嬪妃們紛紛點頭,交頭接耳,一時間,後宮裏像是炸開了鍋。有的在討論如何打扮自己,有的在思索怎樣討皇帝喜歡,整個場麵熱鬧非凡。


    會議結束後,宮廷的裁縫們魚貫而入,開始給各位嬪妃量體裁衣。嬪妃們站成一排,身姿婀娜,臉上洋溢著期待的神情。


    羋萱讓眾位嬪妃在此等候,自己則與景鸞一同前往勤政殿。一路上,微風輕拂,吹起她們的裙擺,如同一朵盛開的繁花在風中搖曳。


    勤政殿內,扶蘇正埋頭於奏折之間,眉頭緊鎖,仿佛陷入了深深的沉思。當他看到皇後和皇貴妃一同走進來,疲憊的臉上露出一絲驚訝,隨後轉為欣喜。


    “陛下,該用膳了。”羋萱輕聲說道,聲音溫柔得如同春日裏的微風。


    扶蘇看著滿桌精致的菜肴,尤其是那一碗熱氣騰騰的魚湯,頓時食欲大開。他端起碗,喝了一口魚湯,鮮嫩的魚肉入口即化,他不禁讚不絕口:“這魚肉吃起來鮮嫩無比,入口即化,真是美味。”


    扶蘇轉頭問值日太監:“這是什麽魚?”


    太監滿臉堆笑,諂媚地說道:“陛下,這是漲海鮫魚的肉,以前始皇帝最喜歡這道菜了。”


    扶蘇聞言,臉色驟變,差點把剛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他想起了鮫人那神秘而又悲慘的傳說,心中一陣翻湧。


    “帶我去禦膳房,我要看看這鮫人究竟是什麽樣子。”扶蘇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憤怒。


    太監嚇得臉色蒼白,連忙在前麵帶路。扶蘇帶著羋萱和景鸞,大步朝著禦膳房走去。


    還沒靠近禦膳房,一股濃鬱的血腥味便撲麵而來,仿佛一層無形的霧氣,讓人作嘔。


    走進禦膳房,眼前的景象讓眾人震驚不已。一具具鮫人掛在橫杆上,有的還活著,眼中滿是痛苦與絕望。碩大的魚鉤從鮫人的琵琶骨穿過,他們脫離了水體,又被穿上琵琶骨,即便擁有天大的力氣,也掙脫不開這殘酷的束縛。


    鮫人的身體修長而優美,皮膚泛著淡淡的藍色,在昏暗的燈光下閃爍著詭異的光芒。他們的頭發如同海藻般柔順,隨著他們的掙紮微微擺動。此刻,他們發出微弱的哀號,那聲音仿佛是從靈魂深處發出的,充滿了痛苦與絕望。


    “這是怎麽迴事?為何如此對待鮫人?”扶蘇憤怒地咆哮道,聲音在禦膳房內迴蕩。


    太監嚇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渾身顫抖:“陛下饒命,這……這是按照以前的規矩,為了給陛下和各位貴人提供美食……”


    “荒唐!”扶蘇一腳踢翻了旁邊的桌子,“鮫人乃天地間的生靈,怎可如此殘忍對待?傳朕旨意,立刻停止捕殺鮫人,將這些活著的鮫人妥善安置,送迴漲海!”


    羋萱和景鸞站在一旁,被扶蘇的憤怒和憐憫所震撼。她們從未見過扶蘇如此生氣,心中對這位心懷仁慈的皇帝又多了幾分敬意。


    就在這時,禦膳房的總管匆匆趕來,跪地求饒:“陛下,這鮫人美食一直是宮中的傳統,若是突然停止,恐怕……”


    “住口!”扶蘇怒目而視,“傳統?如此殘忍的傳統,不要也罷!朕是大秦的皇帝,豈會為了口腹之欲,做出這等傷天害理之事?若再有人違抗朕的旨意,嚴懲不貸!”


    總管嚇得不敢再言語,連連磕頭。


    扶蘇看著那些鮫人,心中滿是愧疚與不忍。他緩緩走到一隻受傷較輕的鮫人麵前,蹲下身子,輕聲說道:“是朕的過錯,讓你們遭受如此苦難。朕定會還你們一個安寧。”


    鮫人似乎聽懂了他的話,眼中的痛苦漸漸化為一絲感激。


    處理完鮫人之事,扶蘇迴到勤政殿。他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中一直浮現著鮫人的悲慘模樣。他深知,作為皇帝,不僅要治理好國家,還要心懷天下,關愛每一個生靈。


    而此時,朝堂之上,一場更大的危機正在悄然醞釀。北方匈奴蠢蠢欲動,邊境戰事吃緊;國內一些舊貴族對新的政策不滿,暗中勾結,企圖發動叛亂。


    扶蘇坐在龍椅上,看著大臣們呈上的奏折,眉頭緊鎖。他知道,大秦正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他,必須帶領大秦走出困境。


    “陛下,匈奴單於近日頻繁調動軍隊,邊境告急。”大將軍蒙恬神色凝重地說道。


    “朕已得知。”扶蘇沉聲道,“傳朕旨意,讓蒙恬將軍立刻加強邊境防禦,務必守住大秦的疆土。”


    “遵旨!”蒙恬領命而去。


    接著,丞相李斯站出來,憂心忡忡地說:“陛下,國內一些舊貴族心懷不軌,他們暗中聯絡,似有謀反之意。”


    扶蘇眼中閃過一絲寒芒:“這些人,竟敢妄圖破壞大秦的穩定。傳朕密令,讓廷尉府暗中調查,將這些亂黨一網打盡,絕不能讓他們的陰謀得逞。”


    朝堂上氣氛緊張,大臣們紛紛領命,各自忙碌起來。


    夜晚,扶蘇獨自一人來到鹹陽宮的城樓上。他望著夜空,繁星閃爍,卻無法驅散他心中的陰霾。他想起了那些鮫人,想起了邊境的戰事,想起了國內的動蕩,心中滿是憂慮。


    “陛下,夜深了,迴宮歇息吧。”羋萱不知何時來到他的身後,輕聲說道。


    扶蘇轉過頭,看著羋萱,眼中露出一絲疲憊的微笑:“愛妃,你說朕能帶領大秦度過這些難關嗎?”


    羋萱走上前,握住扶蘇的手,堅定地說:“陛下,您心懷天下,仁慈愛民,定能帶領大秦走向繁榮昌盛。臣妾會一直陪伴在您身邊,與您共同麵對一切。”


    扶蘇緊緊握住羋萱的手,仿佛握住了一絲溫暖與希望。他望著遠方,心中暗暗發誓,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要守護好大秦的江山,守護好天下百姓。哪怕這一路荊棘叢生,他也絕不退縮。


    迴到寢宮,扶蘇躺在床上,卻久久無法入眠。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朝堂上的爭論、邊境的戰火以及鮫人的悲慘遭遇。他深知,這隻是一個開始,未來的日子裏,還會有更多的挑戰等待著他。但他已做好準備,以堅定的信念和無畏的勇氣,迎接每一個黎明的到來。


    而在遙遠的北方,匈奴的軍隊正在集結,一場大戰即將爆發;在國內的陰暗角落裏,舊貴族們的陰謀也在悄然進行。大秦的命運,如同風雨中的扁舟,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中飄搖。而扶蘇,這位年輕的皇帝,將如何力挽狂瀾,續寫大秦的輝煌?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在鹹陽宮的幽深宮闈中,燭火跳躍,映照著扶蘇沉思的麵龐。他深知,鮫人事件隻是冰山一角,大秦這艘巨輪在前行的航道上,正麵臨著暗礁與風浪的雙重威脅。


    次日清晨,扶蘇尚未起身,便有太監匆匆來報:“陛下,廷尉府緊急求見,說是舊貴族謀反之事有了重大進展。”扶蘇聞言,立刻從榻上坐起,神色凝重:“宣!”


    廷尉府的官員進入殿內,跪地呈上一份密信,聲音帶著緊張與激動:“陛下,我們截獲了舊貴族之間往來的密信,他們計劃在半月後,趁陛下前往祭天之時發動叛亂,妄圖一舉推翻新朝。”


    扶蘇接過密信,快速瀏覽,眼中閃過一絲寒芒:“竟敢如此大膽!傳朕旨意,立刻調派精銳禁軍,將這些亂黨巢穴包圍,一個都不許放過。”


    就在禁軍悄然行動之時,邊境的形勢愈發嚴峻。匈奴的鐵騎在邊境線上肆意踐踏,燒殺搶掠,百姓們流離失所,哭聲震天。蒙恬將軍連連告急,請求朝廷增派援兵。


    扶蘇陷入兩難的抉擇,國內平叛需要兵力,邊境禦敵同樣刻不容緩。他在勤政殿內來迴踱步,眉頭緊鎖,每一步都仿佛踏在沉重的心事上。


    這時,景鸞輕手輕腳地走進殿內,手中捧著一碗參湯,柔聲說道:“陛下,先喝口參湯,歇息片刻吧。”


    扶蘇停下腳步,看著景鸞,眼中滿是疲憊與感激:“景鸞,你說朕該如何是好?”


    景鸞將參湯放在桌上,微微欠身:“陛下聖明,定能權衡利弊,做出最佳抉擇。臣妾以為,可先從各地抽調部分兵力支援邊境,解燃眉之急,國內平叛則依靠禁軍和忠誠的地方武裝。”


    扶蘇沉思片刻,緩緩點頭:“你所言有理。”隨即,他召來眾臣,宣布了自己的決定。


    朝堂之上,大臣們紛紛領命,各自忙碌起來。然而,就在此時,一個意想不到的變故發生了。負責平叛的禁軍將領,竟被舊貴族收買,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


    消息傳來,扶蘇怒不可遏:“竟敢背叛朕!傳朕旨意,將這個叛徒就地正法,朕要親自督戰,平定叛亂!”


    扶蘇身著戰甲,騎著一匹高頭大馬,帶領著剩餘的禁軍,衝向叛軍的巢穴。戰場上,硝煙彌漫,喊殺聲震耳欲聾。扶蘇揮舞著長劍,衝鋒在前,他的身影如同戰神一般,鼓舞著士兵們的士氣。


    經過一番激烈的廝殺,叛軍終於被鎮壓下去。那些參與謀反的舊貴族,紛紛被押到扶蘇麵前。


    “陛下饒命啊!我們一時糊塗,犯下大錯,求陛下開恩!”舊貴族們紛紛跪地求饒,哭聲一片。


    扶蘇冷冷地看著他們:“你們妄圖顛覆大秦,罪無可恕。朕念及你們曾為大秦立下功勞,死罪可免,活罪難逃。削去爵位,貶為庶民,流放邊疆!”


    處理完國內叛亂,扶蘇馬不停蹄地將目光投向邊境。他親自挑選了一批精銳士兵,由項羽率領,奔赴北方邊境。


    項羽領命後,日夜兼程,終於抵達了邊境戰場。他看著被匈奴踐踏得滿目瘡痍的土地,心中燃起熊熊怒火:“匈奴賊子,今日便是你們的末日!”


    項羽身先士卒,帶領著士兵們向匈奴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他的長槍揮舞得虎虎生風,所到之處,匈奴士兵紛紛倒下。在他的帶領下,秦軍士氣大振,如同猛虎下山一般勇猛無畏。


    經過數日的激戰,匈奴軍隊終於抵擋不住,節節敗退。他們的單於見勢不妙,連忙下令撤退。


    “想跑?沒那麽容易!”項羽一聲怒吼,帶領著騎兵追擊而去。


    在秦軍的窮追猛打下,匈奴軍隊損失慘重,被迫向大秦求和。


    邊境戰事結束,扶蘇收到捷報,心中的一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他下令犒賞三軍,同時開始著手重建邊境的家園,安撫百姓。


    然而,就在他以為一切都將步入正軌時,南方傳來了一個驚人的消息:有神秘勢力在暗中蠱惑百姓,傳播邪教,企圖擾亂民心。


    扶蘇長歎一聲:“大秦的考驗,何時才能結束啊……”但他的眼神中,卻透著堅定與不屈,“不過,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朕都不會退縮。”


    於是,扶蘇再次踏上了征程,他要去揭開這神秘勢力的真麵目,徹底消除大秦的隱患,讓這片土地重歸安寧 。


    扶蘇深知南方邪教蠱惑民心一事,猶如一顆毒瘤,若不及時根除,必將後患無窮。他當即召集丞相李斯、廷尉蕭何以及精通謀略的陳平,在勤政殿共商對策。殿內氣氛凝重,燭火搖曳,映照著眾人嚴肅的麵龐。


    “諸位愛卿,南方邪教蠱惑百姓,擾亂民心,此事該如何處置?”扶蘇的聲音低沉卻堅定,目光依次掃過眾人。


    李斯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臣以為應立即派遣大軍南下,以武力鎮壓,將這些邪教勢力一網打盡。”


    “不可。”蕭何皺著眉頭反駁道,“邪教勢力善於蠱惑人心,若貿然動武,恐傷及無辜百姓,且易激起民變。臣建議先派暗探深入調查,摸清其組織架構與核心人物,再徐徐圖之。”


    陳平微微頷首,接著說:“蕭大人所言極是。臣還以為,可同時在南方各地宣揚我大秦的律法與正統思想,以正壓邪,從根本上瓦解邪教的生存土壤。”


    扶蘇沉思片刻,點頭道:“就依二位所言。蕭愛卿,你即刻挑選精幹暗探,秘密前往南方,務必查明邪教底細;陳愛卿,負責籌備宣揚事宜,將大秦的恩澤與正統思想傳播到南方每一寸土地。”


    兩人領命而去,扶蘇又將目光轉向李斯:“李丞相,國內政務便勞你多費心,務必確保民生安穩,莫讓邪教有可乘之機。”


    “臣定當竭盡全力。”李斯恭敬地應道。


    幾日後,蕭何派出的暗探陸續傳迴消息。原來,這邪教組織名為“天聖教”,其教主自稱能溝通天地,擁有神秘力量,以治病消災為幌子,蠱惑了大批生活困苦的百姓。他們在各地設立據點,暗中囤積兵器,似有不軌圖謀。


    扶蘇得知後,神色愈發凝重:“看來這‘天聖教’絕非普通邪教,背後恐怕另有陰謀。傳朕旨意,讓暗探繼續深入,查清他們背後是否有勢力支持。”


    與此同時,陳平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宣揚事宜。他挑選了一批口才出眾的學者和官員,組成宣講團,奔赴南方各地。每到一處,宣講團便向百姓們講述大秦的律法、文化以及扶蘇的仁政,分發印有教化內容的竹簡。一時間,南方大地掀起了一股學習正統思想的熱潮,百姓們逐漸對“天聖教”的歪理邪說產生了懷疑。


    而在南方的一處隱秘山穀中,“天聖教”的總壇內,教主黑袍遮麵,正與一群手下商議對策。


    “教主,大秦朝廷動作頻頻,我們的信徒越來越少,該如何是好?”一名手下焦急地問道。


    教主冷哼一聲:“哼,不過是些雕蟲小技。通知各地分壇,加大蠱惑力度,必要時,可動用武力威懾那些動搖的信徒。”


    “可是,教主,若朝廷真的派兵圍剿,我們如何抵擋?”另一名手下憂心忡忡。


    “慌什麽!”教主猛地站起身,“我們背後的勢力豈是那麽容易被打敗的?隻要再給我們一些時間,等計劃完成,大秦的江山都將在我們的掌控之中!”


    就在“天聖教”妄圖負隅頑抗時,蕭何的暗探終於查明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這邪教竟是被楚國的殘餘舊貴族操控,他們企圖利用邪教煽動民變,推翻大秦統治,恢複楚國。


    扶蘇得知後,怒不可遏:“楚國舊貴族,賊心不死!傳朕旨意,命王翦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南下,務必將‘天聖教’連根拔起,徹底鏟除楚國舊貴族的殘餘勢力!”


    王翦領命後,迅速點齊兵馬,浩浩蕩蕩地向南方進發。一路上,軍隊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百姓們紛紛夾道歡迎。


    當秦軍抵達“天聖教”的一處重要據點時,邪教徒們還妄圖抵抗。但在訓練有素的秦軍麵前,他們的抵抗顯得不堪一擊。王翦一聲令下,秦軍如潮水般湧入,將據點內的邪教徒一網打盡。


    經過一番艱苦的戰鬥,“天聖教”被徹底摧毀,楚國舊貴族的殘餘勢力也被消滅殆盡。南方百姓歡唿雀躍,紛紛感謝大秦朝廷為他們鏟除了這一禍害。


    扶蘇收到捷報後,終於鬆了一口氣。他深知,大秦的穩定來之不易,每一次危機的化解,都離不開無數人的努力。他決定在全國範圍內推行更多的惠民政策,讓百姓們真正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然而,就在他準備大展宏圖時,北方草原又傳來了新的消息:匈奴在新單於的帶領下,再次蠢蠢欲動,似乎在謀劃著一場更大規模的進犯……


    扶蘇得知匈奴再次蠢蠢欲動的消息後,深知這將是一場更為嚴峻的考驗。他不顧連日來處理南方事務的疲憊,立即召集朝堂上的文武百官,商討應對之策。此時正值盛夏,鹹陽宮議政殿內卻彌漫著一股肅殺之氣,殿外蟬鳴陣陣,更添幾分燥熱與不安。


    鹹陽宮的議政大殿內,氣氛凝重得仿若暴風雨來臨前的壓抑。陽光透過雕花窗欞,在地麵上投射出斑駁光影,卻無法驅散殿內彌漫的肅殺之氣。


    扶蘇端坐在龍椅之上,身姿挺拔,麵容冷峻,眼神中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他緩緩站起身,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一眾大臣,聲音低沉卻極具穿透力:“諸位愛卿,上天有好生之德,寡人一直秉持著和平共處的心願,對匈奴一再忍讓。可他們卻出爾反爾,屢屢進犯我大秦邊境,燒殺搶掠,百姓苦不堪言!”他的話語中帶著難以抑製的憤怒,每一個字都像是重錘,敲擊在大臣們的心頭。


    頓了頓,扶蘇的眼神變得更加堅定,猶如寒夜中閃耀的星辰:“今日,寡人絕不會再姑息!定要讓匈奴為他們的惡行付出慘痛代價,以絕後患!”


    說罷,他微微轉頭,看向身旁侍立的太監,沉聲道:“宣!”那一聲“宣”字,短促有力,仿若一道軍令劃破長空。


    太監立刻扯著嗓子,尖聲喊道:“傳項羽、英布、李信,還有韓信,速速奔赴上郡,會同蒙恬將軍,再次犁庭掃穴,徹底消滅匈奴!”聲音在大殿內迴蕩,餘音嫋嫋。


    不多時,四位將領大步流星地走進大殿。項羽身形魁梧,宛如一座巍峨山峰,渾身散發著與生俱來的霸氣。他的雙眼炯炯有神,仿佛能洞察一切,此刻,那眼神中燃燒著熊熊戰意,迫不及待地想要奔赴戰場。


    英布緊隨其後,他麵色冷峻,臉上一道醒目的疤痕更添幾分兇狠之氣。他的步伐沉穩有力,每一步都似踏在戰場上,彰顯著他久經沙場的豪邁與不羈。


    李信則身姿矯健,猶如一隻蓄勢待發的獵豹。他麵容清秀,卻透著堅毅與果敢,眼神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似乎在謀劃著戰場上的每一步行動。


    最後進來的韓信,身形修長,氣質儒雅,仿若一介書生。然而,他那深邃的眼眸中藏著無盡的韜略,平靜的外表下是一顆對戰爭運籌帷幄的心。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是秦二世扶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彭化食品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彭化食品並收藏我是秦二世扶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