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探春和湘雲正打算離開瀟湘館,突然聽到外麵一陣叫嚷:“你這沒規矩的小丫頭!跑這園子裏瞎晃悠啥!”黛玉一聽,氣得臉色煞白,大喊道:“這地兒沒法待了!”隻見她手指窗外,雙眼一翻,差點昏死過去。
黛玉在大觀園裏住著,雖說有賈母寵著,可心裏老是提心吊膽的。這老婆子罵得這麽兇,她就覺得是在罵自己。一個嬌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沒了爹娘,還被人這樣羞辱,心裏那個委屈喲,簡直像被刀割一樣,立馬就哭暈了。紫鵑在旁邊急得直哭:“姑娘,你醒醒啊!”探春也在一旁唿喊。好一會兒,黛玉才緩過勁兒,可還是說不出話,手指還朝著窗外指著。
探春心裏明白,急忙開門出去,隻見一個老婆子正拿著拐棍追打一個髒兮兮的小丫頭,嘴裏還念叨著:“我是來管這園子裏花草樹木的,你跟著來幹啥!等我迴去好好收拾你!”那小丫頭呢,歪著頭,把手指含在嘴裏,衝著老婆子直樂。探春見狀,立馬火冒三丈:“你們這些人也太無法無天了,這是能隨便罵人的地方嗎?”老婆子一看是探春,連忙賠著笑臉說:“哎呀,這是我外孫女,瞧見我來了就跟著跑來了。我怕她搗亂,才吆喝她幾句,哪敢在這兒罵人呀。”探春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別囉嗦了,趕緊都給我出去。林姑娘身體不舒服,還不快點走。”老婆子連聲稱是,轉身就走,那小丫頭也跟著跑了。
探春迴到屋裏,看到湘雲拉著黛玉的手哭得稀裏嘩啦,紫鵑一手抱著黛玉,一手給她揉胸口,黛玉的眼睛這才慢慢有了神。探春笑著打趣:“是不是聽到那老婆子的話,多心啦?”黛玉隻是搖了搖頭。探春又說:“她罵的是自己外孫女,我剛才也聽到了。這種人說話沒個把門的,哪懂什麽避諱。”黛玉聽了,微微點頭,拉著探春的手,有氣無力地叫了聲:“妹妹……”卻又沒了下文。探春安慰道:“你別心煩。我來看你是應該的,你身邊又沒多少人伺候。隻要你乖乖吃藥,多想想開心的事,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咱們還能像以前那樣結社作詩,多好啊。”湘雲也跟著說:“就是,像三姐姐說的,開心點不好嗎?”黛玉哽咽著說:“你們光想著讓我高興,可我哪有那福氣喲,恐怕是不行了。”探春忙說:“你這話說得太離譜了。誰還沒個頭疼腦熱的,哪能往壞處想呢。你好好歇歇,我們去老太太那兒,一會兒再來看你。你要是缺啥東西,盡管叫紫鵑告訴我。”黛玉流著淚說:“好妹妹,你去老太太那兒就說我問安,有點小毛病,不打緊,別讓老太太操心。”探春答應著:“知道了,你好好養著吧。”說完,就和湘雲一起出去了。
這邊紫鵑扶著黛玉躺在床上,地上的事自有雪雁照料,她就守在床邊,看著黛玉,心裏又酸又苦,卻不敢哭出聲來。黛玉閉著眼躺了半天,哪能睡得著啊?隻覺得園子裏往日挺安靜,現在躺在床上,風聲、蟲鳴聲、鳥叫聲、人的腳步聲,還有遠處傳來的孩子啼哭聲,一陣陣地吵得人心煩意亂,便叫紫鵑把帳子放下來。雪雁端了一碗燕窩湯遞給紫鵑,紫鵑隔著帳子輕聲問:“姑娘,喝口湯吧?”黛玉輕輕應了一聲。紫鵑把湯遞給雪雁,自己起身扶起黛玉,接過湯,先在唇邊試了試溫度,一手摟著黛玉的肩膀,一手把湯送到她嘴邊。黛玉微微睜開眼,喝了兩三口,就搖搖頭不想喝了。紫鵑把碗遞給雪雁,又輕輕扶黛玉躺下。
過了一會兒,稍微安靜了些。突然聽到窗外有人悄悄問:“紫鵑妹妹在嗎?”雪雁趕忙出去,一看是襲人,便悄悄說:“姐姐進來坐。”襲人進來也小聲問:“姑娘怎麽樣了?”一邊走,雪雁一邊把昨晚和剛才的事告訴了她。襲人一聽,也嚇了一跳,說:“怪不得剛才翠縷到我們那兒,說你們姑娘病了,嚇得寶二爺急忙叫我來看看。”正說著,紫鵑從裏間掀起簾子往外看,見是襲人,點頭示意她進來。襲人輕輕走到床前,問:“姑娘睡著了嗎?”紫鵑搖頭,問:“姐姐都聽說了?”襲人點頭,皺著眉頭說:“這可怎麽辦才好呢?昨晚寶二爺也把我嚇得夠嗆。”紫鵑忙問怎麽迴事,襲人道:“昨晚睡覺還好好的,誰知道半夜裏突然大喊心疼,嘴裏胡言亂語,說好像有刀子在割似的。鬧騰到打更後才好點。你說嚇人不嚇人?今天都沒法上學,還得請大夫來吃藥呢。”正說著,黛玉在帳子裏又咳嗽起來。紫鵑趕緊過去拿痰盒接痰。黛玉微微睜眼問:“你和誰說話呢?”紫鵑說:“襲人姐姐來看你了。”說著,襲人已走到床前。黛玉讓紫鵑扶自己起來,指著床邊讓襲人坐下。襲人側身坐下,連忙笑著勸道:“姑娘還是躺著吧。”黛玉說:“沒事,你們別大驚小怪的。剛才說誰半夜心疼了?”襲人道:“是寶二爺不小心魘住了,沒什麽大事。”黛玉心裏明白,知道襲人是怕自己擔心,心裏既感激又難過,趁機問:“既然魘住了,沒聽到他說什麽嗎?”襲人道:“沒說什麽。”黛玉點點頭,過了好一會兒,歎了口氣說:“你們別告訴寶二爺我不舒服,別耽誤了他讀書,讓老爺生氣。”襲人答應著,又勸道:“姑娘還是休息吧。”黛玉點頭,讓紫鵑扶著自己躺下。襲人坐了一會兒,又安慰了幾句,就告辭迴怡紅院了,隻說黛玉有點不舒服,沒什麽大病。寶玉這才放了心。
再說探春和湘雲出了瀟湘館,往賈母這邊走。探春囑咐湘雲:“妹妹,見到老太太,可別像剛才那樣冒失了。”湘雲笑著點頭:“知道了,剛才是被嚇懵了。”到了賈母那兒,探春說起黛玉的病。賈母聽了,心裏煩悶,說:“這兩個玉兒,老是病病歪歪的。林丫頭也長大了,身體可得緊。我看這孩子就是心思太重。”眾人都不敢搭話。賈母對鴛鴦說:“你告訴他們,明天大夫給寶玉看完病,就叫他去林姑娘屋裏看看。”鴛鴦應了一聲,出去傳話。探春和湘雲就在賈母這兒吃了晚飯,然後迴園子裏去了。
到了第二天,大夫來了,給寶玉瞧病,說隻是飲食沒調好,受了點風,不礙事,吃點藥疏散疏散就好了。王夫人和鳳姐一麵派人拿方子迴賈母,一麵派人到瀟湘館說大夫馬上過去。紫鵑趕緊給黛玉蓋好被子,放下帳子,雪雁忙著收拾屋裏的東西。不一會兒,賈璉陪著大夫進來了,說:“這位老爺經常來,姑娘們不用迴避。”老婆子掀起簾子,賈璉讓大夫進屋坐下。賈璉說:“紫鵑姐姐,你先把姑娘的病情跟王老爺說說。”王大夫說:“先別急,等我診了脈,看看我說得對不對,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姑娘們再告訴我。”紫鵑從帳子裏扶出黛玉的一隻手,放在脈枕上,又輕輕把鐲子和袖子往上捋了捋,不讓壓住脈。王大夫診了好一會兒,又換另一隻手診,然後和賈璉出來,到外間坐下,說:“六脈皆弦,是平日鬱結導致的。”紫鵑也出來站在裏間門口。王大夫對紫鵑說:“這病經常會頭暈,沒胃口,多夢,每到五更,肯定會醒好幾次。就算是白天聽到和自己沒關係的事,也會生氣,還多疑害怕。不了解的人會覺得性格古怪,其實是肝陰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病鬧的。是不是這樣?”紫鵑點頭說:“很對。”王太醫說:“既然這樣,就沒錯了。”說完起身,和賈璉到外書房去開方子。小廝們早就準備好一張梅紅單帖,王太醫喝了茶,提筆寫道:
六脈弦遲,素由積鬱。左寸無力,心氣已衰。關脈獨洪,
肝邪偏旺。木氣不能疏達,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甚至勝所不勝,肺金定受其殃。氣不流精,凝而為痰;血隨氣
湧,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養心脾。雖有補劑,未可
驟施。姑擬黑逍遙以開其先,複用歸肺固金以繼其後。不
揣固陋,俟高明裁服。又把七味藥和引子寫好。賈璉拿來看,問:“血往上衝,柴胡能用嗎?”王大夫笑著說:“二爺隻知道柴胡是升提的藥,吐血的時候不能用。可你不知道用鱉血拌炒柴胡,隻有這樣才能宣少陽甲膽之氣。用鱉血製住它,不讓它升提,還能培養肝陰,壓製邪火。這就像《內經》裏說的‘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柴胡用鱉血拌炒,就像‘假周勃以安劉’的辦法。”賈璉點頭說:“原來是這樣,明白了。”王夫人又說:“先吃兩劑,再根據情況加減或者換方子。我還有點事,不能久坐,改天再來請安。”說著,賈璉送他出去,問:“我弟弟的藥就這麽吃?”王大夫說:“寶二爺沒什麽大病,大概再吃一劑就好了。”說完上車走了。
賈璉讓人去抓藥,自己迴房告訴鳳姐黛玉的病情和大夫開的藥。正說著,周瑞家的進來迴了幾件小事,賈璉聽了一半就說:“你迴二奶奶吧,我還有事。”說完就走了。周瑞家的迴完了事,又說:“我剛去林姑娘那兒,看她那病,好像不太好。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摸上去身上沒多少肉。問她話,也不怎麽說,就光流眼淚。迴來紫鵑跟我說:‘姑娘病著,想要什麽自己又不肯說,我想從二奶奶那兒支一兩個月的月錢。現在吃藥是公中的,可平時零用也得花點錢。’我答應了她,來跟奶奶說。”鳳姐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那就這樣吧:我給她幾兩銀子用,別告訴林姑娘。月錢可不好支,一個人開了先例,要是都來支,那可不行。你忘了趙姨娘和三姑娘吵架,不就是為了月錢。而且最近你也知道,花錢的地方多,進錢的地方少,這日子不好過。不知道的人,還說我不會管家;更有那些亂嚼舌根的,說我把錢搬到娘家去了。周嫂子,你是經手的人,應該知道這些。”周瑞家的忙說:“真是委屈死了!這麽大的家,除了奶奶這麽能幹的當家,別人可不行。別說是女人,就是男人有三頭六臂,也撐不住。還說這些混賬話。”說著,笑了一聲,又說:“奶奶還沒聽說呢,外麵的人更糊塗。前兒周瑞迴家,說外麵的人都以為咱們府裏富得流油。有的說‘賈府裏銀庫金庫裏的金銀財寶多得數不清,用的東西都是金子鑲玉石嵌的。’有的說‘姑娘做了王妃,肯定能從皇上家分一半東西給娘家。前兒貴妃娘娘省親迴來,我們親眼看到帶了好幾車金銀,所以家裏才布置得像水晶宮似的。那天在廟裏還願,花了幾萬兩銀子,就像牛身上拔了一根毛。’還有人說‘他家門口的獅子都是玉石的。園子裏還有金麒麟,被人偷了一個,現在還剩一個。家裏的奶奶姑娘們就不用說了,就是伺候的丫頭們,也是啥活不用幹,喝酒下棋,彈琴畫畫,反正有人伺候。穿的戴的都是別人見都沒見過的。那些少爺小姐們更厲害,就算要天上的月亮,也有人給摘下來。’還有首歌謠呢,說‘寧國府,榮國府,金銀財寶如糞土。吃不窮,穿不窮,算來……’”說到這兒,突然停住了。原來歌謠裏說的是“算來總是一場空”。周瑞家的不小心說漏了嘴,想起這話不好,就趕緊咽住了。鳳姐聽了,知道肯定是句不好的話,也不方便追問,就說:“那些都不重要。這金麒麟的謠言是從哪兒來的?”周瑞家的笑著說:“就是那廟裏的老道士送給寶二爺的小金麒麟。後來丟了幾天,多虧史姑娘撿到還給他,外麵就傳出這些謠言了。奶奶說這些人可笑不可笑?”鳳姐說:“這些話不是可笑,是可怕。咱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外麵還傳得這麽離譜。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何況這都是虛名,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呢。”周瑞家的點頭說:“奶奶說得對。可這謠言在城裏的茶館酒肆和胡同裏都傳遍了,都傳了一年了,也堵不住眾人的嘴。”鳳姐點點頭,叫平兒稱了幾兩銀子,遞給周瑞家的,說:“你先拿去給紫鵑,就說我給她添補著買東西用。要是公中的不夠,隻管去要,別提月錢的事。她是個聰明人,肯定明白我的意思。我有空了就去看姑娘。”周瑞家的接過銀子,答應著走了。
賈璉走到外麵,一個小廝迎上來說:“大老爺叫二爺說話。”賈璉趕緊過去,見了賈赦。賈赦說:“剛聽說宮裏頭傳了一個太醫院禦醫、兩個吏目去看病,估計不是宮女太監。這幾天娘娘宮裏有啥消息沒?”賈璉說:“沒有。”賈赦說:“你去問問二老爺和你珍大哥。不然,還得派人去太醫院打聽打聽。”賈璉答應了,一麵吩咐人往太醫院去,一麵連忙去見賈政賈珍。賈政聽了這話,問:“這消息哪來的?”賈璉說:“是大老爺剛說的。”賈政說:“你幹脆和你珍大哥去宮裏打聽打聽。”賈璉說:“我已經派人去太醫院了。”說完就退出來,去找賈珍。正好賈珍來了,賈璉忙告訴他。賈珍說:“我也正為這事兒,打算去迴大老爺二老爺呢。”於是兩人一起去見賈政。賈政說:“要是元妃的事,肯定會有消息的。”正說著,賈赦也來了。
到了中午,派去打聽的人還沒迴來。門上的人進來說:“有兩個太監在外頭要見二位老爺。”賈赦說:“請進來。”門房領著太監進來。賈赦賈政迎到二門外,先給娘娘請安,然後一起進來,到廳上坐下。太監說:“前天貴妃娘娘身體不舒服。昨天奉了旨意,宣召四位親眷進宮探望。每人隻能帶一個丫頭,其他人不能去。男親眷隻能在宮門外遞牌子請安,不能進去。明天辰巳時進宮,申酉時出來。”賈政賈赦等人站著聽完旨意,又坐下,請太監喝茶,太監喝完就走了。
賈赦賈政送太監出門,迴來先跟賈母稟報。賈母說:“四位親眷,自然是我和你們兩位太太。還有一個人呢?”眾人都不敢吭聲。賈母想了想,說:“肯定得是鳳姐兒,她辦事周全。你們爺兒們自己商量吧。”賈赦賈政答應著出來,安排賈璉賈蓉看家,文字輩到草字輩的都進宮。又吩咐家人準備四乘綠轎,十幾輛大車,明天黎明前準備好。家人領命而去。賈赦賈政又進去跟賈母說明天進宮的時間,讓她早點休息,明天好早起收拾進宮。賈母說:“我知道了,你們去吧。”賈赦賈政退出來。邢夫人王夫人、鳳姐兒也說了會兒元妃的病,又聊了些家常,就各自散了。
第二天黎明,各屋丫頭把燈都點亮了,太太們梳洗完畢,爺們也都收拾好了。卯初時分,林之孝和賴大進來,到二門口稟報:“轎車都準備好了,在門外候著。”不一會兒,賈赦邢夫人也來了。大家吃了早飯。鳳姐先扶著賈母出來,眾人簇擁著,每人帶一個丫頭,慢慢往前走。又吩咐李貴等兩人先騎馬去外宮門接應,自家女眷隨後。文字輩到草字輩各自上車騎馬,跟著家人,一起出發了。賈璉賈蓉在家看家。
且說賈家的車輛轎馬都在外西垣門口停著等候。一會兒,兩個太監出來說:“賈府進宮探病的太太奶奶們,進宮探望;爺們在宮門外請安,不能進去。”門房叫大家趕緊進宮。賈府的四乘轎子跟著小太監往前走,賈家爺們在轎子後麵步行跟著,讓家人在外麵等著。走到宮門口,幾個太監在門口坐著,看到他們來了,就站起來說:“賈府爺們到了。”賈赦賈政依次站好。轎子抬到宮門口,眾人下轎。幾個小太監引路,賈母等人由丫頭扶著步行。走到元妃寢宮,隻見宮殿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兩個小宮女傳話說:“隻請安就行,其他禮儀都免了。”賈母等人謝恩後,走到床前請安,元妃賜座,賈母等人告坐後,元妃便向賈母問道:“近日身上可好?”賈母顫顫巍巍起身,身旁小丫頭趕忙攙扶,賈母迴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元妃又向邢夫人、王夫人問安,二人站著恭敬迴話。元妃接著問鳳姐家中日子過得怎樣,鳳姐起身迴奏:“尚可支持。”元妃道:“這幾年來難為你操心。”正說著,一宮女呈上眾多職名,元妃一一過目,看到賈赦、賈政等人名諱,眼眶不禁泛紅,淚水奪眶而出。宮女遞上絹帕,元妃拭淚同時傳諭:“今日稍安,令他們外麵暫歇。”賈母等人忙起身謝恩。元妃含淚歎道:“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親近。”賈母等人強忍淚水安慰:“娘娘不必悲傷,家中皆托娘娘之福。”元妃又問:“寶玉近來若何?”賈母答:“近來肯用心念書,因他父親督促嚴厲,如今文章也有進步。”元妃點頭:“如此甚好。”隨後元妃命外宮設宴請眾人,有兩個宮女兒、四個小太監引著眾人到一座宮殿,裏麵早已擺好宴席,眾人依序入座,此處不必細表。
眾人用完飯,賈母帶著邢夫人、王夫人謝過宴,又稍作停留。眼見酉時將近,不敢久留,紛紛辭行。元妃令宮女兒引路,送至內宮門,門外四個小太監等候相送。賈母等人依舊乘轎出宮,賈赦在外接應,眾人一道迴府。到家後又要籌備明後日進宮事宜,安排眾人各司其職,暫且不表。
且說薛家這邊,夏金桂把薛蟠攆了出去,白天想找人拌嘴都沒對手,秋菱又住到寶釵那兒,隻剩寶蟾陪著。寶蟾做了薛蟠妾室後,脾氣見長,金桂看她愈發不順眼,心裏後悔不迭。一日,金桂多喝了幾杯悶酒,躺在炕上,拿寶蟾撒氣,問道:“大爺前兒出門,到底去哪兒了?你肯定知道。”寶蟾嘴硬道:“我哪知道,他在您跟前都不說,我怎會清楚!”金桂冷笑:“如今哪還有什麽奶奶太太的規矩,這都成你們的天下了。別人我惹不起,有人護著,我可不敢去捋虎須。你別忘了你還是我的丫頭,問你一句,就敢甩臉子,說難聽話。你要有能耐,咋不把我勒死,你和秋菱誰當奶奶不都清淨了。可我偏不死,礙著你們的好事了。”寶蟾一聽,哪能忍得了,眼睛直勾勾瞪著金桂:“奶奶您這些話還是留著跟別人說吧,我可沒招惹您。您不敢惹別人,何苦拿我撒氣。平日裏您就裝糊塗,跟個沒事人似的。”說著,就哭鬧起來。金桂火冒三丈,跳下炕就要打寶蟾。寶蟾也不是吃素的,半點不讓。金桂把屋裏桌椅杯盞摔了一地,寶蟾隻顧喊冤叫屈,根本不理會她。
薛姨媽在寶釵房裏聽到吵鬧聲,對香菱說:“你去瞧瞧,勸勸她們。”寶釵連忙阻攔:“使不得,媽媽別讓她去,去了隻會火上澆油。”薛姨媽說:“那我自己過去。”寶釵無奈道:“依我看,媽媽也不用去,由著她們鬧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薛姨媽卻執意道:“這還了得!”說完,扶著丫頭就往金桂這邊來。寶釵隻好跟著,又叮囑香菱:“你在這兒待著。”
母女倆走到金桂房門口,就聽到裏麵哭鬧聲不止。薛姨媽高聲道:“你們這是怎麽了?鬧得雞飛狗跳,這哪還像個家!咱們這院子就這麽大,也不怕親戚們笑話。”金桂在屋裏迴應:“我還怕人笑話?這家裏亂得連主次都沒了,沒主子,沒奴才,沒妻沒妾,簡直是個混賬世界。我們夏家可從沒這樣的規矩,在這兒我可受夠委屈了!”寶釵說道:“大嫂子,媽媽是聽到吵鬧聲著急才過來的。可能剛才問得急了點,沒分清‘奶奶’‘寶蟾’,這也沒啥大不了的。咱們先把事情說開,和和氣氣過日子,也省得媽媽天天操心。”薛姨媽附和道:“是啊,先把事情弄清楚,你要是有氣,等會兒再說我也不遲。”金桂卻不領情,對著寶釵嚷道:“好姑娘,你可真是個大好人,以後肯定能找個好婆家,好女婿,不像我守活寡,孤苦伶仃,任人欺負。我沒心眼兒,隻求姑娘別挑我話裏的刺兒,我從小沒爹娘教導。再說了,我們屋裏這些事兒,您也管不著!”寶釵聽了,又羞又氣,看著母親難受的樣子,又心疼不已。隻得忍氣吞聲勸道:“大嫂子,您少說幾句吧。誰挑您刺兒了?又有誰欺負您了?別說您,就是秋菱,我也從沒給過她臉色。”金桂聽了這話,拍著炕沿哭得更兇了:“我哪能跟秋菱比,我連她腳底下的泥都不如。她在這兒久了,知道姑娘的心思,會討好賣乖。我新來的,不會這些,怎麽能跟她比。算了,這世上能有幾個當貴妃的命,積點德吧!別像我,嫁個糊塗蛋守活寡,丟人現眼!”薛姨媽聽到這兒,氣得渾身發抖,站起來道:“不是我護著自己閨女,她好心勸你,你卻句句頂撞。你要是有氣,別找她,勒死我算了,反正也容易。”寶釵趕忙拉住薛姨媽勸道:“媽媽,您別生氣。咱們來勸架,自己反倒氣壞了身子,不值當。不如先出去,等嫂子氣消了再說。”又轉頭吩咐寶蟾:“你別再吭聲了。”說完,扶著薛姨媽走出房門。
剛走到院子裏,就碰到賈母身邊的丫頭和秋菱。薛姨媽問道:“你從哪兒來?老太太身體可好?”丫頭迴答:“老太太身體硬朗,讓我來給姨太太請安,還謝謝前兒的荔枝,另外給琴姑娘道喜。”寶釵問道:“你來了多久了?”丫頭說:“來了好一會兒了。”薛姨媽知道剛才的事恐怕瞞不住,尷尬地說:“如今我們家裏鬧得不成樣子,讓你們看笑話了。”丫頭忙說:“姨太太別這麽說,哪家沒點磕磕碰碰的事,您別多心。”說完,跟著薛姨媽迴到房中,坐了一會兒就走了。寶釵正囑咐香菱一些事,突然聽到薛姨媽喊道:“我左肋疼得厲害。”說完,便躺在炕上。寶釵和香菱頓時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
黛玉在大觀園裏住著,雖說有賈母寵著,可心裏老是提心吊膽的。這老婆子罵得這麽兇,她就覺得是在罵自己。一個嬌滴滴的千金大小姐,沒了爹娘,還被人這樣羞辱,心裏那個委屈喲,簡直像被刀割一樣,立馬就哭暈了。紫鵑在旁邊急得直哭:“姑娘,你醒醒啊!”探春也在一旁唿喊。好一會兒,黛玉才緩過勁兒,可還是說不出話,手指還朝著窗外指著。
探春心裏明白,急忙開門出去,隻見一個老婆子正拿著拐棍追打一個髒兮兮的小丫頭,嘴裏還念叨著:“我是來管這園子裏花草樹木的,你跟著來幹啥!等我迴去好好收拾你!”那小丫頭呢,歪著頭,把手指含在嘴裏,衝著老婆子直樂。探春見狀,立馬火冒三丈:“你們這些人也太無法無天了,這是能隨便罵人的地方嗎?”老婆子一看是探春,連忙賠著笑臉說:“哎呀,這是我外孫女,瞧見我來了就跟著跑來了。我怕她搗亂,才吆喝她幾句,哪敢在這兒罵人呀。”探春不耐煩地說:“行了行了,別囉嗦了,趕緊都給我出去。林姑娘身體不舒服,還不快點走。”老婆子連聲稱是,轉身就走,那小丫頭也跟著跑了。
探春迴到屋裏,看到湘雲拉著黛玉的手哭得稀裏嘩啦,紫鵑一手抱著黛玉,一手給她揉胸口,黛玉的眼睛這才慢慢有了神。探春笑著打趣:“是不是聽到那老婆子的話,多心啦?”黛玉隻是搖了搖頭。探春又說:“她罵的是自己外孫女,我剛才也聽到了。這種人說話沒個把門的,哪懂什麽避諱。”黛玉聽了,微微點頭,拉著探春的手,有氣無力地叫了聲:“妹妹……”卻又沒了下文。探春安慰道:“你別心煩。我來看你是應該的,你身邊又沒多少人伺候。隻要你乖乖吃藥,多想想開心的事,身體一天天好起來,咱們還能像以前那樣結社作詩,多好啊。”湘雲也跟著說:“就是,像三姐姐說的,開心點不好嗎?”黛玉哽咽著說:“你們光想著讓我高興,可我哪有那福氣喲,恐怕是不行了。”探春忙說:“你這話說得太離譜了。誰還沒個頭疼腦熱的,哪能往壞處想呢。你好好歇歇,我們去老太太那兒,一會兒再來看你。你要是缺啥東西,盡管叫紫鵑告訴我。”黛玉流著淚說:“好妹妹,你去老太太那兒就說我問安,有點小毛病,不打緊,別讓老太太操心。”探春答應著:“知道了,你好好養著吧。”說完,就和湘雲一起出去了。
這邊紫鵑扶著黛玉躺在床上,地上的事自有雪雁照料,她就守在床邊,看著黛玉,心裏又酸又苦,卻不敢哭出聲來。黛玉閉著眼躺了半天,哪能睡得著啊?隻覺得園子裏往日挺安靜,現在躺在床上,風聲、蟲鳴聲、鳥叫聲、人的腳步聲,還有遠處傳來的孩子啼哭聲,一陣陣地吵得人心煩意亂,便叫紫鵑把帳子放下來。雪雁端了一碗燕窩湯遞給紫鵑,紫鵑隔著帳子輕聲問:“姑娘,喝口湯吧?”黛玉輕輕應了一聲。紫鵑把湯遞給雪雁,自己起身扶起黛玉,接過湯,先在唇邊試了試溫度,一手摟著黛玉的肩膀,一手把湯送到她嘴邊。黛玉微微睜開眼,喝了兩三口,就搖搖頭不想喝了。紫鵑把碗遞給雪雁,又輕輕扶黛玉躺下。
過了一會兒,稍微安靜了些。突然聽到窗外有人悄悄問:“紫鵑妹妹在嗎?”雪雁趕忙出去,一看是襲人,便悄悄說:“姐姐進來坐。”襲人進來也小聲問:“姑娘怎麽樣了?”一邊走,雪雁一邊把昨晚和剛才的事告訴了她。襲人一聽,也嚇了一跳,說:“怪不得剛才翠縷到我們那兒,說你們姑娘病了,嚇得寶二爺急忙叫我來看看。”正說著,紫鵑從裏間掀起簾子往外看,見是襲人,點頭示意她進來。襲人輕輕走到床前,問:“姑娘睡著了嗎?”紫鵑搖頭,問:“姐姐都聽說了?”襲人點頭,皺著眉頭說:“這可怎麽辦才好呢?昨晚寶二爺也把我嚇得夠嗆。”紫鵑忙問怎麽迴事,襲人道:“昨晚睡覺還好好的,誰知道半夜裏突然大喊心疼,嘴裏胡言亂語,說好像有刀子在割似的。鬧騰到打更後才好點。你說嚇人不嚇人?今天都沒法上學,還得請大夫來吃藥呢。”正說著,黛玉在帳子裏又咳嗽起來。紫鵑趕緊過去拿痰盒接痰。黛玉微微睜眼問:“你和誰說話呢?”紫鵑說:“襲人姐姐來看你了。”說著,襲人已走到床前。黛玉讓紫鵑扶自己起來,指著床邊讓襲人坐下。襲人側身坐下,連忙笑著勸道:“姑娘還是躺著吧。”黛玉說:“沒事,你們別大驚小怪的。剛才說誰半夜心疼了?”襲人道:“是寶二爺不小心魘住了,沒什麽大事。”黛玉心裏明白,知道襲人是怕自己擔心,心裏既感激又難過,趁機問:“既然魘住了,沒聽到他說什麽嗎?”襲人道:“沒說什麽。”黛玉點點頭,過了好一會兒,歎了口氣說:“你們別告訴寶二爺我不舒服,別耽誤了他讀書,讓老爺生氣。”襲人答應著,又勸道:“姑娘還是休息吧。”黛玉點頭,讓紫鵑扶著自己躺下。襲人坐了一會兒,又安慰了幾句,就告辭迴怡紅院了,隻說黛玉有點不舒服,沒什麽大病。寶玉這才放了心。
再說探春和湘雲出了瀟湘館,往賈母這邊走。探春囑咐湘雲:“妹妹,見到老太太,可別像剛才那樣冒失了。”湘雲笑著點頭:“知道了,剛才是被嚇懵了。”到了賈母那兒,探春說起黛玉的病。賈母聽了,心裏煩悶,說:“這兩個玉兒,老是病病歪歪的。林丫頭也長大了,身體可得緊。我看這孩子就是心思太重。”眾人都不敢搭話。賈母對鴛鴦說:“你告訴他們,明天大夫給寶玉看完病,就叫他去林姑娘屋裏看看。”鴛鴦應了一聲,出去傳話。探春和湘雲就在賈母這兒吃了晚飯,然後迴園子裏去了。
到了第二天,大夫來了,給寶玉瞧病,說隻是飲食沒調好,受了點風,不礙事,吃點藥疏散疏散就好了。王夫人和鳳姐一麵派人拿方子迴賈母,一麵派人到瀟湘館說大夫馬上過去。紫鵑趕緊給黛玉蓋好被子,放下帳子,雪雁忙著收拾屋裏的東西。不一會兒,賈璉陪著大夫進來了,說:“這位老爺經常來,姑娘們不用迴避。”老婆子掀起簾子,賈璉讓大夫進屋坐下。賈璉說:“紫鵑姐姐,你先把姑娘的病情跟王老爺說說。”王大夫說:“先別急,等我診了脈,看看我說得對不對,如果有不對的地方,姑娘們再告訴我。”紫鵑從帳子裏扶出黛玉的一隻手,放在脈枕上,又輕輕把鐲子和袖子往上捋了捋,不讓壓住脈。王大夫診了好一會兒,又換另一隻手診,然後和賈璉出來,到外間坐下,說:“六脈皆弦,是平日鬱結導致的。”紫鵑也出來站在裏間門口。王大夫對紫鵑說:“這病經常會頭暈,沒胃口,多夢,每到五更,肯定會醒好幾次。就算是白天聽到和自己沒關係的事,也會生氣,還多疑害怕。不了解的人會覺得性格古怪,其實是肝陰虧損,心氣衰耗,都是這病鬧的。是不是這樣?”紫鵑點頭說:“很對。”王太醫說:“既然這樣,就沒錯了。”說完起身,和賈璉到外書房去開方子。小廝們早就準備好一張梅紅單帖,王太醫喝了茶,提筆寫道:
六脈弦遲,素由積鬱。左寸無力,心氣已衰。關脈獨洪,
肝邪偏旺。木氣不能疏達,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甚至勝所不勝,肺金定受其殃。氣不流精,凝而為痰;血隨氣
湧,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養心脾。雖有補劑,未可
驟施。姑擬黑逍遙以開其先,複用歸肺固金以繼其後。不
揣固陋,俟高明裁服。又把七味藥和引子寫好。賈璉拿來看,問:“血往上衝,柴胡能用嗎?”王大夫笑著說:“二爺隻知道柴胡是升提的藥,吐血的時候不能用。可你不知道用鱉血拌炒柴胡,隻有這樣才能宣少陽甲膽之氣。用鱉血製住它,不讓它升提,還能培養肝陰,壓製邪火。這就像《內經》裏說的‘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柴胡用鱉血拌炒,就像‘假周勃以安劉’的辦法。”賈璉點頭說:“原來是這樣,明白了。”王夫人又說:“先吃兩劑,再根據情況加減或者換方子。我還有點事,不能久坐,改天再來請安。”說著,賈璉送他出去,問:“我弟弟的藥就這麽吃?”王大夫說:“寶二爺沒什麽大病,大概再吃一劑就好了。”說完上車走了。
賈璉讓人去抓藥,自己迴房告訴鳳姐黛玉的病情和大夫開的藥。正說著,周瑞家的進來迴了幾件小事,賈璉聽了一半就說:“你迴二奶奶吧,我還有事。”說完就走了。周瑞家的迴完了事,又說:“我剛去林姑娘那兒,看她那病,好像不太好。臉上一點血色都沒有,摸上去身上沒多少肉。問她話,也不怎麽說,就光流眼淚。迴來紫鵑跟我說:‘姑娘病著,想要什麽自己又不肯說,我想從二奶奶那兒支一兩個月的月錢。現在吃藥是公中的,可平時零用也得花點錢。’我答應了她,來跟奶奶說。”鳳姐低頭想了一會兒,說:“那就這樣吧:我給她幾兩銀子用,別告訴林姑娘。月錢可不好支,一個人開了先例,要是都來支,那可不行。你忘了趙姨娘和三姑娘吵架,不就是為了月錢。而且最近你也知道,花錢的地方多,進錢的地方少,這日子不好過。不知道的人,還說我不會管家;更有那些亂嚼舌根的,說我把錢搬到娘家去了。周嫂子,你是經手的人,應該知道這些。”周瑞家的忙說:“真是委屈死了!這麽大的家,除了奶奶這麽能幹的當家,別人可不行。別說是女人,就是男人有三頭六臂,也撐不住。還說這些混賬話。”說著,笑了一聲,又說:“奶奶還沒聽說呢,外麵的人更糊塗。前兒周瑞迴家,說外麵的人都以為咱們府裏富得流油。有的說‘賈府裏銀庫金庫裏的金銀財寶多得數不清,用的東西都是金子鑲玉石嵌的。’有的說‘姑娘做了王妃,肯定能從皇上家分一半東西給娘家。前兒貴妃娘娘省親迴來,我們親眼看到帶了好幾車金銀,所以家裏才布置得像水晶宮似的。那天在廟裏還願,花了幾萬兩銀子,就像牛身上拔了一根毛。’還有人說‘他家門口的獅子都是玉石的。園子裏還有金麒麟,被人偷了一個,現在還剩一個。家裏的奶奶姑娘們就不用說了,就是伺候的丫頭們,也是啥活不用幹,喝酒下棋,彈琴畫畫,反正有人伺候。穿的戴的都是別人見都沒見過的。那些少爺小姐們更厲害,就算要天上的月亮,也有人給摘下來。’還有首歌謠呢,說‘寧國府,榮國府,金銀財寶如糞土。吃不窮,穿不窮,算來……’”說到這兒,突然停住了。原來歌謠裏說的是“算來總是一場空”。周瑞家的不小心說漏了嘴,想起這話不好,就趕緊咽住了。鳳姐聽了,知道肯定是句不好的話,也不方便追問,就說:“那些都不重要。這金麒麟的謠言是從哪兒來的?”周瑞家的笑著說:“就是那廟裏的老道士送給寶二爺的小金麒麟。後來丟了幾天,多虧史姑娘撿到還給他,外麵就傳出這些謠言了。奶奶說這些人可笑不可笑?”鳳姐說:“這些話不是可笑,是可怕。咱們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外麵還傳得這麽離譜。俗話說‘人怕出名豬怕壯’,何況這都是虛名,以後還不知道怎麽樣呢。”周瑞家的點頭說:“奶奶說得對。可這謠言在城裏的茶館酒肆和胡同裏都傳遍了,都傳了一年了,也堵不住眾人的嘴。”鳳姐點點頭,叫平兒稱了幾兩銀子,遞給周瑞家的,說:“你先拿去給紫鵑,就說我給她添補著買東西用。要是公中的不夠,隻管去要,別提月錢的事。她是個聰明人,肯定明白我的意思。我有空了就去看姑娘。”周瑞家的接過銀子,答應著走了。
賈璉走到外麵,一個小廝迎上來說:“大老爺叫二爺說話。”賈璉趕緊過去,見了賈赦。賈赦說:“剛聽說宮裏頭傳了一個太醫院禦醫、兩個吏目去看病,估計不是宮女太監。這幾天娘娘宮裏有啥消息沒?”賈璉說:“沒有。”賈赦說:“你去問問二老爺和你珍大哥。不然,還得派人去太醫院打聽打聽。”賈璉答應了,一麵吩咐人往太醫院去,一麵連忙去見賈政賈珍。賈政聽了這話,問:“這消息哪來的?”賈璉說:“是大老爺剛說的。”賈政說:“你幹脆和你珍大哥去宮裏打聽打聽。”賈璉說:“我已經派人去太醫院了。”說完就退出來,去找賈珍。正好賈珍來了,賈璉忙告訴他。賈珍說:“我也正為這事兒,打算去迴大老爺二老爺呢。”於是兩人一起去見賈政。賈政說:“要是元妃的事,肯定會有消息的。”正說著,賈赦也來了。
到了中午,派去打聽的人還沒迴來。門上的人進來說:“有兩個太監在外頭要見二位老爺。”賈赦說:“請進來。”門房領著太監進來。賈赦賈政迎到二門外,先給娘娘請安,然後一起進來,到廳上坐下。太監說:“前天貴妃娘娘身體不舒服。昨天奉了旨意,宣召四位親眷進宮探望。每人隻能帶一個丫頭,其他人不能去。男親眷隻能在宮門外遞牌子請安,不能進去。明天辰巳時進宮,申酉時出來。”賈政賈赦等人站著聽完旨意,又坐下,請太監喝茶,太監喝完就走了。
賈赦賈政送太監出門,迴來先跟賈母稟報。賈母說:“四位親眷,自然是我和你們兩位太太。還有一個人呢?”眾人都不敢吭聲。賈母想了想,說:“肯定得是鳳姐兒,她辦事周全。你們爺兒們自己商量吧。”賈赦賈政答應著出來,安排賈璉賈蓉看家,文字輩到草字輩的都進宮。又吩咐家人準備四乘綠轎,十幾輛大車,明天黎明前準備好。家人領命而去。賈赦賈政又進去跟賈母說明天進宮的時間,讓她早點休息,明天好早起收拾進宮。賈母說:“我知道了,你們去吧。”賈赦賈政退出來。邢夫人王夫人、鳳姐兒也說了會兒元妃的病,又聊了些家常,就各自散了。
第二天黎明,各屋丫頭把燈都點亮了,太太們梳洗完畢,爺們也都收拾好了。卯初時分,林之孝和賴大進來,到二門口稟報:“轎車都準備好了,在門外候著。”不一會兒,賈赦邢夫人也來了。大家吃了早飯。鳳姐先扶著賈母出來,眾人簇擁著,每人帶一個丫頭,慢慢往前走。又吩咐李貴等兩人先騎馬去外宮門接應,自家女眷隨後。文字輩到草字輩各自上車騎馬,跟著家人,一起出發了。賈璉賈蓉在家看家。
且說賈家的車輛轎馬都在外西垣門口停著等候。一會兒,兩個太監出來說:“賈府進宮探病的太太奶奶們,進宮探望;爺們在宮門外請安,不能進去。”門房叫大家趕緊進宮。賈府的四乘轎子跟著小太監往前走,賈家爺們在轎子後麵步行跟著,讓家人在外麵等著。走到宮門口,幾個太監在門口坐著,看到他們來了,就站起來說:“賈府爺們到了。”賈赦賈政依次站好。轎子抬到宮門口,眾人下轎。幾個小太監引路,賈母等人由丫頭扶著步行。走到元妃寢宮,隻見宮殿金碧輝煌,光彩奪目。兩個小宮女傳話說:“隻請安就行,其他禮儀都免了。”賈母等人謝恩後,走到床前請安,元妃賜座,賈母等人告坐後,元妃便向賈母問道:“近日身上可好?”賈母顫顫巍巍起身,身旁小丫頭趕忙攙扶,賈母迴道:“托娘娘洪福,起居尚健。”元妃又向邢夫人、王夫人問安,二人站著恭敬迴話。元妃接著問鳳姐家中日子過得怎樣,鳳姐起身迴奏:“尚可支持。”元妃道:“這幾年來難為你操心。”正說著,一宮女呈上眾多職名,元妃一一過目,看到賈赦、賈政等人名諱,眼眶不禁泛紅,淚水奪眶而出。宮女遞上絹帕,元妃拭淚同時傳諭:“今日稍安,令他們外麵暫歇。”賈母等人忙起身謝恩。元妃含淚歎道:“父女弟兄,反不如小家子得以常常親近。”賈母等人強忍淚水安慰:“娘娘不必悲傷,家中皆托娘娘之福。”元妃又問:“寶玉近來若何?”賈母答:“近來肯用心念書,因他父親督促嚴厲,如今文章也有進步。”元妃點頭:“如此甚好。”隨後元妃命外宮設宴請眾人,有兩個宮女兒、四個小太監引著眾人到一座宮殿,裏麵早已擺好宴席,眾人依序入座,此處不必細表。
眾人用完飯,賈母帶著邢夫人、王夫人謝過宴,又稍作停留。眼見酉時將近,不敢久留,紛紛辭行。元妃令宮女兒引路,送至內宮門,門外四個小太監等候相送。賈母等人依舊乘轎出宮,賈赦在外接應,眾人一道迴府。到家後又要籌備明後日進宮事宜,安排眾人各司其職,暫且不表。
且說薛家這邊,夏金桂把薛蟠攆了出去,白天想找人拌嘴都沒對手,秋菱又住到寶釵那兒,隻剩寶蟾陪著。寶蟾做了薛蟠妾室後,脾氣見長,金桂看她愈發不順眼,心裏後悔不迭。一日,金桂多喝了幾杯悶酒,躺在炕上,拿寶蟾撒氣,問道:“大爺前兒出門,到底去哪兒了?你肯定知道。”寶蟾嘴硬道:“我哪知道,他在您跟前都不說,我怎會清楚!”金桂冷笑:“如今哪還有什麽奶奶太太的規矩,這都成你們的天下了。別人我惹不起,有人護著,我可不敢去捋虎須。你別忘了你還是我的丫頭,問你一句,就敢甩臉子,說難聽話。你要有能耐,咋不把我勒死,你和秋菱誰當奶奶不都清淨了。可我偏不死,礙著你們的好事了。”寶蟾一聽,哪能忍得了,眼睛直勾勾瞪著金桂:“奶奶您這些話還是留著跟別人說吧,我可沒招惹您。您不敢惹別人,何苦拿我撒氣。平日裏您就裝糊塗,跟個沒事人似的。”說著,就哭鬧起來。金桂火冒三丈,跳下炕就要打寶蟾。寶蟾也不是吃素的,半點不讓。金桂把屋裏桌椅杯盞摔了一地,寶蟾隻顧喊冤叫屈,根本不理會她。
薛姨媽在寶釵房裏聽到吵鬧聲,對香菱說:“你去瞧瞧,勸勸她們。”寶釵連忙阻攔:“使不得,媽媽別讓她去,去了隻會火上澆油。”薛姨媽說:“那我自己過去。”寶釵無奈道:“依我看,媽媽也不用去,由著她們鬧吧,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薛姨媽卻執意道:“這還了得!”說完,扶著丫頭就往金桂這邊來。寶釵隻好跟著,又叮囑香菱:“你在這兒待著。”
母女倆走到金桂房門口,就聽到裏麵哭鬧聲不止。薛姨媽高聲道:“你們這是怎麽了?鬧得雞飛狗跳,這哪還像個家!咱們這院子就這麽大,也不怕親戚們笑話。”金桂在屋裏迴應:“我還怕人笑話?這家裏亂得連主次都沒了,沒主子,沒奴才,沒妻沒妾,簡直是個混賬世界。我們夏家可從沒這樣的規矩,在這兒我可受夠委屈了!”寶釵說道:“大嫂子,媽媽是聽到吵鬧聲著急才過來的。可能剛才問得急了點,沒分清‘奶奶’‘寶蟾’,這也沒啥大不了的。咱們先把事情說開,和和氣氣過日子,也省得媽媽天天操心。”薛姨媽附和道:“是啊,先把事情弄清楚,你要是有氣,等會兒再說我也不遲。”金桂卻不領情,對著寶釵嚷道:“好姑娘,你可真是個大好人,以後肯定能找個好婆家,好女婿,不像我守活寡,孤苦伶仃,任人欺負。我沒心眼兒,隻求姑娘別挑我話裏的刺兒,我從小沒爹娘教導。再說了,我們屋裏這些事兒,您也管不著!”寶釵聽了,又羞又氣,看著母親難受的樣子,又心疼不已。隻得忍氣吞聲勸道:“大嫂子,您少說幾句吧。誰挑您刺兒了?又有誰欺負您了?別說您,就是秋菱,我也從沒給過她臉色。”金桂聽了這話,拍著炕沿哭得更兇了:“我哪能跟秋菱比,我連她腳底下的泥都不如。她在這兒久了,知道姑娘的心思,會討好賣乖。我新來的,不會這些,怎麽能跟她比。算了,這世上能有幾個當貴妃的命,積點德吧!別像我,嫁個糊塗蛋守活寡,丟人現眼!”薛姨媽聽到這兒,氣得渾身發抖,站起來道:“不是我護著自己閨女,她好心勸你,你卻句句頂撞。你要是有氣,別找她,勒死我算了,反正也容易。”寶釵趕忙拉住薛姨媽勸道:“媽媽,您別生氣。咱們來勸架,自己反倒氣壞了身子,不值當。不如先出去,等嫂子氣消了再說。”又轉頭吩咐寶蟾:“你別再吭聲了。”說完,扶著薛姨媽走出房門。
剛走到院子裏,就碰到賈母身邊的丫頭和秋菱。薛姨媽問道:“你從哪兒來?老太太身體可好?”丫頭迴答:“老太太身體硬朗,讓我來給姨太太請安,還謝謝前兒的荔枝,另外給琴姑娘道喜。”寶釵問道:“你來了多久了?”丫頭說:“來了好一會兒了。”薛姨媽知道剛才的事恐怕瞞不住,尷尬地說:“如今我們家裏鬧得不成樣子,讓你們看笑話了。”丫頭忙說:“姨太太別這麽說,哪家沒點磕磕碰碰的事,您別多心。”說完,跟著薛姨媽迴到房中,坐了一會兒就走了。寶釵正囑咐香菱一些事,突然聽到薛姨媽喊道:“我左肋疼得厲害。”說完,便躺在炕上。寶釵和香菱頓時慌了神,不知如何是好。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