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孫真的願意為本公指使李雄的事跟聖上求情?”


    李景隆神情激動,語氣語氣中帶著不可置信,


    由於李雄遲滯救援林豪的事捅到朱元璋那裏,


    作為背後之人的他,


    這些時日惶惶不可終日,


    他寫給林豪的“解釋信”,猶如石沉大海,根本沒有得到對方的迴應,


    晉王、燕王兩人也迴信表示已經盡力說和但失敗了,不想再摻和他與林豪的恩怨,


    他之前也求見過太孫說明此事,太孫也是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表示一切交由聖裁,


    於是李景隆想到了找文官們幫忙,


    雖然之前因為被架著領頭請廢賤籍的事,他和文官們產生過矛盾,


    但經過這一年多的交流,


    他們之間的“誤會”也已得到了澄清。


    現在代表著文官的方孝孺,剛一碰頭就給他帶來了好消息,


    “太孫親自當著下官的麵,點頭應承的,還能有假?”方孝孺撫著胡須答道,“之前國公爺找上太孫幫忙,他不太了解個中細節,自然不會亂應承,”


    “好在下官等一眾東宮署官,跟太孫分解真相,”


    “闡述國公爺也是東宮的一份子,是完全忠心於太孫的,”


    “太孫才答應幫您跟聖上說情。”


    李景隆哪裏聽不出來,方孝孺是在自己麵前邀功,


    不過現在也隻有方孝孺能說得動太孫,


    遂起身拱手一禮道,“原來是方先生在全力幫我,”


    “真是感激不盡,”


    “以後您有事,我曹國公府自當赴湯蹈火。”


    聽到李景隆對自己的稱唿都變了,還流露出一副禮敬的樣子,


    方孝孺心裏十分受用,起身還禮道,“國公爺太見外了,”


    “下官知道此番您被那姓林的小人糾纏上了,也是心急如焚,萬幸能得上忙。”


    “不過,雖然有太孫求情,”


    “國公爺也得謙虛地跟聖上認錯,跟那姓林的服個軟。”


    “畢竟人家現在可是聖上欽定的首功之臣。”


    朱元璋微服之時,一直與太孫保持著秘密聯絡,


    前線的戰果、李雄等人遲滯救援、軍士的封賞決定等等事項,太孫都能及時獲知,


    朱元璋在北平公開行蹤之後,


    太孫也不必替皇爺爺遮掩,開始拿著皇爺爺傳迴來的旨意與方孝孺討論,


    所以方孝孺可以第一時間掌握了聖上的意圖。


    “首功之臣?他能抓到恩克也就是運氣好而已,”李景隆麵露不服道,“還有那些北元人實在不爭氣,十倍多的人圍著林豪的那支孤立無援的偏軍,沒打下來就算了,還送了幾萬人頭。”


    他還跟前線的李雄等人打招唿,盡可能地給林豪使絆子,


    有這樣的助攻,北元人居然還是沒能收拾成功掉林豪,


    方孝孺也是無奈地搖搖頭,


    原本林豪遲遲沒與主力大軍匯合,言官已經上疏參劾他這個監軍失職之罪,


    哪裏想林豪能立下這樣的潑天之功,


    而且聖上也微服到前線,還親自領著大部騎兵去救援他,算是眼見證了他的功績,


    “事已至此,再想著挑林豪的刺,打壓他,隻能是無用功了,”


    “當下應該繼續通過調走他的方式,來減少他對聖上和太孫的影響力,”


    “這近一年的時間,他不在朝,大家的日子過得也順心很多。”


    李景隆對此深以為然,“的確,沒他在,朝堂諸公辦事都麻利了,”


    “隻是他剛立下大功,得了封賞肯定是想著在京城好好享受一番,哪裏肯走?”


    “而且現在也沒有什麽難啃的硬差事,給他去辦啊。”


    李景隆與林豪有過酒桌友誼,


    知道林豪是一個喜好享受,不愛折騰的人,


    能在京城的花花世界裏待著,絕對不會想著去外地。


    方孝孺繼續說道,


    “那不一定是難啃的硬差,優差也行,”


    “比如征討東瀛也準備地差不多了,他可以繼續去做監軍,”


    “安南的黎氏,小動作不斷,需要派強力官員去訓誡一番,”


    “還有,聖上最近在給太孫的信裏提到,他有意著手收複西域,那林豪也可以去。。。”


    李景隆眉頭緊蹙,麵露不悅,“方先生,實不相瞞,這些差事都是一等一的優差,”


    “除了聖上意圖收複西域的事,我不知情,”


    “那東瀛和安南之事,我已經深度參與籌劃,”


    “特別是征討東瀛,我有意向親自掛帥,讓那林豪參與,實非我願。”


    李景隆行事主打一個好處全拿的原則,


    他看上了東瀛銀礦的後續開發的利益,


    所以對征討東瀛十分上心,


    他很有把握擠掉俞通淵,做征討主帥,


    而安南那邊也涉及了曹國公府的海貿利益,他也安插了許多依附於曹國公府的將領參與。


    方孝孺給他潑了一盆冷水,“國公爺當務之急,是先從聖上手裏保全自己,”


    “那些差事,國公爺有沒有份,全看機緣了。”


    李景隆聞言沉默片刻,


    想到以前他犯錯,聖上都是立刻下旨申飭,他能感受到舅公對自己的愛之深責之切,


    而這次卻是完全不一樣,


    事發之後,他一直沒有收到來自聖上的隻言片語,這反常行徑猶如一把劍懸在頭頂上,隨時會落下,


    李景隆歎了一口氣,拱手說道,“先生說的是,現在還是自保為上,”


    “現在我具體該怎麽做?請先生示下。”


    方孝孺看著李景隆,目光嚴肅,“下官計劃采用以退為進之計,”


    “就如剛才所說現在打壓林豪是無用功,那大家就步調一致,一齊上疏吹捧他,誇讚他,將他架上去,”


    “物極必反,當朝堂百官都誇他時,以聖上的性子,一定會起心生疑慮。”


    “另外,還要委屈一下國公爺,”


    “我會讓大夥一起參劾您和李雄的事,讓聖上以為您現在處於一種人人喊打的局麵,”


    “而您一定要誠心地悔過,甘心接受任何處罰,”


    “這樣太孫的求情才更有效果。”


    “我明白了,隻有我跌得越慘,才能引得聖上對我這個甥外孫的憐憫。”李景隆立刻會意道,“一切就按先生的意思辦。”


    方孝孺露出讚許的表情,“請國公爺放心,您最多就是被罰出京曆練,隻要風頭一過,就可以迴朝繼續擔當重任,”


    “而下官這邊會全力運作,讓林豪離京城和太孫遠遠的。”


    “下官還會借著這次大勝,求請聖上大赦天下,”


    “像秦王、楚王,還有一些被牽連的官員,他們都應該獲得寬赦才是。”


    李景隆聞言,麵露微笑,


    這些都是林豪的死對頭,


    與林豪的過節,比自己還深,


    他們若恢複了原來的權勢,


    還不得往死裏地咬著林豪。


    “方先生神機妙算,我佩服地五體投地!”


    “國公爺謬讚,下官隻是不想太孫被那林豪帶壞了,”方孝孺起身說道,“如果國公爺沒有其他指示,下官便告辭去安排剛才說定的事了,”


    “畢竟聖上的禦船估計都到長江口了,不日就會抵京。”


    “好!我這邊也馬上著手請罪之事,方大人請!”李景隆也起身做了一個請便的手勢,


    旋即,二人便悄無聲息地分頭離開了宅院,


    就好似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一般。


    ······


    此時此刻,


    禦船已經進入長江口,


    “聖上,這是林禦史親自做的烤魚飯,請您慢用!”


    大內侍衛將午膳送入朱元璋的起居船艙,行禮退了出去。


    朱元璋沒有遲疑,立刻大快朵頤起來,


    不消片刻,


    他就用完了午膳,


    林小子的手藝,比咱的禦廚有過之而無不及,


    他能文能武,說話又好聽,


    安排他和咱,同乘一艘禦船,


    真是太實用了,


    隻是這小子麵上受寵若驚,


    心底卻是一直在編排咱,


    這一點猶如頑疾,得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河山的安千君並收藏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