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果不由自主地渾身戰栗。
她盯著榮顯裙擺上用紅線繡著灼灼燃燒的複瓣芍藥花,逼自己凝住心神。
她答:“公主,是奴婢自己想出來的,並沒有受人指使。”
“是麽?”榮顯挑著尾音,緩慢而冷酷地吐出三個字:“你說謊。”
菱果重申:“公主,的確是奴婢自己想出來的,請公主裁奪。”
言畢,菱果就一言不發,開始不間斷地將額頭磕在光潔的地上。她磕得那樣努力,有朝聖一般的專注凜然,好像那是自己在世間唯一應該做的事情一樣。
榮顯看著她一下一下地,眉間貼著的花鈿脫落了,蹭破了額頭上肉皮,原本無塵的地上逐漸沾染了斑斑血跡。
她尋不到菱果的破綻,心中稍微有些動搖了,雖然並不曾製止菱果,卻也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沒有繼續發難。
發覺公主的沉默,菱果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
自己的情急之下的舉措起作用了。
她更加努力而專注地叩首,盡管額前不斷被觸碰與刮擦的傷口傳來難以忍受的銳痛,腦中的清明也越來越稀薄,她卻還不能停下。
她要等,必須等到自己僅有的一線生機。
然後,她終於等到了聶勉真輕緩的腳步聲。她聽到他清透的嗓音裏帶著驚訝,低聲問:“這是怎麽迴事?”
於是,她放心地將自己交給了暈眩,一翻眼皮昏了過去。
聶勉真一時迴不過神,等到榮顯喚來人將菱果抬迴她的臥房時,才皺起眉,半是無奈半是生氣地問:“公主,臣不過出去了片刻,這又是怎麽了?”
榮顯並沒有什麽確鑿證據,迴避著聶勉真的目光,等香圓在聶勉真的逼問下一五一十地將事情講了,才偷眼看他的神色。
他正在蹙眉思索。
榮顯見聶勉真並沒有責備的話,試探著為自己辯解道:“我並不是和她過不去。隻是覺得她一個盤髻的小侍,平日裏被我看一眼都恨不得打個哆嗦,怎麽會這樣主動過來,此舉實在可疑……”
“公主,您的做法欠妥。”聶勉真的語聲平淡,簡明扼要。
“是這樣麽?”榮顯的脾氣此時已經偃旗息鼓,猶豫著說:“菱果年紀那樣小,也許是我嚇到她了。”又對香圓說:“那冰紈雖然難得,我卻不是很喜歡,你們幾個分了吧,做點什麽都好。也給菱果送一些過去。記住,你們這是沾她的光,以後不許恨她。”
香圓幾個都有喜色,應了之後,捧著那冰紈笑逐顏開地退了出去。
“我真的做錯了麽?”等到四下無人,榮顯才又冷著聲氣,問聶勉真。
聶勉真笑了,答:“如果是她自己想的,她就是無辜受過。如果她不是無辜的,公主的舉動就是打草驚蛇了。隻露了一朵花兒而已,哪裏能從這裏看出別人到底想做什麽?”
榮顯歎息:“是了,我該先應了,遣人盯住她,等你迴來再定奪的。”她自嘲地翹起嘴角:“我實在太心急了。”
聶勉真撫慰道:“有一件事情,你聽了,說不定會開心起來。”
“什麽?”
“外麵傳來了消息,盧平章的長子、盧夫人的侄兒盧思端,將要迎娶虞平章的女兒。盧夫人請得了陛下的旨意,特許他們將婚期定在了您下降的同一天。”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對我這樣殷勤,大抵是為了討好爹爹,免得他認為盧氏不敬。”榮顯有茅塞頓開之感,心裏立刻安定了下來。
她毫無怒色,竟然輕輕笑起來,又譏誚道:“說來也怪,難道良辰吉日竟然這樣少,非得和我擠在同一天麽?”
“我也不懂,去了琅琊王府的喜宴,就不能去盧府的喜宴。盧修儀的孩子還不知男女,難道就要這樣急地逼百官做個決斷麽?盧氏此舉,似乎是要明著與中宮為難,我總覺得盧家平素不會這樣張狂地行事。”
“嗯。也許……”榮顯咬著櫻唇,摩挲著月牙凳腳上鏤空的纏枝紋。“也許盧家真的沒有這樣的膽子。”
兩個人眸光相觸,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太子近來對陛下的屢次衝撞。大梁最高貴的一對父子卻彼此忌恨,沒有人能真的置身事外。隻盼著家人平安,而自己不要淪為可憐的城魚,被無辜殃及。
又幾日,江朝嶽親自將幾張貼銀箔花的冷金紙筏送到凝輝院來。
榮顯忙起身相迎,雙手接了過來,笑道:“常侍隻管遣人來說一聲,我便支使他們去取,哪裏還用勞動您親自過來?”
又張羅著煎茶奉果。
江朝嶽笑著推辭連連,才開始說正事:“公主請過目,這是擬上來的要移往公主府的花木山石,公主請看看還滿意麽,可有什麽要添上的?”
榮顯笑一笑,開始一條條細看。那筏上寫的極為仔細,將花木頭的品種、高度、來自何處都寫得清清楚楚。
榮顯看得十分仔細,屢屢問及細節。江朝嶽耐心地一一答過,又補充道:“這些是中宮已經過目了的。”
榮顯輕輕頷首,又將剩下的幾頁紙翻完,盈盈一笑:“既然是孃孃都看過的,我也沒有什麽可以改動了,有勞常侍。”
江朝嶽連道不敢,又說:“請公主派遣幾個人,未時出宮去公主府,代您看看哪些卉木該置於何處。工部的人不知道公主的喜好,不敢妄斷。”
榮顯自然定下聶勉真前去。江朝嶽起身告退,榮顯先是留他坐,被婉辭之後又向他道謝道辛苦。
江朝嶽退至門前,轉身欲走,又想起什麽,迴首說道:“瞧臣這記性,險些忘了重要的事。”
榮顯笑道:“常侍這樣奔忙,偶有疏漏也是難免。”
江朝嶽說:“陛下還遣臣問,公主在這凝輝院中可還有什麽特別喜歡的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一並移走。”
榮顯聞言神情一滯,幸好此時聶勉真正親自上前奉茶,她無需立刻應答。
她明白此時江朝嶽一定正審視著自己,於是垂目專心地去看那茶盞。香煙嫋嫋,湯色清澄。她微笑著接過來飲了一口,隻感覺嘴裏一片清苦,又在唇齒間漾開餘甘。
輕輕地將翻著碧色光澤的琉璃甌擱在案幾上,榮顯麵色如常,笑問:“常侍,什麽都可以麽?”
江朝嶽溫聲笑答:“自然什麽都可以。陛下對公主愛逾性命,難道這慈父之心還會作偽麽?”
榮顯點點頭,默然不語。許久才說:“那請常侍應允我,等我出降之後,將這架子荼蘼也移出去吧。”
江朝嶽微微訝異,因為荼蘼實在算不得什麽難得的花,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家中,喜愛那香氣也能輕易地栽上幾株。
他猶疑片刻,說:“等到出降之後再往公主府中動土,恐怕有些不妥……”
“不是要移到公主府中。”榮顯惻然一笑,輕輕搖頭。
“請常侍著人將這架子荼蘼,移到衍哥哥的東宮去吧。隨便找一個角落,讓它在那裏隨心所欲,年年開花。”
江朝嶽心中一動,不再多言。
他離去之後,榮顯枯坐了許久,才苦笑著問聶勉真:“你猜,我走以後,爹爹會將這凝輝院給誰住呢?”
“我不知道。”聶勉真感於她的黯然,也沒有用敬詞。“陛下既然那樣問你,想來心中已經有了人選了。”
“是我想得太多了麽?”榮顯自嘲地晃動著已經涼去的半盞殘茶。“我此刻所擁有的東西,遲早也會被爹爹拿去,再交給別人。他也許很快就會有新的‘最疼愛的女兒’了。”
聶勉真正色道:“公主,這正是您應該小心提防的事情。”
榮顯一怔,收斂起哀色,凝思檢視著自己方才的言行。
“剛才我是不是太輕狂了?”她問。
聶勉真斟酌字眼,低聲答:“現下的情勢,公主這樣將宮苑中的花移去東宮,陛下知道了恐怕不會太喜歡。”
榮顯有些苦惱,旋即又想開了,微笑緩聲說:“我不想將這架花獨自留在宮裏,即便爹爹會不虞,我也不想那樣做。”
“值得麽?無論是公主府還是琅琊王府,都不是刀山火海。這花去了那裏,照樣能蓬勃地開過整個春天。”
“是那樣麽?你是這樣想的麽?”榮顯看著聶勉真,彎起眉目,笑意幽涼。“下降以後的我,不會再是現在的我。而移入王府的荼蘼,還會是此刻的荼蘼麽?”
一整天,聶勉真都在心中迴味著這句話。
皇帝的女兒,下降給為皇帝倚賴又忌憚的異姓王的兒子。這些日子以來,榮顯已經充分感知了未來婚姻生活中將會充斥著怎樣與二人自身無關的波瀾詭譎。這就是她這些日子鬱鬱難歡的原因。
但這認知,也不失為好事。
她已經做好了準備,拋開自己以往天真而蒙昧的逃避,昂首闊步地邁入這一場不知何時才能終止的漩渦。
聶勉真想的太過出神,竟然沒有聽到有人走進來的聲音。
他整飭好衣冠,轉過身,才發覺菱果正站在自己身後,露出羞澀的笑意。
“怎麽?”他柔聲問。
她的目光不安地躲閃,如同怯懦的雀鳥會因為最輕微的風而驚起。良久,她遲疑著說:“我能跟先生一起去公主府麽?”
聶勉真耐心地解釋:“沒有教旨,內人怎麽能隨意出宮呢?”
“可是,芳露姐姐她們都要跟先生一起去呢……”
“這是公主的意思麽?”聶勉真訝異,詳細地問她。原來是那些將留在凝輝院中、不隨榮顯出降的宮娥們,對傳言中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公主府十分好奇。磨了公主許久,榮顯終於鬆口答應她們一道去看一看。
聶勉真笑道:“可你是要隨公主一起去的,怎麽也這樣心急呢?”
菱果不安地望聶勉真一眼,自他和風般的微笑中得到了勇氣,囁嚅道:“我隨公主出降,也不過是從一處的高牆內,步入另一處的高牆內。我從入宮以來,從來沒有見過外麵的樣子呢……”
聶勉真想起菱果是四歲時,便隨著家人一起入宮。他感觸於她語聲中的忐忑與不安,心下憫然酸軟。
“那就一道去吧。不必再去求公主應允了,她不會介意的。”
他就這樣答應了。
出門前聶勉真去向榮顯告別。
她正在窗邊寫字。時有風挾花葉飛入閣中,落在那裁得整齊的韶州竹筏上,沾了未幹的墨跡,才寫好的字就有些模糊汙痕。
她也不惱,推開舊筏換上新裁,繼續提筆運腕。
榮顯的字常常被衍之甚至聶勉真取笑,她沒有習字的耐心,帖也臨得很少,隻能勉強稱為婉麗端秀,壓根談不上神韻風骨。
看她入神的模樣,聶勉真不忍打斷她,正欲無聲退出去。
她卻好似感知到他的目光,悠悠抬首望他。
“要去公主府麽?”她問,照舊垂首臨帖。
“是。”
“嗯。”她頭也不抬地輕輕答道,又加了一句:“快些迴來。”
她將筆端頂在下巴上,細細端詳字跡,又將紙筏放到古帖旁邊一個個字地比較,頭一轉一轉,模樣十分可愛。
聶勉真一笑,轉身走出去。
“荼蘼還開著麽?”她卻又突然抬頭叫住了聶勉真,這樣問他。
聶勉真微微訝異,一怔間,旋即露出溫煦微笑。
“是的。荼蘼還開得很好呢。”
她盯著榮顯裙擺上用紅線繡著灼灼燃燒的複瓣芍藥花,逼自己凝住心神。
她答:“公主,是奴婢自己想出來的,並沒有受人指使。”
“是麽?”榮顯挑著尾音,緩慢而冷酷地吐出三個字:“你說謊。”
菱果重申:“公主,的確是奴婢自己想出來的,請公主裁奪。”
言畢,菱果就一言不發,開始不間斷地將額頭磕在光潔的地上。她磕得那樣努力,有朝聖一般的專注凜然,好像那是自己在世間唯一應該做的事情一樣。
榮顯看著她一下一下地,眉間貼著的花鈿脫落了,蹭破了額頭上肉皮,原本無塵的地上逐漸沾染了斑斑血跡。
她尋不到菱果的破綻,心中稍微有些動搖了,雖然並不曾製止菱果,卻也一時不知如何應對,沒有繼續發難。
發覺公主的沉默,菱果的心稍稍安定了下來。
自己的情急之下的舉措起作用了。
她更加努力而專注地叩首,盡管額前不斷被觸碰與刮擦的傷口傳來難以忍受的銳痛,腦中的清明也越來越稀薄,她卻還不能停下。
她要等,必須等到自己僅有的一線生機。
然後,她終於等到了聶勉真輕緩的腳步聲。她聽到他清透的嗓音裏帶著驚訝,低聲問:“這是怎麽迴事?”
於是,她放心地將自己交給了暈眩,一翻眼皮昏了過去。
聶勉真一時迴不過神,等到榮顯喚來人將菱果抬迴她的臥房時,才皺起眉,半是無奈半是生氣地問:“公主,臣不過出去了片刻,這又是怎麽了?”
榮顯並沒有什麽確鑿證據,迴避著聶勉真的目光,等香圓在聶勉真的逼問下一五一十地將事情講了,才偷眼看他的神色。
他正在蹙眉思索。
榮顯見聶勉真並沒有責備的話,試探著為自己辯解道:“我並不是和她過不去。隻是覺得她一個盤髻的小侍,平日裏被我看一眼都恨不得打個哆嗦,怎麽會這樣主動過來,此舉實在可疑……”
“公主,您的做法欠妥。”聶勉真的語聲平淡,簡明扼要。
“是這樣麽?”榮顯的脾氣此時已經偃旗息鼓,猶豫著說:“菱果年紀那樣小,也許是我嚇到她了。”又對香圓說:“那冰紈雖然難得,我卻不是很喜歡,你們幾個分了吧,做點什麽都好。也給菱果送一些過去。記住,你們這是沾她的光,以後不許恨她。”
香圓幾個都有喜色,應了之後,捧著那冰紈笑逐顏開地退了出去。
“我真的做錯了麽?”等到四下無人,榮顯才又冷著聲氣,問聶勉真。
聶勉真笑了,答:“如果是她自己想的,她就是無辜受過。如果她不是無辜的,公主的舉動就是打草驚蛇了。隻露了一朵花兒而已,哪裏能從這裏看出別人到底想做什麽?”
榮顯歎息:“是了,我該先應了,遣人盯住她,等你迴來再定奪的。”她自嘲地翹起嘴角:“我實在太心急了。”
聶勉真撫慰道:“有一件事情,你聽了,說不定會開心起來。”
“什麽?”
“外麵傳來了消息,盧平章的長子、盧夫人的侄兒盧思端,將要迎娶虞平章的女兒。盧夫人請得了陛下的旨意,特許他們將婚期定在了您下降的同一天。”
“原來是這樣……怪不得對我這樣殷勤,大抵是為了討好爹爹,免得他認為盧氏不敬。”榮顯有茅塞頓開之感,心裏立刻安定了下來。
她毫無怒色,竟然輕輕笑起來,又譏誚道:“說來也怪,難道良辰吉日竟然這樣少,非得和我擠在同一天麽?”
“我也不懂,去了琅琊王府的喜宴,就不能去盧府的喜宴。盧修儀的孩子還不知男女,難道就要這樣急地逼百官做個決斷麽?盧氏此舉,似乎是要明著與中宮為難,我總覺得盧家平素不會這樣張狂地行事。”
“嗯。也許……”榮顯咬著櫻唇,摩挲著月牙凳腳上鏤空的纏枝紋。“也許盧家真的沒有這樣的膽子。”
兩個人眸光相觸,不約而同地想到了太子近來對陛下的屢次衝撞。大梁最高貴的一對父子卻彼此忌恨,沒有人能真的置身事外。隻盼著家人平安,而自己不要淪為可憐的城魚,被無辜殃及。
又幾日,江朝嶽親自將幾張貼銀箔花的冷金紙筏送到凝輝院來。
榮顯忙起身相迎,雙手接了過來,笑道:“常侍隻管遣人來說一聲,我便支使他們去取,哪裏還用勞動您親自過來?”
又張羅著煎茶奉果。
江朝嶽笑著推辭連連,才開始說正事:“公主請過目,這是擬上來的要移往公主府的花木山石,公主請看看還滿意麽,可有什麽要添上的?”
榮顯笑一笑,開始一條條細看。那筏上寫的極為仔細,將花木頭的品種、高度、來自何處都寫得清清楚楚。
榮顯看得十分仔細,屢屢問及細節。江朝嶽耐心地一一答過,又補充道:“這些是中宮已經過目了的。”
榮顯輕輕頷首,又將剩下的幾頁紙翻完,盈盈一笑:“既然是孃孃都看過的,我也沒有什麽可以改動了,有勞常侍。”
江朝嶽連道不敢,又說:“請公主派遣幾個人,未時出宮去公主府,代您看看哪些卉木該置於何處。工部的人不知道公主的喜好,不敢妄斷。”
榮顯自然定下聶勉真前去。江朝嶽起身告退,榮顯先是留他坐,被婉辭之後又向他道謝道辛苦。
江朝嶽退至門前,轉身欲走,又想起什麽,迴首說道:“瞧臣這記性,險些忘了重要的事。”
榮顯笑道:“常侍這樣奔忙,偶有疏漏也是難免。”
江朝嶽說:“陛下還遣臣問,公主在這凝輝院中可還有什麽特別喜歡的麽?可以趁著這個機會一並移走。”
榮顯聞言神情一滯,幸好此時聶勉真正親自上前奉茶,她無需立刻應答。
她明白此時江朝嶽一定正審視著自己,於是垂目專心地去看那茶盞。香煙嫋嫋,湯色清澄。她微笑著接過來飲了一口,隻感覺嘴裏一片清苦,又在唇齒間漾開餘甘。
輕輕地將翻著碧色光澤的琉璃甌擱在案幾上,榮顯麵色如常,笑問:“常侍,什麽都可以麽?”
江朝嶽溫聲笑答:“自然什麽都可以。陛下對公主愛逾性命,難道這慈父之心還會作偽麽?”
榮顯點點頭,默然不語。許久才說:“那請常侍應允我,等我出降之後,將這架子荼蘼也移出去吧。”
江朝嶽微微訝異,因為荼蘼實在算不得什麽難得的花,即便是普通的百姓家中,喜愛那香氣也能輕易地栽上幾株。
他猶疑片刻,說:“等到出降之後再往公主府中動土,恐怕有些不妥……”
“不是要移到公主府中。”榮顯惻然一笑,輕輕搖頭。
“請常侍著人將這架子荼蘼,移到衍哥哥的東宮去吧。隨便找一個角落,讓它在那裏隨心所欲,年年開花。”
江朝嶽心中一動,不再多言。
他離去之後,榮顯枯坐了許久,才苦笑著問聶勉真:“你猜,我走以後,爹爹會將這凝輝院給誰住呢?”
“我不知道。”聶勉真感於她的黯然,也沒有用敬詞。“陛下既然那樣問你,想來心中已經有了人選了。”
“是我想得太多了麽?”榮顯自嘲地晃動著已經涼去的半盞殘茶。“我此刻所擁有的東西,遲早也會被爹爹拿去,再交給別人。他也許很快就會有新的‘最疼愛的女兒’了。”
聶勉真正色道:“公主,這正是您應該小心提防的事情。”
榮顯一怔,收斂起哀色,凝思檢視著自己方才的言行。
“剛才我是不是太輕狂了?”她問。
聶勉真斟酌字眼,低聲答:“現下的情勢,公主這樣將宮苑中的花移去東宮,陛下知道了恐怕不會太喜歡。”
榮顯有些苦惱,旋即又想開了,微笑緩聲說:“我不想將這架花獨自留在宮裏,即便爹爹會不虞,我也不想那樣做。”
“值得麽?無論是公主府還是琅琊王府,都不是刀山火海。這花去了那裏,照樣能蓬勃地開過整個春天。”
“是那樣麽?你是這樣想的麽?”榮顯看著聶勉真,彎起眉目,笑意幽涼。“下降以後的我,不會再是現在的我。而移入王府的荼蘼,還會是此刻的荼蘼麽?”
一整天,聶勉真都在心中迴味著這句話。
皇帝的女兒,下降給為皇帝倚賴又忌憚的異姓王的兒子。這些日子以來,榮顯已經充分感知了未來婚姻生活中將會充斥著怎樣與二人自身無關的波瀾詭譎。這就是她這些日子鬱鬱難歡的原因。
但這認知,也不失為好事。
她已經做好了準備,拋開自己以往天真而蒙昧的逃避,昂首闊步地邁入這一場不知何時才能終止的漩渦。
聶勉真想的太過出神,竟然沒有聽到有人走進來的聲音。
他整飭好衣冠,轉過身,才發覺菱果正站在自己身後,露出羞澀的笑意。
“怎麽?”他柔聲問。
她的目光不安地躲閃,如同怯懦的雀鳥會因為最輕微的風而驚起。良久,她遲疑著說:“我能跟先生一起去公主府麽?”
聶勉真耐心地解釋:“沒有教旨,內人怎麽能隨意出宮呢?”
“可是,芳露姐姐她們都要跟先生一起去呢……”
“這是公主的意思麽?”聶勉真訝異,詳細地問她。原來是那些將留在凝輝院中、不隨榮顯出降的宮娥們,對傳言中金碧輝煌美輪美奐的公主府十分好奇。磨了公主許久,榮顯終於鬆口答應她們一道去看一看。
聶勉真笑道:“可你是要隨公主一起去的,怎麽也這樣心急呢?”
菱果不安地望聶勉真一眼,自他和風般的微笑中得到了勇氣,囁嚅道:“我隨公主出降,也不過是從一處的高牆內,步入另一處的高牆內。我從入宮以來,從來沒有見過外麵的樣子呢……”
聶勉真想起菱果是四歲時,便隨著家人一起入宮。他感觸於她語聲中的忐忑與不安,心下憫然酸軟。
“那就一道去吧。不必再去求公主應允了,她不會介意的。”
他就這樣答應了。
出門前聶勉真去向榮顯告別。
她正在窗邊寫字。時有風挾花葉飛入閣中,落在那裁得整齊的韶州竹筏上,沾了未幹的墨跡,才寫好的字就有些模糊汙痕。
她也不惱,推開舊筏換上新裁,繼續提筆運腕。
榮顯的字常常被衍之甚至聶勉真取笑,她沒有習字的耐心,帖也臨得很少,隻能勉強稱為婉麗端秀,壓根談不上神韻風骨。
看她入神的模樣,聶勉真不忍打斷她,正欲無聲退出去。
她卻好似感知到他的目光,悠悠抬首望他。
“要去公主府麽?”她問,照舊垂首臨帖。
“是。”
“嗯。”她頭也不抬地輕輕答道,又加了一句:“快些迴來。”
她將筆端頂在下巴上,細細端詳字跡,又將紙筏放到古帖旁邊一個個字地比較,頭一轉一轉,模樣十分可愛。
聶勉真一笑,轉身走出去。
“荼蘼還開著麽?”她卻又突然抬頭叫住了聶勉真,這樣問他。
聶勉真微微訝異,一怔間,旋即露出溫煦微笑。
“是的。荼蘼還開得很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