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去年結出的果實酸澀,那酸度甚至遠超預料,根本無法食用。
即便如此,溫以緹卻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堅信這小小的沙棘果有著巨大的潛力。
隻要它能結果,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於是,她立刻召集人手,精心規劃,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沙棘果樹的培育中。
如今,看著眼前這色澤誘人的沙棘果,溫以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從中挑選了一顆色澤最為鮮亮的,拿起一旁的帕子仔細地擦拭了幾下,便輕輕放入口中,一口咬了下去。
刹那間,那濃鬱的酸味瞬間在口中散開,她下意識地微微皺眉,五官因這突如其來的酸意而短暫地揪在一起,臉上露出了一副“痛苦麵具”。
然而,溫以緹又止不住的笑了起來,可那沙棘果的酸勁著實強勁,刺激得她口腔內唾液不受控製地分泌,竟有口水不自覺地順著嘴角往下流。
她心中一驚,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生怕被旁人瞧見這略顯失態的一幕,急忙抬手,用手中的帕子快速而輕柔地擦去了嘴角的痕跡。
沙棘果本就以酸甜口感著稱,更何況如今才是培育的第二年,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然不易。
想到這,溫以緹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笑容逐漸在臉上綻放開來。
那味道與她前世記憶中的有所不同,也與去年酸澀的口感大相徑庭。
雖同樣有著沙棘果特有的酸味,卻似乎更加濃鬱醇厚一些,酸中還帶著一絲微妙的清甜。
隻是它們顯然直接食用是不可能的,沙棘果雖不能直接入口,卻有著巨大的潛力。隻要再精心培育一兩年,它們便能搖身一變,成為前世那聲名遠揚的沙棘果汁,酸甜可口,香氣獨特,可以作為甘州獨有的一番風味。
然而,這些沙棘果所帶來的收益,都歸屬於官府。因為在過去百姓們對種植沙棘果充滿了抗拒。
對這種陌生的果子心存疑慮,擔心投入了精力卻得不到相應的迴報。所以,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沙棘果的種植僅僅局限於官府的規劃之中,收益也自然流入了官府的口袋。
但無論如何,沙棘果已然成為了甘州的另一項重要營生。
溫以緹的思緒漸漸飄遠。腦海中甘州目前的各項營生一塊塊地串聯了起來。
今年的甘州還真是豐收的一年,溫以緹不禁感歎,照這樣的發展勢頭下去,甘州極有可能發展成西北之地較為富裕的一州。
這樣的進展,已經遠遠超出了溫以緹的預期,讓她感到無比的驚喜與滿足。
她卻從未敢奢望自己真的有能力,將甘州變為上等州。
哪怕是現在,僅僅讓甘州隱隱恢複到下等州的發展水平,對溫以緹來說,也已經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了。
畢竟一個州判斷其屬於下等州、中等州還是上等州,除了民生以外還有許多複雜且關鍵的因素。
經濟實力是極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上等州往往有著繁榮多樣的商業貿易,擁有大型且活躍的集市,不僅能滿足本地百姓的生活需求,還吸引著各地商賈雲集,成為區域內的商業樞紐。其稅收來源廣泛且豐厚,為州府帶來巨額財富。
農業生產水平也是關鍵因素,而更為之緊要的便是一個州出了多少讀書人,以及這些讀書人中有多少人是有功名的。
這一因素在評定一個州究竟屬於上、中、下等州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且不可忽視的地位。
一個州若有較多有功名的讀書人,會進入仕途,成為朝廷的官員,為家鄉贏得聲譽,同時也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州府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這幾年,甘州之地文風漸盛,生源質量也日益提升,讀書之人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
這其中,邵玉書算是功不可沒。
好歹是他那科的狀元郎,才高八鬥,坐鎮州學,行事公正,待人謙遜,甘州的學子們對他尊崇有加。
在邵玉書的悉心引領下,甘州的科考之風蒸蒸日上,取得功名的士人逐漸增多。
周小勇也已在科考之路上嶄露頭角,早早地便考中了秀才功名,在當地頗有名氣。
如今他毫不懈怠,正抓緊時間在家中刻苦攻讀,全力備考今年的鄉試。
溫以緹對周小勇極為看重,好歹是自己的第一個弟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平日裏,不僅將自己珍藏的諸多有價值的遊記、古籍毫無保留地給周小勇研讀,還會耐心地為他一一解惑。還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深入淺出,妙趣橫生,讓周小勇受益匪淺。
此外,甘州的其他官員們也都紛紛賣溫以緹個麵子,指導周小勇的一二。
溫以緹猜測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周小勇在鄉試中得中的概率著實不小。
周小勇今年才十七歲,已經可以趕得上了同齡人的進度。
溫以緹對此很是欣慰。
隨後,溫以緹差了人,將沙棘果的消息告知了邵玉書。還特意囑咐,讓邵玉書帶領著人手前去妥善處理,並且做好規劃,準備在甘州再挑選一些合適的地方,大規模地種植沙棘果。
說起來,這幾年邵玉書變化頗大,整個人變得愈發沉穩內斂。
迴想當初,他做事難免有些急功近利,可如今,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對權勢地位,邵玉書漸漸沒了往日的熱切欲望,反倒整日沉浸在州學之中,傳授學問。
平日裏,溫以緹甚少能看到邵玉書臉上露出明顯的情緒波動,唯有在州學時,他才會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欣慰的笑意。
從這些細微之處不難看出,邵玉書已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
然而,王芷珊卻並不認同邵玉書如今的選擇。
據說,這幾年裏,王芷珊時常會與邵玉書發生爭吵,言辭間滿是對邵玉書專注於州學、忽視其他事務的不滿。
甚至有幾次,王芷珊還尋溫以緹,想要讓其出麵訓斥邵玉書。
在王芷珊看來,邵玉書雖然負責監製州學,但他同時也是甘州的同知,肩負著要職,孰輕孰重應該心中有數。
同知所承擔的責任,可比在周學授課要重大得多,邵玉書不該如此“任性”地隻專注於州學,這不是白白把權力分給另一位同知嗎。
而溫以緹最終還是應了王芷珊的請求,將邵玉書叫來,神色嚴肅地告誡了他幾句。
其實,溫以緹並非完全認同王芷珊的做法,隻是她心中清楚,在甘州如今的局勢下,真正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實在不多。
所謂能者多勞,邵玉書便是那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些年來,甘州的事務日益繁雜,比前幾年忙碌了許多。前任孫同知走後,溫以緹手底下一直沒有能讓她完全信得過的人來分擔重任。
周華浦和潘豐雖與溫以緹有些交情,可溫以緹對其目的已經猜出了七八分,心中有所防備,自然不可能將重要的事務都交托給他處理。
如此一來,邵玉書便成了溫以緹眼中的不二之選。
盡管邵玉書更鍾情於在州學,但溫以緹還是會時不時地給他安排一些重要的差事。
至於封元這幾年已然出落成一個半大小子。
因有著七公主和貴妃娘娘的囑托,溫以緹對他一向是格外上心,關懷備至。
然而,封元是一迴事,溫以緹與潘豐和周華浦等人又是另一迴事。
好在封元聰慧過人,不負溫以緹的期望,在麵對諸多事情時,他總能看得透徹明白,不被表象所迷惑。
他巧妙地在這複雜的關係中周旋,隱隱間已有了獨當一麵的潛質。
這讓溫以緹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如今,封元正在州學內,被周小勇帶著一同念書。
而在武藝方麵,溫以緹特意安排了馮遷來教授,馮遷經驗豐富,在他的教導下,封元的武藝也在逐步提升。
另一邊,趙蕪現在也是個調皮的孩子。與從前那有些怯懦的性子不同,如今的他變得開朗活潑了許多。
隻是…有些過於活潑了,趙蕪整日裏精力充沛,仿佛有用不完的勁兒。
在甘州的街道上肆意玩耍,所到之處常常鬧得雞飛狗跳,引得路人紛紛側目。就連趙家和養濟院,也都沒能逃過他的“折騰”。
整個甘州上下,無人不知趙蕪是安遠侯的兒子,礙於安遠侯的權勢地位,即便趙蕪平日裏調皮搗蛋,把各處鬧得雞飛狗跳,也沒人敢流露出哪怕一絲一毫的不滿情緒。
相反,眾人還紛紛對他驕縱有加,處處順著他的心意,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了這位小爺。
趙錦年,如今正被繁多的事務纏身,忙得焦頭爛額。邊境局勢的複雜多變,以及平西將軍勢力帶來的威脅,讓他無暇顧及家中之事。
對於趙蕪平日裏的調皮行徑,趙錦年即便有所耳聞,也實在抽不出時間去管教約束。
如今,恐怕也就隻有溫以緹能降得住他。隻要溫以緹一出麵,趙蕪便會收斂許多,乖乖聽話,仿佛那調皮的性子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溫以緹思前想後,在年初的時候便給趙錦年提出建議,要為趙蕪找個文夫子和武夫子。
好好管管趙蕪那有些頑皮的性子,讓他能在文與武兩方麵都有所長進。
說起趙錦年和溫以緹,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幾年頗為微妙。
自從那年險些捅破那層窗戶紙後,兩人的關係變得有些複雜。
也不知是因溫以緹當時沒有給出明確迴應,還是如今邊境事務日益繁忙,讓趙錦年無暇顧及兒女情長。
總之,這幾年他們漸漸迴到了最初相識時的狀態,以朋友的身份相處,沒有再在情感上有過多的糾纏。
而溫以緹對此倒也樂得自在,鬆了口氣。
邊境的局勢這幾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七公主遠嫁瓦剌,瓦剌與大慶的關係逐漸緩和。
七公主的丈夫馬哈王子,這幾年在瓦剌王麵前很是得心,深受重用。
也正因如此,瓦剌與大慶之間這幾年很少有大規模的衝突摩擦,反倒是大慶內部時常出現一些爭鬥。
平西將軍的勢力如今越發龐大,野心也日益膨脹。再加上京城中有人暗中推波助瀾,企圖與趙錦年謀劃著瓜分兵權。
忙碌了整整一日,溫以緹雖略顯疲憊,但內心卻也充實。
此時,夜幕已然降臨,今晚的月色格外皎潔,如水的月光灑在庭院中,增添了幾分靜謐與祥和。
溫以緹剛踏入院子,打算拆卸好好梳洗一番。
可這個時候,安公公便匆匆趕來,神色略顯焦急地稟報道:“大人,趙侯爺來了,說是有要事求見。”
溫以緹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時辰了,趙錦年突然前來,必定是有什麽十萬火急的事情。
溫意義沒有片刻耽擱,簡單地讓身旁的綠豆幫忙重新挽了個發髻,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邁著沉穩的步伐快步走向大堂。
隻見趙錦年身上的盔甲都未來得及卸下,麵容嚴肅,顯得格外凝重,看著一處不知在想什麽。
溫以緹保持著從容,輕聲吩咐綠豆:“去廚房讓他們做些宵夜來,要快。”
隨後,溫以緹親自拿起茶壺,為趙錦年添了一杯熱茶,動作輕柔地將茶杯擺到他麵前,這才緩緩坐下,開口說道:“侯爺,先喝些熱茶暖暖身子。如今已是入了秋,這夜色寒涼,有什麽事,咱們慢慢說便是。”
趙錦年也意識到自己此番前來有些唐突,若不是事情緊急,他也不會如此沒有禮數,在這麽晚的時候來打擾溫以緹。
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讓他覺得身子舒坦了許多,緊皺的眉頭也微微舒展開來。
稍稍緩了緩神,趙錦年這才看向溫以緹,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與擔憂,緩緩開口道:“溫大人,我剛收到消息,我姑母…病重。”
溫以緹一聽,原本平靜的神色瞬間有了波瀾,表情也變得愈發嚴肅起來。
即便如此,溫以緹卻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她堅信這小小的沙棘果有著巨大的潛力。
隻要它能結果,就意味著成功了一半。於是,她立刻召集人手,精心規劃,開始全身心地投入到沙棘果樹的培育中。
如今,看著眼前這色澤誘人的沙棘果,溫以緹迫不及待地伸出手,從中挑選了一顆色澤最為鮮亮的,拿起一旁的帕子仔細地擦拭了幾下,便輕輕放入口中,一口咬了下去。
刹那間,那濃鬱的酸味瞬間在口中散開,她下意識地微微皺眉,五官因這突如其來的酸意而短暫地揪在一起,臉上露出了一副“痛苦麵具”。
然而,溫以緹又止不住的笑了起來,可那沙棘果的酸勁著實強勁,刺激得她口腔內唾液不受控製地分泌,竟有口水不自覺地順著嘴角往下流。
她心中一驚,眼神中閃過一絲慌亂,生怕被旁人瞧見這略顯失態的一幕,急忙抬手,用手中的帕子快速而輕柔地擦去了嘴角的痕跡。
沙棘果本就以酸甜口感著稱,更何況如今才是培育的第二年,能有這樣的成果已然不易。
想到這,溫以緹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笑容逐漸在臉上綻放開來。
那味道與她前世記憶中的有所不同,也與去年酸澀的口感大相徑庭。
雖同樣有著沙棘果特有的酸味,卻似乎更加濃鬱醇厚一些,酸中還帶著一絲微妙的清甜。
隻是它們顯然直接食用是不可能的,沙棘果雖不能直接入口,卻有著巨大的潛力。隻要再精心培育一兩年,它們便能搖身一變,成為前世那聲名遠揚的沙棘果汁,酸甜可口,香氣獨特,可以作為甘州獨有的一番風味。
然而,這些沙棘果所帶來的收益,都歸屬於官府。因為在過去百姓們對種植沙棘果充滿了抗拒。
對這種陌生的果子心存疑慮,擔心投入了精力卻得不到相應的迴報。所以,在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裏,沙棘果的種植僅僅局限於官府的規劃之中,收益也自然流入了官府的口袋。
但無論如何,沙棘果已然成為了甘州的另一項重要營生。
溫以緹的思緒漸漸飄遠。腦海中甘州目前的各項營生一塊塊地串聯了起來。
今年的甘州還真是豐收的一年,溫以緹不禁感歎,照這樣的發展勢頭下去,甘州極有可能發展成西北之地較為富裕的一州。
這樣的進展,已經遠遠超出了溫以緹的預期,讓她感到無比的驚喜與滿足。
她卻從未敢奢望自己真的有能力,將甘州變為上等州。
哪怕是現在,僅僅讓甘州隱隱恢複到下等州的發展水平,對溫以緹來說,也已經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了。
畢竟一個州判斷其屬於下等州、中等州還是上等州,除了民生以外還有許多複雜且關鍵的因素。
經濟實力是極為重要的衡量標準。上等州往往有著繁榮多樣的商業貿易,擁有大型且活躍的集市,不僅能滿足本地百姓的生活需求,還吸引著各地商賈雲集,成為區域內的商業樞紐。其稅收來源廣泛且豐厚,為州府帶來巨額財富。
農業生產水平也是關鍵因素,而更為之緊要的便是一個州出了多少讀書人,以及這些讀書人中有多少人是有功名的。
這一因素在評定一個州究竟屬於上、中、下等州的過程中,有著舉足輕重且不可忽視的地位。
一個州若有較多有功名的讀書人,會進入仕途,成為朝廷的官員,為家鄉贏得聲譽,同時也有可能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州府爭取更多的資源和支持。
這幾年,甘州之地文風漸盛,生源質量也日益提升,讀書之人如雨後春筍般多了起來。
這其中,邵玉書算是功不可沒。
好歹是他那科的狀元郎,才高八鬥,坐鎮州學,行事公正,待人謙遜,甘州的學子們對他尊崇有加。
在邵玉書的悉心引領下,甘州的科考之風蒸蒸日上,取得功名的士人逐漸增多。
周小勇也已在科考之路上嶄露頭角,早早地便考中了秀才功名,在當地頗有名氣。
如今他毫不懈怠,正抓緊時間在家中刻苦攻讀,全力備考今年的鄉試。
溫以緹對周小勇極為看重,好歹是自己的第一個弟子,傾注了大量的心血。
平日裏,不僅將自己珍藏的諸多有價值的遊記、古籍毫無保留地給周小勇研讀,還會耐心地為他一一解惑。還融入了自己獨特的見解,深入淺出,妙趣橫生,讓周小勇受益匪淺。
此外,甘州的其他官員們也都紛紛賣溫以緹個麵子,指導周小勇的一二。
溫以緹猜測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今年周小勇在鄉試中得中的概率著實不小。
周小勇今年才十七歲,已經可以趕得上了同齡人的進度。
溫以緹對此很是欣慰。
隨後,溫以緹差了人,將沙棘果的消息告知了邵玉書。還特意囑咐,讓邵玉書帶領著人手前去妥善處理,並且做好規劃,準備在甘州再挑選一些合適的地方,大規模地種植沙棘果。
說起來,這幾年邵玉書變化頗大,整個人變得愈發沉穩內斂。
迴想當初,他做事難免有些急功近利,可如今,他的心境已大不相同。
對權勢地位,邵玉書漸漸沒了往日的熱切欲望,反倒整日沉浸在州學之中,傳授學問。
平日裏,溫以緹甚少能看到邵玉書臉上露出明顯的情緒波動,唯有在州學時,他才會臉上不自覺地流露出欣慰的笑意。
從這些細微之處不難看出,邵玉書已然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方向。
然而,王芷珊卻並不認同邵玉書如今的選擇。
據說,這幾年裏,王芷珊時常會與邵玉書發生爭吵,言辭間滿是對邵玉書專注於州學、忽視其他事務的不滿。
甚至有幾次,王芷珊還尋溫以緹,想要讓其出麵訓斥邵玉書。
在王芷珊看來,邵玉書雖然負責監製州學,但他同時也是甘州的同知,肩負著要職,孰輕孰重應該心中有數。
同知所承擔的責任,可比在周學授課要重大得多,邵玉書不該如此“任性”地隻專注於州學,這不是白白把權力分給另一位同知嗎。
而溫以緹最終還是應了王芷珊的請求,將邵玉書叫來,神色嚴肅地告誡了他幾句。
其實,溫以緹並非完全認同王芷珊的做法,隻是她心中清楚,在甘州如今的局勢下,真正有能力又值得信任的人實在不多。
所謂能者多勞,邵玉書便是那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這些年來,甘州的事務日益繁雜,比前幾年忙碌了許多。前任孫同知走後,溫以緹手底下一直沒有能讓她完全信得過的人來分擔重任。
周華浦和潘豐雖與溫以緹有些交情,可溫以緹對其目的已經猜出了七八分,心中有所防備,自然不可能將重要的事務都交托給他處理。
如此一來,邵玉書便成了溫以緹眼中的不二之選。
盡管邵玉書更鍾情於在州學,但溫以緹還是會時不時地給他安排一些重要的差事。
至於封元這幾年已然出落成一個半大小子。
因有著七公主和貴妃娘娘的囑托,溫以緹對他一向是格外上心,關懷備至。
然而,封元是一迴事,溫以緹與潘豐和周華浦等人又是另一迴事。
好在封元聰慧過人,不負溫以緹的期望,在麵對諸多事情時,他總能看得透徹明白,不被表象所迷惑。
他巧妙地在這複雜的關係中周旋,隱隱間已有了獨當一麵的潛質。
這讓溫以緹看在眼裏,喜在心頭。
如今,封元正在州學內,被周小勇帶著一同念書。
而在武藝方麵,溫以緹特意安排了馮遷來教授,馮遷經驗豐富,在他的教導下,封元的武藝也在逐步提升。
另一邊,趙蕪現在也是個調皮的孩子。與從前那有些怯懦的性子不同,如今的他變得開朗活潑了許多。
隻是…有些過於活潑了,趙蕪整日裏精力充沛,仿佛有用不完的勁兒。
在甘州的街道上肆意玩耍,所到之處常常鬧得雞飛狗跳,引得路人紛紛側目。就連趙家和養濟院,也都沒能逃過他的“折騰”。
整個甘州上下,無人不知趙蕪是安遠侯的兒子,礙於安遠侯的權勢地位,即便趙蕪平日裏調皮搗蛋,把各處鬧得雞飛狗跳,也沒人敢流露出哪怕一絲一毫的不滿情緒。
相反,眾人還紛紛對他驕縱有加,處處順著他的心意,生怕一個不小心就得罪了這位小爺。
趙錦年,如今正被繁多的事務纏身,忙得焦頭爛額。邊境局勢的複雜多變,以及平西將軍勢力帶來的威脅,讓他無暇顧及家中之事。
對於趙蕪平日裏的調皮行徑,趙錦年即便有所耳聞,也實在抽不出時間去管教約束。
如今,恐怕也就隻有溫以緹能降得住他。隻要溫以緹一出麵,趙蕪便會收斂許多,乖乖聽話,仿佛那調皮的性子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溫以緹思前想後,在年初的時候便給趙錦年提出建議,要為趙蕪找個文夫子和武夫子。
好好管管趙蕪那有些頑皮的性子,讓他能在文與武兩方麵都有所長進。
說起趙錦年和溫以緹,他們之間的關係這幾年頗為微妙。
自從那年險些捅破那層窗戶紙後,兩人的關係變得有些複雜。
也不知是因溫以緹當時沒有給出明確迴應,還是如今邊境事務日益繁忙,讓趙錦年無暇顧及兒女情長。
總之,這幾年他們漸漸迴到了最初相識時的狀態,以朋友的身份相處,沒有再在情感上有過多的糾纏。
而溫以緹對此倒也樂得自在,鬆了口氣。
邊境的局勢這幾年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自從七公主遠嫁瓦剌,瓦剌與大慶的關係逐漸緩和。
七公主的丈夫馬哈王子,這幾年在瓦剌王麵前很是得心,深受重用。
也正因如此,瓦剌與大慶之間這幾年很少有大規模的衝突摩擦,反倒是大慶內部時常出現一些爭鬥。
平西將軍的勢力如今越發龐大,野心也日益膨脹。再加上京城中有人暗中推波助瀾,企圖與趙錦年謀劃著瓜分兵權。
忙碌了整整一日,溫以緹雖略顯疲憊,但內心卻也充實。
此時,夜幕已然降臨,今晚的月色格外皎潔,如水的月光灑在庭院中,增添了幾分靜謐與祥和。
溫以緹剛踏入院子,打算拆卸好好梳洗一番。
可這個時候,安公公便匆匆趕來,神色略顯焦急地稟報道:“大人,趙侯爺來了,說是有要事求見。”
溫以緹微微皺了皺眉頭,這個時辰了,趙錦年突然前來,必定是有什麽十萬火急的事情。
溫意義沒有片刻耽擱,簡單地讓身旁的綠豆幫忙重新挽了個發髻,整理了一下衣衫,便邁著沉穩的步伐快步走向大堂。
隻見趙錦年身上的盔甲都未來得及卸下,麵容嚴肅,顯得格外凝重,看著一處不知在想什麽。
溫以緹保持著從容,輕聲吩咐綠豆:“去廚房讓他們做些宵夜來,要快。”
隨後,溫以緹親自拿起茶壺,為趙錦年添了一杯熱茶,動作輕柔地將茶杯擺到他麵前,這才緩緩坐下,開口說道:“侯爺,先喝些熱茶暖暖身子。如今已是入了秋,這夜色寒涼,有什麽事,咱們慢慢說便是。”
趙錦年也意識到自己此番前來有些唐突,若不是事情緊急,他也不會如此沒有禮數,在這麽晚的時候來打擾溫以緹。
他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溫熱的茶水順著喉嚨滑下,讓他覺得身子舒坦了許多,緊皺的眉頭也微微舒展開來。
稍稍緩了緩神,趙錦年這才看向溫以緹,語氣中帶著一絲凝重與擔憂,緩緩開口道:“溫大人,我剛收到消息,我姑母…病重。”
溫以緹一聽,原本平靜的神色瞬間有了波瀾,表情也變得愈發嚴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