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林豪對自己的編排,


    朱元璋凝神召喚出林氏日記副本,開始複讀近幾日的內容,


    【大前日日記,】


    【這是我和老朱同乘一艘船的第十幾天?還是二十幾天,我已經記不住了,】


    【我還是沒想明白了,明明晉王、燕王、寧王都在,他不叫兒子們同坐主船,非要拉我陪著,】


    【大海茫茫,我想開溜、換船都沒機會,】


    【和老朱一起,真是渾身不自在,】


    【。。。】


    【前日日記,】


    【今天老朱又找我聊命理,聊易經,聊延年益壽,】


    【這也不知道是第幾次了,】


    【還好沒有言官在場,否則他們又要編排老朱不問蒼生問鬼神了,】


    【不過老朱真是有些反常了,】


    【我有點懷疑他想學秦始皇,】


    【難道所有的皇帝步入暮年,都會想著長生不老麽?】


    【我自然隻能撿他愛聽的說,】


    【勸他少生氣,多保持平常心,】


    【我還主動建議他清淡飲食,少飲酒,多吃素食,肉食以雞鴨魚等白肉為主,】


    【老朱欣然接受,還指令我負責接來幾日他的飲食,】


    【我後悔自己的嘴欠,瞎提啥子建議,】


    【皇帝的膳食事關重大,要他吃完不滿意,或者不舒服,我就吃不了兜著走了,】


    【。。。】


    【昨日日記,】


    【雖然老朱對我的手藝很是滿意,】


    【但給他做飯我還是壓力山大,】


    【還好長江口馬上到了,】


    【過幾天就可以到京城,隻要下了船,我的擔子就輕了,】


    【不對,】


    【迴京了事情也多,老朱也差不多要重訂《祖訓錄》了,到時候朝堂又是一灘子事...】


    【一想到迴去之後,又要和那幫鳥官掰扯,我也是煩悶不已,】


    【這真是離了虎口,又進狼坑,】


    【我想安安靜靜地躺平,咋就那麽難?】


    【想想還是剛剛過去的一年更舒坦,】


    【雖然一直在外麵奔波操勞,但可以遠離朝堂的紛爭,】


    【要不我再找機會外調出京?】


    【看來我得研究一下,京城外有哪些輕鬆又安逸的差事才行,】


    【惹不起,我還躲不起麽!】


    【。。。】


    朱元璋看完日記,眉頭緊蹙,


    之前咱看的時候,


    一直想著壽數命理,還有他說的清淡飲食之事,


    這林小子居然提到了重訂《祖訓錄》,


    要將《祖訓錄》新訂成《皇明祖訓》的事,是咱在得勝之後才想定的事,


    而且沒有跟任何人提起過,


    他是怎麽知道的?


    難道這小子會讀心?!


    不對,


    林小子要是會讀心,早就知道咱偷看他日記的事了,


    這世間哪有人會讀心?


    那他是通過命理之術推算出來的?


    他麵見咱的時候,說的話都是順著咱的意思的,


    隻會在日記裏寫出自己深層次的想法,


    看來咱以後還得讓他再更多地接觸高層次的政事。


    至於,他想著躲懶外調出京,


    那是門都沒有的,


    既然咱厚賞他,都無法改變林小子在日記裏編排咱的毛病,


    那幹脆咱就多給他加擔子,


    大不了咱不看那些編排咱的語句。


    ······


    三天後,


    朱元璋的禦船隊抵達秦淮河碼頭,


    晉王、燕王、寧王乘坐的副船,以及隨行的運輸船先一步停靠,


    三王下船之後,立刻和迎接的太孫會麵,準備開展接駕和獻俘儀式,


    先期押送到京的北元俘虜們,被拘押在附近的長江水師駐地裏,


    此刻他們雙手被綁著,


    在大明禁衛軍押送下,來到碼頭廣場列隊集合,


    而恩克、額勒伯克也被“請”到戰俘隊伍的前方站定。


    碼頭廣場外,


    是神情亢奮的京城百姓,


    他們早就收到消息,


    皇帝微服親征北元,大獲全勝,還活捉了北元賊酋,


    朝廷舉行盛大的慶典儀式,


    皇帝本人將親自領著功勳軍士,押送俘虜遊街,而後獻禮太廟。


    隨著主船停穩,


    小福子和小貴子二人,手中各捧著龍袍和翼善冠,登上船,


    沒過片刻,


    已經換裝的朱元璋,在萬眾矚目中走下船來,


    太孫領著一眾在場人員紛紛拜倒,山唿萬歲,


    朱元璋上前親手扶起太孫,認真地上下一番,


    眼中帶著滿滿的慈愛,


    他想起了多年前,每一次外出征戰歸來時,朱標也是這般領著留守大臣迎接他,


    “標兒還在!”


    朱元璋輕聲喃喃道,並沒有和太孫說什麽其他的話,


    旋即指令眾人平身。


    緊接著,


    朱元璋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碼頭廣場前,凝視著一眾北元俘虜,


    這些心有不服,傲然肅立的北元俘虜們,


    感受到龍目的掃視,帶來的壓迫感,紛紛跪地低頭迴避。


    站於隊列前方的恩克,


    立刻跪伏在地行大禮道,“臣孛兒隻斤·恩克拜見大皇帝,願聖上萬福金安!”


    自從朱元璋在北平公開了自己的身份,


    恩克再也不敢像之前對待“馬特使”那樣,與朱元璋像忘年交一般地交流,


    更多了一分,


    發自心底的敬畏和臣服,


    還有對強者的敬仰。


    他時刻銘記桑哥和林豪的叮囑,


    北元大汗已經是過去了,


    想要活命,一定要伏低做小,


    特別是林豪在北平時給他講述過南宋恭帝趙?的故事,


    投降大元的南宋帝王,


    被封公爵,後來還出了家研究佛學和文學,平平安安地過了近五十年日子,


    可臨老還是因為寫了一首詩抒發情感,


    時任皇帝元英宗將詩詞的含義,理解為煽動江南漢人叛亂,


    於是宋恭帝被賜死,


    恩克將這個典故,深深印刻在心裏,


    他先是千裏逃亡,後又從亂軍圍困中生還,


    什麽先祖榮光之類的,他已經不想有半文錢的關係,


    隻有生命是最可寶貴的,


    所以,


    他才當著眾人的麵,朝朱元璋行叩拜大禮。


    朱元璋對恩克識趣的表現很是滿意,


    笑著向前一步,親自攙扶起恩克說道,


    “小娃兒,無需多禮,”


    “咱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咱的太孫。”


    恩克聞言,即刻向朝自己行禮致意的朱允炆,深施大禮,


    卻聽朱元璋繼續說道,


    “恩克乃北元的大汗,”


    “此番主動歸附我天朝有功,當賞!”


    “傳朕旨意,恩封孛兒隻斤·恩克為瀛國公。”


    “聖上英明!”眾人沒有任何驚訝,他們將聖上的行為,理解籠絡人心,以彰顯大明朝廷的仁德,


    畢竟敵國的主君歸降,


    你不可能馬上就殺了,


    必須得以後再找茬,合理合規地處置。


    而且瀛國公也是一百多年前,


    南宋恭帝投降大元時的封號,


    這可以視作將漢人皇帝投降元族的恥辱給還迴去,


    這就叫天道好輪迴!


    “臣領受天恩!大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恩克也順勢恭敬地叩拜道。


    朱元璋扭頭看向一旁的額勒伯克,


    見對方不知何時也已經跪倒在地,語氣嘲弄地說道,


    “這不是誌在恢複先祖榮光,自詡為黃金家族正統繼承人的額勒伯克嗎?”


    “怎麽跪在咱這個淮右布衣的跟前了?”


    “莫不是身體不適,沒力氣站著麽,需要咱再派人治療一番不?”


    聽到治療二字,額勒伯克渾身一顫,


    自從上次喝多了亂撒氣被林豪氣吐血之後,


    他就被以治病的名義拘禁起來,


    每日都要忍受黎隼的各種針灸,以及副作用強烈的藥物治療,


    這令讓他的身體痛苦不已,


    當他知道那個“馬特使”就是大明皇帝本人時,


    他的心理防線更是幾近崩潰,


    他十分後悔自己在禦前的表現過於強硬,


    那份強硬根本就一文不值,


    現在聖上還在拿他的“強硬”打趣,還以“治療”做威脅,令他十分地驚懼,


    “不不不!臣已經痊愈,不必治療,”


    “過去都是臣的錯,臣再也不敢了,”


    “求聖上寬赦!”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陸河山的安千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陸河山的安千君並收藏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記,繃不住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