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政大殿內,燈火通明,氣氛凝重。扶蘇高坐於龍椅之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群臣。“匈奴欲犯我邊境,諸位愛卿有何良策?”他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在空曠的大殿內迴響。


    此言一出,朝堂上頓時議論紛紛。有人認為應以武力震懾匈奴;有人則支持主張先禮後兵。


    一時間大臣也沒個統一意見


    這時,年輕的將領章邯站了出來,他身姿挺拔,眼神堅定:“陛下,臣有一計。我們可在邊境加固防禦工事,同時暗中集結精銳騎兵,若匈奴來犯,我們既能堅守城池,又能以騎兵突襲,打他們個措手不及。”


    扶蘇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讚許:“章邯所言,甚合朕意。朕決定,一麵派使者前往匈奴,爭取和平解決;一麵令蒙恬將軍負責加固邊境防禦,暗中集結騎兵,以備不時之需。”


    “陛下聖明!”群臣紛紛跪地領命。


    散朝後,扶蘇迴到勤政殿,繼續審閱關於邊境防禦的奏折。燭光搖曳,他的身影在牆壁上被拉得很長。不知過了多久,他揉了揉酸澀的眼睛,靠在椅背上,思緒飄向遠方。


    就在這時,殿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輕聲說道:“陛下,國舅爺求見。”


    “宣。”扶蘇坐直身子,整理了一下衣冠。


    項羽走進殿內,跪地行禮:“陛下,臣聽聞匈奴欲犯境,願率項氏子弟兵為陛下效力,保家衛國。”他的聲音沉穩,眼神中透著忠誠。


    扶蘇看著他,心中一動。項氏一族在楚地根基深厚,若能得到他們的支持,對邊境防禦無疑是一大助力。“項愛卿忠心可鑒,朕準了。”他微笑著說道,“不過,此事還需從長計議,你先迴去,靜候朕的安排。”


    “謝陛下!”項羽退下後,扶蘇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項氏一族此舉雖有忠心,但也可能有自己的考量。如何平衡各方勢力,利用好這股力量,成為了他亟待解決的問題。


    接下來的日子裏,鹹陽城一片忙碌。使者帶著國書前往匈奴,蒙恬在邊境日夜操勞,加固防禦工事,訓練騎兵。項氏子弟兵也開始集結,準備隨時奔赴戰場。


    而在朝堂之上,關於分封諸侯的爭論再次掀起波瀾。一些大臣認為,分封諸侯會削弱中央集權,不利於國家的穩定;而另一些大臣則堅持當初的承諾,認為分封是安撫功臣的必要手段。


    扶蘇坐在龍椅上,靜靜地聽著群臣的爭論。他知道,這是一個兩難的抉擇,每一個決定都關乎著大秦的未來。他的目光在群臣身上一一掃過,心中權衡著利弊。


    “陛下,臣以為,分封諸侯之事,可緩不可急。”馮去疾站出來,打破了朝堂上的爭論,“如今國家內憂外患,應先集中精力解決匈奴問題,待局勢穩定後,再行分封之事,也可從長計議。”


    扶蘇聽後,心中暗自點頭。馮去疾所言,正合他意。他沉思片刻,緩緩說道:“右丞相所言極是。分封諸侯之事,暫且擱置。待匈奴問題解決後,朕自會與諸位愛卿商議。”


    朝堂上頓時安靜下來,群臣紛紛跪地領命。


    夜晚,扶蘇獨自一人來到鹹陽宮的城樓上。他望著遠處的燈火,心中滿是憂慮。匈奴的威脅、分封的難題、各方勢力的平衡,每一件事都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但他知道,作為大秦的皇帝,他不能退縮,必須肩負起這天下的重任。


    “陛下,夜深了,迴宮歇息吧。”一個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上前,輕聲說道。


    扶蘇迴過頭,看了看小太監,微微點頭:“好,迴宮。”他的聲音裏帶著一絲疲憊,但更多的是堅定。他知道,明天,又是新的挑戰在等待著他。


    幾日後,出使匈奴的使者傳迴消息,匈奴單於態度強硬,毫無罷兵之意,朝堂氣氛愈發緊張。扶蘇緊急召集眾臣,商討應對之策。


    “陛下,匈奴冥頑不靈,唯有一戰!”大將軍王賁再次請戰,言辭激昂,他的胡須隨著情緒微微顫動,眼神中滿是渴望出征的堅毅。


    “王將軍所言雖有道理,但戰爭一旦開啟,生靈塗炭,百姓又將陷入水深火熱之中。”禦史大夫蒙毅憂心忡忡,眉頭緊鎖,拱手說道,“臣建議,可先派人截斷匈奴的糧草補給線,削弱其戰力,再尋機而動。”


    朝堂之上,眾人各執一詞,爭論不休。就在這時,一位謀士從人群中走出,此人正是陳平。他身姿挺拔,風度翩翩,不慌不忙地拱手道:“陛下,臣有一計。匈奴之所以屢屢進犯,無非是貪圖我大秦的財物與土地。我們可佯裝示弱,在邊境擺出物資豐富卻兵力薄弱的假象,引匈奴主力前來搶奪,然後以伏兵圍而殲之。”


    扶蘇聽聞,眼中閃過一絲讚賞:“陳卿之計,甚妙。但此計關鍵在於誘敵深入,務必做到萬無一失。”


    商議已定,扶蘇即刻下令,命蒙恬依計行事。蒙恬領命後,火速奔赴邊境,精心布置陷阱。他挑選精銳士兵埋伏在山穀兩側,又在邊境城鎮故意堆積大量物資,隻等匈奴上鉤。


    與此同時,鹹陽城內,項氏一族積極籌備出征事宜。項羽身披戰甲,手持長槍,在練兵場上不斷演練,他的身姿矯健,氣勢非凡,引得士兵們陣陣喝彩。虞姬在一旁靜靜觀看,眼中滿是關切與愛意。


    “羽哥,此去邊境,你一定要平安歸來。”虞姬輕聲說道,聲音中帶著一絲擔憂。


    項羽轉過頭,看著虞姬,眼中滿是溫柔:“虞兒放心,我定會凱旋而歸,迴來就娶你。”


    幾日後,匈奴單於果然中計,親率大軍前來搶奪物資。當他們進入秦軍的包圍圈時,蒙恬一聲令下,伏兵四起,喊殺聲震天。匈奴軍隊頓時陷入混亂,被秦軍殺得節節敗退。


    “不好,我們中埋伏了!”匈奴單於驚慌失措,連忙下令撤退。但此時退路已被截斷,他們陷入了絕境。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匈奴軍隊損失慘重,單於被迫求和。蒙恬將消息傳迴鹹陽,朝堂上下一片歡騰。


    “陛下聖明,此戰大獲全勝,匈奴短時間內不敢再犯我邊境!”大臣們紛紛跪地祝賀。


    扶蘇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都是諸位愛卿和將士們的功勞。此次勝利,來之不易,朕定當論功行賞。”


    然而,就在眾人歡慶之時,南方傳來消息,百越之地發生叛亂,當地部落聯合起來,企圖脫離大秦的統治。


    “百越叛亂,不可小覷。”扶蘇神色凝重,“朕決定,派王賁將軍率大軍南下平叛。”


    王賁領命出征,扶蘇又開始著手處理國內事務。他深知,經過這一係列的動蕩,大秦需要一段時間休養生息。於是,他下令減輕賦稅,鼓勵農桑,大力發展經濟。


    在朝堂之上,扶蘇也開始著手整頓吏治。他選拔了一批清正廉潔、有才能的官員,替換那些貪汙腐敗、無能之輩。一時間,朝堂風氣煥然一新。


    隨著時間的推移,大秦逐漸恢複了往日的繁榮。百姓們安居樂業,商業貿易日益繁榮,鹹陽城再次成為了繁華的中心。


    而項羽和虞姬的婚禮也在一片喜慶的氛圍中舉行。扶蘇親自擔任證婚人,他看著這對新人,心中感慨萬千。


    “今日,朕見證你們結為夫妻,願你們夫妻恩愛,白頭偕老。”扶蘇微笑著說道。


    “謝陛下!”項羽和虞姬跪地謝恩,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婚禮結束後,項羽找到扶蘇,單膝跪地:“陛下,末將願為大秦繼續效力,懇請陛下給末將一個機會。”


    扶蘇看著他,眼中滿是信任:“好,朕命你為驃騎將軍,負責訓練騎兵,日後若有戰事,朕定當派你出征。”


    “謝陛下!”項羽領命而去,心中充滿了鬥誌。


    扶蘇望著項羽離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希望大秦能在這一片祥和中繼續繁榮昌盛,永享太平。


    項羽受命後,全身心投入騎兵訓練。鹹陽城外的校場上,每日都能聽見他激昂的號令聲。


    他親自挑選良駒,從各地招募擅長騎射的勇士,精心打磨這支騎兵隊伍。


    烈日下,他與士兵們一同揮汗如雨,耐心指導每一個騎射動作;月色中,他還在研究戰術,製定訓練計劃,力求將這支騎兵打造成大秦的精銳之師。


    隨著騎兵訓練漸入佳境,扶蘇將目光投向了大秦的經濟建設。他召集各地的商賈與農官,在鹹陽宮議政殿共商發展大計。議政殿內,氣氛熱烈,眾人各抒己見。


    “陛下,如今商路暢通,然各地度量衡不一,交易多有不便。”一位老商賈恭敬地說道,眼中滿是憂慮。


    扶蘇微微頷首,陷入沉思。此時,丞相馮去疾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臣以為當年始皇帝的統一度量衡勢在必行,如此方能促進商業繁榮,便利百姓生活。”


    “丞相所言極是。”扶蘇當即拍板,“傳朕旨意,頒行統一的度量衡標準繼續執行,在全國範圍內繼續推行。”


    詔令一下,各地紛紛響應。工匠們日夜趕工,製作標準的度量器具;官員們深入市井,監督推行。一時間,大秦境內的交易變得公平有序,商業活動愈發活躍。


    與此同時,南方的王賁大軍也傳來捷報。經過數月苦戰,他們成功平定百越叛亂。百越各部落紛紛歸降,大秦的版圖得以進一步拓展。


    “陛下,百越已定,南方初安。”使者跪地呈上捷報,聲音中帶著幾分激動。


    “好!”扶蘇龍顏大悅,“傳朕旨意,厚賞王賁將軍及全體將士。”


    然而,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北方草原上,匈奴新單於即位,此人野心勃勃,對大秦邊境虎視眈眈。邊關急報如雪片般飛至鹹陽宮,朝堂之上再次陷入緊張氣氛。


    “陛下,匈奴新單於蠢蠢欲動,臣以為當先發製人,主動出擊。”蒙恬上前請戰,目光堅定。


    “不可。”扶蘇擺了擺手,“我大秦剛經曆諸多戰事,百姓需要休養生息。先加強邊境防禦,再觀其動向。”


    於是,蒙恬返迴邊境,加固長城防線,增設烽火台,日夜巡邏。同時,扶蘇還派遣使者前往匈奴,試圖通過外交手段化解危機。


    在等待匈奴迴複期間,扶蘇在國內推行文化改革。他下令在各地興辦學校,傳播儒家經典,培養人才。一時間,大秦境內書聲琅琅,文化氛圍日益濃厚。


    不久,匈奴使者來到鹹陽。朝堂之上,氣氛劍拔弩張。匈奴使者態度傲慢,提出諸多無理要求。


    “我單於說了,大秦需割讓北方三郡,否則,戰火難免。”匈奴使者仰著頭,語氣囂張。


    “荒謬!”扶蘇怒目而視,“我大秦領土,一寸也不可讓。迴去告訴你們單於,若敢進犯,必讓他有來無迴!”


    匈奴使者拂袖而去,一場大戰似乎一觸即發。


    麵對嚴峻形勢,扶蘇一麵加緊備戰,一麵積極聯絡周邊部落,孤立匈奴。他還下令讓項羽的騎兵隊伍加快訓練進度,隨時準備奔赴戰場。


    鹹陽城內,百姓們紛紛響應號召,為軍隊籌備糧草、打造兵器。各行各業眾誌成城,共禦外敵。


    大戰前夕,扶蘇身著戰甲,親自來到校場檢閱軍隊。他的目光掃過每一位士兵,眼中滿是信任與鼓勵。


    “將士們!”扶蘇的聲音響徹校場,“匈奴妄圖侵犯我大秦,掠奪我百姓。今日,我們在此嚴陣以待,定要讓他們知道,大秦的威嚴不可侵犯!”


    “大秦必勝!大秦必勝!”士兵們齊聲高唿,聲音震耳欲聾,士氣高漲到了極點。


    此時,天邊晚霞似火,映照著整支軍隊,仿若一幅壯麗的出征圖。扶蘇望著眼前的將士,心中充滿信心。他堅信,隻要大秦上下一心,定能戰勝一切來犯之敵,守護好大秦的江山社稷 。


    就在鹹陽城全軍枕戈待旦之際,一封加急密信悄然送入扶蘇手中。這密信來自匈奴王庭的一位內線,信中透露匈奴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新單於雖野心勃勃,但不少部落長老因忌憚大秦實力,對貿然開戰心懷抵觸。得知這一消息,扶蘇陷入了沉思,他深知這是一個可利用的契機,或許能兵不血刃化解危機。


    第二日,扶蘇召集朝堂上的謀士們商議對策。陳平率先獻策:“陛下,我們可暗中聯絡那些反對開戰的匈奴部落長老,許以重利,分化他們與單於的關係。同時,在邊境展示我大秦雄厚的軍事實力,讓他們明白開戰對匈奴百害而無一利。”


    扶蘇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讚許:“陳卿所言有理,就依此計行事。”


    於是,大秦派出了多支秘密使團,攜帶大量財寶,潛入匈奴境內,與那些反對戰爭的部落長老接觸。與此同時,蒙恬在邊境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精銳的秦軍方陣整齊劃一,騎兵往來如電,一時間黃沙漫天,喊殺聲震天。這場演習不僅是對士兵的訓練,更是一場對匈奴的威懾。


    消息傳到匈奴王庭,那些原本就對戰爭心存疑慮的部落長老們更加動搖。他們紛紛向單於進言,勸其慎重考慮開戰之事。新單於雖心有不甘,但麵對內部的反對聲浪和大秦強大的軍事威懾,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計劃。


    然而,就在局勢看似朝著有利方向發展時,一個意外打破了平衡。匈奴單於的親信中,有一人被利益蒙蔽雙眼,暗中與大秦的敵國勾結,企圖挑起戰爭,從中漁利。他在單於耳邊不斷煽風點火,誣陷那些主張和平的長老們通敵叛國。


    單於盛怒之下,下令處死了數位德高望重的長老,這一舉動引發了匈奴內部的動蕩。原本反對戰爭的部落感到自身安全受到威脅,開始與單於離心離德。而那位心懷不軌的親信,卻趁機擴大自己的勢力,妄圖掌控匈奴大權。


    邊境上,局勢再次變得緊張起來。匈奴軍隊頻繁調動,擺出一副隨時進攻的架勢。蒙恬緊急向鹹陽告急,朝堂上氣氛凝重。


    “陛下,匈奴此舉來勢洶洶,看來和平解決已無可能,臣請戰!”蒙恬單膝跪地,語氣堅決。


    扶蘇眉頭緊鎖,他深知此時開戰,大秦雖有勝算,但也必將付出慘重代價。他目光掃過朝堂上的眾臣,試圖尋找一個更好的解決方案。


    這時,一直沉默的陳平站了出來:“陛下,臣有一計。如今匈奴內部混亂,我們不妨以扶持新單於為誘餌,讓那些反對現任單於的勢力為我們所用。同時,散布謠言,說大秦已與匈奴周邊的其他部落結盟,對其形成包圍之勢。如此一來,或許能迫使現任單於放棄戰爭。”


    扶蘇眼前一亮:“陳愛卿所言極妙!就按此計行事。”


    大秦迅速行動起來,一方麵散布假消息,聲稱已與匈奴周邊的烏桓、鮮卑等部落達成聯盟,共同對抗匈奴;另一方麵,秘密與匈奴內部反對勢力取得聯係,承諾支持他們推舉新單於。


    這一係列舉措讓匈奴王庭陷入了混亂。現任單於得知自己被孤立,內部又有反對勢力蠢蠢欲動,頓時慌了神。他開始重新審視與大秦的關係,權衡利弊之下,終於決定派遣使者前往鹹陽,請求議和。


    朝堂之上,匈奴使者態度謙卑,向扶蘇表達了求和的誠意。扶蘇看著使者,心中感慨萬千。這場危機終於在多方博弈後迎來了轉機。


    “迴去告訴你們單於,隻要匈奴不再進犯我大秦邊境,朕可既往不咎。”扶蘇的聲音沉穩而威嚴。


    使者連連稱是,帶著大秦的條件匆匆返迴匈奴。


    隨著議和的達成,邊境恢複了往日的平靜。百姓們歡唿雀躍,慶祝這場來之不易的和平。而扶蘇深知,這隻是暫時的安寧,大秦的未來依舊充滿挑戰。他決定借此機會,進一步加強國內建設,提升大秦的國力,為應對未來的危機做好準備 。


    鹹陽宮的夜,靜謐而深沉,勤政殿內卻燈火長明。燭火搖曳,將扶蘇的身影在牆壁上拉得忽長忽短。這些日子,他被堆積如山的政務壓得喘不過氣來,內憂外患如兩座大山,沉甸甸地壓在他的心頭。他茶飯不思,每一道奏折都像是一道難以跨越的溝壑,睡覺也不得安穩,時常在半夜驚醒,冷汗浸濕了被褥。


    羋萱站在寢宮,看著那一盤綠頭牌,心中滿是憂慮。一旁的太監小心翼翼地開口,聲音低得如同蚊蠅:“陛下有一個月沒有翻牌子了。”


    羋萱秀眉微蹙,沉思片刻後,對太監說道:“去,讓那些嬪妃每天晚上都洗漱幹淨,輪流送到寢宮來。”她的語氣輕柔卻不容置疑,透著皇後的威嚴。


    接著,她又吩咐道:“通知下去,明天卯時,後宮開晨會。”


    太監領命,匆匆退下,那急促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宮殿裏迴蕩。


    羋萱喚來禦膳房的廚師,細細叮囑:“明日準備些新鮮食材,要別出心裁,我要親自給陛下送去。”廚師連連點頭,恭敬退下。


    第二日,卯時的鍾聲剛剛敲響,後宮已是燈火通明。羋萱端坐在皇後的寶座上,身姿端莊,儀態萬千。她身著華麗的鳳袍,上麵繡著栩栩如生的鳳凰,仿佛隨時都會振翅高飛。她的麵容姣好,卻因擔憂扶蘇而略顯憔悴,眼神中透著堅定與關切。


    她左右看了看,目光落在景鸞身上,微微點頭,示意她主持今天的會議。


    景鸞蓮步輕移,走到眾人麵前,緩緩開口:“皇帝新登基以來,國家內憂外患不斷。在座的姐妹們,一定要使出渾身解數,討取皇帝的歡心。”她的聲音清脆悅耳,如同黃鶯出穀,卻又帶著幾分不容置疑的意味。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秦二世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化食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化食品並收藏我是秦二世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