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溫以緹便接到京中的消息,展開,說是趙皇後身子抱恙,病情日益沉重。
正熙帝心急如焚,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廣尋各地神醫,這才勉強將趙皇後的病情給穩住。
溫以緹那個時候還在感慨,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情分,原配嫡後的身份,在正熙帝心中還是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她心想,隻要趙皇後還在一日,趙錦年以及她就能安穩一日。
溫以緹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此時絕不能讓趙皇後突然崩逝,否則局勢必將大亂。
溫以緹還記得,之前據七公主所言,趙皇後的病情遠比他們想象中嚴重,一直都是在苦苦支撐。
溫以緹心中不禁忐忑起來,估計趙皇後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了。
然而,世事無常,誰能想到,變故就突如其來。
溫以緹如今坐在一旁,心中隱隱有種不安的預感,這次能讓趙錦年這麽著急,一定是情況不妙。
溫以緹麵色凝重,看著趙錦年,緩緩問道:“那侯爺,你可是不日就要迴京?”
這幾年趙錦年的五官輪廓依舊如往昔那般俊朗分明,乍一看似乎沒什麽變化。可再一瞧,便能發現歲月還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獨特的痕跡。
他的膚色被日光染上了一層黝黑色,像皮膚也變得粗糙了許多。眼神更是發生很大的變化,堅毅與沉穩。
他靜靜地在那裏,周身就散發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眼裏藏著的複雜情緒,讓人猜不透他在思索什麽。
多數時候趙錦年都會神色淡漠,唯有當麵對溫以緹時臉上才會浮現出別樣的神情。
也正因如此,溫以緹可不覺得趙錦年像外頭傳言的那般難以接近,果然 隻有真正相處過,才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趙錦年點頭,神情嚴肅,開口說道:“這便是我今日專程前來尋你的目的。此去京城,怕是會生出諸多變故。我走之後,你在甘州凡事都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輕心。”
溫以緹抬眸看向趙錦年,隻見他麵色複雜,目光中似乎藏著千言萬語。那眼神太過熾熱,讓溫以緹下意識地躲避。
她沉思片刻,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忍不住開口問道:“侯爺,是不是陛下有意要收了你的權?”
趙錦年搖了搖頭,眉頭微微皺起,解釋道:“一下子收權倒不至於,陛下向來深諳平衡之道,不會貿然行事。隻是,若姑母真的有個三長兩短,按照祖製,我必定會被陛下強製丁憂。到那時,朝堂局勢瞬息萬變,會是什麽樣的局麵,誰都難以預料。”
趙錦年提及趙皇後,臉上迅速籠罩上一層濃重的傷感之色。他的目光緩緩低垂,像一想到姑母即將離去,他的內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痛意蔓延至全身,說是痛心疾首都不為過。
姑母是他最親近的人,是他在這亂世中最後的依靠了。
待姑母離去,他就真的成了孤身一人。
溫以緹自然也想到過這種可能性,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一時間,她隻覺心中五味雜陳,既為趙錦年的處境擔憂,也為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趙錦年頓了頓,接著又神色凝重地說道:“還有件事,我們心裏都清楚,你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你在這甘州恐怕也待不了多久了。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你必須要提前謀劃,早做打算。”
自正熙帝徹底收迴監察禦史之職,且再無歸還溫以緹之意後,她便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處境已然岌岌可危。
這甘州知州的位置,恐怕也隻是搖搖欲墜、朝不保夕。
要不是這幾年甘州情況扭轉,田地頗豐,民生蒸蒸日上,正熙帝怕是早就迫不及待地讓人前來接任知州之位了。
畢竟,溫以緹不過是暫代此職,如今甘州一步步走向昌盛,在正熙帝看來,或許已不再需要她了。
她也沒什麽價值了。
溫以緹察覺自己即將離開甘州,心裏滿是悵然,畢竟這幾年她在這裏傾注了無數心血,對這片土地早已情根深種。
那些日夜操勞的日子,樁樁件件,都成了她心底最珍貴的迴憶,這也是她第一次證明自己,讓自己活得有價值。
可皇命威嚴,不可違抗,溫以緹心裏也清楚,是時候迴去了…
“唉,終究還是要離開了。”溫以緹暗自歎息,麵上雖竭力保持平靜,可眼中的不舍卻怎麽也藏不住。
隨後,溫以緹關切地向趙錦年詢問七公主的近況。
畢竟身處異地,很多時候也隻有通過趙錦年才能知曉七公主的消息。
趙錦年聽後,嘴角扯出一抹勉強的笑意,對溫以緹道:“七公主如今過得不錯,你不必擔憂。她還托我給你帶話,說…一切順利。”
聽到“一切順利”這四個字,溫以緹心中稍安,微微鬆了口氣。
然而,趙錦年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懸了起來。
“不過,七公主嫁去瓦剌多年,一直無所出。據說瓦剌王近日對她頗有不滿。雖說這些年瓦剌王對馬哈還不錯,但七公主畢竟是我們大慶的公主,若想讓馬哈王子登上瓦剌王之位,還需費一番周折。馬哈王子也明白這一點,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想辦法讓七公主有孕。”
趙錦年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溫以緹聽後,腦海中飛速思索著解決之策。
趙錦年靜靜地看著溫以緹,不知不覺自己滿身的煩躁竟也消散了許多。
突然,溫以緹像是想到了什麽,眼睛一亮,急切地對趙錦年說道:“侯爺,不是說隻要有個孩子就可以嗎?那這孩子或許也不難弄,您覺得呢。”
趙錦年一聽,瞬間明白了溫以緹的意思,沉思片刻後,便毫不猶豫點頭答應道:“好弄,你等我消息吧。”
溫以緹眼中湧起感激之色,誠懇地說道:“侯爺,這次多謝你了。”
她知道,在這個時候趙錦年心裏肯定不好受。但如今麵對瓦剌的事,溫以緹實在別無幫手,隻能依靠他了。
因此這也是溫以緹投桃報李,待趙蕪愈發上心的原因之一。
正熙帝心急如焚,不惜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廣尋各地神醫,這才勉強將趙皇後的病情給穩住。
溫以緹那個時候還在感慨,到底是多年的夫妻情分,原配嫡後的身份,在正熙帝心中還是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
她心想,隻要趙皇後還在一日,趙錦年以及她就能安穩一日。
溫以緹自然也明白其中利害,此時絕不能讓趙皇後突然崩逝,否則局勢必將大亂。
溫以緹還記得,之前據七公主所言,趙皇後的病情遠比他們想象中嚴重,一直都是在苦苦支撐。
溫以緹心中不禁忐忑起來,估計趙皇後也就是這幾年的事了。
然而,世事無常,誰能想到,變故就突如其來。
溫以緹如今坐在一旁,心中隱隱有種不安的預感,這次能讓趙錦年這麽著急,一定是情況不妙。
溫以緹麵色凝重,看著趙錦年,緩緩問道:“那侯爺,你可是不日就要迴京?”
這幾年趙錦年的五官輪廓依舊如往昔那般俊朗分明,乍一看似乎沒什麽變化。可再一瞧,便能發現歲月還是在他身上留下了獨特的痕跡。
他的膚色被日光染上了一層黝黑色,像皮膚也變得粗糙了許多。眼神更是發生很大的變化,堅毅與沉穩。
他靜靜地在那裏,周身就散發著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眼裏藏著的複雜情緒,讓人猜不透他在思索什麽。
多數時候趙錦年都會神色淡漠,唯有當麵對溫以緹時臉上才會浮現出別樣的神情。
也正因如此,溫以緹可不覺得趙錦年像外頭傳言的那般難以接近,果然 隻有真正相處過,才知道到底是什麽樣的人。
趙錦年點頭,神情嚴肅,開口說道:“這便是我今日專程前來尋你的目的。此去京城,怕是會生出諸多變故。我走之後,你在甘州凡事都要多加小心,切不可掉以輕心。”
溫以緹抬眸看向趙錦年,隻見他麵色複雜,目光中似乎藏著千言萬語。那眼神太過熾熱,讓溫以緹下意識地躲避。
她沉思片刻,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忍不住開口問道:“侯爺,是不是陛下有意要收了你的權?”
趙錦年搖了搖頭,眉頭微微皺起,解釋道:“一下子收權倒不至於,陛下向來深諳平衡之道,不會貿然行事。隻是,若姑母真的有個三長兩短,按照祖製,我必定會被陛下強製丁憂。到那時,朝堂局勢瞬息萬變,會是什麽樣的局麵,誰都難以預料。”
趙錦年提及趙皇後,臉上迅速籠罩上一層濃重的傷感之色。他的目光緩緩低垂,像一想到姑母即將離去,他的內心就像被一隻無形的手緊緊揪住,痛意蔓延至全身,說是痛心疾首都不為過。
姑母是他最親近的人,是他在這亂世中最後的依靠了。
待姑母離去,他就真的成了孤身一人。
溫以緹自然也想到過這種可能性,隻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如此猝不及防。
一時間,她隻覺心中五味雜陳,既為趙錦年的處境擔憂,也為自己的未來感到迷茫。
趙錦年頓了頓,接著又神色凝重地說道:“還有件事,我們心裏都清楚,你的情況也不容樂觀。你在這甘州恐怕也待不了多久了。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你必須要提前謀劃,早做打算。”
自正熙帝徹底收迴監察禦史之職,且再無歸還溫以緹之意後,她便敏銳地察覺到,自己的處境已然岌岌可危。
這甘州知州的位置,恐怕也隻是搖搖欲墜、朝不保夕。
要不是這幾年甘州情況扭轉,田地頗豐,民生蒸蒸日上,正熙帝怕是早就迫不及待地讓人前來接任知州之位了。
畢竟,溫以緹不過是暫代此職,如今甘州一步步走向昌盛,在正熙帝看來,或許已不再需要她了。
她也沒什麽價值了。
溫以緹察覺自己即將離開甘州,心裏滿是悵然,畢竟這幾年她在這裏傾注了無數心血,對這片土地早已情根深種。
那些日夜操勞的日子,樁樁件件,都成了她心底最珍貴的迴憶,這也是她第一次證明自己,讓自己活得有價值。
可皇命威嚴,不可違抗,溫以緹心裏也清楚,是時候迴去了…
“唉,終究還是要離開了。”溫以緹暗自歎息,麵上雖竭力保持平靜,可眼中的不舍卻怎麽也藏不住。
隨後,溫以緹關切地向趙錦年詢問七公主的近況。
畢竟身處異地,很多時候也隻有通過趙錦年才能知曉七公主的消息。
趙錦年聽後,嘴角扯出一抹勉強的笑意,對溫以緹道:“七公主如今過得不錯,你不必擔憂。她還托我給你帶話,說…一切順利。”
聽到“一切順利”這四個字,溫以緹心中稍安,微微鬆了口氣。
然而,趙錦年接下來的話,卻又讓她的心懸了起來。
“不過,七公主嫁去瓦剌多年,一直無所出。據說瓦剌王近日對她頗有不滿。雖說這些年瓦剌王對馬哈還不錯,但七公主畢竟是我們大慶的公主,若想讓馬哈王子登上瓦剌王之位,還需費一番周折。馬哈王子也明白這一點,恐怕過不了多久,就會想辦法讓七公主有孕。”
趙錦年神色凝重,緩緩說道。
溫以緹聽後,腦海中飛速思索著解決之策。
趙錦年靜靜地看著溫以緹,不知不覺自己滿身的煩躁竟也消散了許多。
突然,溫以緹像是想到了什麽,眼睛一亮,急切地對趙錦年說道:“侯爺,不是說隻要有個孩子就可以嗎?那這孩子或許也不難弄,您覺得呢。”
趙錦年一聽,瞬間明白了溫以緹的意思,沉思片刻後,便毫不猶豫點頭答應道:“好弄,你等我消息吧。”
溫以緹眼中湧起感激之色,誠懇地說道:“侯爺,這次多謝你了。”
她知道,在這個時候趙錦年心裏肯定不好受。但如今麵對瓦剌的事,溫以緹實在別無幫手,隻能依靠他了。
因此這也是溫以緹投桃報李,待趙蕪愈發上心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