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帕——橫也思來豎也思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
這般心事有誰知?
——明·馮夢龍《素帕》
一
《素帕》是馮夢龍在民間搜集到的一首民歌。自古智慧和慧語就多起源於民間,如《詩經》,大多數來自民間的口口傳唱,經過采詩官記錄,流傳下來,成為文化起源。來自民間的文學,大多簡單清澈,自然如流水,卻美如碧月當空,沒一絲牽強附會。
手帕是女子們貼身愛物,笑時掩口,悲時擦淚。漢樂府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之句,此處的手巾其實就是擦眼淚的手帕。
但是手帕,又不僅僅是實用之物,也承擔著傳情之義務,小小一方手帕,經有情人手手相傳,便情重千金。
手帕是絲織物,思縷綿密,千絲萬縷,橫豎相交。愛到深處愛無言,寫不出說不出,恰恰這一方手帕可表。橫橫豎豎都是絲,你要問我愛你有多深?一方手帕表真心。絲縷千萬織就成,橫也思來豎也思,取思之諧音。
古代女子衣服層層疊疊,可是那時候不流行在衣服上縫口袋,也沒有隨身挎包,手帕又不同於首飾可以掛在身上,手帕不用的時候放在哪兒呢?
唐五代詩人徐寅在詩裏給了後世人答案《尚書筵中詠紅手帕》:
鶴綾三尺曉霞濃,送與東家二八容。
羅帶繡裙輕好係,藕絲紅縷細初縫。
別來拭淚遮桃臉,行去包香墮粉胸。
無事把將纏皓腕,為君池上折芙蓉。
將手帕的功能和落處都寫出來了,傷心拭淚,羞遮桃花臉。忽然想要下池去折芙蓉花,帕子拿在手裏隻怕礙事,便將它纏在手腕上,輕輕一係,幹淨利落。
玉腕輕盈,絲帕輕覆,又添了一種美。
王舉之元曲《仙侶·手帕》也有描述帕子:
1
藕絲纖膩織春愁,粉線輕盈惹暮秋,銀葉拭殘香臉羞。玉溫柔,一半兒啼痕一半兒酒。
2
淚痕香沁汙鮫,墨跡淋漓損兔毫,心渺茫雲路遙。念奴嬌,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
柔軟、嫩粉的帕子上,有淚痕也有酒痕,心思縹緲的女子,落淚,飲酒,無不為相思苦。於是,將手中的帕子也汙了,提起筆來寫書信,字字句句都是亂心緒。失愛和相思,讓原本平靜如水的人心跌宕起伏,毫無落處。一點一滴的時光,俱是相思,俱是悲切。
古時的女子,需時時保持衣飾得體,妝容不亂,笑與淚是屬於自己的情緒,需要隨時掩飾。所以,無論走到哪裏,都拎著手帕,一條帕子,輕柔細膩,涼滑溫柔,如另一雙手的愛護。
閑時,或者纏在手腕上,或者掖於袖畔,飄飄揚揚,用時手腕一抖,空氣裏劃過一絲優雅,便如花綻放。
二
手帕也叫鮫綃,曆史悠久,原型是一塊便於隨身攜帶的小手巾。遠古時,人們打獵為生,經常長久呆在深山或森林,用手帕擦汗,驅趕蚊蟲。最早的時候,手帕材質粗糙,也沒有形狀,隻取其功用。還可以綁在棍子上,揮舞,用來嚇唬野獸。
手帕全世界通用,古羅馬古希臘時期都有手帕的身影,材質為亞麻,人們用它遮擋太陽或者係在腰裏當裝飾品,十七世紀,手帕進入法國宮廷,漸漸成為貴族用品。為了在小小一方手帕上顯示出身份的尊貴,貴婦們用金箔為手帕鑲邊兒,以珍珠相綴。任何過分的追求和精致都會失去最初的功能,當一方手帕綴滿珍珠,鑲嵌了金箔邊兒之後,用來擦淚不知道會不會劃傷臉?
路易十六登基後,手帕的發展已經可以用亂七八糟形容。人們隨心所欲裝飾和裁製手帕,於是,各種形狀、大小的幾何圖形手帕都出現在名媛貴婦們手中,她們將手帕裝飾了金箔,珍珠,寶石等等。手帕失去了最初的所有功能,完全淪為了女人們炫耀身份和虛榮的籌碼,在王後的建議下,路易十六下敕令:在朕整個王國領土內,手帕應是每一邊的長度相等!
規則規矩的方形手帕很快傳遍全世界,定格了最後的造型。
在中國,多為柔軟的棉或者輕薄的紗,滑膩、吸汗,洗滌後稍加熨燙,並不會變形。女子們總會在小東西上玩些雅致的花樣,最初時,手帕成為閨中密友,多為素色,幹淨簡單,湖藍、淺綠、淡藍、嫩粉、桃紅、豆綠、嬌黃、淡紫……五顏六色,繽紛靚麗。女人們搖曳在花徑上,隨手一抖,便騰起一抹鮮豔的煙霧。
有詩情雅意又手巧的女子,在手帕的一角,繡一叢竹菊或蘭草,繡一首小詩,或者,幹脆繡上自己名字中的某個字,大膽一些的,偷偷將情郎的名字繡一個字上去,每次展開手絹,都是一次小小的臉紅心跳,活潑的,手絹上飛舞著蝴蝶蹁躚,春心動了,多半遊曳著一雙鴛鴦……內宅是女子的世界,手絹卻藏著姑娘們的小秘密。
唐王建《宮詞》之四七: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畫一雙蟬。
紅羅手帕,鮮豔飛揚的顏色,女子大概是愛極了,便細心在帕子上畫了一雙蟬,為了不影響帕子的柔軟和輕滑,那蟬入畫必極小,極精致玲瓏,紅羅帕,一雙黑色的蟬,顏色配的美,蟬有纏綿之意,寓意也分外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後來,印染技術越來越先進,出現了印花手帕,印花手帕用本色棉紗織成坯布後,經漂練印花、裁剪、縫燙而成,成批的,一模一樣的手帕流入不同的女子之手,一樣的美麗,卻少了許多秘密和詩意。
等提花、浮紋仿繡、紗羅等工藝出現之後,手繡的帕子就少多了,撞帕的現象多了起來。
因不同需要,男人,女人,孩子各有相應的手帕。男人用的帕子簡單大方,印染裝飾無非幾道相間的藍白格子,女人用的帕子多印染花鳥魚蟲,批量生產的後果就是俗氣,孩子用的,多印卡通圖案……但,對女人來說,手帕不僅僅是生活用品,還是小秘密小心思的藏匿點,年輕姑娘們,在手帕邊角偷偷繡一個名字,或者幹脆素帕相贈,橫也絲來豎也絲。前些年,還能看見一些老年人,掏出手絹,一層層打開,裏麵包著她們零碎的私房錢,那些錢,秘密的,帶著欣喜和篤定,睡在手帕裏,藏在口袋裏。
三
不必千言萬語,一方舊帕,已然是相思意。
寶玉被父親鞭打受傷,睡在床上爬不起來,還惦記著瀟湘館裏的黛玉,於是命晴雯送兩塊舊帕子去。
正在輾轉惦記寶玉失眠的黛玉,手裏拿著兩條舊帕,懂得了他的心思,纏綿頓起,情思不絕,起床揮筆在兩條帕子上題了三首詩《題帕三絕》: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盡幅鮫鱗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隻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彩線難收麵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第一層意思,寶玉知道她會為他哭,為他難過,所以,送帕子以示關愛,告訴她,別哭了,擦擦淚;
第二層意思:我現在病在床上不能去看你,但是,我滿心裏全是你,橫也絲來豎也絲,你要保重!
黛玉懂了,可是她說,我怎麽能不心疼你?怎麽能不為你擔心?
哎,情多情苦,情深情虐,這個過程全是苦澀和糾結,想來愛情也像咖啡和茶一樣,因苦而受世人青睞——我偏要在這苦盡處,尋出甘潤和香醇!
帕子是寶玉黛玉這樣有才華有雅意的貴族公子小姐玩的猜謎遊戲,到了下人小紅那裏,帕子傳情摒除了這些文藝步驟,更直接了些——她徑直將帕子扔在了賈芸的麵前。賈芸會意,撿起來,換了自己的一塊還迴去,於是,一對兒女換帕定情成功了。
《紅樓夢》之前,唐朝元稹寫的傳奇《鶯鶯傳》,張生與鶯鶯相愛,也是從手帕題詩相贈開始的。
《鶯鶯傳》再往前的南北朝,有個叫蘇惠的才女,因為丈夫移情別戀,見了新人忘舊人,害她每日相思懨懨,形單影隻,怨恨與才情衝撞,最後怨尤妥協於才情和對愛的不舍,她做了一首迴文詩,用了幾個月時間織在一方帕子上,托人帶去外地送給忘情負義的丈夫。
蘇惠的迴文詩又名《迴文璿璣圖》,織於八寸見方錦帕上,用五色綿線織成,五色形成一幅色彩斑斕,珠璣滿腹的立體圖畫。
就是這小小方寸間的錦帕上,不但織進了五彩圖畫,還嵌入了迴文詩。橫讀豎讀三言讀五言讀七言讀,縱讀倒迴來讀,錦帕上的八百四十一個字,無論從何處斷句,從何處交叉,無論怎麽讀,都成一首詩!八百多字,竟然能衍化出數以千計的各種體裁的詩句,並且詩句纏綿悱惻,情深無限,絕無敷衍之字!
明代學者康萬民,苦研一生,撰下《璿璣圖讀法》一書,說明原圖的字跡分為五色,用以區別三、五、七言詩體。康萬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閱讀方法,分為正讀、反讀、起頭讀、逐步退一字讀、倒數逐步退一字讀、橫讀、斜讀、四角讀、中間輻射讀、角讀、相向讀、相反讀等十二種讀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詩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詩均悱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為之動顏。
又有人說,錦帕迴文詩,其實可讀出八千多首詩。
幾千年過去了,《織錦迴文詩》是詩壇和閨中之奇,別說無人超越,讀懂者都寥寥。康萬民研究了一生,亦並不確定是不是看懂了所有讀法!而蘇惠,從構思到將這奇怪的詩織進錦帕裏,隻用了幾個月的時間。
後世人尊稱此帕為《織綿迴文璿璣圖》。
這樣的絕世之才,見者無不為之感動,驚歎,蘇惠的丈夫也不例外,他手捧妻子的心血作品,決定迴到她的身邊去!
如此七竅玲瓏心,如此萬頃才華女,卻不得不屈從變態的時代,揮灑詩文和才華,隻為了挽迴一個渣男的心,實在是讓人心疼心堵的慌。
不寫情詞不寫詩,一方素帕寄心知。
心知拿了顛倒看,橫也絲來豎也絲。
這般心事有誰知?
——明·馮夢龍《素帕》
一
《素帕》是馮夢龍在民間搜集到的一首民歌。自古智慧和慧語就多起源於民間,如《詩經》,大多數來自民間的口口傳唱,經過采詩官記錄,流傳下來,成為文化起源。來自民間的文學,大多簡單清澈,自然如流水,卻美如碧月當空,沒一絲牽強附會。
手帕是女子們貼身愛物,笑時掩口,悲時擦淚。漢樂府長篇敘事詩《孔雀東南飛》中有:阿女默無聲,手巾掩口啼之句,此處的手巾其實就是擦眼淚的手帕。
但是手帕,又不僅僅是實用之物,也承擔著傳情之義務,小小一方手帕,經有情人手手相傳,便情重千金。
手帕是絲織物,思縷綿密,千絲萬縷,橫豎相交。愛到深處愛無言,寫不出說不出,恰恰這一方手帕可表。橫橫豎豎都是絲,你要問我愛你有多深?一方手帕表真心。絲縷千萬織就成,橫也思來豎也思,取思之諧音。
古代女子衣服層層疊疊,可是那時候不流行在衣服上縫口袋,也沒有隨身挎包,手帕又不同於首飾可以掛在身上,手帕不用的時候放在哪兒呢?
唐五代詩人徐寅在詩裏給了後世人答案《尚書筵中詠紅手帕》:
鶴綾三尺曉霞濃,送與東家二八容。
羅帶繡裙輕好係,藕絲紅縷細初縫。
別來拭淚遮桃臉,行去包香墮粉胸。
無事把將纏皓腕,為君池上折芙蓉。
將手帕的功能和落處都寫出來了,傷心拭淚,羞遮桃花臉。忽然想要下池去折芙蓉花,帕子拿在手裏隻怕礙事,便將它纏在手腕上,輕輕一係,幹淨利落。
玉腕輕盈,絲帕輕覆,又添了一種美。
王舉之元曲《仙侶·手帕》也有描述帕子:
1
藕絲纖膩織春愁,粉線輕盈惹暮秋,銀葉拭殘香臉羞。玉溫柔,一半兒啼痕一半兒酒。
2
淚痕香沁汙鮫,墨跡淋漓損兔毫,心渺茫雲路遙。念奴嬌,一半兒行書一半兒草。
柔軟、嫩粉的帕子上,有淚痕也有酒痕,心思縹緲的女子,落淚,飲酒,無不為相思苦。於是,將手中的帕子也汙了,提起筆來寫書信,字字句句都是亂心緒。失愛和相思,讓原本平靜如水的人心跌宕起伏,毫無落處。一點一滴的時光,俱是相思,俱是悲切。
古時的女子,需時時保持衣飾得體,妝容不亂,笑與淚是屬於自己的情緒,需要隨時掩飾。所以,無論走到哪裏,都拎著手帕,一條帕子,輕柔細膩,涼滑溫柔,如另一雙手的愛護。
閑時,或者纏在手腕上,或者掖於袖畔,飄飄揚揚,用時手腕一抖,空氣裏劃過一絲優雅,便如花綻放。
二
手帕也叫鮫綃,曆史悠久,原型是一塊便於隨身攜帶的小手巾。遠古時,人們打獵為生,經常長久呆在深山或森林,用手帕擦汗,驅趕蚊蟲。最早的時候,手帕材質粗糙,也沒有形狀,隻取其功用。還可以綁在棍子上,揮舞,用來嚇唬野獸。
手帕全世界通用,古羅馬古希臘時期都有手帕的身影,材質為亞麻,人們用它遮擋太陽或者係在腰裏當裝飾品,十七世紀,手帕進入法國宮廷,漸漸成為貴族用品。為了在小小一方手帕上顯示出身份的尊貴,貴婦們用金箔為手帕鑲邊兒,以珍珠相綴。任何過分的追求和精致都會失去最初的功能,當一方手帕綴滿珍珠,鑲嵌了金箔邊兒之後,用來擦淚不知道會不會劃傷臉?
路易十六登基後,手帕的發展已經可以用亂七八糟形容。人們隨心所欲裝飾和裁製手帕,於是,各種形狀、大小的幾何圖形手帕都出現在名媛貴婦們手中,她們將手帕裝飾了金箔,珍珠,寶石等等。手帕失去了最初的所有功能,完全淪為了女人們炫耀身份和虛榮的籌碼,在王後的建議下,路易十六下敕令:在朕整個王國領土內,手帕應是每一邊的長度相等!
規則規矩的方形手帕很快傳遍全世界,定格了最後的造型。
在中國,多為柔軟的棉或者輕薄的紗,滑膩、吸汗,洗滌後稍加熨燙,並不會變形。女子們總會在小東西上玩些雅致的花樣,最初時,手帕成為閨中密友,多為素色,幹淨簡單,湖藍、淺綠、淡藍、嫩粉、桃紅、豆綠、嬌黃、淡紫……五顏六色,繽紛靚麗。女人們搖曳在花徑上,隨手一抖,便騰起一抹鮮豔的煙霧。
有詩情雅意又手巧的女子,在手帕的一角,繡一叢竹菊或蘭草,繡一首小詩,或者,幹脆繡上自己名字中的某個字,大膽一些的,偷偷將情郎的名字繡一個字上去,每次展開手絹,都是一次小小的臉紅心跳,活潑的,手絹上飛舞著蝴蝶蹁躚,春心動了,多半遊曳著一雙鴛鴦……內宅是女子的世界,手絹卻藏著姑娘們的小秘密。
唐王建《宮詞》之四七:緶得紅羅手帕子,中心細畫一雙蟬。
紅羅手帕,鮮豔飛揚的顏色,女子大概是愛極了,便細心在帕子上畫了一雙蟬,為了不影響帕子的柔軟和輕滑,那蟬入畫必極小,極精致玲瓏,紅羅帕,一雙黑色的蟬,顏色配的美,蟬有纏綿之意,寓意也分外美。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再後來,印染技術越來越先進,出現了印花手帕,印花手帕用本色棉紗織成坯布後,經漂練印花、裁剪、縫燙而成,成批的,一模一樣的手帕流入不同的女子之手,一樣的美麗,卻少了許多秘密和詩意。
等提花、浮紋仿繡、紗羅等工藝出現之後,手繡的帕子就少多了,撞帕的現象多了起來。
因不同需要,男人,女人,孩子各有相應的手帕。男人用的帕子簡單大方,印染裝飾無非幾道相間的藍白格子,女人用的帕子多印染花鳥魚蟲,批量生產的後果就是俗氣,孩子用的,多印卡通圖案……但,對女人來說,手帕不僅僅是生活用品,還是小秘密小心思的藏匿點,年輕姑娘們,在手帕邊角偷偷繡一個名字,或者幹脆素帕相贈,橫也絲來豎也絲。前些年,還能看見一些老年人,掏出手絹,一層層打開,裏麵包著她們零碎的私房錢,那些錢,秘密的,帶著欣喜和篤定,睡在手帕裏,藏在口袋裏。
三
不必千言萬語,一方舊帕,已然是相思意。
寶玉被父親鞭打受傷,睡在床上爬不起來,還惦記著瀟湘館裏的黛玉,於是命晴雯送兩塊舊帕子去。
正在輾轉惦記寶玉失眠的黛玉,手裏拿著兩條舊帕,懂得了他的心思,纏綿頓起,情思不絕,起床揮筆在兩條帕子上題了三首詩《題帕三絕》:
其一
眼空蓄淚淚空垂,暗灑閑拋卻為誰。
盡幅鮫鱗勞解贈,叫人焉得不傷悲。
其二
拋珠滾玉隻偷潸,鎮日無心鎮日閑。
枕上袖邊難拂拭,任他點點與斑斑。
其三
彩線難收麵上珠,湘江舊跡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識香痕漬也無?
第一層意思,寶玉知道她會為他哭,為他難過,所以,送帕子以示關愛,告訴她,別哭了,擦擦淚;
第二層意思:我現在病在床上不能去看你,但是,我滿心裏全是你,橫也絲來豎也絲,你要保重!
黛玉懂了,可是她說,我怎麽能不心疼你?怎麽能不為你擔心?
哎,情多情苦,情深情虐,這個過程全是苦澀和糾結,想來愛情也像咖啡和茶一樣,因苦而受世人青睞——我偏要在這苦盡處,尋出甘潤和香醇!
帕子是寶玉黛玉這樣有才華有雅意的貴族公子小姐玩的猜謎遊戲,到了下人小紅那裏,帕子傳情摒除了這些文藝步驟,更直接了些——她徑直將帕子扔在了賈芸的麵前。賈芸會意,撿起來,換了自己的一塊還迴去,於是,一對兒女換帕定情成功了。
《紅樓夢》之前,唐朝元稹寫的傳奇《鶯鶯傳》,張生與鶯鶯相愛,也是從手帕題詩相贈開始的。
《鶯鶯傳》再往前的南北朝,有個叫蘇惠的才女,因為丈夫移情別戀,見了新人忘舊人,害她每日相思懨懨,形單影隻,怨恨與才情衝撞,最後怨尤妥協於才情和對愛的不舍,她做了一首迴文詩,用了幾個月時間織在一方帕子上,托人帶去外地送給忘情負義的丈夫。
蘇惠的迴文詩又名《迴文璿璣圖》,織於八寸見方錦帕上,用五色綿線織成,五色形成一幅色彩斑斕,珠璣滿腹的立體圖畫。
就是這小小方寸間的錦帕上,不但織進了五彩圖畫,還嵌入了迴文詩。橫讀豎讀三言讀五言讀七言讀,縱讀倒迴來讀,錦帕上的八百四十一個字,無論從何處斷句,從何處交叉,無論怎麽讀,都成一首詩!八百多字,竟然能衍化出數以千計的各種體裁的詩句,並且詩句纏綿悱惻,情深無限,絕無敷衍之字!
明代學者康萬民,苦研一生,撰下《璿璣圖讀法》一書,說明原圖的字跡分為五色,用以區別三、五、七言詩體。康萬民研究出了一套完整的閱讀方法,分為正讀、反讀、起頭讀、逐步退一字讀、倒數逐步退一字讀、橫讀、斜讀、四角讀、中間輻射讀、角讀、相向讀、相反讀等十二種讀法,可得五言、六言、七言詩四千二百零六首;每一首詩均悱惻幽怨,一往情深,真情流露,令人為之動顏。
又有人說,錦帕迴文詩,其實可讀出八千多首詩。
幾千年過去了,《織錦迴文詩》是詩壇和閨中之奇,別說無人超越,讀懂者都寥寥。康萬民研究了一生,亦並不確定是不是看懂了所有讀法!而蘇惠,從構思到將這奇怪的詩織進錦帕裏,隻用了幾個月的時間。
後世人尊稱此帕為《織綿迴文璿璣圖》。
這樣的絕世之才,見者無不為之感動,驚歎,蘇惠的丈夫也不例外,他手捧妻子的心血作品,決定迴到她的身邊去!
如此七竅玲瓏心,如此萬頃才華女,卻不得不屈從變態的時代,揮灑詩文和才華,隻為了挽迴一個渣男的心,實在是讓人心疼心堵的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