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寧迴到宮中,便給慕昭寫迴信,兩人已經寫過數封信了,便也沒有第一次的躊躇。


    長寧將前麵的問候的話寫完,又寫了一些京中的事情,然後還寫了今日和靜安大長公主前往長寧長公主府裏的事情,說府中一切都已經修好了,隻待裏麵的樹木花草隨著時間長得茂盛起來。


    而在之後,她對慕昭寫道,說她認為教養之恩和生恩其實不能用於比較,不過又說母親十月懷胎,產子如過鬼門關,恩德如天的廣闊地之厚重,但是沒有提到父親。


    慕昭看到這封信,自然就會堅定信念了。


    而長寧此時其實已經有所猜測,慕老將軍前後兩次要慕昭迴京,大約是忌憚慕昭的父親找他。


    連慕老將軍都會忌憚的人,能是誰。


    長寧想,也許該是北齊的將領。


    當年慕家的嫡長女在壽州城被人搞大了肚子,她自己跑迴了京城產子,之後卻並沒有聽人說起過慕家因女兒被辱產下孽子而去追查男方,由此可見,男方是沒法追查,抑或是追查男方會對慕家不利。


    如此一想,就隻能推斷慕家的女兒大約是和北齊的將領之間有了關係,慕家怕皇帝懷疑慕家和北齊之間有聯係,所以才一直瞞著此事。


    以先皇太宗皇帝的多疑,要是知道慕家養著的外孫是北齊將領的,他肯定覺得慕家會和北齊勾結到時候反水,肯定就會對付慕家了。


    現在慕老將軍應該也有這個顧慮。


    而北齊沒有將慕昭的身世直接捅出來,大約是慕昭生父之家,也怕北齊皇帝懷疑他們裏通外國。


    長寧坐在桌邊,用手撐著麵頰,這些當然隻是她的猜想而已,到底是與不是,估計隻有慕昭自己和慕老將軍知道了。


    長寧本想下筆側麵問一問,想了想,又將筆擱下了,然後用手指沾了胭脂,在信紙上麵畫了幾朵粉色桃花,卻並不落款。


    待信紙幹掉,就疊成方勝,裝進信封裏麵封好。


    信也是讓人送出宮去給靜安大長公主,她會替她將信和慕家的家信一起送往軍中。


    時間很快到了中秋,正是蟹肥之時。


    大周地處淮河以南,正在土地肥美的江南,物產豐富,特別是水產,更是豐富。


    因皇帝提倡節儉,是以他新登基,宮中便也沒有選秀,後宮中後妃寥寥無幾,除了皇後外,就隻有之前是太子東宮中的侍妾的幾人隨著入宮來了,之後也都提了位份,但是位份卻不是很高,因為她們不是很受皇帝的喜歡。


    朝臣們也有提出要再選妃的,不少大臣家裏都有適齡的女兒,想要送入後宮來,但皇帝自己這十幾年來,也不知道是壓力大讓精子活性不行還是真的性功能不行,除了當年有位側妃為他懷了子嗣外,別人都沒能懷上孩子,所以他現在對用美人充盈後宮這事並沒有什麽興趣。


    所以就說再等等才好。


    大臣們不能逼皇帝,便隻能等了。


    後宮裏人口少,這中秋佳節過起來都不能熱鬧,於是皇帝在宮裏辦了個宴會,便是設在了上清湖畔的清涼殿裏,因現在天氣已涼,清涼殿裏除了開了麵向湖麵的窗戶,其他方向的窗戶都緊閉上了。


    清涼殿不是很大,但清涼殿外有一個寬闊的平台,於是宴會在這個平台上舉辦。


    設了有三十來張桌案,有些是兩人一席,有些是三人一席,有些是四人一席。


    因是中秋宴,便也沒有將男女賓客分開,一邊坐男客,一邊坐女客。


    能受皇帝所邀的,或者是和帝王家沾親帶故的皇親國戚,或者便是公侯之家。


    而且受邀的人也並不是很多。


    但這也足夠熱鬧了。


    長寧坐在皇帝的下手位的第一位,比起所有人都要尊貴。


    大家通過長寧長公主的食邑比起榮王信王簡王等都要多,長公主府修在京城,十分富麗堂皇,便能知道,前後兩位皇帝對她到底有多寵愛。


    宮宴上的客人,大多是父母帶著子女,想要在皇帝麵前露臉。


    天上月亮又圓又大,光輝皎潔,映在上清湖裏,上清湖上的月亮和天上的月亮相映成趣,湖麵波光粼粼,又映著岸邊的宮燈,宛若星河。


    長寧看下去,在座的大臣她幾乎都認識,畢竟她站在簾子後麵為先皇做過幾個月的秘書,又在還是太子的新皇的書房裏呆過,這些大臣她幾乎都見過。


    不過這些大臣帶來的子侄,她便幾乎沒有見過了,這些男孩子,都是十六七歲的年紀,在宮中,自然不敢無禮,看起來也都是人中龍鳳,長寧一看就知道大家是有相親之意。


    而在另一邊,由各位夫人帶著的閨秀,也都是打扮得十分美麗,恐怕是想受皇帝的關注,若是不受皇帝的喜歡,能夠和家世相當的人家的公子結親也不錯。


    像這種皇家宴會上的相親機會並不多,大家自然會爭相展現自己。


    既然是中秋,當然是吃蟹,喝菊花酒,賞月,吃水果。


    長寧由宮人伺候著慢慢吃蟹,她喜食這個。


    宮人為她剝開了蟹殼,她並不要宮人再將蟹肉剔出來,便自己慢慢剔肉,這個過程,也是一種享受。


    下方便有一位閨秀出列,說聽聞長寧長公主琴藝乃是一絕,她願意拋磚引玉,想之後請公主殿下彈一曲,讓大家一飽耳福。


    長寧將螃蟹放下,在宮人端過來的菊花水中洗了手,又接過巾帕擦手,隨即又漱口擦嘴,這才朝那位閨秀看過去。


    就著月色和宮燈,隻見是一位穿著茜色衣裙的妙齡女子,大約比她大了兩歲的樣子,身材高挑,身段窈窕,在月色下,肌膚如玉,鵝蛋臉,桃花眼,是位美人。


    長寧示意了身邊的如意,如意便俯下身輕聲和她說道:“乃是郭相國的孫女郭榕儀。”


    長寧又看向皇帝,皇帝道:“一會兒寧寧彈一曲也不錯,朕也有些日子沒聽過了。”


    長寧心說自己也有些日子沒有練琴了,於她,彈琴隻是一種閑技,花費太多精力,並不是她所願的。


    長寧隻得起身應了,又對那位郭家閨秀道:“請。”


    有這位郭榕儀帶頭,之後便有不少閨秀出列表演,有彈琴的,有吹笙的,有彈琵琶的,甚至還有跳舞的,又熱鬧又高興。


    皇帝心情也不錯,於是長寧在最後便也坐在了自己的古琴前,奏了一曲高山流水,開始時,尚且有點滯澀,之後便流暢起來,琴聲在這月夜之中,迴旋於湖水殿宇之間,高亢又悠遠,引人入勝。


    一曲彈罷,長寧便起身來,對著皇帝行了一禮,說道:“皇兄,獻醜了。”


    皇帝讚道:“甚是不錯,朕知你有不短的時日沒有彈過了,今日一聽,倒還未生疏,可喜可喜。”


    說著就笑起來。


    長寧知道他是打趣自己,就嗔怪地瞪了他一眼,說:“皇兄就不要打趣我了。”


    坐迴了原位去。


    大家都看到皇帝對公主分外疼寵,這話一出,那位率先邀公主彈琴的郭氏女郎,倒有些尷尬且不上不下起來,因為公主已經有好些時日不曾彈琴了,可見不一定喜歡在此時彈琴,自己請她彈琴,雖然公主和皇帝麵上都沒什麽不愉快,但要是心裏覺得她的提議太過逾越,對她不喜,那就不好了。


    她想要再起身向公主道歉,皇帝已經說道:“朕有些乏了,今晚就到此為止罷。讓諸位卿家舍棄家中同家人團聚的中秋宴到宮中來,朕深感歉意。”


    眾人自是起身言道不敢,多謝皇帝恩賞讓大家能夠入宮來欣賞月色吃螃蟹雲雲。


    皇帝不再多言,便先走了,走前對長寧道:“寧寧,隨朕走走。”


    長寧便趕緊跟了上去。


    而皇後還坐在那裏同下方她的娘家人說話。


    看皇帝將長寧帶走,也未說什麽,隻是和娘家人說話時聲音頓了頓。


    在上清湖邊漫步,人走月也在走。


    皇帝問她:“可有覺得今日哪家少年堪入你眼。”


    長寧被他逗笑了,撒嬌道:“哥哥,你這是打趣我嗎。難道除了慕昭,您還允許我養麵首不?。”


    因沒了母親,皇帝自是覺得自己應該擔負起給妹妹找到最合適的夫婿的職責,但此時也被妹妹這話說得一愣,隨即差點就嗆到了,笑著搖頭,最後卻好笑地道:“若是你要養,朕沒有不允的。”


    長寧於是也差點因他這話嗆到了,隨即笑得要直不起腰來。


    心說,我的老天,我才十四歲好嗎,就討論這個。


    兩人正繞著上清湖走了半圈,便要往前麵寢殿走去,有太監抬著宮轎在後麵跟著,兩人也並不想乘坐。


    正心情愉悅,便有一位大太監疾步跑上前來,對皇帝行禮之後,道:“皇上,樞密使王大人,有急事稟報。”


    因是中秋,所以宮門會晚些關,大約正是如此,樞密使王瀚直接到了崇政殿外等皇帝。


    長寧便和皇帝分別了,到第二天,她才知道樞密使急著見皇帝,是因為西梁老皇帝駕崩,陳王為和太子爭皇位,打起來了。


    ☆、第50章


    第二十八章


    西梁的老皇帝宋彥比較長壽,活了七十歲,太子宋崇周為他第四子,現在也已經四十多歲了,陳王宋崇友則是老七,據聞是一個並不受宋彥喜歡的兒子,為人暴虐紈絝,現在老皇帝一死,宋崇友不管不顧地就拉扯了一夥軍將,攻入了西梁京城。


    太子宋崇周來不及登上帝位,便被宋崇友打得退出了京城,於是又召集了人馬打迴去。


    到此時,西梁京城裏到底是誰占了上風,應是已經出了結果,不過因西梁京都距離大周京城有些距離,即使快馬加鞭,傳來消息也得十幾天,所以大周皇帝便還不知道西梁情況到底如何。


    劉和被召進宮來陪長寧玩,被長寧留在宮裏住下了。


    兩人坐在榻上品茗下棋,劉和小時候長得些許胖,長大了倒是瘦下去了,隻是臉上肉多,無論如何減不掉,但這也無妨,反而顯得非常可愛。


    她性情柔和,或者說是反應總是慢半拍,於是什麽事都不著惱。


    長寧和她在一起,感覺非常輕鬆,再說她除了劉和,也沒有多少別的朋友,便總召劉和來陪她。


    劉和看公主殿下用手撐著臉頰,說是在下棋,不如說是在發呆,不由問她:“公主,該你了,你在想什麽呢?”


    長寧被她一喚,這才迴過神來,眼睛一掃棋盤,知道劉和下在哪裏了,於是自己也按下一粒白子,嘴裏卻說:“還不是你想太久,害得我都差點要睡著。”


    劉和盯著長寧下子的地方,苦思冥想自己的下一步棋,又笑著說:“是,是,是我想太久。不過我看你不是要睡著,是在發呆吧,難道是在想慕昭公子嗎?”


    劉和知道長寧和慕昭的事,女孩子之間,總會拿這個打趣的,即使對方是公主殿下,但兩人是從小的玩伴,感情和親姐妹也沒差,劉和根本不怕長寧。


    長寧伸出白皙的手指在劉和的額頭上碰了一下,假裝著惱地道:“總拿慕昭打趣我,都沒新意啦。等你家裏把你的婚事定下來,看我不時時把他的名字放在嘴邊笑話你。”


    劉和趕緊告饒,說:“那我怕你了。”


    又問:“那你在想什麽?最近又有什麽苦惱的事情嗎?”


    長寧歎了一聲,說:“我在想我的長姐。”


    “啊!”劉和輕輕驚唿了一聲,然後語氣也有些沉重了,說:“是嫁往西梁的長平公主嗎,現在西梁亂了,長平公主也不知情況如何。”


    長寧點頭:“是呀。前一次收到她的來信,還是皇兄登基一月後的時候。”


    長平公主嫁到西梁之後,西梁太子比她年長有二十歲,東宮裏已經有數位子嗣,長平公主過去,恐怕東宮裏的郡主也有比她大的。


    她剛嫁過去,時常寫信迴來,倒是並沒有提在西梁過得多難,在一年後,她就生下了一個皇孫,於是漸漸寫迴大周的信就少了。


    前兩年,她又生了個兒子,寫信迴來報喜,長寧從她的信裏能夠感受到她的幸福,也很為她高興,隨著迴信,長寧準備了不少禮物讓帶過去。


    但誰能想到,現在西梁已經亂起來了,而且不知道長平公主是否安全。


    長寧滿心擔憂長平公主的安危,又為另外一件事而猶豫不定。


    那便是西梁亂起來了,正是大周謀取西梁的時候。


    這些日子,朝廷裏恐怕也在商量此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