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趙姨娘在屋裏正埋怨賈環呢,就聽賈環在外屋嚷嚷:“我不過弄倒了藥銱子,灑了點藥,那丫頭又沒死,憑啥他罵我,你也罵我,還賴我心壞,往死裏糟踐我。等著,明兒我要那小丫頭的命,看你們能咋的!叫他們小心著點。”趙姨娘趕緊從裏間出來,捂住他嘴說:“你可別瞎咧咧,小心人家先要了我的命!”娘兒倆吵了一陣。趙姨娘聽了鳳姐的話,越想越氣,也不派人去安慰鳳姐。過了幾天,巧姐兒病好了。這麽一來,兩邊的仇怨可比從前更深了。
有一天,林之孝進來稟報:“今兒是北靜郡王生日,老爺您看咋辦?”賈政吩咐:“照往年舊例辦,跟大老爺說一聲,送賀禮去就行。”林之孝應了聲就去忙乎了。不一會兒,賈赦過來找賈政商量,要帶賈珍、賈璉、寶玉去給北靜王拜壽。別人倒沒太在意,寶玉可不一樣,他一直仰慕北靜王的模樣和風度,恨不得天天見,趕忙換了衣服跟著去。賈赦賈政遞上名帖等著傳喚。不多會兒,出來個太監,手裏掐著數珠兒,見到賈赦賈政,笑嘻嘻地問好,哥倆也忙不迭地迴禮。寶玉他們三個也過來問安。太監說:“王爺有請。”於是爺兒五個跟著太監進了王府。過了兩道門,轉過一座殿,才到內宮門。剛到門口,大家站住,太監先進去通報。門上的小太監都迎上來問好。一會兒太監出來說了個“請”字,爺兒五個恭恭敬敬地跟進去。隻見北靜郡王穿著禮服,已經在殿門廊下等著了。賈赦賈政先上前請安,接著賈珍、賈璉、寶玉依次行禮。北靜王單單拉著寶玉說:“好久不見你,怪惦記的。”又笑著問:“你那塊玉兒咋樣?”寶玉彎著腰打了個半千兒,迴答說:“托王爺的福,都挺好。”北靜王說:“今天你來,沒什麽好吃的招待你,咱就嘮嘮嗑。”說著,幾個老公打起簾子,北靜王說“請”,自己先走進殿裏,賈赦等人都弓著身跟進去。先是賈赦請北靜王受禮,北靜王客氣了兩句,賈赦就跪下了,接著賈政等人依次行禮,這都不必細說了。
賈赦等人又恭敬地退出來。北靜王吩咐太監把他們帶到眾親戚老友那兒好好款待,隻留下寶玉在這兒聊天,還賜了座。寶玉又磕頭謝恩,在靠近門邊的繡墩上側身坐下,聊了會兒讀書作文的事兒。北靜王對寶玉很是愛惜,又賞了茶,說:“昨天巡撫吳大人來覲見皇上,說起你父親前任學政的時候,辦事公正,那些學生都心服口服。他覲見時,皇上也問起,他還極力保舉,這可是你父親的喜事。”寶玉趕緊站起來,聽完這話,才迴答說:“這都是王爺的恩典,吳大人的盛情。”正說著,小太監進來稟報:“外麵各位大人老爺都在前殿謝王爺賞宴,還呈上謝宴和請午安的帖子。”說著,把帖子遞上來。北靜王隨便看了一眼,又遞給小太監,笑著說:“知道了,辛苦他們。”小太監又說:“給賈寶玉王爺單獨預備的飯好了。”北靜王就叫那太監帶寶玉到一個小巧精致的院子裏,派人陪著吃了飯,寶玉又過來謝恩。北靜王又說了些好話,忽然笑著說:“上次見你那塊玉挺有意思,我迴去說了個式樣,叫人也做了一塊。今天你來得正好,就帶迴去玩吧。”於是叫小太監取來,親手遞給寶玉。寶玉接過來捧著,又謝了恩,然後退出來。北靜王還派了兩個小太監跟著,這才和賈赦等人迴去。賈赦就各自迴自己院裏去了。
這邊賈政帶著賈珍、賈璉、寶玉迴來見過賈母,問了安,說了些在王府裏碰到的人。寶玉又跟賈政說了吳大人覲見保舉的事兒。賈政說:“這吳大人和咱們一向交好,也是個有骨氣的人。”又閑扯了幾句,賈母就說:“累了一天,你們歇著去吧。”賈政退出去,賈珍、賈璉、寶玉都跟到門口。賈政說:“你們都迴去陪老太太坐著。”說完就迴房了。剛坐下一會兒,一個小丫頭來報:“外麵林之孝請老爺迴話。”說著,遞上一個紅單帖,寫著吳巡撫的名字。賈政知道是來拜訪,就叫小丫頭叫林之孝進來。賈政走到廊簷下。林之孝進來稟報:“今天巡撫吳大人來拜訪,奴才已經迴了。還有,奴才聽說工部出了個郎中的缺,外麵人和部裏都在傳說是老爺擬正呢。”賈政說:“看看再說吧。”林之孝又說了幾句就出去了。
再說賈珍、賈璉、寶玉三人迴去,隻有寶玉到了賈母那邊,眉飛色舞地講北靜王對他咋好咋好,還拿出那塊玉給大家看。大家都笑著瞧了一會兒。賈母就吩咐:“收起來吧,別弄丟了。”又問:“你那塊玉好好戴著沒?可別弄混了。”寶玉從脖子上摘下來,說:“這不是我原來那塊,哪能那麽容易掉。這兩塊玉差遠了,混不了。我正想跟老太太說呢,前天晚上我睡覺把玉摘下來掛在帳子裏,它居然放光了,整個帳子都是紅的。”賈母說:“又胡說,帳子簷子是紅的,火光照著當然紅了。”寶玉說:“不是,那時候燈都滅了,屋裏漆黑一片,還能看見玉發光呢。”邢王二夫人抿著嘴笑。鳳姐說:“這是有喜事兒的兆頭。”寶玉問:“啥喜事兒?”賈母說:“你不懂,鬧了一天了,你去歇歇吧,別在這兒說傻話了。”寶玉又站了一會兒,才迴園子裏去。
賈母問:“對了,你們去看薛姨媽的時候說起這事兒沒?”王夫人說:“本來打算去看的,因為鳳丫頭為巧姐兒生病耽擱了兩天,今天才去的。都跟姨媽說了,姨媽也挺樂意,就是說蟠兒這時候不在家,他父親又剛去世,得和他商量商量再辦。”賈母說:“這也在理。既然這樣,大家先別吭聲,等姨太太那邊商量定了再說。”
不說賈母這邊商量親事,單說寶玉迴到自己房裏,跟襲人說:“老太太和鳳姐姐剛才說話含糊不清,不知道啥意思。”襲人想了想,笑著說:“我也猜不著。不過剛才說這些話的時候,林姑娘在旁邊不?”寶玉說:“林姑娘才病好,這陣兒哪能到老太太那邊去。”正說著,就聽外屋麝月和秋紋在拌嘴。襲人問:“你們倆又鬧啥?”麝月說:“我們倆鬥牌,我贏了她拿我的錢,她輸了卻不肯給錢,還把我的錢都搶走了。”寶玉笑著說:“幾個小錢兒,別鬧了。”說得兩人都嘟著嘴不吭聲了。襲人伺候寶玉睡下,這就不提了。
襲人聽了寶玉的話,心裏明白是給寶玉提親的事兒。她怕寶玉犯傻,一提這事兒又不知會說出多少呆話,所以裝作不知道,其實心裏也挺在意。晚上躺在床上想了個主意,打算去見見紫鵑,看她有啥反應,就能知道個大概了。第二天一大早,打發寶玉上學後,自己梳洗了,慢慢走到瀟湘館。紫鵑正在掐花兒,看到襲人進來,笑著說:“姐姐屋裏坐。”襲人問:“掐花兒呢?姑娘呢?”紫鵑說:“姑娘剛梳洗完,等著溫藥呢。”紫鵑一邊說著,一邊和襲人進屋。見黛玉正拿著本書看。襲人陪著笑說:“姑娘也太費神了,起來就看書。我們寶二爺要是能像姑娘這樣用心讀書就好了。”黛玉笑著把書放下。雪雁端著個小茶盤,裏麵放著一杯藥、一杯水,小丫頭在後麵捧著痰盒漱盂進來。襲人本來是想探探口風,坐了一會兒,卻找不到機會開口,又想到黛玉心思多,探不出消息還惹她不高興就不好了,於是又坐了會兒,搭訕著告辭出來。
快到怡紅院門口的時候,看到兩個人站在那兒。襲人不好往前走,其中一個人眼尖,趕緊跑過來。襲人一看,是鋤藥,就問:“你在這兒幹啥?”鋤藥說:“剛才芸二爺來了,拿了個帖子,說給寶二爺看的,在這兒等迴信呢。”襲人說:“寶二爺天天上學,你不知道啊,還等啥迴信。”鋤藥笑著說:“我跟他說了。他讓告訴姑娘,聽姑娘的信兒。”襲人正要說啥,另一個人也慢慢蹭過來,仔細一看,是賈芸,鬼鬼祟祟地往這邊走。襲人看到是賈芸,就趕緊對鋤藥說:“你告訴他知道了,等寶二爺迴來再看。”賈芸本來想過來和襲人說話,親近親近,又不敢太冒失,隻能慢慢走過來。離得不遠了,沒想到襲人這麽說,他也不好再往前走,隻好站住。襲人轉身往迴走了。賈芸隻好怏怏不樂地和鋤藥出去了。
晚上寶玉迴房,襲人就說:“今天廊下小芸二爺來了。”寶玉問:“幹啥?”襲人說:“他還有個帖子呢。”寶玉說:“在哪兒?拿來我看看。”麝月就到裏屋書槅子上拿了來。寶玉接過來看,封皮上寫著“叔父大人安稟”。寶玉說:“這孩子怎麽又不認我當父親了?前年送我白海棠的時候還稱我‘父親大人’,今天這帖子封皮上寫‘叔父’,這不是變卦了嗎?”襲人說:“他也不害臊,你也不害臊。他那麽大了,認你這麽個小的當父親,本來就奇怪。你正經連個……”說到這兒,臉一紅,微微一笑。寶玉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說:“這不好說。俗話說:‘和尚無兒,孝子多著呢。’我看他挺機靈的,才這樣;他要是不願意,我還不稀罕呢。”說著就拆帖子。襲人也笑著說:“這小芸二爺鬼頭鬼腦的。一會兒要看人,一會兒又躲躲藏藏,肯定不是啥正派人。”寶玉隻顧著看帖子,沒理會襲人這些話。襲人看他看帖子的時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笑,一會兒又搖頭,到最後好像很不耐煩。襲人等他看完了,問:“啥事兒啊?”寶玉不吭聲,把帖子撕成幾段。襲人看這情形,也不好再問,就問寶玉吃了飯還看書不。寶玉說:“可笑芸兒這孩子,太混賬了。”襲人看他答非所問,就笑著問:“到底啥事啊?”寶玉說:“問他幹啥,咱們吃飯吧。吃了飯歇著,心裏煩死了。”說著叫小丫頭點火,把撕的帖子燒了。
一會兒小丫頭擺上飯。寶玉呆呆地坐著,襲人連哄帶勸,他才吃了一口飯,就放下了,又悶悶不樂地躺在床上。突然,眼淚就流下來了。襲人麝月都摸不著頭腦。麝月說:“好好的,這又是為啥?都是這芸兒啥的,不知道弄了個啥帖子來,把人弄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要是天天這樣鬧別扭,可讓人咋受啊。”說著,自己也有點傷心。襲人在旁邊忍不住想笑,就勸道:“好妹妹,你別氣人了。他一個人就夠煩的了,你還這樣。他帖子上的事兒難道和你有關?”麝月說:“你亂說啥。不知道他帖子上寫的啥混賬話,你就往我身上扯。要這麽說,他帖子上說不定還和你有關呢。”襲人還沒迴答,就聽寶玉在床上撲哧一聲笑了,爬起來抖抖衣服,說:“咱們睡覺吧,別鬧了。明天我還得早起上學呢。”說著就躺下睡了。一夜無話。
第二天寶玉起來梳洗後,就往家塾去。走到院門,突然想起啥事,叫焙茗等等,急忙轉身迴來叫:“麝月姐姐呢?”麝月答應著出來問:“怎麽又迴來了?”寶玉說:“今天芸兒要來,告訴他別在這兒鬧,再鬧我就告訴老太太和老爺去。”麝月答應了,寶玉才轉身走。剛往外走,就見賈芸慌慌張張往裏來,看到寶玉連忙請安,說:“叔叔大喜了。”寶玉估計是昨天那件事,就說:“你也太冒失了,不管人家心裏有事沒事,就來搗亂。”賈芸陪著笑說:“叔叔不信就去看看,人都在大門口呢。”寶玉更急了,說:“這是哪兒的話!”正說著,就聽外麵一片吵鬧聲。賈芸說:“叔叔聽,這不是?”寶玉心裏越發疑惑,就聽一個人嚷道:“你們這些人真沒規矩,這是什麽地方,在這兒瞎嚷嚷。”那人迴答:“誰叫老爺升了官呢,怎麽不讓我們來道喜。別人家想吵還沒這機會呢。”寶玉這才知道是賈政升了郎中,有人來報喜。心裏當然很高興。正想走,賈芸追著說:“叔叔高興不?叔叔的親事要是再成了,那可就是雙喜臨門了。”寶玉臉一紅,啐了一口說:“呸!沒趣兒的東西!還不快走。”賈芸臉也紅了,說:“這有啥,我看你老人家就不……”寶玉沉著臉說:“就不什麽?”賈芸沒敢說完,不敢再吭聲了。
寶玉連忙來到家塾,代儒笑著說:“我剛聽說你老爺升了。你今天還來幹啥?”寶玉賠笑說:“過來給太爺請個安,再去老爺那兒。”代儒說:“今天不用來了,給你放一天假。可不許迴園子裏玩。你年紀不小了,雖說不能辦事,也該跟著你大哥他們學學。”寶玉答應著迴來。剛走到二門口,李貴迎上來,站在旁邊笑著說:“二爺來了,奴才剛想去學裏請呢。”寶玉笑著說:“誰說的?”李貴說:“老太太剛打發人到院裏找二爺,姑娘們說二爺學裏去了。剛才老太太又打發人叫奴才給二爺請幾天假,聽說還要唱戲賀喜呢,二爺就來了。”說著,寶玉自己進去。進了二門,滿院子的丫頭老婆都笑容滿麵,看到他來了,笑著說:“二爺這時候才來,還不快進去給老太太道喜。”
寶玉笑著進了房門,看到黛玉挨著賈母左邊坐著,右邊是湘雲。地下邢王二夫人,探春、惜春、李紈、鳳姐、李紋、李綺、邢岫煙一幫姐妹都在屋裏,隻不見寶釵、寶琴、迎春三人。寶玉高興得不知道說啥好,忙給賈母道喜,又給邢王二夫人道喜,一一見過眾姐妹,然後對黛玉說:“妹妹身體好了嗎?”黛玉微笑著說:“好了。聽說二哥哥身體也不舒服,好了嗎?”寶玉說:“可不是,那天夜裏突然心裏疼,這幾天剛好些就上學去了,也沒顧得上去看妹妹。”黛玉不等他說完,就扭過頭和探春說話去了。鳳姐在地下站著笑著說:“你們倆哪像天天在一塊兒的,倒像客人似的,盡說些客氣話,這就是人說的‘相敬如賓’吧。”說得大家都笑了。林黛玉臉漲得通紅,想說又不好說,猶豫了一會兒,才說:“你懂什麽?”眾人笑得更厲害了。鳳姐一會兒迴過神來,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正想找話岔開,就見寶玉突然對黛玉說:“林妹妹,你看芸兒這個冒失鬼。”說了這句,才想起不該說,就不吭聲了。引得大家又都笑起來,說:“這從哪兒說起。”黛玉也莫名其妙,跟著傻笑。寶玉沒話找話,又說:“剛才我聽說有人要送戲,是哪天啊?”大家都瞅著他笑。鳳姐說:“你在外麵聽說的,你來告訴我們。你這會子問誰呢?”寶玉趁機說:“我再出去問問。”賈母說:“別出去了,一來讓人看笑話,二來你老子今天大喜,迴來碰到你,又該生氣了。”寶玉答應了一聲“是”,就出來了。
賈母問鳳姐誰說送戲的話,鳳姐說:“是舅太爺那邊說,後兒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戲給老太太、老爺、太太賀喜。”又笑著說:“不但日子好,還是個好日子呢。”說著,看著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說:“可不是,後兒還是外甥女兒的好日子呢。”賈母想了想,也笑著說:“看我這老糊塗,差點忘了。虧得有我這鳳丫頭,像個‘給事中’。既然這樣,挺好,他舅舅家賀喜,你舅舅家就給你過生日,不是挺好嗎?”說得大家都笑起來,說:“老祖宗說話就是有水平,怪不得有這麽大福氣。”正說著,寶玉進來,聽到這些話,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會兒,大家都在賈母這邊吃飯,熱鬧得很,這就不用多提了。飯後,賈政謝恩迴來,先到宗祠裏磕了頭,接著來給賈母磕頭,站著說了幾句話,就出去拜客了。這兩天,親戚族人來來往往,府裏熱鬧非凡,車水馬龍,高朋滿座,真可謂是:
花到正開蜂蝶鬧,月逢十足海天寬。
到了慶賀那天。一大早,王子騰和親戚家就送了一班戲來,在賈母正廳前搭起了戲台子。外麵爺們都穿著官服陪著,來賀喜的親戚擺了十幾桌酒。裏麵因為是新戲,又看賈母高興,就用琉璃戲屏隔出後廈,也擺了酒席。上首薛姨媽那一桌,是王夫人和寶琴陪著;對麵老太太那一桌,是邢夫人和岫煙陪著;下麵還空著兩桌,賈母叫人快來坐。一會兒,就見鳳姐領著一群丫頭,簇擁著林黛玉來了。黛玉稍微換了幾件鮮亮衣服,打扮得如同嫦娥下凡一般,羞答答笑著出來見眾人。湘雲、李紋、李紈都讓她坐首席,黛玉不肯。賈母笑著說:“今天你就坐這兒吧。”薛姨媽站起來問:“今天林姑娘也有喜事?”賈母笑著說:“是她生日。”薛姨媽說:“哎呀,我倒忘了。”走過來對黛玉說:“恕我健忘,迴頭叫寶琴來給姐姐拜壽。”黛玉笑著說“不敢”。大家都坐下了。黛玉留神一看,沒見到寶釵,就問:“寶姐姐可好?怎麽沒來?”薛姨媽說:“她本該來的,隻因沒人看家,所以沒來。”黛玉紅著臉微笑道:“姨媽那裏又有了大嫂子,怎麽反倒讓寶姐姐看起家來?大概是她怕人多熱鬧,懶得來吧。我還怪想她的。”薛姨媽笑著說:“難得你惦記她。她也常想你們姐妹,過兩天我叫她來,大家好好聚聚。”
正說著,丫頭們開始斟酒上菜,外麵的戲也開場了。開頭肯定是一兩出吉祥的戲文,到了第三出,隻見金童玉女在前,旗幡寶幢引路,引出一個穿著霓裳羽衣的小旦,頭上披著一條黑帕,唱了一段就進去了。眾人都不認識,就聽外麵有人說:“這是新排的《蕊珠記》裏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之前下凡到人間,差點就嫁人了,幸虧觀音點化,沒嫁成還去世了,現在升迴月宮。沒聽那曲子裏唱‘人間隻道風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拋,幾乎不把廣寒宮忘卻了!’”第四出是《吃糠》,第五出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迴去,台上弄得跟海市蜃樓似的,熱鬧得很。
大家正看得高興,忽然薛家的人滿頭大汗闖進來,對薛蝌說:“二爺快迴去,也跟太太說一聲,請她趕緊迴去,家裏有急事。”薛蝌問:“什麽事?”家人說:“迴家再說。”薛蝌也顧不上告辭就走了。薛姨媽見丫頭傳進話來,嚇得臉色煞白,趕忙起身,帶著寶琴,匆匆告別,上車迴去了。這一下,弄得在場眾人都很驚愕。賈母說:“咱們這兒派個人跟過去聽聽,到底咋迴事,大家都挺關心的。”眾人齊聲答應。
不說賈府這邊繼續唱戲,單說薛姨媽迴到家,隻見兩個衙役站在二門口,幾個當鋪夥計陪著,說:“太太迴來自有道理。”正說著,薛姨媽已經進來了。衙役們看到簇擁著一位老太太,知道是薛蟠之母。看這陣仗,也不敢造次,隻能垂手站著,讓薛姨媽進去。
薛姨媽走到廳房後麵,就聽到有人大哭,是金桂。薛姨媽急忙趕過去,隻見寶釵迎出來,滿臉淚痕,看到薛姨媽,就說:“媽媽先別著急,辦事要緊。”薛姨媽和寶釵進了屋子,因為之前進門的時候已經聽家人說了大概,嚇得戰戰兢兢的了,哭著問:“到底是和誰?”隻見家人迴道:“太太這時候先別問那些細節,不管是誰,打死了人總是要償命的,先商量怎麽辦才好。”薛姨媽哭著說:“還有什麽商量的?”家人說:“依我們的想法,今晚準備些銀兩,二爺和大爺見了麵,就在那兒找個厲害的刀筆先生,給他些銀子,先把死罪弄開,迴來再求賈府去上司衙門說情。還有外麵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幾兩銀子打發了。我們好趕緊辦事。”薛姨媽說:“你們找到苦主,多給些發送銀子,再給些養濟銀子,讓原告不追究,事情就能緩一緩。”寶釵在簾內說:“媽媽,不行。這種事越給錢越鬧得兇,還是剛才小廝說的對。”薛姨媽又哭道:“我也不想活了,趕到那兒見他一麵,和他死在一塊兒算了。”寶釵急得一邊勸,一邊在簾子裏叫人:“快和二爺辦去。”丫頭們攙著薛姨媽進來。薛蝌剛要往外走,寶釵說:“有什麽消息趕緊派人寄迴來,你們在外麵好好照料。”薛蝌答應著去了。
寶釵這才勸薛姨媽,那邊金桂瞅準機會抓住香菱,又跟她叫嚷:“平常你們老誇他們家打死了人都沒事,還能進京來。現在可好,真打死人了。平時就知道說有錢有勢有好親戚,這時候我看也都慌了神。要是大爺有個三長兩短迴不來,你們各自跑了,留下我一個人遭罪!”說著,又大哭起來。薛姨媽聽到這些,氣得差點昏過去。寶釵也急得沒辦法。正鬧著,賈府裏王夫人打發大丫頭來打聽消息。寶釵心裏知道自己是賈府的人,可一來沒正式定下來,二來事情緊急,隻好對那大丫頭說:“現在事情還不清楚,隻聽說我哥哥在外麵打死了人,被縣裏抓了,也不知道會怎麽定罪。剛才二爺去打聽了,等有了準信,馬上給那邊太太送信。你先迴去謝謝太太惦記,以後我們還得多仰仗賈府爺們呢。”那丫頭答應著走了。薛姨媽和寶釵在家裏幹著急,啥辦法也沒有。
過了兩天,小廝迴來,拿了封信交給小丫頭送進來。寶釵拆開一看,信裏寫著:
大哥人命是誤傷,不是故殺。今早用蝌出名補了一張呈紙進去,尚未批出。大哥前頭口供甚是不好,待此紙批準後再錄一堂,能夠翻供得好,便可得生了。快向當鋪內再取銀五百兩來使用。千萬莫遲。並請太太放心。餘事問小廝。寶釵看完,一字一句念給薛姨媽聽。薛姨媽擦著眼淚說:“這麽看來,生死還不一定呢。”寶釵說:“媽媽先別傷心,叫小廝進來問清楚再說。”一邊打發小丫頭把小廝叫進來。薛姨媽就問小廝:“你把大爺的事詳細跟我說一說。”小廝說:“那天晚上我聽到大爺和二爺說的話,都嚇糊塗了。”究竟小廝說出什麽話來,且聽下迴分解。
有一天,林之孝進來稟報:“今兒是北靜郡王生日,老爺您看咋辦?”賈政吩咐:“照往年舊例辦,跟大老爺說一聲,送賀禮去就行。”林之孝應了聲就去忙乎了。不一會兒,賈赦過來找賈政商量,要帶賈珍、賈璉、寶玉去給北靜王拜壽。別人倒沒太在意,寶玉可不一樣,他一直仰慕北靜王的模樣和風度,恨不得天天見,趕忙換了衣服跟著去。賈赦賈政遞上名帖等著傳喚。不多會兒,出來個太監,手裏掐著數珠兒,見到賈赦賈政,笑嘻嘻地問好,哥倆也忙不迭地迴禮。寶玉他們三個也過來問安。太監說:“王爺有請。”於是爺兒五個跟著太監進了王府。過了兩道門,轉過一座殿,才到內宮門。剛到門口,大家站住,太監先進去通報。門上的小太監都迎上來問好。一會兒太監出來說了個“請”字,爺兒五個恭恭敬敬地跟進去。隻見北靜郡王穿著禮服,已經在殿門廊下等著了。賈赦賈政先上前請安,接著賈珍、賈璉、寶玉依次行禮。北靜王單單拉著寶玉說:“好久不見你,怪惦記的。”又笑著問:“你那塊玉兒咋樣?”寶玉彎著腰打了個半千兒,迴答說:“托王爺的福,都挺好。”北靜王說:“今天你來,沒什麽好吃的招待你,咱就嘮嘮嗑。”說著,幾個老公打起簾子,北靜王說“請”,自己先走進殿裏,賈赦等人都弓著身跟進去。先是賈赦請北靜王受禮,北靜王客氣了兩句,賈赦就跪下了,接著賈政等人依次行禮,這都不必細說了。
賈赦等人又恭敬地退出來。北靜王吩咐太監把他們帶到眾親戚老友那兒好好款待,隻留下寶玉在這兒聊天,還賜了座。寶玉又磕頭謝恩,在靠近門邊的繡墩上側身坐下,聊了會兒讀書作文的事兒。北靜王對寶玉很是愛惜,又賞了茶,說:“昨天巡撫吳大人來覲見皇上,說起你父親前任學政的時候,辦事公正,那些學生都心服口服。他覲見時,皇上也問起,他還極力保舉,這可是你父親的喜事。”寶玉趕緊站起來,聽完這話,才迴答說:“這都是王爺的恩典,吳大人的盛情。”正說著,小太監進來稟報:“外麵各位大人老爺都在前殿謝王爺賞宴,還呈上謝宴和請午安的帖子。”說著,把帖子遞上來。北靜王隨便看了一眼,又遞給小太監,笑著說:“知道了,辛苦他們。”小太監又說:“給賈寶玉王爺單獨預備的飯好了。”北靜王就叫那太監帶寶玉到一個小巧精致的院子裏,派人陪著吃了飯,寶玉又過來謝恩。北靜王又說了些好話,忽然笑著說:“上次見你那塊玉挺有意思,我迴去說了個式樣,叫人也做了一塊。今天你來得正好,就帶迴去玩吧。”於是叫小太監取來,親手遞給寶玉。寶玉接過來捧著,又謝了恩,然後退出來。北靜王還派了兩個小太監跟著,這才和賈赦等人迴去。賈赦就各自迴自己院裏去了。
這邊賈政帶著賈珍、賈璉、寶玉迴來見過賈母,問了安,說了些在王府裏碰到的人。寶玉又跟賈政說了吳大人覲見保舉的事兒。賈政說:“這吳大人和咱們一向交好,也是個有骨氣的人。”又閑扯了幾句,賈母就說:“累了一天,你們歇著去吧。”賈政退出去,賈珍、賈璉、寶玉都跟到門口。賈政說:“你們都迴去陪老太太坐著。”說完就迴房了。剛坐下一會兒,一個小丫頭來報:“外麵林之孝請老爺迴話。”說著,遞上一個紅單帖,寫著吳巡撫的名字。賈政知道是來拜訪,就叫小丫頭叫林之孝進來。賈政走到廊簷下。林之孝進來稟報:“今天巡撫吳大人來拜訪,奴才已經迴了。還有,奴才聽說工部出了個郎中的缺,外麵人和部裏都在傳說是老爺擬正呢。”賈政說:“看看再說吧。”林之孝又說了幾句就出去了。
再說賈珍、賈璉、寶玉三人迴去,隻有寶玉到了賈母那邊,眉飛色舞地講北靜王對他咋好咋好,還拿出那塊玉給大家看。大家都笑著瞧了一會兒。賈母就吩咐:“收起來吧,別弄丟了。”又問:“你那塊玉好好戴著沒?可別弄混了。”寶玉從脖子上摘下來,說:“這不是我原來那塊,哪能那麽容易掉。這兩塊玉差遠了,混不了。我正想跟老太太說呢,前天晚上我睡覺把玉摘下來掛在帳子裏,它居然放光了,整個帳子都是紅的。”賈母說:“又胡說,帳子簷子是紅的,火光照著當然紅了。”寶玉說:“不是,那時候燈都滅了,屋裏漆黑一片,還能看見玉發光呢。”邢王二夫人抿著嘴笑。鳳姐說:“這是有喜事兒的兆頭。”寶玉問:“啥喜事兒?”賈母說:“你不懂,鬧了一天了,你去歇歇吧,別在這兒說傻話了。”寶玉又站了一會兒,才迴園子裏去。
賈母問:“對了,你們去看薛姨媽的時候說起這事兒沒?”王夫人說:“本來打算去看的,因為鳳丫頭為巧姐兒生病耽擱了兩天,今天才去的。都跟姨媽說了,姨媽也挺樂意,就是說蟠兒這時候不在家,他父親又剛去世,得和他商量商量再辦。”賈母說:“這也在理。既然這樣,大家先別吭聲,等姨太太那邊商量定了再說。”
不說賈母這邊商量親事,單說寶玉迴到自己房裏,跟襲人說:“老太太和鳳姐姐剛才說話含糊不清,不知道啥意思。”襲人想了想,笑著說:“我也猜不著。不過剛才說這些話的時候,林姑娘在旁邊不?”寶玉說:“林姑娘才病好,這陣兒哪能到老太太那邊去。”正說著,就聽外屋麝月和秋紋在拌嘴。襲人問:“你們倆又鬧啥?”麝月說:“我們倆鬥牌,我贏了她拿我的錢,她輸了卻不肯給錢,還把我的錢都搶走了。”寶玉笑著說:“幾個小錢兒,別鬧了。”說得兩人都嘟著嘴不吭聲了。襲人伺候寶玉睡下,這就不提了。
襲人聽了寶玉的話,心裏明白是給寶玉提親的事兒。她怕寶玉犯傻,一提這事兒又不知會說出多少呆話,所以裝作不知道,其實心裏也挺在意。晚上躺在床上想了個主意,打算去見見紫鵑,看她有啥反應,就能知道個大概了。第二天一大早,打發寶玉上學後,自己梳洗了,慢慢走到瀟湘館。紫鵑正在掐花兒,看到襲人進來,笑著說:“姐姐屋裏坐。”襲人問:“掐花兒呢?姑娘呢?”紫鵑說:“姑娘剛梳洗完,等著溫藥呢。”紫鵑一邊說著,一邊和襲人進屋。見黛玉正拿著本書看。襲人陪著笑說:“姑娘也太費神了,起來就看書。我們寶二爺要是能像姑娘這樣用心讀書就好了。”黛玉笑著把書放下。雪雁端著個小茶盤,裏麵放著一杯藥、一杯水,小丫頭在後麵捧著痰盒漱盂進來。襲人本來是想探探口風,坐了一會兒,卻找不到機會開口,又想到黛玉心思多,探不出消息還惹她不高興就不好了,於是又坐了會兒,搭訕著告辭出來。
快到怡紅院門口的時候,看到兩個人站在那兒。襲人不好往前走,其中一個人眼尖,趕緊跑過來。襲人一看,是鋤藥,就問:“你在這兒幹啥?”鋤藥說:“剛才芸二爺來了,拿了個帖子,說給寶二爺看的,在這兒等迴信呢。”襲人說:“寶二爺天天上學,你不知道啊,還等啥迴信。”鋤藥笑著說:“我跟他說了。他讓告訴姑娘,聽姑娘的信兒。”襲人正要說啥,另一個人也慢慢蹭過來,仔細一看,是賈芸,鬼鬼祟祟地往這邊走。襲人看到是賈芸,就趕緊對鋤藥說:“你告訴他知道了,等寶二爺迴來再看。”賈芸本來想過來和襲人說話,親近親近,又不敢太冒失,隻能慢慢走過來。離得不遠了,沒想到襲人這麽說,他也不好再往前走,隻好站住。襲人轉身往迴走了。賈芸隻好怏怏不樂地和鋤藥出去了。
晚上寶玉迴房,襲人就說:“今天廊下小芸二爺來了。”寶玉問:“幹啥?”襲人說:“他還有個帖子呢。”寶玉說:“在哪兒?拿來我看看。”麝月就到裏屋書槅子上拿了來。寶玉接過來看,封皮上寫著“叔父大人安稟”。寶玉說:“這孩子怎麽又不認我當父親了?前年送我白海棠的時候還稱我‘父親大人’,今天這帖子封皮上寫‘叔父’,這不是變卦了嗎?”襲人說:“他也不害臊,你也不害臊。他那麽大了,認你這麽個小的當父親,本來就奇怪。你正經連個……”說到這兒,臉一紅,微微一笑。寶玉也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就說:“這不好說。俗話說:‘和尚無兒,孝子多著呢。’我看他挺機靈的,才這樣;他要是不願意,我還不稀罕呢。”說著就拆帖子。襲人也笑著說:“這小芸二爺鬼頭鬼腦的。一會兒要看人,一會兒又躲躲藏藏,肯定不是啥正派人。”寶玉隻顧著看帖子,沒理會襲人這些話。襲人看他看帖子的時候,一會兒皺眉,一會兒笑,一會兒又搖頭,到最後好像很不耐煩。襲人等他看完了,問:“啥事兒啊?”寶玉不吭聲,把帖子撕成幾段。襲人看這情形,也不好再問,就問寶玉吃了飯還看書不。寶玉說:“可笑芸兒這孩子,太混賬了。”襲人看他答非所問,就笑著問:“到底啥事啊?”寶玉說:“問他幹啥,咱們吃飯吧。吃了飯歇著,心裏煩死了。”說著叫小丫頭點火,把撕的帖子燒了。
一會兒小丫頭擺上飯。寶玉呆呆地坐著,襲人連哄帶勸,他才吃了一口飯,就放下了,又悶悶不樂地躺在床上。突然,眼淚就流下來了。襲人麝月都摸不著頭腦。麝月說:“好好的,這又是為啥?都是這芸兒啥的,不知道弄了個啥帖子來,把人弄得一會兒哭一會兒笑。要是天天這樣鬧別扭,可讓人咋受啊。”說著,自己也有點傷心。襲人在旁邊忍不住想笑,就勸道:“好妹妹,你別氣人了。他一個人就夠煩的了,你還這樣。他帖子上的事兒難道和你有關?”麝月說:“你亂說啥。不知道他帖子上寫的啥混賬話,你就往我身上扯。要這麽說,他帖子上說不定還和你有關呢。”襲人還沒迴答,就聽寶玉在床上撲哧一聲笑了,爬起來抖抖衣服,說:“咱們睡覺吧,別鬧了。明天我還得早起上學呢。”說著就躺下睡了。一夜無話。
第二天寶玉起來梳洗後,就往家塾去。走到院門,突然想起啥事,叫焙茗等等,急忙轉身迴來叫:“麝月姐姐呢?”麝月答應著出來問:“怎麽又迴來了?”寶玉說:“今天芸兒要來,告訴他別在這兒鬧,再鬧我就告訴老太太和老爺去。”麝月答應了,寶玉才轉身走。剛往外走,就見賈芸慌慌張張往裏來,看到寶玉連忙請安,說:“叔叔大喜了。”寶玉估計是昨天那件事,就說:“你也太冒失了,不管人家心裏有事沒事,就來搗亂。”賈芸陪著笑說:“叔叔不信就去看看,人都在大門口呢。”寶玉更急了,說:“這是哪兒的話!”正說著,就聽外麵一片吵鬧聲。賈芸說:“叔叔聽,這不是?”寶玉心裏越發疑惑,就聽一個人嚷道:“你們這些人真沒規矩,這是什麽地方,在這兒瞎嚷嚷。”那人迴答:“誰叫老爺升了官呢,怎麽不讓我們來道喜。別人家想吵還沒這機會呢。”寶玉這才知道是賈政升了郎中,有人來報喜。心裏當然很高興。正想走,賈芸追著說:“叔叔高興不?叔叔的親事要是再成了,那可就是雙喜臨門了。”寶玉臉一紅,啐了一口說:“呸!沒趣兒的東西!還不快走。”賈芸臉也紅了,說:“這有啥,我看你老人家就不……”寶玉沉著臉說:“就不什麽?”賈芸沒敢說完,不敢再吭聲了。
寶玉連忙來到家塾,代儒笑著說:“我剛聽說你老爺升了。你今天還來幹啥?”寶玉賠笑說:“過來給太爺請個安,再去老爺那兒。”代儒說:“今天不用來了,給你放一天假。可不許迴園子裏玩。你年紀不小了,雖說不能辦事,也該跟著你大哥他們學學。”寶玉答應著迴來。剛走到二門口,李貴迎上來,站在旁邊笑著說:“二爺來了,奴才剛想去學裏請呢。”寶玉笑著說:“誰說的?”李貴說:“老太太剛打發人到院裏找二爺,姑娘們說二爺學裏去了。剛才老太太又打發人叫奴才給二爺請幾天假,聽說還要唱戲賀喜呢,二爺就來了。”說著,寶玉自己進去。進了二門,滿院子的丫頭老婆都笑容滿麵,看到他來了,笑著說:“二爺這時候才來,還不快進去給老太太道喜。”
寶玉笑著進了房門,看到黛玉挨著賈母左邊坐著,右邊是湘雲。地下邢王二夫人,探春、惜春、李紈、鳳姐、李紋、李綺、邢岫煙一幫姐妹都在屋裏,隻不見寶釵、寶琴、迎春三人。寶玉高興得不知道說啥好,忙給賈母道喜,又給邢王二夫人道喜,一一見過眾姐妹,然後對黛玉說:“妹妹身體好了嗎?”黛玉微笑著說:“好了。聽說二哥哥身體也不舒服,好了嗎?”寶玉說:“可不是,那天夜裏突然心裏疼,這幾天剛好些就上學去了,也沒顧得上去看妹妹。”黛玉不等他說完,就扭過頭和探春說話去了。鳳姐在地下站著笑著說:“你們倆哪像天天在一塊兒的,倒像客人似的,盡說些客氣話,這就是人說的‘相敬如賓’吧。”說得大家都笑了。林黛玉臉漲得通紅,想說又不好說,猶豫了一會兒,才說:“你懂什麽?”眾人笑得更厲害了。鳳姐一會兒迴過神來,才知道自己說錯話了,正想找話岔開,就見寶玉突然對黛玉說:“林妹妹,你看芸兒這個冒失鬼。”說了這句,才想起不該說,就不吭聲了。引得大家又都笑起來,說:“這從哪兒說起。”黛玉也莫名其妙,跟著傻笑。寶玉沒話找話,又說:“剛才我聽說有人要送戲,是哪天啊?”大家都瞅著他笑。鳳姐說:“你在外麵聽說的,你來告訴我們。你這會子問誰呢?”寶玉趁機說:“我再出去問問。”賈母說:“別出去了,一來讓人看笑話,二來你老子今天大喜,迴來碰到你,又該生氣了。”寶玉答應了一聲“是”,就出來了。
賈母問鳳姐誰說送戲的話,鳳姐說:“是舅太爺那邊說,後兒日子好,送一班新出的小戲給老太太、老爺、太太賀喜。”又笑著說:“不但日子好,還是個好日子呢。”說著,看著黛玉笑。黛玉也微笑。王夫人說:“可不是,後兒還是外甥女兒的好日子呢。”賈母想了想,也笑著說:“看我這老糊塗,差點忘了。虧得有我這鳳丫頭,像個‘給事中’。既然這樣,挺好,他舅舅家賀喜,你舅舅家就給你過生日,不是挺好嗎?”說得大家都笑起來,說:“老祖宗說話就是有水平,怪不得有這麽大福氣。”正說著,寶玉進來,聽到這些話,高興得手舞足蹈。一會兒,大家都在賈母這邊吃飯,熱鬧得很,這就不用多提了。飯後,賈政謝恩迴來,先到宗祠裏磕了頭,接著來給賈母磕頭,站著說了幾句話,就出去拜客了。這兩天,親戚族人來來往往,府裏熱鬧非凡,車水馬龍,高朋滿座,真可謂是:
花到正開蜂蝶鬧,月逢十足海天寬。
到了慶賀那天。一大早,王子騰和親戚家就送了一班戲來,在賈母正廳前搭起了戲台子。外麵爺們都穿著官服陪著,來賀喜的親戚擺了十幾桌酒。裏麵因為是新戲,又看賈母高興,就用琉璃戲屏隔出後廈,也擺了酒席。上首薛姨媽那一桌,是王夫人和寶琴陪著;對麵老太太那一桌,是邢夫人和岫煙陪著;下麵還空著兩桌,賈母叫人快來坐。一會兒,就見鳳姐領著一群丫頭,簇擁著林黛玉來了。黛玉稍微換了幾件鮮亮衣服,打扮得如同嫦娥下凡一般,羞答答笑著出來見眾人。湘雲、李紋、李紈都讓她坐首席,黛玉不肯。賈母笑著說:“今天你就坐這兒吧。”薛姨媽站起來問:“今天林姑娘也有喜事?”賈母笑著說:“是她生日。”薛姨媽說:“哎呀,我倒忘了。”走過來對黛玉說:“恕我健忘,迴頭叫寶琴來給姐姐拜壽。”黛玉笑著說“不敢”。大家都坐下了。黛玉留神一看,沒見到寶釵,就問:“寶姐姐可好?怎麽沒來?”薛姨媽說:“她本該來的,隻因沒人看家,所以沒來。”黛玉紅著臉微笑道:“姨媽那裏又有了大嫂子,怎麽反倒讓寶姐姐看起家來?大概是她怕人多熱鬧,懶得來吧。我還怪想她的。”薛姨媽笑著說:“難得你惦記她。她也常想你們姐妹,過兩天我叫她來,大家好好聚聚。”
正說著,丫頭們開始斟酒上菜,外麵的戲也開場了。開頭肯定是一兩出吉祥的戲文,到了第三出,隻見金童玉女在前,旗幡寶幢引路,引出一個穿著霓裳羽衣的小旦,頭上披著一條黑帕,唱了一段就進去了。眾人都不認識,就聽外麵有人說:“這是新排的《蕊珠記》裏的《冥升》。小旦扮的是嫦娥,之前下凡到人間,差點就嫁人了,幸虧觀音點化,沒嫁成還去世了,現在升迴月宮。沒聽那曲子裏唱‘人間隻道風情好,那知道秋月春花容易拋,幾乎不把廣寒宮忘卻了!’”第四出是《吃糠》,第五出是達摩帶著徒弟過江迴去,台上弄得跟海市蜃樓似的,熱鬧得很。
大家正看得高興,忽然薛家的人滿頭大汗闖進來,對薛蝌說:“二爺快迴去,也跟太太說一聲,請她趕緊迴去,家裏有急事。”薛蝌問:“什麽事?”家人說:“迴家再說。”薛蝌也顧不上告辭就走了。薛姨媽見丫頭傳進話來,嚇得臉色煞白,趕忙起身,帶著寶琴,匆匆告別,上車迴去了。這一下,弄得在場眾人都很驚愕。賈母說:“咱們這兒派個人跟過去聽聽,到底咋迴事,大家都挺關心的。”眾人齊聲答應。
不說賈府這邊繼續唱戲,單說薛姨媽迴到家,隻見兩個衙役站在二門口,幾個當鋪夥計陪著,說:“太太迴來自有道理。”正說著,薛姨媽已經進來了。衙役們看到簇擁著一位老太太,知道是薛蟠之母。看這陣仗,也不敢造次,隻能垂手站著,讓薛姨媽進去。
薛姨媽走到廳房後麵,就聽到有人大哭,是金桂。薛姨媽急忙趕過去,隻見寶釵迎出來,滿臉淚痕,看到薛姨媽,就說:“媽媽先別著急,辦事要緊。”薛姨媽和寶釵進了屋子,因為之前進門的時候已經聽家人說了大概,嚇得戰戰兢兢的了,哭著問:“到底是和誰?”隻見家人迴道:“太太這時候先別問那些細節,不管是誰,打死了人總是要償命的,先商量怎麽辦才好。”薛姨媽哭著說:“還有什麽商量的?”家人說:“依我們的想法,今晚準備些銀兩,二爺和大爺見了麵,就在那兒找個厲害的刀筆先生,給他些銀子,先把死罪弄開,迴來再求賈府去上司衙門說情。還有外麵的衙役,太太先拿出幾兩銀子打發了。我們好趕緊辦事。”薛姨媽說:“你們找到苦主,多給些發送銀子,再給些養濟銀子,讓原告不追究,事情就能緩一緩。”寶釵在簾內說:“媽媽,不行。這種事越給錢越鬧得兇,還是剛才小廝說的對。”薛姨媽又哭道:“我也不想活了,趕到那兒見他一麵,和他死在一塊兒算了。”寶釵急得一邊勸,一邊在簾子裏叫人:“快和二爺辦去。”丫頭們攙著薛姨媽進來。薛蝌剛要往外走,寶釵說:“有什麽消息趕緊派人寄迴來,你們在外麵好好照料。”薛蝌答應著去了。
寶釵這才勸薛姨媽,那邊金桂瞅準機會抓住香菱,又跟她叫嚷:“平常你們老誇他們家打死了人都沒事,還能進京來。現在可好,真打死人了。平時就知道說有錢有勢有好親戚,這時候我看也都慌了神。要是大爺有個三長兩短迴不來,你們各自跑了,留下我一個人遭罪!”說著,又大哭起來。薛姨媽聽到這些,氣得差點昏過去。寶釵也急得沒辦法。正鬧著,賈府裏王夫人打發大丫頭來打聽消息。寶釵心裏知道自己是賈府的人,可一來沒正式定下來,二來事情緊急,隻好對那大丫頭說:“現在事情還不清楚,隻聽說我哥哥在外麵打死了人,被縣裏抓了,也不知道會怎麽定罪。剛才二爺去打聽了,等有了準信,馬上給那邊太太送信。你先迴去謝謝太太惦記,以後我們還得多仰仗賈府爺們呢。”那丫頭答應著走了。薛姨媽和寶釵在家裏幹著急,啥辦法也沒有。
過了兩天,小廝迴來,拿了封信交給小丫頭送進來。寶釵拆開一看,信裏寫著:
大哥人命是誤傷,不是故殺。今早用蝌出名補了一張呈紙進去,尚未批出。大哥前頭口供甚是不好,待此紙批準後再錄一堂,能夠翻供得好,便可得生了。快向當鋪內再取銀五百兩來使用。千萬莫遲。並請太太放心。餘事問小廝。寶釵看完,一字一句念給薛姨媽聽。薛姨媽擦著眼淚說:“這麽看來,生死還不一定呢。”寶釵說:“媽媽先別傷心,叫小廝進來問清楚再說。”一邊打發小丫頭把小廝叫進來。薛姨媽就問小廝:“你把大爺的事詳細跟我說一說。”小廝說:“那天晚上我聽到大爺和二爺說的話,都嚇糊塗了。”究竟小廝說出什麽話來,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