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鳳姐正自起身納悶,忽聞小丫頭這話,不由得唬了一跳,趕忙問道:“啥官事呀?”小丫頭迴說:“我也不清楚。剛才二門上小廝進來稟報,說老爺有要緊官事,所以太太才叫我來請二爺。”鳳姐一聽是工部的事,心裏稍稍放鬆了些,說道:“你迴去跟太太說,二爺昨晚出城辦事,沒迴來。先打發人去迴珍大爺吧。”小丫頭應了聲便走了。
一時賈珍過來,見了工部的人,問明情況後,進來向王夫人迴稟:“部裏來報,昨日總河奏稱河南一帶決了河口,好些府州縣都被淹了。這又得開銷國庫裏的錢,修理城防工事。工部的官員們得一番忙活,所以特來告知老爺。”說完便退了出去。等賈政迴家,也照樣迴明了此事。從這以後直到冬天,賈政天天都有事,常在衙門裏。寶玉的功課也漸漸鬆了些,隻是怕賈政察覺,不敢不常去學房,連黛玉那兒都不敢多去了。
那時已到十月中旬,寶玉起床準備去學房。這日天氣陡然變冷,隻見襲人早已收拾好一包衣服,對寶玉說:“今天冷得很,早晚寧可穿暖和點。”說著,把衣服拿出來讓寶玉挑了一件穿上。又包了一件,叫小丫頭拿給焙茗,囑咐道:“天涼了,二爺要換衣服時,你可得好生預備著。”焙茗答應了,抱著氈包,跟著寶玉就走了。寶玉到了學房,做完功課,忽然聽到紙窗被風刮得唿啦啦響。代儒老師說道:“天氣又變冷了。”推開風門一看,隻見西北方向一層層黑雲正往東南湧來。焙茗走進來對寶玉說:“二爺,天氣冷了,再添件衣服吧。”寶玉點了點頭。隻見焙茗拿進一件衣服,寶玉不看還好,這一看就看呆了。那些小學生都眼巴巴地瞧著,原來是晴雯補過的那件雀金裘。寶玉問道:“怎麽拿這一件來!誰給你的?”焙茗說:“是裏頭姑娘們包出來的。”寶玉說:“我身上不太冷,先不穿了,包起來吧。”代儒還以為寶玉是愛惜衣服,心裏倒也高興他懂得節儉。焙茗卻著急地說:“二爺穿上吧,要是著涼了,可就是我的不是了。二爺就當心疼我吧。”寶玉無奈,隻好穿上,然後呆呆地對著書坐著。代儒隻當他在認真看書,也沒太在意。晚上放學時,寶玉就向代儒托病告假一天。代儒年紀大了,平常不過是陪著幾個孩子解解悶,自己也時常鬧個小病小痛的,少個學生正好少操點心。況且他也知道賈政事忙,賈母又溺愛寶玉,便點頭答應了。
寶玉徑直迴到家,見過賈母和王夫人,也是這般說辭,自然沒人懷疑。坐了一會兒便迴園子裏去了。見了襲人等人,也不像往日那般有說有笑,和衣躺在炕上。襲人問道:“晚飯準備好了,這會子吃還是等會兒?”寶玉說:“我不吃了,心裏不舒服。你們吃吧。”襲人又說:“那你也該把這件衣服換下來,這衣服可禁不起揉搓。”寶玉說:“不用換。”襲人說:“這可不隻是嬌嫩的東西,你看看上頭的針線,也不該這麽糟蹋呀。”寶玉聽了這話,正觸動心事,歎了口氣說:“那行,你就收起來給我包好,我以後也不穿了。”說著就站起來脫下衣服。襲人才要過來接,寶玉已經自己疊好了。襲人笑道:“二爺今天怎麽這麽勤快?”寶玉沒搭話,疊好後問:“包這衣服的包袱呢?”麝月連忙遞過來,讓他自己包好,然後和襲人擠眉弄眼地笑。寶玉也沒理會,自己無精打采地坐著。忽然聽到架上鍾響,低頭看了看表,指針已指向酉初二刻了。不一會兒小丫頭點上燈來。襲人說:“你不吃飯,喝口粥總行吧。別餓著,要是餓出虛火來,可又是我們的麻煩。”寶玉搖搖頭說:“不太餓,硬吃下去也難受。”襲人說:“既然這樣,那就早點歇著吧。”於是襲人麝月鋪好床,寶玉就躺下了,可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快到黎明時,才迷迷糊糊睡去,可沒一頓飯的工夫,又醒了。
這時襲人麝月也都起來了。襲人說:“昨晚聽你翻騰到五更,我也不敢問你。後來我睡著了,不知道你到底睡沒睡著?”寶玉說:“也睡了一會兒,不知怎麽就醒了。”襲人問:“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寶玉說:“沒有,就是心裏煩。”襲人又問:“今天還去學房嗎?”寶玉說:“我昨天已經告假了,今天想在園子裏逛一天,散散心,就是怕冷。你叫他們收拾一間屋子,準備一爐香,再放上紙墨筆硯。你們忙你們的,我自己靜坐上半天就好。別讓他們來打擾我。”麝月接著說:“二爺要想靜靜用功,誰敢來打擾。”襲人說:“這樣挺好,也免得著涼。自己坐坐,心神也能安定些。”又問:“你既然不想吃飯,今天吃點啥?早點告訴廚房。”寶玉說:“隨便就行,別搞得大驚小怪的。倒是給我在屋裏放幾個果子,借點果香。”襲人說:“哪個屋子好呢?別的屋子都不太幹淨,隻有晴雯以前住的那間,因為一直沒人,還幹淨,就是清冷了些。”寶玉說:“不妨事,把火盆挪過去就行。”襲人答應了。正說著,一個小丫頭端著茶盤進來,上麵有一個碗,一雙牙筷,遞給麝月說:“這是剛才花姑娘要的,廚房老婆子送來了。”麝月接過來一看,是一碗燕窩湯,就問襲人:“這是姐姐要的嗎?”襲人笑著說:“昨晚二爺沒吃飯,又翻騰了一夜,今天早上肯定心裏空落落的,所以我叫小丫頭們讓廚房做了這個。”襲人一麵叫小丫頭放桌子,麝月伺候寶玉喝了湯,漱了口。這時秋紋走過來說:“那屋子已經收拾好了,等炭勁過了,二爺再進去吧。”寶玉點了點頭,心裏滿是心事,懶得說話。一會兒小丫頭來請,說筆硯都放好了。寶玉說:“知道了。”又一個小丫頭迴說:“早飯好了。二爺在哪吃?”寶玉說:“拿過來吧,別折騰了。”小丫頭應了聲就走了。一會兒端上飯來,寶玉笑了笑,對襲人麝月說:“我心裏悶得慌,自己吃恐怕吃不下,不如你們倆陪我一起吃,說不定我能多吃點。”麝月笑著說:“這是二爺高興,我們可不敢。”襲人說:“其實也可以,我們以前也一起喝過酒。隻是偶爾給你解解悶還行,要是總這樣,可就沒規矩了。”說著三人坐下。寶玉在上首,襲人麝月在旁邊陪著。吃了飯,小丫頭端上漱口茶,兩人看著撤了下去。寶玉端著茶,默默發呆,又坐了一會兒,問道:“那屋子收拾好了嗎?”麝月說:“早就迴過了,這會子又問。”
寶玉又坐了一會兒,就來到那間屋子,親自點了一炷香,擺上些果品,然後叫人出去,關上了門。外麵襲人等人都靜悄悄的。寶玉拿出一幅泥金角花的粉紅箋,嘴裏念叨了幾句,就提筆寫道:
怡紅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清香,庶幾來饗。其詞雲:
隨身伴,獨自意綢繆。誰料風波平地起,頓教軀命即
時休。孰與話輕柔?東逝水,無複向西流。想像更無
懷夢草,添衣還見翠雲裘。脈脈使人愁!寫好後,就在香上點著火焚化了。然後靜靜地等著,直到一炷香燃盡,才開門出來。襲人說:“怎麽出來了?是不是又悶得慌了?”
寶玉笑了笑,撒謊道:“我本來心裏煩,找個地方靜坐了會兒。現在好了,想去外頭走走。”說著,就徑直來到瀟湘館,在院裏問道:“林妹妹在屋裏嗎?”紫鵑在屋裏應道:“是誰呀?”掀簾一看,笑著說:“原來是寶二爺。姑娘在屋裏呢,請二爺進來坐。”寶玉跟著紫鵑走進來。黛玉在裏間,說道:“紫鵑,請二爺屋裏坐吧。”寶玉走到裏間門口,看見新寫的一副紫墨色泥金雲龍箋的小對,上麵寫著:“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寶玉看了,笑了笑,走進門去,笑著問:“妹妹在做什麽呢?”黛玉站起來迎了兩步,笑著讓道:“請坐。我在寫經,隻剩兩行就寫完了,寫完再說話。”又叫雪雁倒茶。寶玉說:“你別忙,隻管寫。”說著,看見中間掛著一幅單條,上麵畫著一個嫦娥,帶著一個侍者;還有一個女仙,也有一個侍者,捧著一個長長的衣囊似的東西,兩人身邊有些雲氣環繞,再無其他點綴,全是仿李龍眠白描手法,上麵有“鬥寒圖”三個字,是用八分書寫的。寶玉說:“妹妹這幅《鬥寒圖》是新掛上去的?”黛玉說:“可不是。昨天他們收拾屋子,我想起來,就叫他們掛上了。”寶玉問:“這畫有什麽出處?”黛玉笑著說:“這是很常見的,你還問我。”寶玉笑著說:“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妹妹快告訴我。”黛玉說:“你沒聽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嗎?”寶玉說:“哦,原來是這樣。這畫確實新奇雅致,這時候掛出來正合適。”說著,又東瞧瞧,西看看。
雪雁沏好茶,寶玉喝著。又等了一會兒,黛玉經寫完了,站起來說:“怠慢了。”寶玉笑著說:“妹妹還是這麽客氣。”隻見黛玉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外麵套著銀鼠坎肩;頭上梳著平常的雲髻,插著一支赤金匾簪,沒有別的花朵裝飾;腰下係著楊妃色繡花綿裙。真是:
亭亭玉樹臨風立,冉冉香蓮帶露開。寶玉問道:“妹妹這兩天彈琴了嗎?”黛玉說:“兩天沒彈了。寫字手都冷,哪還有心思彈琴。”寶玉說:“不彈也罷。我覺得琴雖是高雅之物,卻不是什麽好東西,從沒聽說彈琴彈出富貴長壽的,倒都是彈出些憂思哀怨。而且彈琴還得心裏記譜,太費神了。依我看,妹妹身體單薄,不操這份心也好。”黛玉抿嘴笑了笑。寶玉指著壁上問:“這張琴就是你平時彈的?怎麽這麽短?”黛玉笑著說:“這琴不是短,是我小時候學琴時,別的琴都夠不著,所以特地做的。雖不是焦尾枯桐那樣的名琴,可這鶴山鳳尾也還搭配得整齊,龍池雁足高低也合適。你看這斷紋像牛毛似的,所以音韻還清越。”寶玉又問:“妹妹這幾天作詩了嗎?”黛玉說:“自從結社以後就沒怎麽作了。”寶玉笑著說:“你別瞞我,我聽到你吟的‘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放在琴裏彈奏,聲音格外響亮。有沒有這迴事?”黛玉問:“你怎麽聽到的?”寶玉說:“那天我從蓼風軒過來聽到的,又怕打擾你,就靜靜地聽了一會兒就走了。我正想問你,前麵是平韻,最後怎麽突然轉了仄韻,這是什麽意思?”黛玉說:“這是心裏自然的感受,寫到那兒就那樣了,沒有一定的規矩。”寶玉說:“原來是這樣。可惜我不懂音樂,白白聽了一會兒。”黛玉說:“從古至今,能有幾個知音呢?”寶玉一聽,覺得自己說話冒失了,又怕傷了黛玉的心,坐了一會兒,心裏有好多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麽好。黛玉也覺得剛才的話有些冷淡,也不吭聲了。寶玉心裏琢磨黛玉是不是生氣了,就訕訕地站起來說:“妹妹坐著吧。我還要去三妹妹那兒看看。”黛玉說:“你要是見到三妹妹,替我問候一聲。”寶玉答應著就出去了。
黛玉送到屋門口,迴來後悶悶不樂地坐著,心裏想:“寶玉最近說話吞吞吐吐,忽冷忽熱的,不知道他什麽意思。”正想著,紫鵑走過來說:“姑娘,經不寫了?我把筆硯收起來吧?”黛玉說:“不寫了,收起來吧。”說著,自己走到裏間床上躺著,細細思量。紫鵑進來問:“姑娘喝碗茶吧?”黛玉說:“不喝。我躺一會兒,你們忙自己的去吧。”
紫鵑答應著出來,看見雪雁在那兒發呆。紫鵑走到她跟前問:“你這會子也有心事了?”雪雁正發呆,被嚇了一跳,說:“你別嚷嚷,今天我聽到一句話,可奇怪了。你可別告訴別人。”說著,往屋裏努努嘴,自己先走,點著頭叫紫鵑跟她出來,到門外平台底下,悄悄說:“姐姐你聽到了嗎?寶玉定親了!”紫鵑一聽,嚇了一跳,說:“這是從哪來的消息?恐怕不真吧。”雪雁說:“怎麽不真,別人好像都知道了,就咱們沒聽說。”紫鵑問:“你從哪聽來的?”雪雁說:“我聽侍書說的,是個什麽知府家的小姐,家裏有錢,人也長得好。”紫鵑正聽著,忽然聽到黛玉咳嗽了一聲,好像要起來的樣子。紫鵑怕黛玉聽到,就拉著雪雁搖搖手,往屋裏看看,沒動靜,才又悄悄問:“她到底怎麽說的?”雪雁說:“前兒不是叫我去三姑娘那兒道謝嗎,三姑娘不在屋裏,隻有侍書在。大家坐著,無意中說起寶二爺淘氣,說寶二爺就知道玩,不像個大人,還說已經定親了,還是那麽傻裏傻氣的。我問定了沒有,她說是定了,是個王大爺做媒的。那王大爺是東府裏的親戚,所以不用多打聽,一說就成了。”紫鵑歪著頭想了想,說:“這話奇怪!”又問:“怎麽家裏沒人說起?”雪雁說:“侍書說這是老太太的意思。要是說起來,怕寶玉野了心,所以都不提起。侍書告訴了我,又叮囑我千萬別亂說,說出來就成我多嘴了。”說著,往屋裏指了指,“所以在他麵前也不提。今天是你問起,我才不瞞你。”
正說到這兒,隻聽鸚鵡叫起來:“姑娘迴來了,快倒茶來!”把紫鵑雪雁嚇了一跳,迴頭一看沒人,就罵了鸚鵡一句,走進屋裏。隻見黛玉氣喘籲籲地剛坐在椅子上,紫鵑趕忙問茶問水。黛玉問:“你們倆去哪兒了?叫個人都叫不來。”說著就走到炕邊,身子一歪,又倒在炕上,往裏躺下,叫把帳子放下來。紫鵑雪雁答應著出去了。她們倆心裏擔心剛才的話被黛玉聽到了,隻好都不再提。其實黛玉心裏正犯愁,又偷聽到紫鵑雪雁的話,雖然不太明白,也聽了個大概,就像自己被扔到大海裏一樣,心裏七上八下。思前想後,覺得應了前些日子夢中的預兆,千愁萬恨都湧上心頭。心裏盤算著,不如早點死了算了,省得看到那些意外的事,到時候更難受。又想到自己沒了爹娘的苦,就打算從現在開始,一天天糟蹋自己的身體,想著一年半載後,就能徹底解脫了。於是被子也不蓋,衣服也不添,就閉眼裝睡。紫鵑和雪雁來伺候了幾次,看她沒動靜,也不敢叫她。晚飯也不吃。點燈以後,紫鵑掀開帳子,見她好像睡著了,被窩都蹬到腳後了。怕她著涼,輕輕給她蓋上。黛玉也不動,等紫鵑出去,又把被子蹬下來。紫鵑一直在想:“今天的話到底是真是假?”雪雁說:“肯定是真的。”紫鵑說:“侍書怎麽知道的?”雪雁說:“是從小紅那兒聽來的。”紫鵑說:“剛才咱們說話,恐怕姑娘聽到了,你看她剛才的樣子,肯定有問題。從今天起,咱們可別再提這事了。”說著,兩人也準備睡覺。紫鵑進來看時,隻見黛玉的被窩又蹬下來了,就又輕輕給她蓋上。這一晚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黛玉早早起來,也不叫人,自己呆呆地坐著。紫鵑醒來,看見黛玉已經起來了,驚訝地問:“姑娘怎麽這麽早?”黛玉說:“睡得早,所以醒得早。”紫鵑連忙起來,叫醒雪雁,伺候黛玉梳洗。黛玉對著鏡子,隻是呆呆地看著自己。看了一會兒,眼淚就斷斷連連地流下來,把羅帕都濕透了。真是:
瘦影正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紫鵑在旁邊也不敢勸,怕勾起黛玉的舊恨。過了好一會兒,黛玉才隨便梳洗了一下,可眼中的淚漬怎麽也擦不幹。又獨自坐了一會兒,對紫鵑說:“你把藏香點上。”紫鵑問:“姑娘,你沒睡多久,怎麽就點香?難道是要寫經?”黛玉點了點頭。紫鵑又說:“姑娘今天醒得太早,這會子又寫經,是不是太勞神了?”黛玉說:“不怕,早寫完早好。其實我也不是為了寫經,隻是借寫字來解解悶兒。以後你們看到我的字跡,就當是看到我本人了。”說著,眼淚又流了下來。紫鵑聽了這話,心裏一酸,不但不敢再勸,自己也忍不住掉下淚來。
打這以後,黛玉打定了主意,有意糟踐自己的身子,茶飯不思,每天吃得越來越少。寶玉下學後,也常抽空來問候,可黛玉雖然心裏有千言萬語,卻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和寶玉柔情蜜意,所以滿心的話隻能憋在心裏,說不出來。寶玉想安慰她,又怕惹黛玉生氣,加重她的病情。兩人見了麵,隻能說些無關緊要的話,真是應了那句“親極反疏”。賈母王夫人等人雖然憐惜黛玉,也隻是請醫調治,隻當黛玉是平常生病,哪知道她是心病。紫鵑等人雖然明白黛玉的心思,可也不敢說破。就這樣,黛玉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過了半個月,腸胃功能越來越弱,到後來連粥都喝不下了。黛玉白天聽到的話,都好像是寶玉娶親的消息,看到怡紅院的人,不管是主子還是奴才,也都像是在為寶玉娶親忙碌。薛姨媽來看望時,黛玉沒見到寶釵,心裏更加起疑,幹脆誰也不見,藥也不肯吃,一心隻求速死。睡夢中,還常常聽到有人叫寶二奶奶。滿心的疑慮,讓她如驚弓之鳥,一日竟粒米未進,粥也不喝,氣息奄奄,眼看就要不行了。未知黛玉性命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一時賈珍過來,見了工部的人,問明情況後,進來向王夫人迴稟:“部裏來報,昨日總河奏稱河南一帶決了河口,好些府州縣都被淹了。這又得開銷國庫裏的錢,修理城防工事。工部的官員們得一番忙活,所以特來告知老爺。”說完便退了出去。等賈政迴家,也照樣迴明了此事。從這以後直到冬天,賈政天天都有事,常在衙門裏。寶玉的功課也漸漸鬆了些,隻是怕賈政察覺,不敢不常去學房,連黛玉那兒都不敢多去了。
那時已到十月中旬,寶玉起床準備去學房。這日天氣陡然變冷,隻見襲人早已收拾好一包衣服,對寶玉說:“今天冷得很,早晚寧可穿暖和點。”說著,把衣服拿出來讓寶玉挑了一件穿上。又包了一件,叫小丫頭拿給焙茗,囑咐道:“天涼了,二爺要換衣服時,你可得好生預備著。”焙茗答應了,抱著氈包,跟著寶玉就走了。寶玉到了學房,做完功課,忽然聽到紙窗被風刮得唿啦啦響。代儒老師說道:“天氣又變冷了。”推開風門一看,隻見西北方向一層層黑雲正往東南湧來。焙茗走進來對寶玉說:“二爺,天氣冷了,再添件衣服吧。”寶玉點了點頭。隻見焙茗拿進一件衣服,寶玉不看還好,這一看就看呆了。那些小學生都眼巴巴地瞧著,原來是晴雯補過的那件雀金裘。寶玉問道:“怎麽拿這一件來!誰給你的?”焙茗說:“是裏頭姑娘們包出來的。”寶玉說:“我身上不太冷,先不穿了,包起來吧。”代儒還以為寶玉是愛惜衣服,心裏倒也高興他懂得節儉。焙茗卻著急地說:“二爺穿上吧,要是著涼了,可就是我的不是了。二爺就當心疼我吧。”寶玉無奈,隻好穿上,然後呆呆地對著書坐著。代儒隻當他在認真看書,也沒太在意。晚上放學時,寶玉就向代儒托病告假一天。代儒年紀大了,平常不過是陪著幾個孩子解解悶,自己也時常鬧個小病小痛的,少個學生正好少操點心。況且他也知道賈政事忙,賈母又溺愛寶玉,便點頭答應了。
寶玉徑直迴到家,見過賈母和王夫人,也是這般說辭,自然沒人懷疑。坐了一會兒便迴園子裏去了。見了襲人等人,也不像往日那般有說有笑,和衣躺在炕上。襲人問道:“晚飯準備好了,這會子吃還是等會兒?”寶玉說:“我不吃了,心裏不舒服。你們吃吧。”襲人又說:“那你也該把這件衣服換下來,這衣服可禁不起揉搓。”寶玉說:“不用換。”襲人說:“這可不隻是嬌嫩的東西,你看看上頭的針線,也不該這麽糟蹋呀。”寶玉聽了這話,正觸動心事,歎了口氣說:“那行,你就收起來給我包好,我以後也不穿了。”說著就站起來脫下衣服。襲人才要過來接,寶玉已經自己疊好了。襲人笑道:“二爺今天怎麽這麽勤快?”寶玉沒搭話,疊好後問:“包這衣服的包袱呢?”麝月連忙遞過來,讓他自己包好,然後和襲人擠眉弄眼地笑。寶玉也沒理會,自己無精打采地坐著。忽然聽到架上鍾響,低頭看了看表,指針已指向酉初二刻了。不一會兒小丫頭點上燈來。襲人說:“你不吃飯,喝口粥總行吧。別餓著,要是餓出虛火來,可又是我們的麻煩。”寶玉搖搖頭說:“不太餓,硬吃下去也難受。”襲人說:“既然這樣,那就早點歇著吧。”於是襲人麝月鋪好床,寶玉就躺下了,可翻來覆去怎麽也睡不著,快到黎明時,才迷迷糊糊睡去,可沒一頓飯的工夫,又醒了。
這時襲人麝月也都起來了。襲人說:“昨晚聽你翻騰到五更,我也不敢問你。後來我睡著了,不知道你到底睡沒睡著?”寶玉說:“也睡了一會兒,不知怎麽就醒了。”襲人問:“你是不是哪裏不舒服?”寶玉說:“沒有,就是心裏煩。”襲人又問:“今天還去學房嗎?”寶玉說:“我昨天已經告假了,今天想在園子裏逛一天,散散心,就是怕冷。你叫他們收拾一間屋子,準備一爐香,再放上紙墨筆硯。你們忙你們的,我自己靜坐上半天就好。別讓他們來打擾我。”麝月接著說:“二爺要想靜靜用功,誰敢來打擾。”襲人說:“這樣挺好,也免得著涼。自己坐坐,心神也能安定些。”又問:“你既然不想吃飯,今天吃點啥?早點告訴廚房。”寶玉說:“隨便就行,別搞得大驚小怪的。倒是給我在屋裏放幾個果子,借點果香。”襲人說:“哪個屋子好呢?別的屋子都不太幹淨,隻有晴雯以前住的那間,因為一直沒人,還幹淨,就是清冷了些。”寶玉說:“不妨事,把火盆挪過去就行。”襲人答應了。正說著,一個小丫頭端著茶盤進來,上麵有一個碗,一雙牙筷,遞給麝月說:“這是剛才花姑娘要的,廚房老婆子送來了。”麝月接過來一看,是一碗燕窩湯,就問襲人:“這是姐姐要的嗎?”襲人笑著說:“昨晚二爺沒吃飯,又翻騰了一夜,今天早上肯定心裏空落落的,所以我叫小丫頭們讓廚房做了這個。”襲人一麵叫小丫頭放桌子,麝月伺候寶玉喝了湯,漱了口。這時秋紋走過來說:“那屋子已經收拾好了,等炭勁過了,二爺再進去吧。”寶玉點了點頭,心裏滿是心事,懶得說話。一會兒小丫頭來請,說筆硯都放好了。寶玉說:“知道了。”又一個小丫頭迴說:“早飯好了。二爺在哪吃?”寶玉說:“拿過來吧,別折騰了。”小丫頭應了聲就走了。一會兒端上飯來,寶玉笑了笑,對襲人麝月說:“我心裏悶得慌,自己吃恐怕吃不下,不如你們倆陪我一起吃,說不定我能多吃點。”麝月笑著說:“這是二爺高興,我們可不敢。”襲人說:“其實也可以,我們以前也一起喝過酒。隻是偶爾給你解解悶還行,要是總這樣,可就沒規矩了。”說著三人坐下。寶玉在上首,襲人麝月在旁邊陪著。吃了飯,小丫頭端上漱口茶,兩人看著撤了下去。寶玉端著茶,默默發呆,又坐了一會兒,問道:“那屋子收拾好了嗎?”麝月說:“早就迴過了,這會子又問。”
寶玉又坐了一會兒,就來到那間屋子,親自點了一炷香,擺上些果品,然後叫人出去,關上了門。外麵襲人等人都靜悄悄的。寶玉拿出一幅泥金角花的粉紅箋,嘴裏念叨了幾句,就提筆寫道:
怡紅主人焚付晴姐知之,酌茗清香,庶幾來饗。其詞雲:
隨身伴,獨自意綢繆。誰料風波平地起,頓教軀命即
時休。孰與話輕柔?東逝水,無複向西流。想像更無
懷夢草,添衣還見翠雲裘。脈脈使人愁!寫好後,就在香上點著火焚化了。然後靜靜地等著,直到一炷香燃盡,才開門出來。襲人說:“怎麽出來了?是不是又悶得慌了?”
寶玉笑了笑,撒謊道:“我本來心裏煩,找個地方靜坐了會兒。現在好了,想去外頭走走。”說著,就徑直來到瀟湘館,在院裏問道:“林妹妹在屋裏嗎?”紫鵑在屋裏應道:“是誰呀?”掀簾一看,笑著說:“原來是寶二爺。姑娘在屋裏呢,請二爺進來坐。”寶玉跟著紫鵑走進來。黛玉在裏間,說道:“紫鵑,請二爺屋裏坐吧。”寶玉走到裏間門口,看見新寫的一副紫墨色泥金雲龍箋的小對,上麵寫著:“綠窗明月在,青史古人空。”寶玉看了,笑了笑,走進門去,笑著問:“妹妹在做什麽呢?”黛玉站起來迎了兩步,笑著讓道:“請坐。我在寫經,隻剩兩行就寫完了,寫完再說話。”又叫雪雁倒茶。寶玉說:“你別忙,隻管寫。”說著,看見中間掛著一幅單條,上麵畫著一個嫦娥,帶著一個侍者;還有一個女仙,也有一個侍者,捧著一個長長的衣囊似的東西,兩人身邊有些雲氣環繞,再無其他點綴,全是仿李龍眠白描手法,上麵有“鬥寒圖”三個字,是用八分書寫的。寶玉說:“妹妹這幅《鬥寒圖》是新掛上去的?”黛玉說:“可不是。昨天他們收拾屋子,我想起來,就叫他們掛上了。”寶玉問:“這畫有什麽出處?”黛玉笑著說:“這是很常見的,你還問我。”寶玉笑著說:“我一時想不起來了,妹妹快告訴我。”黛玉說:“你沒聽過‘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裏鬥嬋娟’嗎?”寶玉說:“哦,原來是這樣。這畫確實新奇雅致,這時候掛出來正合適。”說著,又東瞧瞧,西看看。
雪雁沏好茶,寶玉喝著。又等了一會兒,黛玉經寫完了,站起來說:“怠慢了。”寶玉笑著說:“妹妹還是這麽客氣。”隻見黛玉穿著月白繡花小毛皮襖,外麵套著銀鼠坎肩;頭上梳著平常的雲髻,插著一支赤金匾簪,沒有別的花朵裝飾;腰下係著楊妃色繡花綿裙。真是:
亭亭玉樹臨風立,冉冉香蓮帶露開。寶玉問道:“妹妹這兩天彈琴了嗎?”黛玉說:“兩天沒彈了。寫字手都冷,哪還有心思彈琴。”寶玉說:“不彈也罷。我覺得琴雖是高雅之物,卻不是什麽好東西,從沒聽說彈琴彈出富貴長壽的,倒都是彈出些憂思哀怨。而且彈琴還得心裏記譜,太費神了。依我看,妹妹身體單薄,不操這份心也好。”黛玉抿嘴笑了笑。寶玉指著壁上問:“這張琴就是你平時彈的?怎麽這麽短?”黛玉笑著說:“這琴不是短,是我小時候學琴時,別的琴都夠不著,所以特地做的。雖不是焦尾枯桐那樣的名琴,可這鶴山鳳尾也還搭配得整齊,龍池雁足高低也合適。你看這斷紋像牛毛似的,所以音韻還清越。”寶玉又問:“妹妹這幾天作詩了嗎?”黛玉說:“自從結社以後就沒怎麽作了。”寶玉笑著說:“你別瞞我,我聽到你吟的‘不可惙,素心如何天上月’,放在琴裏彈奏,聲音格外響亮。有沒有這迴事?”黛玉問:“你怎麽聽到的?”寶玉說:“那天我從蓼風軒過來聽到的,又怕打擾你,就靜靜地聽了一會兒就走了。我正想問你,前麵是平韻,最後怎麽突然轉了仄韻,這是什麽意思?”黛玉說:“這是心裏自然的感受,寫到那兒就那樣了,沒有一定的規矩。”寶玉說:“原來是這樣。可惜我不懂音樂,白白聽了一會兒。”黛玉說:“從古至今,能有幾個知音呢?”寶玉一聽,覺得自己說話冒失了,又怕傷了黛玉的心,坐了一會兒,心裏有好多話,卻又不知道說什麽好。黛玉也覺得剛才的話有些冷淡,也不吭聲了。寶玉心裏琢磨黛玉是不是生氣了,就訕訕地站起來說:“妹妹坐著吧。我還要去三妹妹那兒看看。”黛玉說:“你要是見到三妹妹,替我問候一聲。”寶玉答應著就出去了。
黛玉送到屋門口,迴來後悶悶不樂地坐著,心裏想:“寶玉最近說話吞吞吐吐,忽冷忽熱的,不知道他什麽意思。”正想著,紫鵑走過來說:“姑娘,經不寫了?我把筆硯收起來吧?”黛玉說:“不寫了,收起來吧。”說著,自己走到裏間床上躺著,細細思量。紫鵑進來問:“姑娘喝碗茶吧?”黛玉說:“不喝。我躺一會兒,你們忙自己的去吧。”
紫鵑答應著出來,看見雪雁在那兒發呆。紫鵑走到她跟前問:“你這會子也有心事了?”雪雁正發呆,被嚇了一跳,說:“你別嚷嚷,今天我聽到一句話,可奇怪了。你可別告訴別人。”說著,往屋裏努努嘴,自己先走,點著頭叫紫鵑跟她出來,到門外平台底下,悄悄說:“姐姐你聽到了嗎?寶玉定親了!”紫鵑一聽,嚇了一跳,說:“這是從哪來的消息?恐怕不真吧。”雪雁說:“怎麽不真,別人好像都知道了,就咱們沒聽說。”紫鵑問:“你從哪聽來的?”雪雁說:“我聽侍書說的,是個什麽知府家的小姐,家裏有錢,人也長得好。”紫鵑正聽著,忽然聽到黛玉咳嗽了一聲,好像要起來的樣子。紫鵑怕黛玉聽到,就拉著雪雁搖搖手,往屋裏看看,沒動靜,才又悄悄問:“她到底怎麽說的?”雪雁說:“前兒不是叫我去三姑娘那兒道謝嗎,三姑娘不在屋裏,隻有侍書在。大家坐著,無意中說起寶二爺淘氣,說寶二爺就知道玩,不像個大人,還說已經定親了,還是那麽傻裏傻氣的。我問定了沒有,她說是定了,是個王大爺做媒的。那王大爺是東府裏的親戚,所以不用多打聽,一說就成了。”紫鵑歪著頭想了想,說:“這話奇怪!”又問:“怎麽家裏沒人說起?”雪雁說:“侍書說這是老太太的意思。要是說起來,怕寶玉野了心,所以都不提起。侍書告訴了我,又叮囑我千萬別亂說,說出來就成我多嘴了。”說著,往屋裏指了指,“所以在他麵前也不提。今天是你問起,我才不瞞你。”
正說到這兒,隻聽鸚鵡叫起來:“姑娘迴來了,快倒茶來!”把紫鵑雪雁嚇了一跳,迴頭一看沒人,就罵了鸚鵡一句,走進屋裏。隻見黛玉氣喘籲籲地剛坐在椅子上,紫鵑趕忙問茶問水。黛玉問:“你們倆去哪兒了?叫個人都叫不來。”說著就走到炕邊,身子一歪,又倒在炕上,往裏躺下,叫把帳子放下來。紫鵑雪雁答應著出去了。她們倆心裏擔心剛才的話被黛玉聽到了,隻好都不再提。其實黛玉心裏正犯愁,又偷聽到紫鵑雪雁的話,雖然不太明白,也聽了個大概,就像自己被扔到大海裏一樣,心裏七上八下。思前想後,覺得應了前些日子夢中的預兆,千愁萬恨都湧上心頭。心裏盤算著,不如早點死了算了,省得看到那些意外的事,到時候更難受。又想到自己沒了爹娘的苦,就打算從現在開始,一天天糟蹋自己的身體,想著一年半載後,就能徹底解脫了。於是被子也不蓋,衣服也不添,就閉眼裝睡。紫鵑和雪雁來伺候了幾次,看她沒動靜,也不敢叫她。晚飯也不吃。點燈以後,紫鵑掀開帳子,見她好像睡著了,被窩都蹬到腳後了。怕她著涼,輕輕給她蓋上。黛玉也不動,等紫鵑出去,又把被子蹬下來。紫鵑一直在想:“今天的話到底是真是假?”雪雁說:“肯定是真的。”紫鵑說:“侍書怎麽知道的?”雪雁說:“是從小紅那兒聽來的。”紫鵑說:“剛才咱們說話,恐怕姑娘聽到了,你看她剛才的樣子,肯定有問題。從今天起,咱們可別再提這事了。”說著,兩人也準備睡覺。紫鵑進來看時,隻見黛玉的被窩又蹬下來了,就又輕輕給她蓋上。這一晚就這麽過去了。
第二天,黛玉早早起來,也不叫人,自己呆呆地坐著。紫鵑醒來,看見黛玉已經起來了,驚訝地問:“姑娘怎麽這麽早?”黛玉說:“睡得早,所以醒得早。”紫鵑連忙起來,叫醒雪雁,伺候黛玉梳洗。黛玉對著鏡子,隻是呆呆地看著自己。看了一會兒,眼淚就斷斷連連地流下來,把羅帕都濕透了。真是:
瘦影正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紫鵑在旁邊也不敢勸,怕勾起黛玉的舊恨。過了好一會兒,黛玉才隨便梳洗了一下,可眼中的淚漬怎麽也擦不幹。又獨自坐了一會兒,對紫鵑說:“你把藏香點上。”紫鵑問:“姑娘,你沒睡多久,怎麽就點香?難道是要寫經?”黛玉點了點頭。紫鵑又說:“姑娘今天醒得太早,這會子又寫經,是不是太勞神了?”黛玉說:“不怕,早寫完早好。其實我也不是為了寫經,隻是借寫字來解解悶兒。以後你們看到我的字跡,就當是看到我本人了。”說著,眼淚又流了下來。紫鵑聽了這話,心裏一酸,不但不敢再勸,自己也忍不住掉下淚來。
打這以後,黛玉打定了主意,有意糟踐自己的身子,茶飯不思,每天吃得越來越少。寶玉下學後,也常抽空來問候,可黛玉雖然心裏有千言萬語,卻知道自己年紀大了,不能再像小時候那樣和寶玉柔情蜜意,所以滿心的話隻能憋在心裏,說不出來。寶玉想安慰她,又怕惹黛玉生氣,加重她的病情。兩人見了麵,隻能說些無關緊要的話,真是應了那句“親極反疏”。賈母王夫人等人雖然憐惜黛玉,也隻是請醫調治,隻當黛玉是平常生病,哪知道她是心病。紫鵑等人雖然明白黛玉的心思,可也不敢說破。就這樣,黛玉的身體一天比一天差,過了半個月,腸胃功能越來越弱,到後來連粥都喝不下了。黛玉白天聽到的話,都好像是寶玉娶親的消息,看到怡紅院的人,不管是主子還是奴才,也都像是在為寶玉娶親忙碌。薛姨媽來看望時,黛玉沒見到寶釵,心裏更加起疑,幹脆誰也不見,藥也不肯吃,一心隻求速死。睡夢中,還常常聽到有人叫寶二奶奶。滿心的疑慮,讓她如驚弓之鳥,一日竟粒米未進,粥也不喝,氣息奄奄,眼看就要不行了。未知黛玉性命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