,鳳姐也在暗中想辦法尋找。折騰了好幾天,一點消息都沒有。好在賈母和賈政還不知道。襲人她們每天提心吊膽,寶玉也好幾天沒去上學,整天傻愣愣的,不說話,沒精神。王夫人隻以為他是因為丟了玉才這樣,也沒太在意。那天正納悶呢,賈璉笑嘻嘻地進來請安,說:“今天聽軍機賈雨村派人告訴二老爺,舅太爺升了內閣大學士,奉旨來京,定在明年正月二十日宣麻。已經有三百裏的文書去了,估計舅太爺日夜趕路,半個多月就能到。侄兒特來告訴太太。”王夫人一聽,高興得不得了。正發愁娘家人少,薛姨媽家又衰敗了,兄弟又在外地當官,照應不上。現在聽說兄弟拜相迴京,王家要榮耀了,以後寶玉也有依靠了,就把丟玉的事稍微放了放。天天盼著兄弟來京。
突然有一天,賈政滿臉淚痕,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你快去告訴老太太,馬上進宮。不用太多人,你伺候著進去就行。因為娘娘突然得了重病,現在太監在外頭等著呢,說太醫院已經奏明是痰厥,治不了了。”王夫人一聽,放聲大哭。賈政著急地說:“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快去請老太太,說得委婉點,別嚇壞了老人家。”賈政說完,就出去吩咐家人準備。王夫人擦幹眼淚,去請賈母,隻說元妃病了,進去請安。賈母嘴裏念叨著:“怎麽又病了!上次就嚇得我不輕,後來才知道是弄錯了。這次就算弄錯了也好啊。”王夫人一邊迴答,一邊催鴛鴦等人開箱拿衣服首飾穿戴好。王夫人匆忙迴到自己屋裏,也穿戴整齊,過來伺候。一會兒就出廳上轎進宮了。
元春自從被選進鳳藻宮後,聖眷正濃,身體也發福了,行動起來有些吃力。每天的起居生活很勞累,時不時就發痰疾。前幾天侍宴迴宮,不小心受了寒氣,舊病複發。沒想到這次病得特別厲害,痰氣堵住,四肢冰涼。趕忙奏明皇上,召太醫來診治。誰知道喝了藥也不管用,用了通關的藥劑,也沒效果。內官們很擔心,奏請準備後事。所以傳旨讓賈氏椒房進宮。賈母和王夫人遵旨進宮,看到元妃嘴裏都是痰,說不出話,看到賈母,隻是悲傷地哭泣,卻沒多少眼淚。賈母上前請安,說了些寬慰的話。不一會兒賈政等人的職名遞進宮,宮嬪傳奏,元妃眼睛都顧不上看,臉色漸漸變了。內宮太監要奏聞皇上,又怕派其他妃子來看視,椒房姻戚不便久留,就請賈母她們在外宮伺候。賈母和王夫人怎麽舍得離開,可是國家製度在那,隻好出來,又不敢哭,隻能在心裏悲傷。朝門內的官員傳來消息。不多時,太監出來,傳欽天監。賈母心裏知道不好,可不敢動。一會兒,小太監傳諭出來說:“賈娘娘薨逝。”這年是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逝那天是十二月十九日,已經交卯年寅月,享年四十三歲。賈母含悲起身,隻能出宮上轎迴家。賈政等人也得到消息,一路悲傷。到家後,邢夫人、李紈、鳳姐、寶玉等人出廳分東西兩邊迎著賈母請安,又向賈政和王夫人請安,大家都哭成一團。
第二天一大早,凡是有品級的人,都按照貴妃喪禮,進宮請安哭靈。賈政在工部,雖然按照禮儀辦理,可堂上要應酬,同事又要來請教,所以兩頭忙得不可開交,不像以前太後和周妃的喪事那麽輕鬆。元妃沒有子女,諡號是“賢淑貴妃”。這是王家的製度,就不多說了。隻說賈府裏的男女天天進宮,忙得暈頭轉向。幸好鳳姐最近身體好些了,還能出來料理家事,又要準備王子騰進京的接風賀喜。鳳姐的哥哥王仁知道叔叔入了內閣,也帶著家眷來京。鳳姐心裏高興,心病也去了些,有娘家人在,心情也好了,所以身子比以前更硬朗了些。王夫人看到鳳姐能照常辦事,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一半,又眼看著兄弟來京,心裏很踏實,安靜了不少。
隻有寶玉,本來就沒官職,又不用念書,代儒學裏知道他家裏有事,也不來管他;賈政忙得腳不沾地,自然沒空管他。本以為寶玉能趁這個機會和姐妹們天天玩樂,可沒想到自從丟了玉,他整天懶洋洋的,不愛走動,說話也糊裏糊塗的。賈母等人出門迴來,有人叫他去請安,他就去;沒人叫他,他就不動。襲人等人心裏發慌,又不敢去招惹他,怕他生氣。每天的茶飯,送到麵前就吃,不送也不要。襲人看他這樣子不像是生氣,倒像是生病了。襲人偷偷跑到瀟湘館告訴紫鵑,說:“二爺這樣,求姑娘去開導開導他。”紫鵑告訴了黛玉,黛玉卻覺得要是因為親事,自己去見他有點不好意思:“要是他來,從小一起長大,不理他也不好;可要是我去找他,那可不行。”所以黛玉不肯去。襲人又悄悄告訴探春。探春心裏明白海棠花開得奇怪,寶玉丟玉更奇怪,接著元妃又薨逝了,覺得家裏肯定要倒黴,天天愁眉苦臉,哪有心思去勸寶玉。再說兄妹有別,就過來一兩次。寶玉還是那副懶洋洋的樣子,所以也不常來。
寶釵也知道寶玉丟玉的事。那天薛姨媽應了寶玉的親事,迴去就告訴了寶釵。薛姨媽還說:“雖然你姨媽說了,我還沒答應,說等你哥哥迴來再定。你願意不願意?”寶釵一本正經地對母親說:“媽媽這話錯了。女孩子的婚事是父母做主。現在我父親不在了,媽媽應該做主,再不濟也該問哥哥。怎麽問起我來了?”所以薛姨媽更疼愛她,說她雖然從小嬌生慣養,可天生貞靜,因此在她麵前,就不再提寶玉了。寶釵自從聽了這話,自然也不再提寶玉。現在雖然聽說寶玉丟了玉,心裏也很驚訝,可不好問,隻能聽別人說,好像和自己沒什麽關係。隻有薛姨媽打發丫頭過來問了好幾次消息。她自己正為兒子薛蟠的事著急,隻等哥哥進京好為他脫罪;又知道元妃薨逝了,雖然賈府忙亂,可鳳姐能出來理事,就把賈家的事放在一邊了。隻有襲人可憐,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地伺候勸慰,可寶玉就像聽不懂似的,襲人隻能幹著急。
過了幾天,元妃停靈在寢廟,賈母等人送殯去了幾天。誰知道寶玉一天比一天傻,不發燒,不疼痛,就是吃不好,睡不好,說話都沒頭沒腦的。襲人、麝月等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找鳳姐說了好幾次。鳳姐時不時過來看看,一開始以為他是因為找不著玉生氣,現在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隻能天天請醫生來診治。吃了好幾劑藥,病不但沒好,還加重了。問他哪兒不舒服,寶玉也不說。
元妃的喪事辦完後,賈母惦記著寶玉,親自到園子裏來看他。王夫人也跟著來了。襲人等人忙叫寶玉去接賈母請安。寶玉雖然病著,每天也還能起來活動活動,今天叫他接賈母,他還是去請安了,隻是襲人在旁邊扶著教他怎麽做。賈母看了看,說:“我的兒,我以為你病得很重,所以來看看你。現在看你還是老樣子,我就放心多了。”王夫人也跟著鬆了口氣。可寶玉不迴答,就在那兒傻笑。賈母等人進屋坐下,問他話,襲人教一句,他說一句,一點不像以前,就像個傻子。賈母越看越懷疑,說:“我剛進來的時候,看你不像有病,現在仔細一瞧,這病可不輕,好像神魂都丟了。到底是怎麽迴事?”王夫人知道瞞不住了,又看看襲人可憐巴巴的樣子,就把寶玉去南安王府聽戲時丟玉的事,悄悄地說了一遍。心裏也很忐忑,怕賈母著急,還說:“現在派人在四處找,求簽問卦,都說在當鋪裏找,肯定能找到。”賈母一聽,急得站起來,眼淚直流,說:“這玉怎麽能丟呢!你們太不懂事了,難道老爺也不管了!”王夫人知道賈母生氣了,叫襲人等人跪下,自己恭敬地說:“媳婦怕老太太著急,老爺生氣,所以沒敢迴稟。”賈母生氣地說:“這是寶玉的命根子。因為丟了,所以他才失魂落魄。這還了得!況且這玉全城的人都知道,誰撿了能乖乖送迴來!叫人趕緊請老爺,我跟他說。”王夫人、襲人等人嚇得連忙哀求:“老太太您別生氣,要是老爺知道了更不得了。現在寶玉病著,交給我們一定拚命找迴來。”賈母說:“你們怕老爺生氣,有我呢。”就叫麝月傳人去請,一會兒傳來話說:“老爺謝客去了。”賈母說:“不用他也行。你們就說我說的,先別責罰下人,我叫璉兒寫個賞格,貼在寶玉前天經過的地方,說有人撿到送來,給一萬兩銀子;有人知道誰撿了來報信,找到的,給五千兩。要是真找到了,別舍不得銀子。這麽一找,肯定能找到。要是光靠咱們家幾個人找,找一輩子也找不到。”王夫人不敢反駁。賈母傳話給賈璉,叫他趕緊去辦。賈母又叫人:“把寶玉的東西都搬到我那兒去,隻派襲人、秋紋跟過來,其他人留在園子裏看屋子。”寶玉聽了,還是不說話,就在那兒傻笑。
賈母帶著寶玉起身,襲人等人攙扶著出園。迴到自己屋裏,叫王夫人坐下,看著人收拾裏間屋子安置,對王夫人說:“你知道我的意思嗎?我是因為園子裏人少,怡紅院裏的花樹一會兒枯一會兒開,很奇怪。以前靠著那塊玉能辟邪,現在玉丟了,怕邪氣進來,所以我帶他過來一起住。這幾天也別讓他出去,大夫來了就在這兒看。”王夫人趕忙說:“老太太想得對。現在寶玉跟老太太住,老太太福氣大,肯定能壓住邪氣。”賈母說:“什麽福氣,不過我屋裏幹淨,經卷也多,可以念念定定心神。你問寶玉好不好?”寶玉被問,隻是笑。襲人叫他說“好”,他就說“好”。王夫人看到這樣,忍不住落淚,在賈母這兒,又不敢出聲。賈母知道王夫人著急,就說:“你迴去吧,這兒有我照顧他。晚上老爺迴來,告訴他別見我,也別說話。”王夫人走後,賈母叫鴛鴦找些安神定魄的藥,按方吃了。
賈政當晚迴家,在車裏聽到路上有人說:“人要發財可太容易了。”另一個人問:“怎麽見得?”這人又說:“今天聽說榮府裏丟了什麽哥兒的玉,貼了告示,上麵寫著玉的大小樣子顏色,說有人撿到送去,就給一萬兩銀子;送信的還給五千呢。”賈政雖然沒聽太清楚,心裏很奇怪,急忙趕迴家,叫門上的人問起這事。門上的人迴稟:“奴才開始也不知道,今天晌午璉二爺傳老太太的話,叫人去貼告示,才知道的。”賈政歎口氣說:“家道要衰敗,偏偏養了這麽個孽障!生他的時候滿街謠言,過了十幾年好了點,現在又大張旗鼓地找玉,像什麽話!”說著,急忙走進屋裏問王夫人。王夫人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賈政知道是老太太的主意,不敢違抗,隻埋怨了王夫人幾句。又走出來,叫瞞著老太太,把告示偷偷揭下來。誰知道早就有那些遊手好閑的人揭走了。
過了些日子,真有人到榮府門上,自稱送玉來。家裏的人一聽,高興得不行,趕忙說道:“快拿來,我這就給你迴稟。”那人卻不慌不忙,從懷裏掏出賞格,在眾人眼前晃了晃,“瞧瞧,這可是你們府上的帖子,寫得明明白白,送玉來賞銀一萬兩。二太爺,您可別小瞧我,等我拿了銀子,就是財主啦。別這麽冷淡。”門上人見他這般強硬,便說:“你好歹給我瞅一眼,我好去迴稟。”那人起初不肯,經眾人好說歹說,才掏出那玉,托在掌心一揚,“看看,這是不是?”眾家人平日隻曉得有塊玉,卻極少見到真容,此刻爭相傳看,覺得像極了,急忙跑迴府裏,搶著去報信。
偏巧那日賈政、賈赦外出,家中隻有賈璉。眾人七嘴八舌迴明情況,賈璉謹慎,追問真假。門上人拍著胸脯保證:“小的親眼所見,隻是他不肯給我,非要見主子,說一手交銀,一手交玉。”賈璉心中一喜,忙去告知王夫人,隨後迴明賈母。襲人聽聞,激動得雙手合十,連念阿彌陀佛。賈母不改口,連聲催促:“快叫璉兒請那人到書房坐下,把玉拿來我瞧,若是真的,即刻送銀。”賈璉依言照辦,將那人奉為上賓,言辭懇切:“勞煩您把玉借我送進去,待本人確認,謝銀一分不少。”那人這才遞過一個紅綢包兒。賈璉打開一瞧,瑩潤美玉在目。他素日對這玉並未上心,此刻卻也好奇,端詳半日,隱隱約約認出“除邪祟”等字樣,心中大喜,忙叫家人好生伺候,匆匆送往賈母與王夫人處辨認。
這一下,全家都被驚動,紛紛圍攏過來,爭睹玉的模樣。鳳姐眼疾手快,見賈璉進來,一把奪過玉,卻不敢先看,徑直送到賈母手中。賈璉笑罵:“你這急性子,連個功勞都不讓我搶。”賈母打開細看,卻見那玉色澤昏暗,遠不如從前。鴛鴦遞上眼鏡,賈母戴上再瞧,“怪哉,這玉模樣倒是對的,怎的沒了先前的寶光?”王夫人看了半晌,也拿不準,便喚鳳姐過來。鳳姐瞧後,也覺疑惑:“像倒是像,隻是顏色不對。不如叫寶兄弟自己瞅瞅,他準能認出。”襲人在旁,心中雖覺此玉有疑,可盼玉歸來之心太切,不敢吐露半字。鳳姐於是從賈母手中接過玉,同襲人一道走向寶玉。
此時寶玉剛睡醒,睡眼惺忪。鳳姐輕聲說道:“你的玉找著了。”寶玉迷糊中接過,看都未看,隨手往地上一扔,“你們又來哄我。”說罷,隻是冷笑。鳳姐大驚,連忙撿起,“這可奇了,你怎的一眼就識破?”寶玉並不理會,隻顧傻笑。王夫人也走進屋來,見狀歎道:“罷了,這玉本就古怪,他既如此反應,想來這玉定是仿造。”眾人這才恍然大悟。賈璉在門外聽得真切,怒衝衝說道:“既不是真的,快拿來,我去質問那人,竟敢來此搗亂。”賈母趕忙喝止:“璉兒,莫要為難他。他許是走投無路,見咱家懸賞,才起了貪念。如今玉雖假,也別傷了他,把玉還他,賞些銀子打發走。若不然,往後真有人撿到,也不敢送來了。”賈璉無奈,隻得應下,轉身出門。那人正等得心慌,見賈璉滿臉怒容出來,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寶玉正笑著,岫煙來了。原來岫煙跑到櫳翠庵見到妙玉,顧不上寒暄,就求妙玉扶乩。妙玉卻冷笑幾聲,說道:“我和姑娘交往,就因為姑娘不是勢利場中的人。今天怎麽聽了外麵的謠言,就來纏著我。況且我根本就不懂什麽叫扶乩。”說著,就打算不理岫煙。岫煙懊悔自己來這一趟,知道妙玉就這脾氣,“可我話已出口,不好空手迴去,又不好和她爭論她會不會扶乩。”隻好陪著笑臉,把襲人等說的性命攸關的事講了一遍,見妙玉態度稍有緩和,就起身拜了幾拜。妙玉歎口氣說:“我這真是何苦,給別人幫忙。不過我進京以來,沒什麽人知道我會這個,今天你讓我破例,就怕以後麻煩不斷。”岫煙趕忙說:“我也是一時不忍心,知道你心地善良。就算以後別人求你,願不願意還不是在你,誰敢強迫你。”妙玉笑了笑,叫來道婆焚香,在箱子裏找出沙盤乩架,寫了符,讓岫煙行禮,祈禱完畢,和妙玉一起扶著乩。不一會兒,隻見那仙乩快速寫道:“噫!來無跡,去無蹤,青埂峰下倚古鬆。欲追尋,山萬重,入我門來一笑逢。”寫完,停了乩。岫煙就問請的是哪位神仙,妙玉說:“請的是拐仙。”岫煙趕緊抄錄下來,請教妙玉怎麽解讀。妙玉卻搖搖頭:“這個我可不會,連我也不懂。你快拿去,你們那兒聰明人多著呢。”岫煙隻好迴來。走進院子,眾人都圍上來問怎麽樣了。岫煙來不及細說,就把抄錄的乩語遞給李紈。眾姐妹和寶玉都爭著看,大家都覺得這意思是:“一時半會兒要找是找不著的,但是丟也丟不了,不知道啥時候不找了它自己就出來了。就是不知道這青埂峰在哪兒?”李紈說:“這是仙機隱語。咱們家裏哪有什麽青埂峰,會不會是誰怕被查出來,把玉扔在有鬆樹的山子石下麵了,也說不定。就是這‘入我門來’到底是進誰的門呢?”黛玉在旁邊問:“不知道請的是哪位神仙?”岫煙迴答:“拐仙。”探春皺著眉頭說:“要是仙家的門,那可就難進了。”
襲人心裏著急,像沒頭蒼蠅似的到處亂找,每一塊石頭下麵都不放過,可就是找不到。迴到院子裏,寶玉也不管找沒找到,就在那兒傻笑。麝月急得直跺腳,說:“小祖宗!你到底是在哪兒丟的,說清楚呀,就算我們受罪也得知道為啥呀。”寶玉卻笑著說:“我說在外頭丟的,你們又不信。現在問我,我哪知道!”李紈和探春無奈地說:“今天從一大早鬧到現在,都三更天了。你看林妹妹都撐不住,迴去了。我們也該歇歇了,明天再說吧。”說著,大家就散了。寶玉躺下就睡了。可憐襲人她們哭一會兒,想一會兒,一整晚都沒合眼。
這邊黛玉先迴了瀟湘館,想起以前金玉良緣的說法,心裏反倒高興起來,自言自語道:“和尚道士的話真不能信。要是真有金玉良緣,寶玉怎麽會把玉丟了呢。說不定是因為我的事,把他們的金玉良緣給拆散了,也說不定。”想了半天,更覺得安心,把這一天的勞累都拋到腦後,又重新看起書來。紫鵑卻累得不行,不停地催黛玉睡覺。黛玉雖然躺下了,又想到海棠花上,說:“這塊玉是胎裏帶來的,不是普通東西,來去肯定有原因。要是這花預示著好事,就不該丟了這玉呀?看來這花開得不祥,難道寶玉有什麽不好的事?”想著想著,又傷心起來。可又轉念想到喜事上,覺得這花好像應該開,這玉好像也應該丟,就這樣一會兒悲一會兒喜,一直想到五更天才睡著。
第二天,王夫人早早派人到當鋪去查問,鳳姐也在暗中想辦法尋找。折騰了好幾天,一點消息都沒有。好在賈母和賈政還不知道。襲人她們每天提心吊膽,寶玉也好幾天沒去上學,整天傻愣愣的,不說話,沒精神。王夫人隻以為他是因為丟了玉才這樣,也沒太在意。那天正納悶呢,賈璉笑嘻嘻地進來請安,說:“今天聽軍機賈雨村派人告訴二老爺,舅太爺升了內閣大學士,奉旨來京,定在明年正月二十日宣麻。已經有三百裏的文書去了,估計舅太爺日夜趕路,半個多月就能到。侄兒特來告訴太太。”王夫人一聽,高興得不得了。正發愁娘家人少,薛姨媽家又衰敗了,兄弟又在外地當官,照應不上。現在聽說兄弟拜相迴京,王家要榮耀了,以後寶玉也有依靠了,就把丟玉的事稍微放了放。天天盼著兄弟來京。
突然有一天,賈政滿臉淚痕,氣喘籲籲地跑進來,說:“你快去告訴老太太,馬上進宮。不用太多人,你伺候著進去就行。因為娘娘突然得了重病,現在太監在外頭等著呢,說太醫院已經奏明是痰厥,治不了了。”王夫人一聽,放聲大哭。賈政著急地說:“現在不是哭的時候,快去請老太太,說得委婉點,別嚇壞了老人家。”賈政說完,就出去吩咐家人準備。王夫人擦幹眼淚,去請賈母,隻說元妃病了,進去請安。賈母嘴裏念叨著:“怎麽又病了!上次就嚇得我不輕,後來才知道是弄錯了。這次就算弄錯了也好啊。”王夫人一邊迴答,一邊催鴛鴦等人開箱拿衣服首飾穿戴好。王夫人匆忙迴到自己屋裏,也穿戴整齊,過來伺候。一會兒就出廳上轎進宮了。
元春自從被選進鳳藻宮後,聖眷正濃,身體也發福了,行動起來有些吃力。每天的起居生活很勞累,時不時就發痰疾。前幾天侍宴迴宮,不小心受了寒氣,舊病複發。沒想到這次病得特別厲害,痰氣堵住,四肢冰涼。趕忙奏明皇上,召太醫來診治。誰知道喝了藥也不管用,用了通關的藥劑,也沒效果。內官們很擔心,奏請準備後事。所以傳旨讓賈氏椒房進宮。賈母和王夫人遵旨進宮,看到元妃嘴裏都是痰,說不出話,看到賈母,隻是悲傷地哭泣,卻沒多少眼淚。賈母上前請安,說了些寬慰的話。不一會兒賈政等人的職名遞進宮,宮嬪傳奏,元妃眼睛都顧不上看,臉色漸漸變了。內宮太監要奏聞皇上,又怕派其他妃子來看視,椒房姻戚不便久留,就請賈母她們在外宮伺候。賈母和王夫人怎麽舍得離開,可是國家製度在那,隻好出來,又不敢哭,隻能在心裏悲傷。朝門內的官員傳來消息。不多時,太監出來,傳欽天監。賈母心裏知道不好,可不敢動。一會兒,小太監傳諭出來說:“賈娘娘薨逝。”這年是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妃薨逝那天是十二月十九日,已經交卯年寅月,享年四十三歲。賈母含悲起身,隻能出宮上轎迴家。賈政等人也得到消息,一路悲傷。到家後,邢夫人、李紈、鳳姐、寶玉等人出廳分東西兩邊迎著賈母請安,又向賈政和王夫人請安,大家都哭成一團。
第二天一大早,凡是有品級的人,都按照貴妃喪禮,進宮請安哭靈。賈政在工部,雖然按照禮儀辦理,可堂上要應酬,同事又要來請教,所以兩頭忙得不可開交,不像以前太後和周妃的喪事那麽輕鬆。元妃沒有子女,諡號是“賢淑貴妃”。這是王家的製度,就不多說了。隻說賈府裏的男女天天進宮,忙得暈頭轉向。幸好鳳姐最近身體好些了,還能出來料理家事,又要準備王子騰進京的接風賀喜。鳳姐的哥哥王仁知道叔叔入了內閣,也帶著家眷來京。鳳姐心裏高興,心病也去了些,有娘家人在,心情也好了,所以身子比以前更硬朗了些。王夫人看到鳳姐能照常辦事,肩上的擔子也輕了一半,又眼看著兄弟來京,心裏很踏實,安靜了不少。
隻有寶玉,本來就沒官職,又不用念書,代儒學裏知道他家裏有事,也不來管他;賈政忙得腳不沾地,自然沒空管他。本以為寶玉能趁這個機會和姐妹們天天玩樂,可沒想到自從丟了玉,他整天懶洋洋的,不愛走動,說話也糊裏糊塗的。賈母等人出門迴來,有人叫他去請安,他就去;沒人叫他,他就不動。襲人等人心裏發慌,又不敢去招惹他,怕他生氣。每天的茶飯,送到麵前就吃,不送也不要。襲人看他這樣子不像是生氣,倒像是生病了。襲人偷偷跑到瀟湘館告訴紫鵑,說:“二爺這樣,求姑娘去開導開導他。”紫鵑告訴了黛玉,黛玉卻覺得要是因為親事,自己去見他有點不好意思:“要是他來,從小一起長大,不理他也不好;可要是我去找他,那可不行。”所以黛玉不肯去。襲人又悄悄告訴探春。探春心裏明白海棠花開得奇怪,寶玉丟玉更奇怪,接著元妃又薨逝了,覺得家裏肯定要倒黴,天天愁眉苦臉,哪有心思去勸寶玉。再說兄妹有別,就過來一兩次。寶玉還是那副懶洋洋的樣子,所以也不常來。
寶釵也知道寶玉丟玉的事。那天薛姨媽應了寶玉的親事,迴去就告訴了寶釵。薛姨媽還說:“雖然你姨媽說了,我還沒答應,說等你哥哥迴來再定。你願意不願意?”寶釵一本正經地對母親說:“媽媽這話錯了。女孩子的婚事是父母做主。現在我父親不在了,媽媽應該做主,再不濟也該問哥哥。怎麽問起我來了?”所以薛姨媽更疼愛她,說她雖然從小嬌生慣養,可天生貞靜,因此在她麵前,就不再提寶玉了。寶釵自從聽了這話,自然也不再提寶玉。現在雖然聽說寶玉丟了玉,心裏也很驚訝,可不好問,隻能聽別人說,好像和自己沒什麽關係。隻有薛姨媽打發丫頭過來問了好幾次消息。她自己正為兒子薛蟠的事著急,隻等哥哥進京好為他脫罪;又知道元妃薨逝了,雖然賈府忙亂,可鳳姐能出來理事,就把賈家的事放在一邊了。隻有襲人可憐,在寶玉跟前低聲下氣地伺候勸慰,可寶玉就像聽不懂似的,襲人隻能幹著急。
過了幾天,元妃停靈在寢廟,賈母等人送殯去了幾天。誰知道寶玉一天比一天傻,不發燒,不疼痛,就是吃不好,睡不好,說話都沒頭沒腦的。襲人、麝月等人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找鳳姐說了好幾次。鳳姐時不時過來看看,一開始以為他是因為找不著玉生氣,現在看他失魂落魄的樣子,隻能天天請醫生來診治。吃了好幾劑藥,病不但沒好,還加重了。問他哪兒不舒服,寶玉也不說。
元妃的喪事辦完後,賈母惦記著寶玉,親自到園子裏來看他。王夫人也跟著來了。襲人等人忙叫寶玉去接賈母請安。寶玉雖然病著,每天也還能起來活動活動,今天叫他接賈母,他還是去請安了,隻是襲人在旁邊扶著教他怎麽做。賈母看了看,說:“我的兒,我以為你病得很重,所以來看看你。現在看你還是老樣子,我就放心多了。”王夫人也跟著鬆了口氣。可寶玉不迴答,就在那兒傻笑。賈母等人進屋坐下,問他話,襲人教一句,他說一句,一點不像以前,就像個傻子。賈母越看越懷疑,說:“我剛進來的時候,看你不像有病,現在仔細一瞧,這病可不輕,好像神魂都丟了。到底是怎麽迴事?”王夫人知道瞞不住了,又看看襲人可憐巴巴的樣子,就把寶玉去南安王府聽戲時丟玉的事,悄悄地說了一遍。心裏也很忐忑,怕賈母著急,還說:“現在派人在四處找,求簽問卦,都說在當鋪裏找,肯定能找到。”賈母一聽,急得站起來,眼淚直流,說:“這玉怎麽能丟呢!你們太不懂事了,難道老爺也不管了!”王夫人知道賈母生氣了,叫襲人等人跪下,自己恭敬地說:“媳婦怕老太太著急,老爺生氣,所以沒敢迴稟。”賈母生氣地說:“這是寶玉的命根子。因為丟了,所以他才失魂落魄。這還了得!況且這玉全城的人都知道,誰撿了能乖乖送迴來!叫人趕緊請老爺,我跟他說。”王夫人、襲人等人嚇得連忙哀求:“老太太您別生氣,要是老爺知道了更不得了。現在寶玉病著,交給我們一定拚命找迴來。”賈母說:“你們怕老爺生氣,有我呢。”就叫麝月傳人去請,一會兒傳來話說:“老爺謝客去了。”賈母說:“不用他也行。你們就說我說的,先別責罰下人,我叫璉兒寫個賞格,貼在寶玉前天經過的地方,說有人撿到送來,給一萬兩銀子;有人知道誰撿了來報信,找到的,給五千兩。要是真找到了,別舍不得銀子。這麽一找,肯定能找到。要是光靠咱們家幾個人找,找一輩子也找不到。”王夫人不敢反駁。賈母傳話給賈璉,叫他趕緊去辦。賈母又叫人:“把寶玉的東西都搬到我那兒去,隻派襲人、秋紋跟過來,其他人留在園子裏看屋子。”寶玉聽了,還是不說話,就在那兒傻笑。
賈母帶著寶玉起身,襲人等人攙扶著出園。迴到自己屋裏,叫王夫人坐下,看著人收拾裏間屋子安置,對王夫人說:“你知道我的意思嗎?我是因為園子裏人少,怡紅院裏的花樹一會兒枯一會兒開,很奇怪。以前靠著那塊玉能辟邪,現在玉丟了,怕邪氣進來,所以我帶他過來一起住。這幾天也別讓他出去,大夫來了就在這兒看。”王夫人趕忙說:“老太太想得對。現在寶玉跟老太太住,老太太福氣大,肯定能壓住邪氣。”賈母說:“什麽福氣,不過我屋裏幹淨,經卷也多,可以念念定定心神。你問寶玉好不好?”寶玉被問,隻是笑。襲人叫他說“好”,他就說“好”。王夫人看到這樣,忍不住落淚,在賈母這兒,又不敢出聲。賈母知道王夫人著急,就說:“你迴去吧,這兒有我照顧他。晚上老爺迴來,告訴他別見我,也別說話。”王夫人走後,賈母叫鴛鴦找些安神定魄的藥,按方吃了。
賈政當晚迴家,在車裏聽到路上有人說:“人要發財可太容易了。”另一個人問:“怎麽見得?”這人又說:“今天聽說榮府裏丟了什麽哥兒的玉,貼了告示,上麵寫著玉的大小樣子顏色,說有人撿到送去,就給一萬兩銀子;送信的還給五千呢。”賈政雖然沒聽太清楚,心裏很奇怪,急忙趕迴家,叫門上的人問起這事。門上的人迴稟:“奴才開始也不知道,今天晌午璉二爺傳老太太的話,叫人去貼告示,才知道的。”賈政歎口氣說:“家道要衰敗,偏偏養了這麽個孽障!生他的時候滿街謠言,過了十幾年好了點,現在又大張旗鼓地找玉,像什麽話!”說著,急忙走進屋裏問王夫人。王夫人就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賈政知道是老太太的主意,不敢違抗,隻埋怨了王夫人幾句。又走出來,叫瞞著老太太,把告示偷偷揭下來。誰知道早就有那些遊手好閑的人揭走了。
過了些日子,真有人到榮府門上,自稱送玉來。家裏的人一聽,高興得不行,趕忙說道:“快拿來,我這就給你迴稟。”那人卻不慌不忙,從懷裏掏出賞格,在眾人眼前晃了晃,“瞧瞧,這可是你們府上的帖子,寫得明明白白,送玉來賞銀一萬兩。二太爺,您可別小瞧我,等我拿了銀子,就是財主啦。別這麽冷淡。”門上人見他這般強硬,便說:“你好歹給我瞅一眼,我好去迴稟。”那人起初不肯,經眾人好說歹說,才掏出那玉,托在掌心一揚,“看看,這是不是?”眾家人平日隻曉得有塊玉,卻極少見到真容,此刻爭相傳看,覺得像極了,急忙跑迴府裏,搶著去報信。
偏巧那日賈政、賈赦外出,家中隻有賈璉。眾人七嘴八舌迴明情況,賈璉謹慎,追問真假。門上人拍著胸脯保證:“小的親眼所見,隻是他不肯給我,非要見主子,說一手交銀,一手交玉。”賈璉心中一喜,忙去告知王夫人,隨後迴明賈母。襲人聽聞,激動得雙手合十,連念阿彌陀佛。賈母不改口,連聲催促:“快叫璉兒請那人到書房坐下,把玉拿來我瞧,若是真的,即刻送銀。”賈璉依言照辦,將那人奉為上賓,言辭懇切:“勞煩您把玉借我送進去,待本人確認,謝銀一分不少。”那人這才遞過一個紅綢包兒。賈璉打開一瞧,瑩潤美玉在目。他素日對這玉並未上心,此刻卻也好奇,端詳半日,隱隱約約認出“除邪祟”等字樣,心中大喜,忙叫家人好生伺候,匆匆送往賈母與王夫人處辨認。
這一下,全家都被驚動,紛紛圍攏過來,爭睹玉的模樣。鳳姐眼疾手快,見賈璉進來,一把奪過玉,卻不敢先看,徑直送到賈母手中。賈璉笑罵:“你這急性子,連個功勞都不讓我搶。”賈母打開細看,卻見那玉色澤昏暗,遠不如從前。鴛鴦遞上眼鏡,賈母戴上再瞧,“怪哉,這玉模樣倒是對的,怎的沒了先前的寶光?”王夫人看了半晌,也拿不準,便喚鳳姐過來。鳳姐瞧後,也覺疑惑:“像倒是像,隻是顏色不對。不如叫寶兄弟自己瞅瞅,他準能認出。”襲人在旁,心中雖覺此玉有疑,可盼玉歸來之心太切,不敢吐露半字。鳳姐於是從賈母手中接過玉,同襲人一道走向寶玉。
此時寶玉剛睡醒,睡眼惺忪。鳳姐輕聲說道:“你的玉找著了。”寶玉迷糊中接過,看都未看,隨手往地上一扔,“你們又來哄我。”說罷,隻是冷笑。鳳姐大驚,連忙撿起,“這可奇了,你怎的一眼就識破?”寶玉並不理會,隻顧傻笑。王夫人也走進屋來,見狀歎道:“罷了,這玉本就古怪,他既如此反應,想來這玉定是仿造。”眾人這才恍然大悟。賈璉在門外聽得真切,怒衝衝說道:“既不是真的,快拿來,我去質問那人,竟敢來此搗亂。”賈母趕忙喝止:“璉兒,莫要為難他。他許是走投無路,見咱家懸賞,才起了貪念。如今玉雖假,也別傷了他,把玉還他,賞些銀子打發走。若不然,往後真有人撿到,也不敢送來了。”賈璉無奈,隻得應下,轉身出門。那人正等得心慌,見賈璉滿臉怒容出來,不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