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高高坐在皇位之上,麵色深沉,一時沒有什麽表示。


    皇甫昇這樣前來覲見大周皇帝,說不定是得知大周皇帝身體不好,想來親眼見見,迴去向皇帝蕭祐匯報的。


    所以皇帝是無論如何都要做出自己身體非常健康的姿態前來接受他的覲見的。


    長寧站在簾子後麵,因皇甫昇的話,神色已經微沉了下去。


    對北齊皇帝蕭祐,她自是聽過很多關於他的傳言的。


    好色這一條,便是如雷貫耳。


    據聞他和韃靼打仗,勝了之後迴到京城東京,犒賞了立功兵將之後,就選了二百個美人進宮伺候他,簡直讓人覺得發笑。


    而且他之前還說過一句話,乃是大周地處江南,氣候溫潤,水軟甘冽,養出的女人溫軟嬌豔,此地美女如雲,就為此一點,北齊將士也該舍命攻下大周。


    當然,要男人賣命,不過財色二字,但一個皇帝將這種話放在嘴邊鼓勵將士,未免顯得過於下流。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就為這一點,長寧對他便無一點好感。


    更何況,他是大周的勁敵。


    即使她的父皇讚揚過他,長寧也隻更厭惡他。


    他讓使臣前來求親,長寧也不覺得北齊皇帝是真心的,她的意見,同那些不相信北齊誠意的大臣是一樣的。


    認為,第一,北齊皇帝是派一個心腹前來西都親自探看大周皇帝的身體狀況;第二,是想白占了大周皇帝一個公主,之後又趁大周放鬆警惕之時,正好出兵大舉進攻大周。


    長寧不覺得北齊有安好心。


    而且,她也沒有任何一點要嫁給蕭祐的意願。


    不說她已經和慕昭有約,就說沒有,她也不想嫁給一個好色的色鬼,再說,這個色鬼已經有後宮佳麗三千了。


    長寧不覺得皇帝會答應北齊,所以她一時並沒有著急,除了眼中帶著一些惱怒外,神色已經恢複了從容平靜,站在那裏並沒有動。


    反而是皇帝,他側了側身體,似乎是想要聽一下長寧的意思。


    但長寧並沒有發出聲音。


    皇帝說道:“天下皆知,長寧乃是朕最心愛的掌珠,蕭祐想要娶她,沒有誠意可不成。”


    長寧聽皇帝這麽一說,就知道他是什麽意思,大約是要北齊拿土地來換,而北齊怎麽可能願意用土地換一個女人迴去,她的唇邊帶起了一絲譏嘲,但很快隱沒不見。


    皇甫昇也不知道聽沒有聽出來皇帝的潛台詞,一臉誠懇地詢問:“不知陛下所言誠意是指什麽?吾皇遣臣前來提親,便是誠意。”


    皇帝笑了起來,說道:“朕疼愛長寧比太子更甚,蕭祐小子認為派個牙將前來提親,便是誠意?若要求娶朕的公主,他是否敢親自前來,許朕淮水北岸數周之地。”


    皇甫昇也笑了起來,說道:“陛下將大公主嫁往西梁時,可並未有如此要求。難道大周認為,北齊不如西梁。”


    皇帝一下子就生氣了,手在龍椅扶手上拍了一巴掌,臉色變紅,身體又有些顫抖,怒道:“皇甫小兒,你這是什麽意思!長寧乃朕嫡女,蕭祐認為,他派個牙將前來,朕就必會嫁出朕的掌珠。”


    長寧看皇帝發怒,要是急怒攻心,可能就會引發舊疾,要是一時間氣塞胸悶,又大病一場,那就糟糕了,而分明皇甫昇是在故意激怒皇帝。


    長寧看皇帝扶著龍椅的手在不斷發抖,隻得從簾子後麵趕緊悄無聲息地走了出來,站在了皇帝的身邊,手輕輕覆著皇帝的手,然後把他的手握住了一會兒,又湊到他的身邊輕聲和他說道:“父皇,不要生氣,那皇甫將軍不過是在故意激怒咱們而已。您的身體要緊。”


    皇帝當然知道皇甫昇的用意,但就是控製不住自己的脾氣。


    長寧輕柔的聲音才讓他稍稍好了一點。


    長寧看皇帝沒有太過生氣了,這才站直了身體,站在皇帝旁邊。


    因前朝宦官弄權之事,大周朝宮中宦官少,宮女多,皇帝的身邊站個宮女便不顯得奇怪。


    不過這個宮女小小年紀,便神色從容鎮定,自有一股威儀淡定之色。


    再者,這個宮女麵容姣好,眉目烏黑如墨,膚如凝脂,唇色嫣紅好若桃花落於雪上,氣質端莊,那雙深沉的眼睛又因眼尾上翹而自帶媚色,實在是位難得一見的美人。


    因皇帝寶座在高高的七層台階之上,大臣們不敢抬頭直視皇帝,自然不會看到長寧公主,但皇甫昇卻沒有顧忌,抬了頭直麵皇帝,於是既看到了宮女讓皇帝的情緒被安撫的情景,又看到了宮女站直之後的容貌。


    以皇甫昇的才知,看這個宮女的氣質神態長相,又根據京中的流言,說長寧公主深受皇帝喜愛,甚至讓她為他閱讀奏章和代批奏章,他便可以判斷,這個小宮女,就該是大周皇帝捧在手心裏疼愛的長寧公主了。


    見到她,皇甫昇便想,的確是名不虛傳,的確是位美人,而不是因她是公主,外界妄傳的。


    長寧看皇帝無事之後,很快就退到了簾子後麵去,繼續在簾子後麵站著。


    皇甫昇看激怒不了皇帝了,便說:“吾皇以皇後之位虛待貴長寧公主,這如何不是誠意。要以北齊土地換公主,臣可無法答允陛下,若是答允,那便是北齊的大罪人了。也無法迴國麵見吾皇。”


    皇帝於是說道:“如此,你便休提此事了。”


    皇甫昇的第一次覲見大周皇帝,便鬧了個很不愉快,不過他似乎並不覺得受挫,之後幾日,反而想在西都好好遊玩一番。


    皇帝專門派了人去接待他,也是監視他。


    隨即,皇帝還設了一個宴會招待他,不知道是不是皇甫昇的活動,亦或是有些大臣本就有其意,倒有大臣到皇帝麵前來勸他,說:“北齊皇帝蕭祐乃蓋世英才,皇上您也曾對他交口稱讚,長寧公主嫁為蕭祐皇後,也是美人配英雄,如何不好!再者,長寧公主嫁了蕭祐,皇上便是北齊的丈人,我大周也是北齊的丈人了。”


    不隻是一個大臣這般勸說皇帝,而是有不少大臣都有這個意思。


    皇帝開始並無表示,之後便懷疑這些大臣是不是收受了皇甫昇什麽好處,就有些惱怒,有幾個大臣便被他狠狠地訓斥了一頓。


    這些事,長寧也有渠道知道。


    之後便到皇帝跟前勸說他:“此次皇甫昇前來西都,打著想要求娶公主的旗號,說不得是想離心父皇您和大臣,其心可誅,父皇您萬萬不要受他的激。”


    明白道理是一迴事,要控製住脾氣又是另一迴事了。


    雖然皇帝表麵上不顯,心裏卻是惱怒不已,所以身體又有些不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