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鳥盡弓藏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49章 鳥盡弓藏
一邊思考處置方式,馬皇後一邊開口勸解朱元璋:“官家,如今徐州的知府楊幼文已經被你在金蓮段上解綁,而且剛剛官家還賞賜了他好多東西。”
“也就是說,官家已經赦免了他們隱瞞不報的過錯。”
“赦免了一個楊幼文,那麽其他與之相同過錯的徐州官員,即便沒有得到賞賜,也不該為此被砍頭呀。”
“畢竟徐州官員們,沒有真的做出違反國家律令的事,貿然將顧良砍頭,或許會鬧得人心惶惶。”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再次錘了書桌一拳。
“咱家就是因為這個,才心緒不寧。若是這小子隻是貪圖小利咱家也就忍了,可讓他再這麽搞下去,國庫都要被他掏空。”
說完再次想起顧良的笑臉,狠狠的又罵了一句:“這該死的小子。”
馬皇後聽出朱元璋已經全沒了殺心,剩下的隻是如何處置。
對此馬皇後也和朱元璋看法相同,她見識過了清遠縣的繁華和奇異,更加覺得顧良是個不可多得人才,是大明少有的既能真正幹實事又不會被規則所束縛的人。
大明開國至今,雖不說百廢待興,但依舊有很多難關要過。
無論是戰亂結束之後,糧食不足無法讓所有的大明百姓吃飽,還有大明這幾年不停發生的災害,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另外,雖然顧良十分貪婪,但他的確有能力賺錢,而且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招式。
就比如那個琉璃,真是讓人迷醉。
這樣對大明有利,又能夠多方麵發展的人才,殺了著實有些可惜。
“官家,這顧良雖然可恨,可他是真的有才華的,也是真的可以對大明有所貢獻的。”
“就如同顧良他自己所說,雖然他是貪官,但他對百姓秋毫無犯。如此臣妾覺得,他還是有救的。”
“唉……”
朱元璋長長的歎了口氣:“咱家何嚐不是如此想的。”
“尤其是這次的徐州案,自咱們二人看到顧良稅收的那一刻,到欽差查明了全徐州的稅糧情況。”
“咱家還以為,整個徐州官員蛇鼠一窩,全都是吞噬賦稅的巨貪。”
“咱家那個時候,都已經做好了要大殺特殺,將這些敗類全都殺光的準備。”
想了想這幾天的經曆,朱元璋自己都覺得徐州案反轉來的十分意外,感慨的搖了搖頭:“誰知道事情來個反轉,這楊幼文一幹人居然給了咱家一個驚喜,不但不能殺還要獎勵!”
馬皇後也十分感歎,她是今天聽了朱元璋的講述,才知道這件事的原委。
接著又聽到了那名錦衣衛的匯報,這一切也讓馬皇後有種看戲劇一樣的感覺。
“臣妾聽官家講的時候也覺得離奇,直至後麵聽到了顧大人……哈哈,這才覺得事情發展成這樣,起因在顧大人身上才最為合理。”
馬皇後有些忍俊不禁,嫣然一笑。
朱元璋見狀也跟著嘿嘿笑了兩聲,現在想想,整個事情的發展還真是到處都充滿了顧良印記。
貪婪、跳脫、出人意料,又對百姓沒有損害。
馬皇後想著想著,忽然產生一個念頭。
“官家,臣妾忽然想到,咱們隨便去了清遠縣一次,就遇到了豐收之年,這種程度的豐收在大明應該很少有吧。”
“但如今徐州全境卻都是如此,這一切該是顧良的功勞吧。”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可不就是他,那楊幼文雖然清廉,但成績卻沒有多少,不然也不會在一任知府位上毫無寸進。”
“這次能鼓搗出這麽大的動靜,依咱家看就是顧良那個小子在背後給他出的主意,不然以楊幼文的能力,絕不會直到最近這一兩年,才把徐州的糧食產量經營成如此模樣。”
馬皇後深有同感,然後忽然冒出個主意,想到這個主意不禁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朱元璋正在心裏罵顧良搞事,聽到馬皇後的笑聲,茫然的轉頭看向她。
馬皇後掩了下嘴:“官家,臣妾剛剛想到個好主意,哦不,是個有趣兒的主意。”
聽到馬皇後的話,再聯係她剛剛的笑聲,朱元璋立刻來了興趣。
“哦?皇後快說出來,讓咱家聽聽。”
馬皇後點點頭:“臣妾是聽了官家剛剛的話,才有了這個想法。”
朱元璋有些疑惑,他剛才說了什麽?
沒等朱元璋問話,馬皇後繼續說道:“官家說,徐州的近兩年的糧食產量大增,應該都是顧良那小子搞的。”
“臣妾想來,兩年的時間,已經足夠讓徐州的糧產走上正軌,那麽徐州有沒有顧良就已經不重要了。”
“哦?皇後是想要鳥盡弓藏。”朱元璋眼睛一亮,經過馬皇後的提醒立刻猜到了馬皇後的想法。
馬皇後笑了笑:“官家說笑了,徐州的鳥沒了,其他州的鳥可還在。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將顧良調去那些土地貧瘠,糧產欠收的地方為官。”
“一來可以清一清徐州官場上,那股貪官為上的風氣。二來也可以讓顧良這個大才,有足夠的發揮空間。三來麽,新的地方也讓他沒了官場人脈,又貪汙不到什麽錢糧,說不定還要頭疼該怎樣站穩腳跟呢。”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頓時神清氣爽,如同大夏天喝了碗冰鎮酸梅湯。
“好!哈哈哈,好辦法……”
朱元璋接連讚歎了好幾聲,激動的情緒才稍微平緩了些。
隻覺得馬皇後的這個辦法實在精妙,這些天陰差陽錯中顧良讓他受的氣,這一下全都出了個舒爽。
不由得拉著馬皇後的手讚歎:“皇後說的在理,他顧良不是喊出口號‘以民為先,才有錢貪’麽,這下咱家就讓他以民為先,不過等他有錢貪的時候,咱家可就要再次被調派到其他地方了。”
“皇後這條妙計,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朱元璋連聲稱讚馬皇後的主意好,轉頭開始思考起,如何安置顧良。
清遠縣的繁榮景象,朱元璋和馬皇後全都見識過了,可以說顧良的才能是全方位的。
而且不會受到地域所限製,就算當地沒有什麽合適資源,他也能想出一些其妙的想法,造出一些前人所未見的新東西。
另外這些地方還得足夠貧窮,那樣才能體現出顧良的作用。
想了好一陣,朱元璋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福州。
“皇後,你覺得福州這個地方怎麽樣?”
馬皇後聽後,仔細想了想後點頭道:“官家選的倒是不錯。”
“福州如今剛剛打完仗,正是民生凋敝萬事蕭條的時候,派顧良過去他至少能讓那邊的百姓吃飽飯,若是能將經濟搞起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
一邊思考處置方式,馬皇後一邊開口勸解朱元璋:“官家,如今徐州的知府楊幼文已經被你在金蓮段上解綁,而且剛剛官家還賞賜了他好多東西。”
“也就是說,官家已經赦免了他們隱瞞不報的過錯。”
“赦免了一個楊幼文,那麽其他與之相同過錯的徐州官員,即便沒有得到賞賜,也不該為此被砍頭呀。”
“畢竟徐州官員們,沒有真的做出違反國家律令的事,貿然將顧良砍頭,或許會鬧得人心惶惶。”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再次錘了書桌一拳。
“咱家就是因為這個,才心緒不寧。若是這小子隻是貪圖小利咱家也就忍了,可讓他再這麽搞下去,國庫都要被他掏空。”
說完再次想起顧良的笑臉,狠狠的又罵了一句:“這該死的小子。”
馬皇後聽出朱元璋已經全沒了殺心,剩下的隻是如何處置。
對此馬皇後也和朱元璋看法相同,她見識過了清遠縣的繁華和奇異,更加覺得顧良是個不可多得人才,是大明少有的既能真正幹實事又不會被規則所束縛的人。
大明開國至今,雖不說百廢待興,但依舊有很多難關要過。
無論是戰亂結束之後,糧食不足無法讓所有的大明百姓吃飽,還有大明這幾年不停發生的災害,也是讓人頭疼的問題。
另外,雖然顧良十分貪婪,但他的確有能力賺錢,而且還都是些稀奇古怪的招式。
就比如那個琉璃,真是讓人迷醉。
這樣對大明有利,又能夠多方麵發展的人才,殺了著實有些可惜。
“官家,這顧良雖然可恨,可他是真的有才華的,也是真的可以對大明有所貢獻的。”
“就如同顧良他自己所說,雖然他是貪官,但他對百姓秋毫無犯。如此臣妾覺得,他還是有救的。”
“唉……”
朱元璋長長的歎了口氣:“咱家何嚐不是如此想的。”
“尤其是這次的徐州案,自咱們二人看到顧良稅收的那一刻,到欽差查明了全徐州的稅糧情況。”
“咱家還以為,整個徐州官員蛇鼠一窩,全都是吞噬賦稅的巨貪。”
“咱家那個時候,都已經做好了要大殺特殺,將這些敗類全都殺光的準備。”
想了想這幾天的經曆,朱元璋自己都覺得徐州案反轉來的十分意外,感慨的搖了搖頭:“誰知道事情來個反轉,這楊幼文一幹人居然給了咱家一個驚喜,不但不能殺還要獎勵!”
馬皇後也十分感歎,她是今天聽了朱元璋的講述,才知道這件事的原委。
接著又聽到了那名錦衣衛的匯報,這一切也讓馬皇後有種看戲劇一樣的感覺。
“臣妾聽官家講的時候也覺得離奇,直至後麵聽到了顧大人……哈哈,這才覺得事情發展成這樣,起因在顧大人身上才最為合理。”
馬皇後有些忍俊不禁,嫣然一笑。
朱元璋見狀也跟著嘿嘿笑了兩聲,現在想想,整個事情的發展還真是到處都充滿了顧良印記。
貪婪、跳脫、出人意料,又對百姓沒有損害。
馬皇後想著想著,忽然產生一個念頭。
“官家,臣妾忽然想到,咱們隨便去了清遠縣一次,就遇到了豐收之年,這種程度的豐收在大明應該很少有吧。”
“但如今徐州全境卻都是如此,這一切該是顧良的功勞吧。”
朱元璋冷哼了一聲:“可不就是他,那楊幼文雖然清廉,但成績卻沒有多少,不然也不會在一任知府位上毫無寸進。”
“這次能鼓搗出這麽大的動靜,依咱家看就是顧良那個小子在背後給他出的主意,不然以楊幼文的能力,絕不會直到最近這一兩年,才把徐州的糧食產量經營成如此模樣。”
馬皇後深有同感,然後忽然冒出個主意,想到這個主意不禁噗嗤一下笑出了聲。
朱元璋正在心裏罵顧良搞事,聽到馬皇後的笑聲,茫然的轉頭看向她。
馬皇後掩了下嘴:“官家,臣妾剛剛想到個好主意,哦不,是個有趣兒的主意。”
聽到馬皇後的話,再聯係她剛剛的笑聲,朱元璋立刻來了興趣。
“哦?皇後快說出來,讓咱家聽聽。”
馬皇後點點頭:“臣妾是聽了官家剛剛的話,才有了這個想法。”
朱元璋有些疑惑,他剛才說了什麽?
沒等朱元璋問話,馬皇後繼續說道:“官家說,徐州的近兩年的糧食產量大增,應該都是顧良那小子搞的。”
“臣妾想來,兩年的時間,已經足夠讓徐州的糧產走上正軌,那麽徐州有沒有顧良就已經不重要了。”
“哦?皇後是想要鳥盡弓藏。”朱元璋眼睛一亮,經過馬皇後的提醒立刻猜到了馬皇後的想法。
馬皇後笑了笑:“官家說笑了,徐州的鳥沒了,其他州的鳥可還在。既然如此,那不如就將顧良調去那些土地貧瘠,糧產欠收的地方為官。”
“一來可以清一清徐州官場上,那股貪官為上的風氣。二來也可以讓顧良這個大才,有足夠的發揮空間。三來麽,新的地方也讓他沒了官場人脈,又貪汙不到什麽錢糧,說不定還要頭疼該怎樣站穩腳跟呢。”
朱元璋聽了馬皇後的話,頓時神清氣爽,如同大夏天喝了碗冰鎮酸梅湯。
“好!哈哈哈,好辦法……”
朱元璋接連讚歎了好幾聲,激動的情緒才稍微平緩了些。
隻覺得馬皇後的這個辦法實在精妙,這些天陰差陽錯中顧良讓他受的氣,這一下全都出了個舒爽。
不由得拉著馬皇後的手讚歎:“皇後說的在理,他顧良不是喊出口號‘以民為先,才有錢貪’麽,這下咱家就讓他以民為先,不過等他有錢貪的時候,咱家可就要再次被調派到其他地方了。”
“皇後這條妙計,可謂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了。”
朱元璋連聲稱讚馬皇後的主意好,轉頭開始思考起,如何安置顧良。
清遠縣的繁榮景象,朱元璋和馬皇後全都見識過了,可以說顧良的才能是全方位的。
而且不會受到地域所限製,就算當地沒有什麽合適資源,他也能想出一些其妙的想法,造出一些前人所未見的新東西。
另外這些地方還得足夠貧窮,那樣才能體現出顧良的作用。
想了好一陣,朱元璋忽然靈光一閃,想到了福州。
“皇後,你覺得福州這個地方怎麽樣?”
馬皇後聽後,仔細想了想後點頭道:“官家選的倒是不錯。”
“福州如今剛剛打完仗,正是民生凋敝萬事蕭條的時候,派顧良過去他至少能讓那邊的百姓吃飽飯,若是能將經濟搞起來,也算是意外之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