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後她們才知道,這一次女官考核共錄取五十人之多。其中一甲三人,一乙二十人,其餘皆為二乙。
眾人歸家時,路上崔氏便一直神色凝重,眉頭緊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這般異常被心思敏銳的四花和溫家三姐妹察覺。
還是四花率先開口問道:“大奶奶,這是有什麽問題嗎?”
崔氏迴過神,目光掃過眾人,沉吟片刻後說道:“二丫頭考中女官時,總共隻錄取二十人人。可如今卻足足要收五十,這數量實在太多了。”
眾人這才意識到其中蹊蹺,溫家三姐妹和四花年紀尚輕,並不清楚往年的情況,經崔氏一說,才察覺異樣。
溫以伊率先猜測:“大伯母,會不會是女官空缺太多,所以這次才錄了這麽多人?”
另一個溫以怡也跟著說道:“原先不是說隻錄四十人,現在卻錄了五十人,肯定另有原因。”
溫以思左右打量,並未出聲。
四花的神色愈發凝重,轉頭看向崔氏。
崔氏緩緩解釋道:“你們有所不知,女官入宮後不會立刻授予官身,需先在宮內學習一個月,之後還有一場類似此次的考核。雖不會淘汰,但成績靠後的人,這輩子能得到官職的機會渺茫,畢竟官職不是大白菜。
就像你們二姐姐,當年入宮時憑一甲名次,又在宮規考核中名列前茅,這才被皇後娘娘破例授予九品女官。其他人都得先當女史,在各處學習,等有職位空缺,再通過內部考核才能授官,想謀得官身極為困難。”
說到此處,崔氏頓了頓,看向四花。
四花立刻會意:“大奶奶的意思是,此次招收女史人數過多,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授官,很可能隻是填補女史的空缺,也增大了有人會在宮中碌碌無為的可能。”
崔氏點頭認可。
溫以伊見狀連忙擺手:“嗨,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呢!四花姐,旁人擔心也就罷了,你何必憂心?二姐姐如今在宮裏正得勢,你進宮後她肯定會照應你。別的不說,光是謀個官身,你的勝算就比旁人大多了。”
崔氏聽後也笑著附和:“的確是我想太多了。四花,你家大人在宮內,你與旁人終究不同。”
四花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眾人正議論間,溫以伊突然眸光一亮,急切開口道:“大伯母,四花姐姐,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這次招這麽多人進宮,之後還會再淘汰一批!大伯母方才也說了,官職不是大白菜,任人挑選。如今女官一事本就爭議不斷,若是一次性錄取這麽多人,難免會被人詬病。二姐姐那麽聰慧,不可能想不到這點!”
她的話音剛落,其他人瞬間安靜下來,眾人齊刷刷將目光投向她。
崔氏柳眉微蹙,深深看了溫以怡一眼:“怡姐兒說的在理,的確有這個可能。”
話雖如此,崔氏心中卻泛起更深的疑慮,隻是看著麵前幾個年少的孩子,終究將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
迴到溫家後,恰逢溫老爺今日下值較早。崔氏匆匆趕到正院。
趕忙將女官招錄之事和盤托出,隨後壓低聲音,眼中滿是擔憂:“父親,您說會不會是緹姐兒故意而為之?如今女官一事樹敵頗多,她會不會故意擴招五十人,等入宮後再設嚴苛考核淘汰一批,以此堵住悠悠眾口?兒媳總覺得,緹姐此舉恐怕另有深意……”
溫老爺思忖片刻後緩緩點頭:“怕是正如你猜測的那般,緹姐兒這次,似乎要掀起一場大動靜。”
崔氏神色一緊,急切問道:“父親,這幾日早朝,緹姐兒可有與你們提起此事?”
溫老爺輕歎一聲,搖了搖頭:“緹姐兒對後宮之事一向謹慎,下朝後多是閑話家常。後宮人多眼雜,她自然不便透露。不過她既未提起,也未遞信,想來一切尚在她的掌控之中。”
崔氏忍不住埋怨道:“這孩子,做什麽事都不與家裏說,平白叫人擔心!等她出宮,我非得好好訓訓她,在外久了,倒是越發獨斷,都不把家裏人放在心上了!”
溫老爺看著兒媳焦急又心疼的模樣,不禁啞然失笑:“你呀,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罵得兇,心裏怕是念著她念得緊,日日期盼她迴宮呢。”
崔氏臉頰瞬間染上一抹紅暈,嗔怪道:“父親這說的是什麽話!”
溫老爺擺了擺手,語氣漸漸沉穩:“罷了,此事你心裏有數便好。後宮的事,就讓緹姐兒自己周旋吧。有皇後娘娘照拂,想來不會出什麽岔子。況且四花也考中了,進了宮還能幫襯著緹姐,你也無需太過憂心。”
溫家表姑娘高中女官的消息,在明福巷炸開了鍋。街坊鄰裏圍在井台邊、倚著朱漆門議論紛紛。
有人嘖嘖稱奇:“都說溫家滿院墨香,書香門第的名頭怕是要坐實了。短短幾年發跡得這般迅猛,難不成真是得了什麽文曲星庇佑?”
老住戶們望著溫家的大宅子,恍惚間還覺得像在夢裏。
誰能料到,這從前平平無奇的人家,如今竟成了高官之家。出了好幾位進士不說,眼下又有子弟穩過會試,最差也是三甲功名。
更別提那投靠溫家的學子,竟也紛紛登科,眼看著溫家門生漸廣,怎不叫人又羨又歎。
周小勇、大牛、虎子幾個聽聞四花得中的消息,心裏既歡喜又酸澀。
熱鬧的賀喜聲裏,周小勇對著四花鄭重道:“四花,你可記得大人是如何照拂我們的。宮裏人心複雜,旁人說的話切莫輕信,隻管跟著大人好好做事。”
四花仰頭望著這位如兄長般的少年,眼神亮得驚人:“周大哥放心!我來京城就是為了追隨大人,這條命早就是大人的了。”
她忽而展顏一笑,梨渦淺淺:“如今妹妹得了女官,就等你在殿試上大放異彩。等你高中進士,看誰還敢小瞧大人?到時候人人都得承認,咱們大人就是當今天下第一女才子、女大儒!”
眾人歸家時,路上崔氏便一直神色凝重,眉頭緊鎖,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這般異常被心思敏銳的四花和溫家三姐妹察覺。
還是四花率先開口問道:“大奶奶,這是有什麽問題嗎?”
崔氏迴過神,目光掃過眾人,沉吟片刻後說道:“二丫頭考中女官時,總共隻錄取二十人人。可如今卻足足要收五十,這數量實在太多了。”
眾人這才意識到其中蹊蹺,溫家三姐妹和四花年紀尚輕,並不清楚往年的情況,經崔氏一說,才察覺異樣。
溫以伊率先猜測:“大伯母,會不會是女官空缺太多,所以這次才錄了這麽多人?”
另一個溫以怡也跟著說道:“原先不是說隻錄四十人,現在卻錄了五十人,肯定另有原因。”
溫以思左右打量,並未出聲。
四花的神色愈發凝重,轉頭看向崔氏。
崔氏緩緩解釋道:“你們有所不知,女官入宮後不會立刻授予官身,需先在宮內學習一個月,之後還有一場類似此次的考核。雖不會淘汰,但成績靠後的人,這輩子能得到官職的機會渺茫,畢竟官職不是大白菜。
就像你們二姐姐,當年入宮時憑一甲名次,又在宮規考核中名列前茅,這才被皇後娘娘破例授予九品女官。其他人都得先當女史,在各處學習,等有職位空缺,再通過內部考核才能授官,想謀得官身極為困難。”
說到此處,崔氏頓了頓,看向四花。
四花立刻會意:“大奶奶的意思是,此次招收女史人數過多,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授官,很可能隻是填補女史的空缺,也增大了有人會在宮中碌碌無為的可能。”
崔氏點頭認可。
溫以伊見狀連忙擺手:“嗨,我還以為多大的事呢!四花姐,旁人擔心也就罷了,你何必憂心?二姐姐如今在宮裏正得勢,你進宮後她肯定會照應你。別的不說,光是謀個官身,你的勝算就比旁人大多了。”
崔氏聽後也笑著附和:“的確是我想太多了。四花,你家大人在宮內,你與旁人終究不同。”
四花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眾人正議論間,溫以伊突然眸光一亮,急切開口道:“大伯母,四花姐姐,會不會還有一種可能?這次招這麽多人進宮,之後還會再淘汰一批!大伯母方才也說了,官職不是大白菜,任人挑選。如今女官一事本就爭議不斷,若是一次性錄取這麽多人,難免會被人詬病。二姐姐那麽聰慧,不可能想不到這點!”
她的話音剛落,其他人瞬間安靜下來,眾人齊刷刷將目光投向她。
崔氏柳眉微蹙,深深看了溫以怡一眼:“怡姐兒說的在理,的確有這個可能。”
話雖如此,崔氏心中卻泛起更深的疑慮,隻是看著麵前幾個年少的孩子,終究將到嘴邊的話咽了迴去。
迴到溫家後,恰逢溫老爺今日下值較早。崔氏匆匆趕到正院。
趕忙將女官招錄之事和盤托出,隨後壓低聲音,眼中滿是擔憂:“父親,您說會不會是緹姐兒故意而為之?如今女官一事樹敵頗多,她會不會故意擴招五十人,等入宮後再設嚴苛考核淘汰一批,以此堵住悠悠眾口?兒媳總覺得,緹姐此舉恐怕另有深意……”
溫老爺思忖片刻後緩緩點頭:“怕是正如你猜測的那般,緹姐兒這次,似乎要掀起一場大動靜。”
崔氏神色一緊,急切問道:“父親,這幾日早朝,緹姐兒可有與你們提起此事?”
溫老爺輕歎一聲,搖了搖頭:“緹姐兒對後宮之事一向謹慎,下朝後多是閑話家常。後宮人多眼雜,她自然不便透露。不過她既未提起,也未遞信,想來一切尚在她的掌控之中。”
崔氏忍不住埋怨道:“這孩子,做什麽事都不與家裏說,平白叫人擔心!等她出宮,我非得好好訓訓她,在外久了,倒是越發獨斷,都不把家裏人放在心上了!”
溫老爺看著兒媳焦急又心疼的模樣,不禁啞然失笑:“你呀,就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罵得兇,心裏怕是念著她念得緊,日日期盼她迴宮呢。”
崔氏臉頰瞬間染上一抹紅暈,嗔怪道:“父親這說的是什麽話!”
溫老爺擺了擺手,語氣漸漸沉穩:“罷了,此事你心裏有數便好。後宮的事,就讓緹姐兒自己周旋吧。有皇後娘娘照拂,想來不會出什麽岔子。況且四花也考中了,進了宮還能幫襯著緹姐,你也無需太過憂心。”
溫家表姑娘高中女官的消息,在明福巷炸開了鍋。街坊鄰裏圍在井台邊、倚著朱漆門議論紛紛。
有人嘖嘖稱奇:“都說溫家滿院墨香,書香門第的名頭怕是要坐實了。短短幾年發跡得這般迅猛,難不成真是得了什麽文曲星庇佑?”
老住戶們望著溫家的大宅子,恍惚間還覺得像在夢裏。
誰能料到,這從前平平無奇的人家,如今竟成了高官之家。出了好幾位進士不說,眼下又有子弟穩過會試,最差也是三甲功名。
更別提那投靠溫家的學子,竟也紛紛登科,眼看著溫家門生漸廣,怎不叫人又羨又歎。
周小勇、大牛、虎子幾個聽聞四花得中的消息,心裏既歡喜又酸澀。
熱鬧的賀喜聲裏,周小勇對著四花鄭重道:“四花,你可記得大人是如何照拂我們的。宮裏人心複雜,旁人說的話切莫輕信,隻管跟著大人好好做事。”
四花仰頭望著這位如兄長般的少年,眼神亮得驚人:“周大哥放心!我來京城就是為了追隨大人,這條命早就是大人的了。”
她忽而展顏一笑,梨渦淺淺:“如今妹妹得了女官,就等你在殿試上大放異彩。等你高中進士,看誰還敢小瞧大人?到時候人人都得承認,咱們大人就是當今天下第一女才子、女大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