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生意經


    方克儉一臉的無奈:“陛下,這些真的是關乎福州發展的正經事。”


    “咱們的錢都是花在了刀刃上,可一點都沒浪費啊。”


    “那些錢招待的都是各地來福州做生意投資的商賈,將他們招來福州顧大人可是廢了不少心思。”


    “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將他們留下來,並且要將他們的錢留在福州。”


    “如此有足夠多外埠的錢流入福州,才能將福州的市場做活,才能讓越來越多的人知道福州、來到福州投資。才能從一灘死水變得活絡起來,百姓也能夠從其中獲利,提高當地的生活水平。”


    “陛下您想,若是那些商人的錢不投到咱們福州來,它們會被如何花掉?”


    朱元璋想了想:“在富商家鄉買田、置地修園林、或者……”


    朱元璋的話沒說完,方克儉便接著朱元璋的話繼續說道:“或者購買珍寶品玩,或者埋在家中地窖。”


    “陛下,無論是哪種花錢法,都沒有投資到福州來對百姓更加有利,您說呢?”


    朱元璋聞言沉默了少許,想著方克儉的話,不由得有些讚同。富商的錢無論如何不會花到百姓身上,可投資卻可以實現這些錢財的再分配,讓百姓也能獲得好處。


    若是如此說來,難道真是正事?


    一旁的毛驤收起那份名單,看了眼方克儉後說道。


    “陛下,依屬下的觀察,福州的發展確實如方大人所言。”


    朱元璋扭頭看了眼毛驤,沒說什麽。


    毛驤明白這是讓他繼續說下去的意思,便整理了下思路繼續說道。


    “陛下,最初屬下來福州時,與當地百姓了解過。在顧良沒來之前,商隊要幾個月才來一次,而且販賣的也都是些日常雜物,不值什麽錢。”


    “而在屬下到來之際,已經看到有絡繹不絕的商隊往返,那時候顧良已經開了一個多月的青樓。”


    朱元璋也想起了這件事,顧良初來福州一個月,青樓就賺了二十萬兩白銀。


    於是點了點頭,讓毛驤繼續說下去。


    “在那之後,屬下眼看著福州一點點的繁榮起來。往來的商隊不但越來越多,而且販賣的貨物價值也越來越高,直至大基建項目之後,不少商人甚至留在了福州。”


    “從這些情況可以看出,顧良這個手段還是起到了效果。”


    朱元璋沒再多說,但還是皺著眉頭看方克儉:“盡管如此,但是你們一晚上的消費實在是太多了。”


    拿過毛驤的清單,上麵寫著方克儉一個月花銷的銀子,心疼的想這麽多銀子用在賑災上該多好!


    方克儉看到朱元璋態度的變化,也看到了有活命的希望,連忙就開始解釋:“這些都是必要的,說到底都是人情世故。”


    “想必陛下也知曉‘若想與之,必先給之’的道理。我們所作之事頗有此番味道。”


    見朱元璋麵上露出探尋的神色,方克儉眼前一亮頓時感覺抓住了重點。


    他從朱元璋最後的那句話裏,找到了朱元璋對他窮追猛打的原因。說到底還是他們花的錢太多了。


    看來朱元璋的思想意識,還是停留在舊觀念上。


    方克儉如此想著,便將他在顧良那裏學到的生意經,滔滔不絕的講了起來。


    “陛下,請聽臣詳述此間生意之道。”


    方克儉再次瞄了眼朱元璋,見其仍舊一副傾聽的模樣,更加堅定了他的猜想。


    “臣也曾以為,生意便是買東賣西,商人將其他地方的商品,買到我們這裏,再將我們這裏的東西帶去其他地方買,這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不應該顧大人的一些言論,卻完全改變了臣的這一想法。”


    “顧良大人曾說過,所謂生意,就是金錢的流動方向。隻有掌握的錢財的流動,才能主導生意的走向。”


    “而如今的福州城,正需要資金的注入。因此我們不可守株待兔,要主動出擊將金錢的流動方向導向福州城。”


    “因此,我們才會去和商賈接觸,並且竭盡全力的將他們的錢留下。所謂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舍不得媳婦抓不住流氓……”


    “嗯?”朱元璋聽得好好的,被忽然這一句騷話,弄得一陣恍惚。


    周圍的錦衣衛,也是驚訝異常。這些整日之乎者也的文官,也會說這種市井之徒才會說的俏皮話?


    方克儉隻是對朱元璋和周圍之人笑了笑,並未多談這方麵的事情。他發現朱元璋的殺意已經消磨得差不多了,於是便把顧良說過的俏皮話,拿來試探一下。


    發現朱元璋果然沒有責怪於他,便更加安心下來。繼續賣力的說起了顧良傳授的生意經。


    “陛下,顧大人曾說過,談生意最好談的地方不是公堂之上,而恰恰就是在姑娘環繞的青樓之中。”


    對於這些論調出於顧良之口,朱元璋毫不意外。也隻有他能想出這麽多的怪招數,也隻有他會如此不在乎銀子的消耗。


    不過對於這些朱元璋還是十分好奇的,因此隻是冷哼了一聲,倒是並沒有打斷方克儉的話。


    “依顧良大人所說,那些商人雖然在乎利潤,可在姑娘們的麵前,還是頗要臉麵的。不少人在眾人起哄的氣氛中,總會有些衝動。”


    “雖然這種衝動不足以讓他們,做下幾萬幾十萬兩投資的決定。可我們也不隻是有姑娘,還有美食、美酒、琴棋書畫等手段,總有一種是商賈喜歡的。”


    “如此一來,一個個小衝動累積之下,商人們就會更比平時更容易做出決定。而且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拉近和商人的距離。這些商人總會被一些讀書人看不起,而我們這些官員折節下交,也能起到一些推波助瀾的作用。”


    “多方累加之下,這生意就談成了。”


    說完了生意經,方克儉看朱元璋若有所思,便口風一轉說起了他的“冤枉”。


    “陛下,這就是臣在青樓中所作之事,也是臣口中所說的正事。除了與商賈談生意,臣從未因一己之私進入過青樓,更沒有將青樓中的姑娘帶出來。”


    “總之,臣所作之事都是為了大明百姓,絕非私欲,望陛下明鑒。”


    方克儉的鏗鏘之詞,讓朱元璋對其愈發相信。


    看了看跪伏於地的方克儉,又看了看一旁的毛驤。


    毛驤立刻拾取的上前一步:“陛下,在屬下的記錄中,方大人確實沒有這方麵的行徑。”


    說完毛驤看了看方克儉,又補充了一句:“而且方大人每次去往青樓,也確實是都是與人結伴而行,即便是獨往也是等其餘人到達青樓後才有所花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小車仔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小車仔並收藏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