糟了,已經沒救了。看到蛇,我第一次打心底裏感到一切都完了。父親死的時候,聽說枕頭邊有一條小黑蛇,當時,我還看到院子裏的每棵樹上都盤著蛇。
母親連起床的力氣也沒有了,一直昏昏沉沉地躺著,身體全仗著那位護士的護理了。看樣子飯菜也幾乎不能下咽了。自從看到蛇,是否可以說,我徹底擺脫了悲哀,獲得了內心的平靜,精神上似乎產生了一種幸福的輕鬆感。今後,我要拿出全部時間守護在母親身旁。
從第二天起,我緊挨母親的枕畔坐著編織毛衣。我編織毛衣和做起針線活來,比別人都快,可是技藝很差。所以,母親總是一一教我如何加工修改。那天,我沒有心思編織毛衣,為了消除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所帶來的不自然,也隻好裝裝樣子,搬出毛線箱來,一心一意織起毛衣來。
母親一直盯著我的手的動作。
“是織你的毛襪吧?可得要多加八針,不然會穿不進去的。”她說。
孩子時代,母親不論怎麽教我,我都織不好。不過,想起當時那種驚慌失措、羞愧難當的心情,反而懷戀起來。母親今後再也不會教我織毛衣了,想到這一點我就流淚,眼睛再也看不清針眼兒了。
母親這樣躺著的時候,一點兒也不覺得痛苦。說到吃飯,從今天早晨起就粒米未進,我用紗布蘸些茶水,不時給母親濕濕嘴唇。不過,他意識倒很清楚,心境平和,不時跟我嘮上幾句。
“報紙上刊登了陛下的照片,再讓我看一看。”
我把報紙印有照片的地方伸到母親的眼前。
“陛下老了。”
“不,這張照片沒照好,上次的照片顯得特別年輕,也很活躍。陛下似乎反而喜歡這樣的時代。”
“為什麽?”
“因為,陛下這次也獲得了解放。”
母親慘然一笑,過了一陣又說道:
“想哭也流不出眼淚了。”
我忽然想到,母親此時不是很幸福嗎?所謂幸福感,不是已經沉在悲哀之河的水底,閃耀著金沙般的光芒嗎?如果那種穿越悲憫的界限、不可思議的幽幽然微明的心情,就是所謂幸福感的話,那麽,陛下、母親,還有我,眼下確實是幸福的。靜謐的秋天的上午。陽光輕柔的秋的庭院。我不再編織毛衣,眺望著齊胸的閃光的海麵。
“媽媽,過去我實在是個不懂世故的人啊!”
接著,我還有話要說,但又不願意被躲在屋角準備做靜脈注射的護士聽見,隨後又做罷了。
“你說過去……”母親淡然地笑著問,“那麽現在懂了嗎?”
不知為何,我臉紅了。
“你還是不懂世故啊。”母親轉過臉麵向正前方,小聲地自言自語。“我不懂,真正懂得的人哪裏有啊?不論經過多長時間,大家依然是個孩子,什麽也弄不明白。”
但是,我必須活下去。或許還是個孩子,可我不能一味撒嬌。今後,我要和世界作鬥爭。啊,像母親那樣與人無爭、無怨無恨,度過美麗而悲哀的一生的人,恐怕是最後一位了,今後再也不會在世界上存在了。即將死去的人是美麗的。我感到活著,繼續活下去,這是非常醜陋、充滿血腥而齷齪的事。我想像著一條懷孕的鑽洞的蛇盤踞在榻榻米上的姿影。然而,我還是不死心。卑劣也好,我要活著,我要同世界爭鬥,以便實現我的願望。母親眼看就要死了,我的浪漫主義和感傷次第消失了,我感到自己變成一個不可疏忽大意、心地險惡的動物。
當天過午,我依偎在母親身旁,給她潤澤口唇,一輛汽車停到門前。原來,和田舅舅和舅母驅車從東京趕來了。舅舅來到病室,默默坐到母親枕畔,母親用手帕蓋住自己下半個臉,盯著舅舅哭起來。然而,隻有悲戚的表情,再也哭不出眼淚,就像一隻木偶。
“直治在哪兒?”
過了一會兒,母親望著我問道。
我登上二樓,看見直治躺在沙發上閱讀新出版的雜誌。
“母親叫你呢。”
“哎呀,又是一場愁苦。你們真能耐著性子守在那兒。不是神經麻木,就是太薄情。我很痛苦,心地過熱,肉體軟弱,實在沒有力氣待在母親身邊。”直治說著,穿起上衣,和我一同下樓去。
我倆並肩坐在母親床頭,母親迅速從被窩裏抽出手來,默默指指直治,又指指我,然後把臉轉向舅舅,將兩隻手掌合在一起。
舅舅深深地點點頭。
“啊,我明白,我明白。”
母親似乎放心了,輕輕閉上眼,悄悄把手縮進被窩。
我哭了,直治也低下頭嗚咽起來。
這時,三宅老先生從長岡趕來,他一到就給母親打了一針。母親見到舅舅,看樣子已經心無遺憾了,她說:
“先生,快歇息一會兒吧。”
老先生和舅舅互相見了麵,默然相對,兩人眼裏都閃耀著淚花。
我站起身到廚房裏,做了舅舅愛吃的油豆腐蔥花湯麵,給老先生、直治和舅母也各盛了一碗,端到中式房間,然後又把舅舅帶來的禮品——丸之內飯店的三明治,打開給母親瞧了瞧,隨後放在她的枕頭邊。
“你太累了。”
母親小聲說。
大家在中式房間裏閑談了一會兒,舅舅和舅母因為有事今天必須趕迴東京,說罷隨手交給我一包慰問金。三宅醫生和隨行護士也要一起迴去,他對留守護士交代各種應急措施,總之,意識還算清楚,心髒也還不算衰竭,隻要堅持注射,再過四五天就能見好。當天,他們都臨時坐上汽車一塊兒迴東京了。
送走他們一行,我來到客廳,母親對我展露一副親切的笑容。
“累壞了吧?”
她依舊小聲地說。她的臉充滿活氣,看起來洋溢著光輝。母親見了舅舅,心裏一定很高興吧,我想。
“我不累。”
我稍稍輕鬆起來,笑著迴答。
萬沒料到,這是我和母親最後的對話。
僅僅過了三個小時,母親就死了。這位全日本最後的貴婦人,這位美麗的母親,在秋天寂寥的黃昏,在護士為她試過脈搏之後,在我和直治兩個親人守護下,走了。
母親死後的容顏幾乎沒有變化。父親去世時,臉色完全改變了,可母親的臉色一點變化也沒有,隻是唿吸斷絕了。至於什麽時候咽的氣也分不清楚。臉上的浮腫打前一天就開始消退,兩頰像蠟一般光亮,薄薄的嘴唇稍稍歪斜,含著微笑,比活著的時候更加亮麗。在我眼裏,母親就像pieta(3)中的聖母瑪利亞。
————————————————————
(1) 意即瑞士飯店。
(2) 菅原孝標之女的日記。自寬仁四年(1020)九月十三歲父親由上總出發返京途中起筆,一直寫到丈夫橘俊通死去的第二年五十二歲時止,是她這個時期的迴憶錄。
(3) 指耶穌死後聖母瑪利亞撫屍痛哭的繪畫藝術。
</br>
母親連起床的力氣也沒有了,一直昏昏沉沉地躺著,身體全仗著那位護士的護理了。看樣子飯菜也幾乎不能下咽了。自從看到蛇,是否可以說,我徹底擺脫了悲哀,獲得了內心的平靜,精神上似乎產生了一種幸福的輕鬆感。今後,我要拿出全部時間守護在母親身旁。
從第二天起,我緊挨母親的枕畔坐著編織毛衣。我編織毛衣和做起針線活來,比別人都快,可是技藝很差。所以,母親總是一一教我如何加工修改。那天,我沒有心思編織毛衣,為了消除緊緊依偎在母親身邊所帶來的不自然,也隻好裝裝樣子,搬出毛線箱來,一心一意織起毛衣來。
母親一直盯著我的手的動作。
“是織你的毛襪吧?可得要多加八針,不然會穿不進去的。”她說。
孩子時代,母親不論怎麽教我,我都織不好。不過,想起當時那種驚慌失措、羞愧難當的心情,反而懷戀起來。母親今後再也不會教我織毛衣了,想到這一點我就流淚,眼睛再也看不清針眼兒了。
母親這樣躺著的時候,一點兒也不覺得痛苦。說到吃飯,從今天早晨起就粒米未進,我用紗布蘸些茶水,不時給母親濕濕嘴唇。不過,他意識倒很清楚,心境平和,不時跟我嘮上幾句。
“報紙上刊登了陛下的照片,再讓我看一看。”
我把報紙印有照片的地方伸到母親的眼前。
“陛下老了。”
“不,這張照片沒照好,上次的照片顯得特別年輕,也很活躍。陛下似乎反而喜歡這樣的時代。”
“為什麽?”
“因為,陛下這次也獲得了解放。”
母親慘然一笑,過了一陣又說道:
“想哭也流不出眼淚了。”
我忽然想到,母親此時不是很幸福嗎?所謂幸福感,不是已經沉在悲哀之河的水底,閃耀著金沙般的光芒嗎?如果那種穿越悲憫的界限、不可思議的幽幽然微明的心情,就是所謂幸福感的話,那麽,陛下、母親,還有我,眼下確實是幸福的。靜謐的秋天的上午。陽光輕柔的秋的庭院。我不再編織毛衣,眺望著齊胸的閃光的海麵。
“媽媽,過去我實在是個不懂世故的人啊!”
接著,我還有話要說,但又不願意被躲在屋角準備做靜脈注射的護士聽見,隨後又做罷了。
“你說過去……”母親淡然地笑著問,“那麽現在懂了嗎?”
不知為何,我臉紅了。
“你還是不懂世故啊。”母親轉過臉麵向正前方,小聲地自言自語。“我不懂,真正懂得的人哪裏有啊?不論經過多長時間,大家依然是個孩子,什麽也弄不明白。”
但是,我必須活下去。或許還是個孩子,可我不能一味撒嬌。今後,我要和世界作鬥爭。啊,像母親那樣與人無爭、無怨無恨,度過美麗而悲哀的一生的人,恐怕是最後一位了,今後再也不會在世界上存在了。即將死去的人是美麗的。我感到活著,繼續活下去,這是非常醜陋、充滿血腥而齷齪的事。我想像著一條懷孕的鑽洞的蛇盤踞在榻榻米上的姿影。然而,我還是不死心。卑劣也好,我要活著,我要同世界爭鬥,以便實現我的願望。母親眼看就要死了,我的浪漫主義和感傷次第消失了,我感到自己變成一個不可疏忽大意、心地險惡的動物。
當天過午,我依偎在母親身旁,給她潤澤口唇,一輛汽車停到門前。原來,和田舅舅和舅母驅車從東京趕來了。舅舅來到病室,默默坐到母親枕畔,母親用手帕蓋住自己下半個臉,盯著舅舅哭起來。然而,隻有悲戚的表情,再也哭不出眼淚,就像一隻木偶。
“直治在哪兒?”
過了一會兒,母親望著我問道。
我登上二樓,看見直治躺在沙發上閱讀新出版的雜誌。
“母親叫你呢。”
“哎呀,又是一場愁苦。你們真能耐著性子守在那兒。不是神經麻木,就是太薄情。我很痛苦,心地過熱,肉體軟弱,實在沒有力氣待在母親身邊。”直治說著,穿起上衣,和我一同下樓去。
我倆並肩坐在母親床頭,母親迅速從被窩裏抽出手來,默默指指直治,又指指我,然後把臉轉向舅舅,將兩隻手掌合在一起。
舅舅深深地點點頭。
“啊,我明白,我明白。”
母親似乎放心了,輕輕閉上眼,悄悄把手縮進被窩。
我哭了,直治也低下頭嗚咽起來。
這時,三宅老先生從長岡趕來,他一到就給母親打了一針。母親見到舅舅,看樣子已經心無遺憾了,她說:
“先生,快歇息一會兒吧。”
老先生和舅舅互相見了麵,默然相對,兩人眼裏都閃耀著淚花。
我站起身到廚房裏,做了舅舅愛吃的油豆腐蔥花湯麵,給老先生、直治和舅母也各盛了一碗,端到中式房間,然後又把舅舅帶來的禮品——丸之內飯店的三明治,打開給母親瞧了瞧,隨後放在她的枕頭邊。
“你太累了。”
母親小聲說。
大家在中式房間裏閑談了一會兒,舅舅和舅母因為有事今天必須趕迴東京,說罷隨手交給我一包慰問金。三宅醫生和隨行護士也要一起迴去,他對留守護士交代各種應急措施,總之,意識還算清楚,心髒也還不算衰竭,隻要堅持注射,再過四五天就能見好。當天,他們都臨時坐上汽車一塊兒迴東京了。
送走他們一行,我來到客廳,母親對我展露一副親切的笑容。
“累壞了吧?”
她依舊小聲地說。她的臉充滿活氣,看起來洋溢著光輝。母親見了舅舅,心裏一定很高興吧,我想。
“我不累。”
我稍稍輕鬆起來,笑著迴答。
萬沒料到,這是我和母親最後的對話。
僅僅過了三個小時,母親就死了。這位全日本最後的貴婦人,這位美麗的母親,在秋天寂寥的黃昏,在護士為她試過脈搏之後,在我和直治兩個親人守護下,走了。
母親死後的容顏幾乎沒有變化。父親去世時,臉色完全改變了,可母親的臉色一點變化也沒有,隻是唿吸斷絕了。至於什麽時候咽的氣也分不清楚。臉上的浮腫打前一天就開始消退,兩頰像蠟一般光亮,薄薄的嘴唇稍稍歪斜,含著微笑,比活著的時候更加亮麗。在我眼裏,母親就像pieta(3)中的聖母瑪利亞。
————————————————————
(1) 意即瑞士飯店。
(2) 菅原孝標之女的日記。自寬仁四年(1020)九月十三歲父親由上總出發返京途中起筆,一直寫到丈夫橘俊通死去的第二年五十二歲時止,是她這個時期的迴憶錄。
(3) 指耶穌死後聖母瑪利亞撫屍痛哭的繪畫藝術。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