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萬萬殺不得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8章 萬萬殺不得
錦衣衛怕再被打斷,氣都沒敢喘,連珠炮的將結果說了出來。
“除囤糧外,當地官員都遵循兩個信條,第一:以民為先,第二:才有錢貪!”
那名錦衣衛說完第一個信條的時候,朱元璋眉毛一挑,對楊幼文等人有這麽高的覺悟感到喜上眉梢。
可第二個信條,卻讓剛剛產生的那點喜悅蕩然無存,朱元璋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
才有錢貪?
剛才他還跟馬皇後一起稱讚,這整個徐州都是忠君愛國之士,簡直是言猶在耳。如果這話能落到地上,此刻估計還沒被風吹散。
可是轉眼間就被這些徐州官員所崇信的信條打臉!
“什麽叫以民為先,才有錢貪!”
“你給咱家解釋解釋,什麽叫以民為先、什麽叫才有錢貪。”
“欺負咱家身在皇宮看不到他們嗎?欺負咱家山高皇帝遠嗎?”
“豈有此理,這也太目中無人了。”
朱元璋剛剛的好心情一掃而空,嚇得那名匯報的錦衣衛心髒砰砰亂跳,一句話都不敢多說,求助的看向馬皇後。
馬皇後走到朱元璋近前,一邊給他輕撫著後背,一邊寬慰道。
“官家消消氣,這些天你吃的都少了許多,可千萬別氣壞了身子。”
“咱家怎麽可能不生氣,你聽聽這是一個大明的父母官該有的樣子嗎?”
“行事準則第一條是以民為先,咱家心中十分欣喜,甚至有打算把他們當做榜樣推廣,讓全天下的官員學習。”
“可第二句那是什麽,是目的!合著他們幹這些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自己能貪到更多的錢!”
“咱家輕佻了,原來第一句是為第二句服務的呀。”
“官家息怒,這其中恐有什麽誤會,別再像今天朝堂上那樣,因為消息不通導致誤會。”
聽了馬皇後的話,朱元璋殺氣騰騰的眼神,立刻轉向那名匯報消息的錦衣衛。
“你這匯報的信條,是他們取樂的玩笑,還是徐州那些官員真的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那名錦衣衛隻是被人推出來當做擋箭牌的,哪裏見過皇帝如此殺氣騰騰的氣勢。
被朱元璋這麽一瞪,嚇得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看到那名錦衣衛,馬皇後拍了拍朱元璋的後背。
“官家,坐下慢慢說吧。”
朱元璋看著哆哆嗦嗦的的那個人,也知道這麽下去恐怕他也說不出什麽。
順著馬皇後的意思,坐下後深吸了一口氣:“說,給咱家照實說。”
“是、是……”
“屬下,屬下去調查過了,在幾年前徐州還算是比較正常、比較普通的。”
“就是在突然出現了一個顧大人後,才會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就是這句口號,也是那位顧大人提出來的,而且在那位顧大人的大力推廣下,很多人都認同了這句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逐漸流傳開來。”
朱元璋聽那人一口一個顧大人,頓時感到不對勁,一張嬉笑著的臉龐不時的在朱元璋腦海閃過。
甚至還產生了幻聽,似乎有人在喊他朱老哥……
馬皇後也有此感,兩人對視一眼,朱元璋開口問道。“你說的那個顧大人姓甚名誰?在哪任職?”
“迴陛下,名叫顧良,在清遠縣任知縣。”
果然是他!
朱元璋頓時感覺眼前一黑,似乎頭也跟著疼了起來,今天一直想著楊幼文和囤了兩年的糧食怎麽就把顧良這禍害給忘了呢。
這個顧良真是陰魂不散啊,他才當上縣令多久,怎麽搞了這麽多的事情。不但他自己賣官受賄索取無度,現在居然蠱惑了整個徐州的官員,全都跟著他貪汙。
想到顧良,朱元璋不自覺的就想起了顧良那套貪官理論,原來他不止是和自己講過,還和許多的官員也都說過了吧。
朱元璋心中暗恨,他還以為顧良是看到他不凡的氣質,才將心中想法和盤托出,原來那小子見了誰都這麽說,真是太可恨了。
“顧良!”
朱元璋恨恨的念著顧良的名字。
下麵的錦衣衛身子一抖,感覺到了一股殺氣,立刻應聲:“是的陛下,就是這個顧良,他不但在清遠縣搞風搞雨,而且還將他的歪理邪說,擴散到了整個徐州。”
“楊幼文大人,肯定就是受了顧良的蠱惑,才有如今的操作。”
“好哇,今天能蠱惑全徐州,下次是不是就要蠱惑全天下的官員,都跟著他貪汙了。”
“這要是不管管,咱家這天下,豈不是都要成了他的信徒!”
那名錦衣衛依舊跪在地上顫抖,馬皇後看了看後揮揮手讓他退去。
跟著勸慰朱元璋道:“官家,看來清遠縣中恐怕另有內情,是不是要再看看。”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第一次去,咱家看到顧良那小子在賣官,他就和咱家說他上麵有人。”
“咱家以為隻是那個升遷的前任縣令,可現在看很可能這個楊知府,也參與其中。”
“第二次去咱們看到了稅收問題,如今發現參與稅收這件事,是全徐州的官員。”
“若是將兩件事放到一起看,大概全徐州都已經是他的後盾,或許買官賣官的人不止他一個。”
朱元璋說到這,稍微頓了一下,眼神微眯似是在醞釀殺意。
“這麽說來,恐怕隻有所有人都被籠絡到一個利益鏈條中,才能像如今這樣,將這一次的事情辦得這麽漂亮!”
馬皇後如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買官賣官這件事可大可小。
當初朱元璋之所以沒有追究顧良賣官的事情,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朱元璋認為顧良依靠履曆推薦上來的人,是真的有本事,真的可以為大明的江山社稷增加助力。
可如果很多人都參與到這件事情裏麵,那麽難免有人濫竽充數。
這樣一來,不但推薦上來的官員無法保證其能力,而且還會大大的損害大明的根基。
朱元璋在思考徐州案、清遠縣、囤糧、賣官這些事情的時候,顧良的那張笑臉不時的在朱元璋腦海中閃現。
讓朱元璋無法揮去,惹得他煩惱異常,這讓既矛盾又惋惜。
矛盾於徐州官場的處置,惋惜顧良這人的越界。
氣惱的重重錘了下桌子:“該死的顧良,咱家定要砍了他的腦袋!”
馬皇後一愣,隨即感受到朱元璋的矛盾,若有所思。
“官家,這個顧良可是萬萬殺不得啊。”
朱元璋聞言,轉向馬皇後:“為何咱家殺不得一個貪官?皇後可是有什麽顧慮?”
馬皇後好笑,朱元璋他自己明明都不想殺顧良,可顧良的所作所為,讓朱元璋又恨得牙癢癢,又不想輕易放過這個滑頭的小子,這才會如此矛盾吧。
所有,現在要幫皇帝找到個合適的處置方式,想來既能為君分憂,又能讓官家開心一下。
馬皇後想著這幾天,朱元璋一直處於火氣上湧的狀態,身體越來越差,覺得不能再讓他這麽氣惱下去。
而且那個找麻煩的顧良,也得整治一番才行。
錦衣衛怕再被打斷,氣都沒敢喘,連珠炮的將結果說了出來。
“除囤糧外,當地官員都遵循兩個信條,第一:以民為先,第二:才有錢貪!”
那名錦衣衛說完第一個信條的時候,朱元璋眉毛一挑,對楊幼文等人有這麽高的覺悟感到喜上眉梢。
可第二個信條,卻讓剛剛產生的那點喜悅蕩然無存,朱元璋的笑容頓時僵在臉上。
才有錢貪?
剛才他還跟馬皇後一起稱讚,這整個徐州都是忠君愛國之士,簡直是言猶在耳。如果這話能落到地上,此刻估計還沒被風吹散。
可是轉眼間就被這些徐州官員所崇信的信條打臉!
“什麽叫以民為先,才有錢貪!”
“你給咱家解釋解釋,什麽叫以民為先、什麽叫才有錢貪。”
“欺負咱家身在皇宮看不到他們嗎?欺負咱家山高皇帝遠嗎?”
“豈有此理,這也太目中無人了。”
朱元璋剛剛的好心情一掃而空,嚇得那名匯報的錦衣衛心髒砰砰亂跳,一句話都不敢多說,求助的看向馬皇後。
馬皇後走到朱元璋近前,一邊給他輕撫著後背,一邊寬慰道。
“官家消消氣,這些天你吃的都少了許多,可千萬別氣壞了身子。”
“咱家怎麽可能不生氣,你聽聽這是一個大明的父母官該有的樣子嗎?”
“行事準則第一條是以民為先,咱家心中十分欣喜,甚至有打算把他們當做榜樣推廣,讓全天下的官員學習。”
“可第二句那是什麽,是目的!合著他們幹這些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自己能貪到更多的錢!”
“咱家輕佻了,原來第一句是為第二句服務的呀。”
“官家息怒,這其中恐有什麽誤會,別再像今天朝堂上那樣,因為消息不通導致誤會。”
聽了馬皇後的話,朱元璋殺氣騰騰的眼神,立刻轉向那名匯報消息的錦衣衛。
“你這匯報的信條,是他們取樂的玩笑,還是徐州那些官員真的都是這樣想、這樣做的?”
那名錦衣衛隻是被人推出來當做擋箭牌的,哪裏見過皇帝如此殺氣騰騰的氣勢。
被朱元璋這麽一瞪,嚇得都有些說不出話來。
看到那名錦衣衛,馬皇後拍了拍朱元璋的後背。
“官家,坐下慢慢說吧。”
朱元璋看著哆哆嗦嗦的的那個人,也知道這麽下去恐怕他也說不出什麽。
順著馬皇後的意思,坐下後深吸了一口氣:“說,給咱家照實說。”
“是、是……”
“屬下,屬下去調查過了,在幾年前徐州還算是比較正常、比較普通的。”
“就是在突然出現了一個顧大人後,才會發生了如此大的變化。”
“就是這句口號,也是那位顧大人提出來的,而且在那位顧大人的大力推廣下,很多人都認同了這句話,也正是因為如此才逐漸流傳開來。”
朱元璋聽那人一口一個顧大人,頓時感到不對勁,一張嬉笑著的臉龐不時的在朱元璋腦海閃過。
甚至還產生了幻聽,似乎有人在喊他朱老哥……
馬皇後也有此感,兩人對視一眼,朱元璋開口問道。“你說的那個顧大人姓甚名誰?在哪任職?”
“迴陛下,名叫顧良,在清遠縣任知縣。”
果然是他!
朱元璋頓時感覺眼前一黑,似乎頭也跟著疼了起來,今天一直想著楊幼文和囤了兩年的糧食怎麽就把顧良這禍害給忘了呢。
這個顧良真是陰魂不散啊,他才當上縣令多久,怎麽搞了這麽多的事情。不但他自己賣官受賄索取無度,現在居然蠱惑了整個徐州的官員,全都跟著他貪汙。
想到顧良,朱元璋不自覺的就想起了顧良那套貪官理論,原來他不止是和自己講過,還和許多的官員也都說過了吧。
朱元璋心中暗恨,他還以為顧良是看到他不凡的氣質,才將心中想法和盤托出,原來那小子見了誰都這麽說,真是太可恨了。
“顧良!”
朱元璋恨恨的念著顧良的名字。
下麵的錦衣衛身子一抖,感覺到了一股殺氣,立刻應聲:“是的陛下,就是這個顧良,他不但在清遠縣搞風搞雨,而且還將他的歪理邪說,擴散到了整個徐州。”
“楊幼文大人,肯定就是受了顧良的蠱惑,才有如今的操作。”
“好哇,今天能蠱惑全徐州,下次是不是就要蠱惑全天下的官員,都跟著他貪汙了。”
“這要是不管管,咱家這天下,豈不是都要成了他的信徒!”
那名錦衣衛依舊跪在地上顫抖,馬皇後看了看後揮揮手讓他退去。
跟著勸慰朱元璋道:“官家,看來清遠縣中恐怕另有內情,是不是要再看看。”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第一次去,咱家看到顧良那小子在賣官,他就和咱家說他上麵有人。”
“咱家以為隻是那個升遷的前任縣令,可現在看很可能這個楊知府,也參與其中。”
“第二次去咱們看到了稅收問題,如今發現參與稅收這件事,是全徐州的官員。”
“若是將兩件事放到一起看,大概全徐州都已經是他的後盾,或許買官賣官的人不止他一個。”
朱元璋說到這,稍微頓了一下,眼神微眯似是在醞釀殺意。
“這麽說來,恐怕隻有所有人都被籠絡到一個利益鏈條中,才能像如今這樣,將這一次的事情辦得這麽漂亮!”
馬皇後如有所思地點了點頭,買官賣官這件事可大可小。
當初朱元璋之所以沒有追究顧良賣官的事情,就是因為那個時候朱元璋認為顧良依靠履曆推薦上來的人,是真的有本事,真的可以為大明的江山社稷增加助力。
可如果很多人都參與到這件事情裏麵,那麽難免有人濫竽充數。
這樣一來,不但推薦上來的官員無法保證其能力,而且還會大大的損害大明的根基。
朱元璋在思考徐州案、清遠縣、囤糧、賣官這些事情的時候,顧良的那張笑臉不時的在朱元璋腦海中閃現。
讓朱元璋無法揮去,惹得他煩惱異常,這讓既矛盾又惋惜。
矛盾於徐州官場的處置,惋惜顧良這人的越界。
氣惱的重重錘了下桌子:“該死的顧良,咱家定要砍了他的腦袋!”
馬皇後一愣,隨即感受到朱元璋的矛盾,若有所思。
“官家,這個顧良可是萬萬殺不得啊。”
朱元璋聞言,轉向馬皇後:“為何咱家殺不得一個貪官?皇後可是有什麽顧慮?”
馬皇後好笑,朱元璋他自己明明都不想殺顧良,可顧良的所作所為,讓朱元璋又恨得牙癢癢,又不想輕易放過這個滑頭的小子,這才會如此矛盾吧。
所有,現在要幫皇帝找到個合適的處置方式,想來既能為君分憂,又能讓官家開心一下。
馬皇後想著這幾天,朱元璋一直處於火氣上湧的狀態,身體越來越差,覺得不能再讓他這麽氣惱下去。
而且那個找麻煩的顧良,也得整治一番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