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此事,扶蘇深刻意識到,治理國家不僅要有清明的政治,更要時刻警惕身邊的隱患。他決定改革朝堂製度,加強對官員的監督與考核,讓大秦的江山更加穩固。


    又是一個清晨,陽光灑在鹹陽宮的琉璃瓦上,反射出耀眼的光芒。扶蘇站在宮殿的最高處,俯瞰著整個鹹陽城,心中滿是對未來的憧憬與期待。


    他深知,前路或許依舊坎坷,但隻要心中有百姓,有天下,他定能帶領大秦走向更加輝煌的明天 。


    鹹陽宮,勤政殿內,燭火搖曳。那跳動的火苗,仿佛是扶蘇內心深處翻湧的不安與愧疚。他眉頭緊鎖,手中的毛筆在宣紙上遊走,每落下一筆,都似用盡了全身的力氣。罪己詔,這份將自己的“醜事”公之於眾的詔書,正一點點在他筆下成型。


    “朕與巴卿前往海外仙山尋覓仙藥,本為天下蒼生祈願長生,卻不想陰差陽錯,發生諸多有辱風化之事……若百姓不能諒解,朕這皇位,不要也罷。”扶蘇喃喃自語,聲音裏滿是沉痛。他的麵容憔悴,眼神中透著疲憊與無奈,曾經的意氣風發,此刻已被深深的自責所取代。


    窗外,夜色如墨,偶爾傳來幾聲更夫的梆子聲,在寂靜的夜裏顯得格外清晰。扶蘇望著窗外,心中五味雜陳,他不知道這份罪己詔公布後,等待他的將是什麽。


    第二日,罪己詔一經頒布,整個大秦都沸騰了。街頭巷尾,百姓們議論紛紛。起初,是一片嘩然,眾人皆不敢相信,他們那聖明的皇帝竟會做出這等事。但很快,人們被扶蘇的坦誠所打動。


    “陛下肯直麵自己的過錯,這等勇氣,實乃難得!”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捋著胡須,感慨道。


    “是啊,比起那些死不認錯的昏君,陛下已然強了太多!”旁邊的年輕人附和道。


    百姓們的態度漸漸轉變,從最初的震驚與憤怒,變成了對扶蘇的擁護。他們看到了一個敢於擔當的皇帝,一個願意為了百姓而放下身段的統治者。


    勤政殿內,扶蘇正在批閱奏折。陽光透過雕花的窗欞,灑在他的身上,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他時而皺眉,時而點頭,手中的朱筆不停地在奏折上批注著。


    “陛下,”一個小太監小心翼翼地走進來,聲音微微顫抖,“太後胡姬被抓到了。”


    扶蘇猛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有憤怒,有疑惑,更多的是對真相的渴望:“立刻傳許負!”


    不多時,許負邁著輕盈的步伐走進殿內,她身姿婀娜,麵容姣好,眼神中卻透著一股與女子柔美不符的堅毅與聰慧。


    “陛下,”許負微微欠身,行了一禮。


    “許愛卿,”扶蘇的語氣中帶著幾分急切,“太後之事,朕就全權交給你了。務必查明,朕的母後究竟是如何被害死的,莫要放過任何蛛絲馬跡。”


    許負微微頷首,欲言又止。


    “許愛卿,有話但說無妨。”扶蘇見狀,開口道。


    “陛下,”許負猶豫了一下,“李妃求見,她懇請陛下看在李斯多年為官的份上,赦免他的罪過。還有,這是李由的奏折。”說著,她將一本奏折遞了上去。


    扶蘇接過奏折,展開一看,上麵言辭懇切,皆是懇請他赦免李斯的話語。他沉吟片刻,緩緩道:“傳朕旨意,讓右丞相馮去疾、禦史大夫蒙毅,會同吏部侍郎陳平,一起前往天牢,會審李斯。死罪可免,但必須查明他犯罪的緣由,朕要一個真相。”


    天牢,陰暗潮濕,彌漫著一股腐臭的氣息。牆壁上,幾盞昏黃的油燈閃爍著微弱的光芒,勉強照亮了這黑暗的空間。李斯披頭散發,衣衫襤褸,蜷縮在角落裏。曾經那個威風凜凜、權傾朝野的丞相,此刻已淪為階下囚,麵容憔悴,眼神中滿是恐懼與絕望。


    “丞相,沒想到你也有今日啊。”一個獄卒路過,看到李斯,忍不住嘲諷道。


    李斯狠狠地瞪了他一眼,卻又無力反駁。


    不多時,一陣腳步聲傳來。馮去疾、蒙毅、陳平三人在獄卒的帶領下,走進了李斯所在的牢房。


    “李斯,”馮去疾率先開口,聲音冰冷,“陛下念你多年為官,死罪可免,但你必須如實交代你的罪行。”


    李斯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希望:“三位大人,我……我是被冤枉的啊!”


    “冤枉?”蒙毅冷哼一聲,“證據確鑿,你還想狡辯?”說著,他將一疊文書扔到李斯麵前。


    李斯顫抖著雙手,拿起文書,看著上麵的內容,臉色變得煞白。


    “說吧,為何要陷害陛下,勾結各方勢力,妄圖顛覆朝政?”陳平向前一步,目光犀利,緊緊盯著李斯。


    李斯沉默了許久,終於開口:“我……我也是一時糊塗。我本想獨攬大權,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個地步……”


    隨著李斯的交代,一個驚天陰謀逐漸浮出水麵。原來,他早就覬覦皇位,與太後胡姬勾結,企圖先抹黑扶蘇,再扶持傀儡上位。而太後胡姬,為了報當年的仇,也參與其中,兩人狼狽為奸,策劃了一係列的事件。


    “太後為何要害陛下的母後?”蒙毅追問道。


    李斯苦笑著說:“當年,陛下的母後得寵,太後心生嫉妒,便設計害死了她。本以為此事無人知曉,沒想到……”


    三人對視一眼,心中皆是震驚不已。他們沒想到,這背後竟隱藏著如此深的恩怨情仇。


    “將李斯的供詞記錄下來,呈給陛下。”馮去疾對獄卒吩咐道。


    三人走出天牢,陽光灑在他們身上,卻驅散不了他們心中的陰霾。


    “沒想到,這一切竟如此複雜。”陳平感慨道。


    “是啊,”蒙毅點頭,“我們必須盡快將此事告知陛下,讓陛下早做定奪。”


    三人匆匆趕迴皇宮,此時的勤政殿內,扶蘇正焦急地等待著消息。


    “陛下,”馮去疾三人走進殿內,跪地行禮。


    “情況如何?”扶蘇急切地問道。


    馮去疾將李斯的供詞呈了上去,扶蘇接過,臉色越來越難看。


    “沒想到,朕的母後竟死於如此陰謀。”扶蘇的聲音顫抖,眼中滿是憤怒與悲痛,“太後如今在何處?”


    “已關押在冷宮,等候陛下處置。”蒙毅迴答道。


    “傳朕旨意,”扶蘇深吸一口氣,努力平複著自己的情緒,“太後胡姬,因謀害先太後、勾結李斯意圖謀反,罪大惡極,廢去太後尊號,終身囚禁冷宮,不得踏出半步。至於李斯,雖死罪可免,但活罪難逃,削去官職,貶為庶民,流放邊疆。”


    “陛下聖明。”三人齊聲應道。


    處理完此事,扶蘇疲憊地靠在椅背上。他深知,這隻是暫時的平靜,朝堂之上,暗流依舊湧動。但他已不再畏懼,經過這場風波,他更加堅定了改革的決心,要讓大秦真正成為一個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的國家。


    接下來的日子裏,扶蘇開始大刀闊斧地改革。他削減了貴族的特權,減輕了百姓的賦稅,選拔了一大批有才能的官員。朝堂上,煥然一新,官員們各司其職,盡心盡力為國家效力。


    然而,改革並非一帆風順。一些舊貴族因利益受損,心懷不滿,他們暗中勾結,企圖發動叛亂,推翻扶蘇的統治。


    一日,蒙毅神色匆匆地走進勤政殿:“陛下,臣收到密報,有舊貴族打算謀反,他們已經在暗中集結兵力。”


    扶蘇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寒芒:“竟敢在朕的眼皮底下謀反,簡直是自不量力!蒙毅,傳朕旨意,立刻調集軍隊,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


    “遵旨!”蒙毅領命而去。


    很快,一場平叛之戰在大秦境內打響。扶蘇親自坐鎮指揮,他身著戰甲,英姿颯爽,站在城樓上,俯瞰著戰場。他的眼神堅定,仿佛在向世人宣告,任何企圖破壞大秦穩定的人,都將受到嚴懲。


    在扶蘇的指揮下,秦軍如猛虎下山般勇猛無畏。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叛亂被成功平定,那些參與謀反的舊貴族,紛紛被繩之以法。


    這場叛亂的平定,讓扶蘇的威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百姓們對他感恩戴德,朝堂上的官員們也對他更加敬畏。


    經過一係列的風波與改革,大秦終於迎來了真正的繁榮。國家富強,百姓安居樂業,鹹陽城一片繁華景象。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人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扶蘇站在鹹陽宮的城樓上,望著這一片繁榮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他知道,這一切的來之不易,是無數人的努力與犧牲換來的。他暗暗發誓,一定要守護好這來之不易的和平與繁榮,讓大秦的輝煌延續下去。


    夕陽西下,餘暉灑在鹹陽城上,整個城市被染成了一片金黃。大秦,在扶蘇的帶領下,正邁向一個新的時代。


    隨著大秦步入繁榮正軌,扶蘇並未有絲毫懈怠,他深知,要想國家長治久安,根基必須打得更為牢固。這日,暖陽透過勤政殿的雕花窗欞,在地麵上灑下斑駁光影,扶蘇端坐在龍椅上,手中正翻閱著各地呈上的民生奏報。


    “陛下,”一個小太監輕手輕腳地走進殿內,恭敬稟報道,“齊地郡守求見,說有要事相商。”


    “宣。”扶蘇放下奏報,神色平靜,目光中卻透著審視。


    齊地郡守匆匆入殿,跪地行禮後,起身呈上一份文書,額頭滿是細密汗珠:“陛下,這是齊地鹽商聯名上書,他們稱,私鹽猖獗,嚴重擾亂了鹽稅征收,懇請陛下定奪。”


    扶蘇接過文書,眉頭逐漸擰緊。鹽,乃國家經濟命脈,私鹽泛濫不僅關乎財政收入,更可能滋生民間勢力,威脅社稷安穩。他沉思片刻,沉聲道:“此事不可小覷,傳朕旨意,著廷尉府徹查此事,務必揪出私鹽背後的主謀,不論涉及何人,一律嚴懲不貸。”


    廷尉府內,氣氛凝重。新任廷尉彭越正對著堆積如山的卷宗愁眉不展。這私鹽案錯綜複雜,涉及各方利益,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發軒然大波。這時,下屬匆匆來報:“大人,我們發現一些線索,似乎與楚國舊貴族景氏一族有關。”


    彭越猛地抬頭,眼中閃過一絲警惕:“可有確鑿證據?景氏一族在楚地根基深厚,不可妄動。”


    “目前證據尚缺,但我們在私鹽的運輸路線上發現了一些與項氏商隊相同的標記。”下屬小心翼翼地迴道。


    彭越思索片刻,道:“繼續暗中調查,務必拿到實錘,再向陛下奏明。”


    與此同時,鹹陽城內一處隱秘的宅院裏,幾個身影圍坐在一起,神色慌張。


    “聽說廷尉府已經開始調查了,我們會不會被發現?”一個身形肥胖的商人聲音顫抖地說道。


    “怕什麽!”一個年輕人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來,正是景鸞的堂弟景洪,“我景氏一族豈會怕他們?大不了魚死網破!”


    “不可衝動!”為首的老者臉色陰沉,他是項氏一族的長輩項伯,“如今扶蘇坐穩皇位,大秦國力強盛,我們不能貿然行事。當務之急,是銷毀證據,再想辦法疏通關係。”


    幾人商議一番,決定先將私鹽轉移,同時派人去賄賂廷尉府的官員。


    然而,他們的一舉一動都被廷尉府的暗探看在眼裏。彭越得知消息後,立刻進宮麵聖。


    勤政殿內,彭越跪地,將調查結果一一稟明:“陛下,私鹽案確與項氏一族有關,他們不僅暗中販賣私鹽,還企圖賄賂朝廷官員,以掩蓋罪行。”


    扶蘇臉色一沉,眼中閃過一絲怒色:“景氏一族,竟敢如此大膽!傳朕旨意,即刻派兵包圍項氏宅院,將涉案人員全部緝拿歸案,一個都不許放過!”


    “遵旨!”彭越領命而去。


    夜幕降臨,鹹陽城被黑暗籠罩,萬籟俱寂。一支精銳部隊悄然包圍了項氏宅院。隨著一聲令下,士兵們如潮水般湧入,將院內眾人團團圍住。景莊試圖反抗,卻被士兵們輕易製服。


    “你們敢抓我?我乃景氏子弟!”景洪怒目圓睜,大聲咆哮。


    “奉陛下旨意,緝拿私鹽案罪犯,任你是誰,都逃不掉!”帶隊的將領冷聲道。


    景氏一族被一網打盡,私鹽案也隨之告破。消息傳出,百姓們拍手稱快,對扶蘇的敬仰又增添幾分。


    處理完私鹽案,扶蘇將目光投向了北方邊境。匈奴雖在之前的打擊下有所收斂,但仍時常騷擾邊境百姓。他深知,若不徹底解決匈奴問題,大秦的邊疆永無寧日。


    於是,扶蘇召集眾臣商議對策。朝堂上,眾人各抒己見。


    “陛下,臣以為應主動出擊,派大軍深入匈奴腹地,將其徹底消滅。”大將軍王賁慷慨激昂地說道。


    “不可,”禦史大夫蒙毅卻提出反對意見,“如今我大秦剛剛經曆一係列改革與風波,國力雖盛,但不宜再興大規模戰事,以免勞民傷財。臣建議先加強邊境防禦,再徐徐圖之。”


    眾人爭論不休,扶蘇靜靜地聽著,心中權衡利弊。良久,他開口道:“兩位愛卿所言皆有道理。朕決定,先派蒙恬將軍前往邊境,加固防禦工事,訓練士兵;同時,暗中集結兵力,等待時機成熟,再一舉出擊,徹底解決匈奴隱患。”


    “陛下聖明!”眾臣紛紛跪地領命。


    蒙恬領命後,立刻奔赴北方邊境。他日夜操勞,指揮士兵修築長城,訓練騎兵,將邊境防線打造得固若金湯。匈奴幾次試探性進攻,都被打得落花流水,狼狽逃竄。


    在國內,扶蘇繼續推行各項惠民政策,鼓勵農桑,興辦教育。一時間,大秦境內一片生機勃勃,百姓們安居樂業,學堂裏書聲琅琅,田野間稻香陣陣。


    朝堂風雲與皇室恩義


    鹹陽宮的夜,靜謐而深沉,唯有寢宮之中,燭火搖曳,映照著扶蘇與羋萱的身影。燭光昏黃,為屋內添了幾分柔和的氛圍,卻也難掩羋萱臉上的躊躇之色。


    “陛下。”羋萱輕聲開口,聲音輕柔卻帶著一絲忐忑,她微微欠身,儀態端莊,舉手投足間盡顯賢德皇後的風範,“景鸞妹妹懇請於我,希望陛下能寬恕景家的景洪。”說罷,她抬眸望向扶蘇,眼中滿是期許。


    扶蘇坐在案前,燭光勾勒出他堅毅的輪廓,他微微皺眉,目光卻依舊溫和地看著羋萱,緩聲道:“愛妃,懲治景洪,實則另有深意,並非表麵這般簡單。你迴去告訴景鸞,莫要擔憂,朕自會妥善安排。”


    羋萱輕輕點頭,柔順的發絲隨著她的動作微微晃動,“臣妾明白了。”她頓了頓,似是在思忖著如何開口下一件事,“陛下,還有一事,項羽與虞姬的婚事已然提上日程,項羽懇請陛下能為他們做證婚人。”


    扶蘇聞言,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意,“這是好事,準奏了。”他的聲音裏帶著幾分欣然,“項氏一族為大秦立下不少功勞,能見證他們的喜事,也是朕的榮幸。”


    羋萱見扶蘇應允,心中稍安,可下一句話卻讓她的語氣又帶上了一絲猶豫:“陛下,項羽還讓臣妾轉告您,他不願做王,也不想去外地就藩。”


    扶蘇聽聞,輕輕搖頭,神色間透著幾分無奈卻又不失堅定,“當初封王,是朕對大臣們的承諾,君無戲言,朕既已金口玉言,這分封之事,斷無更改的道理。”他微微歎了口氣,“你去告訴項羽,朕理解他的心思,但大秦的安穩,離不開各方的權衡,分封諸侯也是為了江山社稷的長久之計。”


    羋萱“嗯”了一聲,乖巧地應下,便準備告退。她轉身,蓮步輕移,剛走了幾步,扶蘇卻像是突然想到了什麽,目光落在羋萱的背影上,心中湧起一陣複雜的情緒。


    他發現,自從自己登上皇位,曾經那些親密無間的皇子、大臣,在自己麵前都變得恭恭敬敬,小心翼翼。這份恭敬,固然是君臣之禮,可不知為何,卻讓他覺得與眾人之間仿佛隔了一層無形的牆。


    “愛妃。”扶蘇突然喚道。


    羋萱聞聲,停下腳步,緩緩轉過身來,眼中滿是疑惑,“陛下,還有何事吩咐?”


    扶蘇看著她,欲言又止,最終隻是搖了搖頭,“無事了,你早些歇息吧。”


    羋萱福了福身,退了出去。寢宮的門緩緩合上,將她的身影隔絕在外。扶蘇望著那扇緊閉的門,陷入了沉思。


    曾經,他與這些人一同暢談天下,為了大秦的未來出謀劃策,那時的情誼真摯而純粹。可如今,身份的轉變,讓一切都悄然改變。他深知,這是身為帝王必須承受的孤獨,可這份孤獨,卻如影隨形,讓他在這深宮裏,時常感到一絲落寞。


    就在這時,門外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一個小太監輕聲稟報道:“陛下,右丞相馮去疾求見,說是有緊急軍情奏報。”


    扶蘇收迴思緒,神色瞬間恢複了帝王的威嚴,“宣。”他沉聲道。


    馮去疾匆匆走進寢宮,跪地行禮後,起身呈上一封密信,神色凝重:“陛下,這是從北方邊境傳來的密信,匈奴似乎有再次進犯的跡象。”


    扶蘇接過密信,展開一看,眉頭緊鎖,“匈奴賊子,果然賊心不死。”他的聲音裏透著一絲寒意,“傳朕旨意,立刻召集眾臣,商議應對之策。”


    “遵旨!”馮去疾領命而去。


    扶蘇站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陣夜風吹來,拂過他的麵龐,讓他的頭腦愈發清醒。他望著夜空中閃爍的星辰,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守護好大秦的江山,守護好這天下百姓。哪怕這一路,注定孤獨。


    不多時,急促的鍾聲在鹹陽宮上空迴蕩,驚醒了沉睡的宮殿。文武百官們身著朝服,神色匆匆,在夜色中疾步趕往議政大殿。月光灑在他們身上,勾勒出一道道匆忙的剪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秦二世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化食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化食品並收藏我是秦二世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