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被七王爺忌憚的十王爺,近來行蹤詭秘,整日忙於執行陛下交付的要務,就連溫以緹也未曾見著其一麵。
一次早朝散後,溫以緹向溫老爺打聽,才知正在吏部曆練的七王爺已被陛下派往江南,此行目的成謎。
溫以緹得知此事後,與趙錦年私下議論許久。
溫以緹此前已在正熙帝麵前表態支持十王爺。
不過也就隻有正熙帝與趙皇後知曉。
為了不引人耳目,溫以緹暗中在後宮安插人手,實則也在為十王爺積攢助力。
趙錦年同樣在朝堂上為十王爺謀劃,二人默契地將這些布局藏於暗處,待日後其餘王爺解禁,再度卷入奪嫡之爭時。
他們鋪就的暗線,方能化作助力悉數捧到十王爺麵前。
如今,便是十王爺本人也都被蒙在鼓裏。
趙錦年叮囑溫以緹稍安勿躁,承諾會處理好十王爺那邊的事宜,讓她專注與十王妃建立關係。
提及十王妃,溫以緹麵露無奈。
迴京近一年,她與十王妃僅有寥寥幾次碰麵,或許對方遵照十王爺的囑咐,為免給溫以緹招來非議與針對,雖眼中透著熱絡,舉止間卻始終保持著疏離與客套。
十王府今非昔比,二方注意距離對各自都好。
突然,趙錦年意味深長的笑意,讓溫以緹靈光乍現。
十王妃隔一段時間都會前往趙皇後宮中請安,這不正是拉近關係的絕佳時機?
趙錦年雖點頭認可,眼底卻難掩擔憂。
溫以緹見狀,輕聲寬慰:“侯爺,皇後娘娘也安撫過我們,她早已知曉自己的壽數,若非陛下尋來神醫續命,怕是早幾年就…如今都是咱們賺了!”
趙錦年神色黯然,聲音低沉:“我明白,生離死別本是常事。隻是姑母為趙家耗盡心血,到最後一刻還在為家族籌謀,我實在……”
溫以緹聞言,亦重重歎了口氣。
怕是趙皇後一旦撒手人寰,他們苦心經營的局麵恐怕會瞬間土崩瓦解。
如今溫以緹與趙錦年在京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每一寸安穩都如薄冰,全賴趙皇後以病弱之軀撐著這搖搖欲墜的平衡。
溫以緹眸光突然一亮,像是想起什麽,轉頭看向趙錦年:“侯爺,我記得趙家似乎還有位庶出姑奶奶在世?可從未聽你們提起過。”
話音落下,趙錦年握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眼底掠過一抹複雜神色,沉寂一會後才開口道:“確有其人,但如今......她與趙家再無瓜葛。”
見溫以緹麵露疑惑,趙錦年放下茶盞,聲音不自覺沉了幾分:“雖是庶出,姑母和父親從未虧待過她,祖父還特意為她擇了個良緣。
隻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她貪圖眼前小利,看不清長遠,親手將自己推入絕境。在家中長輩接連離世時她還與趙家有些往來,卻因在靈堂舉止失當,觸怒了姑母,當場被逐出家門。
她比姑母小十歲,原本嫁入伯爵府二房嫡支。經此一事,姑母震怒之下,略施手段。那家本就是伯爵中最末等的世襲罔替爵位,按例下一代承襲後,再下一代便會徹底失去爵位。姑母直接出手將爵位提前收迴,下一代從此斷了世襲之路 。
又使他們被被分了出去,家中沒了爵位,本家早對他們心懷怨恨,自然不再照拂。如今他們一家蝸居京城,不過是個六品官門戶,再與趙家沒了幹係,不提也罷。”
溫以緹靜靜聽著,這是他頭一迴聽聞趙家這些隱秘往事。
難怪世人總說趙家血脈凋零,原來內裏還有這般曲折。
趙錦年許是想轉移話題,又或是想到溫以緹日後要嫁入趙家,提前為其介紹。神色稍緩,主動說起旁係:“趙家旁支盤根錯節,既有官宦之家,也有務農從軍的。城郊有處村子,便是趙家祖地所在。不過這些人與安遠侯府,早沒了實質關聯,不過頂著同一個姓氏罷了。”
他語氣帶著幾分冷淡,似是想起什麽,唇角勾起一抹無奈的笑:“這些年我常年在外,他們想攀關係也無從下手。自去年迴京後,總有人打著宗親旗號上門。我不願應付,隻讓墨風出麵周旋,我自己從未露過麵。不過是些借著侯府名頭謀利的小門戶,沒什麽出息的人,最高的官職不過五品,不必上心。”
溫以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目光帶著幾分篤定:“溫家在京郊也有祖地,族人間往來還算親厚。祖父常說,若有族人顯露才幹,大可栽培提拔。到底血脈相連,比起外人更值得托付,日後也好成為家裏臂膀。”
趙錦年聞言輕輕頷首,語氣裏帶著幾分滄桑:“道理是這個道理,可趙家樹大招風,盤根錯節的關係裏全是利益糾葛。那些所謂宗親,見著侯府勢大就想攀附,稍有風吹草動便作鳥獸散。”
他眸光微冷,似是想起什麽不快的往事,“與其被親緣綁住手腳,倒不如與外人合作來得幹脆。利益明碼標價,反倒省去許多算計。”
溫以緹深以為然,神色鄭重道:“侯爺所言極是。隻歎安遠侯府人丁單薄,即便皇後娘娘有心照拂,困於宮牆之內,也難插手外頭諸事。”
話音剛落,趙錦年下意識的脫口而出:“正是如此。所以等溫大人嫁入趙家這些繁雜事務,或許要勞你費心了。不過不必擔憂,若有難處,我定會出麵…算了,你還是別沾染這些瑣事,全交給我處理就好。”
這話直白得近乎露骨,溫以緹麵頰不自覺的騰地染上緋色,低頭絞著袖口,半晌說不出話。
趙錦年望著對方羞赧模樣,後知後覺自己唐突,喉結不自然地滾動兩下,想解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
一次早朝散後,溫以緹向溫老爺打聽,才知正在吏部曆練的七王爺已被陛下派往江南,此行目的成謎。
溫以緹得知此事後,與趙錦年私下議論許久。
溫以緹此前已在正熙帝麵前表態支持十王爺。
不過也就隻有正熙帝與趙皇後知曉。
為了不引人耳目,溫以緹暗中在後宮安插人手,實則也在為十王爺積攢助力。
趙錦年同樣在朝堂上為十王爺謀劃,二人默契地將這些布局藏於暗處,待日後其餘王爺解禁,再度卷入奪嫡之爭時。
他們鋪就的暗線,方能化作助力悉數捧到十王爺麵前。
如今,便是十王爺本人也都被蒙在鼓裏。
趙錦年叮囑溫以緹稍安勿躁,承諾會處理好十王爺那邊的事宜,讓她專注與十王妃建立關係。
提及十王妃,溫以緹麵露無奈。
迴京近一年,她與十王妃僅有寥寥幾次碰麵,或許對方遵照十王爺的囑咐,為免給溫以緹招來非議與針對,雖眼中透著熱絡,舉止間卻始終保持著疏離與客套。
十王府今非昔比,二方注意距離對各自都好。
突然,趙錦年意味深長的笑意,讓溫以緹靈光乍現。
十王妃隔一段時間都會前往趙皇後宮中請安,這不正是拉近關係的絕佳時機?
趙錦年雖點頭認可,眼底卻難掩擔憂。
溫以緹見狀,輕聲寬慰:“侯爺,皇後娘娘也安撫過我們,她早已知曉自己的壽數,若非陛下尋來神醫續命,怕是早幾年就…如今都是咱們賺了!”
趙錦年神色黯然,聲音低沉:“我明白,生離死別本是常事。隻是姑母為趙家耗盡心血,到最後一刻還在為家族籌謀,我實在……”
溫以緹聞言,亦重重歎了口氣。
怕是趙皇後一旦撒手人寰,他們苦心經營的局麵恐怕會瞬間土崩瓦解。
如今溫以緹與趙錦年在京中看似風平浪靜,實則每一寸安穩都如薄冰,全賴趙皇後以病弱之軀撐著這搖搖欲墜的平衡。
溫以緹眸光突然一亮,像是想起什麽,轉頭看向趙錦年:“侯爺,我記得趙家似乎還有位庶出姑奶奶在世?可從未聽你們提起過。”
話音落下,趙錦年握著茶盞的手微微一頓,眼底掠過一抹複雜神色,沉寂一會後才開口道:“確有其人,但如今......她與趙家再無瓜葛。”
見溫以緹麵露疑惑,趙錦年放下茶盞,聲音不自覺沉了幾分:“雖是庶出,姑母和父親從未虧待過她,祖父還特意為她擇了個良緣。
隻可惜人心不足蛇吞象,她貪圖眼前小利,看不清長遠,親手將自己推入絕境。在家中長輩接連離世時她還與趙家有些往來,卻因在靈堂舉止失當,觸怒了姑母,當場被逐出家門。
她比姑母小十歲,原本嫁入伯爵府二房嫡支。經此一事,姑母震怒之下,略施手段。那家本就是伯爵中最末等的世襲罔替爵位,按例下一代承襲後,再下一代便會徹底失去爵位。姑母直接出手將爵位提前收迴,下一代從此斷了世襲之路 。
又使他們被被分了出去,家中沒了爵位,本家早對他們心懷怨恨,自然不再照拂。如今他們一家蝸居京城,不過是個六品官門戶,再與趙家沒了幹係,不提也罷。”
溫以緹靜靜聽著,這是他頭一迴聽聞趙家這些隱秘往事。
難怪世人總說趙家血脈凋零,原來內裏還有這般曲折。
趙錦年許是想轉移話題,又或是想到溫以緹日後要嫁入趙家,提前為其介紹。神色稍緩,主動說起旁係:“趙家旁支盤根錯節,既有官宦之家,也有務農從軍的。城郊有處村子,便是趙家祖地所在。不過這些人與安遠侯府,早沒了實質關聯,不過頂著同一個姓氏罷了。”
他語氣帶著幾分冷淡,似是想起什麽,唇角勾起一抹無奈的笑:“這些年我常年在外,他們想攀關係也無從下手。自去年迴京後,總有人打著宗親旗號上門。我不願應付,隻讓墨風出麵周旋,我自己從未露過麵。不過是些借著侯府名頭謀利的小門戶,沒什麽出息的人,最高的官職不過五品,不必上心。”
溫以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目光帶著幾分篤定:“溫家在京郊也有祖地,族人間往來還算親厚。祖父常說,若有族人顯露才幹,大可栽培提拔。到底血脈相連,比起外人更值得托付,日後也好成為家裏臂膀。”
趙錦年聞言輕輕頷首,語氣裏帶著幾分滄桑:“道理是這個道理,可趙家樹大招風,盤根錯節的關係裏全是利益糾葛。那些所謂宗親,見著侯府勢大就想攀附,稍有風吹草動便作鳥獸散。”
他眸光微冷,似是想起什麽不快的往事,“與其被親緣綁住手腳,倒不如與外人合作來得幹脆。利益明碼標價,反倒省去許多算計。”
溫以緹深以為然,神色鄭重道:“侯爺所言極是。隻歎安遠侯府人丁單薄,即便皇後娘娘有心照拂,困於宮牆之內,也難插手外頭諸事。”
話音剛落,趙錦年下意識的脫口而出:“正是如此。所以等溫大人嫁入趙家這些繁雜事務,或許要勞你費心了。不過不必擔憂,若有難處,我定會出麵…算了,你還是別沾染這些瑣事,全交給我處理就好。”
這話直白得近乎露骨,溫以緹麵頰不自覺的騰地染上緋色,低頭絞著袖口,半晌說不出話。
趙錦年望著對方羞赧模樣,後知後覺自己唐突,喉結不自然地滾動兩下,想解釋卻又不知從何說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