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溫以緹暗中相助,又或許是因著此次女官考核規模不一樣。各地參選女子雲集,人數遠超往屆,故而每次公布後並未即刻宣召入宮。


    入宮日期恰巧定在殿試結束後的第三日,這一時間安排,倒也給了四花與周小勇一段臨別的時間。


    女官名次放榜後,早朝之上果然有人議論此事。不過討論聲寥寥,畢竟多數官員仍將女官視作後宮專屬,認為其與前朝政務並無關聯。


    於是,那些陰陽怪氣的非議,大多出自溫以緹的政敵之口,以馮閣老為首的勢力,以及部分見不得女子嶄露頭角的守舊派。


    令人意外的是,這次無需溫以緹親自辯駁,朝堂上竟有官員主動為她發聲。


    眾人隻當這些人是刻意唱反調,卻不知他們早已悄然歸附溫以緹麾下。


    即便溫以緹在朝堂地位特殊,可多數官員依舊沒將她真正放在眼裏,對其缺乏足夠重視。


    殿試之期漸近,這段時日,溫英文與周小勇在溫家全力襄助下,學識見聞皆有長足長進。


    雖說殿試由正熙帝親自主持出題,但二人底氣十足,相較會試前更添幾分勝算。


    啟程當日,溫老爺再三叮囑,寬慰他們不必背負過重壓力。


    畢竟會試已中,殿試不過是錦上添花,即便發揮欠佳,至少也能謀個同進士出身,以他們的會試名次若能穩定發揮,二甲之位更是十拿九穩。


    二人鄭重頷首,乘著晨光,乘馬車入宮赴考。


    臨行之際,溫家闔家前來送別。錦陽鄉君懷抱著昏昏欲睡的稚子,與李姨娘並肩立於門外,目光追隨著馬車漸行漸遠。


    待車影消失在街巷盡頭,李姨娘突然雙膝跪地,重重叩首三次。


    崔氏大驚,慌忙伸手攙扶,李姨娘卻執意磕完,額頭已紅腫一片。崔氏無奈之下,隻能給錦陽鄉君使眼色,後者見狀亦上前才將她緩緩扶起。


    李姨娘眼眶通紅,朝著錦陽鄉君笑了笑,生怕兒媳婦多想,隨即聲音哽咽的對著崔氏道:“大奶奶,這三個響頭,是妾身的謝禮!謝您不計前嫌,傾力栽培文哥兒,當年是妾身糊塗,犯下過錯,如今您不僅不計較,還為文哥兒娶了這樣賢淑的媳婦,助他踏上殿試之路。這是妾身祖上幾代人都夢寐以求的榮光!有此一日,妾身便是死也能閉眼了!”


    這番肺腑之言,令在場眾人皆為之動容。


    孫氏原本抱著看熱鬧的心思,此刻卻神色複雜。自家捷哥兒至今連秀才功名都未取得,還在江南,見一見都困難。


    再看溫英文即將蟾宮折桂,滿心眼熱卻也隻能按捺,輕咳一聲,帶著丫鬟怏怏迴房。


    她再傻也知道,這個時候不能犯軸,不然落不到好處。


    柳姨娘與蘭姨娘更是神色豔羨看著李姨娘。


    柳姨娘膝下無兒,眼見昔日同時入溫家的李姨娘之子有望登科。再想到自己女兒一個在婆家處境艱難,一個前途未卜,攥著帕子的指尖微微發白。


    蘭姨娘則暗自盤算,大房幾個孩子裏,唯有自家衡哥兒尚未中舉,或許該尋機在崔氏麵前多表忠心,否則日後兄弟間功名懸殊,衡哥兒在大房麵前隻怕更難立足。


    崔氏卻未理會眾人各異的心思,語氣溫和卻帶著威嚴:“李姨娘,文哥兒也是我的兒子,今日這話,就當你一時高興說的糊塗話,下不為例。”


    李姨娘慌忙低頭應是:“是,妾身知錯,多謝大奶奶教誨,定當銘記!”


    崔氏望著眼前大房三位姨娘,心中感慨萬千。


    年輕時,她們為爭寵鬧得雞飛狗跳,如今卻歸於平靜。雖溫昌柏至今都沒能熄了女人身上的心思,對家中妻妾始終冷淡。但這幾年好在未納人入大房,隻是與同僚流連煙花之地。


    但崔氏早已學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如今她膝下三個孩子皆有出息。


    溫以柔在伯爵府站穩腳跟,溫以緹榮任女官之首,溫英珹又與襄陽伯爵府定下婚約。


    憑此,溫昌柏即便再混賬,也不得不給足她體麵。


    崔氏的日子在家裏算得上滋潤。


    念及此,崔氏輕歎一聲:“罷了,都散了吧。往後好好過日子,比什麽都強。”


    崔氏最後神色鄭重地叮囑:“你們記好了,無論嫡庶,都姓溫,一筆寫不出兩個溫字。溫家上下,向來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平日裏在家拌嘴鬥氣無妨,但出了門,必須給自家人留足體麵,唯有如此,自己方能體麵。”


    這番話,看似說給三位姨娘聽,實則是對在場未出閣的姑娘們的訓誡。


    溫以思、溫以伊、溫以怡與四花等人皆屏息聆聽。


    從前,崔家的長輩也是這般教誨崔氏的,年少時聽來隻覺是尋常道理,直到親曆家族興衰、妻妾紛爭,才真正參透其中深意。


    李姨娘方才跪地謝恩的一幕,讓幾個未出閣的姑娘既驚且惑,尤其是知曉大房舊事的溫家三姐妹,經崔氏這一番提點,對家族榮辱與共的道理有了更深一層的領悟。


    庶出的溫以思與溫以怡感觸尤為深刻,她們身份低微,卻也明白崔氏話中承諾。


    溫家日後絕不會再送女兒去做妾室,必保她們嫁作正頭娘子。這份底氣,更讓她們懂得維護家族和睦的重要性。


    相較之下,二房的溫以伊卻似懂非懂。


    二房向來安寧,她從未親眼見過妻妾相爭的場麵,對“體麵”二字的理解尚淺。


    崔氏見狀,也不便多言,隻將目光投向小劉氏,暗暗希望她能悉心教導女兒。


    而小劉氏在旁看著大房和睦的場景,心下暗喜。


    昔日大房鬧出的諸多笑話,她沒少看。如今隻盼著大房、二房齊心協力,也好為自家安哥兒日後鋪路。


    想著丈夫對自己始終一心一意,二房又無妻妾紛爭。


    她拉著溫以伊轉身離去,也沒能將崔氏說的話同自己女兒搭上關係。


    二房的日子一向順遂,她的女兒日後也定會如此。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夏天吃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夏天吃啥並收藏小官之女的富貴手劄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