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之後皇帝再也沒有召見過皇甫昇,而是受命太子去招待了皇甫昇兩次,因皇甫昇前來便是要替北齊皇帝蕭祐求娶長寧,所以他對皇甫昇也並沒有任何好感,待他非常冷淡,隻是盡了地主之誼罷了。


    在幾天之後,太子就稟報皇帝,說要送走皇甫昇。


    皇帝道:“趕緊把他趕迴去,派兵一路護送,莫要讓他們在大周境內多逗留。”


    太子受命而行,就把皇甫昇送走了。


    皇甫昇迴到北齊,便直接迴了北齊國都東京,覲見了皇帝蕭祐。


    蕭祐年僅三十二歲,他二十多歲登上帝位,一直南征北戰,雖不能說是每戰必勝,但也是勝多敗少,將一向驕狂的韃靼也打得不敢南下了,所以,他自己也未免驕傲狂妄。


    皇甫昇將在西都的見聞和覲見大周皇帝的事情說了,道:“那位宮女,應當確為長寧公主所扮,的確是位不可多得的美人,但要說有傾國之色,也隻是妄傳罷了。大周皇帝一直身體不妥,依臣所見,的確是身有重病,隻是不知何時歸西。太子則是過分溫潤,稍顯弱勢了。而楊貴妃所生之子簡王,倒是傲氣十足,楊家也蠢蠢欲動,似有想扶持簡王之意。隻要大周皇帝一死,依臣看,大周便不足為慮,陛下盡可長驅直入,將大周納入北齊。”


    第42章


    第二十章


    啟元三十八年,十月下旬。


    北齊借口大周拒婚之事,親征大周,主力猛攻濠州,想從濠州打開口子,進而占領泗州和泰州,然後對壽州形成包圍之勢,將壽州拿下。


    駐守壽州的乃是大周的老將慕靖,慕老將軍一生征戰,攻守皆能,北齊的數位將軍都在壽州吃過大虧,此次蕭祐親征,便是想拿下壽州。


    在他認為,隻要拿下扼守南北的重鎮壽州,擊敗慕家精兵,那要攻下大周便是指日可待。


    北齊大軍進犯濠州,此事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京中。


    迴京傳信的士兵,被皇帝召到了崇政殿,他跪在大殿之中,將濠州的情況仔細講了一遍。


    濠州的守將叫王崇華,其父王權本乃是一員十分有名的猛將,深受皇帝的重用和信任,不過他在數年前便病死了,其位便由其子王崇華接任,據說王崇華也精通用兵,但能不能比得上其父,便不好說了。


    濠州城內隻有兵勇三萬,王崇華麵對北齊號稱的四十萬大軍,根本無力招架,隻得在城中堅守不出,然後馬上派人進京上報軍情,並向周圍求援。


    長寧就站在簾子後麵,將前線情況聽得一清二楚。


    她沒有上過戰場,所以即使對此事有所看法,也隻是紙上談兵。


    她現在要看的是皇帝要怎麽做。


    皇帝要大臣們各自發表意見。


    於是便有人說,蕭祐善戰,北齊騎兵十分厲害,一旦攻破濠州,度過淮河,一路南下,大周恐怕難以抵擋。


    既然蕭祐想求娶公主,為何不將公主嫁過去,這樣,保兩國數十年安寧,便是天下蒼生、大周百姓之福。


    皇帝是不服輸的人,聽到這種言論,當然十分不高興。


    當年和西梁聯姻,那是因為兩國都不想打了,而且西梁國君沒有什麽野心,現在和北齊的事,很顯然和西梁不可同日而語。


    站在長寧旁邊的太監劉慶看了公主一眼,他以為公主定會震怒非常,沒想到長寧一臉深沉平靜,實在看不出她在想什麽。


    劉慶不免為公主的這份鎮定感到佩服,心想難怪皇帝會這般喜歡她。


    皇帝不高興,便斥責道:“還未一較高下,便認定大周不是北齊對手?讓朕拿女兒去求和?荒唐!隻會出這般懦弱的主意,朕要你何用!”


    被罵的大臣不敢說話了,隻得趕緊跪下。


    看皇帝是不可能同北齊求和的,另外的大臣當然不會繼續觸皇帝的黴頭,於是便開始說應該派什麽人去解濠州之圍的事情。


    如此一番商討,商量了一下午也沒有一個定論。


    皇帝自己已經有了主意,說道:“既然北齊的蕭祐親征,朕遙在京城,不便指揮,朕決定親征,和他一較高下。”


    皇帝此言一出,便有數人出來反對,說皇帝不便前去犯險,不僅如此,皇帝身體不好,親征於他的身體不利。


    大臣越拿皇帝的身體說事,皇帝越是堅持己見,說道:“朕從四歲便舉刀,一生征戰,此時卻不能親自同那蕭祐小兒對戰了?”


    皇帝主意已定,誰也反對不了。


    從之前大臣舉薦大將前往濠州馳援,皇帝都沒有應,寧寧便知道皇帝是想親征了。


    皇帝禦駕親征,太子京中監國,皇帝又點名了不少文武大臣隨行。


    皇帝召集軍隊,有二十多萬人,不過號稱有六十萬,往壽州而行。


    皇帝親征,身邊追隨的人不少,還有不少宮女太監隨行,隻是沒讓後妃伴駕而已,在皇帝出發前,長寧便到皇帝跟前要求隨行。


    皇帝最初並不願意,不過長寧總有辦法讓他答應。


    便說,當初靜安長公主,便曾上過戰場,她又為何不可呢;再說,皇帝身體不好,身邊需要人伺候,而且需要人為他讀奏章和代他寫字,自己跟在他的身邊,便可以代勞很多事。


    皇帝還是不允,長寧隻好說:“雖然北齊狼子野心,不過是借大周拒婚之名南下,但到底是借了大周拒婚之事,天下人認為我不願嫁,故而才讓北齊攻伐大周,汙了我的名聲,父皇,我是必要隨行的,要讓天下人知道,我大周的公主,絕不是一個懦夫。”


    皇帝最後是被長寧纏得不行了,才答應了他伴駕隨行。


    除了長寧伴駕,簡王也被皇帝點名跟隨了。


    皇帝手下幹將不少,一路急行,在十一月中旬便到達了壽州。


    壽州和濠州相隔很近,在皇帝北上之時,濠州大將王崇華一直堅守濠州城,蕭祐將濠州城圍困數重,又派兵不斷攻城,但效果不大,一直攻不下,而壽州守將慕靖,又出兵騷擾攻擊北齊大軍,數次擊殺北齊軍千人,而泗州城也派人騷擾北齊大軍,每次都出奇兵,殺掉北齊軍數百人。


    壽州和泗州兵力有限,又要堅守自己的城池,是以並不能解濠州之圍,隻待朝廷的馳援。


    皇帝親征,讓前線士兵士氣大震。


    到壽州之後,皇帝便派了數員大將劉知元、慕成英等領八萬兵馬前去解濠州之圍。


    又派兵從正陽過淮河,攻擊北齊潁州。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公主之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南枝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南枝並收藏公主之道最新章節