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著貓貓的麵前,壬氏用頭去撞柱子。


    在金碧輝煌的房間裏,身邊伴著一群隨從,自己去撞頭的模樣隻能說滑稽可笑。


    「小殿下,中間用這擋著吧。」


    水蓮悄悄拿了件棉襖,揉成一團塞進壬氏的頭與柱子之間。撞擊聲頓時變得軟噗噗的,笨得好笑。但她沒有阻止壬氏繼續撞柱子。


    「我被坑了!」


    「是被坑了呢。」


    「開什麽玩笑!」


    「就是啊,開什麽玩笑。」


    貓貓一個勁地幫腔。與其亂給建議不如一個勁地附和,這招用來對付亂發脾氣的娼妓,總是能讓她們平靜下來。


    「喂,你有在聽我說話嗎!」


    「有在聽。」


    看來是選錯方法了。以這種情況來說,應該提出解決方法,而不是安分地當應聲蟲。可是貓貓目前又給不出個具體的好主意來。


    其他隨從似乎也是如此。


    「月君,後來玉葉後可有來信?」


    高順先開口了。


    (後來說的是什麽事之後?)


    兩邊似乎有為了玉鶯的養女一事互通音信,不知高順說的是不是這事。


    「有來信,但皇後恐怕很難插手解決玉鶯閣下這事。這次的事皇後不可能知情,就算火速通傳也來不及應對。不過皇後早在很久以前,就介紹了另一個人脈給我。」


    (我想也是。)


    即使是血親也不是上下一心。另一個人脈不知說的是誰?


    「那麽,玉袁國丈那邊呢?」


    這次換馬閃提問了。


    「……我猜想,這應該不是玉袁閣下的意思。我已主動將狀況告知了,但玉袁閣下似乎也想交由兒子自行裁奪,總是迴覆得曖昧不明。玉鶯閣下與我收到的信,內容恐怕南轅北轍吧。」


    「玉袁國丈的迴信內容,與壬總管接到的呈文之間可有任何不一致之處?」


    桃美問了。應該是在確認信件是否有安然寄到玉袁手上。


    「……目前應該是沒有。」


    「我想也是。」


    帷幔後頭傳出了聲音。一瞬間貓貓沒想到是誰,隨後才知道是高順的另一個兒子——馬良的聲音。雀左蹦右竄,在帷幔上戳來戳去。


    (已經適應到可以出聲說話啦。)


    但不知道貓貓還得來訪多少次,他才會願意露臉。如果貓貓把自己打扮成家鴨模樣,不知是否能讓他敞開心扉?高順接著說了:


    「玉袁國丈的作法是一麵與鄰國交好,一麵進行牽製。用計拉攏或勾心鬥角是在所難免,但從不會直接宣戰。竊以為這次必定是玉鶯大人獨斷專行。同時也看得出來玉袁國丈有所遲疑,不願批評兒子的作法。」


    「畢竟玉袁閣下年事已高,想必是覺得該放手讓兒子去做了吧,這心情我能理解。」


    (也是啦——)


    「是。另外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有不少民眾對玉袁國丈的作法並不服氣。支持玉鶯老爺的主要朋黨當中,也包含了許多被玉袁國丈剔除的人物。」


    「可想而知。」


    壬氏放下棉襖,坐到椅子上。


    「畢竟鄰人不見得都是善人啊。」


    貓貓想起去年西都的那場婚禮。在那場事件當中,新娘不願嫁去鄰國砂歐,試圖偽裝自殺隱藏行蹤。當時全家人都涉案,即使破案了仍讓人內心惆悵。


    (成為異邦人的妻子,就得像家畜一樣被燙上烙印啊。)


    世上沒幾個傻子樂意讓人往自己身上烙印。貓貓知道的也就一個。


    (不,那還是他自己烙上去的。)


    貓貓半睜著眼看著那傻子,同時針對眼下的狀況厘清頭緒。


    (民眾對皇弟心有不滿,玉鶯做了和事佬。不知道為什麽整件事變成了異邦人的錯,現在得由壬氏當主祭。)


    就當時的現場氣氛來說,此番祭神與其說是驅災除病,感覺更像是被民眾當成了保佑日後征服敵國的戰前祭祀。


    現在壬氏就是在煩惱該如何處理延遲至今的祭禮。


    「要是玉袁閣下能迴來該有多好啊。」


    壬氏說出不可能實現的願望。


    「很遺憾,恐怕沒這可能。」


    「依賴別人是不行的。」


    高順夫婦婉勸壬氏。


    事情好像沒得平息,最大的疑問是自己怎麽這麽倒楣也在場?貓貓覺得頭疼。貓貓好幾日沒被叫來了,但還沒開始治療壬氏腹部的燙傷,壬氏就開始像這樣抱怨個沒完。


    (雀姊……)


    都怪那個促狹鬼侍女把她帶來。


    見事情講了半天一直在原地打轉,貓貓決定拉迴正題。


    「看總管如此煩惱,但祭祀的方針已經確定了吧?」


    「……就是這個。」


    壬氏拿張紙給她看。


    「地鎮?」


    紙上寫著地鎮二字。


    「這是魯侍郎跟我提的,建議我就用這個名目舉行祭祀。」


    「意思我懂,但好像沒聽過這個名稱。」


    「祭祀你知道吧?」


    「知道,就是皇上舉行的祭祖儀式吧?」


    「正是。但當皇上國事繁忙時,常常由我來主持祭祀。」


    過去也曾經有人企圖趁機要壬氏的性命。如果貓貓在當壬氏的貼身侍女時認真準備過女官考試,應該會更早察覺壬氏的真實身分。


    「需要我跟你說明祭祀的細節嗎?」


    「不,總管不用費心。還請隻告訴小女子地鎮儀式的具體內容就好。」


    貓貓清楚明白地拒絕。


    「好。祭祀原本指的是祭天地、祀祖靈,不過這次由於來到遙遠西域,魯侍郎建議不妨采用鎮撫當地土地神的形式。換言之,就是祭祀荒蕪貧瘠的大地,祈求五穀豐收。」


    「恕小女子鬥膽一問,意思是否就是要新創一個祭祀名目?」


    「話別說得這麽直。據說東方群島就有這麽一種祭祀。」


    「皇弟祭祀過祖靈之後,如果玉鶯老爺旋即對外國公開宣戰就傷腦筋了。所以各位大人認為隻要改成祭祀當地的土地神而非祖靈,即使情況再糟也能將祭祀對象局限於戌西州以內,不知小女子這樣理解是否正確?」


    「貓貓,你都說自己不懂政事,其實明白得很嘛……」


    壬氏在奇怪的事情上佩服貓貓。


    「壬總管似乎也被排除在祭祀對象之外?」


    「提議的魯侍郎本人也是。然而無論如何,隻要玉鶯閣下不輕舉妄動就沒事。」


    若要講得再具體點,怕就怕玉鶯在祭祀的最後階段公然宣布與外國開戰。


    「但就目前來說,若要問他是否有公然做出什麽膽大包天的事,其實也沒有對吧?」


    「是啊。他隻是找我與羅漢閣下提過開戰之事,並未公開宣布。因為那說到底隻是提議,形式上得不到我與羅漢閣下的讚同就無法真的動手。」


    這便是玉鶯這個男人難對付的地方。不是自己一人主張開戰,而是把旁人都卷進來,硬是讓事情發展下去。


    玉鶯深受西都百姓的信賴,要求自己為政時多方傾聽百姓的意見。聽起來像是最理想的領主代理,無奈世間的道理沒那麽簡單。


    倘若要顧慮到西都百姓的心情,就非得找個對象來讓眾人泄憤不可。原先衝著皇弟來的怒氣,如今轉向了外邦。


    作為一時的逃避之道是很簡便,從長遠的觀點來想卻是後患無窮的選擇。


    「我說反對開戰,他就使出強硬手段來了。」


    「是啊,手段非常下作。那麽好戰的話,自己光明正大去宣戰,慷慨赴義就是了。」


    「不,萬萬不可。」


    聽到桃美語氣兇悍,高順迴嘴了一句。馬閃長得像高順,但火爆脾氣也許比較像母親。


    (戌西州明明有很多異邦人。)


    貓貓同情起那些身陷險境的異邦人來。


    「對了,目前西都大約有多少異邦人?」


    看民眾那種氛圍,一見到異邦人搞不好會上前圍毆。不知他們都在何處藏身?


    「說到這方麵,或許隻能說軍師閣下果然有遠見吧。」


    「那個老家夥?」


    貓貓歪扭著臉孔追問。


    「第一波蝗災發生後,軍師閣下立刻讓異邦人商團等聚集到一處提供庇護。照軍師閣下的說法是因為全部混在一起好像會很麻煩。」


    「……他做這些事情時,真的知道自己在做什麽嗎?」


    那個單片眼鏡怪人,什麽事情都是靠本能察覺,很難理解他的思維。


    「許多商團已經沿海路歸國,或是走陸路前往華央州了。即使如此,仍然有大約一百人留在西都。」


    「有地方藏匿他們嗎?」


    「西都百姓並非都是同一個心思。有人對異邦人懷恨在心,也有人認為他們是與生活密不可分的鄰人。海港附近有個做異邦人生意的驛站,我們把那裏包下來了。」


    「要包下那裏不容易吧?」


    「是啊,正好有個人脈可以請托。那人就快來了。」


    「……抱歉,既然客人即將到來,能否讓我早早將差事做完離開?」


    事情鬧得那麽大,藥房裏卻隻有從頭睡到尾的庸醫一人。不隻是藥,白布條也開始不夠用了,她想割開不再使用的褥子再做一些。


    「貓貓姑娘話都還沒說完,那位客人已經到嘍。」


    雀通報了她不想聽的事情。


    壬氏露齒微笑。


    「你也聽到了。到後頭去等我吧。」


    「……是……等等,後頭是哪兒?」


    貓貓東張西望。


    「來,貓貓姑娘,這邊請。」


    雀把她帶到了房間後頭,一個用帷幔圍起的角落。裏頭有圓桌與兩把椅子,還準備了茶點。雖然狹小但坐著不悶。


    「隻有我家夫君可以蝸居鬥室不公平,所以雀姊也布置了一個。」


    「被你布置得舒舒服服的。」


    「是呀,茶點沒了的話上頭架子上還有。你要喝茶還是果子露?」


    「茶。」


    「馬上來~」


    雀掀開另一頭的帷幔走了出去。


    「貓貓。」


    壬氏隔著帷幔來跟她說話。


    「孤接下來會有點費神,想來點補充。」


    壬氏從帷幔縫隙間很快地把手伸進來。


    「您說補充嗎?」


    貓貓看看雀說的架子。她從架上籃子裏拿起一個用紙包著的月餅,想塞進壬氏的手裏。


    「!」


    「……」


    月餅掉到地板上了。包裝紙剝落,月餅碰到了地板。貓貓想撿,但右手被壬氏的右手抓住了。壬氏的手指滑進她的指縫間,十指交纏著像是要確認手中的觸感。兩隻手都是右手,沒辦法握得很緊密。


    修長的手指緊緊按住貓貓的手背,手心與壬氏的手心緊貼在一起。


    貓貓感覺到了血脈的鼓動。指甲修得整齊漂亮,但手心觸得到硬硬的繭。指尖留了點墨水漬,手掌微微冒汗。


    貓貓也開始流手汗了。她想在手汗淋淋之前放手,於是開口說:


    「總管您這是做什麽?」


    「就說是補充了。」


    「補充……」


    搞半天不是要補充糖分啊?貓貓看著掉在地上的月餅。


    「開始硬撐之前得先補點元氣才行。」


    「……不要硬撐不就得了?」


    貓貓緩緩地唿吸,以免自己的臉與身體發熱,心髒狂跳。但怎麽樣就是無法抑止心跳與出汗,手心一點一點地慢慢變濕。


    「在孤這樣的身分地位,不硬撐不就成了昏君了?」


    「倘若功績都讓人搶了去,結果還是會被當成昏君的。」


    「無妨,孤隻求知己懂孤。」


    壬氏更加用力地握住她的手。


    「客人來了。」


    壬氏的聲調變了。


    「煩擾月君了。」


    貓貓聽見一名男子的聲音。


    「好說,有勞尊駕來這一趟,著實過意不去。」


    壬氏平淡地迴話。


    但依舊緊緊握著貓貓的手不放。


    (他想就這樣跟客人說話?)


    壬氏背對著貓貓。貓貓被帷幔擋住,連壬氏的背都看不見。唯獨緊握不放的右手手心冒汗,彷佛暴露出壬氏深藏於心的情感。


    壬氏眼前的客人是誰?壬氏此時是用何種表情看著對方?希望對方別察覺他的背後躲著貓貓才好。


    貓貓開始覺得如坐針氈,忍不住用空著的左手掐了壬氏的手背肉。


    (這可不能算是不敬,我說不算就不算。)


    「……那麽,請坐。」


    不知是不是貓貓多心了,壬氏的聲調聽起來有點不開心。他總算是放開了貓貓的手。壬氏的手消失在帷幔後方。


    貓貓舉起右手看看。手背留下了淡淡的紅色瘀痕。


    「什麽補充……」


    「補充什麽呀?」


    「!」


    貓貓沒大聲尖叫就已經很了不起了。雀端著茶具站在那兒。


    「沒什麽。」


    「是嗎?哎呀呀,有個月餅落在地上嘍。」


    雀撿起掉在地上的月餅,吹個幾口氣拍掉灰塵後把它吃了。


    「貓貓姑娘,怎麽看你好像坐立難安的?」


    「是雀姊多心了。」


    貓貓一邊小聲說話,一邊盡可能佯裝平靜。


    「好吧,那就當作是這樣嘍。」


    「……」


    誰也不知道雀究竟有多少事情了然於胸。


    貓貓坐到椅子上,乖乖啜茶。從帷幔縫隙可以看見客人的身影。


    「我們在這兒旁觀,不會被客人發現嗎?」


    「請放心,我還請水蓮嬤嬤檢查過了,不會穿幫的。像這樣小聲說話也不會被客人聽見。」


    既然水蓮都說沒問題了,一定沒問題。


    客人大概三十五歲上下吧。膚色淺黑,一頭紅發。但應該也不是異邦人,隻是頭發與皮膚被陽光或海風曬吹得變色了。


    壬氏與男子隔著桌子對坐。從貓貓她們的位置可以看見兩人的側臉。


    「他是?」


    「玉袁國丈的公子之一啦。」


    也就是玉葉後與玉鶯的兄弟了。


    「跟兩位長得不像呢。」


    「是呀,因為母親不同。玉袁國丈有著十一位夫人,以及十三位公子千金。」


    「……」


    都說家世富豪的除了正室之外還會納一、兩個妾室,看來那位和顏悅色的慈祥老人也不例外。


    「那位官人是三公子。說了名字貓貓姑娘你大概也記不住,總之就先稱他一聲玉鶯他弟吧。」


    雀講這話還滿失禮的,但畢竟是事實,貓貓就不反駁了。


    「不錯,就像羅半他哥一樣好懂。」


    「是呀。不過人家不像羅半他哥,是有名有姓的。」


    雀講得好像羅半他哥沒名沒姓似的。


    「玉鶯他弟負責掌管海港事務。月君之所以能租下驛站,也是受了玉鶯他弟的幫助。他弟似乎跟玉葉後感情很好,那時才願意聽月君怎麽說。」


    「原來是這麽個人脈啊。」


    「嗯?」但貓貓隨即偏了偏頭。


    「聽起來這位公子似乎很有權力,那為何對西都的現況不聞不問?還有,其他的公子千金呢?」


    目前十三個孩子當中,貓貓隻知道三人。既然是高官權貴之子,應該可以多插手管點事才對。


    「這可能是玉袁國丈的家規問題吧。玉鶯他弟的令堂原本是船家女,其他夫人也都是各自從事不同方麵的行業。」


    「那麽兄弟姊妹就是各自繼承了親娘擅長的道業了?」


    「正是這樣。玉袁國丈的厲害之處,在於他不單單隻是廣納妻妾,而是拉攏擅長特定行業的人物成為家族的一分子。就跟皇族的通婚外交是一樣的。」


    真是商人作風,講求實際。其中講到玉葉後,就是以才貌雙全作為武器成了後宮的霸主。


    「但是讓我誠實問一句,玉袁國丈的繼承人就隻有玉鶯老爺一人吧?雖然也是因為身為長子,但其他兄弟都沒有意見嗎?」


    家族與財產越是雄厚,越是容易引發骨肉之爭。他們家有著多達十一名妻妾與十三名子女,難免讓人心生臆測。


    「關於這方麵,玉袁國丈的夫人們似乎是有分階級的。玉鶯老爺的令慈是正室,其他皆是側室,關係劃分得十分明確。」


    「原來如此。」


    所以真正的夫人唯有玉鶯母親一人,其他都隻是為了結為姻親才娶進門?


    (看起來像個老好人,想不到這麽薄情。)


    玉袁溫厚慈祥的長者形象,一口氣全變了樣。


    「我懂玉袁國丈這麽做的道理,隻是覺得其他眾多妾室的親屬好像會有怨言。」


    「這方麵大概就是國丈懂得打點吧。」


    雀一麵塞得滿嘴的月餅,一麵繼續偷窺。


    玉鶯他弟正在將異邦人暫居驛站的現況告知月君。


    「事情就是這樣,目前還勉強撐得過去。」


    「多謝相助。雖說情況緊急特殊,但民眾若是襲擊了異邦人,有可能演變成邦交問題。」


    「邦交問題是吧……」


    被太陽曬黑的壯士,帶著諷刺意味彎起嘴唇。


    「不過視家兄的方針而定,我再怎麽藏匿異邦人可能也是白費力氣。」


    玉鶯他弟講出教人驚駭的話來。外表像是個跑船的粗人,但在皇弟麵前說話並未失其分寸。


    「……恕我失禮,但我覺得玉鶯閣下似乎一心想挑起戰端。他在你們兄弟之間態度何如?」


    「……這不好說,但在下心裏有點頭緒。」


    玉鶯他弟交疊起節節分明的手指。


    「長兄的母親……我們兄弟姊妹都喚她一聲西母夫人,月君可知西母夫人原是識風之民出身?」


    「知道。」


    西母不知是取自「西王母」女神,或者指的是西都之母。也有可能是名字裏有「西」字。


    「西母夫人為人慈愛,向來關懷過去同族的其他識風之民。每當她陪同父親一起出外從事貿易,總是走訪各地的奴隸商人,解放每個見到的同胞。」


    「……這麽說來,玉鶯閣下莫非也和她一起……」


    「正是。識風之民大多數都是在砂歐找到的。據說西母夫人他們還曾經為受盡異邦人的虐待,瘦得隻剩皮包骨的同胞喂水送終。」


    貓貓聽了這事,覺得一半理解一半不解。雀麵孔扭曲,似乎也心有同感。


    「貓貓姑娘,你怎麽看?」


    「我不知該如何迴答。的確,這好像能構成啟戰端的理由。但我感覺它充其量隻能算是理由之一。」


    貓貓直話直說。就是這點可疑。作為理由可以理解,但就這麽個理由又不夠充分。雖然可說是為同胞報仇,但原本襲擊識風之民的是同一草原的部族。況且也不是隻有異邦人才會虐待奴隸。從國交觀點來看,與無故找碴差不了多少。


    貓貓與雀都覺得有疑問了,壬氏自然也不例外。


    「就隻有這個理由嗎?」


    壬氏開門見山地問了。


    「縱然是長兄,你們幾個弟弟也不至於對玉鶯閣下噤若寒蟬吧。不過我想大海閣下也是因為心懷不滿,才會來傾聽我的說法。」


    玉鶯他弟似乎名叫大海。很像是船家會取的名字。


    (名字裏沒有「玉」字。)


    貓貓心想,這就表示他不在繼承人之列了。


    玉葉後的名字有「玉」不知是因為自幼聰慧過人,抑或是進入後宮時才改了名?


    「玉鶯閣下想必也不能因為是弟弟,就不把港主放在眼裏。他給了你什麽好處?」


    大海的神情一瞬間顯得退縮,然後微微一笑。


    「月君您應該多找機會嶄露鋒芒,這樣就不會再有人說您是空有外表了。」


    「露鋒芒能有什麽好處?讓人來吹捧我嗎?」


    壬氏那張尊顏神色不變,但聽起來口氣變得輕鬆許多。大概隻是貓貓不知道,其實兩人已經見過幾次麵了吧。否則大海不可能無禮地說出這種有失言之嫌的話來。


    「長兄是拿砂歐海港的使用權來釣我。砂歐向來對外國船舶抽取高額的下碇稅,國內又有各國貨物往來熱絡,即使被趁機收取高額入口稅,還是不得不入港。如今長兄說換成我們來收這個稅,並將稅務交由我管理,隨便估計也有這個數字。」


    大海用五根手指比出了金額,但貓貓連那有幾個零都想像不到。


    「所以?」


    「怎麽還問我所以呢?」


    「乍看之下像是給你利權,但在我看來隻是增加你的重擔。大海閣下再有本事,要管理蕃舶進出的兩座大港恐怕還是有困難吧。還是說,閣下能把自己一分為二,變成兩人?莫非大海閣下能使仙術?」


    壬氏挖苦地說出荒唐的話來。大海表情不變。


    「我也有部下堪任左右手甚至是左右腳,交給他們處理就是了。」


    「把心腹留在可能成為戰場的地方?原本以為船家最講義氣,看來是我太抬舉你了。」


    壬氏擺明了在挑釁。


    (這……)


    光是待在一旁,就覺得心神都被耗光了。說的人跟聽的人都累。


    (難怪他想補充。)


    繼續用這種方式談話不把人逼瘋才怪。


    「海港的利權就是有如此大的價值。」


    「那麽,大海閣下以外的兄弟又為何保持沉默?他們可得不到像海港這麽大的甜頭吧。毋寧說考慮到攻打外國時必須負擔的軍費,怎麽想都是弊多於利。」


    「……我想是家兄對每個兄弟都解釋過益處吧。」


    貓貓與雀還在從帷幔後頭偷窺。月餅已經沒了,雀小口小口地啃麻花。


    「我就這麽繼續看下去沒關係嗎?」


    「沒關係的。」


    「不是,我是怕那個大海大哥知道了會不高興。」


    換作是貓貓,要是知道在密談的房間裏躲著這麽些侍女可不會高興到哪去。


    「我想那個人啊,光是要他跟月君談話就已經很不樂意了。尊貴的皇弟過於自謙,但說來說去還是很有才幹的。」


    (的確。)


    大海這名男子的年紀可能比壬氏大一輪以上,但看起來整場談話是由壬氏主導。彷佛他手中握有某種重要的線索。


    (是玉葉後給他通風報信了嗎?不對……)


    壬氏把一塊黑色的東西輕輕拋到案桌上。


    「你說的益處就是這個嗎?」


    黑色的塊狀物似乎是石頭,斷麵的光澤彷佛黑曜石,但不是那種礦石。


    「這在戌西州稱為燃石吧。」


    (燃石,可燃的石頭,所以那是石炭?)


    貓貓想起某個卷毛眼鏡捎來的信。


    「據聞蘊藏石炭的礦山就位於砂歐的海港附近。若是海港到手,下一步當然便是采礦。」


    壬氏確認般地說道。


    「戌西州比起中央,似乎很缺燃料啊。你們這兒晝夜寒暖溫差大,每至冬天總有不少人凍死。此地缺乏木材,而將麥稈或家畜糞便當成燃料使用,但產量時多時少。玉鶯閣下提起的條件若是將安定供應燃料列入考量,不光是大海閣下,其他兄弟必定也會感興趣。現在問題來了——」


    (啊,我最討厭的表情來了。)


    壬氏露出了拿問題給貓貓解決時的那種表情。在後宮當差的那段日子,她不知有多少次用瞧翻肚死蟬的眼神看他這張心術不正的笑臉。


    「玉鶯閣下與大海閣下,對石炭的事都隻字不提。不知道是為什麽?」


    (啊——這張臉有夠討打——)


    看得貓貓都同情起大海來了。壬氏做這種事時六親不認,會事前做好萬全準備,等封殺了對手所有退路後才付諸行動。


    「根據紀錄指出,戌西州過去曾開采過少量石炭。然而據說現今已不再開采,這是為什麽?」


    「山中礦藏也有枯竭的一天。」


    「真是如此嗎?」


    「……不知月君此話何意?」


    大海的聲調中開始帶有不悅。


    「沒什麽,隻是在想萬一中央重新看出石炭的價值,派人來監察的話會是什麽狀況。開采的石炭本來理當呈報中央,若是蓄意隱瞞會有何後果?」


    看來羅半那封吊詭的書信,是想通知他們戌西州開采石炭卻隱瞞不報。


    「石炭的開采從十七年前便不再上報朝廷了。在戌字一族的那場動亂當中,你說發生了什麽事呢?」


    「在下不知。」


    「不知道卻繼續使用?」


    「月君這是要一口咬定了?」


    大海與壬氏針鋒相對。方才越是相談甚歡,現在這樣就越是讓人心驚肉跳。


    「據說西都的冶鐵廠內是又黑又髒啊。」


    「既然是在冶鐵,髒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是啊,不管是燒木頭還是石炭,煤煙都是黑的。但是——」


    貓貓感覺壬氏似乎往她瞥了一眼。


    「獨特的臭味就藏不住了吧?再說,我已經查出有大量石炭被運進冶鐵廠了。」


    雀跟貓貓問過石炭的臭味。而壬氏就從臭味的特征推斷出冶鐵廠在使用此物,並搜集確鑿不移的證據。做事真是萬無一失。


    不過,大海可不會就此認罪。


    「從外國輸入石炭不是什麽稀奇事。竊以為您不該斷定那是在戌西州開采的石炭。」


    「既然如此,就拿帳本來給我看看如何?既然要從國外輸入石炭,總得用到船吧。」


    壬氏形狀優美的嘴唇,咧起嘴角形成了弧線。


    「您對我這個做弟弟的態度倒是很強硬呢。」


    大海一副不敢恭維的表情。


    「有證據態度就能強硬。」


    身為皇弟這樣辯解是有些窩囊,但也就表示他不會專橫濫權。


    「而且,我也準備了好處來拉攏你。」


    「……月君果然精明狡黠。」


    「關於石炭的使用,你們和先帝……不,是和『女皇』之間有過密約吧?」


    「您這麽想的根據是?」


    「就算族滅之後局勢如何混亂,掌財政的官署一樣是錙銖必較。直至去年都還在征收的稅今年說沒就沒了,官署定然追問。」


    貓貓腦中浮現羅半敲算盤的模樣。那家夥分明善於心算,卻總是隨身攜帶算盤,老實講啪啪啪的吵死了。


    「那就表示朝廷默許了石炭這事。既然如此,月君何故還要置喙?」


    「我不是說了?那是你們和太皇太後——『女皇』之間的密約,與當今皇上無關。無論皇上是不知情或是知情默許,其他人看到我插手管這事會如何行動?為了抽取到每一分稅,戶部那幫人想必會虎視眈眈吧。十七年來的開采量會被計算得分文不少,同時石炭的價值也會被重新評估。」


    (好討厭的嘴臉。)


    真的有必要補充嗎?貓貓倒覺得他講得生龍活虎的。


    「您這是在威脅我嗎?還以為您是來救濟蝗害哀鴻的,結果逼得我們民不聊生才是您的來意?」


    「我是想跟閣下提議,不是說過準備了好處來拉攏你嗎?我不知道石炭有多大價值,也不知道此地有這東西,不過就是塊石頭罷了。就當作是這樣吧。」


    「……得您網開一麵的代價是什麽?」


    大海眯起眼睛。


    「坦白講,我不認為開戰有益處。個人玩賭博無妨,但殃及社稷我就無法苟同了。假若玉鶯閣下在祭禮上暗示宣戰,西都百姓必將誌氣昂揚。屆時我就算阻止,你們仍有可能在局勢所逼下攻打外邦。」


    「您的意思是要我去阻止長兄嗎?」


    「正是如此。戰爭一打起來,不用等中央追究石炭的事,更大的損失自然會等著你們。首先為了戰事所需,大海閣下還得拿出進攻外邦所需的船舶呢。」


    壬氏說得有理。貓貓模糊地想起此地的地圖。戌西州草原廣大,糧食有限,光靠陸路不足以進攻外邦。


    「再說就我來看,你們兄弟姊妹當中就屬大海閣下最了解興兵動武的壞處。我的名字在閣下勸說其他兄弟姊妹時,應該能有幾分助益吧?」


    「……我能從中得利嗎?」


    「我已經說過了,石炭對中央而言是毫無價值的石頭。」


    貓貓啜飲早已涼掉的茶,覺得大海很可憐。被這個年紀比自己小了一輪的黃口孺子大放厥詞,他會有多不甘心啊。可是一看大海的神情,卻又好像不怎麽懊惱。


    貓貓偏著頭,看看不舍地盯著最後一根麻花的雀。


    「雀姊雀姊。」


    「怎麽啦,貓貓姑娘?」


    「我隻是忽然在想,這該不會根本是合謀吧?」


    貓貓忍不住問了。


    「嗬嗬嗬,高官達貴真是不好當呢,連勸說兄弟都需要正當借口。」


    貓貓這下明白大海為何鬥不過壬氏,卻還顯得心平氣和了。


    打從一開始,大海就是站在壬氏這一邊的。但礙於兄弟姊妹間有尊卑之分,不能公然反對。所以他來這一趟,隻是要得到被迫與壬氏合作的借口。


    貓貓覺得自己剛才還緊張老半天,簡直像個呆瓜。


    (還補充咧。)


    冷汗都白流了。


    (為政真是囉嗦。)


    貓貓重新痛切體悟到,自己說什麽都不想跟政事扯上瓜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藥師少女的獨語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向夏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向夏並收藏藥師少女的獨語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