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這是今年咱們甘州目前的收成詳情,請您過目。”
溫以緹聞言,緩緩抬眼,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蓄著長須、散發著儒雅氣質的男子。此人身著一襲綠袍官服,年約四十多歲,正是原裕康縣的縣令,如今榮升為甘州的新任判官。
而原判官的周華浦,如今已順利遞補,成為了甘州的新一位同知。
原本同知之位的孫同知早在兩年前,便因顧世子從中運作,得以調入京城為官。
孫同知的女兒孫萱,早已同顧世子的兒子定下嫁去顧家,孫家自然是想盡辦法要往京城裏擠。
孫同知臨走之時,溫以緹不僅與他提及了不少京中的消息,還特意為他引薦了溫家,告知他若在京城有需要,可前往溫家尋求幫助。
這讓孫同知感激不已,畢竟他深知自己家沒什麽強硬的背景,除了抱緊顧世子這棵大樹外,實在別無他法。
而顧世子能將孫家調入京城,已然耗費心力,若日後再有其他需求,孫萱在顧家也丟人不是。
如今溫以緹願意讓溫家適時提攜,這無疑是莫大的恩情。
要知道,溫家世代盤踞京城,根基深厚,如今溫老爺更是官至吏部三品侍郎,在京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能作為極大的助力。
孫同知當時認真且激動地連連行禮,對著溫以緹千恩萬謝。
隨後不久便舉家搬遷,前往了京城。
孫同知的同知之位空缺後,布政司很快便傳來了周華浦填補此缺的消息。
溫以緹暗自尋思,周華浦來甘州如此迅速地得到升遷,顯然另有目的。
通判之位向來是個肥缺,當時京中不少人都覬覦著這一職位,可在溫以緹一番巧妙的運作之下,這個位置最終給了自己信得過的人,那就是原裕康縣的縣令。
而裕康縣的縣令空缺,溫以緹也沒有讓外人鑽了空子,而是安排了曾經方縣令手下頗得信任的張縣丞遞補了上去。
如今這位張判官,心中滿是對溫以緹的敬佩之情。他舉人出身,在人才濟濟的官場中,自知與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相比,起點低了許多,原本以為此生便隻能在八九品的小官位置上徘徊,難有出頭之日。
卻沒想到因著溫以緹的賞識與提拔,他先是被提升為縣令,如今又升至判官之位。
在他心中,溫以緹無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貴人,能有如今的官位,他自覺此生無憾。
溫以緹淺笑著接過張判官遞上的收成文書,隨即認真地翻閱檢查起來。
時間一刻鍾、兩刻鍾、三刻鍾,溫以緹臉上的笑意越發濃烈。
終於,看到最後一頁時,她的笑意更深了幾分。
自前年開始,甘州的收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所推行的一係列舉措和實驗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前年的收成直接增長了兩成,而去年更是在原有基礎上又增長了兩成。
到了今年,整個甘州的收成早已遠超正熙帝原先要求的下等縣的水平,直接達到了下等州的標準。
這兩年,甘州可謂是喜事連連。溫以緹主導研究的甜瓜也取得了成功。
那成熟的甜瓜,表皮色澤鮮亮,黃中帶綠,紋理清晰,輕輕切開,一股濃鬱的香甜氣息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果肉厚實飽滿,色澤金黃,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口感細膩而清甜,讓人迴味無窮。
這種美味的甜瓜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不僅本地百姓喜愛,大肆種植甜瓜,更是吸引了眾多外地百姓。
許多外地的商戶聽聞後,紛紛慕名而來,大量采買甘州的甜瓜,使得甜瓜成為了甘州的一張亮麗風景,為甘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甘州邊側的草原,如今也是一片繁榮景象。牧源司內,產出的牛羊肉肉質鮮嫩,無論是煎、烤、烹、炸,都能展現出獨特的風味。
一係列以牛羊肉為原料的美食,成為了甘州餐桌上的常客。
同時,奶類製品也蓬勃發展起來。羊奶、牛奶等製品,從天香樓開始向外擴展,逐漸成為了整個甘州的特色。小攤販們效仿,做出了各式各樣的。
這些奶類製品,雖然味道與天香樓的精致出品略有差異,但卻各有千秋,別有一番風味。
這幾年,甘州一年一度的慶典也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大量外地百姓和商戶。
在甜瓜、奶類製品、蜜餞糖類製品,以及慶典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甘州的經濟蒸蒸日上。
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手中有了銀錢。
甘州的養濟院也漸漸空了起來,曾經依賴養濟院的百姓們,如今都有了各自的營生,紛紛搬了出去,開始了新的生活。
看著如今甘州一片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麵,溫以緹心中滿是自豪。
來到甘州,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了,有了如今這番令人欣慰的成果。
州衙內,眾人緊緊盯著上首的溫知州,目光中滿是期待。見她眉眼間難掩喜色,眾人心中頓時明了,今年必定是個豐收之年,收獲頗豐。
一時間,廳內氣氛熱烈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起了燦爛的笑意,眼神中閃爍著喜悅與興奮的光芒。
就在這時,一陣急切而慌亂的腳步聲從外麵傳來,打破了廳內短暫的歡騰。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一個吏員腳步匆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激動,手中還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果籃。
那吏員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廳中,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高聲說道:“大人,有好消息!城外那片果林裏,您此前栽種的沙棘果,如今終於出果了!”
此言一出,原本還沉浸在豐收喜悅中的溫以緹當即眼前一亮。
她連忙放下手中的文書,微微坐直身子,朝那吏員招手,急切地說道:“快,快端上來讓我瞧瞧!”語氣中滿是期待。
周圍的官員和吏員們也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紛紛伸長脖子。
吏員連忙快步上前,將果籃恭敬地呈到溫以緹麵前。
隻見那籃子裏,一顆顆沙棘果圓潤飽滿,色澤鮮豔奪目。
看著這一籃沙棘果,溫以緹的思緒不禁飄迴到了去年秋收之時。
那時,大家在忙碌的農事之中,意外發現了沙棘果樹竟結出了果實。
剛到甘州時,溫以緹滿懷希望地將沙棘果和甜瓜的種子一同播撒在甘州土地上,期待著它們茁壯成長。
然而,過程中遭遇了諸多波折,沙棘果樹又在前幾年一直毫無生長的跡象,毫無生機,她漸漸便將它遺忘在了角落裏。
誰能想到,就在大家都快淡忘的時候,它卻在不經意間結出了果實。
溫以緹聞言,緩緩抬眼,映入眼簾的是一位蓄著長須、散發著儒雅氣質的男子。此人身著一襲綠袍官服,年約四十多歲,正是原裕康縣的縣令,如今榮升為甘州的新任判官。
而原判官的周華浦,如今已順利遞補,成為了甘州的新一位同知。
原本同知之位的孫同知早在兩年前,便因顧世子從中運作,得以調入京城為官。
孫同知的女兒孫萱,早已同顧世子的兒子定下嫁去顧家,孫家自然是想盡辦法要往京城裏擠。
孫同知臨走之時,溫以緹不僅與他提及了不少京中的消息,還特意為他引薦了溫家,告知他若在京城有需要,可前往溫家尋求幫助。
這讓孫同知感激不已,畢竟他深知自己家沒什麽強硬的背景,除了抱緊顧世子這棵大樹外,實在別無他法。
而顧世子能將孫家調入京城,已然耗費心力,若日後再有其他需求,孫萱在顧家也丟人不是。
如今溫以緹願意讓溫家適時提攜,這無疑是莫大的恩情。
要知道,溫家世代盤踞京城,根基深厚,如今溫老爺更是官至吏部三品侍郎,在京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能作為極大的助力。
孫同知當時認真且激動地連連行禮,對著溫以緹千恩萬謝。
隨後不久便舉家搬遷,前往了京城。
孫同知的同知之位空缺後,布政司很快便傳來了周華浦填補此缺的消息。
溫以緹暗自尋思,周華浦來甘州如此迅速地得到升遷,顯然另有目的。
通判之位向來是個肥缺,當時京中不少人都覬覦著這一職位,可在溫以緹一番巧妙的運作之下,這個位置最終給了自己信得過的人,那就是原裕康縣的縣令。
而裕康縣的縣令空缺,溫以緹也沒有讓外人鑽了空子,而是安排了曾經方縣令手下頗得信任的張縣丞遞補了上去。
如今這位張判官,心中滿是對溫以緹的敬佩之情。他舉人出身,在人才濟濟的官場中,自知與那些進士出身的官員相比,起點低了許多,原本以為此生便隻能在八九品的小官位置上徘徊,難有出頭之日。
卻沒想到因著溫以緹的賞識與提拔,他先是被提升為縣令,如今又升至判官之位。
在他心中,溫以緹無疑是他人生中的一大貴人,能有如今的官位,他自覺此生無憾。
溫以緹淺笑著接過張判官遞上的收成文書,隨即認真地翻閱檢查起來。
時間一刻鍾、兩刻鍾、三刻鍾,溫以緹臉上的笑意越發濃烈。
終於,看到最後一頁時,她的笑意更深了幾分。
自前年開始,甘州的收成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們所推行的一係列舉措和實驗終於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前年的收成直接增長了兩成,而去年更是在原有基礎上又增長了兩成。
到了今年,整個甘州的收成早已遠超正熙帝原先要求的下等縣的水平,直接達到了下等州的標準。
這兩年,甘州可謂是喜事連連。溫以緹主導研究的甜瓜也取得了成功。
那成熟的甜瓜,表皮色澤鮮亮,黃中帶綠,紋理清晰,輕輕切開,一股濃鬱的香甜氣息撲鼻而來,沁人心脾。
果肉厚實飽滿,色澤金黃,咬上一口,汁水四溢,香甜的味道在口中散開,口感細膩而清甜,讓人迴味無窮。
這種美味的甜瓜一經推出,便受到了極大的歡迎。不僅本地百姓喜愛,大肆種植甜瓜,更是吸引了眾多外地百姓。
許多外地的商戶聽聞後,紛紛慕名而來,大量采買甘州的甜瓜,使得甜瓜成為了甘州的一張亮麗風景,為甘州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收益。
甘州邊側的草原,如今也是一片繁榮景象。牧源司內,產出的牛羊肉肉質鮮嫩,無論是煎、烤、烹、炸,都能展現出獨特的風味。
一係列以牛羊肉為原料的美食,成為了甘州餐桌上的常客。
同時,奶類製品也蓬勃發展起來。羊奶、牛奶等製品,從天香樓開始向外擴展,逐漸成為了整個甘州的特色。小攤販們效仿,做出了各式各樣的。
這些奶類製品,雖然味道與天香樓的精致出品略有差異,但卻各有千秋,別有一番風味。
這幾年,甘州一年一度的慶典也辦得有聲有色,吸引了大量外地百姓和商戶。
在甜瓜、奶類製品、蜜餞糖類製品,以及慶典等多種因素的推動下,甘州的經濟蒸蒸日上。
百姓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手中有了銀錢。
甘州的養濟院也漸漸空了起來,曾經依賴養濟院的百姓們,如今都有了各自的營生,紛紛搬了出去,開始了新的生活。
看著如今甘州一片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麵,溫以緹心中滿是自豪。
來到甘州,今年已是第六個年頭了,有了如今這番令人欣慰的成果。
州衙內,眾人緊緊盯著上首的溫知州,目光中滿是期待。見她眉眼間難掩喜色,眾人心中頓時明了,今年必定是個豐收之年,收獲頗豐。
一時間,廳內氣氛熱烈起來,每個人的臉上都揚起了燦爛的笑意,眼神中閃爍著喜悅與興奮的光芒。
就在這時,一陣急切而慌亂的腳步聲從外麵傳來,打破了廳內短暫的歡騰。
眾人紛紛轉頭望去,隻見一個吏員腳步匆匆,臉上帶著掩飾不住的激動,手中還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果籃。
那吏員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廳中,行了一禮,聲音中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高聲說道:“大人,有好消息!城外那片果林裏,您此前栽種的沙棘果,如今終於出果了!”
此言一出,原本還沉浸在豐收喜悅中的溫以緹當即眼前一亮。
她連忙放下手中的文書,微微坐直身子,朝那吏員招手,急切地說道:“快,快端上來讓我瞧瞧!”語氣中滿是期待。
周圍的官員和吏員們也都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紛紛伸長脖子。
吏員連忙快步上前,將果籃恭敬地呈到溫以緹麵前。
隻見那籃子裏,一顆顆沙棘果圓潤飽滿,色澤鮮豔奪目。
看著這一籃沙棘果,溫以緹的思緒不禁飄迴到了去年秋收之時。
那時,大家在忙碌的農事之中,意外發現了沙棘果樹竟結出了果實。
剛到甘州時,溫以緹滿懷希望地將沙棘果和甜瓜的種子一同播撒在甘州土地上,期待著它們茁壯成長。
然而,過程中遭遇了諸多波折,沙棘果樹又在前幾年一直毫無生長的跡象,毫無生機,她漸漸便將它遺忘在了角落裏。
誰能想到,就在大家都快淡忘的時候,它卻在不經意間結出了果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