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時,一直以來在朝堂之上保持緘默不語的韋真竟出人意料地開了口:“愛卿既然聲稱應當以朕的意誌為主導,那麽不知是否願意聆聽一下朕的見解呢?”
他這突如其來的發言,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震驚了身旁的朱太後以及朝堂上的眾多臣子。
“陛下乃是晉國之主,金口玉言,所言所行自是無人可置喙。”
朱宣顯然未曾料到韋真竟會在此刻跳出,然而他對晉國的忠心卻也是毋庸置疑的,故而絕不會出言駁斥韋真所說之話語。
“甚好!既然如此,那朕便來談談自身對此事的見解。”
隻聞韋真話音未落,其周身的氣勢瞬間驟變,仿若脫胎換骨一般。
方才還顯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之人,此刻竟是信心滿滿、意氣風發,這突如其來的轉變令朝堂之上的一眾大臣們皆是驚愕不已。
他們紛紛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仿佛煥然一新的韋真,恍惚之間,竟好似從他的身上捕捉到了一抹似曾相識的非凡風采。
“首先,關於前將軍從元州撤軍這一決策,依朕之見,並無任何不妥之處。還望母後能夠靜下心來,聆聽兒臣詳細闡述其中緣由……”
韋真抬眼望去,隻見朱太後那絕美的麵龐此刻被憤怒所籠罩,一雙美眸怒視著自己,仿佛要噴出火來一般。
說罷,韋真稍稍停頓片刻,觀察了一下朱太後的神色變化,見她雖然依舊滿臉怒意,但並沒有打斷自己說話的意思,這才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太後有所不知,元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火不斷。
前些年,秦軍更是曾一度占領此地長達數月之久。當地的百姓和世家們早已習慣了戰亂與政權更迭,他們的心性也變得反複無常起來。
對於我們大晉也好,對於秦國也罷,他們都難以產生真正的歸屬感。
所以,一旦秦國大軍再度逼近,元州這塊土地恐怕就會成為孤立無援的飛地,難以堅守!
正因如此,前將軍選擇撤軍之舉,以朕之見,並無太大過錯。”
話音剛落,朱宣便迫不及待地高聲附和道:“陛下聖明!陛下高瞻遠矚,洞察秋毫,此等決策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他一邊說著,一邊還朝著韋真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顯然對韋真能站出來支持自己感到十分滿意。
然而,就在朱宣滿心歡喜之時,韋真卻話鋒陡然一轉,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嘲諷之色,輕笑道:“不過嘛……”
“前將軍,您難道就未曾想過嗎?如此輕易地不戰而退,把元州這般重地拱手相讓於秦國。
那趙國將會怎樣看待咱們晉國呢?天下之人又會以何種目光審視我們晉國?
倘若此時秦國進犯我神州大地,晉國的眾多將士們心中究竟還能留存下幾分奮勇抗爭的膽量和氣魄呢?”
朱宣聽到這番話後,不禁微微一怔,因為他確實從未認真思索過來自外界的種種看法和評價。
然而,對於自己麾下那些忠誠勇敢的將士們,他內心深處始終懷著十足的信任。
“陛下請放心!若秦國再次膽敢前來侵犯,末將定然會身先士卒,為陛下您牢牢守護住這片神州大地!
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皇帝韋真微微一笑,緩緩搖頭道:“嗬嗬,愛卿的耿耿忠心,朕從來都不曾產生過半分懷疑。
但是愛卿啊,你可曾仔細思量過,這神州之地乃是我大晉的龍興之所,意義非凡。
一旦真的與秦國在這塊土地上交鋒激戰起來,那麽朝廷的威嚴和體麵是否能夠得以保全?
我晉國曆經數代傳承下來的國運和國祚又是否還可以繼續長久存續下去呢?”
韋真這一番話語猶如重錘一般狠狠地敲擊在了朱宣的心間,令他瞬間變得啞口無言。
的確,如果秦國當真悍然發兵進攻神州,恐怕整個神州都會陷入一片戰火紛飛之中,慘遭蹂躪和破壞。
屆時,就算自己擁有滿腔熱血和勇氣,又怎能有足夠的自信去確保朝廷的絕對安全呢?
想到此處,朱宣隻覺得心頭沉甸甸的,仿佛壓著一塊巨石般令人喘不過氣來。
韋真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眾人皆麵露驚色,尤以朱宣等人為甚。
就連一向沉穩的朱太後,此刻也不禁微微蹙眉,心中暗自思索起來:‘若秦軍果真來襲,這神都朝廷還能否安然無恙?’
須知晉國最為強大的攝政王韋雲,都已慘敗於秦將之手。
而今晉國四州之地的兵力狀況甚是吃緊,倘若戰火燃起,恐怕難以給予神州強有力的援助支持。
韋雲西征秦國之際,曾自各州大肆抽調兵員。
時至如今,除卻神州之外,定州與東州的士卒人數均已頗為稀少,形勢嚴峻。
尤其是方州,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正處於秦趙兩國交界之處。
且方州此時正對保州發動攻勢,自身尚且應接不暇,更是無暇顧及神州朝廷這邊的安危。
細細盤算下來,現今的神州所擁有的軍力著實不容樂觀。僅有八萬戰鬥力已然大幅削弱的解軍卒以及寥寥數萬守備軍團而已。
而真正稱得上具備一定戰力的,唯有朱宣從元州戰場帶迴的那五萬大軍。
然而,這總計不足二十萬的軍隊,當真能夠抵禦來勢洶洶的秦軍麽?
所有人的心頭都縈繞著深深的疑問,此時的晉國已不再擁有最初那副天下無敵、睥睨四方的豪邁姿態和強大自信。
曾經不可一世的晉國,其國民的心態正隨著一場又一場慘痛的失利而逐漸分崩離析,仿佛一座根基動搖的大廈,隨時可能轟然倒塌。
他這突如其來的發言,猶如一顆重磅炸彈,瞬間震驚了身旁的朱太後以及朝堂上的眾多臣子。
“陛下乃是晉國之主,金口玉言,所言所行自是無人可置喙。”
朱宣顯然未曾料到韋真竟會在此刻跳出,然而他對晉國的忠心卻也是毋庸置疑的,故而絕不會出言駁斥韋真所說之話語。
“甚好!既然如此,那朕便來談談自身對此事的見解。”
隻聞韋真話音未落,其周身的氣勢瞬間驟變,仿若脫胎換骨一般。
方才還顯得唯唯諾諾、謹小慎微之人,此刻竟是信心滿滿、意氣風發,這突如其來的轉變令朝堂之上的一眾大臣們皆是驚愕不已。
他們紛紛瞪大雙眼,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個仿佛煥然一新的韋真,恍惚之間,竟好似從他的身上捕捉到了一抹似曾相識的非凡風采。
“首先,關於前將軍從元州撤軍這一決策,依朕之見,並無任何不妥之處。還望母後能夠靜下心來,聆聽兒臣詳細闡述其中緣由……”
韋真抬眼望去,隻見朱太後那絕美的麵龐此刻被憤怒所籠罩,一雙美眸怒視著自己,仿佛要噴出火來一般。
說罷,韋真稍稍停頓片刻,觀察了一下朱太後的神色變化,見她雖然依舊滿臉怒意,但並沒有打斷自己說話的意思,這才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道:“太後有所不知,元州自古以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戰火不斷。
前些年,秦軍更是曾一度占領此地長達數月之久。當地的百姓和世家們早已習慣了戰亂與政權更迭,他們的心性也變得反複無常起來。
對於我們大晉也好,對於秦國也罷,他們都難以產生真正的歸屬感。
所以,一旦秦國大軍再度逼近,元州這塊土地恐怕就會成為孤立無援的飛地,難以堅守!
正因如此,前將軍選擇撤軍之舉,以朕之見,並無太大過錯。”
話音剛落,朱宣便迫不及待地高聲附和道:“陛下聖明!陛下高瞻遠矚,洞察秋毫,此等決策實在令人欽佩不已!”
他一邊說著,一邊還朝著韋真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顯然對韋真能站出來支持自己感到十分滿意。
然而,就在朱宣滿心歡喜之時,韋真卻話鋒陡然一轉,臉上露出一絲淡淡的嘲諷之色,輕笑道:“不過嘛……”
“前將軍,您難道就未曾想過嗎?如此輕易地不戰而退,把元州這般重地拱手相讓於秦國。
那趙國將會怎樣看待咱們晉國呢?天下之人又會以何種目光審視我們晉國?
倘若此時秦國進犯我神州大地,晉國的眾多將士們心中究竟還能留存下幾分奮勇抗爭的膽量和氣魄呢?”
朱宣聽到這番話後,不禁微微一怔,因為他確實從未認真思索過來自外界的種種看法和評價。
然而,對於自己麾下那些忠誠勇敢的將士們,他內心深處始終懷著十足的信任。
“陛下請放心!若秦國再次膽敢前來侵犯,末將定然會身先士卒,為陛下您牢牢守護住這片神州大地!
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也在所不惜!”
皇帝韋真微微一笑,緩緩搖頭道:“嗬嗬,愛卿的耿耿忠心,朕從來都不曾產生過半分懷疑。
但是愛卿啊,你可曾仔細思量過,這神州之地乃是我大晉的龍興之所,意義非凡。
一旦真的與秦國在這塊土地上交鋒激戰起來,那麽朝廷的威嚴和體麵是否能夠得以保全?
我晉國曆經數代傳承下來的國運和國祚又是否還可以繼續長久存續下去呢?”
韋真這一番話語猶如重錘一般狠狠地敲擊在了朱宣的心間,令他瞬間變得啞口無言。
的確,如果秦國當真悍然發兵進攻神州,恐怕整個神州都會陷入一片戰火紛飛之中,慘遭蹂躪和破壞。
屆時,就算自己擁有滿腔熱血和勇氣,又怎能有足夠的自信去確保朝廷的絕對安全呢?
想到此處,朱宣隻覺得心頭沉甸甸的,仿佛壓著一塊巨石般令人喘不過氣來。
韋真此言一出,猶如一石激起千層浪,在場眾人皆麵露驚色,尤以朱宣等人為甚。
就連一向沉穩的朱太後,此刻也不禁微微蹙眉,心中暗自思索起來:‘若秦軍果真來襲,這神都朝廷還能否安然無恙?’
須知晉國最為強大的攝政王韋雲,都已慘敗於秦將之手。
而今晉國四州之地的兵力狀況甚是吃緊,倘若戰火燃起,恐怕難以給予神州強有力的援助支持。
韋雲西征秦國之際,曾自各州大肆抽調兵員。
時至如今,除卻神州之外,定州與東州的士卒人數均已頗為稀少,形勢嚴峻。
尤其是方州,其地理位置至關重要,正處於秦趙兩國交界之處。
且方州此時正對保州發動攻勢,自身尚且應接不暇,更是無暇顧及神州朝廷這邊的安危。
細細盤算下來,現今的神州所擁有的軍力著實不容樂觀。僅有八萬戰鬥力已然大幅削弱的解軍卒以及寥寥數萬守備軍團而已。
而真正稱得上具備一定戰力的,唯有朱宣從元州戰場帶迴的那五萬大軍。
然而,這總計不足二十萬的軍隊,當真能夠抵禦來勢洶洶的秦軍麽?
所有人的心頭都縈繞著深深的疑問,此時的晉國已不再擁有最初那副天下無敵、睥睨四方的豪邁姿態和強大自信。
曾經不可一世的晉國,其國民的心態正隨著一場又一場慘痛的失利而逐漸分崩離析,仿佛一座根基動搖的大廈,隨時可能轟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