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城距臨邊,不算遠也不算近,若是步行,大約要走二十日左右,王超帶著他的精兵,一人兩騎,日夜兼程,隻用了短短三日,便趕到臨邊城。
陸元暢這一路,可是真正吃了大苦,想她好歹一小地主,從小雖說不上錦衣玉食,但總是衣食無憂,去了汾城每日又是東遊西蕩,好不自在,可是這三日的趕路,無眠無休也就罷了,她時刻騎在馬背上顛簸,渾身酸疼不說,大腿內側早已磨破了皮,隨著馬匹的騰空落地,傷口擦在馬鞍上,疼得直鑽心。
騎術不是陸元暢所專長,馬匹貴重,如何是平民百姓家能養得起的,當初救王敏之時,陸元暢不過仗著自己的好武藝硬撐罷了,還是到了汾城軍中,她才真正開始學習騎術,王超所帶親兵,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兵,大多跟隨王超在戰場上廝殺過,騎術端得是了得,陸元暢每日跟隨這群人策馬狂奔,才明白自己與真正士兵之間的差距,若是在平地,以她的武藝,一對一單挑絕不是問題,可若是在馬背上,這勝負就很難預測了。
不過陸元暢生性堅強,一直咬牙堅持,就算總是墜在大部隊後麵,也是盡自己所能奮力追趕。當她看到臨邊城南門之時,整個人都鬆了下來,可憐她那白嫩嫩的大腿啊,此時必是血肉模糊了罷。
就在陸元暢慶幸保住大腿之際,王超卻是整個人都緊繃著,他看到城頭士兵所揮旗語,心頭不由有些沉重,他們來得不巧,北門正麵臨激戰!
王超謀略欠佳,但膽識過人,他沒有第一時間帶兵進城,而是果斷帶著一百親兵,從西側抄小路而去,偷偷摸至北門,掩體觀戰。
因著損失了多員大將,宋大將軍沒有冒然出城迎戰,而是堅壁城池,擺出防守姿態。
陸元暢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真實的戰爭場麵,心中不禁熱血澎湃,兩邊軍隊你攻我守,戰況異常激烈。她看到戎狄士兵毫不畏死,一撥撥被打下,又一撥撥奮勇向前,城牆之上,不斷有箭矢,火油,木棍,石塊落下,砸在戎狄士兵身上,他們或燒死,或摔落,或被箭矢擊中,但他們的眼中絲毫沒有畏懼之色,聽著耳邊衝鋒的戰鼓,紅著眼衝向城門。
不經意間,城牆已被鮮血染紅,可是戎狄人卻沒有停止進攻的步伐,陸元暢遠遠望去,看到戎狄王旗之下,有個年輕人正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看起來不過二十多歲,留著落腮短須,頭帶可汗王冠,信手甩著馬鞭,似乎根本不在意他的士兵是生是死。
他就是花爾哈及!
對於花樂哈及,大周這邊所知不多,還是最近由斥候探得一些關於他的情報。
花爾哈及原本隻是一個小領主,也不知用了何法子,四年前奪取了他堂哥的可汗之位,然後憑借血統優勢以及自己訓練出的一支精兵,對周邊弱小部落不斷攻伐吞並,幾年間一躍成為戎狄之中最有實力的領頭羊。現下戎狄所有部落,在明麵上都誠服於他,而此次戎狄對大周大規模進攻,與往日絕不相同,他們不再是搶些糧食女人就能滿足,而是有意揮軍南下,謀取大周!
到了傍晚時分,戎狄久攻不下,死傷慘重,花爾哈及鳴金收兵,帶著一幹人等退到二十裏處紮營。
王超見雙方收兵,便帶人從西門入,親軍緩緩在街道上前行,陸元暢驚訝於大周士兵居然沒有退敵後的喜悅,街道兩旁多的是被人抬下來的傷兵,城中彌漫著低壓,似乎這一場仗,是大周打輸了。
臨邊城因著直麵戎狄,十幾年間,百姓陸續離開此地南下求生存,到得今日,臨邊已成為純正的戍邊軍事重鎮,城中隻見士兵,不見百姓,休戰之時,士兵一邊操練,一邊如農戶一般耕作,戰亂之時,士兵們則扔下鋤頭,拿起武器保家為國。
陸元暢跟隨王超,到了大將軍府,與親軍一起去營房休息,而王超則入府拜見宋大將軍,相談軍事情報。
“老大,累了麽?”張成見陸元暢在發呆,關心地問道,一路而來,四大金剛對陸元暢這個新兵頗為照顧。
“我無事,你們也累了,早些休息。”陸元暢淡淡地說道。
張成見狀,便出去為陸元暢打水擦身,今日那場血戰,頗為壯烈,陸元暢一個新兵,頭一次見到如此場麵,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張成特意沒有與陸元暢多說戰場上的事,而是留給她自我調整的空間。
陸元暢確實不適應,一條條人命飛快流逝,不管是大周的,還是戎狄的,都讓她難過,他們這些小兵,隻知聽從軍令奉獻自己的青春生命,奈何身死之後,卻無人記得。陸元暢深深地感受到,戰場之上,人命是多麽的微不足道。
當然,她心中還有不少疑惑,對於花爾哈及,對於大周士兵的反應,都與她心中所想相悖,不過因著自己沒見過世麵,便隻得將疑問壓下,待來日有所見識,再作計較。
顧小芙這些日子,為了腹中的孩子,對郎中的話言聽計從,讓吃藥就吃藥,讓躺著便不敢隨意起身,將養了足有半月,郎中才允許她在小院中走走透氣。
“芙娘,你怎得又起身了。”祝大娘用過早飯,便如往日一般來陸家看望顧小芙。
這些日子,不隻顧小芙受罪,珍娘與祝大娘也是極為操心,扶緣齋不可能長期關鋪,祝大娘便接手了照顧顧小芙的重擔,白日裏,熬藥做飯,到得晚間,珍娘關鋪迴來接手,半月下來,兩人都消瘦不少。
“日日躺在炕上,身子都是軟的,幹娘,您讓奴家走走罷,郎中說了,現下孩子挺好的。”顧小芙挽著祝大娘,撒嬌地說道,這些日子兩人朝夕相對,感情更甚以往。
祝大娘看著顧小芙有些紅潤的小臉,慈愛地拍著她的小手,要說人與人,還真講究個緣分,文人素來清高,祝大娘作為書香門第,自是有著傲氣,即使麵對安樂伯夫人這樣的貴族,她都能不卑不亢,從容應對,可是自打收了顧小芙作義女,也不知怎的,還真就把她當親生女兒看待。
這些日子,祝大娘對顧小芙極為上心,隔日就請郎中把脈,自己又想盡辦法給顧小芙補身子,家裏的事都丟給了大媳婦,弄得祝大嫂說話總帶著酸味。
“你啊你,就是靜不下來,天生的勞碌命。”祝大娘將顧小芙按在椅子上,從綠柳手中接過補品,遞與顧小芙說道:“上好的燕窩,趁熱吃。”
“幹娘,奴家已大好,您別再為奴家做這些了,留著自己補身子。”顧小芙覺得手中的燕窩特別燙手,自打自己身子壞了,祝大娘每日都會為自己燉補品,她心裏著實過意不去。
“傻丫頭,你好了,幹娘心便寬了,哪需要用這些東西補身子,快趁熱吃罷。”祝大娘慈愛地說道。
顧小芙聽話地小口吃著,心中甚是感動,想她這樣苦命的人,居然也能得到母愛,不知上輩子自己做了何等善事,才換得今生與祝大娘的相逢。
“芙娘,我看你身子好多了,想接你去家裏住幾日,你大姐過兩日就到汾城,到時你們姐妹倆作伴,豈不甚好。”祝大娘輕柔地說道。
“大姐終於要來了?”顧小芙聞言,不禁喜上眉梢。
“是啊,終於是來了。”祝大娘一麵喜色地說道。
祝小姐的夫家,是水井村的虞家,虞家與祝家相當,也算是書香門第,夫君虞大郎亦有秀才功名在身,不過不知怎得,遲遲無法考取舉人。祝小姐因著虞大郎屢試不中,且自己多年未有身孕,在夫家過得艱難一些,並沒有表麵上的那般風光。若不是有祝家一直撐腰,這日子還不定怎麽過下去呢。
祝小姐十六出嫁,今年已二十有一,比祝二郎大兩歲,十七八的時候,祝大娘也曾為了女兒遲遲未孕而操碎了心,怎奈各種法子都用盡了,也未見效,這兩年,祝大娘這心也就淡了。
不過最近遇上了為顧小芙醫治的秦郎中,祝大娘又燃起了希望,畢竟事實擺在眼前,最先確定顧小芙懷孕的是他,為顧小芙保住孩子的也是他,他的名氣雖沒有城中名醫那般響亮,可醫術卻是更勝一籌,祝大娘盼著祝小姐能早些來,讓秦郎中看看,也好早日有個孩子傍身。
“幹娘,大郎的幹爹幹娘可願意來汾城?”顧小芙想著,大家都來了汾城,總不能一直留著楊家兩老在鄉下。
“你幹爹說過幾日親自去洛溪村勸勸,你寬心些,顧著自己與孩子才是正理。”祝大娘淡淡地說道。
現下春耕在即,楊榮與楊大娘哪裏能走得開,如此說,不過是安慰顧小芙罷了。
到得晚間,顧小芙將自己要去祝家的事說與楊榮聽,楊榮沒啥意見,反正陸元暢不在,顧小芙要迴娘家便迴罷,去了祝家,有祝大娘照顧,定是妥當的。
“後日我與珍娘送你去,明日咱們多置辦些禮品,這些日子,虧得親家母忙前忙後貼心照顧,咱家也不能不記恩,忘了禮數。”楊榮說道,陸元暢走了,楊榮不僅要顧著家裏的人,也要撐起楊家與陸家的臉麵。
顧小芙聞言,便迴屋從櫃子裏取了十兩銀子交給楊榮,楊榮見狀,忙推辭道:“芙娘,你這是作甚?”
“大哥拿著罷,奴家身子不便,明日還請你幫著置辦,奴家病了許久,你與大嫂一直細心照看奴家,總不能為了奴家還要你們破費。”顧小芙淡笑道,陸元暢雖走得匆忙,但對於自己卻是安排得極妥當,不僅留了人保護自己,還留給她不少家當,正常吃用人情往來,都是小意思。
“大哥有銀子,咱鋪子生意挺紅火的,芙娘快些將銀子收好。”楊榮推辭道。
“大哥莫要如此,親兄弟明算賬,大郎走了,咱一家人就靠著鋪子過活,無別的進項,大哥與大嫂能省,可蛋蛋能省麽,吃穿用度不能太差,筆墨紙硯也要備妥,若是委屈了蛋蛋,說不得蛋蛋在私塾裏叫人瞧不起。”
楊榮聞言,隻得接了銀子歎氣,誰叫他沒本事呢,陸元暢走了,一家人的開銷都壓在了他的身上,他擔子不輕呢!
兩日之後,楊榮送顧小芙去了祝家,誰想才到祝家,便聽聞祝小娘與虞大郎吵架,搬迴娘家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忙著工作,都不知道自己在寫點什麽。
今天下午開了三小時會,整個人都不好了,明天小高考,祝願孩子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陸元暢這一路,可是真正吃了大苦,想她好歹一小地主,從小雖說不上錦衣玉食,但總是衣食無憂,去了汾城每日又是東遊西蕩,好不自在,可是這三日的趕路,無眠無休也就罷了,她時刻騎在馬背上顛簸,渾身酸疼不說,大腿內側早已磨破了皮,隨著馬匹的騰空落地,傷口擦在馬鞍上,疼得直鑽心。
騎術不是陸元暢所專長,馬匹貴重,如何是平民百姓家能養得起的,當初救王敏之時,陸元暢不過仗著自己的好武藝硬撐罷了,還是到了汾城軍中,她才真正開始學習騎術,王超所帶親兵,都是精挑細選的精兵,大多跟隨王超在戰場上廝殺過,騎術端得是了得,陸元暢每日跟隨這群人策馬狂奔,才明白自己與真正士兵之間的差距,若是在平地,以她的武藝,一對一單挑絕不是問題,可若是在馬背上,這勝負就很難預測了。
不過陸元暢生性堅強,一直咬牙堅持,就算總是墜在大部隊後麵,也是盡自己所能奮力追趕。當她看到臨邊城南門之時,整個人都鬆了下來,可憐她那白嫩嫩的大腿啊,此時必是血肉模糊了罷。
就在陸元暢慶幸保住大腿之際,王超卻是整個人都緊繃著,他看到城頭士兵所揮旗語,心頭不由有些沉重,他們來得不巧,北門正麵臨激戰!
王超謀略欠佳,但膽識過人,他沒有第一時間帶兵進城,而是果斷帶著一百親兵,從西側抄小路而去,偷偷摸至北門,掩體觀戰。
因著損失了多員大將,宋大將軍沒有冒然出城迎戰,而是堅壁城池,擺出防守姿態。
陸元暢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真實的戰爭場麵,心中不禁熱血澎湃,兩邊軍隊你攻我守,戰況異常激烈。她看到戎狄士兵毫不畏死,一撥撥被打下,又一撥撥奮勇向前,城牆之上,不斷有箭矢,火油,木棍,石塊落下,砸在戎狄士兵身上,他們或燒死,或摔落,或被箭矢擊中,但他們的眼中絲毫沒有畏懼之色,聽著耳邊衝鋒的戰鼓,紅著眼衝向城門。
不經意間,城牆已被鮮血染紅,可是戎狄人卻沒有停止進攻的步伐,陸元暢遠遠望去,看到戎狄王旗之下,有個年輕人正冷眼看著這一切,他看起來不過二十多歲,留著落腮短須,頭帶可汗王冠,信手甩著馬鞭,似乎根本不在意他的士兵是生是死。
他就是花爾哈及!
對於花樂哈及,大周這邊所知不多,還是最近由斥候探得一些關於他的情報。
花爾哈及原本隻是一個小領主,也不知用了何法子,四年前奪取了他堂哥的可汗之位,然後憑借血統優勢以及自己訓練出的一支精兵,對周邊弱小部落不斷攻伐吞並,幾年間一躍成為戎狄之中最有實力的領頭羊。現下戎狄所有部落,在明麵上都誠服於他,而此次戎狄對大周大規模進攻,與往日絕不相同,他們不再是搶些糧食女人就能滿足,而是有意揮軍南下,謀取大周!
到了傍晚時分,戎狄久攻不下,死傷慘重,花爾哈及鳴金收兵,帶著一幹人等退到二十裏處紮營。
王超見雙方收兵,便帶人從西門入,親軍緩緩在街道上前行,陸元暢驚訝於大周士兵居然沒有退敵後的喜悅,街道兩旁多的是被人抬下來的傷兵,城中彌漫著低壓,似乎這一場仗,是大周打輸了。
臨邊城因著直麵戎狄,十幾年間,百姓陸續離開此地南下求生存,到得今日,臨邊已成為純正的戍邊軍事重鎮,城中隻見士兵,不見百姓,休戰之時,士兵一邊操練,一邊如農戶一般耕作,戰亂之時,士兵們則扔下鋤頭,拿起武器保家為國。
陸元暢跟隨王超,到了大將軍府,與親軍一起去營房休息,而王超則入府拜見宋大將軍,相談軍事情報。
“老大,累了麽?”張成見陸元暢在發呆,關心地問道,一路而來,四大金剛對陸元暢這個新兵頗為照顧。
“我無事,你們也累了,早些休息。”陸元暢淡淡地說道。
張成見狀,便出去為陸元暢打水擦身,今日那場血戰,頗為壯烈,陸元暢一個新兵,頭一次見到如此場麵,難免會有些不適應,張成特意沒有與陸元暢多說戰場上的事,而是留給她自我調整的空間。
陸元暢確實不適應,一條條人命飛快流逝,不管是大周的,還是戎狄的,都讓她難過,他們這些小兵,隻知聽從軍令奉獻自己的青春生命,奈何身死之後,卻無人記得。陸元暢深深地感受到,戰場之上,人命是多麽的微不足道。
當然,她心中還有不少疑惑,對於花爾哈及,對於大周士兵的反應,都與她心中所想相悖,不過因著自己沒見過世麵,便隻得將疑問壓下,待來日有所見識,再作計較。
顧小芙這些日子,為了腹中的孩子,對郎中的話言聽計從,讓吃藥就吃藥,讓躺著便不敢隨意起身,將養了足有半月,郎中才允許她在小院中走走透氣。
“芙娘,你怎得又起身了。”祝大娘用過早飯,便如往日一般來陸家看望顧小芙。
這些日子,不隻顧小芙受罪,珍娘與祝大娘也是極為操心,扶緣齋不可能長期關鋪,祝大娘便接手了照顧顧小芙的重擔,白日裏,熬藥做飯,到得晚間,珍娘關鋪迴來接手,半月下來,兩人都消瘦不少。
“日日躺在炕上,身子都是軟的,幹娘,您讓奴家走走罷,郎中說了,現下孩子挺好的。”顧小芙挽著祝大娘,撒嬌地說道,這些日子兩人朝夕相對,感情更甚以往。
祝大娘看著顧小芙有些紅潤的小臉,慈愛地拍著她的小手,要說人與人,還真講究個緣分,文人素來清高,祝大娘作為書香門第,自是有著傲氣,即使麵對安樂伯夫人這樣的貴族,她都能不卑不亢,從容應對,可是自打收了顧小芙作義女,也不知怎的,還真就把她當親生女兒看待。
這些日子,祝大娘對顧小芙極為上心,隔日就請郎中把脈,自己又想盡辦法給顧小芙補身子,家裏的事都丟給了大媳婦,弄得祝大嫂說話總帶著酸味。
“你啊你,就是靜不下來,天生的勞碌命。”祝大娘將顧小芙按在椅子上,從綠柳手中接過補品,遞與顧小芙說道:“上好的燕窩,趁熱吃。”
“幹娘,奴家已大好,您別再為奴家做這些了,留著自己補身子。”顧小芙覺得手中的燕窩特別燙手,自打自己身子壞了,祝大娘每日都會為自己燉補品,她心裏著實過意不去。
“傻丫頭,你好了,幹娘心便寬了,哪需要用這些東西補身子,快趁熱吃罷。”祝大娘慈愛地說道。
顧小芙聽話地小口吃著,心中甚是感動,想她這樣苦命的人,居然也能得到母愛,不知上輩子自己做了何等善事,才換得今生與祝大娘的相逢。
“芙娘,我看你身子好多了,想接你去家裏住幾日,你大姐過兩日就到汾城,到時你們姐妹倆作伴,豈不甚好。”祝大娘輕柔地說道。
“大姐終於要來了?”顧小芙聞言,不禁喜上眉梢。
“是啊,終於是來了。”祝大娘一麵喜色地說道。
祝小姐的夫家,是水井村的虞家,虞家與祝家相當,也算是書香門第,夫君虞大郎亦有秀才功名在身,不過不知怎得,遲遲無法考取舉人。祝小姐因著虞大郎屢試不中,且自己多年未有身孕,在夫家過得艱難一些,並沒有表麵上的那般風光。若不是有祝家一直撐腰,這日子還不定怎麽過下去呢。
祝小姐十六出嫁,今年已二十有一,比祝二郎大兩歲,十七八的時候,祝大娘也曾為了女兒遲遲未孕而操碎了心,怎奈各種法子都用盡了,也未見效,這兩年,祝大娘這心也就淡了。
不過最近遇上了為顧小芙醫治的秦郎中,祝大娘又燃起了希望,畢竟事實擺在眼前,最先確定顧小芙懷孕的是他,為顧小芙保住孩子的也是他,他的名氣雖沒有城中名醫那般響亮,可醫術卻是更勝一籌,祝大娘盼著祝小姐能早些來,讓秦郎中看看,也好早日有個孩子傍身。
“幹娘,大郎的幹爹幹娘可願意來汾城?”顧小芙想著,大家都來了汾城,總不能一直留著楊家兩老在鄉下。
“你幹爹說過幾日親自去洛溪村勸勸,你寬心些,顧著自己與孩子才是正理。”祝大娘淡淡地說道。
現下春耕在即,楊榮與楊大娘哪裏能走得開,如此說,不過是安慰顧小芙罷了。
到得晚間,顧小芙將自己要去祝家的事說與楊榮聽,楊榮沒啥意見,反正陸元暢不在,顧小芙要迴娘家便迴罷,去了祝家,有祝大娘照顧,定是妥當的。
“後日我與珍娘送你去,明日咱們多置辦些禮品,這些日子,虧得親家母忙前忙後貼心照顧,咱家也不能不記恩,忘了禮數。”楊榮說道,陸元暢走了,楊榮不僅要顧著家裏的人,也要撐起楊家與陸家的臉麵。
顧小芙聞言,便迴屋從櫃子裏取了十兩銀子交給楊榮,楊榮見狀,忙推辭道:“芙娘,你這是作甚?”
“大哥拿著罷,奴家身子不便,明日還請你幫著置辦,奴家病了許久,你與大嫂一直細心照看奴家,總不能為了奴家還要你們破費。”顧小芙淡笑道,陸元暢雖走得匆忙,但對於自己卻是安排得極妥當,不僅留了人保護自己,還留給她不少家當,正常吃用人情往來,都是小意思。
“大哥有銀子,咱鋪子生意挺紅火的,芙娘快些將銀子收好。”楊榮推辭道。
“大哥莫要如此,親兄弟明算賬,大郎走了,咱一家人就靠著鋪子過活,無別的進項,大哥與大嫂能省,可蛋蛋能省麽,吃穿用度不能太差,筆墨紙硯也要備妥,若是委屈了蛋蛋,說不得蛋蛋在私塾裏叫人瞧不起。”
楊榮聞言,隻得接了銀子歎氣,誰叫他沒本事呢,陸元暢走了,一家人的開銷都壓在了他的身上,他擔子不輕呢!
兩日之後,楊榮送顧小芙去了祝家,誰想才到祝家,便聽聞祝小娘與虞大郎吵架,搬迴娘家住了。
作者有話要說:最近忙著工作,都不知道自己在寫點什麽。
今天下午開了三小時會,整個人都不好了,明天小高考,祝願孩子們都能考出好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